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學生演講稿

國小生演講稿一等獎(精選多篇)

第一篇:演講稿選登之一等獎

國小生演講稿一等獎(精選多篇)
國小生演講稿一等獎(精選多篇)

演講稿選登之一等獎:青春不停步永遠跟黨走

[ 作者:高村學區郭芳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3848更新時間:2014-4-25文章錄入:辦公室 ]

穿歲月峯頭,伴歷史雲煙,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

過了80多年的風雨征程。五四運動至今,一代代優秀青

年爲民族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循火紅足跡,經坎坷徵

程,一代代優秀青年緊跟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峯頂浪

尖!青春不停步,“永遠跟黨走”!

青春的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

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擁有使命

併爲之奮鬥不息的源泉。青年與祖國是一個很古老的話

題,不用說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不要說

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只從1919年5月4日至今,

青年與祖國的關係,就已經講了整整八十多年,在這裏,

我只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愛國?面對這樣一個

話題,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

憂其君”。文天祥說:“從今別卻江南日,化作啼鵑帶血

歸。”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秋瑾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雷鋒說:“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請繼續 關注本站)的爲人民服務中去。”老

山前線的戰士說:“要是爲錢,給我一萬元讓我在貓耳洞

裏待一分鐘我都不幹,但只要祖國需要,我願在這待上一輩子。”這就是愛國,這就是中華兒女的愛國心語,這就是炎黃子孫的拳拳之心——愛國,民族之魂。

愛國,就要愛我們的人民,更要愛我們的黨。從我們唱着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到我們講着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從“三個代表”的偉大實踐,到如今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事實證明,我們的黨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壯大的偉大的黨。胡錦濤總書記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明確了我國社會當前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爲準則,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和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具有很強的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

榮辱觀古已有之,榮辱心人皆有之。孟子云:“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古人說:“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卑鄙,是自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人們,其榮辱觀是不同的。恩格斯說,“每個社會集團都有他自己的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回答的是社會主義社會中,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要發揚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國,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來。

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

了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以集體主義爲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爲基本要求;它針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欺騙欺詐等消極現象和社會公害,提出鮮明的是非、善惡界限;它在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爲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風尚。“八榮八恥”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的民族就能夠在思想道德建設上,站在時代前列,領引時代風尚,推動時代進步。無論對一個人來說,還是對一個民族來說,道德都是其長足發展的根基。

我常常想,當一個人以“八榮八恥”爲鏡子的時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當一個人終身以“八榮八恥”爲鏡子的時候,他就能與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們比肩齊高!請看這一串光輝的名字:

周恩來,他一生爲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美國說他抵三個師,在新中國誕生後他卻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國。

李四光,當外國專家定論中國沒有石油時,他用他的自信和努力摘掉了我們“貧油國”的帽子。

李瑞環,熱愛本職崗位,從一個普通的建築工人成長

爲黨和國家領導人。

焦裕祿,將災難中的蘭考人民緊緊團結起來,與風沙鹽鹼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

孔子,早在2014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在學習中,“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邱少雲,爲了大部隊的行動,堅守紀律,強忍着烈火燒身直到犧牲。

雷鋒,一雙襪子補了又補,卻寄錢救濟戰友的家人。我敢說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愛國的,我也敢肯定每個人都做過愛國之事,愛國是廣義的,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鞏固起來對自己祖國一種最深厚的感情。董存瑞捨生炸碉堡,黃繼光英勇堵槍眼是愛國;鄧稼先讓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許海峯奪取奧運第一枚金牌是愛國;徐洪剛無畏鬥歹徒,李素麗踏實工作是愛國,即便是一個頑童撿到一枚硬幣交給警察叔叔也同樣是愛國,而我們在平凡的崗位是默默地付出,不更是愛國嗎?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師,我要在我腦海中採擷如花的詞彙,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奧祕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動人的頌歌——我愛我的學

生,我愛我的事業,我執著着我的追求。我要教我的學生們學知識,我更要和他們一起學做人。

如果說八十七年前北平街頭進步青年浩浩蕩蕩的隊伍凝聚成了一種精神的話,那這種精神的內涵必定是愛國;如果說那時的青年是爲了國家的安危、民族存亡而奮起吶喊的話。那毫無疑問,我們當代青年,必定要爲國家振興、民族騰飛而努力不息、奮鬥不止。我們要敢於向一切愚昧宣戰,和一切懦弱決裂,同一切黑暗決鬥,與一切腐朽較量。傾一腔熱血,拋七尺身軀,爲我們的青春寫下無悔的篇章,爲我們的祖國築就燦爛的輝煌。

第二篇:09cctv英語一等獎演講稿

英文演講稿

english speech

09cctv英語一等獎演講稿

for which way shall we be headed

----culture smart or science intelligent

over the past few thousand years of human history, many a conflict between culture and science had been taking place. and it was these conflicts that had long been debated: which, on earth, should be counted as the superior one, culture or science? up to present, the two of them haven’t yet reached a compromise. so now the problem we’re still facing is, for which way shall we be headed, the cultural one or the scientific one?

dating back to the ancient society, deniably speaking,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then was quite strong. our ancestors then were quite smart, they created different kinds of language, chinese, english, french, and so on, which had helped human being greatly in stepping into the cultural age; they created the notes and did the very first piece of music, which was a milestone for the modern music; they created the rough but important laws or rules or disciplines for the societies, some of which are still working today. maybe we could say, our ancestors then had done everything to perfect culture, which surely, was good, but, not perfect. they should have paid equivalent attention to science, while they didn’t. as a consequence, the human society hadn’t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for the past few thousand years. let’s check out another insta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dna double-helix structure. imagine, if crick and watson were not cultivated but that sort of person who could only do scientific experiments, who cared nothing but their personal benefits, who knew nothing about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ity,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maybe this significant discovery would have been a fatal disaster to all human being. but lucky enough, they were cultivated and moral, which led to a good result that had been benefiting all mankind from the day dna was discovered. in which case, culture had played a very crucial part.

as far as i could tell, from an undergraduate’s angle, culture and science are the two invaluable parts that neither of them could be ignored. just like peas and carrots, both of them are indispensable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singe country or society. and only by combining the two of them can we hope to be headed for a brighter future.

welcome to 2014 cctv cup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my appreciation.

jack

第三篇:演講稿(演講比賽一等獎)

見過的人,聽過的事

4個月前在我整理考勤記錄的時候,我的身邊走過一個瘦瘦高高的男人,這是我來天分後他第一次超過8點鐘走進公司。我很意外,順嘴便問了一句,“今天怎麼比每天晚了呢?每天不是不到7點就來了嗎?”他當時也只是隨便的說了句“嗯,今天晚了,平時沒什麼事早點來多做點事。”那時候他總是來得最早,走得很晚,無論是新人培訓課程、部門政委工作、還是培訓策劃活動,任何工作他都很拼。用他的話說這是拼搏着,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人叫馬驌,一個爲尋求自我價值提升而不斷拼搏的人。

2個月前在我覈對庫存手機數量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領用人填上的是一個女人名字,這個女人是在我來天分後不到一星期就病倒住院的人。她得的是腎衰竭,剛剛換了腎臟,還在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聽同事說她一直在病牀上打電話給客戶,還簽了這張新的合同。這個人叫趙紅豔,一個不計個人利害爲公司利益而拼搏付出的人。

1個月前,我和公司的一位長者聊天,我們談起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她很溫和的對我說,“每個公司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是一定的,但要看我們怎麼看待它,只要儘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不要抱怨,也不要放棄,努力總會成功。”七年了,她在公司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培養關心着很多像我一樣的新人。她叫翟麗花,一個知道公司並不完美,但永遠不言乏力、不言放棄,在自己崗位上默默拼搏的人。

幾天前,我看到了曾經的一篇報道。在2014年,銘萬年會上,一個男人發表獲得人才培養獎的獲獎感言時,這樣說道:“天津公司在成立當天就提出了‘成爲公司人才輸送基地’的目標,2014年,我們實現了這個目標”。這個男人不是語言的巨人,而是偉大的執行者。這個人叫陳慧傑,一個擁有堅定信念和明確目標,併爲之實現而努力拼搏的人。

銘萬中,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拼搏,是一種過程,一種資本,一種境界,它使每一個銘萬人成爲最主要的一個。也因爲銘萬一直擁有這樣一批能夠爲尋求自我價值提升而不斷拼搏的人,能夠不計個人利害爲公司利益而拼搏付出的人,能夠知道公司並不完美,但永遠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能夠擁有堅定信念和明確目標,併爲之實現而努力拼搏的人,因爲銘萬擁有這樣勇於拼搏的頭腦和靈魂,我爲銘萬而驕傲,只要銘萬能夠一直堅持這樣的拼搏精神,我們相信銘萬的明天會更好。

第四篇:安全演講稿獲得一等獎

我們期待“安全奇蹟”

尊敬的領導、職工朋友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們期待“安全奇蹟”》。

奇蹟,不容易遇到;奇蹟,總讓人振奮開心。奇蹟,也是大家在生活中經常盼望出現的不可多得的事物。可是今天,當我拿起這篇安全演講稿和朋友一起探討“奇蹟”的時候,我的心情卻十分沉重。

大家一定記得,3月28日山西王家嶺煤礦的透水事故。這起特大透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雖經全力搶險,115人獲救,但還是有38條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

很多人都說,王家嶺煤礦創造了礦難救援史上的兩個奇蹟,一個是被困生命的奇蹟,一個是事故救援的奇蹟。被困礦工在井下堅守了8天8夜,確實是一個“生命奇蹟”。然而,這樣帶血的、悲哀的“奇蹟”,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奇蹟”。

剖析王家嶺礦難事故背後的原因,存在“六混亂”:一是沒有嚴格執行“先探後掘、有疑必探”的規定,探放水程序混亂;二是搶工期趕進度,違章作業,勞動組織混亂;三是過度追究產值速度,“勇爭第一”,現場管理混亂;四是超前強行施工三期工程,施工組織程序混亂;五是出現透水徵兆後沒有應急預案,隱患排查治理混亂;六是新職工未經培訓,部分無證上崗,培訓教育混亂。

本可避免消除的“奇蹟”,就在這“六混亂”中發生了,怎不令人扼腕。這樣的“奇蹟”, 對於從事煤礦作業、或是從事煤礦管理的我們,都是不願意接受的。我們真正期待的是那些令人高興、讓人振奮的“奇蹟”。

從王家嶺煤礦的“六混亂”導致的兩個“奇蹟”,不由得使我們聯想到另一個“奇蹟”,這就是集團公司最近上下都在學習的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創造出的“奇蹟”。這個“奇蹟”是白國周在22年間由他帶領的累計230名礦工沒有發生過任何的安全事故;白國周帶過的13名優秀班組長以及這13名班長帶過的礦工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磕傷、碰傷。這不能不說是煤炭行業的一個“奇蹟”啊。

如果剖析一下白國周這個“奇蹟”,那麼也可以簡單概括爲“六個三”(三勤,三快,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談,三提高)。也許是巧合吧,都有一個吉利的數字“六”在內。但此六非彼六,此“奇蹟”非彼“奇蹟”。一個是無序的、放任的、混亂的管理;一個是嚴格的、精細的、科學和人性化的管理。一個是悲劇性的“奇蹟”,一個是令人欣慰的“奇蹟”。

混亂而違章蠻幹,即使今天不出事,明天也肯定會出事,無事是僥倖的、偶然的。而真正落實責任、堅守章程、慎之又慎,才能保證永久地安全生產無事故。

大家都知道,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礦是高危行業。唯有艱苦奮鬥、努力生產煤炭才能體現我們的可貴和崇高的無私奉獻精神;只有安全無事故,才能體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誰都希望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多出現令人歡欣鼓舞的“奇蹟”,但“奇蹟”來之不易啊!

有資料顯示,我國煤礦安全事故中,89%是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我們每位礦工兄弟一踏進煤礦這個大門,就開始與安全打交道,接受各種各樣的安全教育。我們是時時教育、天天學習、月月檢查考覈,作業規程翻破了一本又一本,學習記錄是厚厚一大疊。爲什麼“三違”還是屢禁不止?就是思想意識裏面沒有“安全”的概念、沒有“責任”的概念,而“僥倖”的心理卻不少。這樣必然要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要創造安全“奇蹟”,只有認認真真地學習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術,老老實實地尊章守法,實實在在地樹立我保安意識、紮紮實實地做好安全防範工作,才能保證安全無事故,創造安全奇蹟。

白國周曾經說過“當班長就要當個好班長,這是一種責任!”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特點之一,就是始終堅持“安全第一”,堅守安全管理制度,堅決做到不違章指揮,同時嚴格要求和監督班組成員遵章守紀、規範操作。我們不能“偶爾”纔想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更不能“事後”纔想起自己的責任,我們必須時時明確自己的責任,爲這個責任而嚴格管理謹慎操作。失去的財富通過辛勤的勞動能換取回來;能力不大、本事不強的,通過努力可以提高。唯獨失去健康和生

命,那纔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失和傷痛啊!

也許有人聽了我的這個演講會在心裏嘀咕:能保證安全就不錯了,還奢望什麼“奇蹟”。我說,保證一時的安全也許不困難,但要像白國周那樣幾十年如一日安全無事故,那就不容易了。而我們幹煤礦的,滿足的不是一時一事的安全,而是要永遠的安全。這就是“奇蹟”,這就需要我們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都說,父母的養育之恩重如山,都說夫妻的恩情深似海,都說家庭的幸福勝過天堂,那麼就讓我們每個人都拿出爲子、爲父、爲夫的 安全責任感,給親人一個放心的慰籍,給自己的良心一個交待吧。

讓悲傷痛苦、帶淚帶血的“奇蹟”不再發生。願振奮人心、欣慰開心的“奇蹟”頻頻光臨我們的生活!(撰稿 曾金星)

第五篇:獲一等獎的演講稿

獲一等獎的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壯歌,讓我們高唱!》

同志們,相信大家都還記得:1998年9月28日,全國抗洪搶險表彰大會是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會上,××*主席表揚了李向羣等同志,並且授予他們“抗洪勇士”的光榮稱號,還提議大家爲那些在抗洪搶險過程中不幸犧牲的戰士們默哀

,以此表示對他們最深切的思念和最沉痛的哀悼。爲什麼?爲什麼他們能令主席都如此動容呢?因爲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凱歌!原創:

可以說這次表彰大會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比較深刻的。但是,那抗洪搶險的動人場面更是令我終生難以忘懷。尤其是那些勇敢的戰士們,他們奮力拼搏、捨生忘死的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不斷前進。其中,李向羣那種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光輝形象早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頭。

李向羣是廣州軍區“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的戰士。他從一入伍開始,就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火熱的連隊生活中。訓練時,他迎難而上,爭當訓練尖兵;執行任務時,他吃苦耐勞,甘當“火車頭”;學習上,他刻苦鑽研,認真求索;生活上,他樂做“貧窮的富家子弟”勤儉節約;危難時,他挺身而出,不怕犧牲,無私奉獻……

他曾經在日記上寫到:“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是隻要爲人民勇於犧牲,無私奉獻,那麼他就是一個有價值的軍人。”正因爲有了如此深刻的認識,他處處一實際行動來實踐自己的理想,體現出一個軍人的價值所在,也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動人的讚歌。那麼,他是怎樣對待沒一件事情的呢?下面,請讓我們來看一看他的實際行動吧!

1998年1月,李向羣隨着部隊來到廣西賀州架設光纜,按照當地部門的安排他們都住宿在莫大媽家。細心的李向羣發現大媽總是對着自己的雞鴨早上數過晚上又數,出門前數過回家後再數,對戰士們心存疑慮。於是,李向羣主動包攬了莫大媽家所有的家務活:看管雞鴨,打掃衛生,挑水劈柴。還利用更多的空閒時間將大媽的菜地平得整整齊齊。大媽看在眼裏喜在心上,不但消除了疑慮,而且逢人便誇李向羣是祖國的好戰士,人民的好兒子。

如果說這只是值得我們崇尚的一部分,那麼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在外出執行任務過程中表現出的那種不顧個人安慰,以人民利益爲重,以國家利益爲重的崇高品質。

1997年3月,他又一次隨部隊來到了湖南沅陵縣葉口鎮施工。3月9日凌晨,熟睡中的九連官兵被一陣急促的救火聲吵醒,只見江河岸上火光沖天,濃煙滾滾。李向羣一躍而起,穿上衣服,套上鞋子,提起水桶,箭一般的向火災現場射去。當大火被撲滅時,他早已是滿臉烏黑,精疲力盡了。當時,除了班長以外,又有誰知道,他正患重感冒呢?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爲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讓我們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吧!”

的確,多少年來,雷鋒留下的這把金鑰匙不知開啓了多少人的心靈啊!李向羣也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抗洪搶險中驗證了這一條人生哲理。

1998年6月,長江流域大雨滂沱,無情的洪魔不斷的摧殘着我們偉大的母親河。肆虐的洪水兇猛的撲向村莊,街道,住宅,撲向人民……長江處處險象環生。戰士們揮鍬、搬沙、填土,顧不得擦汗,顧不得喝水,頂着烈日,冒着風雨,日夜奮戰在長江大堤上。李向羣更是大堤上拼命三郎,只見他肩抗手提,連衝帶跑,將所有的力氣都使在了大堤上。爲了護堤,他同戰友們一道從早到晚站立在洪水裏;爲了查清楚一個管涌,他毅然潛如渾濁的深水之中;爲了一起參加搶險,他三次從醫院裏逃出來,又堅強的出現在長江大堤上。

難道他傻了嗎?有病不修養;還是他笨?連醫生的叮囑也聽不進去。不,他既不傻也不笨。而是他早已經深刻的認識到:面對百年不遇的洪水自然災害,是不能靠等時機,也不能靠神來挽救的。必須要靠我們的雙手,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戰勝它。實踐證明:也只有在以××*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定革命信念的以李向羣同志爲代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和人民共同奮戰,全力拼搏是可以戰勝任何困難險阻的。只有人民纔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也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纔是取得勝利的有力保證。

難道不是嗎?當南平鎮中釗大壩出現了近70米的內滑坡時,三次昏倒有仍掛着掉針的李向羣立刻拔掉針頭馬上向大堤跑去。他搬沙、填土……一次、二次、三次……就像一臺機器在大堤上來回的高速運轉着。就在大堤即將脫險的時候,就在他努力的將兩大袋泥沙拖上堤岸時,踉踉蹌蹌的他再也堅持不住了,口吐鮮血,一頭撲倒在大堤上……

大堤保住了。可是李向羣從此再也不能站起來了,他就像一隻爲了幫助母親補窩的小鳥銜着

沉重的枝椏被無情的暴風雨打落在回家的路上。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他的赤膽忠心是多麼的難能可貴。他那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品格又是多麼高尚啊!

是誰戰勝了洪魔?是誰是誰?原創:是

他們,千千萬萬個像李向羣那樣的戰士們;是他們,用身軀阻擋了洪魔;正是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凱歌奏響在中華大地!

現在,李向羣已經離我們遠去,然而,無數個李向羣早已又涌現神州!

同志們,新世紀的今天,我們擁有的是盛世太平。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爲了長江、爲了960萬平方公里大地、爲了中國日益強大和繁榮昌盛,讓我們行動起來,沿着李向羣走過的足跡,再飽含神情的高唱一曲,將這首壯麗的凱歌演繹得更加燦爛、更加輝煌吧!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