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精心設計練習 培養創新能力

精心設計練習  培養創新能力

精心設計練習  培養創新能力

                雷州市北和鎮中心國小   陳發

 

練習是教學的必要環節,它對於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如果能根據課文提供的顯性材料和隱性材料,精心設計一些能激發創新思維的練習,就能使創新能力的培養寓於練習的全過程,滲透於練習的每一要素和環節,並且既能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因材施教,設計多樣化練習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彼此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給每個學生一個自主選擇、協調發展的空間,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還能提高作業的針對性,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圍繞某一內容,針對某一目的設計幾個題目,學生選做。教完《跨越百年的美麗》後,我設計了以下作業:①摘抄本課中最觸動你心扉的語段,並試着背一背;②給居里夫人寫一封信;③採訪“居里夫人”(當然是同學或家長)並寫下采訪記錄;④假如你見到居里夫人,你最想對她說些什麼;⑤蒐集有關居里夫人或其他科學家的故事或名言,讀給同學們或家長聽。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感受來自選題目,因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

二、鞏固強化,設計綜合性練習

任何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國小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和工具性很強的學科,與現有各門學科教學之間有着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係。因此練習設計既要注意新知與舊知的綜合,又要注意語文與其它各學科知識的綜合以及語文學習與生活應用相結合,儘可能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綜合性。我們可以結合學科教學,設計一些體現綜合性學科特點的探究性練習。語文可與品德與社會、科學、音樂、美術等學科結合,以最接近於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實際而設計問題,最大限度地把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建立起豐富的知識體系。在教學部分人體器官名稱後,可設計這樣的作業練習,畫一個人體簡圖,標出各部分器官名稱。完成這樣的作業練習至少要涉及到美術、生物、語文等三個學科的知識運用,學生不僅學有興趣,而且印象深刻,他們掌握的就不僅僅是“語文”中的字詞。還可讓高年級學生獨立閱讀一種家電使用說明書,瞭解其功能,並且學會使用;讓學生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小作品,介紹製作過程。這樣,將語文學習與自然科學有機結合在一起,既能消化教學,又能積累讀寫素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創設空間,設計擴展性練習

所謂擴展性練習,是對學過知識進行創造性延伸的練習。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中人物的潛臺詞,未顯現的人物外貌、文字“空白”處的意境、略寫的情節等,進行富於創造而又合理的想象,形式有創造性複述、句段擴寫、“留白”補寫、結尾續寫等。如《凡卡》一文的結尾,主要講了凡卡寄信回來後做了一個美夢,凡卡的美夢能否實現,爺爺會不會來接凡卡,課文並沒有寫,這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對此,我設計了一道練習題,讓學生展開想象,爲課文續寫一個結尾。結果續篇五花八門,有許多同學想象合理。稍加整理,能成一篇好文章。

教師應儘可能安排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讓學生去想去說,推前說原因,想後讀結果,填空補細節。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展,纔有可能進行進一步、更深層次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結合生活,設計實踐性練習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生的生活總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給語文學習無窮的資源。爲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去汲取語文方面的營養,老師佈置的作業應該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學會生活,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學會積極生活。比如每逢節假日,我建議學生和父母去旅遊、做家務,和同學去做一些社會調查,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活動,堅持寫“假期生活週記”。假期結束後,讓學生彙報假期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每到特殊紀念日,我還隨機佈置一些有意義的練習。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更多地瞭解社會,更好地關心他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特長,使學生的素質得到了更全面的鍛鍊和提高。

五、有的放矢,設計質疑性練習

培養創造思維,必須重視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質疑問疑是培養批判思維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論是課本內容,還是教師所說的,學生也不能一味的盲從,都要有懷疑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課文學完後,可以設計一些練習,引導學生再到課文中去發現值得思考的問題,並通過獨立思考、集體討論和查閱資料等方式加以解決。如學完《稱象》一課時,有老師這樣設疑:曹聰很聰明,想出了別人想不到的好辦法,他的辦法是不是最好的呢?還有別的辦法比這個更好的嗎?問題一提出,就有一個學生出人意料地說:“我就覺得曹聰並不聰明!曹聰的辦法雖然能稱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頭,石頭笨重不好搬動,既費事又耗時。我想用人代替石頭,人聽指揮,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個個走上船,等船沉到畫線處爲止,然後把每個人的體重加起來,這樣稱象多省力啊!”這時,我立刻鼓掌說:“多好的辦法!你比曹聰還聰明!”然後馬上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研究。這下,同學們大受啓發,不再拘泥於課本,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有的說,我不用石頭,用泥土,因爲泥土就在岸邊,取泥方便;有的說我既不用石頭,也不用泥土,因爲河裏有的是水,把水裝入船中不就行了嗎?有的說……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不由自主地議論開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用好教材,抓住時機,善於設計質疑性練習,讓學生適時質疑,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既學到新知,又培養了創新思維。

六、遷移應用,設計模仿性練習

心理學理論認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幫助學生形成與發展創新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應通過提出多層次、多角度的問題,給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良好環境,讓學生自然地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去思考,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答,發揮知識的遷移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爲任何創造,都是基於以往知識和經驗的突破。所以,遷移應用能力是創造性解決語文中的問題所必備的。模仿性練習的設計,應着眼於發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促成學生掌握方法,摸到門徑,提高觸類旁通的遷移技能。如《白鵝》一文主要寫鵝的高傲,作者從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三方面來表現鵝的高傲,文章對這三方面作了條理清晰的描寫。學習了這一課後,他們已經學到了寫動物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我就設計了一道小練筆,要求運用這種方法,寫一種動物的作文,並要求學生能否有所突破。通過練筆,發現學生模仿能力特別強,能夠把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於自己的實踐之中,在以前的知識基礎上有所創新。

七、大膽嘗試,設計多媒體練習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嘗試佈置了多媒體的作業,以適應時代的需求。一般家庭中都有錄音機,我就佈置一些朗讀、背誦的作業,讓學生自己學會配樂朗讀和錄音,然後將磁帶交來;我讓有條件的學生通過電腦作文,編輯排版出圖文並茂的文章,拷貝入軟盤上交,家庭電腦上網的甚至可以直接把作業練習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我。這種開放的信息和技術將越來越成爲創新的重要資源與手段。

練習的設計是一個充滿藝術的課題,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以上所述,僅僅是我對於課堂練習的粗淺認識,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究和思考。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語文課堂練習。讓課堂練習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和素質,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201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