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中學課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

中學課題《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 
**市小紀中學課題組
班    級:高一(3)班
組    長:劉立忠
組    員:劉正中   李華林   於祥林    龔茂生   範傳順   卞春珍  蘇家寶
研究課題目地與意義;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界和全社會的熱點、焦點。因爲現代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還有各種社會思潮無不影響着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學校環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針對這些,我們對中學生常見的學習、人際關係、青春期問題、挫折適應等幾個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做了一下調查,希望從中發現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使那些存在問題的同學能及時發現,並通過各種途徑解決。使他們在高中這個人生中相當重要的時期內身體健康,心理健康。
活 動 安 排
3月1日—3月5日
計論篩選主題,進行調查前準備。
3月7日
發放調查報告,收回收對報告數據進行統計。
3月21日—3月22日
總結調查結果,寫同相應的結論與體會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爲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於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並在行爲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歸納爲以下四類,分析如下
〈1〉  學習問題 1壓力大 2厭學 3考試焦慮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但從調查中反映,我校高一、高二學生普遍感到壓力不是很大。感到壓力的高一爲18%,高二爲27%。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志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我校厭學的高一有9%,高二有16%。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爲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爲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我校情況還好,高一有13%,高二有17%
總結:以上問題主要是由學校教育結構、學校教育指導思想、學校教育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在現行的中等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着不合理現象,絕大部分是普通中學,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上是爲考大學而準備的,實際上升入大學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望。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們,這一種情況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學習的沉重,討厭學習,考試焦慮。教育結構的不合理性還表現出教學內容過難,“據人民教育出版社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②這種情況導致了一些學生由厭惡學習發展到逃避學習,脫離學校去尋求不正當刺激,從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礙。許多教育家都強調指出,過難的教材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學校教育指導思想正確與否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生很大的影響。目前一些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影響下,學校當中分好、差班,考試排名次,搞題海戰術,採取一些違反心理健康原則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和教育措施。這種情況,一方面,使學生的心理整天處於一種智力超負荷的高度緊張狀態之中,致使學生腦神經衰弱、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行爲與習慣;另一方面,對分數的錯誤看法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師的嘲諷,同學的輕視甚至家長的埋怨和打罵,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於是厭學出現了,焦慮產生了。另外,不當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學方法不靈活,帶有懲罰性,也會給學生的心理造成種種問題。
〈2〉交際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人際關係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係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爲等問題。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有甚者,“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衝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係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係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於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係,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我校這方面比較樂觀,與同學交往中,高一有3%的同學存在困難,高二有7%的同學存在困難。
3..與父母的關係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認爲,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問題上造成更大傷害,因爲他們在父母那裏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不和父母對中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多方面的,“有被拋棄感和憤怒感;並有可能變得抑鬱,敵對,富於破壞性,……還常常使得他們對學校作業和社會生活不感興趣”。他們會認爲是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帶來並製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爲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3〉青春期心理問題
1.  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複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誌。因而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徵兆。
2.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這種動盪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裏激動、高興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祕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鬱。
3.早戀。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爲早戀。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於受認識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認爲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儘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問題。
〈4〉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係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爲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爲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調查反映高二學生比高一學生的挫折適應能力強。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嘉積中學高一、高二學生
2.研究方法:不記名的問卷調查
研究小組成員介紹及分工。
 
   第一組:劉立忠   範傳順   卞春珍    蘇家寶
   第二組:劉正中   李華林   於祥林    龔茂生
 
關於中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問卷
大家好!以下是我們研究小組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採取無記名形式,請如實回答,謝謝合作!
 
1.同學帶來極爲漂亮的鋼筆,你也想買一支,那麼你會怎麼辦?
 
A.詢問是在哪裏買的
 
B.自己找支與之相似的鋼筆來
 
C.婉轉地打聽是哪家商店出售的
 
D.放棄打算
 
2.班上會,一位看上去並不比你強的同學提出了比你**的建議,當老師問你意見如何,你怎樣回答?
 
A.贊成這條建議
 
B.不贊成,並提出其它意見
 
C.回答“我沒有看法”
 
D.一聲不吭,事後發牢騷
 
3.平時成績一直與你不相上下的那位同學,這次由於某個原因成績比你差,你是如何對待這件事的?
 
A.“他本來就不如我嘛”
 
B.“哼,活該!最好下次也這樣”
 
C.“要不是因爲這件事,他準會考得更好”
 
D.“他真夠可憐的”
 
4.我覺得一個人做事比大家一起幹效率高些,所以我願意一個人做事
 
A.是      B.好像是     C.不一定      D.不是
 
5.當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朋友來家中做客時,我儘量迴避他們
 
A.是      B.好像是      C.不一定      D.完全不是
 
6.我冬天比別人更怕冷,夏天比別人更怕熱
 
A.是      B.好像是      C.不知道      D.不是
 
7.你是否感到很難與同學相處融洽
 
A.是      B.好像是      C.不一定      D.不是
 
8.你在學校生活得快樂嗎?
 
A.是      B.好像是      C.不一定      D.不是
 
9.你平時學習的時候會感到心裏負擔很重嗎?
 
A.是      B.好像是      C.不一定      D.不是
 
10.一想到大學聯考,你會害怕、恐懼嗎?
 
A.是      B.好像是      C.不一定      D.不是
您的回答對於我們很重要!希望能夠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謝謝合作!!
  建議
(一)對中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爲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部分和實際訓練操作部分。前一部分爲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一部分是在中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爲有效的方法。其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設立悄悄話熱線信箱。
  實踐證明,熱線信箱十分有利於與中學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於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學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於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爲嚴密。這樣可以使老師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三)設立心理諮詢室,進行心理諮詢與治療。
  由於學生們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諮詢服務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國中高中,城市鄉村,中學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諮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展顯示出,開展心理諮詢與治療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中學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心理諮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關鍵在於諮詢老師要信任理解學生。同時遵循聆聽、保密、疏導、交友性原則。這樣就能建立起一種信任關係。信任關係是諮詢取得成功的基礎。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雙方的情感與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達到心理轉化的效果。有些情況下要進行心理治療,因此心理諮詢老師要有意識地和困於心理問題的同學建立起關心、尊重、瞭解和指導的關係,並依據問題的需要使用適當的心理治療方法,減輕或消除學生的不適應的心理現象及行爲,培養適應習慣,促進心理的健全發展。
  (四)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進行心理宣傳。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係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瞭解學生心理與行爲偏異的原因,還是諮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顧對學生家長及其他方面的宣傳。
   意義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當前,國際上的各種競爭例如經濟、科技、軍事等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又賴於教育去培養,所以儘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各種人才就成爲教育改革和現代學校關注的中心課題。
  而今,我國的中學生正處於新舊體制常常發生碰撞,許多問題不可能盡如人意和適時解決,各行各業的改革都步履艱難的背景下,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中學生被迫投入競爭,隨着父母離異的、破損家庭的增多,以及社會環境的某些消極影響,造成了中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面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僅僅靠原有的教育教學與德育工作難於應付局面。爲了改變學校教育的被動狀態,社會、學校、家長都在呼喚心理學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陳學詩、沈漁村、李心**一批專家、學者呼籲“爲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預防心理疾病”⑤應“廣泛開展心理衛生科普宣傳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中國小增加心理衛生課”⑥,所以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二)維護中學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建立,“科教興國”、提高“全民族素質”等一系列戰略方針的確立,都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時代呼喚高素質,個性健康的人才。素質的核心是心理素質,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發展《綱要》明確了心理素質是素質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研究維護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有利於直接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有效的途徑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得以正常發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導,不良心理與行爲得到矯治,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學習上沒有心理負擔與壓力,愛學、會學並富有創造性。個性健全發展,能夠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礎上,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
  (四)研究探討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爲師範學校公共課心理學教學開拓了新的教學領域。傳統的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應增設心理衛生方面的教學,傳授心理衛生、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輔導等方面的知識,每一位師範生將來也能做一位中學生的心理按摩師,幫助心理不良的中學生撐起傾斜的精神,純潔不良的情感,瞭解自我人格特質,使未來的教師正真稱得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