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在少先隊課程中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

在少先隊課程中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

在少先隊課程中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
在少先隊課程中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

——《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程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摘要:《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程培養低中段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實踐研究》課題將在課程資源的整合內容、方式、有效性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索。本研究包括德育常規教育活動、中小隊組織建設、重大少先隊特色活動、榜樣示範教育、家庭教育、評價研究等。研究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程培養低中段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有助於更好的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程對不同年齡的少年兒童開展具有針性的道德行爲習慣培養,建構起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操作模式。

關鍵詞:少先隊活動   培養   低中段兒童  道德行爲習慣

一、課題的提出

《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在少先隊的性質中指出,少先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羣衆組織”,爲少年兒童提供自由創造的天地,少年兒童在組織裏創造活動、進行實踐,體驗價值,獲得經驗。而在少年兒童時期又是思想品德、道德行爲形成的最佳期。我校新區於2012年建校,國小按每年招收一個年級的方式進行招生,目前我校小學生只有一至三年級。因此,提出利用少先隊活動課程培養低段少年兒童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的研究課題,以下所提到的少年兒童、隊員均指我校一至三年級的學生。

(一)、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是學生髮展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位於城區位置的中國小一體制學校,在全市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生源中無留守兒童、基本上無家庭困難學生,大多是的獨生子女。家長素質、文化程度較高,且對學校要求、期望值高。通過對我校隊員及學生家長進行的調查問卷分析,他們生活條件優越,以自我爲中心,羣體意識及合作精神差,生活自理及規則意識差,容易形成驕橫、自私、追求享受、缺乏愛心的不良品行;還有部分離異家庭子女、隔代教養家庭子女會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冷漠、任性自由等不良性格。但普遍學生都樂於接受老師的意見或建議,反映了學生對積極、正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價值的追求。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正是學知識、成品質、長身體的最佳時期。因此,少他們需要得到成年人的正確指導和引領,將來才能是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

(二)、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從未成年人抓起,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我校是一所中國小一體制的學校,國小生人數近2000餘人,對於國小生道德行爲習慣養成教育還缺乏序列化、階段性、針對性。充分發揮少先隊集體活動的作用,分階段、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好以榜樣感召、交流學習、主題活動、特色活動、親子活動、社會實踐等形式的少先隊活動課程是實現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結合” 的重要載體之一。將德育工作與少先隊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促使少年兒童認知、情感、意識、信念的轉化,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因此,對少年隊活動課程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設計序列化、合理化、科學化的少先隊活動課程,既是與德育課程、學校傳統特色教育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共同起到育人的作用;又使得輔導員在課程開發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水平。

二、課程的設計

(一)課題的界定

1、中低段少年兒童:我校國小一至三年級隊員。

2、道德行爲:道德是指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爲的準則和規範內化爲人的素質。道德品質是指個人依據社會的一定道德規範和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特徵,它是道德意識(含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爲的統一。道德行爲是指個體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的實踐,是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好壞的客觀標準。

3、道德行爲習慣教育:道德行爲習慣教育,就是着力培養人的道德行爲習慣的教育活動和過程。道德行爲習慣養成必須在日常教育教學和生活活動中,輔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訓練和道德行爲養成主體的自我體驗和感悟,才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能夠很自覺地選擇道德行爲。 

綜上可見,我校對隊員良好道德行爲習慣的培養研究,就是發現少年兒童在不同階段道德行爲存在的普遍問題;探索幫助少年兒童形成良好道德行爲的主要方法、內容、及其途徑。

(二)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的研究,從我校隊員存在的突出問題着手,結合學校德育常規養成教育及傳統特色活動、主題活動,分階段、分層次開展好少先隊活動課程,從而有效地培養我校隊員良好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使隊員從意識到行爲都得到明顯的提升。

2、輔導員在實施、參與課題研究的同時,更加熟悉各中隊隊員目前的道德行爲習慣現狀、形成的原因及發展規律等,促使輔導員自身的科研方法、教育技能等均得到提升。

3、與德育管理有機結合,使各中隊的管理更加規範,凝聚力明顯增強,隊員樂於參與少先隊活動,形式中隊特色,促進學校少先隊工作的深入開展。

4、合理利用、整合家長、社會資源,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合力,使學生在校養成的良好習慣在家庭、社會中得以統一和延續,促進隊員道德養成和道德內化相輔相成,推動少年兒童道德行爲習慣的建構。

5、在中外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反思總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少先隊活動校本課程、及相關活動課程內容、方法、路徑及論文、調查報告、案例分析等理論材料。

三、課題研究過程

  (一)通過學習文獻資料、外出交流等,確保課題研究的有序開展。

     1、加強課題組成員自身業務水平。

爲確保課題工作的有效實施,課題組成員紮實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2015年4月馬媛媛老師到成都參加了四川省課題研究專項培訓,對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過程實施及結題工作等進行了系統地學習,並將相關的資料及心得與課題組成員及時進行交流。此外,課題組成員還參加了省級少先隊活動課培訓、學習觀摩了市區級少先隊活動課說課比賽等。確保了課題研究的有序開展。

2、通過承擔少先隊活動示範課,促使題組成員對課題的深入理解

2014年10月馬媛媛老師參加了少先隊活動課說課競賽,榮獲省級“特等獎”。2015年3月陳玉瓊、曾晴晴、劉濤老師在學校禮儀節少先隊說課競賽中均榮獲“一等獎”,並在全校進行說課展示。課題組的成員在實踐中摸索,競賽中提升,對課題的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

3、通過組織各中隊輔導員參加少先隊活動課賽課,使更多輔導員參與課題的研究,加強了課題的輻散作用。

爲了讓更多的輔導員參與到課題的研究當中,課題組成員對全體中隊輔導員進行培訓,並從2015年開始每年3月學校大隊部組織各中隊輔導員開展少先隊隊會課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活動使更多的中隊輔導員參與到課題的研究當中,其中部分優秀中隊輔導員代表漆淇、高榮華等老師參加區級少先隊活動課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的優異成績。通過比賽、學習觀摩、專家點評等,提升了中輔導員對活動課的駕馭能力,同時促進輔導員對活動課主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內容上也從課上延伸到課外。如漆淇老師的《做最美小隊員——走進環保文明》少先隊活動課共分六個課時開展,既有課堂教學,也有課外延伸活動:如開展“環保時裝秀,我愛環保”活動;《打造綠色家園、共建陽光花城》環保演講比賽;開展“彎彎腰,拾起一片文明”課外活動;“我愛我家,分擔家務”課外活動等。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隊員們積極參與,出謀劃策,還帶動了家長參與其中,大大提升了隊員們自主性,實現了自我教育。

(二)探索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1、加強意識的形成。

    (1)確定培養的內容與標準。

根據課題研究內容,遵循兒童成長規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構分年級的序列化道德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目標體系,按照不同學段確定教育內容、重點。低段(一~二年級)以文明、自理、友善、安全爲重點;中段(三年級)以文明、友愛、誠實、環保爲重點,制定了《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國小校國小低中段隊員道德行爲習慣發展指標》,包括髮展目標、內容、實施方式、評價標準幾個部分。體現了養成教育的連續性和循序漸進性,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課題組成員制定了國小生朗朗上口的《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國小校國小生行爲習慣簡明讀本》有了階段性的養成教育目標,避免了盲目性和隨意性。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習慣培養是一個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因此,認識是行動的前提,沒有正確的道德認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道德行爲習慣。一是利用每週一升旗儀式開展教育活動。包括圍繞道德行爲養成教育的階段內容作的旗下講話、班級風采展示及由值週中隊對本週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所作的值周總結。二是以主題班隊會爲抓手,精心設計每一堂少先隊活動課。圍繞分年級的序列化道德行爲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制定了《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國小生班隊會目錄》,建立了優質班隊會資源庫,收集各個年級優秀班隊會課。目前,此項工作目前尚處於進行過程中。三是通過紅領巾校園廣播站進行宣傳教育。播音內容既有養成教育內容,如食品、交通安全;使用文明用語等,又有隊員們在身邊發現的不文明現象或好人好事等,如不在樓道內奔跑打鬧、拾金不昧等。通過輿論引導隊員辨別是非、真假美醜。四是通過環境佈置,讓每一面牆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努力創建整潔、規範、優美的校園環境,具有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如教室內設有心願樹、圖書角、評比欄、班級之星等,教室外設有中隊手抄報,每各月由大隊部根據培養重點設定主題,如9月主題爲假期實踐活動、感恩教師;10月主題爲歡度國慶節、體育節風采、交通安全等。通過以上措施,幫助隊員建立正確的道德行爲意識,從而促進隊員良好習慣的養成。

(3)言傳身教,樹立榜樣。

在中小隊中培養羣體的、共同的某些習慣能夠促進羣體環境優化,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對社會習慣的發展產生積極地影響,而且能促進羣體中的每一個個體人格的健康發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隊員。所以要求隊員做到的輔導員首先要做到,努力爭當兒童效仿的榜樣。從一年級剛入校的隊員開始我們就要求隊員做到微笑問好、禮讓右行、文明彎腰,因此,輔導員老師就帶頭要做到主動與隊員微笑;看見教室、走廊的紙屑主動撿起;上下樓梯時右行,並不斷提醒隊員等等。此外,針對兒童樂於接受表揚這一特點,從兒童中尋找榜樣,及時表揚和鼓勵,正面引導隊員向他們學習。如中隊評出禮儀之星、體育之星、友愛之星、勞動之星;大隊評出的爭章能手;優秀隊員、優秀大隊部幹部等等。通過激發兒童的進取心,以他人爲鏡,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從集體中受到教育。此外,利用假期開展好書推薦活動。輔導員向隊員推薦有益身心的書籍,讓隊員們書籍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讓他們自認而然的受到教育。

      2、促進好良好道德行爲習慣的養成。

(1)以落實常規爲基礎,強化隊員的習慣養成。

由於國小生自控能力差,行爲表現不穩定。道德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循序漸進,逐漸養成。大隊部組織成立校園督查隊,以中隊爲單位開展日常值周工作,對各中隊進行常規考覈,制定了《攀枝花市25中小值周班級

值周辦法及崗位職責》、《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班級常規考覈制度》、《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值周班級考覈制度》加強督查和評比,逐步規範隊員的行爲。

   (2)以少先隊活動爲載體,培養隊員良好道德行爲習

少先隊活動是少先隊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基礎手段和方法,是少先隊組織以隊員爲主體開展的羣衆性實踐活動,它可以培養隊員多方面能力,使其獲得知識,陶冶情操。

在少先隊活動的設計在內容結構上主要以自理、文明、友善、安全、環保爲主。在層次結構上依據隊員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內在規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以大活動、中活動、小活動爲基本形式開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課題組在開展少先隊活動課過程中,主要以三類活動爲主。一是結合我校“四大節日”開展活動。三月禮儀節開展微笑問好、禮讓右行、文明彎腰活動、愛護公物我先行、自理大比拼等系列活動、五月讀書節開展誦讀道德經典、詩詞遊園等系列活動、九月體育節開展“手拉手”結識新夥伴、陽光生活、親子游園活動、親子趣味體育活動等系列活動、十二月英語藝術節開展藝術進校園、藝術展演等系列活動。二是結合節日假日開展主題教育,如勞動節開展“向勞動者致敬”活動;國慶節開展“祖國媽媽知多少”知識競賽活動、觀影活動等系列活動;“六一”開展人人爭當小先鋒活動、學習身邊的榜樣等系列活動、“三八”婦女節、教師節開展我讓媽媽露笑臉、老師您辛苦了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動;假期開展少先隊社會實踐活動,如向孤寡老人獻愛心活動、今日我當家活動、義務勞動等系列活動。三是少先隊特色活動,如三月開展的雛鷹爭自理章活動;六月開展的環保資源再利用“跳蚤市場活動”;十月、六月建隊日系列愛國、愛校教育活動等。

 3、建立、健全道德行爲評價機制。

對兒童道德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的評價過程也是對兒童的一種教育過程。隊員在自我評價及他人評價的過程中,既看到了自己的優點,也看到了不足,從而激勵隊員不斷進步。如示範中隊、陽光少年、優秀中隊、隊員及隊員綜合素質評價等等,目前課題組正在設計、製作雛鷹爭章手冊,由家長、輔導員、社會成員等對隊員進行綜合爭章評價、評定。

4、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是整個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些隊員的不良習慣往往根源於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受家長的不良行爲的影響。在開學之初課題組成員盧媛媛校長對起始年級新生家長做《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不找藉口》的專題講座。各中隊輔導員通過家長會、校訊通、家訪以及發動家委會等形式,向家長傳遞課題研究內容,配合輔導員做好相應的習慣養成訓練活動。對此項活動家長給予了積極的配合和較高的評價,大部分被訪問的家長反映,課題研究活動讓他們意識到除了督促學生認真學習以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一樣重要,家長們紛紛表示願意改掉自身的不足,爲孩子做出榜樣,有的家長還反映他們正在或是已經嘗試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表,幫助孩子培養他們的自我監控意識和自我規劃意識等等。

   此外,在學校開展的主題活動方面,由家委會組織的家校共育活動效果顯著。如一年1中隊開展的“說說心裏話”感恩父母活動。所有家庭圍坐在一起,伴隨着《爸爸媽媽聽我說》的歌聲進入到“愛的傾述”環節,孩子們大聲說出藏在內心許久的話。聽到孩子們說到“希望爸爸能多陪陪我”“希望爸爸媽媽能聽我把話說完再罵我”“我愛你們”等話語時,爸爸媽媽已熱淚盈眶。此次活動,讓孩子瞭解父母爲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辛勞,讓孩子們知道感恩,同時讓家長認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哪些不足。既增強了每一個家庭的凝聚力,又使家校教育得以有機的融合。

四、課程實施的成效

    (一)隊員良好道德行爲習慣逐漸養成。

隊員集體意識淡薄,缺乏集體榮譽感,以自我爲中心,羣體意識及合作精神差,生活自理及規則意識差是目前我校大多數獨生子女存在的普遍問題。再加上部分離異家庭子女、隔代教養家庭子女,這些孩子有明顯的性格缺陷。如有的孩子膽小孤僻、愛哭,我行我素,不服管教;有的孩子好動頑劣,不守紀律;張豐羽不愛學習,孤僻離羣等等。通過課題組實施的系列措施及羣體教育的力量,各中隊凝聚力明顯增強,各中隊形成了良好的隊風隊貌,隊員在文明、自理、友愛、自我保護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逐漸養成。

(二)隊員自我管理意識、能力明顯增強。

在日常管理管理中,大隊幹部、隊幹部管理能力明顯增強。隊幹部能協助輔導員老師開展好陣地活動,如值週中隊能有序開展日常值周工作,並對每週的值周情況進行總結;能辦好紅領巾廣播站及組織好各職能部門開展好各項檢查、評比、培訓等活動。

(三)隊員的集體主義觀念、社會責任意識增強。

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到社區參加義務勞動;到敬老院、福利院獻愛心活動;職業體驗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鍊了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了隊員的社會責任意識。

(四)學生在家的表現讓家長較爲滿意。

 通過家校聯繫,家長普遍反應孩子放學回家能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關心父母,體諒父母,並在母親節、父親節送上節日的祝福等。

五、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

課題研究初步實施一年半來,在課題組全體人員的努力下,通過少先隊活動課的規範實施,課題研究獲得了一系列的成果:2014年11月,課題組選派馬媛媛等老師參加了攀枝花市少先隊活動課說課競賽活動,獲市級“二等獎”、省級“特等獎”。通過培訓和不斷地學習、實踐。瞭解了規範的少先隊儀式,弄清了少先隊課程實施的步驟及方法,並對學校中隊輔導員進行了輻射培訓;爲推動少先隊活動課的開展,2015年3月大隊部利用禮儀節活動契機,組織各中隊開展了少先隊活動課競賽,並在競賽前期對各中隊輔導員進行了培訓和指導,活動中相互觀摩學習,後期進行了點評,頒獎,並推選出我校陳玉瓊老師、曾晴晴老師兩堂示範課在全校進行展示。促使我校中對輔導員對少先隊活動課的開展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實施的方法,2015年11月我校高榮華、漆淇老師參加學期聯盟及區級少先隊活動課說課競賽均榮獲“一等獎”。課題組陳玉瓊、劉莉、劉濤等老師的數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各級刊物發表獲獎;2015年,本課題參加由四川省少工委組織的課題評選,榮獲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2016年3月課題組成員曾晴晴、陳玉瓊、劉莉老師在少先隊活動課賽課活動中均榮獲校級“一等獎”。

六、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以後努力的方向

1、課題研究人力、物力、資金不足,導致一些大型活動無法正常開展我們將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課題研究專項資金,確保課題中後期順利開展。

2、如何將學校少先隊特色建設融入到“四大節日”活動中,有效培養少年兒童良好道德行爲習慣,需要進一步探索。

3、如何將課題研究融入到新課堂改革中去,需要進一步探索,目前課題組已將培養隊員的自理能力作爲實踐活動校本教材進行研究、開發。

4、由於輔導員教師精力、時間有限,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準備還不夠充分、落實還不夠到位、教育還不夠深入的情況。

    5、活動的後續教育不足,沒有反覆強化措施,使教育沒有發揮長久持續的作用。加強對家長進行培訓,共同幫助學生養成了好行爲習慣,並邀請家長參與評價中,目前雛鷹爭章手冊正在設計、制定中。

  6、由於場地、資金、資源及輔導員自身能力不足,部分組織開展的活動缺乏創造性和趣味性。今後要加強觀摩學習他人先進做法,並深入到孩子們的內心,想孩子們所想,創造性地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