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策略3篇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策略1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策略3篇

“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是化學學科五大素養之一,其內容具體包括: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能依據探究目的設計並優化實驗方案,完成實驗操作,能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並獲得結論;能和同學交流實驗探究的成果,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實驗的設想;能尊重事實和證據,不迷信權威,具有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和批判的創新精神。

在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演示實驗,教學中有時候並不能觀察到預期的實驗現象,我們很多時候會很隨意地歸結爲某些不當操作導致的,隨口帶過,殊不知這正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核心素養培養的好機會。結合我的教學經歷,我認爲在這一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中要從以下兩點入手:

1、善於發現契機

在膠體聚沉性質教學中,簡單的講解既生硬又難以記憶、理解和應用,做演示實驗效果也不明顯。我提前一週給學生分組佈置了兩項作業:製作豆腐和製作涼粉;展示成果並解釋製作原理。這堂課效果出其的好,並且班級的學生後來都能獨立做豆腐和涼粉,這不僅完成了教學內容,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2、合理引導,正確指導

在“Na2O2與水反應”教學時,有個小組的學生在驗證反應生成了鹼的時候發現滴加酚酞試液後,溶液變紅後又褪色了,學生對紅色褪去很疑惑。抓住這個契機我提了一個問題:你們認爲是實驗試劑出了問題,還是課本內容出錯了,亦或者是操作有問題,請做出合理的猜想並驗證。課後學生經過討論提出了兩種可能:(1)反應生成的鹼被消耗了;(2)酚酞被生成的其它物質消耗了。通過再滴加酚酞還是先變紅後褪色,學生一致認爲是第二種猜想正確。在此我又提出一個問題:你們認爲是那種物質消耗了酚酞,請做出合理的猜想並驗證。學生經過討論提出了兩種可能:(1)反應生成的氧氣將酚酞氧化了;(2)反應中生成的別的物質將酚酞氧化了。後經過“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氧氣”實驗和“向Na2O2與水反應後的溶液中加MnO2”實驗證實了Na2O2與水反應機理爲:Na2O2與水反應先生成NaOH和H2O2,H2O2再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總之,課堂教學是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主陣地,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實現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創造性地開發和使用教材,以教學內容爲載體,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轉變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才能從“知識本位”走向“素養爲重”,達到培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策略2


楊學軍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當前教育研究的熱點,核心素養並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適應社會發展與自身發展的能力,它的養成是一個動態化過程。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讓學生髮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對化學的應用能力。在當今教育環境下,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關鍵詞】課堂教學;高中化學;核心素養;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122-02

隨着教育水平的不斷進步,大學聯考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高中教育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培養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來促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提升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對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一門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自然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某項能力或素質,既是學生整體素質的具體表現,也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也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方法,以提高化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效率。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由於大學聯考的現實壓力,高中課堂教學仍然難以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部分學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發展。近幾年來,我國的課程改革步伐較快,課本知識的更新速度也不斷加快,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化學注重實踐性,如果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也就無從談起。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過於注重化學原理及基本理論的教學,對學生的興趣培養關注不夠,導致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能處於被動聽講的狀態,不願意或者沒有興趣進行主動思考,由此也制約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發展。

同時,部分教師由於長期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養成一定的教學習慣,在面對新的教學模式時,難免會感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教。這種現象導致新的課堂模式只是虛有其表,而沒真正將創新教學落到實處。傳統教學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不能滿足新時期高中生的學習要求。爲了高中生長遠的發展,改革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二、基於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策略

1.完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影響下,很多教師將成績作爲衡量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導致學生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減弱,還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分關注理論知識而忽略自身素質的培養。教師應該改變這一狀況,完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以此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首先,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爲主,基於學生學習需求、綜合素質培養,樹立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觀念。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以此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培養;其次,引導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發現所學知識的價值,讓學生明白化學學習對生活、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最後,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採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爲學生學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2.整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充分把握化學學科的知識教學,不斷建構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要立足於教材,把握教材內容與學生核心素養之間的聯繫。融合課程理念,把握化學學科知識體系,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例如: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爲學生設置一些引導性問題,以問題導向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化學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化學探究的範圍是無限的,課本給教學提供了一個參考方向,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教學工作的引導者,應該幫助學生理清目標,讓學生有目的性地投身於學習實踐中。教學中要做到以人爲本,把學生的能力發展放在首位。化學變化思想與化學平衡思想就是高中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化學思想,在進行這方面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搭建平臺,給學生們一個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精神。譬如《化學平衡的移動》這節課可以引入小組比賽的模式,三到四人一組,大家集思廣益來設計課件、說課稿,然後通過竟演方式走上講臺爲同學講解知識。我們不需要把知識拋給學生,而是要在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方式,讓學生們自己去發現規律,昇華認知,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爲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泛、競爭、碰撞的平臺,讓學生們學在其中,參與其中。

3.重視實驗教學,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化學實驗開展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同時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實驗教學,以此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首先,引導學生記錄化學實驗現象,以此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其次,引導學生總結化學實驗,以此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觀察實驗過程中物質形態、顏色的變化,並分析變化的本質,以此強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進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4.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化學已經滲透進生活的方方而而,化學學習的過程更不應該侷限於課本,而是要從深層次引導學生髮現與探究,關注學生的化學學科思維能力、品格品性的實際變化。讓學生們學習知識的同時,反思生活中的種種化學現象;聯繫生活來體驗知識產生、發展、變化與應用的過程,強調知識的應用,把知識融入情境之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設置合適的切入點,激發學生求知慾,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創新解決方案,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結語

高中教育是學生一生中的關鍵時期,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爲這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高中化學教育應該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創新高中化學課程教與學的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對自身化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素榮.基於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143+145.

[2]馮秀姨.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6):72.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策略3


化學概念與原理是化學對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揭示了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等,是將化學事實材料經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得出的共同的關鍵特徵或本質屬性。能夠直接促進我們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等活動,在認識物質的性質變化及其規律的活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1]。水的電離平衡是中學化學的一個核心概念,理解水的電離平衡的本質及影響因素、酸鹼鹽溶液的pH及酸、鹼和鹽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小等,對於學生很重要。對該塊知識點的學習,學生不僅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有一定的計算能力,並在此基礎上能夠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面對紛繁複雜的新知,學生會感到恐慌。因此,教師要貫徹生本教育的理念,在實際教學中要做到以生爲本,以學定教,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實現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引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探究。只有讓學生真正的成爲課堂的主人,他們纔會積極、進取、樂觀地去學習,去探究,去歸納,去總結水的電離平衡的知識及其應用。下面是我經過教學實驗證明可行的一些做法:

一、生本理念下,精心設計導學案

在學習《水的電離平衡及應用》前,筆者精心設計不同學生層次的導學案。在《水的電離平衡》的導學案設計過程中,我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立足於學生需求,結合水的電離平衡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具有代表性的作業。知識回顧:1.化學平衡的定義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哪些外界因素影響化學平衡的移動?2.化學平衡常數的表達式怎麼寫(以合成氨爲例),哪些因素影響化學平衡常數?3.弱酸弱鹼的電離平衡相關知識的回顧(以醋酸和氨水的電離爲例分析)。教材新知:1.水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2.水的離子積的表達式。3.探討哪些因素影響水的電離?4.水的離子積與溫度、酸、鹼的關係。學生在知識掌握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筆者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選擇作業的空間,打破傳統作業統一模式的弊端,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合理性地選擇作業。針對水的電離平衡的綜合應用,筆者設計以下問題(由簡到難),1.0.1mol/L HCl溶液中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多少?0.1mol/L NaOH溶液中水電離出的H+濃度又是多少?=2的HCl和CH3CO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分別是多少?pH=12的NH3•H2O和NaOH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分別是多少?3. pH=2的NH4Cl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多少?pH=12的Na2CO3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又是多少?通過設計這一系列的問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選擇較簡單的問題(知識回顧這塊),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進行自主深入地探究(以已有的知識去探究未知)。導學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明確自己纔是學習的主人。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進步,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並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以生爲本,實現課堂教學多樣化,激發學生對水的電離平衡及應用的求知慾,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

生本理念下的“水的電離平衡及應用”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方式。筆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已掌握的醋酸的電離的知識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全班學生不同程度的參與教學過程之中,提高了他們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讓其很輕鬆的掌握了這一塊知識。在理解水的離子積定義及水的電離的影響因素時(學生已掌握弱酸弱鹼的電離知識),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對於簡單的教學內容,筆者採用單獨提問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並對他們的回答給予積極的評價,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對於水的電離程度的計算及應用的這一重點和難點,筆者選擇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在分組時,筆者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在不同的小組,將全班同學共分爲6小組,在討論的過程中,筆者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之中,並對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積極引導,讓小組中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主動探究。例1常溫下, 0.01mol/L的 NaOH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質的電離?溶液的pH爲多少?水電離的H+濃度與水電離的OH-濃度有什麼關係?溶液中H+濃度與OH-濃度的乘積有又是多少?在該溶液中我們還能得出什麼結論?筆者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引導小組的每位成員積極參與思考,突出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合作關係,並對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參與性、積極度以及創新性思維進行積極而中肯的評價。在學生對水的電離程度的計算有一定的理解後,筆者通過多媒體展示水的電離平衡的各種題型的習題,增大課堂容量,將水的電離平衡的實質,水的離子積,影響因素等逐一羅列。同時展示不同濃度的酸鹼鹽溶液對水的電離程度的影響的習題,讓學生將學習中的難點逐一突破。通過層層遞進的教學,學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得出水的電離實質,理解和掌握酸、鹼及水解鹽溶液的水的電離程度。

 三、精心設計課後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技能。

水的電離平衡的應用比較多,涉及的習題千變萬化,很多學生都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教師要精心選取相關的習題,緊扣當前所學的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重視示範性教學,加強解題思路的引導。

例2(2011四川大學聯考題)25時,在等體積的 pH=0的H2SO4溶液、 0.05 mol/L的Ba(OH)2溶液、pH=10的Na2S溶液、 pH=5的NH4NO3溶液中,發生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解析:加酸加鹼對水的電離起抑制作用,酸溶液中OH-來源於水的電離或鹼溶液中H+來源於水的電離,水解鹽對水的電離起促進作用,通過理解和掌握酸、鹼及水解鹽溶液水的電離程度,學生能輕而易舉得出正確答案:A。

同時,在教學中重視習題的多樣性、綜合性和靈活性也很重要。要解好這些題,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閱讀、觀察、分析、思維、歸納、總結等解題能力。

例3 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 c(OH-)=10-24,下列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Mg2+、ClO-、SO32-        B.K+、Al3+、Cl-、CO32-

C.Na+、Ca2+、Fe3+、ClO-       D.K+、Ba2+、NO3-、Cl-

     解析:學生不由自主由地得出水的離子積爲10-24,從而將這題解錯。實質上是水電離出的c(H+)•c(OH-)=10-24,再由水電離的H+濃度與水電離的OH-濃度相等這一規律,c(H+)= c(OH-)=10-12 mol/L,推出該溶液對水的電離起抑制作用,因此該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鹼溶液,故D正確。同時學生遇到“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c(OH-)=10-10”這一條件時,也會很輕鬆的分析出是水解鹽溶液,對水的電離起促進作用。通過精選習題,讓學生放棄題海戰術,從而培養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課後的及時反思、佈置恰到好處的作業,是瞭解學生、檢測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過以上教學,學生很樂意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人,積極樂觀地去理解抽象的水的電離平衡的概念和原理,牢固掌握基礎知識,並在此基礎上去分析和解決有關水溶液中的酸鹼鹽溶液知識的問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