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做一個善於研究的國小數學老師

做一個善於研究的國小數學老師

做一個善於研究的國小數學老師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必須儘快走出“教書匠”的角色,手握一年一年基本相同的教材,教授一屆一屆完全不同的學生,需要我們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研究,才能常教常新,始終保持工作激情,收到良好教學效果。這種反思和研究是多方面的,包括對教材、對學生和對自己的研究。

一、研究教材

教材是經過專家反覆斟酌確定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的適用性。不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材是統一的,學生是多樣的;知識點是確定的,學習方法是靈活的。因此,我們應該在吃透教材精神,把握教材靈魂的基礎上,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理順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根據不同學生所處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自學能力、學習興趣、態度、方法、習慣等等個體差異,靈活處理教材內容,通過合理的增刪、整合、重組等方式對教材進行二度創作、根據教學需要做出適當的取捨,最優化地發揮教材各元素的作用,以達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

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分解教材,順應學生的思維。比如,我執教了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方程的意義》,我還把新舊教材進行了對比,舊教材先觀察天平狀態認識等式,然後認識方程。而新教材通過情境,先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利用天平平衡原理理解等式的意義,最後揭示方程的意義。數學專家黃小明老師教學方程的意義時先出示課本情境圖,讓學生在小組內根據情境圖編故事,用上平衡、如果、式子、等式,孩子們在編故事過程中明白了方程產生的過程,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向大家、名家、專家學習,多觀看優秀的教學視頻,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品質。

同時,教學中老師儘可能的豐富學生的學習材料。在教學五年級“喝牛奶中的數學問題”時我給孩子們準備了這樣的學習材料:一杯牛奶,樂樂喝了半杯後,覺得有些涼,就兌滿了熱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完了。樂樂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多少杯水?我們可以將例題與練習都整合在同意情景中,將單一的例題整合成複合型的學習材料。可以將例題增加或改變材料:第三次又兌滿熱水,又喝半杯,第四次又兌滿熱水,又喝半杯;還可以把第四次改成又兌滿熱水,全部喝完。原來單一的問題變成了一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深刻體會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感悟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思維在不知不覺中中走向深刻。

教會學生一種思維的方法,要比教會他一個公式重要得多。一位真正優秀的教師,必須多一份責任,要從學生生命成長的高度去剖析教材,思考教學,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和精心設計的教學,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研究學生

學習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如果不能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縱有天大的本事也教不好學生。

研究學生的時代特徵。同樣是一年級學生,但是五年以前的學生和現在的學生,大腦所儲存的信息肯定大不一樣。泰戈爾說過“不要用自己的學識限制孩子,因爲他出生在與你不同的時代。”這句話在今天更有現實意義,出生於信息時代的孩子們,生來就對數字化產品有親近感,這是很多老師都自愧不如的。所以我們不能以慣性思維和一成不變的模式去教育他們。

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相同的教學內容,對教室裏的不同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導致最終學習成效的差異,這是個體差異的必然。我現在教學2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採用了同樣的方法,先讓孩子們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有的孩子指了三個點,有的指了整個三角形,我追問:你們指的是角嗎?二班的孩子們說是角啊?三班的孩子們說不是,是一個點和一個三角形。因爲孩子們還沒有角的準確概念,都是對角有一個初淺的表象,感覺有尖尖的就是角。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學生產生了不同的反應。教師要因材施教,科學施教,鼓勵學生參與選擇作業量,允許適度的錯誤率,張揚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潛能。

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堂上應該面對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不能無視學生的學習基礎,把學生當作白紙和容器,隨意刻畫和灌輸;不能死抱着教案,一問一答,牽着學生的鼻子走。

比如,新課標對概念課教學的要求是從形式化的表達到數學理念的建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爲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我們需要追問的是,什麼樣的數學教育更有價值。尊重孩子們原生態的想法,孩子們的潛能是沒有極限的,可能超越教師。一位浙江教師在北師大教學《司馬光砸缸》時:一個孩子問:老師缸有多大、多深啊?老師說:缸又大又深。孩子又問:缸既然那麼大,七歲孩子怎麼能砸破。老師趕忙說,缸不大也不深,不是與一個個問題矛盾嗎?孩子又問,不大不深那可以爬出來啊,爲啥要砸破呢?頓時老師啞口無言。

三、要研究自己

 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思考:學生喜歡上我們的課嗎?孩子們喜歡什麼樣的數學老師?你是用什麼方法吸引你學生的?我們的教學優勢在哪裏?

每位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都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一些相對固定的教學套路。但是,這些風格和套路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和豐富。比如數學語言要豐富,數學課上出文化味來,課堂中時不時給孩子們開開玩笑也是可以的,我在六年級評講試卷時,我讓一個孩子起來說說這道題爲這樣列式的理由,他站起來說了半天也沒說清楚,剛好有一個學生正好打了一個響屁,我說,看嘛,屁都不相信你說的是正確的,孩子們笑得前俯後仰,接下來孩子們聽講都很認真了。在二二班上課時,有幾個孩子舉手回答到問題習慣不好,老是師說:“我我我”我說你乖啦你,一個孩子就說我乖啦,我說你有我乖,孩子們笑得很開心,從此孩子們改掉了這種舉手習慣,有時玩笑勝過批評。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研究者、反思者。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波期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它清楚的表明,只有經驗沒有反思的教師是沒有成長進步的教師。

當我們擔任班主任時,我們是否思考過:我對學生的愛心夠不夠?有一項對學生的調查:你認爲老師最應該改進的是:

調查內容

頻率

A、敬業精神 

20%

B、對學生的愛心

32.5%

C、教學技能

25%

D、傳授新知識

22.5%

調查表明,親其師而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愛學生,用自己的愛心去感染學生;要笑着做老師,把陽光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全國模範教師、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鍾家村國小桂賢娣桂賢娣說:“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是,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會愛’,即智慧的愛,得體的愛,恰到好處的愛,能激發學生真摯情感的愛。”桂賢娣每週給自己提出“三問”:“一問桂老師,你愛你的學生嗎?”“二問桂老師,你會愛你的學生嗎?”“三問桂老師,你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愛了嗎?”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對她說:“你的3個問題問得很好,每位教師都應該問問自己,這很值得思考。”

當我們走進課堂,我們是否思考過:我的這節課學生能學到什麼?學生是否會喜歡這樣的課?曾經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沒有改進?

有人說,新授課好比是教師帶領學生去掏河蚌裏的珍珠;練習課好比是將掏出來的珍珠擦亮。使它發光;複習課好比是將一顆顆發光的珍珠串起來。使之成爲一條條項鍊:實踐活動課,好比是將一條條項鍊賣出去,掛到人的脖子上。如果這個比喻還有點妥帖的話,那麼掏珍珠、擦珍珠、串珍珠、賣珍珠的方法和手段應該有所不同。

當然,現在的課堂不能只是關注知識的接受、能力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課堂教學的感受。當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性品質的“我行”的教育,而不是貶低、壓抑學生主體性品質的“我不行”的教育。

我不覺自問:作爲教師的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是什麼?最美好的時光,是在課堂上。帶着欣賞,懷着期待,每一天都帶着滿滿的幸福感與學生在數學世界中相遇。我們常常在相互激發中觸動更多的數學思考。研究百分數,學生就會樂此不疲地研究有沒有千分數、萬分數;研究圖形的面積,學生能夠超越教材的思路,給出三角形求高,求底,求面積的變式表達方式,並闡述不同的推導過程。經過學生投票選舉數學教授,應邀主持自主學習成果發佈……在小小的教室裏衍生出無限的思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