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淺析新形勢下人口與家庭發展工作

通過這一個月中青班的學習,我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新政策,對當前新形勢下的人口與家庭發展工作也有了一些想法,現分析如下:

淺析新形勢下人口與家庭發展工作

一、新時期人口形勢

我國自八十年代初開始推行計劃生育以來,在我國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有效的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控制了我國總體人口基數,爲我國的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貢獻。新時期下,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也相應調整,2016年5月27日新修訂的《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提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全面兩孩”政策開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更好滿足羣衆的生育意願,促進家庭的幸福和社會和諧;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減緩老齡化壓力,增加勞動力供給;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短期和長期內都有利於經濟發展。

二、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

1、基層計生政策執行難。“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很多羣衆存在計劃生育政策已經全面取消的錯誤認識,對計生宣傳政策不重視、不理會。比如辦理一二孩生育登記、孕前優生優育檢查等惠民利民政策,羣衆都不以未然。

2、基層計生宣傳教育工作不夠創新。目前計生宣傳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世界人口日、艾滋病防治日、法制宣傳日、5.29會員日等幾個特殊的日子進行,且多數限於擺桌子、發材料、掛條幅、寫標語等常見的宣傳方式,缺乏創意,更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3、計生家庭生活保障措施不夠完善。在農村,計生家庭的弱勢逐漸顯現出來。雙女戶和獨生子女戶均缺乏勞動力,家庭發展能力較差。特別是失獨傷殘家庭,父母心中更是悲痛。但目前的獎勵幫扶措施更多的還是在發放獎勵金上,且金額較小,對家庭發展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幾點建議

1、轉變政府職能,由計劃生育向提高家庭發展能力轉變。

隨着計劃生育重心的轉移和機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們應找準工作方向,以提高家庭發展能力爲目的,結合“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工作,從家庭保健、科學育兒、養老照護、家庭文化、心理健康等幾個方面入手,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和主題活動,促進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與文明素質,提高家庭成員的綜合發展能力,構建健康和諧的人口發展環境。

2、創新宣傳形式,不斷增強宣傳教育的吸引力。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羣衆的文化理念、欣賞水平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應該積極適應形勢變化,本着把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富於創造性的原則,積極創新羣衆性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形式。一是利用手機、互聯網等新媒體平臺,打造網絡宣傳陣地。探索建立官方微信微博、宣傳QQ羣、短信平臺等宣傳載體,積極研發公益廣告、動漫作品、手機短信等多媒體宣傳產品,打造新媒體傳播平臺,及時傳播計生重大政策、重要信息和科學知識。二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建設人口文化園、人口文化一條街等,優化戶外宣傳環境,使之與周邊環境相互交融、相映成趣。三是豐富節目類型,吸收小品、戲劇、快板、相聲等藝術形式,既活躍羣衆的文化生活,又讓羣衆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能力。

計生政策在調整,工作內容在變化,計生隊伍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做好工作。沒有一支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就無法擔當起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重任。當前,計生隊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創新意識不強、新知識接受和消化能力不強、知識結構不合理、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現象突出,給計生隊伍“輸血”迫在眉睫。要切實加強人口計生工作隊伍的管理,對人口計生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才能將更好的服務帶給羣衆。

4、加強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

   當前形勢下,人口遷移流動已經成爲影響我國人口變動的重要因素,流動人口健康問題應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流動人口更多關注的是打工掙錢、孩子教育、家庭住房等,往往忽視個人健康問題,加之環境、情感、工作壓力、社會融合等因素,健康知識缺乏,自我保健缺失,成爲全民健康的“弱項”和“短板”。要加強人口流動遷移趨勢研究,準確把握流動人口的新特徵、新需求,不斷完善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增加流動人口的獲得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5、建立完善的計生家庭生活保障措施

    一是獎勵扶助金標準有待提高。例如,我縣60歲以上的農村獎勵扶助金每人每年才1200元,與當前的物價相比,個人認爲標準有點低了。二是計生家庭的醫療、養老等問題也應該有所保障。雖然現在農村合作醫療費和養老保險費都有相應的補貼,但我認爲這樣遠遠不夠。我們應該把他們的感情訴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志願者服務制度,讓他們的情感得到寄託。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有不成熟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