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檢察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檢察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檢察院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一、脫貧攻堅掛鉤聯繫點情況

(一)鄉、村基本情況

2015年8月,按照州委、政府安排部署,大理州人民檢察院負責掛鉤聯繫州內雲龍縣民建鄉只嘎村脫貧攻堅工作,民建鄉地處雲龍縣西部,位於大理、保山、怒江三州市結合部,坐落於怒江大峽谷畔,是大理州的西大門。民建鄉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最高海拔3550米,最低海拔730米,海拔垂直高差大。全鄉國土面積214.7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布麻村海拔2060米,距縣城160公里,距州府下關220公里。全鄉平均氣溫21℃,降雨量1200mm。有白族、漢族、苗族、彝族、傈僳族等13個民族,轄布麻、坡腳、只嘎、岔花、邊江5個村民委員會、70個村民小組、79個自然村2270戶8673人。

民建鄉與全國重點扶貧的“三區三州”之一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山水相連,是典型的集山區、民族、貧困、偏遠“四位一體”的深度貧困鄉,屬大理州5個深度貧困鄉之一。長期以來,受地理、歷史、自然、經濟等條件制約,民建鄉一直是雲龍縣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脫貧攻堅短板最多的貧困鄉。全鄉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15戶2569人。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黨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通過逐年攻堅,現全鄉所有貧困村已實現脫貧摘帽,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

州檢察院掛鉤聯繫的只嘎村位於民建鄉南部,距鄉政府15公里,距縣城178公里,全村轄上只嘎、下只嘎、油房、火山、浪壩、背陰山、羊廄、莊房、新寨9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226戶879人。全村國土總面積31.6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年降水量9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大豆、花椒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839畝,人均耕地3.2畝,林地18760畝。耕地主要爲山地、坡地,糧食作物主要爲玉米、豆類等,經濟作物以核桃種植爲主,養殖業以生豬、土雞、黑山羊、肉牛、中蜂爲主。

只嘎村有國小一所,始建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後經翻修,新教學樓於2007年建成。學校佔地面積4251平方米,爲一所六年制寄宿學校,現有教學班3個,學生32名(學前班10名,四年級7名,六年級15名,均爲白族),教師4名(55歲以上2名,女教師1名)。因常住人口外出打工就業,近年來只嘎國小生源持續減少,出現了“一年二四六,一年一三五”交替開展教學活動的不穩定、不連續情況。學校教師老齡化、文化程度不高,難招錄到新教師,寄宿條件較差、辦公用品老舊等都是學校教學深入開展面臨的實際困難。

(二)貧困狀況

只嘎村於2014年被識別納入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228人,貧困發生率爲24.94%,因學、因殘、因病等各種致貧原因交織交錯。全村不通自來水、無標準化衛生室、無村級活動場所,村集體經濟收入爲“零”,屬典型的“空殼村”。產業發展單一滯後,僅靠核桃、玉米種植和生豬、土雞養殖爲主。路難行、水難飲、網難通,基礎設施不配套、不完善,不僅嚴重阻礙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還給廣大羣衆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

二、大理州人民檢察院履行脫貧攻堅掛連責任,開展幫扶情況

自2015年8月起,大理州人民檢察院負責只嘎村包村脫貧和整村推進工作,面對只嘎偏遠、閉塞、貧困的嚴峻現實,州院黨組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秉持“脫貧之路,雖艱必行;攻堅之題,雖難必破”的理念,以時不我待、敢於擔當的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幫扶第一責任,統籌全院之力,上下聯動、精心謀劃,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下足“繡花”功夫。

(一)抓黨建強隊伍,全面提升支部戰鬥力。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五年來,大理州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幫助只嘎村加強黨支部建設。一是幫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17年州檢察院幫助只嘎村20萬元,作爲村集體經濟發展啓動資金,2018年幫助協調滬滇協作項目資金80萬元入股雲龍縣團結鄉巖埠茶廠,期限三年,每年分紅6.4萬元,全部用於村集體經濟收益。二是幫助加強村級陣地建設。針對村委會辦公場所破舊,服務羣衆能力不足等問題,2019年下撥資金12萬元對村委會作整體功能性改造。幫助建成老年活動室1間,支持老年協會活動經費1.6萬元。三是幫助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以指導督導爲重要舉措,院領導班子成員定期下沉調研都會認真查看了解“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貫徹執行情況。向村“兩委”班子成員傳達並領學近期中央、省、州脫貧攻堅會議的重要精神,每年“七一”建黨節爲全村黨員和村組幹部講黨課。此外,把充實黨員後備力量作爲強化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七年來,幫助村“兩委”發展培養黨員7名,其中1名當選縣人大代表。

(二)建設施強基礎,着力提高羣衆幸福感。環境是生存之本,民生是發展之基。幾年來,州檢察院始終堅持從廣大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着力幫助只嘎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2017年幫助協調資金45萬元實施上只嘎小組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水泥硬化組內道路1396m,構築500m防洪溝1條,新修垃圾池2個,水衝衛生公廁1個。2019年協調資金100萬元實施油房小組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工程,水泥硬化組內道路1240m,新修垃圾池6個,水衝池公廁1個。村容村貌得到明顯轉變,幸福家庭、美麗村寨已初具雛形,廣大羣衆喜笑顏開、知足常樂,愛農村、愛家鄉的理念得到大力弘揚。

(三)抓產業促就業,努力提升發展可持續。爲進一步築牢貧困戶產業發展基礎,拓寬家庭增收渠道,2018年州檢察院協調雲南省科技廳扶貧示範項目資金10萬元,爲全村50戶建檔立卡戶每戶扶持能繁母豬1頭,並聯結雲龍縣高豐養殖場作爲新型經營主體幫扶帶動。此外,本着“一人務工就業,全家脫貧致富”的理念,2019年州檢察院撥付經費1.2萬元,用於支持只嘎村開展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2期。目前,全村外出務工人員達201人,其中建檔立卡戶69人。廣大貧困家庭的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佔比逐年上升,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發展的信心和後勁不斷增強。

(四)補短板強弱項,認真把好貧困退出關。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攻堅戰不僅要打贏,更要打好。2019年州檢察院下撥了專項缺口經費20萬元用於只嘎村脫貧攻堅補短板建設。一是做好產業扶持工作,爲全村5戶邊緣戶每戶發放能繁母豬1頭。二是做好人居環境提升,幫助2戶邊緣戶、1戶建檔立卡戶進行廚房重建和院心硬化,爲油房小組修築120m排污溝一條。三是補齊非卡戶“六有”短板,爲農戶發放電磁爐72臺,電飯煲32個。四是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幫助只嘎完小採購柴油發電機1臺,安裝照明路燈4盞。五是做好人飲安全提升改造,幫助浪壩、莊房村民小組各修建蓄水池1個,併爲莊房小組鋪設440m人飲管道一條。通過補齊短板,全村脫貧出列的各項指標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廣大羣衆的滿意度也進一步增強,更爲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獻愛心送溫暖,積極傳遞檢察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多年來,州檢察院積極開展“助學、助殘、助老”等慰問活動。在春節、重陽節前夕,定期走訪建檔立卡戶、85歲以上高齡老人、困難老黨員等,共計發放慰問金9.5萬元。每年助殘日,走訪全村殘疾人,發放慰問金2.18萬元和價值2萬元行李61套。兒童節期間,向只嘎完小和只嘎村建檔立卡戶就讀子女發放價值2萬餘元的書包及學習用品。此外,積極開展救助、資助等活動。每年組織幫扶責任人爲建檔立卡戶購買人身財產組合保險,組織幹警購買貧困戶農產品和支持脫貧攻堅工作捐款4萬多元,對3戶受災農戶發放救助資金6000元,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就讀大學資助4000元。件件暖心小事,份份愛心傳遞,不僅獲得了只嘎村廣大幹部羣衆點贊,更彰顯了檢察機關親民、愛民、爲民的好形象和正能量。

(六)不鬆懈不停歇,接續做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爲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後要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州檢察院下撥資金21萬元用於只嘎村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一是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對長期以來因雨水沖塌的新寨村民小組至村委會約5.33公里鄉村公路進行復修復通。二是進一步完善水利基礎設施。新修10立方米源頭水池、沉澱水池各1個,解決了多年來上只嘎村民小組、村委會及衛生室水質污染問題。同時,修復上只嘎約1.5公里農用灌溉溝一條,切實打通了農業灌溉“最後一公里”。

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州檢察院通力協助下,只嘎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村風文明明顯提升,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步增強,脫貧成效顯著。2020年十月,只嘎村脫貧攻堅工作通過國家專項驗收,貧困人口全部退出,真正邁上了“一個不少,一個不漏,一個不掉隊”全面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三、當前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羣衆思想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脫貧攻堅爲貧困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提供了良好的致富平臺,但部分貧困戶離開扶持後自身缺乏發展動力,進取心不足,需要持之以恆做思想工作,讓其明白扶貧只是一項特殊的政策,不能長期依賴國家的扶持;讓其明白“輸血只能維持生命,造血才能維持功能”,只有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改變長期形成的落後意識,未來才能“日出江花紅勝火”;讓其明白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跨越是個人福利向集體福利的轉變,要有集體意識、公共意識。

(二)產業發展方向有待拓寬。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和基礎前提。脫貧攻堅以來,只嘎村形成了以生豬、肉牛、黑山羊、中蜂爲主的特色養殖業,但始終未形成規模,多爲單家獨戶、小作坊生產模式,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同時,由於大牲畜養殖投資成本高、飼養週期長,對自然生態、農村環境衛生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再加之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薄弱導致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壓力大。

(三)公共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是提升農業生產力的物質保障,是改善農民生活的基本途徑,是建設新農村、改善農村面貌的重要推手。脫貧攻堅以來,只嘎村在水、電、路、網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至今還有6個村民小組至村委會未通水泥硬化路,尤其是莊房、新寨村民小組還未實現4G網絡覆蓋,連基本的手機通話都不能保障。此外,由於只嘎村長年雨水多,地質災害易發多發,每年4到10月道路經常塌方沉陷,還伴有大量落石。爲保證羣衆的出行方便和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專人每月定期清理,但由於鄉村兩級財力有限,因此需要上級黨委、政府大力關心支持,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切實解決好廣大羣衆的“心頭事”,滿足好他們的“微心願”。

(四)人居環境衛生有待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打好鄉村振興的“當頭炮”,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更是廣大人民羣衆的美好生活嚮往。脫貧攻堅以來,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廣大黨員幹部的齊帶頭齊發力、垃圾集中清運焚燒,只嘎村的人居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提高,“髒、亂、差、臭”現象得到明顯遏制,但由於受長期地理、歷史、環境、資源、民風習俗和陳規陋習的影響,以及集體觀念的淡薄,再加之沒有合理規範的《村規民約》的約束,部分村組“雞鴨牛羊到處跑,畜禽糞便隨處見”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五)只嘎國小基礎條件差。學校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基礎條件落後,學生學習教育質量不高,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電腦等現代化教學設施缺乏,影響了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四、懇請幫助解決的困難問題

脫貧攻堅鞏固提升、鄉村振興正在推進,教育扶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具有拔除窮根的根本性、基礎性作用,結合只嘎國小當前存在的困難,懇請幫助解決一定數量的文具、或者幫助購買一批書籍,幫助只嘎國小在校學生,開闊眼界,提高教育質量;或者幫助解決兩臺臺式電腦,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現代化水平。感謝上海市檢察院辦公室對只嘎村脫貧攻堅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懇請各位領導百忙中抽時間到只嘎村指導幫助。

大理州人民檢察院駐只嘎村脫貧攻堅工作隊

202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