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教學得與失

高三地理教學得與失

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教學得與失

高三地理備課組工作總結

時光如梭,忙碌而充實的高三教學工作已經結束,反思這一年來的教學工作感覺收穫很多,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對自己的教學教育理念有所修正和提高,當然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這在以後的工作當中還需要克服,以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下面我就談談這一年我的一些收穫及其不足:

一、深研《大學聯考說明》新變化,明確教學方向。

當年的《大學聯考說明》確定了地理大學聯考的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題型示例、考試的知識範圍。作爲地理教師一定要認真閱讀《大學聯考說明》的每個部分,研究其變化,從整體上把握大學聯考的大方向。作爲老師要留心《大學聯考說明》對知識範圍的修訂,尤其是修訂過的知識範圍往往是當年考試率較高是部分,教師對此要心中有數。明確了大學聯考的知識範圍才能夠集中精力地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在地理複習中也纔不會產生遺漏現象。

二、把握大學聯考的最新動態,提高教學效益。

從各種報刊、雜誌、互聯網和參加全市大學聯考研討會等渠道是獲取當年的大學聯考最新動態。研究歷年江蘇省地理大學聯考的走向和特點,力爭做到教學不走彎路,高效地進行高三複習教學。不斷研究大學聯考命題專家的命題特點,我們在後期的高三地理複習中做到高命中率和高收益。

三、重視地理課堂教學,及時反饋作業。

我們深知有付出就有收穫,所以在備課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不僅備教學,而且備學生,充分理解學生在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內容,學生在進行比較、交流、討論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接着,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以求讓學生具備地理解題能力。

四、注重地理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答題準確性。

準確、全面、靈活掌握考點基礎知識往往是最能體現學生的解題素質,缺乏必要的知識,就談不上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分析、綜合。因此,能力源於基礎。大學聯考不可能脫離知識去考能力,大學聯考題是對知識點的“抽樣”,通過能力“組裝”去解決問題。不掌握知識,便談不上能力,知識是能力的載體,離開基礎知識,能力便成了空中樓閣,拋開基礎知識,能力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這一年來我時刻都狠抓學生的基礎知識,以此培養其答題能力。

這一年裏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探索: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絡,使書本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把握。②通過全面,系統複習,進行查漏補缺,綜合應用,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掌握大綱規定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方法。③幫助學生揭示規律,總結方法,進一步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明確了複習時間的安排。做到教學有條不紊。

高三地理複習一般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這是重點,要“紮紮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第二階段是專題複習,打破常規的章節,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繫,側重於能力的培養,但專題的個數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階段爲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做好考試前的準備。

六、調整學生心理變化,適時引導和幫助。

高三學生壓力比較大,一旦處理不當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就利用了多種途徑,使他們樹立信心,消除恐懼,如多抓學生談心,拉近師生距離;多表揚,多鼓勵;多向學生宣傳“勤奮一些都能把地理學好”的思想,這些都能讓學生樹立信心,給學生減壓減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七、分類歸納突出重點,上好試卷講評課。

(1)貴在方法,重在思維。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試卷的講評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強化。

(2)分類歸納,集中講評。講評試卷,採取分類化歸,集中講評的方法。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目,集中講評,這樣做可以強化學生的分歸意識,使他們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刻,印象更強烈.形異質同的題目,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形同質異的題目,要引導學生比較異同,防止思維定勢產生的遷移。

(3)照顧一般,突出重點。講評試卷對有些試題只需“點到爲止”, “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解剖”。對那些涉及重難點及能力要求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於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症下藥”。試卷講評前,對每道題進行細緻地統計分析,對錯誤原因進行準確地分析,對每道題的講評思路精心地設計。

(4)評後反思,適度拓寬。每次考試後,及時要求學生整理“錯題集”,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反思和探索。

當然,這一年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新課標要求課堂以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方面我們做得不好,學生提問者太少;今後在教學中要注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