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教學設計

一、課型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教學設計

新授課

二、教學目標

1.理解這首詞用夢境來抒發報國之情的抒情方法,體會詞的意境。

2.理解本詞通過對比、以壯襯悲來突出主旨的特色。

三、教學重、難點

背誦積累詩詞名句,體會詩詞的精妙之處,理解這首詞用夢境來抒發報國之情的抒情方法。

四、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填充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作者 (辛棄疾)。 “破陣子”是(詞牌名)你知道的詞牌名還有(西江月)(沁園春)等。 “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題目)。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幅對聯:上聯“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下聯“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這是郭沫若先生爲辛棄疾紀念祠(濟南大明湖公園內)題寫的對聯。上聯寫出他的藝術造詣,下聯寫出他的政治抱負。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他寫得一首詞《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二、講解題目:

1.師:同學們,我們看一下這首詞的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

2.讀了課題說說你有哪些發現?

預設1:我發現這是一首“壯詞”

預設2:辛棄疾和陳同甫是好朋友,是辛棄疾寫給陳同甫的。

3.師:你想了解陳同甫和辛棄疾嗎?

師:陳同甫,名陳亮,南宋愛國詞人,史書記載:“亮爲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議論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

師: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被人彈劾罷官了,他退居江西上饒附近的“帶湖新居”附近有座山峯名叫“鵝湖”。淳熙十五年,有人騎馬來訪,馬到橋頭,跳三次退三次。此人大怒,拔劍斬斷馬頭,徒步前進。辛棄疾在樓上看到後大驚,派人去打聽此人爲誰,誰知那人已到門前,他就是陳亮,字同甫,也是主張北伐的愛國志士。爲人才氣豪邁,議論縱橫。積極主張抗戰,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擊。兩人志同道合,暢談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別,此後兩人經常書信來往,詩詞酬和,“鵝湖之會”成爲詞壇佳話。這首詞就作於兩人分別之後。

小結:可以看出辛棄疾和陳同甫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在這裏不再拓展。

4.師:剛纔,有同學說這是一首“壯詞”, 這個壯在文章的註解中作何解釋?(生:雄壯)那麼接下來就請同學們自由的“吟誦壯詞”看好要求:字正腔圓讀出節奏,有板有眼讀出豪情。

師預設:還要注意其中兩個句子的停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挑”“麾”“弦”“的”這幾個字音要讀準。

三、品讀文章,展現畫面

其實這首詩詞,很多方面投射出豪放、壯美,可以從人物形象,描寫場面,作者情感,語言特點等方面去入手,去找尋“壯詞”。大家自由朗讀詩詞,可以在書間標記。圍繞“壯詞”展開討論。

預設1:“醉裏挑燈看劍”一句體現了雄壯。畫面“看劍報國心迫切”

師:詞人辛棄疾爲何喝酒?喝醉酒爲什麼不去睡覺,而要“挑燈”?“挑亮燈”,爲何不幹別的,偏偏抽出寶劍,映着燈光看了又看?這些無言的動作,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由此可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心繫戰場,渴望報國)你能試着讀出他內心的情感來嗎?朗讀指導:讀出壯士的豪邁之情。燈的紅光,劍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種特有的壯烈氣氛。從這壯烈氣氛中,可以看出詞人在刀光劍影中抗戰殺敵的願望是多麼迫切!(他雖然賦閒在家,但重返戰場的雄心壯志不減)

預設2:“夢裏吹角連營”這句體現了雄壯。

壯士好夢初醒,天已破曉,一個軍營連着一個軍營,響起一片號角聲,這號角多麼富有鼓舞人們投入戰鬥的魅力,這是他一直熱愛、嚮往的軍營生活,而那位壯士,也正好是統領這些軍營的將軍。於是,他“醉裏”“夢裏”所想一切統統變爲現實。朗讀指導:自豪、豪壯。

預設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句體現了雄壯。

師:①這位豪邁愛國的將軍,他魂牽夢繞的軍營裏情形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跟着他的思緒走進軍營看一看——:你能結合想象描述一下軍營裏面的情況嗎?

(將士們分食烤肉,奏響軍歌…)你能猜想將士們此刻的心情嗎?八百里分麾下炙,豪壯。五十弦翻塞外聲,彈奏熱烈、樂聲響徹雲霄的情景,更有氣勢。(歡欣鼓舞,躍躍欲試)

生:看到了將軍把大塊的烤牛肉分給將士們吃;軍樂隊奏着高亢激越的邊塞戰歌,以助興壯威。(補充:“炙”的古義;“翻”能否換成“奏”?)

“翻”可以是各種樂器一起演奏,而用彈好像就是一種樂器在演奏,就缺少一種氣勢。

師:哪兩個字最能體現“雄壯”。生:“分”“翻”分吃大塊的牛肉,大碗喝酒,奏嘹亮的軍樂,充分體現了戰士們出征前的雄壯場面。

預設4:“沙場秋點兵”這句體現了雄壯。

師: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將軍,去檢閱自己的部隊,你看到了什麼?

情景交融的手法,一位將軍立馬陣前的豪情壯志。只用五個字,就栩栩如生地寫出了雄壯威武的陣容,再現了將軍神采奕奕,意氣昂揚,立馬陣前,點兵授令的形象。戰士們雄赳赳,氣昂昂,準備出征。

師:“秋”“點”說明了什麼?

試品味“沙場秋點兵”中“秋”字的表達效果。

生:作者用“秋”字,點明瞭季節。

生: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是因爲春日融融、不用夏是因爲夏酷暑炎熱,不用冬因爲冬日白雪皚皚,用“秋”增加了一種秋日的蒼涼,增添了出征前的氣氛。

師:一種什麼氣氛?生:蒼涼而悲壯的氣氛

“沙場秋點兵”這個“秋字”下得多好!秋字表現出了季節,塞外秋風蕭瑟,氣候惡劣,展示了將士的艱苦和自身的堅毅,正當“秋高馬壯”的時候,“點兵”出征,預示着戰無不勝的前景。秋,主殺戮,《禮記》雲:“孟秋之月,徵不義,戮有罪,嚴斷刑,天地始肅。”古時以五行配四時,秋屬金,和兵戈有關,又以仁義禮智配四時,秋配義,所以討伐叛逆乃至處決奸惡這些和兵戈、大義有關的事情。

軍營之中號角聲聲,催人振奮。將軍殺牛宰羊,犒勞三軍將士。軍樂隊齊奏粗獷雄壯的邊塞戰歌,慷慨激昂。深秋的戰場上,將軍正在檢閱強壯的軍隊。

預設5:“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畫面“衝鋒殺敵凱歌旋”

師:說說理由。解釋“的盧馬”。你從的盧馬的飛馳和霹靂弦的巨響中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這兩句連用兩個比喻,讓我們好象看到的盧快馬在飛馳電掣般前進,強弓勁矢在霹靂般震響,萬箭齊發的聲響像驚雷那樣讓人膽顫心驚。戰鬥情景便躍然紙上,愛國將士們衝鋒陷陣,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歷歷如在目前。士兵終於衝向了戰場——這兩句你想到了什麼?(敵人紛紛落馬,狼狽潰退,將軍身先士卒,乘勝追殺,一霎時結束戰鬥,凱歌入雲,歡聲動地,旌旗招展。)這是壯詞壯景的進一步烘托,是壯詞壯意的進一步生髮。

師:想象得不錯,讓我們用朗讀把這激烈的戰鬥場面演繹出來。

預設6:“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畫面“英雄壯志立功策”

師:從這裏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樣的志向?(收復中原,贏得美名)“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天下事”,指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大業。“生前身後名”,意味生前死後都留下爲祖國、民族建立不朽功勳國的美名,字裏行間洋溢着愛國激情。詞人看到大功告成,從而發出愉快的歡呼聲,連調子也是輕鬆而又大氣磅礴的,使詞的感情上升到最高點。師:同學們,這一句的雄壯體現在敘述的內容是軍國大事,表達的感情是作者的雄心壯志,來,我們用朗讀把作者的感情演繹出來。

吟讀詩詞,把握情感

預設7歷代詞評家認爲這首詞結句,“可憐白髮生”猶如晴天霹靂,字字力量千鈞。請談談你的理解。

從這個“白髮生”裏,你覺得作者老了嗎?師:我告訴你,49歲。究竟老不老,我們看看他自己寫的詩。材料鏈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師:老到老了,但是老當益壯,壯志不改啊!這裏面,廉頗比誰?

師:對了。辛棄疾是以廉頗自比。表明自己也是老當益壯,壯志猶存,報國之心仍在。辛棄疾寫這首詞是1205年, 66歲,而《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1188年49歲的時候寫的。你想,66歲尚不服老,49歲會服老嗎?同學們,詞讀到現在,你知道辛棄疾爲何而醉了嗎?

師:國家大事未了,所以喝酒,喝悶酒,這是借酒消愁啊。師:因爲醉後可以入夢,而夢醒是“可憐白髮生”呀!師:難怪古人要說“但願長醉不復醒”啊!

同學們,醉的也不僅僅是辛棄疾,還有人跟他一起醉。(投影展示: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師:這些“遊人”是誰?

師:“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就是北宋的都城,北宋都城汴州已經被他們葬送掉了,他們到了杭州,還在幹什麼?——還在整天尋歡作樂,歌舞昇平。這是一個怎樣的“醉”?

生:這是“醉生夢死”的“醉”!這一幫酒囊飯袋,把我們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給金人!就是這一批貪生怕死的膽小鬼,把我們的詩人辛棄疾,把愛國將領辛棄疾給排擠了,給陷害了!師:同學們,詞讀到現在,你還覺得這首詞雄壯嗎?生:是悲壯!作者滿懷愛國熱情,欲想戰場殺敵,建功立業,怎奈受奸佞排擠,只能白髮橫生。這短短五個字包含着詩人無奈、悲嘆、憤怒。

師:所以,這首詞看似慷慨激昂,豪情萬丈,但雄壯只是其表,悲壯纔是其裏,真正是其言愈壯,其言益悲。這樣我們纔算真正讀透詞心。俗話說,知人方能論詩,我們再看投影

辛棄疾,祖籍山東濟南,出生時,中原已被金兵佔領,他21歲就在家鄉組織義勇軍抗金,不久率部南歸。他一生力主抗金,不僅具有愛國熱忱,而且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卻屢遭朝廷當權者排擠與打擊。所以,他的詞多抒寫殺敵報國的豪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

四、小結

師:剛纔我們把體現“壯”的語句交流了一遍,現在我們來梳理一下:

板書:軍營生活:醉裏、夢迴、分、翻、點

戰鬥場面:快、驚

雄心壯志:了卻、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