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目錄

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第一篇:《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第二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第三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第四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2第五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家庭、學校、社會

——《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內容摘要】

《品德與社會》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其宗旨是通過對學生生活的引導,發展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爲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兒童需要安全和保護,才能去冒險;兒童需要支持,才能獲得獨立;兒童需要引導,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校溝通自我保護

家庭、學校、社會這三個有着密切聯繫的主體,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果認識得當,將有着不一樣的收穫。

一、如何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由於家庭教育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有着個別差異。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是至關重要的。我認爲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可以分爲三種:一種是溺愛型,一種是寵愛型,一種是嚴格管教型。由於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計劃生育已不在話下,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由於家長的教育方式,便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一) 溺愛型孩子的性格特點

通常受到溺愛的孩子,在家裏是個小霸王,在學校與同學的相處一般會存在以自我爲中心,孤僻或驕縱等性格。不尊重長輩、不尊敬

老師、沒有團結意識。這樣的孩子,在家裏,家長管不住他;在學校,老師不好教育他。長而久之,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難度,經過調查,在家庭環境裏,父母長輩通常會以誇獎的方式來激勵孩子的學習,但卻忽視了培養孩子的傳統美德——尊敬長輩。孩子感恩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在疼愛孩子的同時,要先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到了學校才能更好地與同學相處。

(二) 寵愛型孩子的性格特點

通常受到寵愛的孩子,會比較膽小、孤僻,會生活在家長溫暖的屏障裏。據調查,這類型的孩子依賴性會比較強,在家依賴家長,在學校依賴老師,在學校受到寵愛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較欠缺,因此在學校很多考察動手能力的課程,這些孩子都不及於其他同學。他們到了學校處處都需要有人幫助。

(三)嚴格管教型孩子的性格特點

通常受到嚴格管教的孩子,他在各方面都會較全面的發展,如尊敬長輩、尊師重教、生活獨立、動手能力強等。由於家長的嚴格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學習任何東西的自覺能力都會比較強。因此在學校,這樣的孩子基本上在班級都能適當的當適合他本人的班幹部。

以上所羅列的有關孩子的性格特點,我認爲都是家長在孩子剛出生便給予他們本應有的個性。然而,並不是這三種類型的孩子都是很不好,或者很好的。家長的教育在於輕重拿捏,孩子的性格此起彼伏,只要都能做到適當。那麼,孩子在面臨學校的教育,就不會總以自己的性格來處事,他們一般都會配合老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種種言行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因此,家庭給予孩子的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加強家校溝通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家長們多多少少都 會因爲工作的壓力,而較少時間管教孩子。經過調查,家長們將孩子送到學校讀書普遍存在的看法是:

(一) 孩子交給老師,孩子的一切都應該由老師來管理

有這樣的情況,當孩子受到老師的批評時,老師請家長到校瞭解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會以工作忙碌的原因,向老師要求孩子的一切都讓老師來處理,家長所謂的配合就是都聽老師的。

(二) 配合老師的工作,商量如何管教孩子的妥當方法

這樣的家長通常都會與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繫,他們會經常向老師瞭解孩子在班級的表現情況,所謂的表現除了課堂上,還表現在孩子在學校的行爲習慣上,他們會針對孩子的總總表現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從而改善孩子的學習態度。

然而家校溝通更好的是爲了瞭解孩子,讓孩子以後能更好地參與到社會中來。孩子的性格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它需要正確地引導,需要有效地實行。因此,家庭、學校這兩項因素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三) 有效地自我保護

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取決於家長及老師的教育,在社會治安不良的情況下,孩子應該掌握自我保護、免遭不法傷害的知識和技能。

孩子不同於成年人,在處理應急的事件特別是帶有危險的救助事件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徵。國小生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會不斷產生各種困惑、心理衝突、精神壓力等。因此,《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主要也要針對指導國小生學習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識,指導他們如何進行自我心理保護,使他們懂得當心理困惑時,要積極尋求心理幫助。

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學校和社會對孩子的保護也是應有的本分。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跤本生就是難所避免的。可怕的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目光就會立刻蜂擁而上,織成一張密密的網,讓孩子在迷茫中百般掙扎。

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三者既要各盡其職,獨立作戰,又要重視聯繫和結合,聯合作戰,形成教育合力。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家校聯繫和社校聯繫,努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平臺,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銜接,形成社會化、開放性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格局,確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第二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國小品社教學論文

談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

【摘要】《品德與社會》課是我國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農村國小品社課教學存在諸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變現狀的應對策略,力求使農村國小的《品德與社會》課達到新課程標準的目的和要求。

【關鍵詞】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存在的問題,應對策略。

【正文】

《品德與社會》課是我國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它承擔着培養社會主義國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質的重任,而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的核心。《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爲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爲總目標,實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這幾個目標的內在統一。可是,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筆者長期從事國小教學工作,現從以下兩個方面談談農村國小品社課教學。

一、農村國小品社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研究活動少。

由於農村國小學額不足,教師定編人數有限,教學人員緊張。語文、數學兩科教師確定後,《品德與社會》課就不可能有專職教師了,基本上就是兼任。這種兼任方式隨意性很強,大多是以教師的工作量的大小課時的輕重來搭配很少考慮教師的教學、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與社會》兼課教師隊伍的不穩定。因此擔任《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師一般不把它當成教學教研的主攻方向,從而導致教師對《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沒有太多的熱情,既不鑽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學思想陳舊,教學過程脫離社會生活。

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由於沒有開展專門的教研活動,新兼任教

優秀範文網免費論文下載

http://

師對《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基本環節和基本規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師把《品德與社會》課上成了語文課中的看圖說話,只注意講解課文的語言文字,一幅幅圖地介紹畫中的人物、場景,根本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違背了《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諸方面協調發展這一基本原則。有的教師爲了簡單操作,把《品德與社會》課把當成過去的政治課,滿堂空洞的說教,既沒有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爲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也沒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規律,也沒有在活動中與學生積極互動,沒有通過教材中出現的一系列的“社會事件”、“現實生活主題”或者“社會生活場景”與兒童的真實性生活聯繫起來,建立起一種相互進入的通道,創造一種“互動”的狀態?? 凡此種種,教學偏於一隅,不能把《品德與社會》課的社會性、生活性、情感性、實踐性融爲一體。

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嚴重滯後。

農村國小教師學習交流機會少,因而在教學活動中大多運用傳統的教授法,而新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與活動中”。許多適用於特點的教學方法如:故事啓迪法、討論辨析法、分組活動法、遊戲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還有不少農村國小受教學條件的限制,使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面臨困難。這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後嚴重影響了《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目標的實現。

4、教學評價不科學,應試教育氛圍濃。

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效果的評價,很少重視課堂教學過程的因素,也不對學生的道德行爲進行測評,既沒有教學活動中“過程與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學生在瞭解、體驗、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沒有,更沒注意在一堂課中學生轉變了哪些態度,養成了哪些良好的行爲習慣,體驗了哪些情感,獲得了哪些知識,鍛鍊了哪些能力??決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張期末統測試卷,並同教師經濟利益掛鉤。這些現象導致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常常被佔用,三至六年級《品德與社會》課上出現死記硬背現象,應試教育氛圍濃。

上述幾個方面,制約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品德與社會》課所擔任的教學任務極不相符,嚴重影響了《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效果,解決這些問題已迫

在眉睫。

二、應對現狀的基本策略。

1、提高認識,從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

《品德與社會》課是國家重視國小德育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認識,就要求學校管理部門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工作,安排專門的教師從事《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工作讓《品德與社會》課,同時更要求任課教師從思想上重視,讓《品德與社會》課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筆者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與學生平等交流,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

例如:有的學生知道自己長大了,自己想做家務可是家長不允許。於是,有的學生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是我不願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對這種想法,我就適時引導學生去討論怎樣去爭取實踐的機會。

有的學生說:“我就跟他們講道理,如果不聽我就給他們寫一封信說明我的想法(更多請關注)。”

有的說:“我就偷偷地做,讓他們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說:“確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困難,但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現實,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它們。回去後,選擇適合你的辦法去試一試,也許就成功了。老師相信你們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有了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建議,再去實踐,得到的可能會更多。

(2)、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爲實踐產生衝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些正確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產生懷疑。我們的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怎麼做?”,而是要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什麼評價?”從而在生活中真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標準。因此,我認爲我們的教學應該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知行統一才能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要作用。

2、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國小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要改變以說教爲主的教學模式,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爲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爲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爲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爲渠道,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爲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爲終極目標。筆者認爲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有下面幾個方面:

(1)、廣闊的教學陣地。開放性教學要打破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裏教學外,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如《平安回家》一課,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瞭解交通標誌、交通信號、交通標線,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裏死啃書本強得多。

(2)、交互的動態討論。“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課標》)動態式討論正是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學生主動活動和自主探究,使課堂成爲信息交流所。如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課,在從講究營養、穿衣舒適簡樸、鍛鍊身體的正面引導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不良的生活習慣還有哪些?我們應該怎樣做?”使其交流互動,擴展認知範圍,形成正確的認知與行爲,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樣的情景表演。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採取講故事、聽歌曲、情景朗讀、角色遊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景表演”。教學中分別讓學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很受學生歡迎。這種教學形式學生能充分參與、積極表現,比較自然地主動發展,從而深化道德意識,內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激活課堂。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可見教師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電化教學能將抽象的觀點、道德觀點形象化,能將枯燥的定義、理論化

爲美好的形象,電教媒體能以它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爲選用典型事例聲、像結合,爲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條件,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高尚行爲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爲例,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在時而深沉舒緩,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絃:媽媽,那記載着辛勤勞動的白髮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來,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學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

總之,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堅持立足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的主體性,立足課內外結合,使《品德與社會》課迴歸生活,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統一,嚴格把握《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提升教學手段,必將使農村國小的《品德與社會》課達到新課程標準的目的和要求,從而讓《品德與社會》課真正走進農村國小。

第三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淺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

西山街辦小橋國小呂春桃

現在的一些思品與社會教學,往往脫離了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侷限於書本的世界,迴避了現實生活,人爲地造成了“純而又純”的教育。 而真正有效的教學,必須能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從而影響他們的心靈。所以《品德與社會》教學必須讓兒童在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中,立足生活,迴歸生活,自主實踐,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一、創設開放式教學環境,提供一個輕鬆的自主學習氛圍
 
自主學習有利於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人的發展水平。“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亦如此。國小生處於人格形成由發展到基本定型的關鍵階段,不同的環境創造不同的個體性格。正因此,創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千姿百態的個性在合適的環境中得以發展,激發自主學習,培養創造潛力,讓學生在活潑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發展。
 
(一)激發興趣,進入自主學習之門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世界上,凡傑出人才、創新大師都有異乎尋常的強烈興趣因而作爲教師就要把怎樣發現、發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在課堂上激發興趣有以下幾種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有很多內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體現出來。如在《56個民族是一家》中,通過學生小品表演的形式來感受和體驗民族團結。然後讓學生思考:在與各少數民族交往中應注意什麼?通過這種情境中的體驗,學生感到《品德與社會》不再枯燥,而是興趣無窮。
 
2、成功體驗
 
成功是興趣的源泉。學生在克服困難時,教師要調動學生所有的經驗和智慧,去積極攻破難點。在教師的幫助下,一旦攻破,學生就會非常興奮,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興奮上升爲體驗,成功的體驗,將是興趣的源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成功的體驗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學生遇到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和問題時,經過自主、合作、探究,解決了問題,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二是當得到教師表揚的時候,學生心理有一種愉悅感,學習興趣倍增。
 
(二)豐富教學內容的認知環境,輕鬆學習知識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鍊表達能力等。品 1
 
德與社會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討論,是品德與社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爲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爲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爲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二是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密切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傾向。尤其是實施教育的我們要時時保留一顆童心,讓孩子們跟隨我們的腳步,樂在其中。
 
三是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學生的體驗、參與和實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避免簡單說教。
 
反饋信息,及時整理活動安排。在活動教學的探究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況。及時調整,是積極的應變方式。分析活動過程中的問題,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二、生活性的教學內容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內容涵蓋了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社會教育和科學教育。內容極爲廣泛,涉及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兒童的現實生活。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
 
(一)結合課程設置,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熱愛生活
 
學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純真的。然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發現一些和書本上或與教師所講的相矛盾的現象、事件,產生許多困惑。如果我們的教學不能解決每天遇到的生活問題、情感問題,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價值,在認識這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態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走進兒童的世界,聽聽他們在說什麼;看看他們在做什麼,想想他們有什麼困惑,便是我們老師應該做的事情。
 
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爲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兒童活動的人。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親切體驗,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時,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儘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鄉鉅變》這一課時,我首先安排在課前先讓孩子採訪爺爺、奶奶,瞭解家鄉以前的狀況。在上課伊始,我再播放有關家鄉現在狀況的錄像,通過對比,讓學生說說自己了

解的家鄉舊貌,緊接着我拋出這麼一個問題:你怎麼發現的?家鄉爲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一層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激情被點燃了。 學生很快說出自己的觀察與體會,從而使學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圍繞課程內容,指導學生髮現生活、體驗生活
 
教學,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生活,體驗他人的奮鬥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而傳統的書本教學只能造成知識的倉庫,情感的沙漠。如教學《我愛我家》時,我們讓學生回家採訪自己的父母,瞭解他們一天干了多少事,瞭解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激家長,體諒家長的難處,儘量少給家長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廣泛地接觸了社會,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根據課程特點,引領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實踐中才能體驗其價值和科學的,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爲實踐產生衝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貫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學校思品教學產生懷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導功能。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是怎麼纔是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怎樣的評價?從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我們的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課上的認識,不搞“純而又純”的教育。如在《珍愛生命遵守規則》的教學中,爲了讓學生了解所居住的環境的交通情況及人們的交通意識和遵守的情況,我組織觀看了《中國小生安全教育視頻》讓他們從一些鮮活的事例中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從而對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發展。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這種性質,決定了它是不受時間、地點、形式、內容所約束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也應該百花齊放。教師也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這纔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 我們應該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意義的內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爲學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礎。
 

第四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多種形式打造品社課堂的生活性
 
後坪鎮國小盧文武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提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以學生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是對學生系統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多年來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爲習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該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爲基礎,以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爲目標,以綜合課爲課程形態。教科書的編寫把兒童當作主角,設計了一系列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和煩惱。因此,我認爲,在教學實際中應努力走進生活,貼近學生,創設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自由、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與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對並解決這些問題和煩惱,共同享受成長的幸福。
 
一、善於營造教學氛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學習保持最佳狀態的關鍵,它可以感染激發學生潛在的認識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遊戲、猜謎、錄像、音樂等手段,爲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們在課的一開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因此,導入課文的環節很關鍵,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那麼後邊的課上起來也就順利了。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只要是以遊戲、活動等學生富有興趣的形式導入,學生就會非常有學習的激情與主動性,教學效果呢也比較好,學生就能形成不錯的情感體驗。
 
二、以人爲本,精心引導學生活動
 
學生的品德和社會性發展,不是一個依靠知識灌輸和傳遞過程,而是要依靠學生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的,無論教師的講授多麼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轉化爲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結果。只有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去,知識才能真正領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鍛鍊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觸及和調動,態度和價值觀纔可能真正改變或形成。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活動,比如:採訪、調查、辯論、表演、辨析等,讓學生自己調查、自己畫、自己說、自己表現,在活動中成長,讓課堂充滿活力。比如在教授《幫幫殘疾人》這一課時,我就讓學生通過一系列活動真正感受殘疾人的生活,比如蒙上眼睛畫鼻子的遊戲感受盲人的世界,一隻手穿衣服感受肢體殘疾人的生活等等,學生通過這些活動,能夠真切感受,從而形成更深刻的情感體驗。
 
三、創設情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教師要激發學生主體學習的興趣,就必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啓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情境中誘發學生探究性的思維活動,以增強教學的感染力。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自始至終成爲課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師的“自我表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學生身上打主意。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儘量讓學生去思、去做、去發展。教師想參加學生活動,那麼就以和學生平等的身份來吧。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教師不要擔心自己不講學生就無法學會,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能行,讓他們嘗試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學生嘗試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探究的學習過程,即使結果是失敗的,但過程也是有價值的。比如在教授五年級下冊《成長日記ABC》時,通過讓學生拿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和衣服、觀察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等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究成長的變化,當然每個人都是不斷成長的,爲了和學生一起感受,作爲教師我也參加了這項活動,也拿來自己的衣服和照片等,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四、啓發學生質疑解難
 
孔子曰: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獲取知識的動力之源。在品社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要把課堂教學的起點放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上,教師的“啓”重在啓發學生自己提問題。在教授《法律保護你我他》一課時,學生對生活中一些問題是不是違法有自己的疑問,所以我鼓勵學生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問題,然後全班交流探討,最後我通過出示一些民法和刑法的條文和一些常見案例,給學生提出的問題一定的參考。
 
五、聯繫學生的思想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性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我們在教學中應遵循兒童的生活邏輯,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考慮問題,用多種廣泛的知識來探討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這樣才能使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找準教材內容與兒童生活實際的聯繫,讓學生充分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回顧生活過程中,深化道德認識。在學完教材上的內容後,教師可以選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來讓學生討論,思考,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總之,《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已經不能單以說教爲手段,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採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以此達到提高學生道德認識,養成良好道德習慣,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
 
《國小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
 

第五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淺談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是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爲宗旨的,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光靠《品德與社會》課教材中所羅列的知識及教師僅在課堂上的有限傳授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要使學生在教師的激發引導下,使學生產生認識社會、瞭解社會、走向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去觀察、適應社會,培養他們的社會意識,從而訓練他們的社會觀察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真正學會做人,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巧妙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動手、動腦、動口,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起輔導作用的地位。
 
一、課前準備,重視資料積累。上好《品德與社會》課,尤其是上好《品德與社會》拓展與合作課,首先要課前充分準備。我在課前預先向學生布置,從各類書、報、雜誌、相片中收集全相關資料,活動中學生事先做充分的準備爭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氣氛相當活躍。
 
二、創設氣氛,激發興趣。歐洲新教育家德可利樂認爲:“興趣是水閘,依靠它能打開注意的水庫和指引注意流下來。”因此,要根據教材特點,創設一種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在輕鬆、愉快、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讓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學習。教學中,經常進行看圖說話,自我介紹等形式來激發學生討論學習的興趣。
 
三、情境教育,主動參與。《品德與社會》課內容豐富,滿堂灌勢必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須在課堂中時時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模擬教學情境讓學生擔任情境中的角色,學生在參與活動時思考如何達到情境要求,其它學生觀看後作適當的評價。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處於輔導地位。
 

默認推薦訪問其他精彩範文:

北京市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論文評選

品德與社會教學模式

標籤:品德 教學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