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美術教師教學論文(推薦43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3篇《國小美術教師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美術教師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國小美術教師教學論文(推薦43篇)

篇1:國小美術教師教育論文

一、國小美術教學的不足

根據調查,我國很多國小中的美術教學都普遍存在以下的不足:教學設計具有單一性,以欣賞課及繪畫課爲主,美術教師運用導入—繪畫方法—示範—學生繪畫的模式,學生的思維形成了定式,大多數學生只是簡單地模仿,缺乏創新思維;學生對美術課程缺乏興趣,這都是由於教學方法單一,大多數美術教師只是將課本的知識進行講解,課程枯燥,課堂沉悶。

二、動畫資源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爲了解決國小教學中的不足,將動畫資源運用到國小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1.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運用動畫故事

對於國小生來說,學習興趣是極其重要的,大多數國小生都喜歡看動畫片,因此,美術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將動畫片引入國小美術教學中,動畫片主要有四種類型,即童話、寫實、改編及科幻。其中最多的就是童話類的動畫片。比如《白雪公主》《鐵壁阿童木》《哪吒》等等。這些動畫資源可以成爲美術教師的課程導入資源,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運用動畫聲音

動畫故事給學生以視覺感受,而動畫聲音則能滿足學生的聽覺感受。比如,在人教版國小美術教學中有教學生畫小動物的課程,那麼教師就可以利用動物的動畫聲音,比如《森林王子》等,這裏有很多小動物的聲音,將其作爲導課部分,讓學生對小動物有一個聲音認知,讓學生對動物的特點進行總結,爲下一步繪畫做好基礎。同時有些動畫音樂很優美,教師也可以作爲資源利用到美術教學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動畫資源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彌補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不足,利用動畫資源開展國小美術教學,尤其是應用到導課中,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篇2:國小美術教師教育論文

一、插畫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插畫是一種附在圖書、報紙、雜誌中的一類圖片,能對文字內容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由此突出文章的主題,提高藝術表現力。而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插圖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並且很多插畫都具有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能提高美術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先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一些插畫和文字,在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的內容以後才能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一個美術作品,而在欣賞插畫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插畫上豐富的圖案和色彩所吸引,通過插畫中的風景和人物能夠聯想到很多的畫面,能提高學生創作時的想象力,並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二、插畫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國小美術製作課是美術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有重要作用。國小美術製作課要求學生在觀察完圖片以後自己動手完成手工作品。在開展手工製作前學生要準備好製作的工具。以國小二年級的《今日菜單》爲例,教師展示了很多菜餚圖片,學生要準備好彩泥、剪刀以及彩紙,運用自己的想象造型出各種菜餚,有學生製作了農家菜、小辣椒、豌豆等,還有的學生製作了大蝦、魚等菜餚,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效果非常好。其具體的教學流程如下:確立教學目標:教學生用彩泥造型出各種菜餚,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難點:如何選擇正確的顏色、如何搭配出表現力強的菜品。工具:彩泥、牙籤、格尺、墊板。教學過程:觀看插圖,與學生互動,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將自己造型出的菜餚展示給學生,教師指導難點動作,學生觀看學習;學生互動交流,自己製作一個作品,在同學面前展示。上面插畫教學案例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教師在課堂中只需要適當地引導,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爲此,插畫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篇3: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國小美術教學論文例文

國小生的最大特質就是,有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這樣的想象力可以說是“天然去雕飾的”,這也是當前美術教學理念所看重的,下面是對國小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的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本文以“國小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爲主要研究對象,從三個方面對情感滲透的具體操作方式展開論述,希望爲從事國小美術教育的教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國小美術教育;情感滲透;教育策略

一、國小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是相對的一則概念,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輕鬆、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實現情感與認知的平衡,充分發揮情感意識對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作用,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培養求知、探索的精神,促進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品質和人格。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普及並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質教育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發明顯,因此在這樣一種宏觀的教育背景下加強國小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顯得十分重要。國內外衆多美術學家、教育學家也認同情緒的培養、情感的發達對構建良好師生關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作用,這也是能夠間接提升創造力和審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國小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路徑

1.美術教育豐富學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們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過程中,因個體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生成的一種情感意識。國小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現在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問題和奧祕的進取心以及求知慾的擴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學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們發揮智慧的潛在力量,所以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作品豐富理智感。例如,學習基本圖形的畫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怎麼畫和爲什麼這樣畫,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無形中增加國小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目標,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教育要想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繪畫技巧,不能將教育目標侷限在對技能的掌握和美術知識的傳播上,而要基於基本的理論道德,利用美術教材的優勢,藉助時間的靈活性以及美術課程自身的優勢,運用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時,不斷薰陶審美意識,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美、創造美。

2.情境教學,培養感悟能力

很多國小美術教師在教學時,習慣採用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只負責講解,學生只負責聆聽,“教”與“學”是兩個獨立的、沒有關聯性的環節。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更無法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審美元素產生關聯性與感悟,不利於培養美、創造美所需的條件。例如,學習《鳥語花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爲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國小生對大自然中的小鳥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花朵和鳥類的特徵,讓國小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鳥語花香”。其次,根據國小生的回憶以及對大自然中鳥語花香的感受,教師開始講述本堂課的關鍵,即如何繪出小鳥和花朵的線條,怎樣讓花朵更加有層次感,怎樣讓小鳥更逼真,表現出飛翔的張力。但是該怎麼樣才能畫好線條呢?教師在上課前可以準備一組連筆畫模板,在一張大紙上標上不同的漢字、數字等,讓學生用黑色的線將相同的數字連接起來,用黃色的線將相同的漢字連接起來……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粗細的線條表達美術形象,讓學生感受到圖形躍然紙上的過程,進而感受到愈發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拓展學習,如爲花朵和小鳥繪製面孔,感受它們的喜怒哀樂。有的學生在花朵上畫上笑臉,表示空氣環境良好;有的學生在小鳥的臉上畫上淚水,表示樹木被砍伐小鳥找不到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有助於啓發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感悟能力,讓學生通過美術學習收穫到更爲真實的人生感悟與生活閱歷。

3.實踐活動提升審美水平

美術教學離不開手工環節的輔助,實踐活動有助於提升美術教學效果,是提升國小生動手操作本領的重要措施。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製作出多元化的美術作品,將心中所想、內心所感表達出來。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泥巴作爲重要的教學工具納入到課堂中來,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樣的物件,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知識的趣味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展開知識拓展,讓學生了解中國古老的陶瓷技藝,瞭解中國傳統的泥塑文化等,通過對民間藝術的感知和更爲全面的藝術形式的認知,國小生將會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會間接提升審美水平。

三、結語

總之,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從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從教學現狀和教學實際出發,採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爲國小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將情感滲透融入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國小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魯雅婕.人教版與湘教版國小美術教科書比較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5.

篇4: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談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摘要】爲了更好地進行國小美術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改進美術教學方式,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深入研究傳統美術教學方法的不足與缺陷,積極尋求更加適應新時期學生髮展的教學手段。本文主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對國小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做了論述,並提出一些嘗試性的做法,希望能夠對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國小美術;教學方法;創新

在國小階段的教學中,美術與音樂、體育一樣,往往被人們當作副科看待,特別是國小生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美術也是國小課堂裏面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之一,美術是一門培養着孩子們獨特的藝術課程。在目前的課程改革之下,美術與語文等其他課程一樣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的。現在新的課程改革指導文件下,美術課程的教學方法需要新的改革探討。需要做好的是及時將美術課程的定位維持好,也即是側重分析美術課程的價值,因爲學生們對於這種個性課程也是要重視的,畢竟影響着孩子們的未來的綜合發展和潛力的發揮。

一、國小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上教師演示過多。國小美術教育課堂上面,老師們過多的展示着自己對於美術課程的教學觀念,而忽視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孩子們其實是很有天賦的,所以教師們在指導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時候,應該多多激發孩子們對於美術的想法,尤其是需要鼓勵好孩子們去畫畫,去繪畫屬於自己心裏面所想的內容,只有這樣,教師們才能夠避免演示過多,而忽略理論孩子們的興趣。進而可以提高好孩子們的美術主動動手能力。

2.理論知識講述過多。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理論知識講述過多,而且較爲抽象,學生光靠想象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教師講授的知識。理論知識是不可以有太多的,現在的小孩子其實是很調皮的,他們對於老師的要求是希望老師能夠採取獨特並且有趣的課堂知識來引導他們進行美術的學習。

3.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多。在國小美術教育裏面,師生之間的交流很少,因爲現在的孩子們對於教師還是有一點陌生感和隔閡感的,因此需要增強好國小美術教學課堂的質量,加強好老師和孩子們的交流,只有交流多了學生們纔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去學習,也就纔會對美術課堂感興趣。此外教師在給學生布置繪畫任務時,往往規定具體的事物,老師們很少主動的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畫,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美術教學。

二、國小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由於在現在的美術教學上面存在着很嚴重的問題,所以進行好目前國小美術的教學方法的策略研究創新就是最爲基本的策略研究,具體有如下方法:

1.做好課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術其實也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只要做好引導孩子們,主動讓孩子們自己去學習,這樣就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給激發起來了。教師們需要循序漸進,將小孩子們愛好的東西瞭解下,因爲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很厲害的.,只有將美術課程導入到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或者是動物,又或者是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形象上面,繼而孩子們的興趣和想象力就提升起來了。這個時候,教師們就可以利用美術課程上面的自由發揮時間,引導孩子們進行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藝術創作,這個時候孩子們多半都是很感興趣的。並且在教師們引導孩子們進入美術課程的自由發揮時間之後,老師還必須對孩子們做畫的畫表現出興趣。因爲孩子們的好奇心是需要被引導的,只有在這個時候誇獎孩子們畫的很好看,孩子們會激起他們對於美術課程的興趣,從而以後教師在美術課堂上面的深入教學也會逐漸的順利起來。通過這種形式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起學生聽課的興趣,起到很好的作用。

2.努力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即使是國小美術,其理論也十分抽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努力嘗試將這些較爲抽象的專業美術語言具體化,美術的價值可以是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也可以是將具體的東西抽象化,這就是美術的藝術魅力。所以其實教師們在美術課程教導上面需要做好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因爲孩子對於周圍的事物還是有着很多疑問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將事物給具體化起來。

3.注重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國小生比較天真,具有十分豐富的想象力。美術的繪畫和創作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開拓的過程,教師在美術課程上面應該及時的發散好學生們的思維,比如學生在繪畫自己所喜歡的動物的時候,這個創作的過程是會有很多的疑問的,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及時的引導好,進而發散好孩子們的想象力和思維模式,因爲孩子在進行美術繪畫的時候也是一個大腦在被開發的過程。

4.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美術課堂。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現在多媒體技術即互聯網知識是與時俱進的。對於美術教學來說,也是一樣的,可以指導老師們將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形象在多媒體技術上面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們對這個卡通人物進行故事的創作,繼而指導孩子們將多媒體上面的卡通人物給畫出來,豐富好美術課堂。現在的美術卡通不是死板的,而是充滿着效率的,只有利用好多媒體技術水平,及時將教師的循循善誘精神發揮出來,最終就能夠實現起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結論

國小階段的美術課堂教學其目的在於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發展,從而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促進學校教學的多元化。因此學校、教師和學生一定要真正重視美術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切實結合美術教學的主要內容,採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來讓學生真正投入到美術的課堂活動中來。例如實現美術學習途徑的多元化、加強美術與多個學科之間的聯繫、注重並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真正保障並提高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曹靜.淺談國小美術教學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2,(05):121-122.

[2]易天雲.改進國小美術教學方法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3,(05):47-48.

篇5: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活用美術語言,提高課堂效率

文/高柯佳

摘要:新的美術教材都加入了美術語言方面的內容,在新課標下,也強調了“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活動。教學應體現美術語言的魅力,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美術語言;美術教學;課堂效率

美術語言指造型藝術的基本構成因素,以及將造型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我們發現,新的美術教材都加入了美術語言方面的內容,在新課標下,也強調了“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活動。那麼,在我們平時面對一些國小生時,該怎樣去體現這些美術語言的魅力,從而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呢?

一、認識語言,感受語言

低段的學生,教師知道他們沒有豐富的,漂亮的詞彙,在上美術課時便更難以用一定的語言來解釋一幅畫。畫中的造型以及色彩的運用都必須由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領悟。或許結果學生會說:“老師,我能感受到畫者的心情和想表達的意境,但我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這便是學生真正的感受。可惜,我們現在的教師卻在給學生作着一些盲目的定義,比方說,教師會告訴學生,“紅色”是熱情、祝福、勇敢;“黑色”是罪惡、恐怖、邪惡;“直線”使人感到剛強;“曲線”使人感到柔美……於是學生便機械地記牢了這些美術語言,殊不知任何色彩或者形象在不同的環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應。如果一地鮮紅的血,那是熱情、祝福嗎?如果一次晚宴,某人穿了一身黑色服飾,那一定是罪惡、邪惡嗎?如果一塊橫幅筆直掛在牆上,那是剛強嗎?如果一根生鏽的鋼絲扭曲在一邊,這還柔美嗎?盲目給學生下一定的美術定義,只會讓他們去死記硬套,真正的美術語言它具有無窮的魅力,讓學生產生任何的聯想和感受。

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美術語言呢?

1.依託作品,領略魅力

【案例1】在教學《小小建築師》一課時,我讓學生先上網去找我們中國以及國外的一些不同的材料建築。有些學生找到了北京奧運館那個“鳥巢”般的建築,學生被這些各式各樣的建築驚呆了,原來房子還可以造得這樣漂亮,有這麼多類型啊!隨後的課堂上,我再讓學生去試着“造房子”,此刻學生的想象力也開闊了,打開了侷限性,不再是平時看到的一些方方正正的房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學會了試着創作。

2.積極參與,動之以情

【案例2】《風兒吹過》一課對國小生來說,覺得有點無從下手。風,看不見,摸不着,要在美術作品中如何來表現呢?我教學生將風和周圍的事物進行聯繫和對比,並自己親手來製造風。有些學生說電風扇,有些說吹風機,有些說空調等等製造風的方法。並讓學生講了很多關於風的句子,風的類型,以及在風作用下的效果等。有了這些基礎,學生表現風的時候不再是那麼空洞。學生還感覺到,原來風是這樣來的,風還能有這些效果,風也能帶來那麼大的危害等。學生了解了風的知識,也感受到了風的.魅力,興趣被調動了,學習起來就更方便。

3.給予機會,開發想象

【案例3】教學《指印的聯想》一課時,當我提出今天的美術課不用畫筆來作畫時,學生一陣狐疑之後說:“不用筆?難不成用手啊?”學生拿出了彩色筆,先在自己手上“上色”,再印到本子上去;有的便拿來教師給學生敲印章的印泥,發現印泥只有紅或藍色;又有學生想到了不曾用過的水粉顏料……

學生用手指,繪畫出了各種各樣的物體。雖然沒有畫得那麼形象但也有一點神似。指紋的肌理,手指的韻律,繪畫的表情,這些都能讓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美術語言,也學會用各種方式去表達更多的美術語言。真正體會“肌理和韻律”.

二、讀懂語言,表達語言

學生感受到了美術語言的魅力之外,還要去更深入地讀懂,並運用美術語言來表達。

1.展示個性,體現真實

【案例4】在給高年級上一節外國繪畫欣賞時,學生看了《星夜》這幅畫,都不解地問我:“老師,爲什麼梵高要這樣來表現星夜?”“一點都不像,卻那麼有名。”“要我畫星夜,我絕對畫一顆顆的繁星點點。”再看孫恆俊的《滿湖曲折》,學生問“: 老師,怎麼就幾根線條呢?”“我覺得他畫得不夠生動!”面對這些方式的表現畫,學生提出的疑問是他們這個年齡段所應該有的。面對這些疑問,我告訴學生說:“在面對同一景點同一事物時,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主要取決於作者對大自然的不同感受與當時的心境。可以通過任何的線條和色彩把自己當時的心情告訴別人,讓看畫的人用心去體會你當時的心情,想象當時的情景,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法。”

2.開發潛力,肯定創意

【案例5】在教學《奇妙的字母》這節課時,我讓學生自己來想象26 個字母,學生的聯想讓我爲之吃驚,有人想到“雲”是交警的手勢,“允”是爺爺的釣魚鉤,兩個“雜”是正在爭鬥的兩條蟒蛇等等,更讓我佩服的是,學生在一張紙上畫了山,畫了太陽,畫了天空,他說,那就是太陽下山(上山)時的“匝”.他用一個字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課堂的實效性就這樣體現了!

在美術課上,要求教師能抓住美術語言這個最基本的元素,我想,這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我們美術課最具有價值的體現。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坎山國小)

篇6: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國小美術教學的誤區

(一)比較注重模仿

一些美術教師在對國小生進行美術教育時忽視美術基礎知識教學,單純教學生畫“簡筆畫”,認爲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學會描畫一種物體,繪畫的基礎就有了。殊不知,這種不用觀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會讓國小生離藝術越來越遠。當代美術教育講究培養學生髮現美的能力,鼓勵他們用心鑽研,主張表達,講究標新立異而不是簡單模仿。因此,美術教師要認清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係,要懂得繪畫技術是爲藝術服務的技術轉變教育理念和方法,保護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這對學生一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二)認爲可以速成

所有流傳下來的藝術作品都需要很深的藝術功底積累,大師名作的靈感也許只是一瞬間,但是那一瞬間的福靈心至是靠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日積月累的磨練,由量變積累成的質變。教師應該懂得這個道理,而一些國小美術教師爲了在短期內體現出教學效果,往往會在從一開始就傳授學生大量的繪畫技巧,讓學生脫離了藝術的本身而去追求繁瑣的畫工。的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短期內學會完成一幅畫,但那時候就僅僅是一幅畫,而不是一件作品了。繪畫本身是沒有技巧可言的,它是人們心中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對國小生來說,繪畫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思維活動。我們所運用的各種筆法不過是爲了更好地表達情感,不要本末倒置纔好了。

(三)力求達到規範

很多學校都在使用一種塗色書,給學生們準備好了參照物,不僅僅是圖案、大小,甚至該用什麼顏色都有明確的規範。一幅印刷的色彩清晰的圖畫,旁邊把顏色去掉只留白,然後讓學生照着填色。筆者認爲這種圖書絕對不能採用,因爲它對國小生有百害而無一利。學生不能把顏色塗出框外,爲什麼要有框?爲什麼要有顏色限制?誰規定天空必須是藍色的?誰規定每一片樹葉經絡分明纔算是好的作品?那不能稱爲作品,僅僅是複製而已。學生的畫裏運用的顏色,往往是他們對於世界的認識。綠色的天空、彩色的樹幹後面隱藏的是他們想對這個世界表達的思想,而這些就在日復一日的填色中被消磨殆盡。當學生不能用語言文字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他們最喜歡的表達方式就是繪畫;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學生通過色彩的渲染來宣泄快樂,通過形的描繪來構建自我認知的空間,通過與身邊夥伴的互動,來學習與他人相處,然後開始步入社會生活。

二、對國小美術教學的思考

(一)美術教學應該走向“生活化”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體現,因此,教師應該使美術教學走向生活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生活的技能,在觀察、實踐、思考中抽象出事物的特性,並用畫筆藝術地表現出來。筆者已清醒地認識到“藝術生活化”是大勢所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手段都力求達到生活化。例如,筆者在教學生畫磚牆的時候,不是在課堂上立即教學,而是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他們觀察磚牆是什麼顏色、磚塊壘砌有什麼特點等。在課程開始後,筆者先檢查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有的學生說磚牆是青色的,有的說磚牆是紅色的,有的說是彩色的;有的學生說磚是一塊疊一塊壘砌的,有的說是一層磚和一層磚是錯縫壘砌的.。此時,筆者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磚牆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並引導學生說出磚牆的特點。在學生對該事物有了清晰、完整的認識後,筆者纔開始一步一步教學生磚牆的畫法。

(二)美術教學應該關注“人文性”

《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爲本”,在傳授學生美術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內在情感的表達和淨化,它主要表現在學生的美術作品中。教師通過學生的美術作品,可以窺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例如,如果學生的美術作品採用明快的顏色,說明他的內心充滿喜悅;如果學生的美術作品充滿暗淡的色調,則說明他的心情是灰暗的。此時,筆者會和學生談心,瞭解他的心思,如果發現該學生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三)美術教學應該啓迪“靈性”

靈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聰明才智,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新課程標準要求,美術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繪畫的技能,培養學生的審美力和創造力,更應該注重對學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質的提升。在美術教學中啓迪學生的“靈性”,是要求教師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和智慧,從而使學生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四)美術教學應該呈現“開放性”

教師思維的開放性、教學手段的開放性以及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構成了美術教學的“開放性”。要想美術教學活潑生動,必須使其呈現出“開放”的狀態,不斷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定期重組所有的環節、因素和關係,構建和“生長”新的知識體系,保證教師的思維、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常新,促使教學功能不斷優化,確保美術教學健康快速地發展。所以,筆者在美術教學中特別注重爲學生營造動態的、開放的、無拘無束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把學到的美術知識逐漸變成自己的“血肉”。

(五)美術教學應該突出“自然性”

在現代美術教學課程中,簡單的“傳授—接受”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美術課程內容紛繁複雜的狀況。對於美術教師來說,最好的教學方法是不斷整理、概括適合國小生年齡段的美術知識,運用最“自然”的教學方式滲透到學生內心,進而使其外化爲學生對藝術審美。這種教學的“自然性”,需要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

三、總結

總之,國小美術教師要摒棄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尊重教學規律,尊重學生髮展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提升他們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個性化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篇7: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境之美,爲修養之源

中國茶藝追求境之美,白居易有詩云:“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此處置繩牀,傍邊洗茶器”。描寫了一種意境之美。在美術課堂上,培養審美是重要的目標,審美情操則是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將美好世界觀、人生觀向學生慢慢滲透。

(一)自然之美

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遠,一直喜歡“道法自然”。茶,取於水,燃於木,用於葉,無不體現着與自然親近的妙處。喝功夫茶的步驟,就很接近山水畫的構思過程。比如,宋朝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第一步“納茶”,有如給畫面構圖,茶葉粗細按層次鋪於罐底就如將千里江山錯落安排於紙上,佈局交替採用深遠、高遠、平遠的構圖法則,擷取不同視角以展現千里江山;第二步“候湯”,相當於精心調色,水的沸度要“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個靠的是眼力與經驗,作者調色亦是如此;接下來“洗茶”,好似畫家在運筆,畫家的青綠山水畫法,更趨細膩嚴謹;茶藝的“衝點”步驟,就像繪畫中的暈染,萬頃碧波,皆一筆一筆畫出;茶藝“刮沫”步驟,看似簡單,其實就如畫家對畫面的着色,作者於單純的青綠色中求變化,使畫面層次分明;最後“品茶”,若家有一套茶桌,那簡直就是一方江山微景圖:其高低層次、水流聚匯讓人極易聯想到田野山澗,彷彿山間巉巖飛泉,蒼松修竹,瓦房茅舍,綠柳紅花點綴其間。《千里江山圖》爲中國北宋青綠山水畫作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二)韻味之美

《河嶽英靈集》中有句:“格高調逸,趣遠情深”,“風雅之跡,浩然之氣”,無不是在說韻味之美與修養相關。喝一杯茶,點一柱香,撫一弦琴,即便是泡茶的女子,也有無限的美感值得欣賞:或撥弄茶葉的輕柔,或刮沫沖茶的典雅,或茶桌上水霧的飄渺,似融入了水墨畫裏。中國畫的韻味當與茶韻相媲美。國人喜歡用荷來自喻純潔清雅,張大千就畫過《潑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紙上的暈染、滲透產生的潑灑、堆積形成水、墨、色相輝映的效果。再運用濃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現了斑斕絢麗的畫面。給人變幻莫測卻又輕鬆自然的效果,這些都是畫者特有的情懷。表現出中國畫空靈飄逸,虛實相生的韻味,令人回味無窮,風雅自清。教師當教會學生去品味,讓欣賞者與畫者心意相通。

二、味之美,乃技巧之所

“啜苦咽甘”是茶味的美妙之處,品茶人選好茶之後,接下來煎煮的技巧纔是重中之重,這是將茶之美味到達最佳狀態的途徑。最後纔可鑑嘗湯色(看茶)、品啜甘霖(喝茶)。

(一)傳神之美

嫩綠、黃綠、淺黃、深黃、橙黃、黃亮、金黃、紅豔、紅亮、紅明、淺紅、深紅、棕紅、暗紅、黑褐、棕褐、紅褐、薑黃等,聽來很神奇,這麼多的色,豈是一般人能看懂的?而中國人卻都能在畫面中表現出來。“傳神”之味豈能不提齊白石的《蝦》系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創新,創造了特例獨行的畫風。他擅用淡墨擲筆,繪成蝦的軀體,再潤之,顯出蝦體通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爲睛,橫寫爲腦,落筆成金,乾淨、利落傳神。再以細筆表現蝦鬚、爪、螯,凝練傳神!顯示出畫家精妙絕倫的藝術功力。我們要了解畫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體會富有金石味的筆法,然後才能嘗試學習結構裏豐富的.意韻和高妙的技巧。顧愷之提出過“傳神寫照”的命題,畫家的這些技巧,即使學生畫不出來,也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大師用筆用墨巧妙之處,體會到“傳神之美”的魅力。

(二)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有含而不露、耐人尋味之意。“含蓄”一詞屬於美學範疇,是晚唐司空圖在《詩品》中提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茶藝也得之精華,正因味不盡,纔會苦未盡而甘出。含蓄,在美術作品創作中,也是一種技巧方法。詩、畫本爲一家,作畫也應盡顯含蓄之意,國小美術教材中也有詩配畫的課題,彰顯其趣。有詩云“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現代畫家傅抱石將此詩浮現於畫紙,青蒼的柳色,帶着濃濃的雨意,成爲畫面的主體,把詩中特有的惜別氣氛表現了出來。畫面中沒有畫離別的揮袖,也沒有依依不捨的擁抱,只有落寞的雨色,讓人不由跟着惆悵。含蓄之美,反而更能將畫面的意味深入到人的心裏去。對高年級學生欣賞作品的味道,自然要從含蓄之美進行評價。也是做個有品味、有思想深度的人所必備的技巧。

三、器之美,從造型之需

所謂“器之美”,原本是指茶的美色,需要與之相配的器具,才能映襯出其色澤、姿態的美感。鑑賞茶的湯色素瓷杯或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茶湯上、中、下三層幻出三種色彩的光環,十分神奇,耐人觀賞。美術教學裏也有“器之美”,即美術中的造型表現領域。

(一)雕鏤之美

《文心雕龍情采》有句“綺麗以豔說,藻飾以辯雕”。在美術教材中,幾乎每個年級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傳統文化內容。蘇教版《美術》教材中就有《罐和壺》一課,我們可以欣賞到宋代“人形壺”,還有古代美洲陶罐,通過圖片我們從器具本身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幾乎能嗅到那個時代傳遞過來的文化特徵:或沉靜,或張揚,無不與那朝那代的文化思想有着深遠的聯繫。雕鏤之美不光是在這些小的器物上,教材中還有專門關於雕刻藝術的體系貫穿各年段前後,如《非洲雕刻藝術》一課,就是專門讓大家來了解某類型的雕刻藝術特徵。我們可以從傳說到習俗文化再到實物圖片,慢慢體會非洲雕刻藝術的獨特之處。雕鏤技藝本身就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造型方式,或圓潤細膩,或粗獷厚重,都是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培養學生審美也需要從習俗文化及地區風格等方面入手。

(二)陰柔之美

太極陰陽的思想,是我國傳統哲學中的精髓。古代美學中就認爲“弱之勝強,柔之勝剛。”是說陰柔之美更加溫和長久,容易入人心。茶道中的陰柔之美,我們除了對湯水本身的柔美欣賞之外,更能從煮茶者的身上找到各種美。青花瓷,算是器物柔美之典範。其中尤愛裝飾花瓶的造型。初看,彷彿一位穿着藍印花布旗袍的女子,婀娜的曲線,典雅的服飾、脫俗的妝容、適宜的髮型等,似乎就是那位爲你精心泡茶的女子。細看,瓷器的花紋中又深藏着絕妙世界,有如周杰倫的歌詞中提到的:“在潑墨山水畫裏,你從黑色深處被隱去”,像在青色的天地裏等候那場煙雨,而此時的炊煙在嫋嫋升起,隔江萬里,會聯想起每個人心底的故事……

篇8: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國小美術創新教學論文:流雲濤影讀不盡

福建省將樂縣城關國小 陳琳

國小美術創新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繪畫才能。兒童身上本來就有一種好奇、好動,躍躍欲試的創造欲,教師只要善於引導,富於啓發,便能有效地提高兒童的創新意識。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兒童認知事物的心理特點及繪畫的特殊形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去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面向生活,激發興趣

美,就在我們身邊,生活是創造的唯一源泉,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這是創新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兒童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大都是在室內進行的,由於缺少生活,沒有“心”的參與,學生的繪畫結果呈現出模式化、固定化的特點,缺少創新,沒有個性。如果轉變下環境,讓學會們用心去體驗生活,去感受生活,必然會激發他們的興趣,開拓其思維。例如有次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畫命題畫《我最感興趣的活動》,結果收上來一看,學生們畫的都是一些陳舊的題材,他們實在想象不出有趣的事情。這也因爲他們跟大自然太少零距離接觸了,環境讓他們的童年色彩平淡,不再多姿多彩。因此,在教學中,我儘可能讓學生多去接近大自然,去體驗生活,去感受生活,還是上次的命題畫,這次,我讓學生走出去,讓他們在大自然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他們很放鬆自己,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有特色的活動。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經過引導,一幅幅個性色彩鮮明的圖畫躍然紙上。

在兒童繪畫創新過程中,我們應該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展創新的機會,引導兒童積極思維,讓他們在創新活動的過程中感悟創新,體驗創新的快樂,從而掌握繪畫創新的自主權,使繪畫活動轉變爲兒童內心需要的顯現。“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走進生活,感悟生活,這是兒童繪畫創新的生命力所在。從生活出發,讓他們的繪畫貼近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才能促使兒童創作出真正充滿童真童趣的創新性作品,使其創新才情得以展現。這是培養兒童繪畫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細心觀察,大膽嘗試

走進生活,用心品位生活,還得學會仔細觀察各種各樣的事物,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這猶如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帶他們走進知識的寶庫。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應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使整個觀察過程圍繞着預定的目的進行,這樣的觀察才能持久、有效。首先得學會“看”,然後纔是“畫”,你能看出多少東西,就能畫出多少東西,你能看得深入,就能畫得生動。由觀察而產生理解,()由理解而產生聯想,由聯想而產生創造,這樣必能激發兒童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指導兒童畫一盆花時,如果老師不提出具體的觀察要求,孩子們往往會得出籠統的印象,畫面必然會粗略。這時,教師可以和他們共同商量觀察的內容和順序,如花盆的形狀、顏色、質地、花葉,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等。在老師有目的地指導下,他們遵循觀察目的,細心觀察,就能夠大致把看到的事物畫下來。接着,老師又讓學生進行聯想添畫花盆背景,從而使畫面內容變得豐富,不致於單調、乏味。當然,良好觀察能力的培養還需要教師創設良好氛圍引導學生樂意觀察、主動觀察。在一定觀察方法的指導下,促進他們觀察能力的提高。

觀察是創新的前提,如果不把觀察的結果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那麼觀察也只是徒具形式罷了,因此,還必須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觀察結果表現出來,允許他們展開想象的空間進行大膽地嘗試,即使嘗試的結果與原物不相像,老師也要大膽鼓勵。沒有嘗試,創新就無從談起。這種嘗試是兒童擁有自己個性的一個過程,在嘗試的過程中,一方面體現他們觀察的結果,另一方面又使他們的創作個性得到最好的發揮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地給與學生嘗試的機會,最大程度地讓他們的創新意識得以流露。這樣有利於兒童個性的發展,也有利於兒童創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小巧的帆船》的繪畫指導課上,我首先指導孩子們觀察帆船的`結構,一般說來,帆船分爲船體部分和船帆部分。現實生活中的船體形狀是長條形的,船頭有點尖。在仔細觀察的前提下,引導他們進行大膽的嘗試,讓他們不要僅僅滿足於這種形狀,把船體畫得更好玩些。如畫成西瓜的形狀啊,畫成魚的形狀啊,飛鳥的形狀啊,或者你喜歡物體的形狀等等。試一試,這種在觀察後的自由隨意畫出來的帆船就更有新意,學生一定會設計出各種不同形狀的美妙帆船來。

三、教法靈活,富有創新

教師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必然感到乏味,興趣減退。美術教師應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寓教於樂”,在兒童與美術創新之間架起一座金色的橋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和手段,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和新奇中表現心靈,提高思維的創新性和敏銳性。就象流淌的河水一樣,因爲流動變化而靈動、秀麗。對兒童繪畫創新能力提高而言,亦是如此。創新教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有利於學生髮展,都是可以採用的。當然,多變的教學形式並非只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興趣,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因爲他們是主體。應設法使兒童的天性得以充分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善於創設各種情景激發兒童的創新興趣。如將故事與繪畫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推理多種結局,並就自己的推理進行繪畫構思。例如我在教《帽子回來了》一課時,給學生講了一個關於小豬的故事,引導學生聽完故事後設想多種結局,有的學生回答是長頸鹿先生幫忙,有的說是小鳥用嘴銜下來,有的講是大象用長鼻子勾下來。學生設計的結局各異,此時老師要善於引導,讓學生展現自己獨特的繪畫思路,就能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表達能力。

以音樂薰陶,激活想象,音樂能激發兒童無限的遐想和創造。在想象畫《我想飛》教學中,我利用優美的音樂和富有情感的語言引導他們想象: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裏,我突然間有着一雙美麗的翅膀,我飛過碧綠的草地、飛進蒼翠的林間,飛過――你們還會飛到哪兒?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除了長出翅膀可以飛以外,還可以怎樣飛?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有的說: “是仙女帶他們飛。”有的說“是在鳥兒的翅膀上飛翔。”在美妙音樂的感染下,孩子們的想象如同真的插上翅膀一樣在空中飛翔,一幅幅有創新的圖畫從孩子們的筆端涌出。除此以外,教師還可用猜謎、童謠、遊戲、試驗等方法達到創新教學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闡述了。

好奇、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如在繪畫過程中爲他們提供有趣而豐富的課件以及製作材料等,也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空間。如引導孩子用廢品廢蛋殼、舊掛曆、紙盒等製作剪貼畫,用木板、舊毛線、水粉顏料製作版畫等,都能使兒童受到啓發並激發他們創新的意識。

流雲濤影讀不盡,國小美術創新教學的途徑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着無窮的創造力。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其創新才能,讓他們畫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9: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引入語文元素,凸顯詩情畫意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用來表述美術與文學藝術的相得益彰再好不過。如詩如畫用來形容山水的美,彰顯了美術與語文元素的相互促進和融合之美。語文是文字的傳承,美術是造型視覺藝術,將語言文字的詩情畫意融入到美術的流暢線條中,能彰顯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實施詩歌配畫、日記和作文配畫,或者將美術的點、線、形、色彩、明暗與空間等視覺藝術,以優美的文字語言進行表述,顯示出藝術的美。如版面設計相關知識的學習,結合語文中的藝術字體、文字搭配等知識,引導學生結合小組學習模式,展開黑板報或電子版小報的設計,使得小報佈局合理、顏色協調、搭配得當。在國小美術學習中融入語文藝術,彰顯文字中的圖案美,激發學生創新思考。

二、引入音樂元素,凸顯節奏韻律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音樂相對流動,是時間藝術,美術相對靜止,是空間藝術。美術與音樂的整合符合動靜搭配原理,將學生內心的所思、所想與思維創造的音樂藝術,以可視化的美術藝術呈現出來。同時,美術教學可以藉助音樂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鼓勵學生創新。如“聽音樂畫音樂”這一小節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將美術與音樂結合起來,在感悟音樂的同時,自由想象,畫出學生心中所想,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音樂中呈現出來的`內容。以不同的線條、色彩搭配、畫面設置彰顯音樂和美術的藝術魅力。又如引入“彼得與狼”音樂藝術,引導學生在音樂故事中暢想,發散思維,深入學習美術知識。以音樂的感染力調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將音樂思維中的意境以可視化的美術形式展現出來,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三、引入數學元素,凸顯立體思維

美術不是一門單方面的藝術,它不能獨立存在。數學中幾何圖形的學習,對提升學生美術藝術的作畫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缺乏對數學三視圖、立體圖形知識的學習,美術學習就會受到阻礙。國小美術教學需要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凸顯學生立體思維,體現數學學科特色,立體幾何圖形的學習,爲美術學習增加動力。如“拼拼搭搭”知識的學習,結合數學中三角形、四邊形、圓形與立體圖形知識,分析點線面組合的規律,激發學生創意思維,拼搭出畫面生動的組合。又如“紙柱造型”知識的學習,結合數學中的立體圖形知識,運用裁剪、卷壓、摺疊、黏貼等方法,打造出紙雕藝術。紙雕是一種運用捲曲、立面、立折、立柱、立體,將平面紙立體化的技法。通過學生動手實踐,結合生活用品與建築,加強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審美能力。

四、引入科學元素,凸顯無限奧祕

國小科學課程是自然、生物、地理等相關學科的融合,沒有將每個學科進行細分,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社會、生物發展與自然環境。將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結合起來,深入瞭解花鳥魚蟲的習性、特點與生活環境,探索自然的瞬息萬變與靈活多樣。結合眼觀、耳聽、手摸,進行比較分析,將這些知識與美術藝術融合起來,增加學生對藝術的感悟和了解,更好地運用到藝術學習中。如“自然現象”,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分析下雨、打雷、颳風、下雪時的自然現象,或者展現火山、瀑布、夕陽等景象,將科學知識融入到國小美術學習過程中。又如“春天的色彩”相關知識,也涉及科學中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感悟和體驗,將其表現在美術作品中,以此強化學生藝術體驗,提升藝術素養。

五、結語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的國小美術教學,需要重視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融合。國小美術教學有效與語文元素、音樂元素、數學元素、科學元素整合起來,凸顯語文的詩情畫意、音樂的節奏韻律、數學的立體思維、科學的無限奧祕。將多學科元素的優勢和特點融入國小美術學科教學,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在美術課堂上多學科藝術交融、整合與昇華,開闊學生視野,激發美術課堂的生命力,提升學生整體素質與藝術修養。

篇10: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通過輕鬆的環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最好老師,因爲在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所以,開展興趣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能力的拓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給學生創設發散性的情節思維,要結合教材深入的挖掘情景教學的各種因素,老師在語言上要多運用啓發性的語言,通過語言讓學生的思維活力加大。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優秀的作品展示出來,例如,老師讓學生創設“淺草沒馬蹄”的情景,學生可以通過任何的表現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運用剪紙、摺紙、圖片或者繪畫等一系列相關的形式完成這一主題內容。有的學生是運用綠色來創設一副立體的圖片,老師針對這位學生的作品運用形象的語言來給學生描述一下畫面中的情境。這時候有的學生能夠想到一些點子,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動手製作,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來對主題進行創造,有的學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動手能力不強,不能夠通過作品的形式表達出來,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很強,但是,所做的作品沒有創意都是模仿別人的想法,老師最好要運用學生對於線條的瞭解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對於有些作品有更加感性的認識,通過想象來開展作品的認知。

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方法

(一)教學技法的訓練

美術課的教學對於教學技法有着很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對描繪的對象有着正確的描述,之後才能夠開展創作。這裏麪包含很多的技能,比如:蠟筆水彩畫的造型、勾線、手工摺紙、裁剪等相關的技法,開展的訓練要符合課堂的規律,老師要把握好全局做到各個方面都有結合,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於那些個人能力突出,還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鼓勵表揚中運用具體的輔導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技術上的相關困難。我們在教學《豐富的表情》這課的時候,引導學生了解和發現眉、眼、嘴等器官的變化規律,就眼睛的畫法來說在高興、生氣和開心的時候都有明顯的變化,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模擬人的表情,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擺放五官的位置,學生通過觀察發展當人不同表情的變化,學生可以用手偶來模仿,也可以自己用工具來製作一些簡單的表情。比如,有的學生用鐵絲製作憤怒的小人都很生動,有的學生還會很調皮的模仿,通過這個環節我們發現學生的動手能力超出了老師原來的設想,學生因爲課堂活動的生動會讓整體的思維非常活躍。所以,課堂教學的時候爲了讓學生理解的更加透徹,就需要時間讓學生來進行思考,對學生想象思維的積極性進行調動。

(二)拓展學生想象的空間

“想象是創作的源泉”很多發明都是從創造開始的。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揮想象來通過藝術的方式和手段來進行表達,讓學生在樂趣探索的過程中去尋求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老師可以運用實物演示教學法: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實物進行展示,學生在這個時候就能夠明白任務,老師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進行創作。如上《畫一頂帽子》這課學習的時候,老師最好能夠出示幾個不同顏色和不同外形的帽子,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不同的材料能夠讓帽子有不同形狀和質地,學生可以用自己挑選的材料來製作帽子,學生不但自己做出漂亮的帽子,還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想象力來製作出雨傘帽、魔法帽等“新品種”,學生用的材料也各種各樣,有的學生用朔料瓶子來製作帽子,根據材料的硬度和形狀能夠學生製作出很多有新意的帽子。學生還可以介紹自己帽子的功能,比如,塑料帽子能夠防止淋溼。老師要靈活的運用語言,通過語言情景使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不斷的大膽想象,比如在彩塑課《青蛙》這課中,老師有聲有色的講述一些青蛙的童話故事,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會越來越寬,學生在想象中進入到青蛙王國中。學生喜歡模仿,有時候學生就會運用面部表情模仿青蛙的有趣動作,在形神兼備的動作表演的過程中過程增強對青蛙的認識。

三、結語

動手教學展開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到其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針對自己的情況來進行相應的改進,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其他方面的能力,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發展,學生在表自己的觀點得到小夥伴的認同,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美術是培養學生創新和探知能力的課程,所以,老師要探究多種教學方法的探究教學。

篇11: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國小生的色彩心理傾向特點

澳大利亞心理專家經過大量實驗證明:年齡越小的學生對於事物的認識、辨別與選擇多是根據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人的顏色心理傾向會受年齡階段、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等因素影響的,國小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思想純潔、好動並好奇心強,容易被純色、明亮度高、飽和度高的色彩所吸引,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等視覺敏感色都是可以產生強烈視覺刺激的顏色,都能在第一時間引起國小生的注意。因此都成了國小生的最愛。顏色是促成世界的重要元素,面對色彩繽紛的世界,採用有效的色彩教學方法以正確引導學生認識色彩、分辨色彩、感受色彩,是爲國小生走進美術天地而架起的一道絢麗的彩虹橋。

二、美術教學中引導國小生感受色彩的有效途徑

美術教學中國小生對色彩感受的學習,來源於美術教師的輔導,“輔”在於以學生爲主體的輔助作用;“導”在於如何循循善誘的加以正確引導。由於受國小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在15分鐘左右、對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制約因素的影響,美術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案,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以提高國小生的學習效率。

(一)圖片識色,遊戲場景中的色彩捕捉

國小生活潑好動,遊戲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是他們樂於參與的天堂,美術教學中利用美術教學遊戲融於教學中,可以發揮興趣的魔力,可以是國小生在美術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學習效率。高爾基說過“: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遊戲運用在國小美術教學中,不僅可以調動起國小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創設出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因此,將各種顏色的圖片穿插出現在兒童遊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捕捉色彩、感受色彩,是兒童更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教育效果越大。”國小生們喜歡使用鮮豔的顏色塗塗畫畫,是他們想感知這個世界的表現方式,遊戲中的樂趣可以使國小生的美術天性一觸即發,瞬間得到釋放,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形與色》一課中,在認識常用的色彩學習內容中,如:紅、黃、藍、綠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種顏色系列的水果、動物、植物等卡片,紅色系列收集紅蘋果、紅棗、西紅柿、紅石榴、紅楓葉等形狀;綠色系列收集獼猴桃、綠甘藍蔬菜、綠色樹葉、綠色葡萄、西瓜等形狀;黃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檸檬、杏、梨等形狀;藍色系列收集藍莓、藍色大閃蝶、淺藍色的天空、深藍色的大海、馬蘭花、藍色金龜子等等卡片。根據收集的卡片數量混合後平均分配給全班學生。小朋友,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看誰找的快又準!接下來老師每講完一種顏色,看看誰手中的卡片和老師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舉手,到講臺上來在老師的卡片周圍放好。於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認真聽完老師講課後,都爭先恐後的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臺上準確的位置。學生們在玩中學到了知識,學習中充滿了樂趣。

(二)音畫結合,音符跳動中的色彩呈現

把音樂帶入美術課堂,可以激發人的靈感,使畫面色彩內容更加豐富,提高畫面色彩的感染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情緒被調動了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會更加深刻。美術是流動的音樂,音樂是凝固的畫面。國小美術教學中利用音畫結合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強美術色彩的趣味性,又可以激發國小生的想象力有助於拓展藝術空間,聲中有畫、畫中有聲、色彩隨音樂起舞的學習環境充滿了快樂,美術色彩在音樂感染力的輔助下更加具有動感美。例如:《春天的顏色》一課中,可以伴隨着播放《春天在哪裏》這首歌,同時展示符合這首歌曲的一幅青山綠水、紅花綠草、小黃鸝的春天風景畫: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裏/這裏有紅花呀/這裏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學生通過聽覺與視覺的共同作用,在跳動的音符中感受春天豐富的色彩,感受季節美。春天五彩繽紛、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給人以無限美好的記憶。小朋友們,春天如此的美麗,那麼春天的顏色是什麼顏色呢?你想用什麼顏色來描繪春天呢?我們都來畫一畫吧!然後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色彩加以描繪和表現春天。塗抹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豐富他們七彩的精神世界。

(三)繽紛生活,觀察出身邊的色彩世界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美術教師要引導國小生善於發現生活之美,因爲藝術就在身邊。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人的大腦信息80%是來源於視覺下的觀察,而觀察在美術學習中不但伴隨着思維與記憶的產生,而且是收集與儲存美術知識的窗口。因此,培養國小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爲進入色彩世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在美術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校園真熱鬧》的學習中,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運用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構圖與絢麗奪目的色彩表現出校園活動熱鬧的氛圍。國小生在校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與平時的校園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每個學生聯繫自己的身邊的生活,在回憶中觀察出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場面。美術教師可以出示一些準備好的圖片資料,講解畫面中的活動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活動中的熱鬧氣氛、充滿美感的形式構圖、不同色彩的視覺體驗。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各種畫面的活動場景描述,激發了國小生記憶中的畫面,將最喜歡的一幕使用喜歡的各種色彩躍然紙上,讓國小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色彩是一種藝術語言,是傳達藝術精神的一抹重彩。馬克思曾經說過“:色彩的感覺是美感最普及的形式。”國小生想象力豐富,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幻想,渴望使用喜歡的色彩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畫出自己藍天下的七彩童年。爲了使童年的色彩更加豐富多彩,他們渴望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以此來完善好自己的藍圖。美術教師要將各種顏色的情感特徵引導學生認知、理解與感受。爲國小生的想象力增加一些可變元素,使國小美術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滿變化的色彩教學煥發出神奇的藝術魅力。

篇12: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新課程強調:美術教育是以愉悅學生的感受和使其積極體驗、參與爲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爲目的的基礎素質教育。而樂觀使人充滿朝氣、生機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態。作爲教師,除了教學生學習知識以外,還要培養學生樂觀的品質,讓他們對學習和生活充滿自信。爲了使所有學生能充分領悟美術的無窮魅力,在美術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全體學生積極的、自信的、快樂的參與各項美術活動:

一、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隨着鮮豔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開豐富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積極參與、快樂的學。比如說我在《穿花衣的熱帶魚》這一課時,製作了精美的教具,創設了蔚藍的大海、各種各樣美麗的熱帶魚以及會說話的小鴨子,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這樣以來,學生全都爭先恐後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在認識形式上具有形象大於思維的特點,他們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維過程,按照他們的心理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有趣的電腦課件、精美的範畫的情境的設置等),誘發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其學習慾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二、設計美術教學活動時,必須增強其趣味性。

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纔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多次實踐,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爲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習《手拉手,找朋友》一課時,由於這一課是學習認識色彩與線條,並運用色彩和線條畫一張畫,爲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的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我根據《找朋友》的歌曲作爲課件的主題曲,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各種卡通模樣的小油畫棒人和各種各樣的卡通線條人,它們在音樂聲中一起做"找朋友"的遊戲,學生們看了以後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就讓他們戴上小油畫棒和線條的頭飾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學生們在做遊戲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多種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而這節課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學生也非常感興趣的參與其中,並在快樂中學習。

"興趣是學習的情感因素,參與是學習的行動因素"。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更應把握好興趣和參與這一對孿生的姐妹。

三、美術教學活動也應該動靜結合,動中有靜。

美術是內心活動的表現。美術教學活動如果忽視了學生們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術課。通過學生們的思維活動,不僅培養他們動腦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同時還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自由地想象。我們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多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美術是藝術性與思想性的統一,每個美術作品都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學中,通過欣賞一些優秀的工藝美術作品和名畫家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感染,在潛移默化中,可以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國優秀工藝美術作品》一課時,從古代的青銅器到現代精緻絕倫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學生展示了祖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輝煌成就。上課時我儘量把這些工藝品變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錄像、實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實物工藝品,具體直觀化地進行講解。《長信宮燈》的古樸、靈便,《蓮鶴方壺》的清新流暢、纖巧,象牙雕的玲瓏精巧……學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點着,小心地撫摸着,不可思議地讚歎着……青銅器的發展史、景德鎮瓷都的精湛技藝、繁豔華麗的景泰藍及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對我國藝術瑰寶的瘋狂掠奪,同學們都聽得如癡如醉,隨着激奮的驚歎,隨着失去的憤慨,他們的欣賞程度加深了,愛國主義情感也增強了。

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大膽地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展現自己

自信心對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們行爲的內在動力。一個人有了自信心,不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將成爲強者,反之則爲弱者。因此,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在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的“教”爲主,忽視了學生的“學”,把教學過程“雙主體”交互作用的活動變成了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遞知識的過程。在這種狀況下,學生成爲被動地適應教師教學、接受現成知識的“機器”,體會不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美術。尤其對於個別美術素質不佳的學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應多采用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相結合的評價形式,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因爲這些學生往往對美術懷有強烈的渴望,但在美術教學活動中並非主動參與,所以,在美術教學中不要忽視他們在美術表現中的任何一點微小的進步或任何一次參與行爲,尋找一切機會表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爲了激勵學生大膽表現自我,在美術課堂上,我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讓他們在黑板上、實物投影儀上大膽地表現各種物體,並及時鼓勵他們、表揚他們,讓他們感到很快樂、很有信心。

總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觀能動性,都不喜歡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充當知識的容器。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把學習美術內化爲自我的需要,積極地參與美術活動,快樂地學習美術,自覺地接受美術的薰陶,從而領悟美術的魅力;同時也可以藉助美術的神奇力量,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培養出一大批有藝術涵養、高素質的人才!

篇13: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科學分組,落實指導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採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慮到學生的意願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讓學生自由組合,四五個人爲一小組,每小組的成員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幾張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組成員圍坐進行學習,這樣有利於學生間關係的融洽,彼此樂於接受,各組間的整體水平也較平均。

二、情繫後進,三步巧轉每個班級裏都有一些後進生,由於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學中只能顧及班級的整體水平,對後進生的轉化就顧及不全,使轉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現在通過“合作式”的學習,我總結出一套對轉化後進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課前選定———課堂合作———課後幫助”三步進行曲。

1、課前選定:我在學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組長在學習中選定一些較容易的工序,讓後進生完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讓後進生接觸到難度大的工序,產生恐懼感。

2、課堂合作:優、中等生在幫助後進生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具體步驟時,後進生也根據優、中等生的建議或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筆表現出來。如:形態的設計或描繪,讓後進生參與活動,邊看邊學,邊動手邊體會。教師及時給予表揚,使後進生樹立起自信心並在合作中享受獲得成功的喜悅。

3、課後幫助:爲了彌補後進生對知識掌握的缺陷,小組中的優、中等生利用課餘時間,爲後進生提供一些學習資料或現場指導、示範等方式進行幫助。

三、開展評比,引導競爭小組間的評比激勵機制是促進合作完成優秀作業的催化劑。班級自從建立小組的評比機制以後,同學們在課堂紀律、語言表達、構圖設計、色彩表現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是因爲小組成員爲了集體的榮譽,紛紛討論,獻謀獻策,把各自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然後小組統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動手完成作業,使作品更具有藝術性、表現性和創造性。總之,我認爲小組“合作式”的學習形式作爲集體教育形式的一種補充,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啓迪、相互補充、相互給予、相互吸收。這種學習方式始終處於動態之中,既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又有利於培養拔尖人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和完成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裏,只有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成爲社會的高級人才。情感是創造的靈魂,興趣是創造的先導,想象是創造的核心,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造。黑格爾人爲: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因此,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關鍵。

一、興趣的激勵。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並更多地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識和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基礎。興趣也是信心的推動力,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兒童,總是信心十足敢於大膽表現,他們思想活躍經常表現出創造的慾望和熱情。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採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去感受事物並對事物產生充分的聯想,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在講《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把錄音機帶進課堂,上課時放了一段動物圓舞曲,學生聽了都陶醉在優美動聽的旋律創設的'情境之中,我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學生:“音樂很美” 。“好像在大森林裏聽小鳥們開演唱會” 。“彷彿在和小動物們跳舞呢”,這時學生已經躍躍欲試要畫小動物了,藉此情景我便推波助瀾,在黑板上當場示範畫一幅可愛的小動物圖畫,學生們更加興致勃勃了。當學生作畫時我提示,不要囿於教材或老師的範畫,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畫出來,學生歡呼極致。在興奮中學生畫出了一幅幅動態不一、情趣可愛的動物圖,到最後評畫小結時,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構成一幅動物羣圖,然後再度播放音樂,曲圖並茂,學生們開心極了。

二、讓兒童插上想象的翅膀。愛因斯坦雖然不是個畫家但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常常在生活中產生豐富的想象,又罩上純自我的神祕色彩,創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時像童話一樣引人入勝,不要看不起國小生捏泥人,小時候有想象力,思維得到了健全的發展,以後才能夠有更好的創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螞蟻搬家,對孩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營養素。

想象是記憶爲原材料的智力活動,想象力與創造性的關係密切,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越強。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兒童神奇的想象,挖掘這審美的奧妙,進行一些能引起學生聯想、發揮想象的創造活動,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可以啓發學生爲兒歌配畫、講故事配畫、記憶畫、命題畫等等。如爲兒歌《小小的船》配畫:“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天。”學生們不僅能從詩句中感受生動的形象,而且還能擴大學生畫畫的聯想範圍和進行形象思維的能力,並且使兒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們的技能可能會幼稚,表現能力也很有限,但他們的構思往往很新穎,別有趣味,對於學生們這些閃光的創造性火花必須給予鼓勵,通過鼓勵一個學生,而激勵起全體學生進行再創造的熱情。

三、改變教學方法,變照葫蘆畫瓢爲引發。照葫蘆畫瓢———即老師掛一張範畫,學生照着畫;或老師畫一筆,學生跟着畫一筆,誰畫的像誰的分就高。這些傳統的,錯誤的兒童繪畫教學方法只能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中,要強調引發,引發學生內在的感受,情緒、想象、氣質和才能等等。由引發然後產生聯想,聯想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美術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維的產物,通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形象思維訓練,而且能提高創造思維能力。

我在講一年級的《各種各樣的線》一課時,就是通過引發而運用了類比聯想,類比聯想是指由這一事物的形象聯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給學生們看一張畫滿了短線的範畫,然後讓孩子們聯想你覺得像什麼,由此聯想到其它什麼物象。學生積極動腦筋,學生:“像下雨一樣”“還像密密麻麻的小螞蟻”“又像小蝌蚪”“也像樹紋”“有點像遠處看去塞住的車”“像一大羣正在飛行的小蜻蜓”……我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對了”。又如在講一年級《畫圓形物》一課時,讓學生通過這個圓形聯想有什麼其他物象是圓形的並把它畫下來,想到多少就畫多少,到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的畫面真是好豐富,有皮球、太陽、蘋果、西瓜、橙子、鈕釦、雞蛋人、輪子、鍾、風扇、救生圈、花、各種小動物、瓢蟲……等等,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醞釀出理想的構思,在隨意的拼搭中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

四、充分運用多謀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益。美術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運用電教多謀體可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把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圖文並茂來傳達給學生,喚起他們的審美知覺,開啓他們的聯想,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特定情感,且有益於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既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在講一年級《穿花衣的熱帶魚》一課時,讓學生欣賞老師製作的小電影和課件,孩子們被那生動有趣的電影畫面和精美的課件製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有如身臨其境,而且思維也很快跟着活躍起來,在接下來裝飾熱帶魚的時候,他們大膽想象,大膽表現熱帶魚身上的圖案和色彩,到最後當學生把一條條的熱帶魚“遊”到黑板上老師特製的大海里時,呈現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羣活靈活現的美麗的熱帶魚,這時你一定會驚歎孩子們的想象力盡是如此特別與豐富。

總之,教學中應採取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而創造型學生的培養必須先有創造型的老師,多學習多思考,不斷地創新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都成爲綻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篇14: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見“實踐”在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們平時說理論聯繫實際,即我們要接受新的知識獲得新的技能,僅憑口頭說教是不行的,必須得通過實踐。

對於美術的學習也是這樣。首先我們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即通過美術的學習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通過學習個體即學生本人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來體驗美術活動和樂趣。

而對於國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藝術實踐的能力卻可受到內在及處在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一,個人興趣是學生藝術實踐的源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個領域非常熱愛的人,必將對這一領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美術是一門藝術學科,是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美術教育,而出類拔萃者則爲數不多,所以我們不能苛求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爲一名畫家,因爲國中階段的教育是基礎教育,只有在整體培養的基礎上去發現,挖掘其具有藝術素養的學生,使其在文化修養提高的同時,藝術天賦也不至於被埋沒,丟失,這就需要課餘時間多向這一方向傾向,以不至於象古時的方仲永,久而生疏,直至成爲一名平庸之人。

其二,重視學生藝術實踐活動中學生的主導地位。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解放思想,一改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被動的接受變爲主動的學習,教師要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這就要看教師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讓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這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在國中美術的教學中,我也嘗試過讓學生主動的觀察事物,表現事物,

讓他們體味其中的樂趣。而學生自身的頑皮性和依賴性以及意識形態的不成熟性,成爲他們自主學習中的最大障礙,長期以來被動的接受,不動腦思考,老師佈置點我完成點的思想在他們頭腦中根深蒂固,他們根本不會去挖掘教材之外的東西,也根本不會顧及課程的延伸與關聯。因此,此次新課改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徹底地進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力軍,能夠自己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參與校本課程的研究性學習。

其三,在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形爲重要成的前提下,學生藝術實踐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也顯得尤爲重要。例如,在一堂寫生課中,我把學生分爲四組,讓他們統一到操場上,然後分散,每個同學自己去找寫生對象。安排好任務後,我說三十分鐘後檢查,然後看了看錶,再看同學們,他們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用嘴咬畫紙咬鑽筆,我說開始呀,他們仍無動於衷,一個大膽的學生突然說:老師,操場上空蕩蕩的,畫什麼呀?我說:同學們,仔細看看,咱們操場上有什麼呀?同學們都說,藍球架,單槓。我說,再往四周看看。“有樹,房子。”同學們都異口同聲,我因勢利導,:“第一組畫藍球架,第二組畫樹,第三組畫房子,第四組畫自行車。”同學們都找到寫生對象了。於是便分散開來,針對自己的寫生對象開始觀察了。通過這次課堂寫生實踐,我發覺到了老師指導作用的重要性。我們一方面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前提下,對於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正確引導,組織也不容忽視,因爲我們必定受過專業的教育,人生觀,價值觀也相對形成,所以作爲新課程的實施者,必須從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角度,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角色。

美術課是門技能,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審美能力的提高,藝術修養的形成,重要通過學生的藝術實踐來親身體驗,因此,新的課程改革也賦予美術教育工作者以新的任務,要求廣大美術教師以新的教學理念,方法對學生們實施教育,並能配合好其他各科教師,搞好課程資源

的整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創造力,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的國際競爭力的。

篇15: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速寫教學是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術繪畫的一個基本技能,國小美術速寫教學的開展對於學生有着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國小美術教學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廣大國小美術教師正視這些問題,採用各種方式方法,促進國小美術速寫教學。

關鍵詞:國小美術速寫教學學生

新課程改革中關於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高學生的“雙基”,而現實情況卻是學生的創造能力明顯缺乏,而國小的學生由於其所處的年齡階段,應該是天真爛漫,善於觀察發現,國小美術教學要抓住國小生的這一特點,用好速寫,幫助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表達展現出來。速寫是美術創作中常用的繪畫手法,它是指用簡短的時間,快速地概括勾畫出所要描繪的事物,對於培養下國小生的觀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國小美術速寫教學的意義

1.1鍛鍊國小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於事物的感知還不是很精細,所作的畫也只是對於繪畫對象籠統的認知。在日常教學中,國小美術老師會發現,學生的繪畫往往不是畫他們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傾向於畫學生想到的事物,速寫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從畫所想的事物過渡到畫所看到的事物。速寫能幫助學生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通過速寫的訓練,學生能夠掌握科學的觀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於發現國小升眼裏所看到的事物美。

1.2提高國小生概括感受能力

年齡越小的學生越喜歡用線來繪畫,所以對於學生用線的訓練學生更樂於接受,而線正是速寫的一個重要表現方式,通過對於國小生的速寫訓練,國小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線的粗細、直曲、長短等特點,通過對於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寫中常用的線條勾勒概括出繪畫對象的特點和輪廓。

1.3拓展國小生視野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生活纔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學生的創作是對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的直觀體現,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采用範畫跟圖片的結合,這樣的方式會束縛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要想得到好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只有在教學中多多的讓學生接觸生活和大自然。特別像在國小生速寫練習時,可經常性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走向大自然,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教師需要做的是在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

2國小美術速寫教學存在的問題

2.1忽視國小美術速寫教學

國小美術教學中開展速寫教學對於學生的繪畫有着重要的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校在開展國小美術教學時,往往忽視了國小美術中的速寫教學,盲目的追求“素質教育”,只追求形式,開展貼畫、沙畫、塗色畫等,在這樣的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只是被動的跟着老師展示的範本,模仿作畫,這樣的國小美術教學只是“急於求成”,學生的美術創作浮雲表面。

2.2國小美術速寫教學理念存在偏差

在日常的國小美術速寫教學中,有些老師過於關注學生所謂的美術素養提高,對於學生的美術繪畫技能和繪畫的基礎知識的傳授過於弱化。這樣的美術教學以提高學生美術創造能力和想象力爲藉口,無視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所對應的美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反而使得學生的繪畫作品過於樣板化,起不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2.3國小美術教師自身基本不足

部分教師本身速寫基礎就比較差,對於繪畫對象的快速勾勒不夠準確,導致這些教師在國小美術教學時,刻意的迴避速寫教學,或者是開展速寫教學時也是敷衍而已,此外國小美術教學除了速寫以外還有大量的簡筆畫和製作課,很多國小美術教師就把教學的主要精力集中於此,忽視了速寫這一美術教學最基本的教學內容。

3國小美術速寫教學的方法

3.1立足學情,開展速寫教學

國小的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分佈的比較廣,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這個年齡段的國小生更趨向於幼兒階段的形象思維,對於繪畫充滿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教授一點簡單的速寫勾勒知識;中高年級的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對於繪畫的創作熱情已經不是那麼高了,這個時候的速寫教學應該結合提升學生的興趣點,不能用成人化的速寫訓練,一味的要求學生重視比例和透視這些難懂的概念。

3.2形式多樣,喚醒學生速寫學習熱情

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速寫教學不只是寫生課,還要包括觀察課,在觀察課中滲透國小美術速寫的基礎知識,國小美術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有目的去觀察一些事物,逐漸在觀察的過程中理解一些速寫的基本知識。國小美術教師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活動之後,可以收集一些學生具有代表性的速寫作品,組織學生一起欣賞品鑑,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提升學生的審美,又能啓發學生。

3.3珍視國小生速寫作品,樹立學生速寫自信

國小美術教師在開展速寫教學時要明確:國小的美術教學不是專業的美術教學,對於學生的速寫要求不可以太過嚴苛。這個階段的國小美術教學只能稱之爲生活中的美術教學,學生的繪畫對象和靈感都來源於生活,學生的速寫作品更是各不相同,有點學生關注明暗對比,但對比又過於強烈,有的關注事物的比例,但是在比例的把握上又不夠準確。教師面對學生的這些速寫作品,要給予積極的評價,而不是一味按照速寫的標準批評指正,這樣會挫傷學生速寫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更本不願意去開展速寫創作,那國小美術速寫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

3.4延伸國小美術速寫課堂,培養學生速寫能力

速寫所需要的材料也相對簡單,一支筆,一張紙就可以幫助學生完成速寫,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學範圍也存在侷限性,如果只是依靠課堂的教學想要學生學好速寫,是不太現實的,因此國小美術教師鼓勵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速寫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課間,課後去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速寫技能開展創作。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速寫教學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觀察事物,概括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學中,國小美術教師要正視速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考慮國小升的年齡特點,採取積極的方法,鼓勵學生開展速寫創作,延伸國小美術速寫課堂,幫助學生學好速寫。

篇16: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國小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不僅能使學生學習和掌握豐富的美術知識和技能,還能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通過滲透情感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其擁有正確的情感意識,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同時,開展豐富的美術教學活動,能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總結后豐富自身的情感,從而對學習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實踐活動、欣賞美術作品,對美術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並將自己學習掌握的知識內容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使自己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二、國小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是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情感。國小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慾望。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爲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播放音樂或視頻,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能夠充分放鬆心情,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和積累美術知識。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延伸和補充教材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多媒體可以將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將圖片和音樂等有機結合,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其創作慾望和靈感,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活動。二是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夠傳遞給人不同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爲學生展示各類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時代特色以及帶給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師在播放可愛的卡通形象時,學生常常會表現得很激動、很喜愛。而在播放類似《三毛流浪記》的圖片時,學生表現出的情緒往往很複雜,有的同情,有的悲傷。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在欣賞過程中體會到不同人物、場景、時代所表達的情感都是不同的。三是在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美術實踐不僅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還能夠鍛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加深其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美術作品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如,在上“我的新朋友”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發一些黏土,讓學生親手製作出自己的新朋友,這個朋友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其作品也各有特色,充分體現出了學生濃厚的情感。在製作完成後,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展示,製作的如果是人物,可以鼓勵學生送給人物本人,加深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如果是動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向大家講述自己與新朋友間的趣事,鍛鍊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快樂情感。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通過學生的作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感世界,並根據學生的喜好製作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果。四是在課堂互動交流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是表達和培養情感的關鍵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通過學生的表達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情感,並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情感意識。如,在講解“童話裏的小屋”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爲學生展示關於“童話裏的小屋”的作品,讓學生觀察之後再說說自己都觀察到了什麼及其體現出的美感。通過學生的觀察和發言,課堂氣氛馬上就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覺得童話裏的公主好美,有的覺得公主生活的環境好美。教師也通過學生的發言,瞭解到每位學生的出發點都不同,體會和表達的情感也是不同的。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在探究、交流的學習過程中,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並獲得不同的知識、靈感和情感。

三、結語

國小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需要教師通過實踐教學,不斷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從而在互動過程中逐漸滲透情感教育。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方案,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美術鑑賞力,從而實現美術情感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

篇17: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現在國小教學過程之中美術教學也日益提升上日程,我們要在教學之中提升學生的個性也是必須進行的教學。個性是一個人獨特的標誌,也是我們進行社會化必須走的過程,我們培育人才必須使其有獨特的個性,這樣纔是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美術作爲一門最需要想象力和獨特性的學科,是我們培養國小生獨特性最好的手段。本文就是探討國小美術課堂培養獨特性的問題和開展的策略。

關鍵詞:國小美術教學;個性培養;應用措施

目前,在我國的國小課堂之上多出現大班教學的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出現趨同勢。國小的美術教學過程之中,出現許多課堂教學模式僵化,師生關係出現問題,學習環境較差,等影響學生想象力的發揮,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的養成,影響美術教學的質量。我們要培養國小生從思想、態度、行爲、意志等方面都有和他人不同的個性,促進國小生想象力的發揮,大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培養出符合新課改提出的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實現現代化教學,促進我國國小美術教學的教學模式的革新。

1國小美術個性培養出現的問題

1.1老師過度進行干預:目前在我國的美術教學的課堂之上,老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起着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於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和獨特性的養成。例如,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之中,老師佈置美術作業,說學生可以成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但是老師總會不由自主的引導,加入自己的主觀色彩,這樣就嚴重限制學生的想象力。這樣進行培養的學生,及使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但也只是在老師思想下爲前導的,沒有自己獨立的東西,這樣是不利於學生進行真正的獨立性培養的,對學生的個性化養成形成巨大的阻礙。

1.2老師重知識輕個性:隨着新課改的提出,美術教學目標爲兩個。一者爲,美術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授課和教學。二者爲,培養學生的美學思想,學會獨立的欣賞美術作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但是現在的教學之中,老師只是進行性單體的示範教學,不斷的傳授美術知識,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的過程。學生的美術作品也只是對老師畫法的複製,沒有進行創新,學生的整體畫風都被限制住了。在這個過程之中就是老師忽視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造成的惡果。這樣不利於學生個性化的培養,會造成畫風枯竭。

1.3個性的審美風格被壓制:國小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最能培養自己的個性,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許多的想法就是學生自身個性養成的關鍵性因素,但是老師卻教學過程之中對學生髮出的獨特的思想進行扼殺或者進行王權否定。然後老師在講解自己對作品的見解,這樣嚴重的壓制了學生自己的審美觀點和審美情趣。同時同學之間進行談論時,提出新奇的想法,也會被同學以老師講解方法給予否定。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嚴重限制了學生自己的審美興趣的提升,對個性化的養成造成巨大的限制。

2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的策略

2.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國小階段是學生奇思妙想最多的時候,沒有過多的限制,國小生對新的是事物,經常會發出天馬行空的想法。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這個過程之中,老師必須以學生爲主體,對學生新奇的想法必須給予鼓勵,使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麗。比如《影子的遊戲》的教學過程之中,老師可以領着學生走進自然,觀察大自然的各種景色,觀察不同的事物的影子;同時在這堂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還可以帶上學生的家長,以及自己喜歡的玩具,觀察不同影子的不同。在課堂實踐結束後,我們可以組織國小生進行討論自己所看到的,觀察到不同的情景。在這時老師可以傳授一些影子在在一天之間會出現不同的情境,影子總在自己的身後和影子是黑色等基本知識,促進學生自己的想象力的提高和個性化的養成。

2.2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目前,我們的國小教學的過程之中經常出現問題。老師不僅要教學生進行基本美術知識的瞭解和掌握。還要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鑑賞能力,通過不同作品的色彩,線條,比例等基本理論對大自然和人間的藝術品做出自己的鑑賞。老師要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之中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自己的鑑賞能力,老師要對學生提出自己的鑑賞看法時給與鼓勵和支持,掌握自己的度。例如,在進行《蒙娜麗莎》的鑑賞教學的時候,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積極的進行觀察,提出自己的新奇的看法。老師要對這些看法進行整理,積極的給予鼓勵。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的養成。

3結語

我們要不斷地加強對美術教育的重視,改變現有僵化的教學模式和陳舊的思想,促進有利於培養學生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的形成,促進學生個性化的養成。我們要認識到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不僅要進行傳統的美術知識的教學還要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提高重視,實現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淳尚琴.情感視角下國小美術教學的個性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

[2]劉瓊.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淺談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

[3]胡懷慶.“高山、樹木和草叢”:對美術教學與個性培養的思考[J].遼寧教育,2014.

[4]李傳明.淺析國小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J].赤子(中旬),2014,01:370.

篇18: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關鍵詞:國小美術教育;情感滲透;教育策略

一、國小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是相對的一則概念,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輕鬆、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實現情感與認知的平衡,充分發揮情感意識對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作用,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培養求知、探索的精神,促進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品質和人格。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普及並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質教育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發明顯,因此在這樣一種宏觀的教育背景下加強國小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滲透,顯得十分重要。國內外衆多美術學家、教育學家也認同情緒的培養、情感的發達對構建良好師生關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作用,這也是能夠間接提升創造力和審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國小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路徑

1.美術教育豐富學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們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過程中,因個體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生成的一種情感意識。國小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現在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問題和奧祕的進取心以及求知慾的擴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學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們發揮智慧的潛在力量,所以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作品豐富理智感。例如,學習基本圖形的`畫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怎麼畫和爲什麼這樣畫,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無形中增加國小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目標,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教育要想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繪畫技巧,不能將教育目標侷限在對技能的掌握和美術知識的傳播上,而要基於基本的理論道德,利用美術教材的優勢,藉助時間的靈活性以及美術課程自身的優勢,運用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時,不斷薰陶審美意識,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美、創造美。

2.情境教學,培養感悟能力

很多國小美術教師在教學時,習慣採用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只負責講解,學生只負責聆聽,“教”與“學”是兩個獨立的、沒有關聯性的環節。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更無法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審美元素產生關聯性與感悟,不利於培養美、創造美所需的條件。例如,學習《鳥語花香》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爲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國小生對大自然中的小鳥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花朵和鳥類的特徵,讓國小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鳥語花香”。其次,根據國小生的回憶以及對大自然中鳥語花香的感受,教師開始講述本堂課的關鍵,即如何繪出小鳥和花朵的線條,怎樣讓花朵更加有層次感,怎樣讓小鳥更逼真,表現出飛翔的張力。但是該怎麼樣才能畫好線條呢?教師在上課前可以準備一組連筆畫模板,在一張大紙上標上不同的漢字、數字等,讓學生用黑色的線將相同的數字連接起來,用黃色的線將相同的漢字連接起來……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粗細的線條表達美術形象,讓學生感受到圖形躍然紙上的過程,進而感受到愈發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拓展學習,如爲花朵和小鳥繪製面孔,感受它們的喜怒哀樂。有的學生在花朵上畫上笑臉,表示空氣環境良好;有的學生在小鳥的臉上畫上淚水,表示樹木被砍伐小鳥找不到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有助於啓發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感悟能力,讓學生通過美術學習收穫到更爲真實的人生感悟與生活閱歷。

3.實踐活動提升審美水平

美術教學離不開手工環節的輔助,實踐活動有助於提升美術教學效果,是提升國小生動手操作本領的重要措施。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製作出多元化的美術作品,將心中所想、內心所感表達出來。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泥巴作爲重要的教學工具納入到課堂中來,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樣的物件,讓學生感受到美術知識的趣味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展開知識拓展,讓學生了解中國古老的陶瓷技藝,瞭解中國傳統的泥塑文化等,通過對民間藝術的感知和更爲全面的藝術形式的認知,國小生將會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會間接提升審美水平。

三、結語

總之,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從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從教學現狀和教學實際出發,採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爲國小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將情感滲透融入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國小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魯雅婕.人教版與湘教版國小美術教科書比較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xx.

篇19: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美術教學是國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的學習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而且通過美術的學習有利於國小生更加樂觀的成長。但是在當前的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都是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很難表現出足夠的興趣,因此導致參與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很難有效地從中獲取充足的知識,這樣對學習效率的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師將需要講解的課程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將講述當前國小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開展多媒體教學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國小美術;有效性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出現了一些新業態,這些新業態不僅應用於經濟領域,在教學、醫療等領域還有很好的應用。在國小美術的教學中,學生很難表現出足夠的興趣參與到其中,因此導致教學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也很難從教學中熟練掌握一些美術知識與繪畫技能,這樣對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國小美術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的興趣低的問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有許多的優越性,對學生綜合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教師應該注重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當前國小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學生沒有在學習中表現出足夠的積極性由於教學對象是國小生,他們的主動意識較弱,很難主動地參與到美術的教學中,所以在國小的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很難表現充足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多教師都是通過教材進行美術內容的講解,學生僅通過教材中少量的圖片和文字很難對美術有足夠的瞭解。從教材中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繪畫的技能,導致學生不能理解美術的語言藝術和掌握一定的繪畫技能,這樣就會使學生的作品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可能因此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而且美術教材內容中包含了許多名家的畫作,例如畢加索、梵高等,這些名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深奧性,對學生的理解也會產生阻礙,也是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熱情的因素。

2.一些教師都有着固定的教學觀念在美術教學中,一些教師固守以往的教學觀念,例如課堂中僅通過教材進行美術的教學,教材的知識內容只是一些知識要點的囊括,沒有全面地解釋某一知識點,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知識吸收的有效性。而且這樣很難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積極性,導致學生被動地進行知識的吸收,這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教材中內容有限,僅通過教材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而在美術的學習中,繪畫者也需要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使欣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美術作品進行觀察,所以教學內容的侷限性對學生的美術能力與審美水平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將多媒體教學應用於國小美術的一些建議

1.教師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在當前的國小美術學習中,學生都是圍繞教材進行學習,僅通過教材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無法全面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從而無法很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點,而且這樣的學習方式還會導致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總是站在單一的角度思考,這樣會造成思想的侷限性。因此教師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認識到網絡技術對於美術教學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通過網絡去尋找合適的資源,在對網絡資源進行研究和學習基礎上,吸收其中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量。

2.需要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情境教學,以圖片或者動畫形式配合教師的講解,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多媒體技術應用於教學課堂,相比傳統課堂中教師通過粉筆一筆一畫的板書,它很大程度地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課堂上運用多媒體,學生都會有新穎感,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對多媒體進行更加深入的瞭解。在多媒體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

3.通過多媒體技術突顯教學重點一些學生可能沒有良好的習慣,沒有對教材中的一些重點進行標註,這就會影響學生的再次記憶。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突出所講內容的重點,即通過在幻燈片中的圈畫文字,或者通過視頻展開教學,這樣有利於學生的記憶深刻。相比傳統課堂單調的黑板,多媒體教學則給學生很強的視覺效果,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明白文章內容的重點或者中心思想。多媒體中有很多小功能,比如圈畫功能,當出現重點語句或者錯誤的地方,教師可以用這個功能圈畫出,作爲強調。而且通過多媒體屏幕的表達尤其是體現在色彩的表達,使景物可以生動地表現在眼前,這有利於學生對圖畫的理解,從而可以挖掘出圖畫所要表達的含義。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開始應用於教學領域,需要教師圍繞着所要進行的教學對象進行有效的設計,再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講授,這樣可以將更多的媒體信息傳輸給學生,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相比較傳統的美術教學存在着許多的優越性,教師需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應用於國小美術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的途徑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這樣對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雪梅.例談電子白板在國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學週刊A版[J]20xx(7)

[2]廖迎;試論多媒體對高校“兩課”教學的促進作用[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xx(5)

篇20: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合作學習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首先,合作學習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實施,能夠使學生產生良好的互動,國小生通過合作對美術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大家集思廣益充分發揮想象力對美術教學問題進行思考,共同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在合作中,學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對增強學生團結互助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合作學習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開展,有助於活躍美術課堂教學氛圍,以往美術教學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國小生天性活潑好動,沉悶的美術課堂氛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不利於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提升,合作學習的實施,使學生相互研究美術學習中的問題,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表達使美術課堂教學氛圍充分活躍起來,有助於激發學生美術藝術細胞,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1]。再次,合作學習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實施,學生之間不僅可以進行合作,教師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打破了以往教師佔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的不良現象,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充分實現了美術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和教師共同合作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一方面,有助於使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並根據學生的需求制定教學方案,對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小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營造合作氛圍

良好的合作氛圍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國小美術教學活動中,提高國小美術教學效率,因此,國小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美術教學內容,爲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例如,在“泡泡飛呀飛”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之前,爲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用肥皂和水等製作一些可以吹泡泡的設備,並要求學生將這些教學需要的設施帶到課堂中,教師將課堂拓展到戶外,如學校操場等地點,將學生科學分爲兩組,每組學生要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以及其他特徵,比比哪個小組發現泡泡的特點最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細心觀察泡泡的特徵,小組學生在合作中輪流記錄,其他學生觀察,學生將泡泡大小、形狀以及泡泡在陽光下五顏六色的特徵全部記錄下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紛紛吹出不同的泡泡,泡泡在操場上飄揚,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爲國小美術教學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

2.制定合作任務

制定合作任務是指在國小美術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以任務的形式安排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制定合作學習任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任務要以教學內容爲依託,保證任務在完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所理解與掌握。其次,任務要具有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興趣。第三,任務的難易程度和複雜程度要適中,保證學生具有完成任務的信心。例如,在“可愛的動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指導學生從動物的外形以及其他特點了解不同的動物,之後將學生分組,要求小組學生課下製作一組小動物,製作材料不限,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比一比哪一組學生製作的動物最多、最好。在教師的指導下,課下學生們組織在一起開始構思製作哪些動物、用哪些材料,等等,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都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開展合作評價

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課堂評價。例如,在“化裝舞會”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先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之後學生之間互評,之後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最後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合作評價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評,反思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自我,教師通過學生的意見看到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教學水平雙方面都有所提升,有效的提高了國小美術教學效率。

三、結論

綜上所述,美術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國小時期就應該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學習中,而合作學習模式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實施,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不斷髮揮其創造思維進行創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21: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1前言

微課是藉助互聯網技術而衍生出來的新型教學模式,是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產物。簡言之,微課就是一種微型的課堂,一般利用視頻播放的手段爲學生講解知識,視頻中會針對性地把課本中需要掌握的知識系統性地闡述出來。微課的重點就在於這個“微”字,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很簡短的教學視頻爲學生講解知識,其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掌握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過去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對每一個知識點只能講解一遍,如果有的學生當時沒有聽懂,在課後複習起來就非常困難,教師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指導每一位學生;採用微課教學模式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去觀看教學視頻,在課餘時間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

2微課優點分析

授課不受時間限制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點在於,微課採用視頻教學的方式,教師完全可以不用站在講臺上講課,只要出現在視頻中,用語音爲學生進行授課,教學生動、有趣,也可以不受場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遠程直播方式來爲學生傳播知識,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觀看教學視頻。學習具有針對性微課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知識講解具有針對性,一目瞭然。在微課視頻教學中,其中講解的知識一般都比較清晰,重點知識會進行詳細講解,主題簡潔鮮明。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利用很短的時間就掌握重點知識,提升學習效率。課堂不受場所的侷限微課的課堂之所以能在傳統教學模式上發生飛躍改變,這得益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由於微課教學方式觀賞性強,師生可以通過在線觀看和下載的模式對每個知識點進行反覆剖析,直到完全掌握。學習也不受場所的侷限,學生可以在家利用電腦或者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實時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另一方面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律意識[1]。

3國小美術課微課的設計原則

微課的生活化微課並非一個簡單的利用視頻播放來完成教學的教學模式,其最終的目標是讓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去,讓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只有在生活中學習,才能將學習到的有關知識最大限度地利用到以後的生活中去,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微小性與完整性微課教學的顯著特點就是“小”,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微課必須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完整知識點的詳細講解。也就是說,微課中學到的知識必須是一個系統性的完整知識點,只有保證知識的完整性,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完全掌握。教學的輔助性微課是一種藉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一般可以利用動畫、視頻技術、語音播放等計算機技術,爲學生形象地將所要學習的知識展示出來。但是,微課是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簡單的技術展示。所以,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時刻要牢記,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不能完全對其產生依賴心理。

4微課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微課爲探究性學習提供方便微課教學要做到以新課程的教學標準爲基礎,針對性地開展針對某個知識點的重點教學,同時也要做到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可以以視頻的形式爲學生展示某個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性地觀看這些教學視頻,做到反覆觀看和探究性學習[2]。如在“造型、表現”教學中,一些學生受到觀看時間和角度的影響,會感覺看不清楚或者不太明白其中的含義。教師可以將此類知識點以微課的教學形式爲學生呈現出來,這樣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並制定微課教學設計表。比如在“剪對稱魚形”一課中,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對稱剪紙的具體方法。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將折、畫、剪一系列程序聯繫起來,讓學生在做每一步時都能注意每一步的注意事項。首先是學生將自己手中的紙對摺。問題出現了:對摺後的紙上該怎麼畫魚呢?是畫一整條,還是半條?這時候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談論完成後請各小組代表談一談本組成員的看法。待學生各抒己見之後,教師可以做以下總結:魚肯定是隻需要畫一半,同時還需要畫在靠近摺痕的那邊。學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魚種,根據魚的外形特點,仔細地畫在紙上。教師可以簡單地繪製幾種常見的魚類,如熱帶魚、鯉魚、飛魚等示意圖。待學生畫完自己的魚後,教師可以讓他們談一下自己所畫魚的特點,每種魚的頭、身、尾、鰭都有什麼不同,有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各不一樣。最後可以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魚種。本節課的微課設計如下:微課名稱:剪對稱魚形知識點描述:掌握對稱剪紙的具體方法教學內容來源:國小美術教材教學目標: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魚種適用對象:國小1~6年級學生;國小美術教師及相關從事人員教學設問:對摺後的紙上該怎麼畫魚呢?是畫一整條,還是半條?教學實踐表明,在美術微課教學中讓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着一定的指導意義。微課讓探究性學習變得生動、形象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生動、形象。國小生由於年齡小,雖然有好動、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等特點,但獨立思考問題和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教師要善於抓住國小生的性格特點,通過生動、形象化的教學,讓學生學到更多未知的知識。如在“畫太陽”一課中,教師在微課中以視頻播放的形式爲學生呈現一場視覺盛宴:太陽一會兒變成一個可愛的姑娘,過一會兒又變成一個調皮的小孩,一會兒又變成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奶奶。然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現在每位同學可以想象一下,在一年四季中,自己想讓太陽變成什麼樣子?有的學生說:“夏天很熱,我想讓太陽戴一副墨鏡。”有的學生說:“冬天很冷,我想給太陽戴一頂帽子。”這時候,畫面中的太陽便會根據學生的心願變成一個戴墨鏡的男孩,過一會兒又變成一個戴着帽子的老爺爺,學生看到後,露出了開心的笑臉。利用技術手段將學生的想法真實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內心產生無比的嚮往。最後,讓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陽形象,並進行交流互動,評比出畫得最好的學生,將其作品在校園中展示出來,向其他學生分享。這種教學模式讓美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可以藉助微課,將一些網絡信息資源合理地運用在課堂教學之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習慣得到更好的培養。同時,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用審美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這是美術教學的基本觀點。在美術教學中要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感悟生活,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如在“美麗的昆蟲”一課中,教師爲了讓學生準確地感知昆蟲的形態美,可以在微課上利用簡短的視頻向他們展示出各種各樣的昆蟲,如螞蟻、蟋蟀、蝴蝶、知了等,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每一種昆蟲的形態來發現其中的色彩美、外形美。圖片給予學生的視覺衝擊,可以讓學生了解每一種昆蟲,從中獲取美學知識和靈感,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發現”“欣賞”和“評述”過程中增長自己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保證課堂教學取得理想效果的最佳條件。只有爲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利用色彩斑斕的畫面和優雅動聽的聲音,讓學生產生一種對藝術的享受,進而將課本中靜態的知識在微課中以動態的畫面展示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3]。如“春天的消息”一課中,讓學生以繪製自己心目中春天景色的明信片爲背景,讓他們感受春天的景色。這樣就能很好地將課本上描繪春天景色的文字信息用繪畫的方式呈現在眼前,讓人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學生通過繪製自己心目中春天景色的明信片,並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位學生能看到的春天的景色有綠葉存生、蝴蝶飛舞、燕子築巢、冰雪融化等,鮮明生動。這時候,教師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作爲背景,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氣息,學生通過觀賞後都發出由衷的讚歎和對春天的嚮往。微課在情境創設中利用試聽一體化的優勢,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爲主動探求,讓學習變得輕鬆而快樂。

5結語

微課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衍生而來的新型教學模式,採用微課教學讓課堂變得生動、趣味、方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不僅有利於學生高效思維,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藝術鑑賞能力。國小美術教學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的優點,讓學生體驗到美術教學的藝術觀賞性和情感價值,爲自己未來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篇22: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灌輸式教育是傳統美術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回顧與總結美術教學,發現當前許多的教學方式必須進行改革,才能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爲此,必須重新認知美術教育,明確美術教學的內容,理清學生需要學習的美術知識。鑑於此,以新課改爲背景,探討如何提高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增強國小美術教學的效用。

關鍵詞:國小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分別是學生方面與教師方面。學生方面則主要爲有效學習,即學生在經過教師一段有效的教學理念培養之後,能夠在學習方面獲得有效提升;教師方面則主要爲有效教學,具體表現爲教師爲促進學生進步而採取的所有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主要有三點,分別爲: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二是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需要學習什麼,掌握哪些知識;三是採用學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識的教學手段。

一、將遊戲融入教學當中,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和進步

國小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融入適當的遊戲,能夠進一步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增加和活躍課堂氛圍。此外,科學設計遊戲,也能夠引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及觀察力,培養他們的團結互助意識。因此,在教學中融入適當的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和進步,能夠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遊戲”是國小生特別喜愛的活動,藉助遊戲活動進行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參與教學之中,學習更多的美術知識。如在《水墨遊戲》課程教授中,爲了能夠避免枯燥乏味的水墨畫教學,教師可以精心設計課堂,融入遊戲成分。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隨着線條跳舞”的遊戲場景,先後播放一段舒緩的輕音樂和爵士樂,讓學生隨着音樂自由跳動,融入其中,進而趁熱打鐵,播放《賽馬曲》,讓學生在歡愉的氛圍中,聽着音樂畫墨線,一邊感受到駿馬馳騁草原的景象,一邊伴隨感受進行繪畫創作。學生在遊戲中繪畫,體驗着不同墨色之間的轉變,同時,一幅幅水墨畫作躍然紙上。在遊戲氛圍的襯托下,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無垠的時光中自由遨遊。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過早用繪畫技巧對學生進行規範,應該注重對他們繪畫興趣的培養。然而,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十分重視教學知識的教授、教學方法的選擇及教學手段的運用,但相對忽略了對學生個人學習興趣的培養。這就導致學生從小就被固定的思維方式束縛,從而形成“千人一面”的作業現狀。爲了改善這種現狀,教師必須對此種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注重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1.尊重學生,鼓勵創新。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國小生對繪畫的興趣相對較高,畫的很快,會根據自己的想象錯誤地在畫板上增加不同的色彩和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繪畫結果存在瑕疵。但是,作爲教師,切記不要急於糾正學生的錯誤,因爲這樣會打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挫傷學生的天真與稚拙,導致學生天生的領悟、感覺被常識所取代。故應採取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將正確的繪畫技巧與領悟相結合,從而進行繪畫創作。2.指導觀察,培養感悟。觀察是繪畫的前提,只有通過對事物進行細緻的觀察,進而結合自身的感悟,才能繪製出美妙的畫卷。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並分析事物的本質,加深對事物的瞭解。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對學生思維感悟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構造,特別是虛擬抽象構圖。此外,教師也應當適當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從而將感悟有效地轉化爲圖畫,並展現出來。

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國小美術教育實踐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的培養,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美術。作爲國小美術教育的教師,應當把握好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對其進行表揚與鼓勵,鼓勵他們學習美術,堅定信心,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引導與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主要有三個方法。1.語言評價。教師要積極鼓勵國小生學習美術,在批改學生作業時,多給予學生建設性的意見,少用批評或否定的詞語,比如“很棒”“做得好”“繼續努力”等鼓勵詞彙。此外,在日常的課堂教育中,教師要及時表揚與鼓勵學生的閃光點,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2.肢體評價。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除了語言評價外,教師還應採用肢體評價,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等。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向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伸出大拇指,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也可以通過一個微笑或撫摸表示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3.物質獎勵。國小階段,學生是十分看重教師的物質獎勵的,如一朵紅花,一個小勳章或一個小飾品等。在課堂之上,爲了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教師可以設定爲發言的同學發一朵小紅花,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也激勵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

四、善於引導,巧妙提問

古人曰:親其師,信其道。一個教師如果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喜歡自己的講授方式和知識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教學之中,必定能夠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所以,教師應對課堂講授進行刻意的設計,以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效用。在向低年級學生講授《三個好夥伴》課程時,考慮到專業的美術教學術語(如“塊面”“構圖及色彩”)比較苦澀難懂,教師就可以運用較爲簡單的白話進行講授,由淺入深。運用“這幅畫漂亮嗎?什麼地方你記得最牢固?”等簡單的方式提問,引導他們進行思考,進而引起他們發現紅黃藍三種顏色能夠調出其他顏色,調動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然後,結合紅黃藍這三個顏色的實例,對“塊面”“構圖”等專業術語進行解釋,使學生們更容易理解這些術語,同時也能夠更加主動參與美術課堂。

五、課堂設計注重語言情感和德育感染

輔德益智啓美是美術教育被公認的功能,由此可見,美術教育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美術教育能夠有效地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觸及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層次。如在對《自由領導人民》一畫欣賞過程中,面對半裸的自由女神,同學們的表現各有不一,有的感到好奇,有的表現爲忸怩不安,有的甚至不敢觀察。面對這樣的情況,美術教師必須把思想品德教育作爲重點,藉助有關的人體構造圖,聯繫實際,向同學們解釋人體的生理是自然現象,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們明白人體繪畫作品是以表現人體的動態美與形體美爲目的的,是對人體自身的讚美,對生命的熱愛,是一種健康的藝術,從而糾正學生思想中不健康的因素,提升他們對美術的認知。總之,伴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國小美術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爲從事國小美術教育的工作者,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改革趨勢,對國小美術教育進行改善,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有效性。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切實獲得有效的美術知識和提高美術認知,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燕.新課標下國小美術課堂教學方式之研究[J].科普童話,2016,(14).

[2]秀連.國小美術教育[J].讀寫算,2017,(20):93.

[3]夏軍芳.示範教學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6,(22):150.

篇23: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當下熱門的環境教育課題,分析了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目標體系和教學方法,最後研究了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評價體系的實現。

關鍵詞:國小美術;環境教育;體系研究

近年來,環境問題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人們在注重環境問題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將環境問題和美學問題結合起來,並將此作爲美術教育改革的新契機。除此之外,《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規定了環境教育的具體要求。因此,新的美術教育改革需要將環境教育真正融入國小美術教學過程中,這樣有利於我國環境問題的徹底解決。有鑑於此,本文從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目標體系、教育方法、評價體系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爲新課程背景下國小美術教學對環境教育的體系研究提供有益參考。

一、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目標體系

當前環境背景下,將環境教育融入到國小美術教學中的總目標主要體現在:促進學生審美能力提高,培養他們的綜合環境素質;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通過準確瞭解環境和美術之間的關係得以提升;使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相關環境科學知識,在實際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端正自身的環境保護價值觀,在環境實踐活動中能夠自覺以正確的態度、情感以及行爲模式對待自然,在提升自身知識儲備的同時,提升自我責任感。

二、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教學方法

前文提到國小美術教學中環境教育的主要目標,爲了能夠更好地實現該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美術教學方法尤爲重要。合適的教學方式能夠改善學生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使其環境保護意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本文主要介紹以下兩種授課方法:

1、滲透式講授法

所謂滲透式講授法是指,教師在對國小生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將教材中的環境基礎知識,通過講授的方式教給學生,以達到提高學生環境認知能力的目的。但是,在使用這種方式的過程中要切記“照搬照抄”,這就需要教師在美術授課過程中將環境意識加以適當的穿插,如可以利用多媒體、動漫等形式,這樣有利於學生養成自覺保護環境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觀念。具體到爲學生講授裝飾畫製作的時,教師可以將“變廢爲寶”的循環保護理念融入課堂的講授過程,引導學生將家裏廢棄不用的彩色廢舊掛曆或者穿舊的花色衣服,通過獨特的藝術思維將這些色彩豐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加工,用以裝飾教室,通過這樣的動手能力,將環保理念融入他們的創作思維。

2、辯論式教學法

所謂辯論法式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對存在的環境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與他人不同的觀點相辯駁,並通過學生之間的這種辯論找到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具體在課堂實踐中就是,教師將不同的美術作品陳列,並且讓學生就該作品存在的環境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隨堂設置一些爭議性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就此進行辯論。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辯證思維。如,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當前我國水污染的資料片段,讓學生意識到水質污染的嚴重性。就此,讓學生進行討論“面對這樣的水質污染,我們應該怎樣做”,討論結束後讓學生以自己的真實體會進行相應的畫作,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以海報的形式進行粘貼、宣傳。

三、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環境教育的評價體系

明確了國小美術環境教育的目標機授課方法之後,還應該建立完善的環境教育評價體系,以此來了解教師的教授是否實現了環境教育的目標以及學生的適應程度、學習效果以及價值觀是否發生變化。該評價系統主要是針對教師、學校和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主要是通過授課的方式方法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觀察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否發生變化,而針對學校的評價就應該是綜合性的評價,包括教育的環境、氛圍以及相應的設施設備等。通過這樣的評價體系,有利於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並且根據評價的結果及時調整相應的授課方法,達到教育的目標。新課程背景下,在國小美術課程中實施環境教育的目標在前文中已經進行闡述,主要爲了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以及他們的環境素養,最終能夠將我國環保事業從源頭抓起,將環保的理念通過教師的講授以及學生之間的辯論,深深埋藏於他們的腦海。因此,此處談到的環境教育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爲重要,爲了防止個別教師將這一新的授課理念形式化,需要學校和社會雙管齊下,將評價制度落到實處。例如,學校可以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對授課效果良好的教師適當的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提高他們的授課積極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小美術教育中實施環境教育,不僅有利於學生從小養成好的環境保護習慣提升他們的環境素養,而且從長遠來說有利於我國環保綠色事業的穩步進行,真正的實現綠水青山。當然這也是一項艱鉅而長遠的任務,需要教師、學校和學生的有力配合,真正做到創新式的美術教學,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注重教學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能夠生動的向學生展示美術與環境之間的聯繫,通過形象化的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課堂的學習提升自我環境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念。學校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多進行交流學習,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設施設備,並且適時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在教學完成後及時進行教育評價。相信通過以上努力,國小美術教學中的環境教育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陳玲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實驗國小

參考文獻:

[1]馬軍.探討新課程背景下的國小美術教育與教學[J].才智,20xx,36:123.

[2]王曉麗.新課程背景下的國小美術教育與教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xx,11:99+106.

[3]劉中華,王小軍.綠色美術教育初論——在美術教育中滲透環境教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06:145-147.

篇24: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加強國小美術教學質量的措施分析

教育體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加重視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國小美術教育存在不少問題,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單一,教學秩序混亂等。美術作爲一門美育的特殊學科,其內容的豐富性、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等將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國小美術教師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樹立現代化教學理念,採用各種手段幫助學生學好美術課。爲了加強國小美術教學質量,應採取如下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發揮主導作用師資力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目前很多國小在美術方面的教師資源力量還比較薄弱,專業水平也不高,有的美術老師還是語數英老師兼任的。此外,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倡導自主學習的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美術老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因此,國小美術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現代素質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強自身專業水平。

學生由於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還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插圖的造型與藝術表現背後的含義,對美術作品的內涵、藝術風格等也沒有掌握,達不到審美的要求。因此,美術老師必須加強自身素質,不僅僅要具備美術專業知識,還要善於將自己對美術的見解與經驗,以積極的情感體驗爲基礎,用學生喜聞樂見並積極主動參與的形式,提高自身美術教學水平。

(二)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

豐富課堂教學國小生比較好動,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注意力。要想保證課堂教學規範,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要求教師發揮教學熱情,採取多樣的形式,傳授美術的基礎知識技能,豐富課堂教學。採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進行美術教學就是很好的教學手段。從網上獲取教學資源,結合美術課程的特點,拓展、豐富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創造自由互動的課堂也是非常有效地手段之一。

綜合使用講授、遊戲、討論、演示等教學方法,採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讓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學會自己判斷美醜、感悟繪畫作品的內涵,並進行自己的繪畫構思。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纔能有效地豐富課堂,加強國小美術教學的質量。

(三)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

培養審美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強的動力。國小生的思維跳躍非常快,總是樂於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展開一些思考和研究。因此,美術教學要注意開發學生的興趣資源,吸引學生主動去認識美,發現美,集中注意力在美術課堂上,學習效率必將有所提高,從而教學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探究性、綜合性美術寫生活動的開展就是培養學生興趣的一種手段。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從具有不同形態、結構、比例和色彩等的世間萬物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有特別感悟的繪畫素材,不但能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開拓視野,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親身體驗,從教材、從周邊的人事物中發現美、領悟美,享受美術學習的快樂。

(四)實現多樣化教學評價。

啓發審美創造不同的人對事物的欣賞角度不同,發現的美也不同,因此,對國小生美術課的評價不應該限定在分值上,教師必須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從實際從發,針對國小生的不同性格特徵和不同感悟能力,制定出層次分明的適合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教師要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在尊重學生的藝術欣賞的同時給予客觀指導,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構圖或調色能力,從臨摹相似度或創新性等多方面引導學生自由發揮,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鍛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審美創造力。

二、結束語

爲了加強教學質量,作爲國小生美育的啓蒙者,美術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和審美創造能力;規範美術課堂,不斷創新欣賞教學繪畫的方法,讓學生不僅學會欣賞美,還要學會創造美,更要學會感悟美,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和審美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纔是最高教學目標,這纔是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表現。

篇25: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國小美術創新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繪畫才能。兒童身上本來就有一種好奇、好動,躍躍欲試的創造欲,教師只要善於引導,富於啓發,便能有效地提高兒童的創新意識。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兒童認知事物的心理特點及繪畫的特殊形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去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一、面向生活,激發興趣

美,就在我們身邊,生活是創造的唯一源泉,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這是創新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兒童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大都是在室內進行的,由於缺少生活,沒有“心”的參與,學生的繪畫結果呈現出模式化、固定化的特點,缺少創新,沒有個性。如果轉變下環境,讓學會們用心去體驗生活,去感受生活,必然會激發他們的興趣,開拓其思維。例如有次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畫命題畫《我最感興趣的活動》,結果收上來一看,學生們畫的都是一些陳舊的題材,他們實在想象不出有趣的事情。這也因爲他們跟大自然太少零距離接觸了,環境讓他們的童年色彩平淡,不再多姿多彩。因此,在教學中,我儘可能讓學生多去接近大自然,去體驗生活,去感受生活,還是上次的命題畫,這次,我讓學生走出去,讓他們在大自然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他們很放鬆自己,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有特色的活動。並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經過引導,一幅幅個性色彩鮮明的圖畫躍然紙上。

在兒童繪畫創新過程中,我們應該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展創新的機會,引導兒童積極思維,讓他們在創新活動的過程中感悟創新,體驗創新的快樂,從而掌握繪畫創新的自主權,使繪畫活動轉變爲兒童內心需要的顯現。“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走進生活,感悟生活,這是兒童繪畫創新的生命力所在。從生活出發,讓他們的繪畫貼近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才能促使兒童創作出真正充滿童真童趣的創新性作品,使其創新才情得以展現。這是培養兒童繪畫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細心觀察,大膽嘗試

走進生活,用心品位生活,還得學會仔細觀察各種各樣的事物,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這猶如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帶他們走進知識的寶庫。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應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使整個觀察過程圍繞着預定的目的進行,這樣的觀察才能持久、有效。首先得學會“看”,然後纔是“畫”,你能看出多少東西,就能畫出多少東西,你能看得深入,就能畫得生動。由觀察而產生理解,()由理解而產生聯想,由聯想而產生創造,這樣必能激發兒童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指導兒童畫一盆花時,如果老師不提出具體的觀察要求,孩子們往往會得出籠統的印象,畫面必然會粗略。這時,教師可以和他們共同商量觀察的內容和順序,如花盆的形狀、顏色、質地、花葉,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等。在老師有目的地指導下,他們遵循觀察目的,細心觀察,就能夠大致把看到的事物畫下來。接着,老師又讓學生進行聯想添畫花盆背景,從而使畫面內容變得豐富,不致於單調、乏味。當然,良好觀察能力的培養還需要教師創設良好氛圍引導學生樂意觀察、主動觀察。在一定觀察方法的指導下,促進他們觀察能力的提高。

觀察是創新的前提,如果不把觀察的結果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那麼觀察也只是徒具形式罷了,因此,還必須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觀察結果表現出來,允許他們展開想象的空間進行大膽地嘗試,即使嘗試的結果與原物不相像,老師也要大膽鼓勵。沒有嘗試,創新就無從談起。這種嘗試是兒童擁有自己個性的一個過程,在嘗試的過程中,一方面體現他們觀察的結果,另一方面又使他們的創作個性得到最好的發揮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地給與學生嘗試的機會,最大程度地讓他們的創新意識得以流露。這樣有利於兒童個性的發展,也有利於兒童創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小巧的帆船》的繪畫指導課上,我首先指導孩子們觀察帆船的結構,一般說來,帆船分爲船體部分和船帆部分。現實生活中的船體形狀是長條形的,船頭有點尖。在仔細觀察的前提下,引導他們進行大膽的嘗試,讓他們不要僅僅滿足於這種形狀,把船體畫得更好玩些。如畫成西瓜的形狀啊,畫成魚的形狀啊,飛鳥的形狀啊,或者你喜歡物體的形狀等等。試一試,這種在觀察後的自由隨意畫出來的帆船就更有新意,學生一定會設計出各種不同形狀的美妙帆船來。

三、教法靈活,富有創新

教師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必然感到乏味,興趣減退。美術教師應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寓教於樂”,在兒童與美術創新之間架起一座金色的橋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和手段,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讓孩子們在快樂和新奇中表現心靈,提高思維的創新性和敏銳性。就象流淌的河水一樣,因爲流動變化而靈動、秀麗。對兒童繪畫創新能力提高而言,亦是如此。創新教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有利於學生髮展,都是可以採用的。當然,多變的教學形式並非只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興趣,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因爲他們是主體。應設法使兒童的天性得以充分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善於創設各種情景激發兒童的創新興趣。如將故事與繪畫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推理多種結局,並就自己的推理進行繪畫構思。例如我在教《帽子回來了》一課時,給學生講了一個關於小豬的故事,引導學生聽完故事後設想多種結局,有的學生回答是長頸鹿先生幫忙,有的說是小鳥用嘴銜下來,有的講是大象用長鼻子勾下來。學生設計的結局各異,此時老師要善於引導,讓學生展現自己獨特的繪畫思路,就能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表達能力。

以音樂薰陶,激活想象,音樂能激發兒童無限的遐想和創造。在想象畫《我想飛》教學中,我利用優美的音樂和富有情感的語言引導他們想象: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裏,我突然間有着一雙美麗的翅膀,我飛過碧綠的.草地、飛進蒼翠的林間,飛過――你們還會飛到哪兒?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除了長出翅膀可以飛以外,還可以怎樣飛?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有的說:“是仙女帶他們飛。”有的說“是在鳥兒的翅膀上飛翔。”在美妙音樂的感染下,孩子們的想象如同真的插上翅膀一樣在空中飛翔,一幅幅有創新的圖畫從孩子們的筆端涌出。除此以外,教師還可用猜謎、童謠、遊戲、試驗等方法達到創新教學的目的,在此就不一一闡述了。

好奇、好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如在繪畫過程中爲他們提供有趣而豐富的課件以及製作材料等,也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空間。如引導孩子用廢品廢蛋殼、舊掛曆、紙盒等製作剪貼畫,用木板、舊毛線、水粉顏料製作版畫等,都能使兒童受到啓發並激發他們創新的意識。

流雲濤影讀不盡,國小美術創新教學的途徑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學生身上都有着無窮的創造力。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其創新才能,讓他們畫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26: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關鍵詞:國小美術;情境教學;情感體驗;教學水平

當前,新課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也使得美術課程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並且也加大了此課程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佔據的比例,美術教育對學生髮展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所以,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並且採取有效措施努力地提升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值得在國小美術教育教學中給予廣泛推廣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科學情境

爲了在國小美術教育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情境教學法,就要充分結合美術教學的基本特點,因爲美術課程有着較強的直觀性與形象性,所以,爲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課程,就要幫助學生體會到真正的色彩以及圖畫,只有如此纔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儘量爲學生進行直觀教學,這樣纔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散學生的思維。藉助於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爲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比較符合美術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師可以藉助於多媒體技術爲學生模擬相似的場景,進而幫助學生直觀地體會到色彩與情感[1]。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繪畫“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這一畫面時,可以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爲學生創設“春天百花盛開,蝴蝶翩翩起舞的景象”,並且要把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的動作逐漸拉近且放慢,幫助學生仔細地觀察蝴蝶的姿態,瞭解蝴蝶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鼓勵學生開展繪畫創作。如此一來,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的要點與規律,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秀的繪畫作品。

二、通過視覺衝擊豐富學生的感覺

國小美術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目標即爲能夠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利用美術作品自身所具有的較強的視覺性,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首先,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視覺性的強化,要爲學生創造豐富的生活情境,從而爲學生帶來視覺上的衝擊,幫助學生獲得真實的體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藝術構思,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美術作品的創作當中。例如,在組織學生欣賞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這一美術作品時,由於國小生的生活經歷較少,其歷經的苦難較少,無法深刻體會到在美術作品中展示出來的人們承受戰爭時的痛苦以及無助[2]。對此,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爲學生播放“5.12汶川大地震”的相關視頻與圖片,然後幫助學生體會到災難會給人們帶來的無助與痛苦,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獲得相應的感受,然後再把這些感受遷移到《格爾尼卡》這一美術作品當中,準確地找到地震畫面和這部美術作品彼此間存在的相同點,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感知美術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深刻內涵。

三、合理融入其他藝術元素

對於不同種類的藝術文學而言,其彼此間是具有緊密關聯的。所以,爲了有效地提高國小美術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其他藝術形式的作用,將其合理地融入到美術教學中,在此基礎上爲學生創設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月夜”這一美術形象時,教師可以在教學情境中加入一些文學與音樂元素,可以爲學生播放《靜夜思》以及《春江花月夜》等相關的音樂[3]。然後,再從文學的角度爲學生講解這兩首古詩中所蘊含的美麗情境與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投入到其中,從而更好地瞭解“月夜”這一美術形象。在此情況下,學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瞭解美術形象,並且可以更加準確、深入地描述美術形象。在繪畫出美術形象之後,就會使美術形象具有更加深刻的意蘊。不僅如此,通過音樂與文學的展現也可以幫助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使其不僅可以準確地把握美術形象,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更多個人的體會,從而使得繪畫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內涵,賦予其新的靈魂。

四、引導學生自主營造學習情境

對於國小生而言,其有着比較豐富的想象能力,而且對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對於事物也有着個人的獨有見解,願意用個人的方式對事物進行描述與表達[4]。在此情況下,在國小美術教育教學中,教師就要積極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鼓勵並且引導學生能夠憑藉個人的能力創設出準確表達個人心聲的情境,如此一來,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不僅如此,對於國小生而言,其表現能力也較強,因此教師也可以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爲學生創造一定的挑戰,進而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鬥志,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情境創設中,可以不斷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取得最後的勝利,這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爲學生帶來更多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國小美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提高國小美術課程的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

五、積極組織開展實踐活動

爲了更加有效地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必須要獲得相應的基礎知識,而掌握技術方法的前提即爲必須要歷經實踐探究的過程[5]。隨着實踐活動次數的增多,時間的增長,就會獲得更多的探究機會,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術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國小美術教育教學的內容與基本特點,爲學生創設合理的實踐情境。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剪紙的相關課程時,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剪紙藝術的基本特點、發展現狀與具體分類等。另外也要幫助學生了解各種摺紙的方法、操作流程以及紋樣的處理方法等,並且,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多次的實踐與探究。在此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經驗,幫助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剪紙藝術,提高學生的剪紙技能。而且可以通過大量的實踐幫助學生了解美術的構成原理,瞭解其語言特點,有效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美術文化,使其能夠創作出更加優秀的美術作品。六、創造富有文化氣息的教學情境作爲人類文化的關鍵組成部分,美術與人們的現實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有密切的關聯。所以,就要把美術學習看作是一種文化學習,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美,實現對美的鑑賞以及創造,使得學生更加追求美,更加熱愛生活,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此外,美術也是一種文化氣息,其可以將主題的多樣性準確地表現出來,也可以表現出社會的百態,可以培養人們對祖國山水的無比熱愛,使得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藝術觀,可以更加熱愛集體,熱愛生活,熱愛祖國。

總之,作爲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即爲藉助於一些教學方法,爲學生創設形象逼真、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認知以及情境活動的有機結合,爲學生創設出和諧、自由的情境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此教學方法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作水平。因此,每位國小美術教育工作者就要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爲學生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有效發揮此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包玉榮.淺談國小美術教學中的情境教學運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10):47-52.

[2]鄧冬蘭.情境教學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04):172.

[3]努爾麥麥提圖爾蓀.國小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實施策略漫談[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05):38.

[4]劉金琴.談談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應用與好處[J].文理導航旬刊,2016,(10).

[5]姚海靜.創設生活化情境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08):176.

篇27: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1 國小美術課堂的優化教學的背景和意義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美術教育各有千秋。但是,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美術教育, 都在階段性地進行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改革趨勢比較統一,具體而言,都是圍繞兩點來進行美術教育改革的: 一是豐富藝術知識,並加強藝術與生活的聯繫; 二是合理安排藝術與文化知識,以確保二者的平衡性。在如此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下,奮戰在一線的美術教師要作出一定的努力。20 世紀 90 年代,是知識經濟時期,從那時開始,我國的課堂教學改革就把目光放在了素質教育上 。以筆者自身的理解, 認爲素質教育的根本就是課堂教學更注重學生的興趣,教學要更具創新性。在國小美術課堂實踐中,國小生創作出的美術作品都是屬於自身理解範圍內的內容, 且這些作品的創作靈感一定與特定的文化情境相關。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師要充分了解這一點,採取一些技巧有效的引導學生。這樣的引導對於初學美術的國小生而言,無疑是最優效的,能夠讓學生打下堅實的繪畫基礎。美術教師以這樣的角度爲出發點,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可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

2 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模式

國小美術課,以培養學生審美爲基本教學目標,它的美育功能更加強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國小美術課堂教學,就必須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提高其綜合素質。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 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關鍵步驟 。通常,國小課堂教學有界定的時間框架, 美術教師在優化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結構的過程中,千萬要重視這一點。以此爲基準,筆者認爲實施教學結構的優化, 至少需要完成四個階段的課堂內容,爲學生上一節最具價值的美術課。

第一階段,作爲美術課堂活動的初始,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 教師對於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教師可安排一些有趣的開場作爲過渡,讓學生快速的投入到美術學習中。由於不宜在此時浪費過多的時間,一般需要將時間控制在 5 分鐘之內。例如,教師配合課堂教學的主題,講小笑話、小謎語、小故事、聽音樂、欣賞圖片、看錄相等。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適時地引入此次教學主題。這是整個美術課堂教學的鋪墊。

第二階段,進入新授階段,是教師引導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必須抓住這黃金時間, 清晰的講解該節課所涉及的知識、技能、方法,爲學生進行知識、技能、方法的探究打好堅實的基礎。爲了讓這一階段的課堂教學進行得更加順利,教師需要做好一番準備工作。例如課前推敲教案, 或者收集、製作課堂所需圖片資料、確定教學重難點等,讓美術教學課堂充實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枯燥、生澀的知識,教師此時的表達方法應該更加靈活生動。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階段,即學生練習階段,對於美術教師而言,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會遵循一點原則, 即精講多練。這種原則對於美術這門學科而言,意義重大,也必不可缺。在此階段,讓學生有實踐的時間,課堂練習是反映學生知識掌握與否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要進行適當輔導,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讓學生帶目的地去實踐、去練習。

第四階段,評價拓展階段,該階段的課堂教學已進入尾端,此時,教學應以多評價、多提建議爲主,該階段的課堂教學以交流活動爲主。比如教師設置一些形式,讓學生評估自己的作品。展示、評比的方式,可以自行選擇,最終讓學生清晰的認識到作品的不足之處,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3 優化國小美術課堂的教學策略

3. 1 樹立先進的美術教育理念

以臨摹爲基礎的美術教育觀念,在追求素質教育的風氣下, 顯得過於老舊。在這種美術教育觀念裏,教學體系的構建只會圍繞一項內容,即加強學生的繪畫技能。這種讓學生臨摹的做法, 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於學生髮散思維,更不利於學生創作出更具意義的作品。從表面看, 學生的繪畫作業近乎“完美”,但潛藏在這種完美表象下的卻是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殘缺處。國小生活潑好動, 有可能是美術設計人才的好苗子,因此,美術教師要重視轉變美術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美術教學理念,不磨滅每一個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

3. 2 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

爲了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導入課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能否保證,關鍵要看它的開端是否好。如果教師沒有運用好的導入方法,學生在課堂開始就難以進入學習狀態中,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欲就沒有那麼強烈了。爲了避免這種尷尬的境遇,美術教師在導入新課時,要把握三點,分別如下:

第一,導入不能沒有針對性。國小生年齡偏小,心理特徵與初高中生有明顯差別, 且能力基礎不紮實,這些因素使教師在導入新課時,遇到了不少難題。只有在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後, 美術教師在設置課程導入時才能胸有成竹。此外,雖然都是國小生,但是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還是有差別的,因此,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以自己所教年級學生的特點來安排不同的導入方法。

第二,導入不能缺少啓發性。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 教師不能一味地自顧自地講解新的知識點,可通過採用設問和討論的形式創設教學氛圍。這樣就能啓發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美術知識當中。啓發性的設問更能激發學生思考、探索、分析、比較、動腦、動手實踐的慾望。

第三,導入不能過於形式化。教師在進行課程導入的過程中,要運用新穎的方式導入。新穎的導入對於強化他們的感知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更具現實意義。例如, 在進行《太陽月亮你們好》這一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爲了營造出整個教學氛圍, 在進行導入時,筆者講述了神話故事《后羿射日》。在課堂上,先引導提問: “你們知道神話故事《后羿射日》嗎”,接着講述故事,這種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 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爲了烘托出氛圍, 還利用有限的時間播放動畫片《后羿射日》的一些片段。之後, 分組討論。這樣的導入,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符合他們的性格特徵,能給學生有一種新鮮感。

3. 3 更注重靈活運用教材

受新課程理念的指導,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時,不能單純依賴現有教材內容。於教師而言,教材是課堂教學內容的一種範例。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應該適當的進行拓展。在更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不論是生活範疇,還是大自然範疇,亦或者是人類社會歷史文化遺產中,都不乏與美術相關的知識內容。教師要認識這一點,並充分利用這重要的資源。從這點上來看,收集和整理就是靈活運用教材的重要步驟。在具體的美術課堂教學之中, 除了整合和理順資料之外, 還需要考慮自身和學校的條件,有選擇、有計劃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教材即利用開放的教學內容,陶冶學生情操。如此做,美術課堂教學的容量和質量都能兼顧。

在理解新課程標準、教材編排意圖後,規劃整體單元教學的內容,分層次設計教學內容。另外,考慮自己所教學生的年齡特點,多樣化地選用授課教材。例如, 在欣賞美術大師和學生作品時, 爲了加深學生對於該作品的審美認知,教師可以先讓一些願意分享親身經歷的學生談談。並類比作者,該如何表現這種感受。之後,教師收集整理一些類似的作品,整理出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個性及創作觀念等,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其中收集整理的一些類似的作品就屬於美術教材的一部分,這些資源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內,展現自己的的價值觀。

3. 4 選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選用合適的美術教法。合適的美術教法能有效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思想,需要更具操作性。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演示、練習、互動式等。其中, 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打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學方法涉及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還涉及安排教師行爲活動的順序。爲了將教學方法的實用價值發揮到極致,美術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需要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學習領域、教學目標等。

3. 5 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學設備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已在各個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 也可運用多媒體技術, 提升美術課堂的有效性。爲了讓美術課堂教學更豐富,容量更大,可以藉助新型的教學設備來實現。在傳統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往往能運用的教具就是黑板,以板書的形式爲學生展示課堂內容,一節美術課下來,所教授的內容有限。這種形式,讓學生感到課堂無趣,因而也不會積極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爲了改善這種情況,美術教師可藉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美術課件。生動、有趣的課件在有限的時間內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於美術課堂教學而言,更強調的是視覺衝擊力,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好符合這一點要求。

3. 5 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學設備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已在各個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 也可運用多媒體技術, 提升美術課堂的有效性。爲了讓美術課堂教學更豐富,容量更大,可以藉助新型的教學設備來實現。在傳統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往往能運用的教具就是黑板,以板書的形式爲學生展示課堂內容,一節美術課下來,所教授的內容有限。這種形式,讓學生感到課堂無趣,因而也不會積極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爲了改善這種情況,美術教師可藉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美術課件。生動、有趣的課件在有限的時間內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於美術課堂教學而言,更強調的是視覺衝擊力,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正好符合這一點要求。

4 結語

總之,國小的美術課堂教學,最基本的是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設置國小美術課堂教學課程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讓教師引導學生髮現美、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對於國小生而言,塑造自己審美觀,就要從課堂中獲取豐富的美術知識。課堂中的優化教學是在一線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個課題。爲了讓美術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得更具現實意義,美術教師需要樹立先進的美術教育理念,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更注重靈活運用教材,選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學設備,升級評價機制,以此更加有效地進行美術教學。此外,美術教師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認真履行自己作爲一名美術教師的職責,爲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貢獻出一份微薄之力。

篇28: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美術課堂的夢幻美感

由於國小生的認知能力和欣賞水平有限,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由於教學工具的欠缺,美術老師往往會感覺不知道如何開講,很難將課堂教學中的內容做到認真描述,而美術課堂的所特有的色彩美感也不能與學生充分分享,對於學生的課堂教學大打折扣。而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國小美術教學,教師可以將事先挑選的圖像、聲音、視頻和背景知識整理成爲課件,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多媒體課件所傳達的教學內容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眼睛和耳朵,刺激其視覺和聽覺,充分渲染美術課堂的課堂教學氛圍,打造亦真亦幻的課堂教學氛圍。比如,在進行模型結構分析和色彩搭配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模型內部結構和外觀設計,而且可以通過模型的旋轉來充分體會到建築之美,感受到建築物的3D立體之美,整個課程教學可以立體生動,比教師簡單的宣導要有效的多。而在色彩搭配教學方面,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三原色的之間色彩原理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而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動手操作,就可以通過三原色的搭配模擬出自然界任何一種顏色,這種教學模式就可以讓學生直觀瞭解到色彩的原理,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色彩之美。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拓展美術課堂的創新視野

國小階段作爲學生脫離家庭環境,步入社會的第一個階段,他們的創新思維和邏輯思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通過課堂知識的宣導,學生可以繼承過去創新思維的結晶,也可以爲將來的創新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國小課堂教學中,努力拓展學生的創新視野也是廣大美術老師的教學重點之一。在傳統的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爲沒有必要的輔助學習資料和自身的年齡限制,對於創作感覺無從下手。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極大地拓展學生的創作思路,提高學生的信息吸收能力,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比如,在進行相關的設計課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課堂搬入到多媒體教室,教師通過多媒體電腦給學生們播放相關的光盤資源或者相關的音頻資料,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手段來表現設計元素,這樣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加強美術課堂的德育滲透

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是教學目的之一,也是教學的手段。美術教育作爲國小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德育培養方面也肩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大多停留在教師的課堂宣導和課下溫習鞏固上,德育滲透或者流於續表,或者成效甚微。多媒體技術作爲最強的信息技術,它可以充分結合國小課堂的審美教育,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課本中的德育內涵,從而能夠達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國小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比如,在美術欣賞課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我們國畫大師的山水畫精品,帶領學生們感受我們國畫所特有的氛圍,也感受到我們國家獨有的文化魅力和國家的大好河山,通過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將愛國心和民族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美術課堂教學中來,使得學生,們油然而生一種民族自豪感。而在《我愛勞動》、《美麗家鄉》等主題創作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相關的創作素材和創作背景,激發學生對於勞動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憧憬,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

四、總結

多媒體技術作爲當前炙手可熱的課堂輔助教學工具,能夠真正有效地將趣味性、實用性和開拓性融入到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極大地減輕老師的教學工作量,又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的國小美術老師一定要積極努力地掌握這門技術,將它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不斷地將國小美術教育推向縱深發展。

篇29: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科學分組,落實指導爲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採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慮到學生的意願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讓學生自由組合,四五個人爲一小組,每小組的成員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幾張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組成員圍坐進行學習,這樣有利於學生間關係的融洽,彼此樂於接受,各組間的整體水平也較平均。

二、情繫後進,三步巧轉每個班級裏都有一些後進生,由於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教學中只能顧及班級的整體水平,對後進生的轉化就顧及不全,使轉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現在通過“合作式”的學習,我總結出一套對轉化後進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課前選定———課堂合作——課後幫助”三步進行曲。

1、課前選定:我在學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組長在學習中選定一些較容易的工序,讓後進生完成,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讓後進生接觸到難度大的工序,產生恐懼感。

2、課堂合作:優、中等生在幫助後進生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具體步驟時,後進生也根據優、中等生的建議或把自己的想法通過畫筆表現出來。如:形態的設計或描繪,讓後進生參與活動,邊看邊學,邊動手邊體會。教師及時給予表揚,使後進生樹立起自信心並在合作中享受獲得成功的喜悅。

3、課後幫助:爲了彌補後進生對知識掌握的缺陷,小組中的優、中等生利用課餘時間,爲後進生提供一些學習資料或現場指導、示範等方式進行幫助。

三、開展評比,引導競爭小組間的評比激勵機制是促進合作完成優秀作業的催化劑。班級自從建立小組的評比機制以後,同學們在課堂紀律、語言表達、構圖設計、色彩表現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這是因爲小組成員爲了集體的榮譽,紛紛討論,獻謀獻策,把各自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然後小組統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動手完成作業,使作品更具有藝術性、表現性和創造性。總之,我認爲小組“合作式”的學習形式作爲集體教育形式的一種補充,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啓迪、相互補充、相互給予、相互吸收。這種學習方式始終處於動態之中,既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又有利於培養拔尖人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和完成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裏,只有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成爲社會的高級人才。情感是創造的靈魂,興趣是創造的先導,想象是創造的核心,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造。黑格爾人爲:最傑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因此,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關鍵。

篇30: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興趣的激勵。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只有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並更多地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識和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基礎。興趣也是信心的推動力,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兒童,總是信心十足敢於大膽表現,他們思想活躍經常表現出創造的慾望和熱情。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採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去感受事物並對事物產生充分的聯想,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在講《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把錄音機帶進課堂,上課時放了一段動物圓舞曲,學生聽了都陶醉在優美動聽的旋律創設的情境之中,我問:“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學生:“音樂很美” 。“好像在大森林裏聽小鳥們開演唱會” 。“彷彿在和小動物們跳舞呢”,這時學生已經躍躍欲試要畫小動物了,藉此情景我便推波助瀾,在黑板上當場示範畫一幅可愛的小動物圖畫,學生們更加興致勃勃了。當學生作畫時我提示,不要囿於教材或老師的範畫,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畫出來,學生歡呼極致。在興奮中學生畫出了一幅幅動態不一、情趣可愛的動物圖,到最後評畫小結時,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構成一幅動物羣圖,然後再度播放音樂,曲圖並茂,學生們開心極了。

二、讓兒童插上想象的翅膀。愛因斯坦雖然不是個畫家但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魯迅先生說:“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學生常常在生活中產生豐富的想象,又罩上純自我的神祕色彩,創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時像童話一樣引人入勝,不要看不起國小生捏泥人,小時候有想象力,思維得到了健全的發展,以後才能夠有更好的創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螞蟻搬家,對孩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營養素。

想象是記憶爲原材料的智力活動,想象力與創造性的關係密切,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越強。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兒童神奇的想象,挖掘這審美的奧妙,進行一些能引起學生聯想、發揮想象的創造活動,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可以啓發學生爲兒歌配畫、講故事配畫、記憶畫、命題畫等等。如爲兒歌《小小的船》配畫:“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天。”學生們不僅能從詩句中感受生動的形象,而且還能擴大學生畫畫的聯想範圍和進行形象思維的能力,並且使兒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們的技能可能會幼稚,表現能力也很有限,但他們的構思往往很新穎,別有趣味,對於學生們這些閃光的創造性火花必須給予鼓勵,通過鼓勵一個學生,而激勵起全體學生進行再創造的熱情。

三、改變教學方法,變照葫蘆畫瓢爲引發。照葫蘆畫瓢———即老師掛一張範畫,學生照着畫;或老師畫一筆,學生跟着畫一筆,誰畫的像誰的分就高。這些傳統的,錯誤的兒童繪畫教學方法只能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中,要強調引發,引發學生內在的感受,情緒、想象、氣質和才能等等。由引發然後產生聯想,聯想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美術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維的產物,通過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形象思維訓練,而且能提高創造思維能力。

我在講一年級的《各種各樣的線》一課時,就是通過引發而運用了類比聯想,類比聯想是指由這一事物的形象聯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給學生們看一張畫滿了短線的範畫,然後讓孩子們聯想你覺得像什麼,由此聯想到其它什麼物象。學生積極動腦筋,學生:“像下雨一樣”“還像密密麻麻的小螞蟻”“又像小蝌蚪”“也像樹紋”“有點像遠處看去塞住的車”“像一大羣正在飛行的小蜻蜓”……我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對了”。又如在講一年級《畫圓形物》一課時,讓學生通過這個圓形聯想有什麼其他物象是圓形的並把它畫下來,想到多少就畫多少,到最後結果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的畫面真是好豐富,有皮球、太陽、蘋果、西瓜、橙子、鈕釦、雞蛋人、輪子、鍾、風扇、救生圈、花、各種小動物、瓢蟲……等等,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醞釀出理想的構思,在隨意的拼搭中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

四、充分運用多謀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益。美術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運用電教多謀體可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把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圖文並茂來傳達給學生,喚起他們的審美知覺,開啓他們的聯想,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特定情感,且有益於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既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在講一年級《穿花衣的熱帶魚》一課時,讓學生欣賞老師製作的小電影和課件,孩子們被那生動有趣的電影畫面和精美的課件製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有如身臨其境,而且思維也很快跟着活躍起來,在接下來裝飾熱帶魚的時候,他們大膽想象,大膽表現熱帶魚身上的圖案和色彩,到最後當學生把一條條的熱帶魚“遊”到黑板上老師特製的大海里時,呈現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羣活靈活現的美麗的熱帶魚,這時你一定會驚歎孩子們的想象力盡是如此特別與豐富。

總之,教學中應採取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而創造型學生的培養必須先有創造型的老師,多學習多思考,不斷地創新我們教師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都成爲綻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篇31: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運用媒體,創設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在認識形式上具有形象大於思維的特點,他們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維過程,按照他們的心理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有趣的電腦課件、精美的範畫的情境的設置等),誘發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其學習慾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覺得學習是快樂的。

學生認識美術主要是依賴視覺的直覺感知來完成,要感受美術的美,就必須投入到美術中去。隨着鮮豔的色彩、流暢的線條,展開豐富的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動之以情、積極參與、快樂的學。比如說我在《穿花衣的熱帶魚》這一課時,製作了精美的教具,創設了蔚藍的大海、各種各樣美麗的熱帶魚,還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這樣以來,學生全都爭先恐後地要求參與到美術活動之中來。

二、學習過程中的“言語”激勵

言語,是教師和學生的直接互動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句話都能帶給學生無限的影響。在課堂中,經常聽見老師們用“說得真好!”“你的想象力真豐富!”此類籠統的語言來表揚學生,多而濫,缺乏激勵效果。美術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評價,是建立在學生美術學習的客觀事實的基礎之上,試圖找出學生在處理學習問題時遇到的困難及其緣由,瞭解每位學生髮展中的需要,及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如“會動的線條”教學活動中,我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會動的線條?”學生找到了翻滾的海浪、飄揚的頭髮、搖擺的小草等,這時有一位學生說:“我在縹緲的煙霧中找到了會動的線條!”“太棒了!你用自己的雙眼看到了別人不曾注意到的線條,有這樣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老師相信你會發現很多與衆不同的美!”這是我對學生由衷的讚賞。之後,全班學生的思維都拓展開來,以尋找生活中更多更奇特的動態線條。美術評價要注重美術學習表現的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的培養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激勵學生學會學習、大膽觀察、敢於表達的良好學習品質。

三、設計美術教學活動時,必須增強其趣味性

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纔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多次實踐,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爲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習《手拉手,找朋友》一課時,由於這一課是學習認識色彩與線條,並運用色彩和線條畫一張畫,爲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的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我根據《找朋友》的歌曲作爲課件的主題曲,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各種卡通模樣的小油畫棒人和各種各樣的卡通線條人,它們在音樂聲中一起做“找朋友”的遊戲,學生們看了以後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就讓他們戴上小油畫棒和線條的頭飾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學生們在做遊戲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多種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而這節課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學生也非常感興趣的參與其中,並在快樂中學習。

四、作業呈現中的“印章”獎勵

美術教學重視學習過程,但必然也要通過各種媒介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用不同形式表現出來,也就形成了課堂作業。美術課堂作業一般以繪畫、手工作業爲主。繪畫作業呈現在作業本上,教師應及時批改,給予學生作業相應的反饋。在作業本批改中,我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寫上一句簡單的評語。在此基礎上,我再給予評價和印章的獎勵,寫出我的感受,讓學生從自己出發、從他人觀點、從老師建議多角度瞭解、感受、評析自己作品的優缺點,及時反思,更上一層樓。在美術課堂學習中,學生不論是對自己或是對他人的作品展開評價,都可以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評價過程中學會評價的方法、誠懇的待人態度,同時他們的表現能力、表達能力、自信心以及批判思維均能獲得進步。

五、課後拓展中的“物質”獎賞

我經常會收到學生的“小禮物”,如用太空泥捏製而成的小動物、用彩紙製作而成的摺紙卡片……這些都是學生用課餘的時間製作的。作品不一定精美,但稚樸純真,表現出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愛。這時候,我也經常會給學生一些“物質”獎勵,如我親手繪製的卡通漫畫、自己製作的橡皮印章等,學生們如獲至寶,面容堆滿可愛的笑容,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榮耀。在每節課的作業安排中,我都會添加一些課外的小延伸。如“小泥人”教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小泥人的製作方法,下課前,我將把塗色的方法印成“學習卡”發給學生,旨在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塗色方法,利用課餘時間嘗試給自己捏製的小泥人塗色。有興趣的學生作品完成後,會帶給我拍照留念,有的學生還會作爲禮物送給我,我的辦公桌上到現在還放着孩子們的作品。課堂中的學習是依課表制訂,而課外的自主學習才更加難能可貴!因此,對課外能主動進行美術活動的學生應給予大力的讚賞,以樹立學生的自信,

激發學生的持久興趣。課程實施中的評價對象是學生,評價的每一種方式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在教學過程或學生作品展現中靈活地使用不同的評價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採用合適的評價手段,持續進行多元評價,才能夠做到真正有效的評價,促進課堂效果的提高。

總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觀能動性,都不喜歡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充當知識的容器。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把學習美術內化爲自我的需要,積極地參與美術活動,快樂地學習美術,自覺地接受美術的薰陶,從而領悟美術的魅力:同時也可以藉助美術的神奇力量,促進學生自身身心的和諧發展。

篇32: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是培養學生美術基礎的重要教學內容。本文概述了國小美術在不同繪畫領域的教學方法,給出了色彩教學與實踐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美術教育;色彩教學;國小教育

正如美術學家小林秀雄所說的,色彩是破碎了的光,世界因此而多姿多彩。色彩是人認識世界的開始,對色彩的喜愛和追求是國小生的天性,注重國小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與實踐,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審美的提升以及價值觀的正確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國小美術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色彩的運用,利用色彩豐富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1.國小美術在不同繪畫領域的教學方法研究

1.1國小美術在國畫中的色彩教學

國畫在一些大中院校的開設已經比較普遍,近幾年在國小美術中的教學逐漸變得廣泛。國畫是中國的主要畫種,具有較強的民族特性,對國小生進行國畫教學,在增強其對色彩的感知的同時,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相對來說,國畫當中的色彩變換相對較少,色彩調配也比較簡單,對於國小生而言,其所畫的國畫童味比較濃,彩墨效果強烈,顏色的暈染也比較自由,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適當放鬆對繪畫技能的要求,讓學生自由發揮,在自己獨特的繪畫當中感受筆墨與色彩的融合。

1.2國小美術在水彩中的色彩教學

水彩教學是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有效手段。所謂水彩,顧名思義,融合了水和色彩兩種元素,以水爲調和媒介,具備了水清澈、透明、柔和的特性,又具有五彩斑斕的多樣色彩。相對來說,水彩是比較難把握的,因此在教學初期,可以利用油畫棒進行繪畫,在繪畫過程中,注意對國小生水彩感的培養,水彩感是在長期的實踐中訓練出來的,需要對自然界的素材有敏銳的觀察力,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讓學生都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油畫棒進行繪畫創作後,學生能夠直接感受道水彩顏色的斑斕多彩,能夠根據自己觀察到的世界顏色進行水彩的定義,豐富自己對色彩的感應能力。

1.3國小美術在版畫中的色彩教學

大衆對版畫的認知度相對其他畫種來說是比較低的,但是版畫自身是具備很高的藝術地位的,正如鄭振鐸先生所說的“梨棗圖畫,爲推動文化,功高不可勝言”。版畫是伴隨着印刷術而發展的,巧妙地運用“留黑”的手法對其進行處理,會得到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進幾年兒童版畫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兒童版畫的特點就是對色彩的運用。進行版畫教學時,首先要利用一些簡單的活動,例如手印、葉印、拓印、做印章等,讓學生對版畫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同時激發其對版畫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套色版畫進行教學。兒童套色版畫一般是一版多色,當作品刻印完以後往往是不能再印了,從而成了絕版,因此可以成爲學生自己獨一無二的美術作品。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階段和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將色彩的感覺,像是冷暖、輕重、華麗樸素等融入到教學中去,讓國小生在創作中感受不同的色彩,認知色彩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2.色彩教學與實踐的具體措施

2.1利用遊戲讓學生感受色彩

在國小生的世界裏,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都非常有趣,而藝術源於生活,枯燥乏味的文字敘述是無法吸引其學習興趣的,僅僅侷限於課堂時間與空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引領國小生走進生活,拓展視野,發現、觀察和研究色彩。國小美術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對學習美術的興趣,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以此來提升對美術構圖中色彩元素的認識,同時也能夠更好地認識與把握周圍物體的色彩。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的採用遊戲環節,在大家積極參與的愉快氛圍中,提升國小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舉例來說,在進行《彩的對比與協調》一課的學習時,老師可以爲大家準備好玩具熊以及小熊各種顏色的衣服,讓學生爲其搭配,在各式各樣的搭配中,發現問題並感受色彩的美。

2.2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辨析色彩

當前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已經成爲了教學活動中一項基本的手段,在國小的美術教育中教師也應該多利用多媒體設備,增加課堂的生動性。舉例來說,在進行《色彩的冷與暖》一課的學習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的播放,對色彩主題進行講解,並在這一過程中加入具有鮮明的色彩特點的圖片和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辨識色彩的冷與暖。與此同時,在具備不同色彩的圖片的播放過程中,可以配上與情景相符合的背景音樂,增強色彩的視覺衝擊力,同時也給學生增加身臨其境的感受。

2.3走進生活讓學生認知色彩

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色彩,單單在教室中對色彩進行教學侷限性太大,因此,國小老師可以進行室外教學,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中,更好地感受色彩。可以走進大自然,欣賞紅的花、綠的草,白色的雲彩、藍色的天空,還有五彩繽紛的蝴蝶等等,又或者走進一些具有獨特繪畫風格的建築中,在其多樣的顏色設計中給學生講解有關於色彩的知識,在這些親身體驗的情境當中,學生對色彩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會大大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社會的進步,學校在注重科學教育的同時,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國小美術教學方式逐漸被現代的化的教育系統所代替,國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利用色彩環境的薰陶,促進國小生的色彩感知和運用能力的培養,提升其審美水平,並促進其正確的價值觀的確立。

參考文獻:

[1]王安宇.淺議國小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xx,09:32.

[2]王崢如.國小美術教學對學生色彩感的培養策略探究[J].戲劇之家,20xx,09:205-206.

[3]王文京.提升國小美術色彩教學的措施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xx,10:128.

篇33: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美術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個人追求和特點,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極具影響力。爲了提高國小生的繪畫能力和水平,國小美術老師不斷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加以創新,而探究式教學正是其中的一種,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個人藝術素養。其主要的特點包括自主實踐性、綜合開放性等,既可以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質量,也可以提高國小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國小生;美術教學;高效運用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國小美術教學產生深遠影響,老師在教學中更注重合理有效的方式,以提高國小生的學習積極性。探究式教學可以打破傳統“填鴨式”和“滿堂灌”教學方式的桎梏,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維能力,爲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探究式教學作爲現代教育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如何高效運用在國小美術教學中,還需要美術老師不斷的實踐探索,以確保探究式教學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重視課前預習

預習是國小教育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可以幫助老師節省教學時間,還能幫助國小生提高學習效率和自主探究能力。國小生根據老師佈置的任務進行課前預習,有針對性的去學習,既能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有效培養國小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對“精美的郵票”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要求,國小生利用調查、上網等方式,收集各種郵票的相關信息,並且讓學生先試着進行繪畫,然後遇到難點的時候在課堂上向老師側重請教,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效率。

二、培養創新意識

在美術學習中,如果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是很難創作出好的繪畫作品的,這時候需要老師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從以往所學的知識中找到新的切入點,逐漸掌握新的繪畫素材,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對“會遊的玩具”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老師可以學生回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玩具是會遊的,它們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國小生在不斷探索中學習到了新的知識,從而可以自己動手繪畫出小船、螺旋槳等素材,並且還能根據這些素材自己親手製作一個玩具。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還能鍛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國小生在美術創作中的創新意識。

三、營造良好氛圍

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增強國小生對美術設計的靈感,激發學生的繪畫慾望,從而積極主動的進行創作。例如:在開展“星座的聯想”相關內容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們都知道自己是什麼星座嗎?這些星座的命名規則是怎樣的?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慾望,然後利用多媒體在相對昏暗的環境下爲同學展示各個星座,讓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臨摹。這種教學氛圍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還能加深學生對星座知識的瞭解,從而鍛鍊國小生的觀察能力,提升國小美術教學效果。

四、進行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國小生的探究能力,國小生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充分進行自由討論及合作探討,既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滲透素質教育,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美術興趣,培養的學生的藝術素養。例如:學生在學習“十二生肖”這一課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討論自己印象中的十二生肖是什麼樣的,然後集思廣益進行創作。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除此之外還能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國小美術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五、利用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也是國小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課後作業老師可以清楚的知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探究式教學的成效如何。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後作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培養國小生的探究精神,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質量。課後作業還可以幫助國小生清楚感知自身的不足,從而完善美術知識結構,對提升國小生的綜合素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例如:學習完“畫扇面”這部分內容後,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一些扇面,然後選擇其中比較優秀的作業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不僅能提高國小生對美術作業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在作業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國小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再例如:學習完“喜怒哀樂”相關內容時,讓學生將自己平時所見所謂的面目表情都畫出來,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國小生的美術水平,培養其自身的藝術細胞,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如何有效的控制自己不良情緒,養成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六、結束語

根據以上的種種跡象表明,國小美術是提高學生形象思維、想象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而探究式教學,不僅能充分調動國小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還能豐富國小生的情感意識,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國小美術老師通過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培養國小生的創新意識、爲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及充分利用課後作業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美術綜合素養,促使國小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璐.淺析探究式教學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高效運用[J].新課程導學,20xx,(1):23-23.

[2]鮑婷婷.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實踐及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xx,(19):205-206.

[3]李琛.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及效果分析[J].納稅,20xx,(24):187.

[4]肖佳佳.淺議探究式教學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xx,(21):55.

篇34: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美術本身是一門綜合性的社會人文學科,美術教育必須遵循美術活動的規律。我校地處山區農村,如何使美術教學適應學生和當地實際是美術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以適當、適量的鄉土教材來輔助國家制訂的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學的方便,樂於接受,又能很好的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結合我校辦學實際情況,瞭解、分析、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水平和能力後,遵循新課程理念,初步探究鄉土教材的開發和應用。在開發校本教材時,我們注重突出本地的鄉土資源,就地取材,因材施教。開展農村特色化美術教學活動,學生更愛學美術了,還培養了愛家鄉的情感。

一、以人爲本,因材施教

美術課程標準非常重視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美術課程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同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並重。作爲美術課程資源重要的組成部分──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已隨着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被廣大一線的美術教師所重視,並在實際教學中進行開發和利用,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我也對本地有特色的美術教學資源進行搜索整理,並在實際教學中加以利用。

我校地處農業爲主的地區,這裏蘊涵着豐富的美術文化,爲我們鄉土資源的開發和應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廣大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利用這一特點,在全校大力開展了貼近學生生活體驗,利用鄉土自然材料資源,就地取材,開發美術學習內容。

首先,我們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於是就設置了欣賞評述環節,通過一些圖片和文字向學生介紹了家鄉的歷史、名人、古蹟、特產、民間工藝品等,增強學生的鄉土情感和意識,使學生了解家鄉、立志建設家鄉,扮靚家鄉。

二、發揮優勢探索創新

家鄉地處山西河北交界地,旅遊景點較多又是革命聖地和古中山國的遺址,人傑地靈,擁有大量內容獨特、類型豐富的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怎樣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豐富的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已成爲我們美術教師亟需突破的一個課題。於是,我們通過以下的一些舉措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一)、羅列、篩選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

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豐富,若要將它作爲美術課程進行系統學習,先將這些美術課程資源羅列出來,並將它們進行分類、篩選,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幫助學生去挖掘和欣賞。

(二)、根據教材抓住時機,有效滲透地方性美術資源。

我們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第七課《我們的百花園》一課時,學生在校園寫生中發現學校的花草稀少可塑性低,透過大門可以看到山邊和喝水旁的花草已陸續開放,於是我們走出校門近距離接觸自然的美麗和描繪花草的動人的細膩。使學生在無聲無息的情境中體會和揣摩。

(三)、以本地自然資源爲材料,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創作。

1、布貼造型教學

我們在上《春天在哪裏》一課時,帶領學生走出了校園,學校外面就是田地,同學們在地頭田間觀察、暢想,回到教室用各種花色的廢舊布頭再現美麗的田野,學生的製作完全出乎老師的的意料。有的粘貼出了自己和父母豐收時的喜悅,有的表現了雪夜村莊的幽靜,有的表現了蝴蝶紛飛的情趣,有的表現了田野風光的另類,各具特色。這是以往美術課看不到的。布貼畫的妙處不僅在於它活靈活現地再現了人們的生活,而且應用的材料顏色豐富。跟畫筆相比布貼有它獨特的優勢:一塊帶紅點的布就可以做一條石子路,一塊小花布就可以成爲一塊綠草地,上面還點綴着一叢一叢的野花。此處根本不用擔心顏色塗不勻的問題。粘貼的材料也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一步步摸索出來的,一開始我們用乳膠,用雙面膠,但效果都很不理想。學校的老教師提議用白麪打糨子粘布。我們試過後果然粘得很結實,而且還很環保,也不用花太多的錢買,真是經濟實用。

2、樹皮貼畫造型教學

農村學生出門見莊稼,擡頭見樹木。各種各樣的樹葉是貼畫教學的好材料。樹葉千姿百態,與很多物體的形狀相似,用樹葉來貼畫各種物體,既經濟實惠,又能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春天在哪裏》的又一個收穫是,學生們在走出校園觀察的時候揀回來一些樹皮,樹葉,小野花等材料,上《拼拼貼貼“馬賽克”》紙貼畫那課時有學生就問我:“老師我們能用這個樹皮做大樹嗎?”這句話啓發了我,我說:“我們下節課所有同學都去找這些樹皮,樹葉,野草之類的的鄉土材料,我們用這些材料在上一課。”學生們一聽是用這些材料興趣更濃了。課上大家都分別舉着自己手中的樹皮說,我這個象個大蝦、我這個象只老鷹、我這個象只狐狸……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了出來,我又順着他的想象講解了構圖,畫面的完整性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你看看給老鷹添加什麼背景,它就成了一張完整的作品了。在製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分工合作,有做主體的有做背景的,有加工形狀的,有粘貼的。平時被用來當柴燒的樹皮樹葉,在學生的手中變成了一件件生動的藝術品。

3、家鄉布藝——虎頭帽﹑虎頭鞋造型教學

我們這的小孩在百歲這一天一定要頭戴虎頭帽,腳踏虎頭鞋,做個老虎枕頭,自有一番喜慶氣象,爲了尋找素材我們在家鄉的集市上搜尋賣虎頭鞋的老太太,老奶奶很高興她的有人欣賞她的作品,爲了讓學生了解有關虎頭鞋的傳說及相關知識,我們帶着學生走訪民間老藝人聽他們講述虎頭鞋的故事。不光是女生喜歡,男生做出的鞋也很棒,學生製作的簡直是沒有兩隻重樣的,全部都各具特色。

三、大膽嘗試、初見成效

通過兩年多的實踐與摸索,依託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挖掘了大量的可以利用的美術課程資源,並將一些課程資源在自己的美術教學中加以開發利用。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體會、收穫。

一是學生能夠就地取材來上美術課了,他們經常把身邊經常聽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與課堂有機地結合。

二是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提高了教科研水平。學習地方性美術課程,並沒有現成的教材,教師教學時必須自己去開發、編寫、實踐。提高了教師自己參與科研、進行科研的水平。

三是發掘了地方性美術課程資源,使地方具有特色的美術資源深入學生內心,增強了學生的愛鄉之情。

農村學校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看到諸如小溪邊的卵石、泥土、家禽羽毛、各種樹葉、農家的各種秸杆等等都是進行工藝製作的好材料。結合當地資源,可以設計出很多有趣的課。

實踐證明,充分開發利用農村人文、地理、自然資源,開展農村特色化美術教學活動,不僅使農村中國小美術教學充滿活力與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熱愛美術、學習美術的人多了,孩子們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篇35: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遊戲是符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實際情況以及心智發展規律,因此如果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實現遊戲與教學的無縫對接,把遊戲融入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必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增強學習效果。賦予國小美術課堂知識學習遊戲化效果,使學生能夠增強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真正發揮美術遊戲的教學作用。

關鍵詞:國小美術課堂教學遊戲

1、巧用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國小階段的學生,由於其年齡、心理特性等決定其本身愛玩的特性依然存在,因此在教學中使用遊戲的教學方法能夠在課堂上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讓學生在學習一些枯燥的知識或者長時間學習中降低學生對學習的反感。在美術課堂中游戲教學的開展能夠緩解緊張的學習氛圍,學生會在遊戲的驅動下集中注意力併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美術知識、掌握相關美術技能,達到美術課堂學習效果。遊戲課堂也是憑藉其趣味性,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教學過程這個能更好的感染學生,在情景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薰陶,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國小美術《畫故事》這節課的教學中,國小美術老師應該意識到國小生對於故事本身就充滿興趣,學生對於本節課的興趣本來就比較濃厚,教師要善用這一點,把學生對於故事的興趣轉變成畫的重點上,通過逐漸的教授,讓學生學會如何畫故事,在畫的故事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會畫的比較快,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比較典型的學生作品,展示給學生,啓發學生的創作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繪畫的興趣,最後給學生留一些時間,讓願意說的學生,自動的來上臺說一說,講一講自己的故事。通過這種帶入遊戲活動的美術教學,學生會更加願意接受,知識、技能學習的接受度也會很高,學習興趣更能得到極大的激發。

2、巧用遊戲,點燃學生創作激情

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不僅是要學習並掌握美術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學生的審美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激發。因此在課堂中巧設遊戲、巧用遊戲激發、點燃學生的創作熱情非常重要,通過遊戲化的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產生創作靈感,以此讓學生產生主動創作的熱情。只有巧用遊戲,才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使他們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遊戲的加入可以讓學生一邊玩一邊直觀感受知識,這遠遠超過了單一、枯燥的教師講解。例如,在《變垃圾爲寶》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巧用遊戲的方式,先開展“腦洞大開”遊戲,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回憶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變廢爲寶的東西?它們分別是用哪些扔掉的東西利用起來的?是如何利用起來的?然後佈置任務讓學生回家收集,在正式開展國小美術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組,以四人爲小組,讓學生在組內展示介紹一下自己收集到的東西,自己準備如何改造這些東西,最後推選一名代表說一說自己組內的創意,在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所要運用的材料後,開始用自己的材料進行製作,真正的做到“變廢爲寶”,通過這些有趣的活動,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自覺的去準備材料,開展討論,觀察,最後進行創作,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掌握了本節國小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美術創作激情也被很好的激發了,在課堂中願意去想,願意去做,願意去創作。

3、巧用遊戲,優化美術課堂

我們教師應該都知道學生的注意力是不可能一直保持集中的狀態,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學生的注意力是能夠高度集中的,但是過了這個時間之後,學生的注意力勢必會鬆散掉,這就需要教師在準備課的時候有意識的把握住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時間段,通常來說,在每節課的一開始的前十分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接下來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渙散。包括我們的美術課堂也是一樣的情況,甚至會有不少學生對於美術課不屑一顧,調皮的、搗蛋的都會顯現出來。因此作爲美術教師,在課堂中採用遊戲的方式吸引學生,延伸美術課堂的教學、學習效果非常有必要。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講授新課,它是啓發學生思維的一個過程。這時候的遊戲的融入與遊戲的安排必須是要符合、緊扣教學內容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遊戲中得到一定的啓發,讓學生在無意識的“玩”中得到知識的學習,同樣這樣的課堂也能讓學習氛圍,輕鬆、教學具有趣味,這樣的課堂對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國小美術的樂趣,在快樂的國小美術課堂中,去學習美術知識,開展美術創作。例如,在《會變的盒子》的教學,盒子是日常生活中學生都能接觸到的物品,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立足於環保再利用這一主題昇華,在佈置教學準備材料的時候,就是要求學生收集生活中用剩下來的盒子,然後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開展“超級變變變”的遊戲,讓學生先自由發揮,把自己帶來的盒子變化利用,學生有的給盒子塗上顏色,有的把盒子做成一個花盆,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相互合作,看看每個人自己做的會變得盒子能否再變化成一個新的事物,最後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利用我們會變的盒子,變廢爲寶,把會變得盒子運用到生活中去。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加入了遊戲,通過這個遊戲讓學生注意力緊緊的被課堂教學所吸引,主動的參與到美術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在遊戲中也很好的接收到需要的掌握的知識。在遊戲的課堂中課堂氛圍輕鬆、活躍,最主要的是學生喜歡這樣的方式,學習效率也大大增加。巧用遊戲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也不是在課的每個環節中都要加入遊戲,只要根據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適合的環節加入就能發揮遊戲的效果。合理的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運用遊戲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於國小美術的學習熱情,能夠有效的在國小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國小美術課堂中的遊戲教學就是讓學生感受美術,通過遊戲表現美術,最後再回到美術教學的目的中去,所以國小美術課堂中的遊戲就是架起國小美術課堂與遊戲課堂的橋樑。

篇36: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美術課是對國小生進行美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健康人格的重要課程,它和校園文化在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感染方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國小美術教育要把二者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強化美術的美育功能,促進校園文化的健康發展。本文在對二者關係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就校園文化與國小美術教學的融合提出幾點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校園文化;國小美術教學;融合

在國小生眼裏,校園生活應該是他們自由自在、多姿多彩的天堂。這就要求國小美術教師結合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把國小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用靈巧的雙手和活躍的思想親手打造校園優秀文化,並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通過學生的美術實踐讓優秀的校園文化對每一位國小生形成積極的正能量的感染與薰陶,從而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感,促進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

1校園文化和美術教育關係研究

首先,校園文化能夠改善美術教育。人們的學習認知過程受情緒影響很大,優美的環境帶給人們輕鬆愉悅的心情可以有效提高人們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因此,校園優美的充滿文化與藝術氣息的教學環境對學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國小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校園文化和美術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可以爲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與舒適的學習環境,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文化氛圍中得到藝術的浸潤與陶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並且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文化建設的藝術設計,培養學生動手的實踐能力以及熱愛學校的情感。其次,美術教育能夠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校園文化爲美術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能爲美術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機會。美術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學校的教學環境和人文環境,把學校的景觀和文化建設園地變爲學生的第二課堂與美術實踐場所,讓學生在這裏進行學習與交流,同時用他們自己的作品美化學校的環境,充實學校的文化建設園地。因爲這些作品都出自他們自己之手,因此他們對於自己親身參與實踐打造的校園文化具有深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能夠油然而生深刻的愛校情懷,可以有效地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2校園文化與國小美術教學融合策略

2.1探索校園文化與美術教育的契合點

在國小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也可以作爲美術教學的優質資源,並積極尋求二者之間的契合點,以促成二者的融合。國小美術教學就是要從小培養學生對於美術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美育是一個長時期對學生的浸潤與影響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校園文化建設也是通過優美恬靜的教學環境,和諧向上且充滿正能量的文化氛圍以及厚重積極的人文積澱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的教育影響。由此看來,二者在對學生進行文化薰陶和藝術感染方面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國小美術教師要利用他們之間的這一契合點,把校園文化建設和國小美術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2.2讓學生親手打造自己的校園文化

因爲國小美術可以充分展示國小生的想象力,可以自由自在地釋放他們的天性,因此美術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這也正是國小教育利用國小美術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出發點。國小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拓展國小美術教學渠道,引導學生積極應用校園環境以及校園文化。教師要把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建設園地開闢爲第二課堂,指導學生設計班級內的成績欄和文化宣傳欄,用學生自己的作品美化教室環境,在學生中徵集班徽或者班級標示牌,可以和學校協商換掉統一的班級標示牌而用學生自己設計的。同時,也引導學生爲學校設計警示標語牌,在全校徵集學生的警示標語,用學生的手工作品點綴學校的廣場以及體育設施。用學生作品佈置學校的走廊和學校的展覽室,使學生能夠用他們靈巧的雙手和活躍的思維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2.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國小美術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要能夠欣賞藝術的美也能夠感悟生活的美,並且通過美術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信息化時代,國小生也過多地接觸到了網絡文化,難免會受到其中一些不良文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學校文化建設的美術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甄別假醜惡和真善美,幫助學生樹立是非觀。在美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宣傳活動中,教師要強調學生的美術創作要注重宣傳積極的意義,如愛國主義、助人爲樂、愛校如家,同時要弘揚正能量,如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奉獻精神。通過這些美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從而也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遠大的人生理想,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3結語

國小美術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可以讓國小生通過參與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的學習環境、優化學校的人文環境,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同時,優秀的校園文化又可以感染和薰陶學生,使他們陽光、努力、積極向上,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因此,國小美術教師要把國小校園文化與國小美術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二者啓智、美育,培養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希.淺析國小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xx(22):168.

[2]魏秀豔.如何在國小美術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xx(23):265.

[3]餘方.國小美術教育與學生終身發展——論“功利”心態下國小美術教育的出路[J].教育現代化,20xx……(01):235-237.

[4]殷鵬,王碩.國小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的思考[J].文教資料,20xx(20):93-94.

[5]李麗.美術教育與藝術校園文化創新建設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xx(1):159.

篇37: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要】就國小美術教學而言,如何創新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加強創造性教育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引入和應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現代國小美術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創造性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其側重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育和引導,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以及建立學生健全、獨立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從國小美術教學入手,結合工作經驗,就創造性教育的教學融入,發表幾點看法,以供相關教師參考。

【關鍵詞】國小美術;創造性教育;現狀;對策

創造性教育具體是指在創造性學校環境中,由創造型教師應用創造型教學方法,針對學生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進行引導,同時培養學生個人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隨着我國教育事業不斷髮展,國小美術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和關注,同時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如何在國小美術教育中貫穿創造性教學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束縛,構建創造性美術課堂,強調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爲現代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教學問題。本文即圍繞國小美術教學,結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相關要求,就創造性教學的實際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一、在國小美術教學中貫穿創造性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於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傳統模式下,國小美術教育並未受到學生、家長,甚至部分教師的重視,美術教學側重於基礎美術技巧、知識的灌輸和傳授,美術課程以教師單方面的理論灌輸爲主,學生處於被動學習地位,消極地模仿教師傳授的繪畫技巧和經驗,從而嚴重製約了學生個性和思維的健康成長。創造性教育則從根本上打破了傳統教育的限制和束縛,重點突出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側重於學生自主學習思維的培養與引導,從而在積極、有效地自我思考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

(二)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思維成長需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傳統國小美術教學背景下,學生處於被動學習地位,主要通過對教師繪畫技巧和方法的模仿,獲得相應的繪畫知識和能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思維成長需求受到了嚴重的抑制,故而在以往的學生繪畫作品當中,經常會出現“千幅一律”的問題。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創新性教育更加主張學生自主的學習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藝術表達,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和思維成長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滿足,對於學生健全、獨立人格以及良好審美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三)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幾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尤其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深入進行,促使國小美術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教師不再作爲教學統治者參與教學,而是更多的以教學組織者和教學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教學。在這種環境背景下,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不適應性和侷限性,客觀要求國小美術教師應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以滿足學生的實際成長需求,培養學生良好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個人創造能力,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二、國小美術教學貫穿創造性教育的具體措施分析

(一)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

創造性教育背景下,教師首先應積極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重點加強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視和關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與學生進行深入、平等的教學交流,進而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偏好,並以此爲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觀的學習思考,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就國小生而言,其普遍受到年齡、生活閱歷等因素的限制,而不具備完整的觀察能力和事物學習能力,且天真、活潑、好動、貪玩等心理特徵較爲突出,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狀態,只有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真正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偏好後,才能實現針對性的教學調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對學生思維的引導。

(二)加強國小美術基礎教學

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較高等級的能力和思維,其需要學生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實現,是學生主觀思維再創造過程的具象表現。因此,在國小美術教學過程中,國小美術教師還應注意學生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教授和掌握,保障學生充分認識並理解美術相關基礎知識後,在引導學生對於美術的創造性思考。同時,在美術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區分,重點加強學生自主性的觀察和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以美術上色技巧爲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多媒體設備,直觀地演示不同上色方法和顏色選擇的對比情況,從而引導學生主觀上的選擇思考,並通過學生自己的上色實踐,切實提高學生對上色和顏色選擇的認識和理解,幫助學生積累紮實的繪畫基礎。

(三)創設特殊情景,引導學生創造性思考

國小生的思維較爲活躍,加之生活經驗、閱歷較爲欠缺,其在繪畫藝術表達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創造性、創新性的思考和表達。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思考,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想象和創造,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良好學習氛圍和情景的創造。美術作品的表達往往具有抽象性、概念性特徵,國小生在實際創造和表達的過程中,較容易遭遇相應的阻礙和困難,而良好教學情景的創建,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抽象藝術表達的具象化展現,從而降低美術創造的實際難度,幫助學生在相應的藝術情景中,實現自我藝術創造的良好表達。在美術教學情景構建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學習偏好和生活化元素融入的重視和關注,通過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設置,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在豐富、直觀、生動的學習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以《陶泥的世界》爲例,教師在正式教學前就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陶泥卡通人物製作視頻的方式,創建陶泥教學情景,藉由卡通人物和陶泥實踐課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陶泥學習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親手完成主觀思維想法的藝術表達,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創新思維成長,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教學評價方法的優化,通過更多肯定性、鼓勵性的教學評價,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完成更多的創造性表達,並在不斷地創造性實踐中,完成個人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鍛鍊和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小美術教師應全面提高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視和尊重,積極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並通過加強基礎教學、構建特殊教學情景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健康成長,從而提高國小美術教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林.淺談如何在國小美術教育中開展創造性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5,(02).

[2]張國偉.國小美術教育中弼造性教育的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02).

[3]董志玲.國小美術教育中的創造性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z1).

[4]珍珠.淺議國小美術教學中的創造性教育與現代化[J].軟件,2015,(11).

[5]薩斯爾.國小美術教育中創造性教育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8)

篇38: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摘 要: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國小美術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國小生的自主性,讓其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國小美術教學取得實效。而豐富的想象力對於激發國小生的創作熱情和培養國小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作爲國小美術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生活引導想象、走進大自然發展想象、運用感官提高想象、通過欣賞激發想象。

關鍵詞:國小生 美術教學 想象力

國小美術教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藝術課程。人們通常會將國小美術教學簡單理解爲教孩子“學畫畫”,即從不會畫到會畫、從畫得不像到畫得像的過程,習慣了以“像不像”來評價學生的畫作,卻忽略了其身心發展與認知事物的關係;而美術教師和家長也往往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臨摹作品,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其實這樣理解是簡單而片面的。國小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否則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畫匠”,而永遠成不了“畫家”。豐富的想象力對於激發國小生的創作熱情和培養國小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怎樣培養國小生的想象力也是筆者多年來一直思考並實踐的課題。

一、深入生活引導想象

國小美術教學中,要深入學生的生活來引導學生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爲基礎的,不存在與生活無關的天馬行空式的想象。當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的,並非是現實的簡單機械的翻版。所以,美術教師萬不可以“像不像”來簡單評價學生的畫作,那樣會使學生都向“像”靠攏而讓作品失去想象力。國小階段學生的想象力與教師的正確引導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疑問的方式讓學生改變思路,同時肯定其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

例如在教學《遊太空》一課時,課堂上我首先問同學們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準備去太空遨遊,你希望怎樣上太空呢?同學們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後,分別畫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會發現他們的想象力是那樣豐富:坐飛機、乘熱氣球、坐太空船、坐UFO、長出一雙大翅膀飛上去、搭建天梯爬上去……接下來我問同學們:你到達太空後會看到什麼呢?讓同學們繼續大膽地想象,畫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太空想象圖。繪畫過程中指導學生將現實的物象任意變形、誇張、錯位、組合、打亂、改動……教會他們掌握一定的想象方法,結果同學們都畫出了想象力豐富的作品。實踐表明:國小生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並且其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會帶給我們以啓迪。

二、走進大自然發展想象

國小美術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來發展想象。法國教育家蒙門說:“自然和社會是我們最好和最偉大的教材。”許多教育家也都主張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體驗和學習,通過大自然直接啓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同時讓他們去大自然中發現美,從而創造美。因此,國小美術教師有必要經常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四季變化等等,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想象也會隨之迸發。例如在教學生《大樹的世界》時,我帶領學生們去戶外觀察各種大樹,並讓他們講述那些大樹的枝幹是什麼樣的、葉子是什麼樣的、高矮粗細等等,再結合多媒體手段展示各種大樹的圖片、特徵等內容,並與幾何圖形、誇張變形等相聯繫,使學生們瞭解了各種大樹的特點和特徵後再進行創作。結果同學們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大樹,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感官提高想象

國小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提高他們的想象。調查表明,大腦信息的80%都來自於視覺,學生認識世界最重要的途徑就是“看”。另外的20%是觸覺、嗅覺、味覺、聽覺,這些感官在藝術想象中同樣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國小美術教學中,觀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過程,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物象、再現物象、添畫、裝飾、塗色,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讓學生摸一摸不同質地、不同規則的物體,激發他們的觸覺系統;通過讓學生閉上眼睛聞一聞各種各樣的氣味,激情他們的嗅覺系統;通過讓學生舔一舔各種物品(前提是衛生和安全),激發他們的味覺系統;通過讓學生聽一段音樂或者各種聲音,激發他們的聽覺系統。繼而在教師的引導下交流思想、表達感受,再讓同學們利用手上的繪畫工具表示自己的各種感受,畫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實踐表明:運用感官系統的這些嘗試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四、通過欣賞激發想象

國小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欣賞經典作品來激發他們的想象。縱觀凡高、畢加索、米羅、莫奈等大師的繪畫作品,無不充滿個性、閃爍着永恆的人性光輝,這些經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遠學習、借鑑和觀摩。通過欣賞作品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國小美術教師應該有目的地讓學生欣賞名家作品,引導學生向名家學習,在欣賞優秀作品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想象和創造。還可以將學生的繪畫作品進行集中展覽,幫助學生養成樂於觀賞的習慣,於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和提高其審美能力。

愛因斯坦說:豐富的想象力比淵博的知識更爲重要。之所以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其能夠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美術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作爲國小美術教師,必須立足本職,認真研究與探索,在國小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全面提高國小生的綜合素質。

篇39: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筆者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研修與實踐探究。其間,既聆聽了專家、學者與導師的專題講座,也觀摩了省、市、縣、鄉各級的美術研討課,理念與實踐的碰撞,觀念與教學行爲的轉變,無一不觸動着筆者對當下美術課堂教學深深的思考,讓筆者對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示範的必要性、設問探究、欣賞評價等普遍的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把握。下面,筆者結合平日對課改教學的探究,對當下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淺析,希望能給同行們以啓發與幫助。

一、示範與媒體共存,優化課堂教學

隨着美術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多媒體運用越來越廣泛,教師的教學示範卻越來越少了。分析其原因,其一是許多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頗,把《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的“美術課要改變傳統的單一技能技法傳授”誤認爲是“不要注重技能技法的傳授”,認爲“改變”就是“放棄”;其二是教師怕教學示範運用不當或操作失誤,不但起不到直觀的引領作用,而且極易使學生產生模仿行爲,影響學生的想象創造,不符合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理念。因此,許多教師不敢或較少運用直觀演示的方法,而是採用多媒體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特性對作品進行欣賞分析來加以解決。於是教師們產生了疑問:教學示範是否還有必要再運用?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自主創新?……針對這些問題,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常銳倫教授明確指出:“美術課不能不演示,不能因做了課件而以錄像替代直接而直觀的演示。”這爲示範教學的必要性作了明確定位。誠然,多媒體課件是好,但它只是一種手段,它必須適合教材的內容,並非所有的課都適合運用多媒體課件,如“國畫、剪紙”等美術技法課,如果只運用多媒體而教師不示範講解,學生如何知道運筆的方法?如何體驗墨的濃淡、乾溼在宣紙上的變化?如何體驗剪刀與紙的接觸所帶來的奇妙效果?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只會是“看得高興、聽得激動”,等到練習時卻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又如何體現美術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可見,教師示範是必要的,因爲許多的技法效果、方法步驟等光用語言是難以說清楚的,教師親身製作或作畫演示,其方法步驟一目瞭然,學生易懂、樂學,是最吸引學生的教法。

二、設問與探究相融,提高教學實效

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因爲課堂教學內容是由問題串、問題鏈環環相扣構成的,而教學過程也正是師生圍繞問題互動探究,在問題解決中學習、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針對教材與學生精心設計有效的、高質量的問題,使探究富有成效,切勿草率。

否則,提出的問題或是學生無法回答、無法探究,偏離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或是無須探究的無效問題,影響探究實效。例如,執教人美版教材第1冊《畫汽車》一課,教學目標是表現不同種類汽車的外形特徵,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而教師在導入新課後,卻問:你們認識了哪些汽車?學生回答:警車、救護車、消防車……接着教師沒有對車的種類進行設問,致使學生對車的種類含糊不清,偏離了教學目標。而在創作拓展階段,教師又問:汽車爲什麼能在馬路上行駛?汽車裏面主要由哪些機器部件組成?汽車是由誰發明的?此時,教室內一片沉默。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筆者認爲這些問題學生無法回答、無需探究,偏離了教學內容,是與本課無關的無效問題,探究收不到實效。那麼,如何設計好學生回答、討論與探究的問題,讓問題帶動探究,使課堂教學持續高效開展呢?筆者研究發現:一是要深刻地理解教材,使設計的問題符合教學內容;二是要把握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使設計的問題準確無誤;三是要從學生實際及學習內容出發,使設計的問題具有啓發性、具有思考的價值,即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向問題,形成良性的“問題鏈”。只有這樣設計問題,學生纔會感興趣、願思考、有話說,探究效果好。 三、欣賞與評價並進,提升審美表達

如何引導學生欣賞、促進評價有效開展呢?筆者在教學探究中發現:

第一,教師在學生欣賞活動之前要對作品的特徵和要素做出明確的識別,對作品的形式語言及對稱構成原理進行分析和理解,找出美術作品的特點、欣賞要點。當學生對某幅作品有獨到理解時,要及時做出調整和反饋,加強學生對作品各部分的理解。

第二,引導學生從內容美、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等方面對優秀美術作品進行多方位的感受與體驗,並逐步引導學生感受美術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思想內涵,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獨特感受。

第三,引導學生用美術的語彙、美術的眼光來欣賞作品,即用點、線、面、形狀、色彩、構圖等形式語言理解作品的象徵意義,從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變化與統一等基本原理層面理解作品的美感,養成良好的部分或整體審美表達方式。

第四,要構建平等的師生對話關係,讓學生平等地與教師及美術作品進行交流。同時,要給學生充足的欣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感官參與,暢所欲言,相互交流,並鼓勵學生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從而在合作與對話過程中實現審美欣賞能力的建構,使評價持續有效地開展。總之,新課程是一次深刻、持久的教育革命,它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更爲廣闊開放的學習空間,也給教師們搭建了實現理想、展示機智與才華的平臺。作爲一名有責任心的美術教育工作者,要勤於學習,善於研究,敢於挑戰,不斷總結反思,拓展設計思路,完善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煥發新的生命活力,讓教學改革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確保課改的成功實施。

篇40:國小美術教學論文

一、營造氛圍,激發參與熱情

在校園裏營造良好的美術氛圍,激發了國小低年級孩子們參與美術活動的激情。學校每年秋季舉行的校園藝術節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參與學生衆多,“我設計的藝術掛盤”、“可愛的拼貼”、“我喜歡的海底寵物”這些項目貼近學生生活。春季舉行的科技節中的“科幻畫大賽”、“科技小製作”、“我愛小發明”等項目,讓低年級的孩子有一個充分想象、展示自己才藝的機會,也給校園裏帶來了濃濃的美育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強烈的學習動機纔有好的學習效果。學習興趣很多時候並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教師採取一定的激勵措施。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採用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小小的貼畫、可愛的書籤等都可以作爲獎品,來激勵學生。教學中,爲了讓孩子們運用學過的繪畫知識技能,設計出有創意的作品,在教學安排上,要求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圖片,聯繫周圍熟悉的氛圍和環境,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意識,從而也更好地調動了學生完成創意作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調整內容,多樣教學形式

教師針對國小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適度對內容進行調整,選擇孩子們喜愛的教學形式,可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低年級美術教學中,不能過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規範學生,應正確把握國小低年級美術教學的特點採取合理的啓發、引導,保持他們的童心、童趣。如在第一冊14課《像什麼呢》教學時,將非常好看、生動形象的雲朵引入課堂,有的像狗,有的像愛心、梅花鹿、地圖等,由於孩子們熟悉,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大膽想象,自由創作。課堂上教師的及時指導,孩子們把奇形怪狀的雲朵與生活中熟悉的形象緊密聯繫起來,展開想象,有的像地圖、像公雞、像梅花鹿、像小狗、像愛心……活躍了課堂氣氛,爲後面的作業做了有效鋪墊。

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臨畫”、“仿畫”爲主要內容展開的,最終都是大同小異,缺乏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開發。如何讓低年級的孩子敞開心扉、大膽着筆,畫出自己最想畫的、最喜歡畫的一切?在一年級的《水墨遊戲》一課教學設計時,我創設了孩子們散步的情境,如,經過草地、樹林、小河、山坡,結合不斷變化的天氣――下雨了、下雪了、電閃雷鳴,讓學生用枯、溼、濃、淡、粗、細、連、斷等形式的墨線去表現,還可以用變化的墨線去表現各種情緒。引導他們先從心理上握住墨筆,在想象的世界裏暢遊,在不經意的“塗鴉”中,會帶來神來之筆,起到意想不到的獨特效果。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的是不一樣的,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也不能以太規範的準則來評價學生,主要看所表現的作業和所參與的活動的態度和熱情,以過程性評價爲主體。

國小低年級美術教學要尊重其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因勢利導,緊緊抓住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特徵,使美術課堂成爲童眼觀察世界,童心表現生活、童趣創造美好的課堂,凸顯低年級美術教學的特點。

篇41:國小美術教學的論文

引言

美術不僅是一門學科,同時它還是一種藝術,對培養學生的藝術情趣有着重要的幫助作用,所以當代國小教師應該重視美術教學,努力培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促進其綜合成長。國小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不僅要注重繪畫技巧的傳授,還要注重美術情趣及美術感知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發揮出美術教學的基本作用。但是如今的國小美術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學校及教師去克服和改善,這樣才能使美術教學有着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才能使國小生的美術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

1.國小美術教學存在的缺陷

1.1教學方法不夠完善

教學方法是影響美術教學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美術技巧,使學生形成高質量的美術素養。但是我國現階段的國小美術教學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模式,也沒有將學生的心理變化融入到美術教學之中,這使國小美術教學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之中。國小的美術教學方法主要有三種:基礎知識教學法、專業繪畫能力培訓法、大量練習法。這三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爲提高國小生的美術能力,但是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並沒有將這幾種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大部分教師爲了提高國小生的繪畫能力而經常使用專業繪畫能力培訓法,併爲國小生布置了大量的練習任務,國小生面對枯燥的美術練習容易產生厭煩心理,致使國小生對美術缺乏足夠的熱情,降低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1.2缺乏高效的教學設備

美術教學設備對美術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有着重要的影響。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大型城市及經濟發達的城鎮都可以爲國小教學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也可以爲美術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教學設備,但是很多學校並沒有建立相對獨立的美術教學系統,也沒有比較高效的美術教學設備,不是缺乏專業美術教師,就是缺乏相應的多媒體設計,這就限制了國小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國小生的美術學習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如果學校缺乏有效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材料,那麼教師只能通過簡單的鉛筆或水彩筆開展教學,無法教導學生更全面的美術知識,這降低了國小生的美術學習質量,也縮小了學生的學習範圍,不利於美術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1.3師資力量不夠強大

美術教學一直都沒有引起過人們及社會的重視,因爲它並沒有被納入考試範圍之內,很多國小也並不重視美術教學,在美術教師招聘過程中,並未對美術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專業素質進行嚴格的審查,甚至是自降門檻或者降低美術教師的福利待遇,這就使學校招聘的教師沒有過硬的專業繪畫能力和教學能力,從而使高質量的美術教學成爲空談。美術教師的專業繪畫能力及教學能力是開展高質量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師沒有較強的專業素養,那麼他們就無法爲學生傳授更多的美術知識及技巧,這就導致了國小美術教學空有其表,卻沒有內在意義,使國小美術教學無法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2.如何改善國小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完善教學方法

高質量的教學離不開高效的教學方法,要想提高國小的美術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積極的瞭解美術教學的內在含義及作用,充分重視美術教學的價值,努力使美術教學發揮出自身的積極作用,幫助國小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觀點及藝術情趣,爭取爲國小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在美術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提高國小生的綜合素質爲基本教學要求,針對國小生所獨有的特點完善教學方法,將常用的美術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融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新,不僅要爲國小生傳授美術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將專業的繪畫技巧教導給學生,並通過有效的練習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和美術情趣,確保國小美術教學活動能得到有效的開展。

2.2加大美術教學資金投入

我國大部分國小都得到了國家的資金幫扶,但是這些資金都都流向了應試學科,大部分學校並未對美術教學進行有效的資金投入,所以我國的相關部門在進行教育撥款時應該規劃好資金的去向,儘量保證美術教學得到一定的教學資源,確保美術教學擁有一定的物質教學基礎。另外我國很多貧困地區經濟比較落後,自身得到的教學資金有限,面對這樣的情況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幫扶力度,不僅要提供一定的教育資金,還要爲美術教學配備相應的教學設備、繪畫工具及材料,保證教師擁有充足的教學資源進行美術教學,併爲學生提供高質量的美術教育。

2.3加強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建設

學校在進行美術教師招聘時,應該加大教師的考覈力度,確保每一位教師都是美術專業院校畢業,並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另外對在崗的美術教師要定期進行培訓和考覈,確保每一名在崗教師都要有較強的美術能力和教學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國小階段的美術教學可以進行有效的實施。同時還要提高國小美術教師的待遇,拉近與其他主科教師之間的差距,這樣才能對美術人才形成有效的吸引力,確保學校可以招聘到高素質的專業美術教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小階段的美術教學對國小生的美術素養及審美素養有着重要的培養作用,教師應該充分的重視美術教學活動。在美術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美術能力,其次要完善教學方法,最後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高質量的美術教學,努力克服教學中存在的困難,爭取爲國小生的綜合成長提供有效的保障。

篇42:國小美術教學的論文

以往的國小美術教學常常流於形式,通常是教師通過課堂引導,之後進入繪畫技巧和繪畫知識的講解,最後進行課堂考覈。在整個學期,美術教學絕大多數會採用這種教學方式,這導致教學模式單一化、形式化,難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在合作學習模式教學中,教學主體由教師轉變爲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發揮輔助和引導的作用。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將學生分爲若干小組討論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思考能力、創新精神,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國小美術教學應用合作學習的意義

首先,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基本相同,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沒有過多的障礙。教師在課堂上爲學生留出更多的表達時間,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並通過合作和交流表達自身的想法。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消除他們在課堂上的焦慮感,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還有利於推動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其次,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可以獲得更多交流的機會,他們針對教師講授的知識和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且認真聽取和借鑑其他學生的想法,有利於將多種思想進行融合,取長補短,提升學習效果。最後,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相互幫助、共同探究,可以增強他們的情感交流,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並且使他們養成尊重他人、接納他人的好習慣。

2國小美術教學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

2.1分配合作小組要詳細、合理

在國小美術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分組一定要經過細心考量。這樣,一是能夠保證在小組學習中每名學生都能夠發揮自身的職能,保證能夠提高每位學生的操作能力;二是能夠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素質比較平均,確保能夠提高每個小組的學習效率。在分組時,爲了能夠更好地維持班級秩序,教師將學生分爲4~6小組爲宜,如果班級學生過多,也可以在每個小組內再進行小組劃分。待到小組劃分結束後,教師通過課前引導或是引入教學情境,爲每個小組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探討問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給予學生鼓勵,提高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與綜合素質。

2.2確定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加強合作交流

在合作學習中,合理確定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圍繞美術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和安排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熱情,使其在合作學習中獲得成功和快樂。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儘量選擇一些生活中的美術素材,還要確保任務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如,在講授《會說話的手》一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手勢圖片或者影片,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模仿圖片,並擺出相應的圖片,從而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擺出各種手形,並且用筆在紙上勾勒出手形,學生髮揮自身的想象力,對畫紙上的形狀進行補充和添畫,使其形成一部新的繪畫作品。最後,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設計手形,然後將其畫成一個個場景或者畫面,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小故事,如《小蝌蚪找媽媽》《龜兔賽跑》等,讓學生選出優秀的作品,並且給予一定的獎勵。

2.3注重課外延伸,拓展合作空間

國小美術教學課時有限,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學習,還要引導學生加強課外合作,拓展學生的合作學習空間,將課內外合作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合作意識。如,在講授《節日》一課時,教師可以小組爲基本單位,讓小組成員利用課外時間收集一些有關節日的小故事、圖片等,或者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節日設計海報,在合作學習中提升學生的繪畫能力。

2.4增加小組成員的課堂討論環節

要想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還需要在其中增加課堂討論環節,並且爲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要加以引導,指明學習方向。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自主查找資料、選擇圖案等,並鼓勵每位小組成員都能夠表達自身的建議,在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美術作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形式是多元化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塑造美術作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也是合作教學的積極作用。

2.5完善評價體系,積極鼓勵學生

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其能夠有效地總結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必須挖掘學生的創造性,並積極給予每個小組的作品肯定與鼓勵,尤其是一些比較新穎的作品,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對學生施行美育,能夠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美學中陶冶情操。由於國小生有善於思考、好奇、活潑等特點,每名學生心中的創造源泉都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充分發揮每名學生的特點,使學生整體能夠全面發展、個體能夠個性化發展。

3結語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其在國小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推動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特點進行合理分組,根據教學內容明確合作學習的內容和任務,激發學生參與合作的興趣,課內外相結合,拓展合作學習的空間,以培養學生的�F結精神和合作意識,提升國小美術教學效果。

篇43:國小美術教學的論文

1.情感教育概述

在人們的心理生活中,情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產生的過程伴隨着認識而進行,與社會性需求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按照不同的類型劃分,人的情感包括了道德感、理智感與美感。情感領域的教育,不僅有着一定的教育教學方面的要求,還需要藉助於特定的教育教學活動,從而達到促使學生產生情感領域的變化,培養積極正確的情感價值。對於學生而言,正確的情感能夠形成積極的社會與人生態度,懂得如何去愛自己、愛他人,有助於去除不良情感的影響,道德情感教育的地位由此而顯得更加突出。

2.國小生情感發展的特點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學生的情感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進入國小階段後,隨着學習內容的逐步增加,國小生的情感內容變得日益豐富,在情感的調節方面的能力,也有了顯著的增強,情感表現開始趨於自我。首先,處於國小階段的學生,其情感特點有着直接表達性的特點,不僅立場簡單,更表現出強烈的愛憎分明。受到認識和生活經驗的侷限性,通常只會簡單的把人分爲好人與壞人兩類。其次,由於國小生的情感形成,尚處於模仿的階段,表現出很強的依附他人性特徵。教師和家長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將負面情感傳遞給學生。再次,國小生的情感發展,有着很強的可塑性特點。應當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多給予一些正面的引導和鼓勵,以促使其情感的健康發展[1]。

3.國小美術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

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方面,通過實施情感教育,充分表達了學生的內心情感,促進了學生與他人溝通能力的提高,更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另一方面,融入了情感教育的美術教育,學生內心積極的情感得到了增強,對於生活的熱愛由此被激發。同時,在國小階段的不同學科之間,有着緊密的類型。藉助於情感教育的實施,學生跨學科的學習變得更加有效,有益於國小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國小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善於運用教學方法和策略,強化學生的情感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內在的素質和修養,促使其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4.國小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4.1目的與內容

作爲教育的一部分,情感教育通過對學生社會性情感的培養,使其能夠更好的調控自我情感,促使學生積極情感的產生,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情感教育還有着一定的指向性,需要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學齡段,結合其心理髮展的特點和規律,以培養出健康的情感。正確積極的情感教育,有助於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2]。

一般來說,國小階段的學生,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不足,難以獲得高水平的認知和情感發展。其情感發展的一般趨勢,更表現出直接表達性、依附他人性、可塑性等特點。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個方面。以美感教學爲例,通過物體的顏色、形狀、線條等直覺感受,讓學生認識和感受到物之美。

4.2情感教育的原則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需要結合各個階段學生的情感發展特點,及時調整情感培養計劃,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階段性和連貫性。通過對人物、動物或其它對象事物的繪畫形式,能夠吸引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情感方面的教育融入其中,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情感教育和培養,是一個長期而反覆的過程。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環節之中,還包括了課外活動等部分。讓學生通過繪畫練習來了解世界、瞭解生活,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更起到了促進其情感形成的作用,應當貫穿於美術教學的全過程。

4.3培養積極情感的方法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段,可以劃分爲5~8歲的他律階段,以及9~11歲的自律階段。學生應當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規律,選用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在國小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法較多,主要包括了直接法、啓示法、個性法、多樣法等。

其中,直接法在美術教學中較爲常用,教師藉助於自己的肢體語言,能夠與學生實現直接的情感交流。對於學生的繪畫作品,教��應當多給予鼓勵和肯定,能夠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於積極情感的形成。啓示法適用於國小中的高年級階段,隨着學生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其情感也逐步趨於穩定。教師在直接引導之外,還應在教學內容中,注重深層次的啓發。通過與繪畫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交融,促使學生獲得較高層次的情感體驗[3]。

不同的班級,有着各自的特色,而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也都有着自己的個性。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整體情感,還應注重個體之間的差異。結合班級與學生的特點,採用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方案,有助於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需要對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進行靈活變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教學中,可以採用小組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繪畫的創意和技巧。藉助於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積累。

5.結語

國小階段所開展的情感教育,必須以符合學生的情感能力發展爲前提。國小美術教學中所採用的遊戲教學方式,都應與教學內容相關,同時注意避免發生強制性和放任型的傾向。由於學生對教師有着很強的依賴性,教師更應當注重自身審美情感表現能力的提高,爲學生提供更多的正面鼓勵和引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聯繫其生活的實際,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積累,給予更多的關注。在合理的評價機制下,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充分施展學生的才能,釋放和宣泄學生的情感,以促使其內心情感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