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范文站

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想我就含上一粒糖读后感

读后感1.71W

第一篇:想我就含上一粒糖读后感

想我就含上一粒糖读后感

为爱,养成的习惯

——读《想我就含上一粒糖》有感

坐在书桌边,我望着那一行行字,心中却震撼了。因为我知道,那字里行间,隐藏着一个大大的字——爱。这个字我们早已不陌生,生病了父母没日没夜看守是爱;夜深人静时母亲在灯光下缝补衣服是爱;甚至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关切的问候都是爱。但我今天见到的,却不同。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位母亲临死前把年幼的女儿叫到跟前说:“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果,你想我了就含上一粒糖,这样我就知道你在想我了。”就这样,女孩养成了吃糖的习惯。女孩长大后结婚的那几天,沉浸在幸福中的她就没有吃糖。有一天,她突然昏倒,到医院一查,原来女孩是名低血糖患者。

看到结尾,我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一震。我本以为,“想我了就含上一粒糖”只不过是母亲这个善意谎言的一部分,但是谁也不会想到,着只是因为女孩是低血糖患者母亲才想办法让她常常吃糖。可是,这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呀!这位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想到了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而确保身体健康的办法。这也让我想到的我的父亲。

每当我坐在他的电动车后,除非是我靠着他的肩膀,要不他总会不时往镜子里看一眼我。一次,我坐在车后看书,父亲却突然让我把书收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又悄悄打开书,可不就又被父亲厉声制止。我很好奇,难不成父亲背后长了眼睛?我便关注着父亲。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了奥秘。原来父亲是从镜子里时刻关注着我。父亲送我上学已经四年了,而我却才发现他的“小动作”,真是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

不论是让孩子养成习惯,还是为孩子养成习惯,其中最大的魔力就是爱!因为爱,所以能做到。

五年五班 郑卓瑶

第二篇:《一粒种子》读后感

《一粒种子》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小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一粒种子》。

从前有一粒种子,它有核桃那么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珍异宝。一位国王看见了,精心料理,却不开花,国王懊悔地扔掉了。富豪看见了,细心栽培,也没开花,富豪沮丧地扔掉了。商人看见了,用最好的化肥培养它,可还是不开花,商人气愤地扔掉了。这粒种子又被农夫拾到了,农夫把它埋在地里,使它自然生长,终于,那粒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生长的规律,如果违反了这种规律,往往会向拔苗助长中的农夫一样适得其反。文中的国王、富豪、商人都急于求成,结果连一点收获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有些人的爸爸妈妈就像国王一样,叫孩子学这学那,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因为压力太大,最后一事无成。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说:“玩的时候开心玩,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专心。”我没有任何压力,我就像自然生长的种子一样,生活得很好,很健康,将来一定会成为有用的人。 这是一粒独特的种子,象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种在土里能钻出碧玉一般的芽,开的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并且有浓厚的香气。国王、富翁、商人、兵士先后得到这粒种子,他们以不平常的心态对待这粒种子,他们精心地看护、培育,小心翼翼地,盼望这独特的种子早日发芽、开花,希望能带给他们荣誉、财富、地位,而这粒种子就是不发芽。农夫在耕田时很偶然地得到这粒种子,他把这粒种子随意地种在田里,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没有把它看成是什么特别的宝贝,结果这粒种子开始钻出碧绿的嫩芽, 所以这粒种子既独特又平常,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久长成了小树,并且很快开花了,发出浓厚的香气。给它土壤、水分、阳光、肥料,就能发芽、开花。我们是祖国的种子,我们不需要在温室里长大,我们要在阳光里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第三篇:《住进一粒粮食》读后感

《住进一粒粮食》读后感

吉祥玉(西安市铁一中八年级)

从小到大,我一直认为村庄是这个世界上最丑陋、最艰苦的地方。小时候,当我知道父亲的家乡在农村时,我哭喊着,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为此,父亲曾多次教育甚至训斥我,但我还是不愿接受,也不愿回父亲的老家。

初次看到《住进一粒粮食》这本书,并不觉得怎么样,但既然老师要求看,那就勉强看吧,一翻开书,我就被宋长征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住了。

读《想起陶》——陶承载的沧桑岁月,见证的困苦劫难、喜乐悲哀,即使化为泥土也能封存储藏灵魂,陶让人充满悲悯虔敬之情;读《柴门风雪》——柴门连接着家和远离家乡而四处漂泊的人们,想家的人们推开柴门就回到了温暖的家,这就像通过渡口坐船从彼岸回到了此岸;读《篱笆青青》——篱笆所守住的乡村文明,远离现代社会的尘嚣,在纯朴的乡村里尽享人情之美、本真之美。

我从来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能够把乡村写得如此富有诗意。我也看过一些关于乡村的书,但几乎所有作家都把乡村写得那样贫瘠,那样落后不堪。只有宋长征不是。他笔下的乡村,是那样的美丽,就连一围老囤、一扇柴门、一件陶器、一围篱笆甚至一片老瓦,都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美丽的天使,为我们讲述那些同样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往事。

他彻底颠覆了我对村庄的印象。今年寒假,我央求父亲带我回了一次老家。冬天正是农闲的时节,奶奶和叔叔在家里就只需侍候那一群鸡与鹅。其实我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叔叔要结婚了。在他们准备婚礼的时间里,我就负责照顾那些鸡与鹅。他们是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虽然他们总是不理睬我!

在老家,虽然冷了些,虽然吃得没有城里好,但我可以和鸡、鹅玩耍,看明亮的星星,走“恐怖”的夜路,哪怕是柴火的味道,也比城里的pm2.5味道好!

我喜欢上了乡村。“叩问心灵,时光与土地经纬着岁月,我是村庄里最为渺小的那个分子,自由而从容,游离在物理的嬗变中……不再叩问,我是村庄里一个自由的灵魂。”

我也愿做一个自由的灵魂,挣脱现实社会浮躁而喧嚣的枷锁,让功利与世俗不复存在,飞向村庄,过宁静而幸福的生活,陪伴那一围老囤、一群鸡鸭、一丛篱笆,自给自足。

但愿有一天,我能够真正在乡村生活一段时间,更加深刻地感受村庄,感受村庄的美,爱,和至善。

第四篇:《住进一粒粮食》读后感

《住进一粒粮食》读后感

文/那雪在飘

那是在一顿午饭后,我看到女儿在碗中吃不干净的一粒粒大米时怒斥道:把米吃干净,再在碗里剩米,改天我让你“住进一粒粮食”里!看你以后还剩米不?从你刚会说话,我就教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也是我教你的最早的一首唐诗,可直到现在,你依然不知道珍惜粮食,还把米吃不干净!女儿好奇得瞪大眼睛说:妈妈,你真的能让我“住进一粒粮食”里?我胜券在握地说,当然能了!赌是打定了!

在以后等待的日子中,我想如果长征不把书寄来的话,我也要去书店或者网上买本,不仅为自己,也为孩子!

几天后,守信的长征寄来了他几年来心血的结晶——怀乡散文《住进一粒粮食》!在书的扉页俊朗、纤细、洒脱的签名非常醒目:“那雪雅飞,流年似雪!”真的很感动!我想我只是所有喜欢长征文字读者中很幸运的一个,在此谢谢长征的这份诚意!

直到有天女儿看到了我手上捧的书时狡黠道:哈哈,妈妈,这就是你让我住进的“住进一粒粮食”里!我诡计着说正是,正是!女儿急忙夺过了我手中的书,津津有味得读了起来!

最初结识长征的字是一个文友,也是我的妹妹推荐给我的,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炎热难耐的夏日中午,妹跟我说,我给你看篇文章,这字写得不错! 这字就是长征的《菜园子是最小的一块地》,“菜园子小,几乎跟巴掌一般大。你家伸出来一只,他家伸出来一只,村子里的菜园子就聚在了一起。乡下的日子本来单薄,嚼了一冬的咸菜疙瘩没谁不想那些脆生生的黄瓜……”这样形象,质朴,生动且灵动的文字立马把我带回到了我家的菜园子,那片片金黄色充满阳光味道的向日葵开始在我的脑海招摇,还有那些嫩的、绿的出了水的瓜果蔬菜一股脑地冒了出来,还有在菜地边陪伴我童年的那些花花草草,以及在小小菜地一起劳作的我亲爱的乡里乡亲,你们那亲切的乡音再次在我的耳畔回响……看到长征的字我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看到了清泉一般!那种清洌和甘甜是我很少遇到的!

到后来就是到读者论坛和他的博客看他的字了。记得早时我还没有博客,就把他的博客收藏到文件夹中,只是每次电脑重装后都会丢失的,由于太喜欢了,问朋友们要过好几次他的地址,也问长征要过好多次,长征玩笑说,丢了就丢了吧!我说那不行,你的字毒性太大了,我中深了!

手捧《住进一粒粮食》这本书,我深知它的份量和不易!不知长征熬红了多少次眼睛,不知长征牺牲了多少个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有多少次和黑夜孤寂厮守!但同时我想他也是幸福的,曾经听长征说过写作的过程也是在字里寻找一种感觉:“释放的感觉;减压的感觉;重生的感觉!”。我想一个作者能对乡村和土地有如此深的情怀和认知的人他至少是个六旬老人吧!其实不然,他也和我一样是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壮年,和我一样是个自由职业者,和我一样是个文学爱好者,但他比我努力和执着,就这点已让我敬佩不已!

读着长征的字,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温暖而灵性!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那是在过往的生命中,那扇柴门也悉数的一开一合;在空旷的田野里我也曾注视过一只野兔机敏和灵性:在放学的路上我也欣赏过皑皑雪地里一群麻雀的群起群落;在邙岭之上我也曾抚摸着毛茸茸的马尾草和它窃窃私语;也曾在田间为一只死去的蚂蚁挖个坑,堆个坟;也曾善意地抚摸一棵玉米的成长……是的,乡村的一木一草、一瓦一石,都是长征描写的对象,且都赋予了它们灵性与美好,不知那些无言的生灵和物件们该如何感谢长征!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一株草轮过了四季也许就是肥料和尘埃了,可长征得于它们于重生和长生!

作者在《村庄在上》这样写到不:“我静坐的这个黄昏啊,夕阳的幻影久久不肯离去,交织着,梦幻着,以无形的面孔遥看着有形的村庄。或许那轮红彤彤的红日知道,在博大的宇宙中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有一个茕茕孑立的身影,一直在等待每天的朝阳升起,用无穷的光和热赐予人们温暖和粮食。田野上,那些蓬勃的草木,用自身的幻灭养育着村庄里的人们,然后又一茬一茬地被播种,被希翼,走进村庄永恒的梦里。”还在《篱笆青青》中写到:“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霎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欣赏一幅画,像听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朵花都飘散着清香……”有道是:“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我想说:“长征不语字成画!”在这本书里不仅有如画的乡村美景,更有感人至深的亲情呼唤!

我想作者对亲情的深度触摸和深情感怀一定会触动每一位读者的神经。我们能够在《甘蔗林 阿姐坡》里感受作者对手足亲情的深情怀念和对英年早逝姐姐的无限追思!在《田鼠的张望》中写到:“我是别人眼中的路人甲,但一生都是父亲母亲的主要角色。他们爱与不爱,并未表白过,只是相濡以沫地走过那么多苍白的岁月,终会有一个人先谁而去,徒留灯光下孤单的守侯。而今,我怕母亲说疼,说哪里不舒服,甚至一声长叹都会让我不安。”这样的感叹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心声!在《瘦影清灯》里又让我一次次泪眼朦胧:“父亲啊,这一张张纸钱如果能表达出我的孝心,我宁愿拉上一马车,焚燃一炷清香,告诉阴世的王者——我们并非一无所有。……——父亲,走就走吧,远离那么多苦难和贫穷,是我所有的祝福!”这是长征对父亲告慰和祝福,这又何尝不是我对父亲的告慰和祝福……

我想那个在阡陌之上奔跑的翩翩少年跑到了青年,再跑到了壮年,他的内心已如他头顶的天空一样的纯净和辽阔,也如他脚下的大地一般的殷实和丰富。我想他不仅是田埂上的歌者,更是田埂上的精灵!在他的乡村的海与河里,我打捞出的不仅是温暖和感动,更是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反思和叩问!

“人有时很容易走进一些空旷的岁月,不是无奈,也没有强迫。当你逼真地站在一片空旷之中,千万不要惶惑:生命有四季,人生有四季,人生有春秋,没有谁能活在永恒的春天,也没有谁会永远站在孤寂的旷野。/矿区里粉尘弥漫,掩盖了真实的生活。/想想脚下的路,再难或再远都要抬起沉重的脚步。/村庄里的我太傻,有太多梦,又太过执着。/我只知道,天空、大地,山川,河流,森林与星空,每一次与它们相遇,我会像蚂蚁一样渺小;一对一,敬畏与虔诚,臣服或与之心灵相依……”一些疼轻易地钻进了心里!

我想这本怀乡的心灵鸡汤不是一天,一个月都能享用完的,它是一生一世的陪伴,如同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样,常读常新。我想这本《住进一粒粮食》的书会让每一个在乡间长大,心怀故乡的人为之动容得!我也会让孩儿们看的,不仅让她们从中欣赏到乡间的如画美景,也让她们感受一些乡俚乡情,更让她们从中摄取天地万物之灵气,感知乡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以及一滴粮食的来之不易!

在这个雾霾严重的深冬,我已不渴望呼吸到一口纯净的空气,至少我还能在长征的文字中找回我的原乡,碧蓝的天空和纯净的空气,故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乡里乡亲已经潮水般地涌来……那曲悠扬动听的《故乡的原风景》再次在耳边响起……

第五篇:《一粒糖果的诱惑》读后感

《一粒糖果的诱惑》读后感

司寨乡初级中学 孟艳莉

晚饭后,我看到椅子上不知谁放上的《招生考试之友》,随手翻看,《一粒糖果的诱惑》映入眼帘。文章讲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进行的“迟延满足”的心理实验。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心理学家进入教室,发给每个学生一粒糖果,并告诉他们:可以随时吃,但是谁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可以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随后和教师一起离开了教师。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等到了陌生人的到来,得到了应有的奖励。后来,陌生人跟踪这些孩子,发现能够“迟延满足”的学生成绩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他们参加工作后总能走出困境。

抵御唾手可得的诱惑,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和毅力,能做到的确不易。想到学生练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和我有莫大的关系呀!很多时候坚持的不够,开始总是会评价一下谁写的好,好在哪。然后在他们写的不好的地方,我在旁边写一个做示范。时间一久,自己就有些松懈。总是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我要改作业。”“我要备课。”“上网查资料。”要求学生坚持不懈,自己却走到了坚持不懈的背面。俗话说: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孔子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为学生做好表率,岂有做不好的。

今天看到的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想起的时候表扬几个人,发个本子,这是不行的。工作要做踏实,要持之以恒,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好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执着,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标签:读后感 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