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個人簡歷

入黨個人簡歷(新版多篇)

入黨個人簡歷(新版多篇)

入黨個人簡歷 篇一

20**年6月13日,經黨支部大會討論通過,上級黨委批准,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至今已滿一年。按照的規定,我的預備期已滿,為此特向黨組織鄭重提出轉為正式黨員的申請,請黨組織根據我在預備期間的表現,討論通過我由預備黨員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下面,我將自己在預備期的表現,向黨組織作詳細的彙報。

在一年的預備期裏,我嚴格按照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爭當模範,從而使自己思想、工作和作風上都取得了較大進步。

一年來,我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使自己對黨的認識更加深刻,對黨的崇高理想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更加堅定。通過學習,自己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

我作為一名電力工人和預備黨員。我擁護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方針政策,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水電工人的職業道德。一年來,我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始終與黨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在工作中,我嚴格用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模範遵守黨紀國法和職業道德,在單位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為黨的水電事業多作貢獻,一年來,我努力學習使自己的工作水平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有效地保證了自己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過去一年中,我是一名電力工人,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配合隊長搞好了隊伍的各項工作。由於我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因此,在工作作風上,比過去有了很大改進。過去,我在工作作風上比較漂浮,有時不夠深入。這一年來,我堅持每天到工地指揮生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一項工作都儘量往前趕,特別是三期圍堰的填築,提高了工期將近一個月。贏得了領導和工人的好評。

去年,支部大會在討論我入黨時,有同志對我有意見,這一年來,我針對自己的缺點,努力加以改進,基本上克服了這一缺點。同時,我努力團結同志,自覺維護集體利益,較好地發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作用。

總之,過去一年來,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用黨員的標準來衡量,我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工作中有時不夠細緻。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如果這次我不能按期轉正,説明自己還不具備一個正式黨員的條件,我一定繼續努力,爭取早日成為一名正式黨員。如果能夠按期轉正,我絕不驕傲自滿,而是以此作為自己人生又一個新的起點,在未來的征途上繼續不斷努力,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請黨組織接受我的申請,並對我進行審查和考驗。

申請人:

入黨個人簡歷 篇二

一、入黨自傳材料的作用:入黨自傳材料是要求入黨的同志為了讓黨組織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學習和工作的經歷、家庭成員和主要社會關係成員的政治情況而向黨組織遞交的介紹自己的材料。它的作用主要有兩條:一是便於黨組織儘快熟悉和了解自己。二是作為黨的各級組織在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時的主要依據之一。入黨自傳材料是發展黨員工作中的一份重要材料,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要認真寫好自己的入黨自傳材料。

二、入黨自傳材料的內容包括以下內容:

1、本人的基本情況,如:姓名、曾用名、出生日期、籍貫、出生地、民族、現有文化程度、家庭現住址、現在工作單位和擔任的社會職務、有何專業技術職稱等基本情況。

2、本人的政治歷史情況,主要包括成長經歷、參加進步團體和民主黨派的歷史、學習簡歷、工作簡歷和歷史上受到的獎勵或處分的有關情況等。主要要求是:參加進步團體或民主黨派的歷史要寫清楚參加的時間、任何職務等情況。學習簡歷要寫清楚起止時間、在何處、學習的專業、任何職以及最熟悉你這段歷史的證明人,前後時間要銜接。參加工作後的進修和各種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等也應寫入簡歷內。工作簡歷要求寫清楚參加工作以後從事各種社會職業的起止時間、在何單位、任何職務和證明人等。

3、家庭主要成員的職業和政治情況”:家庭成員係指和自己有血緣關係和婚姻關係的直系親屬,如父母、愛人、子女,還包括和本人長期在一起生活,曾受其撫養或由本人供養的其他親屬,如祖父母、未成年或已成年但仍在一起居住生活的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的姓名,年齡、現在何單位、做何工作、任何職,是否中共黨員、共青團員或其它民主黨派黨員等要填寫清楚,已去世的要註明何時因何故去世;已離退休的要填寫原工作單位任職情況和政治情況,註明已離退休;在農村的要填寫清楚在何省、何縣市、何鄉鎮、何村務農。上述人員中有政治歷史問題的應予以説明。

4、主要社會關係成員的職業和政治情況”:主要社會關係指本人的旁系親屬,如岳父母、分居的兄弟姐妹、伯叔姑姨舅、甥侄等,還包括和本人關係較密切或本人受其影響較大的親友、同學等。主要社會關係成員的姓名、工作單位、職業、職務和政治情況都應填寫清楚。主要社會關係成員中有政治歷史問題的應予以説明。

5、其他需要説明的問題。

入黨個人簡歷 篇三

本人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祕密,忠誠於黨,努力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全國人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奮鬥努力。我從小深受黨的教育,從小樹立對革命先輩的執着追求,並志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這個遠大理想,我一直努力到今天,入黨的熱情有增無減。

今天,我鄭重地遞交我的入黨申請。平時,我會定期提交思想報告,同身邊黨員做交流思想,以使自己更快成長起來。在不斷學習,工作和鬥爭的漫長道路上,我灑下了無數汗水,耕耘出了自己豐碩的工作成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我想入黨的唯一動機。

作為一名基層幹警,我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踏實做事。我永遠記得自己作為一名警察的職責。我認為一名共產黨員只有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在羣眾當中樹立良好的模範作用。為此我努力工作,積極參加學習實踐,在單位領導與同事的共同幫助下,我在工作上取得了相當的成績。

去年,我還被評為“全市十佳公安幹警。”為了更好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更好地服務於人民,渴望得到更多的鍛鍊。我經常做批評、自我批評,我深知自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理論學習不多,理論知識不能靈活運用,工作期間有事存在情緒化。但我會盡我所能,努力學習,積極參與鍛鍊,不斷完善發展自身素質。

在黨組織關心和幫助下,我認真學習,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覺悟和整體素質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符合基本黨員的標準,我在此申請入黨。

如果組織批准我的申請,我不會驕傲,我將繼續努力,為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而努力。如果黨組織不能批准我的此次申請。我不會氣餒,將繼續爭取,通過不斷努力,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終身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

申請人:

入黨個人簡歷 篇四

〔關鍵詞〕蘇聯;《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共黨史;黨建

〔中圖分類號〕D239;D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4)05-0100-05

①這本書全稱為《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歷史簡明教程》,俄文為:Краткий курс истории ВКП(б),最初書名是《聯共(布)黨史通俗教程》,也叫《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簡稱《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經由聯共(布)中央審查,由斯大林親自主持編寫,於1938年10月正式出版。1939年在中國就出現了4種不同的中文譯本,對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中共黨史的學習、研究與教學影響很大。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4年俄羅斯教育部再版《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以來,學界對這一著作再次表現出關注。相關評論參見姜義華《理性缺位的啟蒙》第4章“2.社會主義範本:《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上海三聯出版社,2000年;章世鴻《重新審視〈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炎黃春秋》2003年第4期,等等。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A類課題)“《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與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13JD71003)

〔作者簡介〕湯志華,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鍾慧容,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廣西桂林541004;

武聖強,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講師,北京100875。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①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有着深遠歷史影響的一部著作。自20世紀30年代末《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以下簡稱為《教程》)傳入中國以來,《教程》對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近年來,對《教程》的研究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有的學者探討了《教程》與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關係,還有一些學者探討了《教程》在中國近代史教學中的價值及其對中共黨史編撰的影響。事實上,《教程》對中共黨史的學習、研究與教學影響深遠,〔1〕在中共黨史研究的研究主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一、《教程》對中共黨史中共黨史記錄了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簡稱,這在學術界達成了共識。對於“中共黨史”的提法,在中國共產黨內經歷了一個過程。蔡和森在1926年的《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提綱)》中稱為“中國共產黨史”,瞿秋白在《中國共產黨歷史概論》中稱之為“中國共產黨歷史”;在1942年《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正式把它稱為“中共黨史”,簡稱為“黨史”,後來這成為約定俗成的一種提法。參見宋學琴《中共黨史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6頁;牛崇輝《論蔡和森對創立中共黨史學的偉大貢獻》,《世紀橋》2012年第20期;胡孝四《論蔡和森的唯物史觀》,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研究主旨的影響

對於《教程》對中共黨史研究主旨的影響,主要從學科的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兩個方面來闡述。

任何一門學科創立的首要任務,都是確立研究對象,也就是明確學科的研究客體。《教程》在“導言”中這樣描述: “本書(即《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是對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歷史的簡要描述。”〔2〕它框定了聯共黨史研究的基本思路與觀點。隨着《教程》的正式出版並被引入到中國,其對中共黨史研究對象的影響也日益明顯。

中共黨史研究是研究中國共產黨歷史進程的學科。〔3〕中國共產黨歷史簡稱為中共黨史,記述了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以來的發展歷程。隨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共黨史研究也開始了。中共成立初期的黨史研究與其説是學術研究,還不如説是當時的中共黨內領導人為了當時的政治鬥爭需要,進行宣傳、總結經驗教訓的目的下的情況介紹與工作彙報。但早期的中共領導人也對此進行了初步且有益的探索。如蔡和森在寫作《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提綱)》時,初步闡釋了中共黨史研究的目的、任務和對象。他還在《黨的機會主義史》裏以黨內生活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機會主義的形成、發展階段及產生原因與危害。〔4〕正是在《教程》這套思路的影響下,在1942年《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首次提出了關於黨史研究對象的認識:“我們是用整個黨的發展過程作我們的研究對象,我們進行的客觀研究,不只是研究的那一部分,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個別細節,而是研究路線和政策。我們要用這樣的研究來使我們對今天的路線和政策有更好的認識,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進步。”〔5〕隨着黨史學界與理論界的不斷努力研究與探索,使得中共黨史研究“以中國共產黨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作為研究對象,但重點研究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決策過程及其機制”在學界基本達成了共識。〔6〕

在斯大林主持編寫《教程》之前,蘇聯歷史 學家也曾編寫過聯共黨史教科書,斯大林都不滿意,“或者因為它們沒有聯繫我國的歷史來説明聯共(布)黨史;或者因為限於平鋪直敍地描寫事件和派別鬥爭的事實卻沒有給予必要的馬克思主義的解釋;或者因為有結構不正確,對歷史事件分期不正確的缺點”。〔7〕為此,聯共(布)中央專門成立特設委員會負責《教程》的編寫。《教程》出版後,長期作為蘇聯唯一的黨史教科書,對蘇聯的意識形態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決定了此後蘇聯史學概念體系的所有內容,主導了在上個世紀40-60年代的蘇聯史學、社會歷史學的研究方向,而且一直影響到蘇共二十大以後的史學研究。《教程》導致蘇聯歷史進程理論和方法論的僵化與長期停滯不前,致使蘇聯史學界內公式化、教條主義以及一些空談佔據統治地位。它阻礙了蘇共黨史學科的健康發展。誠如H・H・馬斯洛夫所認為的:“蘇共二十大以後,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徹底崩潰,作為其思想體現的《教程》被拋棄之後,才有蘇共黨史史料學、歷史編纂學和方法論方面的重要著作問世。”〔8〕然而,直至蘇聯共產黨(布)喪失政權、蘇聯解體,蘇聯黨史都沒有真正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如張靜如先生所認為:“它(編者按,指《教程》)不是按照歷史學科而是按照理論學科的要求來撰寫蘇聯共產黨歷史的,弄錯了學科性質和研究對象。長期弄不清楚學科性質和研究對象,是阻礙黨史研究正常發展的內在因素。”〔9〕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黨史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為領導全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受此影響,該時期的中共黨史研究並沒能夠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新中國成立後,黨史學科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黨史學界關於中共黨史學科研究進展順利,成果頗豐。張靜如明確指出,黨史學科首先是歷史學科,“應將中共黨史視為一門歷史學科納入中國現代政黨史的範圍,主要採取歷史學研究的方法從事研究的觀點被普遍接受”。〔10〕謝萌明、週一平也認為,應把中共黨史劃歸到歷史學科,並在此基礎上將其分為黨史學理論、黨史史料學和黨史學史三部分。〔11〕

二、《教程》對中共黨史研究的歷史分期影響

以後,隨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中共建黨逐步提上了議事日程,中共黨史研究也就開始了。學界一般將1938年以前的中共黨史研究稱為萌芽與起步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尚處於初步發展時期,又加上戰爭環境的影響,使得該時期中共黨史研究的主體多為中共領導人,其研究也多為介紹情況和工作彙報。這時期的黨史著作自覺地吸納了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與方法,但卻不能達到黨史分期的理論自覺。儘管也有個別黨史著作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初步分析。如蔡和森在《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提綱)》中初步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階段,指出了從中共成立到黨的三大是宣傳時期,中共四大則開始向羣眾組織發展……〔12〕而隨着《教程》傳入中國,其關於聯共(布)黨史的分期方法對中共黨史的分期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為了糾正蘇聯黨史著作中“對歷史事件分期不正確的缺點”,在《教程》編著過程中,斯大林對聯共黨史進行了分期,並擬定了編寫大綱。他把1883年至1937年的聯共(布)黨史分為十二個時期:為在俄國建立社會民主工黨而鬥爭時期(1883-1901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成立時期即黨內布爾什維克派和孟什維克派的出現時期(1902-1904年)、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在日俄戰爭和俄國第一次革命時期(1904-1907年)、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在斯托雷動時期即布爾什維克正式形成為獨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時期(1908-1912年)、布爾什維克黨在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前工人運動高漲時期(1912-1914年)、布爾什維克黨在帝國主義戰爭時期即俄國第二次革命時期(1914-1917年3月)、布爾什維克黨在準備和進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時期(1917年4月-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在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時期(1918-1920年)、布爾什維克黨在過渡到恢復國民經濟的和平工作時期(1921-1925年)、布爾什維克黨為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而鬥爭時期(1926-1929年)、布爾什維克黨為實現農業集體化而鬥爭時期(1930-1934年)、布爾什維克黨為完成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實施新憲法而鬥爭時期(1935-1937年)。〔13〕這種分期方法突出了十月革命的作用,強調十月革命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蘇聯中心論。

《教程》的黨史分期方法對中共黨史的分期研究影響很大。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依據不同時期黨的任務、打擊的目標和黨的路線政策的發展變化,把中共黨史分為大革命時期、內戰時期和抗日戰爭三個階段。胡繩在《中國共產黨三十年》裏將該時期的中共黨史分為四個時期:黨的成立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1921-1927)、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27-1937)、抗日戰爭(1937-1945)、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45-1949)。〔14〕改革開放以來,張靜如(1990)嘗試了對黨史進行“分期”,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兩個階段,具體包括萌生期(1924-1935年)、初建期(1936-1949年)、成型期(1949-1965年)、挫折期(1966-1976年)和復興期(1977-)五個時期。同樣對分期問題進行探索的學者週一平(2010)把黨史研究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1949年)、社會主義探索時期(1949-1978年)、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三個階段,並將1921-1949年、建國後17年、“”十年這三階段的黨史研究分別稱為“初創期”、“飛躍期”和“破壞期”,而把新時期以後的黨史研究稱為“成熟期”。〔15〕

三、《教程》對中共黨史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影響

在早期的中共黨史著作中,對於黨史研究的重點及內容與《教程》傳入之後有了很大變化。早在建黨初期,蔡和森在梳理中國共產黨發展線索的基礎上,就提出注重從思想路線、組織工作、重要會議、黨內生活、黨內精神面貌等多角度研究中共黨史;他還在《黨的機會主義史》裏着重研究陳獨秀右傾錯誤的發生、發展以及給革命帶來的嚴重危害。〔16〕

《教程》過於強調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的著史思路,對蘇聯黨史研究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無產階級政黨歷史的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它宣揚階級鬥爭尖鋭化的理論,批判布哈林的“階級鬥爭熄滅論”,在生產不發展的情況下急於改變生產關係。〔17〕《教程》過分渲染領袖個人作用和黨內鬥爭殘酷性,這使得一段時期蘇聯黨史的研究工作尤其突出“鬥爭史”。蘇聯黨史集中在對俄國革命運動史和布爾什維克史的研究,把階級鬥爭、政治鬥爭作為當時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關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1934年8月,斯大林、基洛夫和日丹諾夫連續聯名著文認為,歷史教科書應突出強調法國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之間的區別和深刻的對立性。〔18〕

《教程》對蘇聯黨史研究的側重點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共黨史研究的發展產生了複雜而深遠的影響。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教程》充滿着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思想,尤其是到了“”期間,中共黨史研究過於突出黨內路線鬥爭、突出個人,把中共黨史變成了路線鬥爭的歷史、領袖個人的歷史。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黨史研究領域不僅研究深入、思想活躍、領域開闊、成果輩出,而且黨史學科理論建設體系基本形成。黨史學界在這個時期也不斷反思。比如,《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首屆研討會於1987年11月在上海召開;時隔不久,《世界歷史》編輯部於1988年4月底在北京召開了關於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歷史考察――從《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到《改革新思維》的學術座談會。其中,中國中共黨史研究會、北京市黨史學會、《求是》雜誌社、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北京師範大學馬列主義思想研究所和《中共黨史研究》編輯部於1988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對中共黨史教學和研究的座談會”最為突出。這些都為新時期中共黨史研究內容的不斷反思奠定了基礎。

四、《教程》對中共黨史研究方法的影響

採用何種研究方法、形成學科研究方法體系是中共黨史學科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早期的中共黨史著作對研究方法涉及不多。但由於他們作為“中國共產黨許多重大事件的參與者及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從而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有關理論運用到黨史研究中”,使得“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方法、階級分析的方法”在其著作中得以體現。比如蔡和森、瞿秋白在詳細佔有資料的基礎上,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中國共產黨在萌芽與起步階段的成績與不足進行了較為中肯的評價,為以後的中共黨史研究奠定了唯物史觀方法論基礎。但是,李立三在《黨史報告》中則出現了迷信與盲從共產國際的傾向,〔19〕這也無形中為中共黨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照搬《教程》中的研究方法埋下了伏筆。

從史學方法論的視角而言,《教程》中有相當部分用史實為政治作詮釋,並採用非此即彼的兩分法和“上綱上線”的階級分析法,充斥着正確路線與錯誤路線的爭論,字裏行間流露出了“權力話語”;它還美化、神化個別領導人,尤其是神化斯大林,這就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所有這些都對當時的黨史研究產生了不好的影響。由於長期以來受蘇聯馬克思主義教條化與經驗化的影響,加上中共黨史理論界一段時間內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誤解,致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共黨史研究是以階級鬥爭與路線鬥爭為主線的研究模式存在。

因此,對於當前中共黨史的研究,研究者“一定要詳細佔有資料,認真分析材料,得出恰當的結論;研究中共黨史,也應當把中共黨史的發展放到不同時期的社會變化中去考察,放到階級鬥爭、思想鬥爭以及複雜的社會矛盾的環境中去考察。研究中共黨史,還應求助於歷史辯證法,用發展變化的觀點,用全面的觀點,用相互聯繫的觀點,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20〕同時,研究者還要吸收中國傳統治史的方法和現代西方有關史學理論與方法中有用的部分,“強調努力擴大中共黨史研究範圍,加強與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文化學、教育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之間的聯繫,將心理史學、社會史學、口述史學、比較史學、計量史學等新史學方法引入中共黨史研究,開拓出新的學術思路。”〔21〕上述這些,為中共黨史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一切有價值的研究方法,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中共黨史研究都應該大膽地吸取、借鑑和應用。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共黨史研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這也是《教程》的負面影響帶給中共黨史研究方法論的教訓意義。

綜上所述,《教程》自傳入中國以來,對中 國的革命和建設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的真理與謬誤常常混雜在一起,需要我們用馬克思主義求實與求真的態度加以甄別,並且進行科學的分析,而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態度對待它。當撥去附在它身上的“百科全書”、“百年終結”和“聖經”等諸如之類的光環後,如果我們能以“同情地理解、客觀地評價與批判地超越”“同情地瞭解、客觀地評價與批判地超越”是方克立先生對新儒學研究所持的態度,筆者拿來用於評價《教程》對中共黨史研究的影響與看法。見邵漢明《現代新儒學研究十年回顧――方克立先生訪談錄》,《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2期;邵漢明《中國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63頁。的心態來考察《教程》給中共黨史研究帶來的影響,才能夠對《教程》有客觀的評價,才能進一步推進黨史研究的方法論創新。而這也恰恰是史學理論工作者責任與擔當的體現。換句話説,今天我們需要以“一元統領”的原則與“多元互動與範式共生”方針,看待《教程》與當前中共黨史研究的影響與啟示,以達到中共黨史研究創新之目的。

〔參考文獻〕

〔1〕姜義華。理性缺位的啟蒙〔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371-375.

〔2〕〔13〕斯大林。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44.

〔3〕〔6〕〔16〕宋學勤。中共黨史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0,45,44-46.

〔4〕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7.

〔5〕如何研究中共黨史〔J〕.教學與研究,1981,(4).

〔7〕斯大林。論聯共(布)黨史教科書――1937年給聯共(布)黨史教科書編者們的信〔A〕.聯共(布)關於宣傳鼓動的決議和文件〔C〕.人民出版社,1953.388.

〔8〕H・H・馬斯洛夫。《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斯大林個人崇拜的百科全書〔J〕.蘇共歷史問題,1988,(11).

〔9〕吳家林,等。《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對中共黨史教學和研究的影響(座談會發言摘登)》〔J〕.中共黨史研究,1989,(1).

〔10〕張靜如。唯物史觀與中共黨史學〔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

〔11〕謝萌明。黨史理論縱橫〔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

〔12〕週一平,蔡和森。《中國共產黨史的發展》研究〔J〕.史林,1992,(2);曾長秋。蔡和森與中共黨史學的創立〔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

〔14〕〔19〕〔20〕楊牡丹。中蘇兩部黨史著作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15〕張靜如,唐曼珍。中共黨史學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週一平。中共黨史學史〔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1.5.

〔17〕中國學者談《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J〕.黨建,1988,(5).

〔18〕洪認清。延安時期蘇聯史學的傳播及其影響〔J〕.史學史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