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寫觀察日記多篇

寫觀察日記多篇

寫觀察日記 篇一

一、用拼音做工具,打好基礎一年級第一學期,拼音教學一結束,教師就引導學生用拼音寫詞、造句、寫日記,要求學生"用我手寫我口"、"用我手寫我心"。在單純教學拼音時,通過讓學生抄寫純拼音課文,既練習了漢語拼音的書寫,又學習了寫文章的基本格式,如每句話寫完用標點符號,每段要另起一行空兩格等。隨着漢字課文的出現,國小寫作教學沿着"拼音--拼音夾漢字--漢字夾拼音--漢字"的路子,繞過識字難關,提前寫作。

二、用圖畫做橋樑,激發興趣看圖作文是培養初入學兒童具備觀察客觀事物能力的一個橋樑,是培養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

1.整體觀察,理解圖意。觀察一幅圖畫首先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畫的是什麼?或什麼人在幹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

2.細緻觀察,合理想象,敍述圖意。看圖和觀察客觀事物一樣,要有一定順序。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做到言語有序,如按方位和空間順序觀察;按主次觀察;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觀察等。觀察後引導學生敍述圖意,依據畫面聯想前因後果、人物心理活動和語言等,這樣,一幅圖畫就變得完整、連貫,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3.藉助例文,從説到寫。通過例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初步懂得:寫事的記敍文要寫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重點寫事情發生的經過;寫景的記敍文要抓住景物的特點變化,按一定的順序描寫;狀物的文章,寫小動物要突出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寫植物要突出植物的特點、不同季節的變化。

然後引導學生仿照例文的形式"説",最後仿照例文的形式"寫",引導他們領悟如何把觀察到的、想象到的事物由口述轉為筆述,這樣才能由讀轉入寫,做到讀説寫結合。

三、挖掘生活源泉,啟迪思路1.遊戲表演、創設情境。好動、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把遊戲活動納入了寫作。在組織學生搞"捉迷藏"、"擊鼓傳花"、"傳話遊戲"後,接着引導學生把活動過程記下來。

寫觀察日記 篇二

[摘要]《新課標》對低年級寫作提出要求:“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句子。”要讓低年級學生寫好日記,實非易事。首先,此年齡段的孩子觀察分辨能力有限,表達能力更不足;同時本地農村學生方言較多,成為寫好日記的一大障礙。針對此情況,分別從六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遵循的原則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培養學生説與寫的興趣;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只要教師做有心人,選擇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引導學生多讀書,用心去觀察生活,把想説的話寫下來,寫作水平一定會日益提高。

[關鍵詞]寫作訓練 觀察生活 生活素材 先説後寫 課外積累

《新課標》對低年級寫作提出要求:“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要讓低年級學生寫好日記,實非易事。首先,此年齡段的孩子觀察分辨能力有限,表達能力更不足;同時本地農村學生方言較多,成為寫好日記的一大障礙。針對此情況,我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學生寫日記,減少了難度,培養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一、指導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作訓練的重點,它往往分單幅圖和多幅圖。不管是單幅圖還是多幅圖,教師指導學生寫話時,首先要堅持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層次。先整體理解圖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多幅圖要注意畫面之間的聯繫,大體知道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再抓住主要畫面,重點指導,拓寬説的內容;然後整圖或連圖連句,説話寫話;其次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化靜為動,把畫面變活。教師在指導寫話時應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想象人物的語言、內心活動、行為過程等,使圖畫無聲變有聲,靜態變動態。再次要提供句式或語詞,堅持先説後寫。學生理解圖意、展開想象後,教師再要引導學生把圖畫內容用語言恰當地表達出來。這時,教師可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句式指導,或啟發學生運用課文中學過的詞語或有意提供一些關鍵詞語,作為學生説話的“航標”。當學生説得比較流利時,再讓他們把圖畫內容寫出來,他們寫起來才會胸有成竹,得心應手。

二、從“命題”日記開始

由於學生觀察力有限,開始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從其身邊生活中尋找素材,統一命題寫日記。如“新教室”“秋天的天空”“老師不在家”“演講比賽”“下雪了”“他做的對嗎”,使學生感受到寫日記就是寫生活中身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一段時間以後,學生不自覺地就會觀察生活,從身邊尋找寫日記的素材,從而培養了學生觀察和感悟能力。如近期寫的“下雪了”“我家的新電腦”“摘山楂”等,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寫出了真情實感。

三、從“説日記”開始

寫日記之初,老師只告訴學生寫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做,由於學生各種經驗少,不知如何下筆,也會覺得無話可寫。此時,教師從學生身邊引出素材,如學校剛剛舉行防火演練。上課伊始,師問:今天我們舉行了一次火災逃生演練,誰説説,我們是怎麼做的?師生共同規範語言表達方式。同桌再互相説一説,最後教師點題:誰願意把今天防火演練的事寫下來?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有了很高的寫作慾望,很順利地完成任務。寫完後小組內互讀,訂正,使寫的日記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四、指導學生豐富日記內容

1.寫觀察日記。一天的課間操,我發現天氣晴朗,天空藍藍的,飄着朵朵白雲,這正是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的好時機。等課間操一結束,我讓孩子們留在操場上,問他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説:“秋天!”接着我又問:“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引導學生説今天的天氣晴朗,師繼續:“大家抬頭看,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覺?”學生有的説天上的雲像棉花糖,有的像雪山……上課鈴響了,題為“秋天的天空”的日記也佈置給了孩子們。孩子們爭先恐後,繞有興趣地寫起來。效果出奇的好,其中有個孩子最後寫到:“我多想到白雲上邊去玩啊!”只要老師巧妙引導,孩子豐富的相像力就像長了翅膀。

2.我還指導孩子們寫各種內容的日記,如信息日記、摘錄日記、學習日記等豐富多彩的日記。

五、大量閲讀課外書,勤做摘記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閲讀了大量的書籍,腦中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寫作素材,寫作起來才能一氣呵成,筆下生花。因此,我要求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以及午讀時間大量閲讀課外書,豐富自身的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同時要求他們摘抄好詞好句,並做好督促、檢查,定期開展“摘抄好詞好句之最”評比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積累材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多種形式的講評,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為了開拓學生思路,提高他們寫作的水平,我注重對學生日記的講評。在講評中我除了採用面批面改的形式外,還採用了其它多種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日記的鑑賞能力。

1.集體“會診”

為了提高學生寫日記的質量,老師每次批改、聽讀日記,不但當場表揚學生的優點,更重要的是瞭解學生日記中的不足,再結合教師平時批改日記中遇到的情況,對於個別問題個別指導,而對於那些“用詞不當、不會使用標點符號、寫流水帳”等問題,我就帶領學生進行集體“會診”。老師針對性的讀句子,讓學生找出病灶,並讓他們改正。這樣的“會診”,真正收到了糾正一點受益一片的效果。

2.作品欣賞

由於學生觀察點、思路的不同,寫作能力也存在着差異。為了讓學生取長補短,每週五的下午,我都要拿出一節課時間舉行“作品欣賞會”。我根據平時批閲的情況,選出優秀的日記讓學生到台前朗讀,並講述自己的寫作過程,交流經驗,啟發他人。通過學生現身説法的一讀一講,無形中讓其他學生在欣賞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寫觀察日記 篇三

有些學生認為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去看,它通常是耳、鼻、口、身、腦五種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是人們通過感官仔細瞭解並體味客觀事物和現象,以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觀察不等於觀看,除了要求準確之外,還要強調新鮮、獨特,反映個人的審美情趣、理想抱負,同時還要有感覺、想象、思維等的參與。

國小作文從中年級開始要求學生做到“留心週週圍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樂於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正如赫伯特・斯賓塞所説:“如果一個人要在寫作上有所發展,就應該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周圍的人、事、物。”一些學生害怕寫作文,作文脱離實際,生搬硬套,或寫流水帳,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於思考。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着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裏編的準備寫成小説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説:“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緻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説《點心》,併成為世界着名的小説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説:“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裏,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我常常用這個故事去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説話,會説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説就要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善於思考和觀察的良好習慣,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

總之,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主要途徑,是寫作的基本功,只有引導學生觀察,才能從生活中獲得寫作素材,寫起文章來才能有血有肉,真實感人。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在這裏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觀察力的培養首先要注意觀察集中目標,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觀察的效果如何,決定於觀察目的的明確程度。觀察的目的明確,對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較完整、清晰,而國小生的注意特點和思維態勢決定了他們在觀察過程中容易出現無意性, 漫邊無際,走馬觀花。得到的材料不具體,感受也就不深。為了克服這一毛病,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預先明確地向學生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

但是如果學生時時處處依賴教師的指示,觀察力是培養不起來的。要使學生能獨立地自己提出觀察任務,最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教師可以經常在班裏開展如故事會,跳繩比賽和接力賽等活動,在活動時,適時進行現場指導,啟發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多問幾個“為什麼”。讓學生樂意去觀察事物,從玩中得到樂趣,從樂趣中增長見識,並且豐富、積累寫作素材。

二、引導學生觀察,學會善於觀察的技能

教學中僅靠興趣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真正的發展,還必須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要引導學生怎樣去觀察,使他們學會善於觀察的技能。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觀察能力。

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在觀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識準備,然後指導學生按計劃地進行觀察,不要忘掉了觀察的目的任務,引導學生在觀察時開動腦筋。教育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會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或由點到面、或由面到點等進行觀察,還會因記人、敍事、寫景、狀物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觀察順序。譬如按照一個整體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的空間位置的順序來觀察事物,按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進行觀察事情。

三、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觀察的訓練

實踐活動是觀察能力發展的基礎。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提出不同的觀察要求,對他們進行觀察的訓練。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每個學期,教師都應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安排一定數量的訓練題目,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訓練。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向不同年級的學生提出難易不等的觀察訓練。讓低年級學生觀察圖片或者自然景色,進行看圖説話或寫話。讓中年級學生可觀察比較熟悉、特點比較明顯的人和事物,寫簡單的觀察日記。讓高年級學生觀察特點不外露、需要仔細鑽研的人和事物,寫比較複雜的觀察日記或記敍文。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看圖再學文,鼓勵孩子們去發現自己觀察的東西與課文所寫的有何異同點,或者根據教材內容創設一定觀察情境,聯繫實例進行觀察訓練。對每次觀察作業,教師都應組織學生進行評議,使他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

四、學寫觀察日記,培養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

寫觀察日記 篇四

我觀察着這片星空,在想為什麼這個星夜會這麼美,原來,正是由於有了這千千萬萬顆高掛的星星,才組成了奇麗的夜景。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接下來請欣賞:四年級觀察日記。

四年級觀察日記1聽説含羞草很怕“羞”,葉子被任何物體碰到都會合攏起來。我聽了之後覺得很奇怪,真是這樣嗎?我真想去觀察一下。

一天,我終於找到了一棵,含羞草長得很嬌小,翠綠的葉子,長得很像羽毛,中間有一根葉梗,兩邊有成對的,細密排列的葉子。我好奇地把手伸過去輕輕一碰,啊!含羞草立即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合攏了!啊,真神奇。我站在含羞草旁邊看了看,小葉子就這樣合起來不開嗎?等啊等,大約過了一兩分鐘,含羞草又默默地慢悠悠地變回了原來的樣子。哈哈,真有意思。別人説的一點也沒錯呢,可是,我轉眼又想,為什麼含羞草會含羞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向爸爸請教。爸爸説:“含羞草的家在巴西,那裏經常颳風下雨,含羞草是為了保護自己才會把葉子合攏起來的。漸漸地形成了這一個生長特點了。”

啊,原來一棵小小的含羞草就有這麼多學問,我要好好學習,細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

四年級觀察日記2我們家有多了一位“新成員”。你猜一猜他(她、它)到底是誰呢?呵呵,對了。那就是美麗的百合仙子。

她那嬌弱的身子,跳起舞來翩翩起舞,令人陶醉。仙子穿着一件黃色的裙子,在陽光下顯得十分耀眼。她抬起頭,不屑一顧地看任何物品,似乎她對它們毫不感興趣。百合花的魅力,使許許多多的仰慕者羨慕,又使它們覺得自卑。葉子襯托出了花兒的美麗。在花枝上還長着花骨朵,十分小巧,害羞得躲在了葉子後面,遮得嚴嚴實實,生怕被別人發現。

經我一番調查,發現百合花是兩性花,這點比起某些花兒就與眾不同了。百合花仙子也長了“青春痘”(指小斑點)。我猜測仙子是靠風力、動物受精的。

百合花的高貴一點兒也不比玫瑰花遜色呢!你瞧,隨着玫瑰花的顏色豐富多彩,而百合花也在努力着呢!並且也是某國的國花。看來,白合也小有名氣。

啊,美麗的百合花,願你越變越美,茁壯成長吧!

四年級觀察日記3清早,我一走近花壇,就聞到一陣濃濃的香味。

梔子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葉子挨挨擠擠的,像一塊塊碧綠的玉片,梔子花在這些玉片中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來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蕊;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滿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麼多的梔子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罈梔子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是一朵梔子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不光我一朵,一花壇的梔子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蝴蝶飛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螞蟻在我身邊爬過,告訴我昨晚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梔(本站★)子花,我是在看梔子花的呢!

四年級觀察日記4星期五的下午,放學回家,媽媽帶我到福山路的花鳥市場買了一束百合花,媽媽説,百合花開,香飄四野。

回到家,我把這束百合花插在粉紅色的花瓶裏,三種不同顏色的花,有黃色的、粉紅色的還有紫色的。百合花的花瓣儼然是星形的,花尖兒是微微向上或向下捲翹的。花瓣裏面有小小的“肉刺”,越靠裏面顏色就越深,花蕊聳立在花瓣中間,棕色的花粉被風一吹,飄落下來的花粉粘在手上是很不容易洗掉的。有少許含苞待放的花苞,它們是青綠色、粉紅色的、細細長長的,花蕾初綻的百合花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把百合花放在了我的房間裏,我只要走進我的房間,百合花芳香撲鼻,濃濃的的幽香讓我聞了心曠神怡。

百合花不像高潔芬芳的玫瑰,也不像温柔大方的牡丹,更不像爭奇鬥豔、隨風搖曳的櫻花,可是,我還是覺得百合花是最美的,因為它的特徵是最奇特的,所以我愛百合花。

四年級觀察日記5“媽媽,我們去買含羞草吧!家裏自己種的含羞草棵棵都死了。”我用請求的眼神看着媽媽。“好吧!”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買回來後,我看了看它的樣子。葉子就像一把把迷你小扇子,又像朵朵羽毛。含羞草的顏色是綠色的,它的特點是你只要輕輕一碰下它的小葉子,葉子就會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合攏。

你們知道人們為什麼叫它含羞草嗎?因為含羞草的葉片會對熱和光產生反應,受到外力觸碰會立即閉合,所以得名含羞草。

你們可能不知道吧,含羞草的莖上有刺,刺上有毒呢!我今天就被刺給刺了一下,幸好只是刺了一下沒關係,如果長期接觸,就會中毒。

含羞草還會開紫色的小花呢!小花裏面還有種子,等它幹了就可以種了。

這就是我這這幾天對新買的含羞草的觀察。

四年級觀察日記6我們全家人都很喜歡花,我也見過許多花。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亭亭玉立的水仙花,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百合花了。

百合花的花瓣是橢圓形。顏色潔白,但也滲透着淡淡的紫色。它全緣突起,裏面正中睡着一個身披淡綠色外衣的小天使,在微風中怒放着鮮豔的色彩。但是它最茂盛的時候,小天使卻是披紅衣服,紅得像太陽的臉一樣。剛剛綻放的花朵,潔白無暇,就有幾隻小蝴蝶飛進去吸吮着新鮮的花蜜。含羞待放的花朵呢?則穿着晶瑩潔白的衣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

百合花的葉子十分漂亮,綠油油的,襯托着花朵。綠葉不可説四季常青,但綠起來卻綠着可愛,青翠欲滴,悄悄地流進人們的記憶中讓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想起百合花的葉子。

百合花的花苞也會發出陣陣香氣,輕淡輕淡的,清香宜人。在晚上的時候,如果你站在它前面,你就會聞到陣陣清香,無不讓人感到愜意。

我愛百合花的潔白無暇,更愛它那誘人的清香。

四年級觀察日記7我的校園很美麗,尤其是梔子園,生意葱蘢。

一次,我在校園泥濘的小路上散步,忽然,我聞到一陣花香。我就大步上前走去,剛抬頭,雪一樣的花映入眼簾。我傻眼了,為什麼我以前就沒找到呢?不管了,先看看再説。

我走進花叢,聞着花香,我陶醉了。看哪!梔子花像一個個白衣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微風中,蝴蝶、蜜蜂在忙着採蜜,頂着烈日飛回家。

一陣風吹來,花兒們比剛才跳的更美了。她們總是披着一身碧綠的衣裳,含笑風聲。

美麗的花瓣一點點舒展開,散發着一陣陣清香,讓人心曠神怡。陽光高照,雨後的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把梔子花襯的格外美麗。

寫觀察日記 篇五

一、學會用觀察手段積累寫作素材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主要途徑,是從事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能力,尤其對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起到舉重輕重的作用。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時,首先教師應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他們學會有條理地觀察事物。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重點、目的。另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時捕捉新鮮的有意義的目標。

二、通過提高閲讀能力積累寫作素材

國小生的社會閲歷淺,涉世未深,積累的寫作素材也比較少。而完全憑想象胡編亂造是寫不出好作文的。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我經常指導學生閲讀一些少年兒童喜愛的中外文學名著,並適時開展諸如講故事比賽、寫成語比賽等活動,有意識地讓學生加強課外閲讀,摘抄名言名句,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課文,鼓勵學生勤於動筆,對課文中精彩的語句或片段,鼓勵學生背誦、抄錄和仿寫。我認為,只有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親身體驗、身臨其境,才能獲取和積累寫作素材,寫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不僅儘可能多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還引導學生把所聽、所見、所想、所感有條理地記錄下來,以便整理使用。

三、在活動中積累素材

教師要緊扣教材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活動,如小飼養、小採揀、小製作、扯青、放風箏、野炊、跳繩、拔河、田徑賽、球賽、故事演講會,有教育意義的專題會及各種有趣的活動等等。在活動中多觀察,教師進行必要的現場指導,糾正觀察的不足及語言組織的不足,使學生及時、準確、生動地把觀察到的事物形成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積累素材的能力。其次是多動,課堂上教師如能讓學生“動”起來,讓他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多練習口語交際等讓他們學會説恰當的話,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一條途徑。

四、寫日記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手段

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周圍生活的敏鋭觀察力,而且學生能迅速地用語言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而且從日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家庭情況一一得到反映。對學生而言,日記成了他們吐露心聲的朋友。學生通過寫日記,懂得了更加細心地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和人,他們的思想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錘鍊。對生活、身邊的人、周圍的事物產生了更多的理解和關愛。日積月累,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就積累了素材。

寫觀察日記 篇六

【關鍵詞】日記;習作;迴歸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2-0234-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就要求習作教學必須迴歸生活,以生活為本源。習作迴歸生活就要教學生養成平時留意生活的習慣,督促學生去主動地關心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促使他們去觀察,去思考。我曾苦苦思索讓習作迴歸生活的方法,深深體會到:作文材料的積累,功夫在平時,而不在作文課上;語言的吸收,功夫也在平時,主要靠閲讀。有了這“今天以前”的積累,寫作文時方能水到渠成。“日記是生活的鏡子,是心靈的獨白,能最真實的表現自我”。所以我認為:要解決作文中遇到的困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鼓勵學生寫日記。

1動用身體感官,寫簡單的生活日記

寫日記是一種練筆活動,羅丹也説:“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因此,我讓學生“口説我心,手寫我口”,要求學生調動全身的感官去發現、感受生活,把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嚐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只要真實,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要求看着低,在第一個月,着實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由於還沒養成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拿起筆卻不知些什麼,學生大喊頭痛。都説一個好習慣要21天養成。過了這艱難的適應期,學生便習慣了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記下來。如邢蕊同學在四年級時寫的《第二名》便記下了髮捲子時的感觸:

我趕上前去問:“杜老師,我考的咋樣?”杜老師看看我,説:“挺好的。”這我一聽,心裏這塊石頭就落地了,我想,但願前七名呀!……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杜老師的一句話髮捲子。我無比的激動。我想:我必須認真聽第五名、第六名和第七名,可我剛想完,老師叫道:“邢蕊——97。”我一聽,第二!馬上飛到前面,領上卷子,回位,不停地做出“V”的手勢。

2細心觀察,寫細膩的生活日記

隨着年齡的增長,觀察事物也不僅僅侷限於用眼、耳、鼻等感官,習作也不能僅僅只是一個框架,我們要學生寫出有血有肉,生動耐讀的文章,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用心去觀察。怎樣細心觀察?説着容易,實施起來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提高觀察事物的要求,如以前寫“我説”,現在就要寫“我説”也就是對人或物進行細微的觀察。在我的要求下學生的心思愈來愈細膩,並逐漸落實到寫作中,當然,也有反應慢的,怎麼辦呢?我實施了日記宣講,把好的、差的日記都讀給大家聽,讓學生品評好的好在哪裏,差的差在哪裏。學生通過對比,明白了自己文章的缺陷,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自然提高了寫作水平。注意的是:宣講前,教師必須明確,不評好壞,只為學習、提高作文水平。否則寫作差的學生是不會主動讀的,強讀只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3用心體會,寫鮮活的生活日記

呂叔湘先生曾説過:“人家怎麼寫,我也怎麼寫,就變成了生搬硬套。要把別人的指點化成自己的領悟,才能真正受用。”前兩個階段其實就是對學生感知能力的訓練,其中少不了生搬硬套的東西,寫的再好,那只是在描述生活。要想讓文章耐讀,那需要“我手寫我心”。這需要學生不僅會觀察生活,還要用自己的心靈去詮釋生活,賦予生活以生命,這樣的文章自然鮮活。如高鑄成同學的文章《可惡的蚊子》,就以自己的風格生動的描述了一場人蚊之戰。

它像一架轟炸機在我的上空盤旋,我沒把它當回事,確切的説,我是懶得動它,否則啊,它早到九泉之下見它老祖宗去了。它見我不理它,便更加囂張,搖身一變成了吸血鬼,落到了我的頭上,真是得寸進尺的傢伙,看來不給你點顏色看看是不行了,“乖乖就擒,我讓你死個全屍,否則,我讓你屍骨無存!”它也許察覺到了危機,從我的頭上飛了起來溜走了。我想算你識相,今天我就饒你一回,下次若再讓我碰到,哼,少説也得讓你腦袋搬家。可它偏不領這個情,又跑到我這來撒野了……

寫觀察日記 篇七

寫一則觀察日記。要觀察自己最感興趣的,要寫自己最想寫的。寫好後讀給同學聽,看誰在觀察中有新的發現。

【習作指導】

記錄觀察人、事、景、物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就是觀察日記。寫觀察日記,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瞭解事物,積累知識,提高作文水平。

會觀察,才會寫觀察日記。面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我們都樂意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聽一聽,想一想,試一試,這就是觀察。生活中,誰會觀察,誰就有發現,誰就會有寫不完的故事。請看:

花壇裏種着一棵美麗的月季花。它那墨綠色的枝條又細又長,上面長着一個個暗紅的小刺。我用手輕輕碰了一下,啊,真痛!小刺又尖又硬,好像在提醒我只許看,不能摸。枝條上綠綠的葉子是橢圓形的,邊緣還有軟軟的鋸齒。枝頭開放出一朵朵鮮豔的花,粉紅的花瓣一層疊一層,簇擁着金黃的花蕊,花蕊頂上沾着花粉,散發出陣陣芳香。蜜蜂伴着花朵唱起了“嗡嗡”歌,跳起了圓圈舞。月季花看着邊歌邊舞的蜜蜂,笑得更歡了。

讀着這段話,小朋友彷彿看到了怒放的月季花。這就是作者仔細觀察、善於想象的結果。你看,作者調動了多種感覺器官觀察:用眼看,不光看清了花的顏色,連綠葉邊緣的鋸齒狀也看出來了;用手摸,使自己感到枝條上的小刺硬而尖;用鼻聞,聞到了花的芳香;還用腦想,小刺彷彿在提醒“只許看,不能摸”,把蜜蜂邊叫邊飛想象成邊歌邊舞,多美呀!可見,觀察是寫觀察日記的基礎,是這次作文的重要環節。

寫觀察日記 篇八

觀察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思維活動和知覺活動。除了教育學生利用有效的觀察方法和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之外,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勤于思維”的能力。觀察活動表面上看起來是利用感官或工具去“看”去“量”,但是從本質上來講,觀察的過程更是大腦思考的過程,觀察的目的並不是要知道你看到了什麼,而是要將觀察到的現象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比較。還是以觀察鯽魚這個案例來説明。佈置學生觀察鯽魚的外部特徵,鯽魚的體型、顏色、側線以及魚鰭這些顯性特徵都很容易通過感觀獲得,但是要將“直觀的觀察”上升為“邏輯性的觀察”,不能一直停留在“看到了什麼”這個階段,而是要教育學生多問“為什麼”,不妨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問題:鯽魚的體型和顏色對它生活在水裏有什麼幫助?鯽魚的側線有什麼用?鯽魚的魚鰭分別有什麼作用?

二、觀察日記———提升觀察能力的有效途徑

生物觀察日記屬於一種專題式的日記,主要用來記錄學生對生物學習過程中對某種生物現象進行觀察的過程、變化、結果和體會。通過培養學生寫觀察日記,能加深學生對被觀察對象的理解,同時能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長時間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所學的生物學的資料,從而為學好生物奠定紮實的基礎。在訓練學生寫觀察日記的過程中,應注意兩個問題:

(一)準確表達又不失規範生物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寫生物觀察日記是學習生物知識的一種輔助手段,所以,準確和嚴謹是觀察日記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所謂準確,就是在記錄觀察現象和數據的時候,應尊重觀察實際,用規範的計量單位和符號、準確的詞彙、精確的數字來記錄觀察結果。用一些約數、概數或者模稜兩可的描述,都是有違觀察日記的基本要求的。例如,記錄一棵大樹的高度,有多少米就應該説多少米。如果藉助於測量工具的話,更是應該有精確的結果並記錄下來。但是僅僅把它説成“像巨人似的”或“聳入雲端”,讀者就無法瞭解它究竟有多高,也就缺乏了應有的“嚴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