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低頭的話題作文(精品多篇)

低頭的話題作文(精品多篇)

以低頭為話題的作文 篇一

生活中,感悟無處不在,哲理時刻在心。喜歡垂釣,經常驅車到城郊,每當路過一片片成熟的稻田時,心中感觸頗深,觸景生情,突然從心底冒出一句話:稻子熟時頭自低。

在春風乍起的時節,綠油油的稻子昂首挺胸,頗有少年狂氣,任憑風的吹拂左右搖擺,好不得意。它曾經歷過春的陽光雨露,也曾經歷過夏的暴風驟雨,正因為漸漸品味了歲月的滄桑,所以一到秋天,它飽含稻穗的頭就悄然低下,那裏面充滿了智慧和感悟。

現實中,或許只有當心中充滿智慧和愛時,我們才會學着低下頭。低下頭感激曾被給予的種種恩澤;低下頭反思自己的境遇;低下頭躲避風雨肆虐……或許有人説低頭是懦弱和膽怯,是軟骨頭。自然法則告訴我們:其實激流勇退,規避鋒芒,避實就虛往往可以使你消災免難,受益匪淺。

恰當的低頭是一種睿智。水是萬物中至柔之物,它無形無狀,巖石下有其足跡,石縫中有其身影,它甘於低頭,善處萬物之下,因此睿智的它才會擁有水滴穿石這樣以柔克剛的力量。倘若我們有水這樣能屈能伸的精神,或許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當我們被一堵牆擋住時,用力推到它無疑是一種好辦法,而繞過它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省時省力簡單有效的妙招呢?

今天的低頭是為了明天的昂首。司馬遷遇李陵之禍慘遭宮刑,受盡了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他本可以像屈原一樣一死了之,來維護固有的尊嚴,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決然地選擇活下去。這個痛苦的靈魂用雙手敍寫悲憤,用智慧創作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名書《史記》,更是譜寫了一曲蕩氣迴腸的千古文化讚歌。他的低頭並非是為了能苟延殘喘,而是用片刻的“懦弱”換來了不朽的光輝。反觀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自殺現象,在遭遇不幸或是不公時,他們為何就不能痛定思痛,冷靜思索,趨利避害,選擇暫時的低頭呢?

明智的低頭更是一份成熟。生活在現代都市中,有些所謂的堅強和堅持已經不再具有現實意義了,靈活的變通才是一張通行證,因為睿智的低頭是一種達觀和開明。當然,這裏的變通是基於道德的前提下,不是出賣靈魂和肉體。正如古人所説: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頭。與其堅守一些無謂的塵風舊土,還不如手持通行證來的快活、舒坦、便捷。因為人是萬物之靈,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適時低下頭,與成熟牽手,與睿智做伴,感受水的智慧,體味人生百態。

識時務者為俊傑,讓我們學着低下頭,用智慧開闢一條風平浪靜沒有暗礁的航道,讓生命之舟躲過狂風暴雨礁石淺灘,駛向那心馳神往的成功彼岸。

低頭的智慧 篇二

印度孟買大學的第一課,就是要教會學生們學會低頭彎腰。人固然需要傲骨,但同時也要學會低頭。有時候低頭並不代表着懦弱,怯弱。在恰當的時候低頭,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學會在恰當的時刻低頭彎腰,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存。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曾經説過天地之間僅高三尺。所以想要在天地之間長久存活,就要學會低頭彎腰。確實如此,不僅是古代,當今時代更能體現這句話的價值。不學會低頭,或許人際關係網就會遭受破壞。不學會低頭,或許在工作事業上就會處處碰壁。韓信當年受人嘲諷,遭受胯下之辱。如果他當時不學會低頭隱忍,可能就會當場被眾人圍擊斃命,更別説創造以後的那些豐功偉績。正所謂“小不忍而亂打某”。低頭彎腰,當下看起來似乎是一種屈辱妥協,長遠來看卻是一種難以擁有的大智慧。

低頭彎腰並不簡單,它需要堅定不拔的心境,它需要長時間的蓄勢爆發。2010年席捲全國的著名影片《讓子彈飛》就闡述了這個深刻的道理。當張牧之自己最親密的夥伴一個個的死去,他會燃燒起多麼猛烈的怒火。一次次與仇敵相見想要同歸於盡,但是每次都笑呵呵的與之會面,他壓抑着多麼猛烈的怒火。他那堅定不拔的心境幫助他壓制了怒火,低下了頭。一個個精心佈置的計謀,正是這長時間的蓄勢爆發。低頭彎腰的好處一説便懂,但是這其中最核心的東西卻難以領會。低頭所需要的心境,以及在那痛苦之中的蓄勢,並不簡單。但是正是這些難以辦到的事情,才決定了低頭它無比重要的作用。

當越王勾踐俯首稱臣之時,定是滿心的不甘,他低頭了。當他蓄勢十年之間,定燃滿是艱辛,他低頭了。就是在擁有着低頭心境,才讓越王勾踐最終報仇雪恨。由此可見,低頭並不簡單。

當面臨着一次次的碰壁,一個個難以逾越的困難,倒不如考慮考慮低頭吧。要知道,恰當的低頭並不是一種懦弱,它是一種真正的大智慧。正因如此,它才難以做到。所以我們要磨練自己學會低頭的能力,學會低頭,更要學會在恰當之時低頭。

以低頭為話題的作文 篇三

雪松懂得低頭,能夠造就一片山頭的翠綠;海鷗懂得低頭,可以忍受狂風暴雨的衝擊。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們只有學會低頭,懂得伸屈,生命中才總會有絕處逢生的驚喜。

四面楚歌中,當那寒光閃閃的長劍劃過虞姬那白皙的脖頸,留下一抹鮮豔的紅色,你只懂得吟唱那“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無可奈何;你只會仰天長嘯“此滅亡我,非戰之過也”。面對滾滾的烏江水,昔時勇猛蓋世的西楚霸王,如今卻為何落得個如此下場?雖有李清照頌你“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然而你可知“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你可知“江東子弗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縱然你的決定是對過往的回顧,對尊嚴的維護,對恥辱的對抗,但是如果你懂得低頭,渡過烏江,以你的才能,以你的勇猛,捲土重來,歷史或許會被改寫。

當時的天下,是一個羣雄逐鹿的舞台,你始終不肯磨平你那突出的稜角,始終不會有劉邦那“遇方則方,遇圓則圓”的氣度。你是山,一座從小肯低頭彎腰的山,這樣的性格,便註定了你不可能有絕處逢生的驚喜。

穿越歷史的時空,我們品讀另一段歷史的風景,欣賞另一位偉人留下的讚歌。

遭受了身與心的痛苦與恥辱的雙重磨難,在黑暗與犬牙參差的隧道中踽踽獨行,在死亡的江河中艱難求渡,你用激昂的信念將羞辱焚燒,點燃靈魂的火炬,從此踏上了一條艱難屈折的隱忍之路。

在“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的痛苦折磨中奮筆疾書。書寫三閭大夫行吟江畔的憂鬱,書寫荊軻那把寒光閃閃的匕首,書寫酷吏們內心蟄伏的蛇蠍,書寫武帝揮動干戈滴下的鮮血,書寫垓下英雄末路的悲歌……為的便是那永不曾磨滅的信念——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你是一個偉人,你的忍辱負重,你的能屈能伸,成就了中華歷史上的偉大著作。你懂得低頭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絕處求生的智慧,是一種可以在絕境中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的智慧。

人生如一泓水,温存而靈動。懂得屈伸自如,學會低頭,這種智慧會讓你在困境中得到柳晴花明的轉機!

以低頭為話題的作文 篇四

一抬頭,看見的是天。

無比遼闊與深邃,無論是疾速飛行的飛鳥還是遮天蔽日的浮雲,都不能給它留下永久的影子。抬頭看天,似乎心靈也在天空中漂浮,自由自在,彷彿世間無可畏懼之物。

那是面對強權與暴力的態度。很多惡人之所以敢作惡,只是因為沒有一個人敢於抬頭,沒有一個人能向着天空挺起自己的胸膛,對他們説一聲:我不怕!但對於天空來説,即使暫時有浮雲遮住了太陽,即使一時會有大雨傾盆,風盡雨止之後,剩下的仍是澄淨的天空。邪不能勝正,在面對暴力與強權時,何妨勇敢地抬一下頭,像天空一樣堅持自己的立場與原則,像天空一樣無所畏懼!

一低頭,看見的是地。

無比寬廣與博大,無論是嬌嫩的花朵還是疲憊的走獸都能在此覓得容身之所。低頭看地,似乎心靈也和大地一樣沉靜,温和包容,擁有無盡的耐心和細心。

那是面對親友與弱者的態度。他們就像花一樣,在大地上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靜靜地開着,只有低下頭去細品,才能感受到它的美麗與芬芳。但如果你一味抬着頭不管不顧,只看見廣闊的天空而忽視了身邊的芬芳,它們就有可能悄然逝去,再也無法挽回。在面對親友與弱者時,為什麼不低一下頭,像大地一樣包容與寬廣,像大地一樣留住自己身邊每一縷芬芳!

在生命中,我們總會有要反抗的人,所以我們要抬頭。生命中也總會有需要保護的人,所以我們要低頭。朱自清説,在抬頭與低頭之間,日子匆匆流過。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為一時的抬頭與低頭後悔。然而,一些人永遠抬着頭,喪失了大地的寬容與博大,以致傷痕累累、眾叛親離:一些人總是低着頭,喪失了天空的無畏與抗爭,以致軟弱可欺。還有一些人對敵人卑躬屈膝,卻對己方趾高氣揚,這就是魯迅所謂“弱者受辱,揮刀向更弱者”了。

永遠抬頭與永遠低頭,我們都會喪失生命中的一些東西。為何不學會在適當的時間抬頭與低頭?對強者,要學會“抬頭”,要不屈、勇於抗爭;對弱者,要學會“低頭”,要包容、寬廣。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過累,才不會漏掉路旁的美景,也不至於懦弱可欺: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抬頭與低頭間看見正前方的光明。

抬頭見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低頭見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以低頭為話題的作文 篇五

人生不像一灘死水毫無起伏,生活也不似板上釘釘那般一成不變。每個人活着,都要活得驕傲,活得精彩。

因此,我們一直抬着高貴的頭顱,而忘記了低頭,放棄了低頭。很多人心裏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高貴,低頭就意味着失敗,意味着妥協,意味着自卑。其實不然,適當的低頭,你會收穫不一樣的美麗。

蘇格拉底説過:“凡事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因為世界不是為你而生,有很多人,事都是你所不能控制的,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要存活,就必須要學會低頭。

學會低頭,並不是説你失敗了,可以説是稻子熟了壓彎了腰,柿子熟了羞紅了臉,亦可説是垂柳拂水搖曳的身姿。低頭,有着多種説法。你是否願意低頭,就取決於你對低頭的看法,和一念之間的選擇。

一個不願低頭的人,總是抬着頭的活着,不管前方有多少挫折,一個願意低頭的人,在遇到困難時低下頭認真面對,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抬頭和低頭就如走路,在一條崎嶇的小路上,如果你一直抬着頭,那麼一定會絆倒,甚至受傷,如果你低下頭,繞過坑窪,那麼就會直通大道。人生之中中有些磕磕絆絆,是是非非,使你無助,讓你無奈,那麼就試這低一下頭,其實向別人低一下頭並不意味着你比別人差,低頭之間,大家都是一樣的,有時候,你的低頭是人的一種品格,自謙的品性。

常言道:“生活這麼苦,這麼現實,讓我們不得不低頭。”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低頭,彰顯着品性,體現着為人處事的態度。因此,人要學會低頭。小草在大樹面前低頭;海貝在海浪面前低頭;稻子在大地面前低頭,這些低頭,都是渺小的,但若沒有低頭,小草又怎會有堅韌不拔的性格?海貝又怎會有美麗的外表?稻子又怎會有累累的果實?

學會低頭,你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學會低頭,你會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學會低頭,不是讓你去妥協,不是讓你落入失敗的網,不是讓你自卑的生活,而是讓你看到不一樣的美麗。

學會低頭,生活才會有意義,才會有色彩,才會在大風大浪中平穩前行。

以低頭為話題的作文 篇六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年輕氣盛的富蘭克林挺胸昂首邁着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説:“很疼吧?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前輩説的“記住低頭”,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能力、資歷如何,在浩瀚的社會中,你只是一個微小的小分子,是渺小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要唱低調,在人生的道路上把自己看輕些,在生活中要保持低姿態。反而要把奮鬥目標看高些,把夢想看高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領悟了這點,因此他才創造了一番偉業。

把自己看低,而不是看得低三下四,把目標看高,而不是看得遙不可及。目標,只要努力伸手即觸,把目標看高,就會更向前一步,試一試,你可以。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如果把人生比作爬山,有些人始終在山底徘徊,有些人正慢慢攀巖,而有些人早已信步頂峯。為何要被別人遠遠丟下?為何不能超越別人第一個登上頂峯?

我認為,努力不光要靠自己,也要靠別人。就像在博客中,如果只是孤芳自賞有何用,如果常去學習別人的文章才會促進自己進步,而面對自己的不足時要低頭,要接受批評,還要改進,而此時還要把目標看高,他會在你最有動力的時候激勵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面對不足與錯誤時要學會低頭,人生路漫漫,高昂着頭無法走向終點,只有低頭認真看路,仔細看路,細心看路,才能走得更穩,更踏實。

低頭也美麗 篇七

一夜的飛雪,已經把兩排行道樹全都粧扮成了銀裝素裹的玉樹瓊枝。為了拍幾張雪景的照片,我一大早便趕到了郊外。就在我選擇最佳拍攝角度時,卻驚奇地發現:道路西邊的聖誕樹,由於承受不了厚厚的積雪,昔日綠意婆娑的樹冠,竟然被壓折了許多枝椏,弄得滿地都是零落的斷枝殘葉。而靠東一排的銀槐樹,卻依舊生機盎然,毫髮無損。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同是行道樹,面對一樣的風雪,東邊的銀槐是毫無損傷,而西邊的聖誕樹卻斷枝滿目呢?我在風雪中徘徊良久終於發現:當銀槐樹上的積雪堆積到一定重量的時候,它柔韌的枝葉便會往下彎曲,卸下多餘的積雪。而聖誕樹呢,即便積雪堆得再厚,也不會向下彎曲,結果是樹枝不堪重負,最終被積雪墜斷壓折。

我突然明白,原來因為聖誕樹的枝幹過於剛直,過於酥脆,缺少柔韌性,不懂得“低頭”,結果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自然只有被紛紛折斷。而銀槐樹的枝幹是剛中帶柔,剛柔相濟。最緊要的是在不堪重負的時候,懂得“低頭”,結果自然是既經受了風雪,又保護了自己。

眼前的景象,讓我領悟到了一個處世做人的道理:一味的剛強,一味的硬撐,只會給自己帶來不需要的傷害甚至犧牲。只有做到剛柔互濟,懂得“低頭”,才能保護自己,立於不敗。

記得曾有人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據説你是天底下最有學問的人,那我想請教一個問題:天與地之間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蘇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説,我們每個人都有四五尺高,天與地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還不把天給戳出許多窟窿。”蘇格拉底微笑着説:“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能夠長久地立足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呀!”蘇格拉底可謂是深得人生的真諦:懂得低頭。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蘭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輩導師家拜訪,當他準備從小門進入時,因為小門的門框過於低矮,他的頭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來迎接的前輩微笑着對富蘭克林説:“很痛是吧?可是,這應該是你今天拜訪我的最大收穫。你要記住: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這人世間,你就必須時時記得低頭。”

從此,富蘭克林牢牢銘記着導師的教誨,並把“記得低頭”作為為人處世的座右銘。

看來我們也應該時時處處學會低頭,懂得低頭,敢於低頭。生命的重荷負載過多,就低一低頭,卸去那份多餘的沉重。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也要學會“低頭”。只有學會低頭,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我們每個人不管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在一生之中,都不可能不説錯話,不辦錯事,因為誰也不是完人,不是“足赤的金子”,不是“無瑕的白璧”。既然誰也無法避免犯錯,那錯誤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犯錯並不可怕,只要學會低頭而後知道自省,就能避免鑄成大錯以至最終抱憾終身。

眼睛朝上,目空一切而從不懂得“低頭”看路的人,終有一天難免要摔跟頭,要跌個五癆七傷,甚至要落入陷阱或誤入歧途。總是頭顱高昂,逞強好勝而不懂得彎腰的人,總會撞上挫折的“門框”而弄得頭破血流。只有學會低頭,懂得低頭並且敢於人,才會平安無事,一路走好。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是稻穗,昂頭是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裏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會顯擺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

標籤:多篇 精品 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