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整合(通用多篇)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整合(通用多篇)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一

一、漢初的黃老之學

1、社會背景:經濟殘敗,百業待興,休養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內容:黃帝的學説:治身(養生)。老子的學説:治國(無為而無不為,積極無為)。

3、特點:兼採眾家、積極無為。

4、作用:成為西漢初年的指導思想,使漢初社會迅速恢復元氣。

二、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背景:①儒學在秦朝遭到嚴重打擊,漢初逐漸復甦。②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漢初奉行的黃老之學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③社會形勢的發展需要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於是漢武帝“舉賢良對策”。

2、董仲舒新儒學。

來源。以《公羊春秋》為基礎,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

主張。①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中央集權。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宣揚“君權神授”,發揮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後人歸納為“三綱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統一來維護政治的統一。

影響。董仲舒對儒學思想的發展,有利於漢代的統治者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的統一,受到漢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學成為正統思想。漢武帝: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起用儒者參政。③興辦太學,建立地方教育系統。

4、影響:①新儒學適應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鞏固了國家統一,同時也限制君權的過度膨脹。②教育逐漸為儒學所壟斷,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③太學興盛,打破了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規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④儒學在各郡縣得到推廣,在民間開始處於獨尊地位。⑤從此儒學之士在中國文化舞台上逐漸成為主角,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續兩千年之久。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二

一、孔子與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魯國人,“三家一創”;《詩》《書》《禮》《易》《春秋》和《樂》

2、學説:

①政治學説:A、“仁”(仁者愛人)B、“禮”(“克己復禮”)C、“為政以德”

②哲學觀點(天命觀,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仁不讓於師”

3、歷史地位:

①所倡導的儒家思想被後人發揚光大,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響。

③後人整理孔子言行為《論語》,尊孔子為聖人,歷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學派創始人;《道德經》

2、學説:

①哲學思想:

A、“道”是萬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辯證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對立的,並可互相轉化;

②政治學説:“無為而治”

3、歷史地位:

①是中國哲學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②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三

(一)理學興起的社會背景:

1、(危機出現)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道教廣泛傳播使儒學的統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2、魏晉南北朝以來,到唐宋達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滲透。

3、(重新光大)儒學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討匡時濟世的新儒學體系。

4、宋代重文,學術氛圍活躍。

(二)宋明理學:

1、程朱理學(開創:程顥、程頤;集大成者: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1)內容:“理”或“天理”為核心的觀念體系。從哲學高度論證專制統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級秩序的合理性。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滅人慾。

(2)歷史地位:

①南宋後逐漸發展成官方哲學。

②明初確立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

③流傳到外國,影響深遠。

2、陸王心學

(1)內容:

南宋,陸九淵:

①“心即理也”

②通過“發明本心”以求理(進行內心反省)

明中期,王陽明:

①“致良知”,內心反省,克服私慾

②知行合一

(2)歷史地位:重視個體的主動作用,反對束縛,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學的評價:

消極:壓抑人性,扼殺人生自然欲求。

積極:重視主觀意志力、崇尚氣節強調社會責任感等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同異之處:

同:

①內容: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的”仁”“禮”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都強調社會秩序。

②影響:有助於維護專制統治;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起積極影響。

異:

①宇宙構成:理學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理”和“氣”兩個方面構成的,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心學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即理也”,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②道德主張:理學主張人應該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範;心學則主張人應通過內心的自省達到良知。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四

1、美國的對外擴張政策

美國對外擴張分為三個階段:即19世紀上半期的美洲大陸擴張階段、19世紀末和20世紀早期的海外擴張階段和二戰後的全球擴張階段。對外擴張政策則經歷了由門羅主義、大棒政策、門户開放、金元外交、冷戰到美蘇爭霸及企圖建立單極世界的演變。早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就提出“門羅主義”,積極推行起“美洲事務是美洲人事務”的政策。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向國會提出諮文,宣稱:“今後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他又稱,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幹預美洲的事務。明確表示出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意向。19世紀末美國又提出“泛美主義”,多次派兵干涉拉美國家內政。1898年挑起美西戰爭,奪走波多黎各,並將古巴淪為“保護國”。1903年,美國策動巴拿馬脱離哥倫比亞獨立,強迫哥倫比亞共和國簽訂《美巴條約》,攫取巴拿馬運河開鑿權和運河區的永久租讓權,加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霸權地位。同時美國資本也大量滲入拉美,奴役和剝削當地人民,這就是大棒和金元並用的帝國主義政策。1899年美國對華提出了“門户開放”政策,企圖在承認列強在華“勢力範圍”和已經獲得的特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這一外交政策的提出標誌着美國侵華進入新階段,從此美國在侵華政策上,不再追隨西方,而有了獨立的政策,加緊和擴大了侵華步驟。

一戰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演變:

(1)一戰使美國大發戰爭橫財,戰後出現經濟繁榮。美國妄圖支配世界事務,帶着十四點原則參加並操縱巴黎和會。由於在歐洲獲利不多,特別是國聯問題上遜色於英、法諸國,美國竭力鞏固它在拉美的殖民利益,積極在亞太包括中國在內的地區擴張勢力,實行海軍軍備競賽。通過華盛頓會議,拆散了英日同盟,取得了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推行“門户開放、機會均等”的政策,打擊了日本利益。其間通過金元外交,發揮了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

(2)30年代,美國與蘇聯建交,通過“中立法”,實際上對法西斯侵略推行綏靖政策。

(3)40年代初,美國捲入大西洋地區的反法西斯戰爭,繼修改“中立法”後又通過“租借法案”。珍珠港事件後,美對日作戰,推動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並與蘇英等國協同作戰,安排戰後問題,奠定了雅爾塔體系的基礎。

(4)二戰後,美國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在亞洲發動侵朝戰爭,推行霸權主義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之所以能確立全球霸權主義政策,主要由於戰後初期,美國經濟實力雄厚,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在世界貨幣體系的統治地位。軍事上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壟斷原子彈。它推行全球霸權政策的表現是:

A.採取以遏制蘇聯為中心的“冷戰”政策。包括推行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分裂德國和扶植西德。

B.在亞洲扶植蔣介石打內戰,發動侵朝戰爭。

C.力圖控制廣大亞、非、拉國家。

美國外交政策演變的基本依據是:經濟地位的逐步提高和軍事力量的日益增強。主要特點:以“公正”為幌子,用資本作滲透,以武力相威脅獲得更大的利益。

2、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

在處理國際關係方面,英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是歐洲“均勢”政策。如多次組織反法同盟干涉法國革命,打破拿破崙稱霸歐洲的局面;聯合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沙俄,遏制沙俄在歐洲擴張;與法俄結成協約國,打敗了對其在歐洲大陸和全世界利益有巨大威脅的德國;一戰後又扶德抑法,拒絕與法結盟;縱容德國侵略擴張,極力將禍水東引蘇聯。由此可見,英國均勢政策的目的是反對大國謀求歐洲大陸霸權,鞏固歐洲大陸沿岸陣地,保持自己海上霸權。其政策實質是使歐洲列強彼此牽制,由英國操縱政治天平,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崙以後,英國長期實行所謂“光榮孤立”政策,即英國不同其他國家訂立長期盟約,以便英國隨時按照本身需要,變換對外關係,彈性地調整和維持均勢,讓英國挾其優勢在經濟上巧取豪奪,保持霸權。但是進入到19世紀末,英國一方面喪失了“世界工廠”的世界工業壟斷地位,作為這一外交政策的經濟基礎已不復存在;另一方面又面對俄國在東方和德國在西方咄咄逼人的嚴峻挑戰,英國被迫放棄“光榮孤立”,先是在東方與日本訂立《英日同盟》對付俄國,英日同盟標誌着英國外交政策的大轉變。英國繼英日同盟後,於1904年和法國調整了關係,締結了英法協約。日俄戰爭結束後,遠東均勢有了新的改變,俄國戰敗,力量削弱,已不再成為英國在遠東的威脅,加之這時英德矛盾又已超過了英俄矛盾;這樣英國又於1907年與俄國締結協約。這樣在西方形成了以英國為首的三國協約集團,同以德國為首的三國同盟集團對立,並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3、美蘇爭霸的經過及其兩國對中國分別採取的政策

第一階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蘇聯戰略意圖是爭取同美國平起平坐,實現蘇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在這一階段美國採取孤立和反對中國的政策,原因是它敵視社會主義中國,對新中國的發展壯大感到恐懼和不安;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造成中蘇關係惡化,原因是雙方意識形態的分歧和蘇聯企圖控制中國。

第二階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蘇聯實行同美國爭奪霸權的積極進攻戰略。在這一階段美國同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原因是這時在美蘇爭霸中美國處於守勢,對外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出於對外擴張的目的,蘇聯加緊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以致釀成中蘇邊境武裝衝突,中蘇關係嚴重惡化。

第三階段:80年代。蘇聯開始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作法,從對外擴張轉向全面收縮。在這一階段蘇聯開始注意改善同中國的關係,其原因是國民經濟軍事化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美國同中國的關係時好時壞,曲折發展,原因是美國仍沒有放棄霸權政策。

4、一戰後法國在歐洲大陸霸主地位的恢復與喪失

一戰後,特別是巴黎和會後,法國先後與比、波、捷等國結盟,勢力瀰漫於歐洲,成為抑制德國、遏制蘇俄的歐洲盟主。主要原因有:一戰後奧匈瓦解、德國戰敗、俄國革命、波蘭孤立,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惟一強大國家;英國勢力均衡政策在戰後歐洲大陸難以立即奏效;美國因巴黎和會失利,外交重點放在拉美和東亞,爭奪目標尚未轉向歐洲;凡爾賽和約基本體現了法國嚴厲制裁德國的要求,成為其稱霸歐洲大陸的基石。但法國這一霸主地位維持時間不長,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後積極對外侵略擴張,法對其妥協縱容,這就標誌着法國歐洲霸主地位喪失。其根源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具體表現就是英國扶德抑法,尤其是道威斯計劃和洛迦諾公約,使德國迅速振興,打破了法國一時稱霸歐洲的局面。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五

1、英法關係

(1)18世紀英法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發生戰爭。結果法國戰敗,丟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同拿破崙爭奪歐洲霸權,最後英國打敗法國。

(3)在1777年北美獨立戰爭取得薩拉託加大捷後,法國援美對英作戰。

(4)1814~1815年參加維也納會議,通過限制法國,保持歐洲均勢等決議,英國還奪得了許多原屬法國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聯合同俄國進行克里米亞戰爭,結果打敗俄國。

(6)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對付共同敵人德國,維護自身利益,英法組織包括俄國在內的“三國協約”集團。

(7)一戰期間,英法聯合在西線對德作戰,並最後取得戰爭勝利。

(8)戰後在巴黎和會上,法國極力想削弱德國,英國則奉行歐洲“均勢”,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英法產生矛盾。

(9)戰後初期,英法共同操縱國聯,都反對美國插手歐洲事務。二三十年代在德國賠款問題和法國安全問題上,兩國意見分歧;30年代面對法西斯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

(10)二戰期間,兩國共同實施敦刻爾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共同對敵。

(11)二戰後兩國共同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援助,加入北約。現在兩國都是歐盟成員國。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六

世界近代國際關係的主要矛盾有四對:

(1)資本主義同封建主義的矛盾,如普奧干涉法國革命,英國等多次組織反法同盟參加對法作戰。

(2)資本主義國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如殖民侵略的加劇,亞非拉人民不斷掀起反殖、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運動。

(3)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的矛盾,如國際無產階級同國際帝國主義的矛盾和鬥爭。

(4)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如英國與西、葡、荷、法爭奪海上霸權的鬥爭;英法與俄國爭奪黑海海峽的鬥爭;法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的鬥爭;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建立,一戰的爆發等。

進入現代,國際關係領域的矛盾更加複雜,頭緒更多。這包括:

(1)社會主義國家同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蘇聯社會主義的誕生和成長,打破了數百年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資本主義勢力對社會主義國家,如對蘇聯、中國無一例外地採取武裝干涉、經濟封鎖、政治滲透等手段試圖扼殺之,但事實證明它們失敗了,從此世界出現兩種制度共處的局面。尤其是二戰還提供了反對法西斯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結盟的新經驗。二戰結束後兩大社會制度冷戰、緩和、激烈競爭、和平共處,貫穿於當代世界的全過程。

(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這包括一戰後戰敗國與戰勝國的矛盾、30年代的法西斯國家與反法西斯國家的矛盾、二戰後超級大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間的矛盾。其集中表現形式為先是從列強爭霸到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從法西斯主義與反法西斯主義間的矛盾到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的矛盾,美國與歐洲聯盟、日本間的矛盾以及歐洲聯盟內大國的爭鬥。

(3)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與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它經歷了20世紀上半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對宗主國的殖民剝削和政治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以及二戰後一大批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爭取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鬥爭。在當代世界,新興發展中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已由對抗關係發展到控制與反控制、鬥爭與協調的關係。

(4)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這主要表現為蘇聯實行社會擴張政策和大國主義、老子黨立場,在社會主義國家與兄弟黨之間,出現了蘇聯的控制與中國、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反控制、反霸權主義和維護社會主義國家主權和獨立的鬥爭,並一度出現像1968年的蘇聯武裝侵略並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和蘇中邊界衝突事件等。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四大發明

1、概況:

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成就。

2、四大發明的產生與傳播:

(1)造紙術。西漢前期,中國已經有了紙。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術,人稱“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2)印刷術。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人們已經使用了彩色套印技術。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3)火藥。唐末,火藥開始用於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宋朝為了抵禦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

(4)指南針。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是中國在戰國時期發明的“司南”。後來,人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製成指南針。北宋時,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5)傳播。

a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b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d歐洲人還借鑑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二、《九章算術》和珠算

1、《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採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標誌着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2、珠算

珠算運算法編成歌訣流利順口,配合小九九和十進位值制記數法,運算如飛。明清時期,珠算應用得到普及和發展。明朝時,珠算法已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以至世界其他地區。

三、石氏星表和渾儀

1、中國是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

2、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記錄,是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的。

3、編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顆恆星的赤道座標數據,對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5、為了更好地觀察天象,古代中國創制了許多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如渾儀、簡儀等。

四、《授時歷》和四大農書

1、夏朝時,我國就有了曆法《夏小正》,商朝改進為“殷歷”。

2、元朝時,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歷》,集前代各家曆法優點之大成,是我國古代秀的歷法。3、四大農書。

(1)西漢汜勝之的《汜勝之書》;

(2)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3)元朝王禎的《農書》;

(4)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5)特點:是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農書。《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部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五、《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

1、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2、東漢末年,張仲景的中醫專著《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提出辯證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後世中醫臨牀學的理論基礎,被後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

3、李時珍,寫成藥物學鉅著《本草綱目》,對中藥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八

一、背景

1、政治保障: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範圍內確立。

2、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

3、資本條件:大機器生產以及對殖民地的商品輸出和掠奪,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4、科技條件:自然科學突破性的進展。

5、市場條件:世界市場的出現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二、主要成就

(一)最突出的成就:電力的廣泛應用

1、發明:1866年德國西門子發電機

2、影響:(1)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2)產生新興工業——電力工業。(3)有利淨化工業環境。

(二)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1、發明:(1)70、80年代出現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2)90年代柴油機創制成功。(3)德國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4)飛機。

2、影響:(1)縮短原料、商品運轉週期。(2)推動石油開採業的發展。(3)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化工業的產生。

(三)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1、發明:(1)19世紀70年代美國貝爾電話;(2)90年代意大利馬可尼無線電報

2、影響:都為迅速傳遞信息提供方便。世界各地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繫進一步加強。

(四)化學工業的建立

1、發明、發現:(1)從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2)1867年諾貝爾炸藥;(3)80年代改良製造無煙火藥的技術。

2、影響:大大促進軍事工業的發展,塑料、人造纖維等開始投入生產和實際應用。

三、特點:1)第二次工業革命有堅實的科學基礎。

(2)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幾個先進的國家幾乎同時進行。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一國的範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3)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多數國家形成了兩次工業革命在時間上的交叉

四、影響

一、對發生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

(一)生產力極大發展

(二)壟斷組織的形成

[1、時間:19世紀晚期

2、原因:1、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的發展;2、自由競爭推動。

3、形成: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

4、形式:卡特爾、辛迪加(主要在流通領域)、托拉斯(突出生產領域)

5、認識(1)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的發展。(2)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

(三)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者。

(四)形成壟斷國家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加強對外侵略擴張。

(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二、對國際格局

(一)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確立

(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完全形成

(三)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性加劇

三、對社會主義運動

(一)合法鬥爭為主

(二)列寧主義誕生

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九

法西斯是20世紀特有的現象,它的產生、發展同20世紀重大事件密切相關。20世紀的法西斯運動可分為前後兩大階段,以1945年為分界線。1945年以前屬於法西斯產生、發展和大規模氾濫階段,在這一階段法西斯運動掀起過兩次浪潮,一是一戰末期和戰後初期法西斯的滋生,這主要包括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黨、1920年希特勒在德國建立納粹黨;二是從30年代大危機到二戰結束,這是法西斯運動大規模氾濫時期。在這次浪潮中,法西斯在意大利以外的國度內相繼建立,德國的納粹運動急劇膨脹,納粹黨到1932年上升為國會第一大黨,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日本從1931年開始法西斯化的過程,經過一系列衝突和鬥爭,日本軍部在1934年實現法西斯化,國家政權自1936年廣田內閣成立初步實現法西斯化。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進行局部戰爭和對外擴張的過程相互接近,在30年代中後期結成以《協定》為標誌和紐結的法西斯集團,40年代初期又結成以《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為標誌的法西斯軍事集團,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鄭寅達同志在《20世紀的法西斯》一文中將法西斯的共性概括為六個方面:(1)法西斯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後的產物,是人類歷史進入20世紀後才出現的現象。(2)法西斯鼓吹極端民族主義或民族沙文主義,鼓吹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歌頌暴力和戰爭[在此作者把二、三方面合併敍述]。(3)其社會基礎是以小資產階級分子為主的中下層民眾。(4)法西斯主義既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又反對傳統的資本主義,鼓吹尋求第三條道路。(5)宣揚和推行獨裁統治,認為獨裁製符合人類社會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內在實力和國際地位的最佳手段。

注意如下一道試題:二戰前,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麼?各自的特殊原因是什麼?結合史實分析其特殊原因,並指出其發動侵略戰爭的必然性。

(1)共同原因:30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德日兩國經濟陷入困境,階級矛盾尖鋭。為了對內鎮壓,對外尋找出路,兩國的統治集團選擇了法西斯道路。

(2)德國的特殊原因: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分懲處造成了德國民眾對凡爾賽和約的痛恨心理。納粹黨利用這一矛盾,煽起民族復仇主義,從而獲得廣泛支持。其二是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強國,始終缺乏海外殖民地,希特勒擴大生存空間的宣傳迎合了資產階級的要求,因此德國法西斯發動對外戰爭是必然的。

(3)日本的特殊原因:明治維新後日本在發展資本主義的過程中,遇到資金短缺、資源不足、國內市場狹窄等問題。因此日本始終把侵佔朝鮮和中國東北,繼而獨霸中國做為既定目標。在30年代經濟危機的衝擊下,日本很快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與日本爭奪東亞的主要是美國,華盛頓會議只是暫時平衡了日美矛盾。日本要獨霸東亞也必然與美國發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