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尋覓中華》讀後感高三精品作文多篇

讀後感2.25W

《尋覓中華》讀後感高三精品作文多篇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一:不盡的追憶

在斷斷續續的閲讀中,我跟隨餘秋雨大師的腳步,追隨他的思想,猜測華夏文明的始祖——黃帝,梳理了中國四五千年的神話,然後一步步地向現代走進,腳步最終停止在了“”時期。在這期間,我們一起相隨走過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華夏民族的興衰起落,諸多時期,唯獨唐代,我不捨離開。

餘秋雨先生説:“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説‘夢迴大唐’、‘夢迴長安’,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夢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確,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一人,可我們為何不能消受?不錯,唐代已經過雲了太久,但我們對它,永遠不會是陌生人。我們同為中國人,同為華夏民族,唐代詩歌繁盛,我們現代人所欣賞的又何嘗不是唐詩的精神?我們有着同樣的精神,同樣的見解,對美好事物有着同樣的讚賞;我們和唐代,又怎會是陌生人?我們相遇,只會相見恨晚!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交通發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也比較暢通,經濟快速發展。唐太宗還推行輕徭薄賦的政策,減少的農民的負擔,順應民意,社會和諧幸福。李世民總結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他常説: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為了避免“覆舟”之禍,他勤於政事,勵精圖台。唐太宗很重視選官用人,在我看來,“魏徵”也是他從政路上完美的一筆,魏徵的直言不諱,向世人展現了一個仁德的君主,這也是貞觀時期及政治清明的一個重要原因。

唐代還繼承完善了科舉制,它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大大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以我們高中生的知識到了唐代,也許也會有做官的資格呢!也正是因為科舉制的實施,唐代詩歌繁榮,“唐三彩”是中國古代的精品,城市的發展也是唐代繁榮的一個標誌。

唐代有的開明的政治制度,廉潔的統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試製度,繁榮的經濟,我沒有理由不向往它!

遊歷完唐代,經過五代十國的混亂,宋代的腳步聲漸漸近了,宋代結束混亂,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卻讓宋代陷入了另一個困境,原來是五代十國的漢族政權,而現在宋朝面臨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強大勇猛、虎視眈眈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冷兵器時代,農耕民族想要打贏遊牧民族實屬不易,所以宋代雖然持續時間短,但並非人們所説的那樣不堪。宋朝重文輕武,宋太祖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收回兵權,加強中央集權,我曾經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沒有趙匡胤當時的重文輕武,也許現在的孩子都不會上學讀書”。之前的我年齡小,看到這句話時,心裏對趙匡胤還有些恨恨的,但現在我讀完了《尋覓中華》,發現這句話簡直就是無稽之談,發展教育是歷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國已進入文明時代,而其它地區依舊過着野蠻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們還應感謝他,他的重文輕武思想讓文學快速發展,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添色不少。

宋朝的誕生是在戰火硝煙之中,它的終結也是同樣在戰火硝煙中,在每個朝代皆是如此,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之中總會留下一些屬於它們的痕跡,遼滅北宋留下了楊家將抗敵的故事,金滅南宋,留下岳飛抗金的故事。

儘管後來唐朝出現了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局面,宋朝也快速滅亡,但兩個朝代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始終無法磨滅的。是我們永遠追憶的。

與唐朝一樣,宋朝也因為重文輕武政策出現了許多詩人,其中,陸游、辛棄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個中國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戰話語的營造者,陸游去世時是遺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一個愛國者對國家最後的期盼。辛棄疾的詩亦極壯極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了他的捨生取義,這句詩也同樣是很多奉獻人士的內心獨白,儘管這些頂級詩人是這樣走向死亡的,但正如餘秋雨的觀點,是宋代造就了他人萬古流芳的人生美學。

中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們不盡的追憶!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二:魏晉風度,絕世獨立

初讀《尋夢中華》時,並無較大的觸動,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兩位才子,內心的漣漪才一點點暈開。

廣武澗,澗水汨汨,城基廢弛,天風浩蕩,落葉滿山,只聽得一聲歎:“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阮籍的這聲歎息成為今後千餘年許多既有英雄夢又有寂寞感的歷史人物的共同心聲。可阮籍並沒有因此厭惡塵世,他在一批批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人名士的新墳叢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極度卑微和極度珍貴,他選擇了做與造物同體,與天地並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的“大人”,做一個獨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對官場像遊戲般灑脱,對待禮教像仙人般輕視。他為人坦率,灑脱,不拘泥於傳統的禮教習俗。就拿他的母親去世這件事來説吧,他在母喪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顧禮教,但他對母親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樣,甚至更深。由此看來,他只想活得真實和自在,並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來説説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孫女婿,與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樣,他也向往擺脱約束,迴歸自然,享受悠閒的人生。但他似乎更瀟灑,長期隱居山陽,後來在洛陽城外開了個鐵匠鋪,每天在大樹下打鐵,沒有人要他打,只是自願,也沒有實利目的,只是覺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實在是自由!

對於朋友,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心理隔閡,也會使他焦灼和痛苦,為此他寫了兩封絕交信,卻落了個“不孝者的同黨”的罪名而被殺,但他死得從容,死得淡然。

馬策認為,一代名士玄談,醉酒,嗜藥,嘯聚山林,睥睨當世,造就了“魏晉風度”,可我認為,它更代表了對人生的追求,對人生的灑脱,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人生態度的執著。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阮籍做到了,嵇康也做到了,可我們呢?我們只知道被當做異類很難受,可生命是極度短暫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讓自己活得不愉快呢?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程,既然我們選擇了去遠方追逐夢想,留給世界的就會是背影,何必在乎那麼多呢? 寫到這裏,我更加欽佩阮籍了,那一次,他沒有其他任何理由,只為美麗,只為青春,只為異性,只為生命,真真正正的哭了,他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盡致。我想,我們也應像阮籍一樣,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努力活的真實自在。

曾幾何時,我為了讓周圍的人都認同我,喜歡我,漸漸地改變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甚至是模仿別人,還記得當時為了讓自己成為焦點,對朋友掏心掏肺,可到頭來,我並不快樂,越來越討厭自己,那些所謂的朋友,也漸漸離我遠去,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大概以前的我,就是少了像阮籍那樣的灑脱吧。

是啊,人活着,並不是為了取悦別人,是為了讓生命有意義。為了自己內心的嚮往,被別人不理解又如何?被別人討厭又如何?人生短暫,我們應該向竹林七賢那樣,活的真實自在,活得瀟瀟灑灑!

魏晉風度,將絕世獨立!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三:氣節永恆

尋覓,字字珠璣;細品,厚重輝煌。尋覓中華,訪前人之印合前人的腳步;細品歷史,談歷代王朝。風塵底下的蒼涼。

讀罷《尋覓中華》,陣陣書香依舊縈繞在鼻尖,但那厚重的歷史卻已深深地印在腦海之中。

一個幾千年的國家,豐盈的是精神世界。從古至今,文人的情懷是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徵,而文人風骨,那氣節定當永恆。

也許,投江是他“通向輝煌的必要程序。”也許自沉的選擇是他對自然的皈依,是對現實的悲憤,更是對本真的不懈。

人們説他偉大、高貴,但他的偉大和高貴,是痛苦的一種昇華。當屈子以血謳歌,孑然一身,反懷擁一胸才氣,腹含一枚忠膽投身汨羅的那刻,這一縷赤紅泣血的絕美靈魂已然掙脱世俗的枷鎖,隨着汨羅江水的平平仄仄,流過了漫漫歲月,滋潤了每一個志士的心田。這瞬間的悲壯,在歲月長河中變為永恆。是的,屈原定當無愧他的精神,那對本真的不懈追求,使之能無視了歷史的變遷。從而締造無盡的永恆。

幾百年後,已是盛唐。李白,那諦仙人,是唐朝詩壇上一顆明亮的星,光芒那般耀眼,歲月也無法磨滅。李白,是個野行者走到哪兒,心靈便可在哪兒棲息。他無法躋身於角落,因為他的心太遼闊。他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山一程,水一程,不斷訪求,去追求自身之神往。後來的貴妃研磨,力士脱靴,他那樣狂妄,那樣不羈。朝廷怎會適合這樣一個至情至惰的痴人?

於是,當詩仙寬袍棄履,舉起樽而邀明月,沐月華而影三人的那刻,這一絲浸透了蟾輝的酒香,便飄飄搖搖了千餘年,縈繞在數萬才子的鼻尖揮散不去,似是還攜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羈,這瞬間的感悟,一路歡歌狂舞,又在孩童的誦讀聲變為永恆。這氣節,不羈的精神,試問:誰與爭鋒?

歷史的腳步,依就那般的快速。宋,是陰柔的,也是懦弱的。南宋,那是個爭戰、分裂、混亂的時代,民不聊生。有一個人,捨生取義,寧死不屈。入獄卻依舊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傲然然於天地之間的不屈精魂,絕筆之中“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樣的無愧,在於他的捨生取義,寧死不屈。正是因了那份不屈。文天祥這一名字才如此響亮,他的詩句才化為永恆。

何為氣節?屈原之本真為氣節,李白之不羈為氣節,文天祥之不屈為氣節。氣節,不僅僅是一種對生活對自我的探索,更是對民族,對國家的一種堅守。氣節,是一個人存於天地之間的方式、態度,它也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

本真是永恆,屈原被俗世不容,江中才為偉人長眠之地。追求本真,是對真自我的不懈追求。可又有多少人,在迷失自我?又有多少人,為了功名,亦若榮耀,選擇城府,將珍貴的赤子之心拋棄?

不羈是永恆,李白自然是不凡,那份不羈,也許懂的人有許多,可真正擁有的又有幾個?的確時代變了,盛唐固然繁榮,可也是封建的。二十一世紀,是個獨立和開放的時代,也許過分的放蕩是不被世人所容的,但保持適當的不羈,又何嘗不可呢?何必被壓抑的抬不起頭?何必總是愁眉苦臉,悲哀歎息?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適當的不羈,不要被定視思維,不要被固定化了。我們應當有自己的獨特與創新,應當有這份適當的不羈。

不屈是永恆。文天祥的不屈,在於他的這種民族氣節,他名垂千史。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當有不屈的氣節。不屈,在於面對困難時,咬牙堅持;在於挫折來臨時,迎難而上;在於事件時,我們堅定的回擊;在於釣魚島事件時,我們堅守國家的尊嚴!回首八年抗戰,血浴戰場,卻依舊挺住,再挺住,堅信正義必勝,彰顯民族不屈。今天,我們艱苦奮鬥,將我國推向一個個巔峯。明天,我們依然能懷着不屈,傲視羣雄!

氣節者本真、不羈、不屈也。我們當代的年輕人,應擔當起重任,擁有這永恆的氣節,擁有屬於我們的風骨。立於乾坤之間,懷着永恆的氣節,書寫屬於我們的歲月篇章!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四:歷史·時代

回望歷史,在依依雲水、渺渺帆影裏看朝代在連綿戰火中興衰替代;看偉人在世事沉浮中屢遭劫難。看不夾雜利益的君子之爭,看亂世爭霸的背後又有怎樣的藴含,看世事變遷中文明的融合,看滄海桑田中巨星的隕落。

尋覓中華,是尋覓刑場上嵇康神祕的千古絕響;是尋覓老子的烏托邦社會;陶潛的桃花源;尋覓佛教的淵源以及取經者悲壯的跋涉……

五千年曆史上,每個朝代的皇帝身邊總有一種人——檢舉揭發專業户,或者總有一個把好人認成反面角色的最高統治者。嵇康、蘇軾是撞上了檢舉揭發户;杜甫和司馬遷是栽在了皇帝手中。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麻煩都來自內心的善良、自身的才華和叛逆、反抗的性格。在古代,似乎製造一起冤案只是徒手之勞。揭發户只需給受害者安上一個低俗、能引起公憤的罪名。而皇帝只需認正面角色為反面人物就好了。有多少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財政毀在了小人手中。但這些寫的一手好字、作的一通好文的文人又能説什麼呢?王維被貶,岐王的臉變得比翻書還快。李林甫壟斷考場,扔掉了杜甫的卷子······

但詩歌是個王國,唐朝時王國中最美的地域。唐代詩歌蓬勃發展,包羅天地,開放自然,唐代的自由平和為唐代詩歌蓬勃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巍巍大唐,包羅萬象,心態平和,氣韻高華。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不斷收納各路文化,人類的璀璨文明在這裏交融生華。唐朝的繁盛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對《尋覓中華》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會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夜間,長安東市燃起到那場大火,燒了四千四百餘家商鋪,但這四千多家商鋪才二十四行,不到整個東市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見東市商業貿易的繁榮。盛唐在於它的心態,在於它包羅萬象,也許這比一個國家有無懈可擊的國力、軍事更重要。

天真爛漫的時代造就同樣的詩人;安史之亂後的頹廢卻也造就了為中華文明注入生機的詩人。李白、王維、杜甫是唐代有興到衰的真實寫照。他們的人生際遇、享受的快樂、遭受的劫難亦是時代的特點。頂級的繁華走向衰落總需要見證,這三位巨匠級詩人當是最好的見證着。

公元七四四年,相差十一歲的李白和杜甫相遇。一個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個早已名滿天下;一個活躍於安史之亂前,一個繁盛在安史之亂後。他們代表着兩個不同的時代,卻擁有相同的愛好,是彼此的知心。作者對李杜相遇的看法生動有趣:就像大鵬和紅雁的相遇,一時間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在他們分手後,鴻雁不斷為這次相遇高鳴低吟,而大鵬則已悠然於南溟北海。

王維家境富裕,十八歲進入長安諸王府,二十一歲考進士又拿瞭解頭做了京官。因岐王僭越觀黃獅子舞,貶到兩千裏外的濟州小城,遭遇了他的“生存落差”。王維與李白一樣都被岐王妹妹----玉真公主所痴迷。安史之亂後,王維被安祿山擄去任偽職,唐肅宗反攻長安得勝後,成了被全國聲討的叛臣,與李白“世人皆殺”類同。但王維、杜甫、李白三位巨匠都挺過來了。王維的詩禪意安閒、智看一花;李白的詩浪漫灑脱,飄逸豪放;杜甫的詩沉鬱頓挫、浩蕩大氣!有了這三人的帶領,唐詩展現出了詩歌應有的韻律和典雅,達到了詩歌領域的巔峯。

亂世又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亂世如麻!亂在朝廷!

朝廷無法成為一個持久的存在,它的存在方式是不斷更迭的。五千年文明頻繁的更替,為亂世的出現提供了背景。時代更替是亂世的一大特點。單從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前的這五十幾年時間裏,北方黃河流域相繼出現了五個王朝,南方出現了九個割據政權,加上山西,合稱“五代十國”。戰爭更是亂世的特點。其實每個朝代都有戰爭,只不過沒有亂世頻繁。但亂世總如曇花一現,某一時間就“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

戰爭不會斷,但文明不會因戰爭的干擾而中斷自己的發展,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中國文明一脈相承。其中,最頑強的文明是佛教;最具創造力的文明在明清。

歷史是時代的合稱,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三國羣雄義氣昂揚,魏晉名士清談叛逆,嵇康沉溺於打鐵,李白痴迷於山水……

撥開繁花,在時代中感受中國歷史的曲折與魅力;除卻雲霧,在歷史中尋覓中華文明的頑強與璀璨!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五:天佑中華

如果説讓我的文章成為囂囂塵世的正宗,這個念頭我沒想過,也從不敢想。我只是想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印證心中的那句:讀過,愛過,寫過。

讀《尋覓中華》,彷彿獨自行走在歲月的長河中,從炎黃戰蚩尤的激流險灘中逃脱;聽到了古神話裏的酸甜苦辣;目睹了王懿榮的苦痛煎熬;領略了大唐詩文的稍遜風騷;歎息過文化革命的流短誹長。這些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以致於現在憑藉腦中殘留的文字,去問想那一幕幕跌跌撞撞,風霜雨月的畫面,都會觸目驚心,感歎萬分。

因為讀過,所以愛過。

有時我在想,人生何嘗不是中華文明歷史發展五千年的縮影,從飢不裹腹的少年,到荊棘叢生的成年,到跌跌撞撞的中年,再到步履蹣跚的老年,人生冷暖飽嘗過一路跌跌撞撞實現了他現有的輝煌。中華民族從小到大,中華文化由淺到深,五千年前誰能料到中華民族的繁榮與強大,這又使我聯想到人生,“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歎息”。

我經常説“我愛中華”,我愛她什麼?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不,這些都太顯淺。我愛她的文化,不是盛世的點綴,而是黑夜的蠟燭。舉個例子,這本書令我感觸最深的是,文化被摧殘,文人被批判,他們顧不上高談闊論,總是帶着一種悲壯的激情, 在人生艱難的道路上進行拼搏,首先要改變他們的生存條件,同時還要放棄自己的精神追求,但他們不會從此埋沒,因為他們不會心甘情願地就此沉淪。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留給我們的與其説是一段痛苦的回憶,不如説是中華人民意志的體現與文化的不朽。

文章中我們看到豐富多彩的生命和形形色色的人羣,其中最令我動容和敬佩的是司馬遷,被百般蹂躪地體無完膚之後,依然身殘志堅。他沒有因此患得患失,裹足不前,也沒有消沉頹喪,迷失墮落,而是以一種重生的心態,一種堅強的意志力,用餘生寫下這一部宏偉著作,昇華了自己,影響了後人。既然這樣,那麼我們在人生旅途中為何青松被雪壓而倒?我想,答案不言而喻。當往昔所有的誤會與嘲笑再也不能打擊我們對生活的熱情時,但往昔所有的不幸與負累再也不能動搖我們的人生觀念時,當我們終能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回顧自己這些年來走過的人生歷程時,我們也許會感覺到:我們真正生活過——以一種脱俗的心態與激情。這些何嘗不是中華民族潛在的,以一種精神滲入每個華夏子孫的血液中,源遠流長!

生命在前行中頓悟,歲月在積累中昇華,沉澱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以文字的方式流淌在餘秋雨的筆下,同時注入我們心中。

行走在歲月的旅途中,發現:天佑中華!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六:通向大唐之路

近幾周,我讀了餘秋雨的《尋覓中華》,在斷斷續續的閲讀中,我跟隨大師的腳步從我們中華民族的童年時代開始慢慢行進。猜測華夏文明的始祖—黃帝,探索商朝的神祕,感受漢朝的偉大。終於,我走進了我們引以為傲的唐朝。

大唐,如一座高峯,屹立在歷史深處,也矗立在人們的心中。是什麼力量締造了巍巍大唐,創建瞭如此一個偉大的文化盛世呢?

北魏鮮卑族開鑿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使中西文化精華相互化育,為大唐氣象注入渾樸的曠野之力。説到北魏,總是想到孝文帝拓跋宏,他四歲即位,在位二十八年,只有九年時間獨立施政,卻在這九年中使中國改頭換面。他主張“漢化”,這是一條血跡斑斑的改革之路。這條路,本來也許要走幾百幾千年,可是他,卻把它壓縮到了幾十年。這次改革,不僅是漢文化對“胡文華”的濡養,更是“胡文華”對漢文化的輸注。正是這種雙向的交融,才讓中華文化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打通了一條通向大唐之路。

唐朝時一個“詩的時代”,唐詩是唐代的靈魂。

唐詩標誌着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高峯,是中國古代詩發展的全盛時期。其成就卓越,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和《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唐詩的作者廣泛,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上至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還有外國作者。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山河的秀麗多嬌;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訴説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等。

而在唐代的詩人中,我最喜歡的便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天才橫溢,被譽為謫仙人。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是一個隨性灑脱的人,他高度自負,傲岸不羈,而又熱情豪放,天真爛漫。他的詩受到唐玄宗的青睞,卻又因此受到小人的排擠。天寶三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裏,他遇到了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一年,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對彼此產生了深刻影響。

唐朝是一個自信的時代。

唐朝時期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透出一種自信的氣度。這種自信從他的軍事、外交、文化、國家治理、疆域版圖等各個方面均有體現。這種自信是以國家的真正實力為後盾,內百姓安居,外四夷臣服。太宗被尊為天可汗,這也是後世歷朝歷代所羨慕和追求的一個聖境。

唐代地域不小,歷時不短,“僅僅長安城就已經很大,比古代世界最驕傲的城市—那個曾經輝耀着雄偉的石柱和角鬥場的古羅馬城,還大了差不多六倍”。這是餘秋雨對唐長安城的評價,而它不止面積大而且商業繁榮,走在長安街頭,外國人多的是,還允許留學生參加考試,考取官員,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智慧啊!這也是源於唐朝的自信吧,他有自信心使外國驚歎於自己的時代,不擔心外來的文明會把自己淹沒,甚至也沒有想過自己會被淹沒。他很明白,自己離不開別的文明,如果離開了,他就會索然無味了。所以,餘秋雨説,“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態。”

今天的中國正在融入世界,我們就需要盛唐的胸襟。

唐朝是我們歷史過程中的精華。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七:清冽如流玉之晶瑩

這無疑是一個亂世,是一個無序和黑暗的“後英雄時期”。你清冽如流玉之晶瑩,在依依雲水,渺渺帆影中,踏浪而來。你攜一身傲骨,在幽怨的洛陽留下,這千古絕響。

魏晉,正處在三國這個英雄時代的後期,文人名士的生命被統治集團肆意摧殘,看似不值錢的生命恰恰因太過值錢而被傷害。統治者們畏懼這些名士所懷揣的才能,既然不能為己所用,那就毀之。他們的鮮血一滴一滴滲入中華大地,滲入文明史地。這是文化的慘痛,更是歷史的損失。於亂世的斷瓦殘垣中,迎面走來了“非湯武而薄周孔”的嵇康。

阮籍母親去世時,喝酒吃肉,完全不顧及世俗禮儀,卻在哭喪時口吐鮮血,這種對於母親死亡的悲痛有誰能及?別人弔唁他的母親,他卻白眼相向,嵇康得知後備酒攜琴來到靈堂,阮籍眼前一亮,兩位終生的摯友至此相逢,兩人是同樣地真實自在。有些時候我們往往拘泥於形式而忘記了本質,“傳統禮儀的叛逆者往往更注重於層層規範後的內核”,他們以一種更真實自在的形式表達着自己的意願,超凡脱俗,返璞歸真。

嵇康攜一身傲骨,縱情於酒,超然物外。洛陽城外的柳樹下,一位帥氣挺拔的男子引來山泉,繞着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打累了就跳進池子裏泡一會。一聲聲鐵錘敲擊的聲響如你鏗鏘的生命韻律,迴歸自然,世俗無關。一壺酒,澆灌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錘,鍛造了你鐵樣的個性。如此本色,如此個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曹魏大臣鍾會因仰慕嵇康而前來拜訪,嵇康卻只顧和向秀打鐵而不理會權貴的鐘會。爐火熊熊,嵇康手起錘落,鍾會只好不滿地離開。嵇康這種鄙視權貴的高傲,雖不是名門望族,卻比之更加高貴。“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這是嵇康對鍾會所説的唯一一句話,卻也為自己以後的悲劇做了鋪墊。

嵇康看透世俗,蔑視權貴,對朋友卻是格外珍惜,一丁點的心理隔閡,也會使他內心無比焦灼和苦痛。當山濤真摯的向司馬昭推薦嵇康接任自己的職位時,嵇康卻與山濤絕交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於此誕生。若是旁人被舉薦做官,一定萬分感激,可嵇康豈是芸芸眾生之輩,他有自己的追求,不屑於投身官場,只是一心沉醉於自然之間,過一生平淡樸實的生活。嵇康很可愛,可愛在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他直率的借一封絕交書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兩位的友誼訣別的斷絲飄飄。這種的友誼,古來少有。少有在嵇康雖與山濤絕交但仍在臨死之前,將自己的兒子交給山濤照料。“ 山公尚在,汝不孤矣”這是嵇康對兒子稽紹所説。這才叫真正的朋友,這才叫真正的知己。我也許會因你不瞭解我而跟你絕交,但你仍然是我心中最信賴,最值得託付的人。山濤當然不負嵇康所託,把稽紹當做自己親生兒子一般照料,盡了朋友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便是成語“嵇紹不孤”的由來。

且説你之為人,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若發現誰是小人,就會馬上與之決裂,絕不含糊。因過於看重友誼,嵇康陷入呂安的混亂遭遇。呂安的哥哥霸佔了呂安的妻子,卻惡人先告狀,以不孝之名將呂安告上朝廷。“面對最大的無恥和無賴,受害者往往一籌莫展。”不可理喻的案件的背後,真相已不再重要,人們熱衷於一個最通俗最便於傳播又最能激起社會公憤的罪名,若為受害者説話,自己也將成為社會的公敵。許多平日的朋友早已一一躲開,但嵇康沒有。他義憤填膺地寫了一份絕交書給呂安的哥哥,他做了他所能做的所有微薄之事幫助呂安,但僅僅為此,他被捕了。

他太珍惜朋友了,但越珍惜,所能留住的也就越稀少,這就如我們手中緊握的細沙,抓的越緊,流逝的卻越快。世事總是如此無常,我們越是在意,卻越失去的更多。

由於鍾會這等小人挑撥,司馬昭決定處死嵇康和呂安。果真應驗了孫登大師當年那句“子識火乎?難乎免於今世,子無求乎!”不合羣本身就是罪過,過於清高就是對庸人的冒犯。更何況是嵇康這種自命不凡的賢者,又怎能免於統治階級和小人暗算。行刑那天,3000名太學生擁擠在刑場上請願,他們勇敢地迎着刀槍大聲呼喊:嵇康無罪,刀下留人。不問世俗的嵇康也被感動了,學生們正極力阻止英雄的隕落。你的身上有種不漏聲色的浪漫,鏗鏘有力。你向哥哥要來琴,悠揚的琴聲,在刑場緩緩響起,千古絕響《廣陵散》誕生了。你一下一下撥動琴絃,為一生擁有這幾個摯友而欣慰,為將兒子託付給山濤而安穩,為呂安的冤案而不平,更多的是滿足於誓死追尋自己想要的澄澈。死亡,便被這沉靜悽婉的琴聲擊碎,散落於無盡的深淵,變成了人們驚愕的欽佩與凝視。

這千古絕響,我們追不回來了。

魏晉名士們焦灼掙扎,追慕寧靜而渾身灼傷,力求圓通而處處分裂,他們詮釋了對稀有文化人格的祭奠,這是反傳統的傳統。正因為有他們,中華審美文化在精神的酷刑中屹然自立的發掘。有過他們,是中國文化的幸運,失落他們,是中國文化的遺憾。

那清冽如流玉之晶瑩的男子,叫嵇康。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八:中華文化的長河

繁華的街景滲透着璀璨的光輝,破敗的殘垣亦書寫着恢弘的歷史。我們只需要知道,中華民族有着美麗的基因,而文化的長河淙淙流淌,引領者我們去尋覓中華。

我們無從給文化的起源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它卻看似與歷史相輔相成,文化支撐着時代,時代連成了歷史,而歷史造就了文化。無論是大漠孤煙的鐵胄兵戈,還是繁盛喧囂間的琴棋書畫,都澆灌出一朵生機勃勃的文化萌芽。而文化又影響着一代人的思想,扶持着君主的謀略,改變着時代,牽引起歷史。文化可由 歷史而展現,歷史因文化而得以延續。

通過作者餘秋雨在書中的介紹,我發現儒家文化貫穿於歷史大潮的絕大部分。自其出現,人們的思想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追求。儒家照應了世人的思想,因為在一個思想如此活躍的時代,一個學説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並加以傳播,説明這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精華,使人豁然開朗,流傳下來。孔子及其歷代學生不斷努力地壯大儒家文化,也令其後代懂得了思考。這種文化可以不完美,但它卻展現着一代人的自由,承載的時代和諧多元化的社會風氣,也成了中華文化長河中最自由、澄澈的一段,滋潤着其所流經的歷代人們的思想,反射出一種民族文化的光輝。

而本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有關唐代文化的部分。文化的融合、詩歌的繁盛,已經成為這一時代很突出的特徵。一個空前的盛世,可以很瑰麗壯闊,而它的文化卻是在車水馬龍背後流淌着的一股靜馨的力量。佛教的融入使中華文化在剛毅中有了一種柔性之美。這種文明沒有與之前的文明產生過激的衝撞,而是互溶於彼此,使文化有了兩種不同風格的燦爛。一個人同時接受着兩種文明的濡養。他的思想散漫卻不失邊際,規矩卻不失自由。這是另一方面的喚醒,兩種文化互相彌補,使一切看上去前衞而和諧。從此,文化又被滴入一抹優雅的隨性的色彩。

唐詩是我最熟悉而又最期待的了。文人的筆墨總是有感情的,跟着現代文人的筆跡去探尋古代文化是級富趣味的。我很榮幸能夠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李白,一位引字為文便是詩的文豪。他隨性、自由,騎着馬,達達的馬蹄下浸滿了他的浪漫氣息。現在讀起他的詩,不得不被那灑脱的文筆所折服。他把盛世美景記錄,將自己的喜怒愁苦訴諸筆端。文字在他的筆下富有了靈氣,大膽的排列,構成了一種曠達神祕之美。無需做作,只是真實。

中華文化的長河生生不息,我期待,現代人也能有思考,為中華文化構建雄偉壯闊的未來。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九:穿梭歷史的長河

“浩蕩的歷史進程容不得太多的單向感情,複雜的政治博弈容不得太多的是非判斷。秋風起了,不要把最後飄落的楓葉當做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場春雨當做仇敵。”就這樣,在秋天執一書卷,清涼地鋪展深深淺淺的記憶,刻下的不是歲月的滄桑,而是歷史的靜美。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在這五千年多年的歷史進程,是湧出的一批批愛國之子,用他們的身軀推動了歷史的流動,在漫漫黑夜中嚮往着黎明。他們反抗、他們不羈、他們頑強,詮釋着不朽的民族精神靈魂。茫茫歲月裏,回首悠悠歷史,即使驚鴻一瞥,也足以心曠神怡。

中國早期社會是充滿着神權色彩的,殷商時,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詢問天意,甲骨文由此產生。當時的占卜問天,造就了甲骨文璀璨的文化。然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少不了探索,在求知這條滿布荊棘的求知路上,有多少學者因社會壓力而選擇死亡,這不由得使我們驚歎於歷史的震懾力。王懿榮、劉鶚、羅振玉、王國維,細數這些為甲骨文這一文化事業做出貢獻的人,他們哪一個不是滿懷國家的尊嚴,在被糟蹋得慘不忍睹的現實生活中憑藉頑強意志開出了中華文明之花?他們不知道未來是陽光瀰漫還是風雨交加,只是滿懷對歷史的敬畏,充斥着更高尚的責任使命,帶着最初的理想,風雨無阻。

有一個人,經受歲月的顛沛流離,萍浮萍沉,以極大的責任感承受着難以言語的屈辱,在歷史的隧洞裏,一意孤行。要説古往今來誰最具有不屈的意志,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司馬遷。有人説,如果沒有善良地替李陵辯護,觸及到皇權貴族利益,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坎坷的命運。可是,正是這樣的必然經歷,才成就了我們所認知的司馬遷,才會有《史記》,才會有他所留給我們的精神文明。他亦可以選擇死刑,不必屈辱的活在這個世上。可他仍選擇了後者,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他屈辱地活着,就是要締造重於泰山的重量——《史記》。就這樣他低頭了,他正試練着低下頭扛起泰山的高度,支撐起中華文明的精神文明。這樣的一個司馬遷,卻最終無聲無息、無影無蹤的消失了,他寫了多少的歷史故事,而自己的故事卻沒結尾,或許,這是最好的結尾……

渺渺星河,洋洋大觀。唐朝,我最喜歡的一個年代,實是因為這個年代創作了太多太多精彩的詩。這是一個“詩的時代”。李白的詩,浪漫細膩,他一生都在驚訝山水,正是由於這種驚訝的天真和無邪,使人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感染。而杜甫的詩,有了更多世態炎涼的滄桑,可以讓人看出心靈的歷練,成長的饋贈。李白杜甫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們彼此欣賞‘知心相交。而事實上,他們卻很少見面,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必要天天見也會互相思念,只因為彼此欣賞,讓他們心靈相通,歷經時光的滄桑,友誼這杯青梅酒,越釀越濃,越沁人心脾。而這兩位偉大的聖人,有着同樣不凡的命運,李白卻比杜甫要幸運,李白常常得意洋洋地嚮往逍遙,一路有人接濟,而杜甫呢,帶着妻小顛沛流離,為了解決温飽問題而備受屈辱,為五斗米而折腰。這也許是個人的追求不同吧。除了“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不得不提到一個更得意的人——“詩佛”王維。王維本身是一個音樂家,年少就仕途得意,豈知世事難料,硬是被當成了“叛軍”,而最終他卻靠自己的才華救出了自己,真的是好險,正是他這段驚險的經歷,才為唐詩文化注入了一絲禪意。他和陶淵明一樣,有着從容不迫的安靜,嚮往沒有污濁的世界。而在這安靜的背後,有着一種貴族的氣息,註定着他本應不凡的人生。

宋代,是一團亂麻的時代。可就是在這樣一段混亂的年代中,一個繁榮,富庶、高雅、精緻、開明的時代,在歷史的歲月長河中對你藹然微笑。“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述了宋代的繁華景象,商業、農業得到極大發展,貿易頻繁,人口大量增加,燈火輝煌,夜夜驪歌,當時的臨安城就是一個國際大都市。每讀到宋,我們都會驚歎於古代人民的智慧,感慨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強大,心情澎湃,心中洋溢着無比的自豪,古代中國竟是如此的繁榮,立足於世界的前沿。

歷經匆匆的當今社會,多希望在一個秋日,靜靜地穿梭歷史的長河,在旖旎的時光中使心靈得到一次真正的洗滌。在歷史的阡陌上,我們仍會遇到那些未開放的花,逢着一片含露的綠葉。

《尋覓中華》讀後感範文十:探索着的文化

對文化的態度,決定着一個政治人物的基本品格。正事這般,忘不了秦始皇所做過的焚書坑儒,忘不了明太祖那對文字的苛刻,以至於大興文字獄詆譭了中國燦爛的文化。文化,他就站在那兒,束手無策地,既有摧殘,又有進取,但跟多的還是豐富的主調。

剛開始接觸到這本書時,本以為是對中國歷史的一再該書罷了,實則不然,儘管文字的內容像是在敍史,但又是一種如此輕鬆的表述,興趣自然來了。慢慢地,我跟隨着餘秋雨先生尋覓起那不斷探索着的文化來。

混亂割據過後,國家慢慢趨向統一,然後又是混戰,接着統一,像是譜好的曲子,各諸侯國不約而同地一起奏響了這悲鳴曲。終於,令我着迷的唐朝在這曲子中誕生了!

唐朝,一個繁盛一時的朝代,它孕育了唐詩,湧現出李白,杜甫這類偉人,文化從這又開始高度發展。在談唐朝之前,我不由得想起北魏來—比唐朝早出現230多年的一個國家。想到它自然是有原因的,北魏有着大唐的基因:

談及一個國家自然先從領導人説起,孝文帝,鮮卑族,典型的遊牧民族,在一番戰鬥後建立北魏,完成了黃河流域的統一。接着就是鞏固統治這項重大工程了,然而就在這,孝文帝卻做了一項重大決定—實行漢化措施!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征服過一片土地,到頭來還要順從當地的形式,真是狼狽。不過,反過來想,遊牧文明又怎麼會使中原本土的文化喪跡呢?實行漢化必然是歷史所趨。況且在孝文帝之前的道武帝也有過漢化的想法,但終敵不過羣臣的憤怒,漸而漸之,道武帝變得精神分裂,甚至隨手殺人!這般狼狽的死了,但他留下的思想卻被孝文帝保留了,而且實現的完美。孝文帝承受住了這些壓力,全國上上下下的輿論均當作耳邊風,精神意志是多麼的堅定!他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以一人之痛換全國之福。這種精神着實令我敬佩。北魏就這樣有了大唐的基因,將文化推向繁榮的關鍵一步。

唐詩是唐朝的標誌。論起唐詩就得歸功於科舉制了,有了它唐詩才得以發展起來。從小我們就會被“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這類的詩句。讀不懂李白的灑脱,每每讀他的詩,字句間都透露着一種思鄉感。如此思鄉,但不回鄉有事為何呢?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是李白。照餘秋雨先生的觀點來看,李白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於陌生。的確這般,印象中的李白總是被貶,皇帝也不過是把他身邊即興作詩罷了,這並不是李白想要的。也就這般,在大家眼中,李白好像就只會寫寫詩罷了,也就因這樣變得陌生起來。至於杜甫,一個憂愁纏身的人,面對國家的分裂與百姓的災難也只能默默作歎,安史之亂使得它他整個人都垮了,他變得更加憂愁了,只顧愁了。

詩人的思想總是獨特,而朝廷沒有他們的容身之地,一直不理不睬,久之,繁盛慢慢走向滅亡,悄無聲息地,沒有阻攔地,走向滅亡。

文化像水,二領土像盤,當一個盤子被一塊塊分裂,水怎麼還盛得住?之後便是五代十國了,這片古老的土地又被分割得不成樣子。如此這般,文化的發展斷斷續續,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步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