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七年級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精品多篇)

七年級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寫(精品多篇)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一

九月一日晚6:30到8:30,我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為全國的中小學生演播的愛國主義教育大餐《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以“愛”為主題,分為四個專題: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這四個專題由小愛到大愛,讓我們的胸懷逐漸放大,讓我們的情感一步步升騰。一個個感人的真實的故事,一個個優秀的傑出的中華兒女的專題演講,給我的靈魂進行了洗禮,讓我的內心為自己的自私自責,慚愧,為生活中那些有“大愛”的人感到敬佩。感謝于丹老師的愛的分享,感謝李連杰老師的愛的。力量,感謝俞敏老師的愛是承擔,也感謝天之驕子楊利偉老師愛是榮耀,他們用自己的真實行動懂得了“愛”的含義,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許多人,從而使他們的生命變得鮮活和生動起來。

其實,現在看來《開學第一課》愛的教育不僅僅是對中國小生的“愛”的教育,就是我這位老師也是被生活中的“貪嗔痴慢”所矇蔽,也是整日活在功名利祿當中,也是被“我”的慾念佔有着,痛苦着。我何曾體驗過“無我”,一心一念就是在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快樂呢?大愛無疆,我走不出“我”的狹小的空間,就不會得到真正的人生的快樂。

既然《開學第一課》觸及到我的靈魂,“愛”不管是分享、是力量,是承擔還是榮耀,“愛”是為他人付出,愛是奉獻,這樣的人生註定是快樂的。

2022年《開學第一課》七年級學生觀後感 篇二

望遍了天空,卻沒發現哪一顆星比母親的容顏更璀璨美麗;踏遍了大地,卻沒有發現哪一片土地比父親的肩膀更堅實寬厚。品遍了咖啡,卻沒有發現哪一杯比父母的愛更濃厚!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孝、愛、禮、強這四個字。所謂孝,即孝敬父母長輩。父母對我們無微不至,我們應當回報。所謂愛,即愛父母,愛他人,愛自己。愛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字眼,關鍵在於理解。所謂禮,即對人有禮貌,彬彬有禮。所謂強,即少年當自強。

我所感悟的這四個字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與教育,我們理應遵守。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或許有的“遊子”明白母親的苦心,但有的遊子卻不會明白,母親的寄託期盼,他們只是一味地認為只是母親應該做的職務,但是,他們錯了,父母不欠我們什麼,他們的所作所為只是因為他們對我們的愛。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三

又是一年開學季,每年開學陪伴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自然必不可少。

這次的主題是圍繞“創造向未來”來展開的,分別介紹了“夢想、奮鬥、探索、未來。”第一個是成龍分享兒時的夢想:因為從小就有的正義感面立志去當一個英雄,而去當了功夫明星之後,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和對他相貌的謾罵,他只是更加努力去證明自己。最後,他成功了。可成功後,他也並沒有放鬆。64歲,仍然在拍很危險的打戲,從來不用替身。成功的背後,也有很多辛酸。顱骨受損,胸骨斷裂,脊椎受傷,腳也骨折過,手更是不知道骨折了多少次,而且手骨折了也並不會立即停止拍戲,而是把骨折的手掰回去繼續打完那幾拳。而那些所謂的年輕演員,手上擦破了一點皮,被針戳了個小洞都要大呼小叫,七八個人圍上去關心那點小傷,可見形成了多鮮明的對比。接着,有一個環節,是兩個主持人畫畫,撒貝寧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他畫了一個炭,叫“雪中送歎”,意思是:讓全世界為中國冬奧會驚歎!

之後,是解海龍的故事,一個與夢想有關的故事。他講述了與攝影的不解之緣。還有那幾張很有名的黑白照片。“大眼晴”蘇明娟,“小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想必“大眼晴“很多人知道吧,但這背後的故事卻是極少人清楚,她渴望知識,她渴望上學,每天上下學都要徒步二十四里路,就算是這樣也阻擋不了她對知識的渴望。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小光頭”了。他收到了來自愛心人士捐贈的錢,儘管家境貧困,生活拮据,他還是把一大部分的錢給了同桌。這讓我感觸很深,儘管生活再艱難,心底的善良讓他知道幫助同學。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夢想能創造美好的未來。改革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許多地方已經搬進新教學樓,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讀書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但是大眼睛這種對學習渴望的精神會一直薪火相傳。

接着是俞敏洪的演講,告訴了我們不要放棄心中的夢想。大學聯考,是人生中的轉折點,也是我們努力了十幾年要交的答卷。俞敏洪考了三年。第一次連大專都考不上,可他沒有放棄,他邊當農民,一邊在煤油燈下讀書,再一次落榜,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最後超過了北大的錄取分數線。這告訴了我們,遇到困難和失敗,不能就在原地不動,失敗了再爬起來,儘管中間會有痛苦與挫折,但只要重新出發,再一次努力,經過反覆的努力、奮鬥,就一定會吹響成功的號角,甚至要比預期還要好得多。時代在給我們機遇,但個人的奮鬥必不可少。失敗不能阻擋前進的步伐,只要我們努力奮鬥就一定能戰勝困難挫折。

再接着,是“探索與未來。”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無疑給全中國帶來了激動人心的力量。“無殼孵化小雞”,聽起來電一件不可能後事情,但他們做到了,無殼孵化的小雞“小茶缸”已經變成了“大茶壺”。誰説不可能呢,只要努力就一定充滿着無限可能。科學實驗哪一個不是經過上百上千的失敗才能成功的嗎?“縱觀人類歷史,其實都是在好奇背後,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努力,從面誕生了一項又一項的創新。”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要敢於嘗試,不斷探索,要心懷夢想,迎接未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樂觀自強,並一直相信着“年輕人的力量能改變世界。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創造出新的奇蹟。

撒貝寧説:“也許未來有一天,你們也能憑藉着你們自己的創造力,憑藉着你們自己的創造力,憑藉着你們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向老師,也向這個國家和民族,交上屬於你們每一個人的,最完美的一份答卷”,心懷夢想,青春奮鬥,不斷探索,創造向未來,中國向未來!

“以夢為馬,以新為劍。少年遠行,不畏將來”。

2022年《開學第一課》七年級學生觀後感 篇四

幸福像沙漠裏的一絲清泉,給人們帶來希望;幸福像節日裏的一場焰火,給人們帶來快樂;幸福像冬日裏的一縷陽光,給人們帶來温暖。

在《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我們的老師是一位位名人,他們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通過那些故事讓我們領悟其中的道理,這節令我難忘的課使我從中學習到了真正的幸福是什麼。

劉浩是一個熱愛生活和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孩子。

劉浩從很小的時候就雙目失明瞭,而他卻從未因此絕望過,沒有自暴自棄。他十分熱愛彈鋼琴,但因雙目失明而無法看琴譜,他的媽媽就用針在牛皮紙上刺盲文。他用他微小的力量為自己創造了希望,帶給自己幸福。

王忠華是一位認真教學和熱愛學生的好老師。

王忠華是在鄉村教學的老師。他常常為學生搞活動,有一次竟教學生們學習M·J的舞蹈《dangerous》。並舉行了600名學生一起起舞的活動。三年後,他的學生畢業了,都對他依依不捨,在家裏天天跳《dangerous》。他用他獨特的方式為學生創造了快樂,帶給學生幸福。

孟佩傑是一位十分孝順和不怕困難的姑娘。

十五年前,僅僅5歲的孟佩傑失去了雙親,由養父母帶着成長,可是後來養母因病癱瘓在牀上,養父也因此離開了家庭。小小年紀的孟佩傑就要背起這麼重的擔子,她邊照顧養母,邊上學。她用她細心的照顧為母親挽回了温暖,帶給母親倖福。

幸福不在於金錢而在於汗水;幸福不在於富裕而在於努力;幸福不在於享受而在於付出。讓我們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幸福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初 篇五

“親愛的同學們,開學啦!”伴着熟悉的開場白,我最喜歡的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季,又一次開播了。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節目裏有很多來自不同領域,有着不同故事的人帶給我們感動和震撼:那一直為中國脱貧攻堅事業孜孜不倦的貢獻自己的光和熱的英雄們;那冒着疫情風險為我們贏得獎牌的奧運健兒們;那直衝雲霄,敢上九天攬月的航天員們……一幕幕無令我們深深動容。

當我看到華坪女子高中的“開學第一課”,我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住了。她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在2008年9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升旗的國旗。張桂梅老師説:“我們會用生命來保衞我們的國旗,我們會用生命來保衞我們的祖國!”張桂梅老師還帶領全校一起喊出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華坪女子高中是由張桂梅老師創辦的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級中學,這所高中幫助更多人圓了自己的夢,現在在這裏畢業的學生成為了老師,醫生,警察……但她們都的努力都為了一件事情——讓祖國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昌盛!

理想照亮未來,學習助力成才。作為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們不但要樹立遠大的理想,還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學習。我相信,只要我們不畏艱難,砥礪前行,我們的理想也終將照亮未來之路!

七年級以開學第一課為題的觀後感 篇六

《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五個篇章,旨在引導中國小生從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源泉,培養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之魂的風采,品味字裏行間的家國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藴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鑑古知今……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着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着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着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説:“今年的主題演繹,注重讓傳統文化和當下發生關聯,而不是放在博物館裏成為僅僅能欣賞、背誦的對象。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依然會影響他們當下的生活。”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初 篇七

只要有紅旗的地方,都是非常莊嚴的。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的五星紅旗,就代表着,這裏有我們中國人民。每當我們看見紅旗,我們每個人的心裏就會感到非常的驕傲,非常自豪。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廣場升上藍天!一位巨人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方形,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一星較大,居左;四星較小,環拱於大星之右。國旗旗面的紅色象徵革命;五角星用黃色是為着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大五角星代表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中國人民;五顆五角星相互的關係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只要有紅旗的地方,都是非常莊嚴的。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有我們中華人民共和的五星紅旗,就代表着,這裏有我們中國人民。每當我們看見紅旗,我們每個人的心裏就會感到非常的驕傲,非常自豪。

在我們的教室的講台的上方見到五星紅旗就會覺得我們國家的人在鼓舞着我們。見到了五星紅旗,我的心裏就會覺得在開國前,我們中國千千萬萬的革命英雄,為了我們這些後代,不惜一切,犧牲了自己。我知道了我們應該為了他們也不惜一切的努力的學習。為了他們的希望,為了老師、父母的期望。發奮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每當,我抬起頭,就會想起我們身背重要,猶如千斤舉石的任務。

所以,我們中國的紅旗非常的獨特。意藴深長,上面好像寫着:中國的卜民請為了我們的上一輩,努力去完成自己頑強的目標。在社會當一個優秀的人民,在學校當一個優秀的學生。在家裏當一個優秀的成員。

2022年《開學第一課》七年級學生觀後感 篇八

《開學第一課》中提到“夢想是一種動力”,這句話使我感觸至深,我會銘記終生;我想,不管人生路上的艱難險阻,也不管圓夢路上的荊棘坎坷,只要頑強執著地走在夢想的道路上,我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片中英雄的女航天員王亞平,她感歎道:“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得到。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只要擦乾眼淚不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王亞平那種不畏困難、堅強剛毅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打動了我。

我的夢想是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站在那三尺講台上,用心靈去灌溉那一株株生機勃勃的綠芽兒,將那一株株綠芽兒默默無聞地培育成國家的棟樑之才,為國家效力,去報效祖國。去真正踐行“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正做到“桃李滿天下”。為了實現我的夢想,我想,我一定要像王亞平那樣,平時遇到困難不放棄、不拋棄,不鑽牛角尖,堅毅地與困難去作鬥爭,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加油就會勝利,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會成功。

夢想,是一個人的目標,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你會歷盡磨難;乘着夢想的翅膀,站在夢想的舞台上,你會努力地在這個平台上綻放出你自己,展現出你自己。

2022年《開學第一課》七年級學生觀後感 篇九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期待的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這是一堂非常意義的教育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跟姐姐一起看的,在觀看的時候,我總是會問姐姐一些問題,她都會耐心的給我解答。觀看開學第一課,是激勵我們在新的學期裏,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開學第一課也教給了我們很多課本外的知識,我們要學習那些英雄們光榮事蹟的精神,他們不畏困難,堅定不移的意志。

想到在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在面臨困難的時候,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去解決問題,看完開學第一課後,讓我覺得充滿了信心,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要做勇敢的人,要在困難中前行。我們要通過學習,不斷的讓自己成長起來,因為我們是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七年級《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十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乘着夢想的翅膀”為主題。有許許多多為了夢想而從不言放棄的人,其中有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藍天夢的飛行員王亞平、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咬牙刻苦的13歲女孩付麗娟、地震後身殘志堅的最美舞者廖智、為夢想而拼搏的世界著名鋼琴家郎朗、讓兒子走出困境而永不放棄的加油站媽媽鄭亞波……這些為夢想而拼搏的人和我們一起詮釋夢想的力量,它告訴我們: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

郎朗十五歲時出國學習鋼琴,當時作第六第七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勤奮的替補、時刻做好準備的替補。在一次面試時,考官問“你有什麼曲子”,他則回答“你要什麼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第二天一早,他接到電話,要他參加交響樂團的世紀演出,郎朗高興地參加了,從此,郎朗在世界上一舉成名。“堅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郎朗説。

同樣擁有鋼琴夢想並堅持的還有黑龍江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名加油站工人,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給患自閉症的兒子開發智力,11年裏看視頻學習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9歲前還不會説話的兒子如今已經能自彈自唱,他開學就要升入國中。“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這句話在鄭亞波媽媽口中説出如此平淡,這句小小的話中藴含着多濃的母愛啊!

夢想像宇宙中的一顆恆星,雖然遙不可及,但只要堅持並付出努力就能夠實現。邁入國中的我們,擁有屬於我們的夢想,帶着夢想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我們一定會收穫播種的喜悦。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力量,我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我們一定會擁抱夢想,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