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交換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學交換生心得體會

大學交換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大二的第二個學期,對我來説是個很特別的時段。大二的時候,我被選作廈門大學的交換生,寒假後前往台灣東海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交換。在台灣度過的一個學期,我覺得,讓我有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給我帶來的改變也是多方面的。當然,毫無疑問,這一切都將歸功於東海大學。我深深發覺,這為期不到五個月的交換生活已經深深讓我對這所學校產生了感情,讓我刻上了東海大學的烙印。

當時選擇東海大學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其一,她是一所私立大學,且在台灣的私立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二,她是一所由基督教教會創辦的教會大學。我赴台交流的目的在來台之前就已明確:瞭解台灣私立名校的辦學模式以及宗教對大學教育的影響。很慶幸有了如此寶貴的交流機會,讓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有了更加具體而微的感受。這次台灣之行的經驗,也將啟迪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思考相關議題,以期得出答案。

很多同學談到赴台交流的心得感受多半會分享他們在台灣各地旅行的經驗。當然,我也不例外。在學習之餘,我和朋友一起走遍了大半個台灣。但我始終覺得,我不是單純以一個觀光客的身份去欣賞台灣的風景、品嚐台灣各地的特色小吃。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解讀,我更願意將之解釋為遊學歷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錯,我遊歷了很多台灣的名山大川,在那裏,我萌發了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限熱愛;我探訪了很多台灣的名勝古蹟,在那裏,我看到了台灣在歲月洗禮之後所留下的滄桑歷史。當你真正踏上台灣的土地,一定會與我有着相同的感受:這裏,江山如畫;這裏,歲月如詩。這次交流的經歷,雖然短,但讓我真正愛上了台灣這片土地,一個從小隻在電視裏看過、課本上讀過的有日月潭、阿里山的地方。我相信,我的愛是真誠的。

短短一個學期對我的學習特別是我以後的學業規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一切都得益於東海大學所提供的寶貴教育資源。很多大陸生不太瞭解東海大學的歷史和她的學術傳承,不知道她曾經(尤其是60、70年代)在台灣的教育發展史上乃至整個中華儒學發展上佔有突出的地位,而這些也正是我珍視並看重的地方。來到東海之後,我有幸與諸多名師結緣。受教於陳以愛、張子立、劉榮賢、陳榮波、張一中、張燕梅、潘兆民、李金星、劉超驊等諸位老師。各位老師雖然教學方法不同,政治傾向各異,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是一致的,他們對學術的態度認真、專業,對學生的關懷體貼、真摯,讓我非常欽佩。特別是陳以愛老師和張子立二位老師,更讓我崇敬。陳以愛老師讓我對學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一次長達數個小時的夜談中獲益甚多;張子立老師對我的專門指點和幫助,讓我的專業視野更加開闊,臨行前的一段時間他多次和我暢談對兩岸問題的看法使我突破了以往認識的侷限,在此特別感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東海聽了一場蔡仁厚先生的講座,蔡先生的仙風道骨讓我深切感受到了一個儒者的道德修養,加深了我對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嚮往。總之,在東海的這一學期,應該是目前我在學術領域進步最多最快的一個時期,我後半程大學生涯的學術發展將與東海給我在學術上帶來的思考密不可分。

一個學期的台灣生活,讓我對台灣社會也有了不少的感觸。首先,台灣是一個人情社會,不是説在那裏動輒就要找關係、走後門,而是説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兒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睦友善、禮貌文明。在台灣生活的這幾個月,無論是校園生活還是旅行途中,總會遇到好心的台灣人給我們提供種種幫助。當他們聽出我們的大陸口音的時候,往往愈發親切和藹。通常就是一些不經意的細節,讓人頗為感動。其次,台灣是一個尊重文化的地方。在這裏,博物館、圖書館、藝術展隨處可見。知識分子、藝術家、科學家受到全社會的推崇,在社會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最後我要説,台灣是一個“混亂”但又有序的社會。她在政治上、在國家認同上的確是混亂的,但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她是安定有序的。台灣讓我相信,一個普通人,只要不違法,勤奮上進,願意為生活努力打拼,他可以過得很幸福。

最後,我想説,台灣是一個可以看到中國的地方,看得到中國的不足,也看得到中華文明的延續。來到台灣,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詩人筆下的鄉愁,真個是: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感謝我在台灣遇到的所有人!我愛台灣!我愛東海大學!

第二篇:台灣高雄師範大學交換生心得

高雄師範大學交換生心得

上學期,我得到了寶貴的機會作為交換生到台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交換學習一學期。讓我有機會深入瞭解,一直嚮往的台灣生活。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對我影響非常深遠。花了半年時間呆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時間,只有經歷過才更有體會。感謝熱情的朋友與老師們。台灣,在我眼裏已經不再是一個島那麼簡單,因為它承載着我許許多多的回憶、留戀和夢想。這讓我從心底深刻的覺得,無論我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我想寫的感受太多了,也許幾天幾夜也説不完,只好總結了一些我感觸最深的幾個方面來寫。

一、生活篇

剛到台灣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從前從未出過遠門,開始會非常想家。剛下飛機高師大派了老師還有我們未來的兩位學伴在機場接機,熱情的幫我們辦理入學的一切手續。讓來之前頭大的顧慮消失。第一天台灣的生活就讓我們感受到了台灣人的熱情,特別是那每時每刻都能聽見的“謝謝”。非常禮貌,上下公車,司機都會主動對你説謝謝和再見。吃飯的時候,服務員總是熱情的招待,而且還總是搶先説謝謝,讓我們這些陸生有時都會不好意思。到了台灣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都會讓人在異地的你感受到温暖。

高雄這個位於台灣南部最大的城市,反而生活的節奏並不是很快,而是非常的舒適。温暖的亞熱帶氣候,舒適的住宿環境,學校裏的每一位人都有一顆無私的心。讓我們很快的融入了台灣高師大的氛圍裏。美食,氣候,慢節奏台灣享受學習的體驗。

二、學習篇

由於是二年級到台灣交換學習,我選了十一門課程,相對來説比較緊湊的上課安排了。畢竟作為交換生來台,除了和同學們的文化知識交流,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了。感受不同教育體系下的教育。

我的專業是環境藝術設計,交換過去是視覺傳達設計,雖然專業不對口。但還是讓我受益匪淺。設計系的課程教材和軟件教學都是英文版,老師告訴我們,既然你學的是設計,那就要面向世界,英語是最重要的溝通方式。這對於我們習慣漢化的大陸生來説,開始時是個不小的挑戰。

高師大的老師都是非常棒的,有的是來自業界優秀的成功者,有的是投身教育工作幾十年的資深教授等。無論是上課時特殊的教育方式,還是課間與老師的交流,總會讓你強烈的感受到老師淵博的知識。不同於山師的上課方式,台灣老師很少告訴你做什麼或者一板一眼的講課,他們會引導着,建議你如何如何。反而讓剛到的我不是很習慣,因為老師不會告訴你怎麼做,而是給你題目,讓你去實踐,去收集資料,去研究。一般一門課的作業足夠你忙上一兩天,研究課題,與小組討論,分工合作。最後還要組員一起上台做提報,總結自己思路,講給大家聽,然後同學老師們會與你討論優點缺點,提一些建議。這樣一來,剛開始還會吃不消,漸漸地我們的實踐能力,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化課,老師也與我們大陸這邊不一樣,很少遇到非常嚴肅的老師,或者説根本沒有。活躍的上課氛圍,幽默的老師,帶給我們輕

鬆的上課環境,像上課又像一堆朋友聚會,讓我們樂意去接受知識,而不是死板的灌輸。

台灣的考試製度也與我們有很大不同,一到學期末除了有些課程的期會考試,還有就是更多的報告,作品展。相較於我們的考試月,台灣這邊更需要提前準備,特別是提報類作業,更是要小組一起奮鬥,熬夜都是經常的,大大加強了我們的團隊能力。

三、遊玩篇

台灣的夜市文化源遠流長。台灣的夜市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夜市多發源於交通樞紐、廟口等市集處,通常為各地發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攤滿足了來往人羣的口腹之慾,長此以往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口碑相傳,夜市的名氣也不斷大了起來。“有吃又又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給周圍街區帶來了商機,各種飾品店、服裝店、百貨公司不斷髮展,不僅要滿足你的胃口,還要滿足你對各種mit(made in taiwan)特色商品的慾望。

高雄市有三多商圈、六合夜市,逢甲夜市。台北有士林夜市,師大也是。??夜市儼然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台灣雖小,夜市卻是十個手指都數不過來。在台灣有一部長達300集卻仍在不斷播出的電視劇《夜市人生》,講的就是發生於“金華夜市”的普通百姓的打拼生活,收視率更是一直霸佔同時段第一名。夜市匯聚了台灣的各種美食,許多店鋪更是發源已久、久經考驗而留存下來的老店鋪。對於台灣人來説,吃是一種生活藝術。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可麗餅、愛玉冰、繞仙草、章魚燒、青蛙下蛋、燒酒蝦、鹽酥雞、鹹水雞、芋圓、紅豆餅、

木瓜牛奶??數不勝數的小吃,名稱千奇百怪,味道則是各有各的妙處!來台灣前,我原本計劃把夜市的小吃都吃一遍,無奈台灣小吃真的太多太美味,你剛剛吃完“士林雞排”,味蕾已經被雞排的香酥多汁征服了,可是還有更多更多的美食在等着你。這時,你就會明白想把夜市美食都吃一遍是多麼貪婪的想法啊。

除了美食就是暢遊台灣島了,半年的時間從台北的北海岸到台中再到國境之南,台灣的最南邊,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但反而走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想去的地方越多。有時候並不明確下一個目的地是哪,會帶着怎樣的信仰和心情出發,但就是會不顧一切的上路,去讓自己見到更多的美景,感受更不一樣的生活。

生活與旅行的最大不同處, 就是旅行會讓你擁有更細膩和豐富的感受去看世界,如果我沒有離開家,就永遠不會知道外面的人怎樣去生活,就不知道原來人可以這樣生活。我會對着鏡頭自己碎碎念,而不只是盲目的留下一些沒有感情的照片。儘管美景很驚豔,但那終究是他鄉的,你是永遠帶不走的。帶的走的是你對它的認知和當時自己獨有的心情。一段好的旅行,就是讓人沒有煩惱,不被煩心瑣事所牽絆,心和大腦會放的很空。給自己一個理由去用新的視角看這個不同的世界。我從來不去想這次要看哪些景點,哪些博物館,哪些地方一定要照相。簡單的做些攻略就微笑的出發了。因為旅行的意義和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更好的去認識自己和感受別處的美好。

這半年的時間,我學會了旅行,而不是旅遊。那些無可名狀的精度和緯度組成的座標點見證了我心靈的成長。離開熟悉的地方,走在陌生

的街道上,看着陌生的面孔和景色,那種新鮮感和興奮,只有你在路上,你才知道。

他們不關心世界上又發生了什麼國際新聞,也很少去想未來的學業、工作。台灣學生讀研究生的並不多,他們很愛玩,不喜歡做功課。儘管如此,在他們身上,我卻看到了一種最簡單的幸福,那就是享受生命的過程。不去想未來的種種紛亂,身在此刻就熱愛此刻。不去想太多的利益權衡,只是單純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羨慕台灣同學,他們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大部分家庭都有三個小孩,獨生的很少。他們和家人、朋友一起,熱愛着生活,就像熱愛美食一樣。回頭想想,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放慢腳步,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只顧着看遠方而忽略的周圍的風景呢?

四、思想篇

這短短的四個月裏,我經歷了很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讓我有了很多新的體悟。這次台灣之旅對我來説不單單只是一個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更是一個深刻了解自己,“找自己”的過程。慶幸的是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所以我用“滿足感”形容我對我在思想觀念方面的收穫。具體説來體現在我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改變上。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對於生活質量的定義改變一樣,在確立我的人生觀上,我也由以前的模模糊糊漸漸走向清晰。陌生的環境,開始的不安,但是慢慢發現,只要帶着友好的善意和微笑,人和人之間總是可以友好相處的,在我臨走的時候,已經交到了許多良師益友。不同的面孔讓我更加明白了我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裏,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充

斥在我的周圍,讓我找不到我真正想要什麼。而在台灣悠閒清靜的四個月裏,讓我真正瞭解到自己是怎麼樣一個人,我真正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我不知道如何用言語去説明我現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我懂得了去把握當下,勇敢去追求我想要的東西,我想,這就夠了。每個人都不知道他一生中有多少驚喜在等着他,就像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我能有機會到台灣去生活四個月。謝謝這次台灣之旅,是你讓我懂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當下,好好珍惜驚喜過後的所得;謝謝這雖短暫卻珍貴的四個月,那時候覺得有些疲憊和辛苦的旅程,現在回想起來都變成了一場珍貴而有趣的冒險,是難忘的回憶。教我學習、教我做人、教我成長。感謝所有朋友與老師們,祝你們一切都好。

第三篇:台灣交換生心得

作為交換生的日子裏

--------台灣之行心得總結 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海南大學跟台灣成功大學之間的交流活動,讓我有機會深入瞭解台灣的真實生活。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月時間,但是對我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在即將離開的日子裏,我想用在學習、生活以及思想變化等幾個方面的感悟對我此次的台灣之行作一個回顧,為我的台灣之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學習生活篇-----專業感

成大有很多很棒的老師,他們在自己的專業研究領域裏都有很突出的表現,無論是在上課時還是在同老師的課餘交流中我都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一直以來我都很想在某一方面學有所長,學有所精。不過由於對大學所學專業不是很感興趣,所以讓我一直在專業學習上沒有很全心全力的投入,現在都大三了都還沒有進入專業狀態,也正是因為如此,我一直都在猶豫要不要考研究所繼續專業的學習。可在成大,通過跟老師的交流,我瞭解到很多專業方面有趣的知識,瞭解到在某一領域達到專業水平時的那種成就感,也終於堅定了我考研究所的決心和信心。

由於我本學期選的課不多,所以相對來説我在成大的課業壓力並不是很重,但是我依然在成大的教學體系中領悟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説成大的考試製度就與海南大學的考試製度有很大不同,這也是整個大陸學校考試製度與台灣大學考試製度的不同。在成大,不僅有期會考、期末考,還有很多的報告和討論。學生們幾乎從一開學就感覺到考試的壓力,所以成大學生們熬夜的次數也高的驚人。相對來説,大陸學生考試的壓力就比較集中在放假前的一個月裏,即俗稱的“考試月”了。暫且不論各自優劣,我只想從報告這種形式的學習考查上談談我的看法。整體來説,這是很好的一種考查形式,它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專業知識,並且報告很多時候是小組共同準備的,這就鍛鍊了大家團結合作的能力。這一點,也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的地方。

另外一個方面是關於老師教學方式上的不同點。我個人感覺相對於台灣的老師,大陸學校的老師教學普遍都很嚴肅。成大很多老師上課時氣氛很輕鬆,這讓初來時的我很不適應,似乎都沒有上課的感覺,很輕鬆也很放鬆。站在一個學生的立場,我是比較喜歡這種輕鬆一點的課堂氣氛的,因為我會更加願意去接受知識。

二、生活方面-----舒適感

台灣整個的生活是很舒適的,不管是那悠閒的生活節奏還是講究的美味小吃,以及人與人之間那種和諧的關係,都極大的提高了台灣生活的舒適度。可能是因為我生活在台南的緣故吧,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種舒適感。離開台灣後,剛下飛機到香港,我就很明顯地感受到節奏的變化。香港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地方,大家似乎都在趕着做事情,那種強烈的對比讓我很不適應這突然的轉變。在台灣短短的幾個月裏,我們遇到了很多好心的叔叔阿姨,他們無私的幫助和關心讓我們之間建立了親人般的感情。他們都是社會上很普通的人,在別人看來,他們的生活都很平淡,但在我看來,他們生活的都很舒適,我很羨慕他們。在與他們相處的日子裏,讓我對生活質量的定義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前覺得生活質量很大程度上是由金錢來決定的,可現在我終於明白生活是否舒適是由你的心態決定的。叔叔阿姨們並不是特別富有的人,他們有一份不高但穩定的收入。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顆無私愛人的心。他們生活中的快樂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幫助別人,他們的內心在幫助別人時得到了滿足。這樣的生活可能在物質上不是很富足,但在精神上卻無比充實。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的生活讓我很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我終於明白,那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舒適的生活。在這樣一種生活態度下,我對金錢的作用也有了新的定義,讓我整個人生的價值觀都有了很大的改觀,而我,很慶幸我能有這種改變。

三、思想觀念方面------滿足感

如果要我對這次台灣之行做一個評價的話,我只能用“不虛此行”四個字來形容。的確,不同的生活環境讓我有了很多不同的體驗,也使得我在思想觀念方

面有了很多的改變。這短短的四個月裏,我經歷了很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讓我有了很多新的體悟。這次台灣之旅對我來説不單單只是一個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更是一個深刻了解自己,“找自己”的過程。慶幸的是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所以我用“滿足感”形容我對我在思想觀念方面的收穫。具體説來體現在我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改變上。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對於生活質量的定義改變一樣,在確立我的人生觀上,我也由以前的模模糊糊漸漸走向清晰。新的環境,不同的面孔讓我更加明白了我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裏,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充斥在我的周圍,讓我找不到我真正想要什麼。而在台灣悠閒清靜的四個月裏,讓我真正瞭解到自己是怎麼樣一個人,我真正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我不知道如何用言語去説明我現在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我懂得了去把握當下,勇敢去追求我想要的東西,我想,這就夠了。

每個人都不知道他一生中有多少驚喜在等着他,就像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我能有機會到台灣去生活四個月,有一天我能走在香港的步行街上。我不知道未來的日子裏還有哪些驚喜在等着我,但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有的,謝謝這次台灣之旅,是你讓我懂得: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當下,好好珍惜驚喜過後的所得;謝謝這雖短暫卻珍貴的四個月,是你教我明白:以一份感恩的心態和加倍的努力來對待你所得到的!

第四篇:赴台灣交換生心得體會——那一年,我所感受到的台灣

那一年,我所感受到的台灣

作為北京聯合大學的交換學生,我有幸到台灣的大學參加了為期半年的研修學習活動。快樂的日子過得總是太快,轉眼已經真的離開台灣了,這個小島帶給我的,是在心中暖暖的回憶,能夠温暖全身的善良美好。來之前對台灣有過千百種幻想,他們是不是真的像媒體所説的那樣?當你置身在台灣時,你會發現,他們的腳步沒有北京街頭的那種繁忙,每個人洋溢出的輕鬆與愜意是大陸的人無法感受的。時隔一百四十個日日夜夜,我又回到了大陸,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當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那些記憶中的點點滴滴都彙集到了一起,每一份記憶都是那麼清晰,感動,興奮,温馨,激動。

我習慣每天都看到可愛的同學和老師寫的東西;我喜歡和你們聊聊最近的生活;我欣喜你們是如此信任我才願意和我分享一些心事;我相信我們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需要彼此支持彼此鼓勵。台灣,在我眼裏已經不再是一個島那麼簡單,因為它承載着我許許多多的回憶、留戀和夢想。這讓我從心底深刻的覺得,無論我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我想寫的感受太多了,也許幾天幾夜也説不完,只好總結了一些我感觸最深的幾個方面來寫。

一、熱情有禮的台灣人

到了台灣之後,好像整個人都變得單純了很多,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出去旅遊,如果遇到困難,找人幫忙似乎從來不是一件難事。他們對你絕對不會有任何戒心,有一次我們在一個早餐店吃飯,順便問問老闆附近的超市怎樣走,其實很短的路程,老闆居然拿紙和筆把路線完整的給我們畫了出來,還怕我們找不到路把電話號碼留給了我們;還有一次我們逛夜市比較晚回學校,沒有等到末班車,有一個陌生的阿姨把我們親自給我們打電話叫計程車,陪我們一直等到計程車過來並送走我們才回家;我們去花蓮旅遊的時候有個室友的一件衣服落在了旅店裏,老闆親自跟我們聯絡,並把衣服寄到了學校。

在台灣你完全可以不必擔心不小心把手機錢包落在餐廳或是任何公共場所,你可以放心的做完自己的事情再去取,因為撿到你東西的人會自覺的放在服務枱。

台灣的人民都非常有禮貌,他們上下公車的時候,都會對着司機打招呼和説謝謝,司機也會主動對你説謝謝和再見,並且等公車的時候都是非常有秩序的排隊,絕對不會擁擠着上車。在你買東西的時候甚至是買一杯熱茶,店員都會熱情的對你説謝謝,不管我們在哪裏,遇到的都是笑臉的迎接和耐心的接待,這讓初到台灣的我們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但是漸漸的我們已經熟悉這種熱情,回到大陸後,自然的感到非常不適應,冷漠的服務人員,彼此隔閡的心,不敢幫助別人擔心受牽連的路人甲乙,都讓我感受到我們和台灣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二、特色鮮明的大學教育

我們作為交換生不只純粹是文化知識的交流,文化知識的交流只是一種學習,而人文方面的交流才是一種對個人的昇華。既然幸運的交換到了台灣,自然而然的就要感受一下屬於台灣的氣息。

我們選修的許多課程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比如選擇權市場與金融市場,老師上課用的講義是英文,考試的題目也是英文表述,雖然這對習慣於中文學習的我有些不習慣,但是對我來講也是一種挑戰與學習的動力。老師通常會結合國內

外的案例教學生,上課內容充實不枯燥,形式豐富多樣。

不同於大陸高校的上課方式,台灣的老師很少給同學按照課件或者課本一板一眼的講課,而是讓我們自己走出校門去體會實踐,比如我們選修了一門行銷管理課程,老師給我們每個小組一千元去採購東西拿到校園賣,雖然是炎熱的夏季,但是同學們卻準備的熱火朝天,從前期的行動策劃,採購預案,到自己去採購東西尋找買家,定製行銷方案營銷商品,最後做財務報表,寫心得總結得失。

我們分工合作,大家忙的不亦樂乎,我們不僅賺到了很多錢,也從實踐中真正的體會到了行銷的意義,有許多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操作起來會有很多的問題,比如有的小組賣西瓜汁,但是由於保鮮商品的限制,怎樣冷藏,怎樣把冰塊安全的運到學校最簡單最方便,怎樣搭配口感最好,用什麼容器裝西瓜汁最乾淨衞生,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最後我們每個組都要上台報告,每個人都總結這次行動的得失,我們不僅自己有很多感想,還從別人那裏汲取了很多經驗和教訓,在以後的行動中,就不會冒冒失失,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這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動是老師給我們錢,讓我們自己分小組去旅行。但前提條件是行動前必須要定製一個完整的旅行策略,預先想到你在旅行中所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還有旅遊經費,交通安全,行程規劃等安排。提交你的策略之後,就可以出發了,我們去的地方可進可遠,可以是美食之旅,購物之旅,歷史文化之旅,甚至愛心之旅公益之旅,只要你覺得有意義,就可以去做。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藉此機會還可以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和更多彼此交流的機會,我們的文化背景不同,我們來自五湖四海,但是這一次次的行動培養了我們團隊的協作能力和彼此相互寬容和信任的心態,我們學會了怎樣尊重不同文化的人,我想這對於以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來接受這樣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們大多數課程的考試都是以小組報告的形式,但不同於大陸傳統的ppt演講,而是給了我們更多發揮的空間,比如商務英文課,老師讓我們做一份關於介紹一個企業品牌的報告,我和三個台灣同學一組,我們準備了一場英文的fashion show,以一場模特表演來展現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ppt只是一個輔助的部分,還有的小組以表演自編自演的廣告的形式來展現品牌,豐富多彩的表演充分發揮了同學的想象力,使我們的期末報告不僅得到了預期的效果,還使大家對英文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加了。台灣的大學,考試很少有筆試,都是做報告,會在開學初或平時佈置任務,期末時老師根據小組展示評定成績。兩邊學習方式雖然有異,但是對於大陸學生來説,學習很輕鬆,沒有太大的壓力。

三、兩岸學生上課情形差異很大

在台灣,第一節課早上八點開始和大陸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中午放學和下午上課之間的時間間距很短,所有的學生大多沒有午休的習慣。在大陸我們推崇學生追着老師學,但是在台灣,卻是老師追着學生學。這裏的老師就像朋友,學生上課可以吃東西,老師還會提醒學生慢慢吃,這在大陸幾乎是不可以想象的。老師課下還會請同學們吃飯聊天,師生之間的關係很好。老師和學生互動很多,一般上課一兩天就可以叫出很多學生的名字。老師們上課也很隨意,站講台,坐桌子,還時不時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流討論。台灣的高等教育水準吸引了許多港澳,東南亞甚至歐非國家的學生來就讀,因為這種比較開放的環境,台灣同學的思想一般都自由開放,他們的課餘活動也非常豐富,有人蔘加系隊,有人蔘加協會,有人蔘加社會的義工,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在外面有兼職工作,他們和社會的關係很緊密。

不過,台灣的課堂紀律沒有大陸高校好,上座率一般只有50%,而且學生上課時吃飯、睡覺、出入教室的較多,教授們好像也習以為常,只要不是太過分,一般不會出言提醒。一個班大約40人,只有10多人會認真學習,所以考試時的平均分也比較低。

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台灣的學校是允許學生帶寵物來上課的,所以有時候會發現有同學在座位上抱着小狗或拎着小兔子,晚上有很多同學在學校操場帶寵物散步和聊天,但是儘管如此,我們的校園環境也會維持的非常好,因為他們都會自覺隨身攜帶垃圾袋,不會弄髒校園。

四、台灣的性平等教育

這是我不得不説的一個方面。因為除了專業必修課以外,我還選修了一些大陸沒有開設的課程,比如“產業創新設計”和“性別與親密關係”還有“職業倫理與生涯規劃”。

有些課程讓我深刻的意識到大陸與台灣的差距所在。台灣從民國八十六年起,教育部規定中國小每學年應至少安排四小時以上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教育課程。在這個社會,由於學生從電視上耳濡目染的得到一些不正確的兩性觀念,課本中對男女角色的刻板刻畫,學校深知兩性平等教育刻不容緩。校園中有很多標語都是宣傳兩性間應該相互瞭解與尊重,體認兩性平等的重要,並將之融入生活中。台灣的性平等指數排名在世界第21位,而中國大陸卻遠遠的排在第79位,我們之間的差距清晰可見。

性別與親密關係的課程中,讓我們學會怎樣在生活和職場中保護自己,怎樣把意外傷害程度降到最低,如果有自己不能排解的壓力應該找什麼機構去尋求幫助,怎樣去處理自己的戀愛關係,甚至去模擬和練習怎樣表白怎樣分手,怎樣看待同性戀,我們一開始認為這些是不需要通過課程來教育我們的,但是我們通過表演和討論,真正的認識到我們兩性之間的差異和不同,怎樣經營愛情是一門藝術,學習怎樣把對自己對他人的傷害減到最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台灣的夜市文化

台灣的夜市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夜市多發源於交通樞紐、廟口等市集處,通常為各地發展最早、人潮最旺的地方。方便快捷的小吃攤滿足了來往人羣的口腹之慾,長此以往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口碑相傳,夜市的名氣也不斷大了起來。“有吃又又玩”是夜市的一大特色,除了小吃外,夜市更給周圍街區帶來了商機,各種飾品店、服裝店、百貨公司不斷髮展,不僅要滿足你的胃口,還要滿足你對各種mit(made in taiwan)特色商品的慾望。

我們所在的台中市有一中商圈夜市,逢甲夜市。台北有士林夜市,師大也是。高雄有六合夜市、瑞豐夜市??夜市儼然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台灣雖小,夜市卻是十個手指都數不過來。在台灣有一部長達300集卻仍在不斷播出的電視劇《夜市人生》,講的就是發生於“金華夜市”的普通百姓的打拼生活,收視率更是一直霸佔同時段第一名。夜市匯聚了台灣的各種美食,許多店鋪更是發源已久、久經考驗而留存下來的老店鋪。對於台灣人來説,吃是一種生活藝術。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可麗餅、愛玉冰、繞仙草、章魚燒、青蛙下蛋、燒酒蝦、鹽酥雞、鹹水雞、芋圓、紅豆餅、木瓜牛奶??數不勝數的小吃,名稱千奇百怪,味道則是各有各的妙處!來台灣前,我原本計劃把夜市的小吃都吃一遍,無奈台灣小吃真的太多太美味,你剛剛吃完“士林雞排”,味蕾已經被雞排的香酥多汁征服了,可是還有更多更多的美食在等着你。這時,你就會明白想把夜市美食都吃一遍是

多麼貪婪的想法啊!

六、美好的環島之旅

我們幾乎每週都會出去旅行,半年的時間從台北的北海岸到台中再到國境之南,台灣的最南邊,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但反而走的越多,越覺得自己想去的地方越多。有時候並不明確下一個目的地是哪,會帶着怎樣的信仰和心情出發,但就是會不顧一切的上路,去讓自己見到更多的美景,感受更不一樣的生活。

生活與旅行的最大不同處,(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就是旅行會讓你擁有更細膩和豐富的感受去看世界,如果我沒有離開家,就永遠不會知道外面的人怎樣去生活,就不知道原來人可以這樣生活。我會對着鏡頭自己碎碎念,而不只是盲目的留下一些沒有感情的照片。儘管美景很驚豔,但那終究是他鄉的,你是永遠帶不走的。帶的走的是你對它的認知和當時自己獨有的心情。一段好的旅行,就是讓人沒有煩惱,不被煩心瑣事所牽絆,心和大腦會放的很空。給自己一個理由去用新的視角看這個不同的世界。我從來不去想這次要看哪些景點,哪些博物館,哪些地方一定要照相。簡單的做些攻略就微笑的出發了。因為旅行的意義和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更好的去認識自己和感受別處的美好。

這半年的時間,我學會了旅行,而不是旅遊。那些無可名狀的精度和緯度組成的座標點見證了我心靈的成長。離開熟悉的地方,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着陌生的面孔和景色,那種新鮮感和興奮,只有你在路上,你才知道。

他們不關心世界上又發生了什麼國際新聞,也很少去想未來的學業、工作。台灣學生讀研究生的並不多,他們很愛玩,不喜歡做功課。儘管如此,在他們身上,我卻看到了一種最簡單的幸福,那就是享受生命的過程。不去想未來的種種紛亂,身在此刻就熱愛此刻。不去想太多的利益權衡,只是單純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遇見過的台灣同學裏,有休學一年為了自己的小手工生意的女生;有大二時重新考大學的男生,只為了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他們對生活的態度,都讓我深深感動。

很羨慕台灣同學,他們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大部分家庭都有三個小孩,獨生的很少。他們和家人、朋友一起,熱愛着生活,就像熱愛美食一樣。回頭想想,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放慢腳步,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只顧着看遠方而忽略的周圍的風景呢?

如果要我對這次台灣之行做一個評價的話,我可以用“不虛此行”這四個字來形容。的確,不同的生活環境讓我有了很多不同的體驗,也使得我在思想觀念方面有了很多的改變,短短的四個多月裏,我經歷了許多事,遇到了很多人,也讓我有很多新的體悟。這次台灣之旅對我來説不單單只是一個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更是一個深刻了解自己,尋找自己的過程。在確立我的人生觀上,我也由模模糊糊漸漸走向清晰。新的環境,不同的面孔讓我更加明白了我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勇敢的去追求我想要的東西,我想,這就足夠了。

仍然記得當我們結束這一學期時大家分別的場景,我們彼此擁抱祝福,這段時間我們在一起太久,感情建立的太深厚,以至於分別時百感交集,甚至有的男生也開始流淚,也許有的人我們以後再也不會見面,但我們彼此都會永遠銘記對方,因為我們有着共同的美好回憶。回到大陸後我依然會用facebook,msn還有各種方式和台灣的朋友和老師保持聯絡,我很幸運能夠遇見你們,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同學和老師們,正是因為有你們和我一起,所以我的台灣之旅才更完美。

以交換生的名義赴台求讀,雖無留學之名,卻近乎留學之實。我的求學經歷,

我的困惑和喜怒哀樂,將必然為以後赴台留學者所延續並感受......從此以後,台灣在我眼裏不再是一個島那麼簡單,因為它承載着我許許多多的回憶、留戀和夢想。

第五篇:台灣交換生體驗心得

台灣四個月

孫以琳201400180152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為了在義守學習和生活的四個月,我們可以説也準備和操心了四個月。從開始的看到山東大學教務處網站公告,然後打定主意,提出申請,期待盼望,到獲得通過,準備資料,進行體檢,再是辦理證件,訂購機票,啟程赴台……雖然同是四個月,但感覺期待中的時間像老人挪步,在台灣的時間像青年飛奔。看哪,彷彿還在剛剛還躺在牀上幻想那個陌生的寶島呢,如今只剩一個月就要離開這美麗的地方,離開可愛的朋友們,就要回去了!嵊州的家人朋友是想念的,濟南的老師同學是想念的,可是呀,我依然如此不捨……

上學期,我從朋友口中對義大有一點初步瞭解;寒假的時候,我又在網上看一些台灣和義大的內容,總想提前有點物質上和心理上的準備。2月18日,我從上虞坐動車,花6小時到廈門,在廈大招待所住了一夜。19日,我們山大10個同學在東渡碼頭會面,走廈金小三通——先乘船到金門,再從金門乘小型飛機到高雄小港機場。當飛機要降落時,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朝窗外張望,視線緩緩地從藍色大海滑入高雄的港口,近處密集低矮的建築和遠處的摩天大樓展開長長的卷軸。機身顛簸幾下,讓我知道這不是電影中的場景,而是我雙腳即將踏上的曾經夢想的土地。我們在機場等待接機的老師和車,夜幕漸漸降下,天邊是紫色雲彩,鼻中是温暖潮濕的空氣。坐車到學校時,大概9點了吧。穿進義大世界華麗的“城堡”,客車在三宿門口停下,雖然從前圖片上見過,但這歐式建築就在眼前,還是懷着欣喜。兩人間,獨立衞浴,有空調、陽台,木地板,席夢思牀,很滿意。新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前兩天還未開學,發覺行人很少,餐廳很少,環境優美,東西很貴。21日正式上課後,發覺老師隨和,學生隨便,呵呵,台灣自由民主嘛。義大的老師其實大多有留洋的經歷,基本上都是博士學歷,所以如果學生主動學習,還是有很好機會的。學生麼,因為進來門檻低,單説理論知識和水平應該有待提高,但活動、組織、才藝等等別的方面超出大陸生。我想在校內可以向老師同學學習,在校外可以向社會上每一個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我在課上課下都積極,選了23個學分,參加了很多活動,不但增加了專業的學識,也對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多的認識與感悟。此外,三個月讓我結識了好多的朋友,其中也包括台灣朋友,這也是我的幸運,是一大財富。當中的好朋友,會是一輩子的吧,相聚是緣,好好珍惜這份純潔的友誼!

常常被人問起大陸和台灣的不同,有大陸人更有台灣人。台灣比大陸早發展三十年,總體是要先進些,人均生活水平也挺高。只是大陸正快速發展,有些台灣人只看的上海北京,以為大陸也發達了,而有的對大陸印象還停留在十年二十年前,但上面是少部分。要説兩者不同,實在太多太多。我最簡單地概括台灣印象吧,地少人多,風景秀麗,氣候怡人,文化多元,自由民主,人情温暖,生活便利……都是好的誒,壞的真不好找,要不我聽不懂台語算是哈。感觸最深的還是台灣人普遍很友好熱情,他們臉上的表情就告訴你他願意和你説話。遇上了許許多多要感謝的台灣人:向他問路他會詳細告訴我,往往還帶我過去;一個人在路上走,後面來一輛機車,他説要載我騎一段;認識不久的老師還有朋友,都幾次請我吃飯……台灣人似乎都是自在滿足,親切禮貌,説謝謝是每個人的習慣,比如買東西時,售貨員説謝謝,顧客也説謝謝,人人感恩,這才是和諧社會。

總之很喜歡現在的生活,從心裏感謝山東大學和義守大學給的機會。不同於走馬觀花的旅遊,我在此的四個月雖然短暫,但是畢竟體驗了台灣社會和台灣人的日常生活,還有不同的高等教育。當初很想來,就是要多走走多看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讀千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好男兒胸懷天下、志在千里,我來了絕對是正確的選擇,收穫很多!聊聊數筆,粗枝大葉,事未説清,情難道盡。我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