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篇1

12月8日至9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城北國小舉行的新課程標準下美術教學“疑難問題”研討會,並聽取了西湖國小教育集團章獻明校長的講座。

在歷時兩天的學習中,我認真地聽了講座,並做了詳細記錄。章獻明校長的講座讓我感覺受益匪淺。在這章獻明校長几個小時的講座裏,沒有感覺到疲勞,反而如沐春風。章校長的幽默、樂觀、豁達,令會場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與掌聲,讓我真正領略了一個特級教師的人格魅力,感觸頗多。聽章獻明校長的講座,我更折服於他的語言藝術,章校長很少看演講稿,但卻旁徵博引,侃侃而談。那詼諧的話語,讓人覺得親切輕鬆;章校長從美術教師“備課、課堂教學、評課”幾個角度出發,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與老師們進行了交流。

回憶章校長的講座,我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1、聽課與評課體現出一位教師的教學能力

章獻明校長在講座中提到西湖教育集團的教師聽課要求做到“三個六”指標。對上課教師要提出六個優點、六個缺點和六條建議。他建議教師們在聽課時要做到筆要勤、手要快,做好每個環節的記錄和評語,尤其強調了同步評課的優越性。對於集中評課要有針對性、實效性。類似“教態自然與否”、“課件是否精美”等方面的淺層次評價儘量少講,甚至不講。

結合章校長的聽課要求,對照自己的聽課筆記,發現平時聽課過程中大都是以上課教師教學環節為主線進行的。雖然評課中,也能根據教學目標、難點落實等方面記錄評語,但都停留在自己平時所積累的零碎經驗的層面上,沒有一整套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有效性點評。今後仍將加強理論學習,在聽課、評課過程中還要進一步探究、細化。

2、讀透教材是備好課的大前提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先全面瞭解教材,再進行備課。但有時會發現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完成的作品思路單一等問題。所以,如何才能讀透美術教材是上好課的關鍵因素。

在章校長的講座中我找到了方向,他針對如何讀透教材的幾個問題做了進一步探究。第一,教師要讀“透”教材的地位和重要性,一課教材往往包含了諸多內容,如何對教材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就是建立在明確教材地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教師要“深入”教材,要挖掘教學內容,加之地區美術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對教材的處理與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強調了備課就是備學生的教學觀。

3、教師要拓展視野,培養學生的創作慾望

以往自己的美術教學是以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技能進行的。雖然教學內容能注意題材廣泛,但學生的創作慾望不強、作品中也缺少孩子們天真、浪漫的氣息。聽過章校長的講座後,我發現教學內容和方法是一個整體,選擇什麼樣的內容,對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樣也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

為此,我設想改變以往停留在單一領域目標的做法,應該深入到學生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學生的興趣方面,還要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並從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將美術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

4、教師運用各種途徑與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在章校長的講座中我瞭解到圖畫、符號、剪貼等美術手段經常會成為學生的手段。這些記錄雖然稱不上藝術作品,卻十分有助於學生學習如何去把握新的信息。教師設計探究活動能使學生主動獲取信息、處理資料並加以利用,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把美術教育侷限於專門的美術活動。當美術作為學生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時,它的目標就不是學習某種表現形式,而是把握更為靈活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自我實現的能力,使美術在學生髮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教師要養成學科課堂的專業習慣

平時自己對於教學中偶發事件或對於教材的新的認識,很想記錄下來,但是往往是激動之後,沒有動筆,還是自己的惰性比較大以及動筆的習慣不好有關。我覺得章校長説得很好:“一堂課兩萬字的評課記錄也不為多”。這次講座使我逐漸認識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課改過程中,更應該值得去學習一下新課改的理念,以便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教我明學思之理,外在的知識要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能力,就必須用理性的思維,挑戰的眼光去審視、吸收、創新。

在得知章獻明校長開完講座後還要立刻奔赴杭州開會時,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敬業精神。章校長用精彩的授課方式為我們講解、指導,表現出了極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他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就教師的觀念、新課程、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讓我獲得進步的同時,也感受到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重要性。

這次聽講座學習使我獲得的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也對今後的美術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篇2

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有幸聆聽了省特級教師張志平等教師的專題精彩講座。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張志平教師,也是第一次聽他的講座,但卻使我受益匪淺,享用不盡。

張老師給我們的感覺既幽默風趣又真誠樸實,是一個極具智慧型的數學專家。此次講座讓我們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數學學科及數學內容本質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從一個新的角度去了解我們所熱愛的數學教育。他那對數學嚴謹地表述,潛心地思考,精闢的歸納,不得不讓人佩服數學和數學研究者的魅力。我突然頓悟:原來數學教學竟可以那麼的神祕與美麗!她是一門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值得研究探討的學科,她是集聚藝術的。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有了從未有過的自豪感。

但伴隨着更多的是我感到自己很緊張,很恐慌。真是所謂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我原本以為自己還行(學生成績在全鎮一直都位居前列),但聽了張老師的講座之後,我發現我離所謂的優秀教師實在太遙遠了。回顧我之前的教學,年復一年,做着同樣的事,雖然成績很優秀,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我會教得那麼辛苦,學生學得也那麼辛苦?而不是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不明白為什麼成績這麼好,可是我心裏卻對自己的教學仍沒個底?為什麼我的教學水平總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突破?也不知怎麼突破?為什麼我講不出、寫不出一些數學思想方法?

現在我終於恍然大悟:原因在我自己!是我肚裏的墨水太少,對數學教育的認識太浮於表面,以至把數學教死了。捫心自問:除了給學生一個分數,還能給什麼?我對教材體系有多少了解?我對每一節課教學內容的本質內涵有多深的挖掘、延伸?我的教學對學生思維有多少提升?我在學生心目中是怎樣一個教師?是十年之後恨之入骨、還是感激不盡?打算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教書匠,還是一個智慧型的教育家?

面對以上問題結合汪校長的報告,我反思着自己的不足,尋找着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數學觀、教學觀和教材觀,掌握鑽研教材的一般策略,做到真正整體把握教材。也將努力做到:

一、要持之以恆地多學習。

理論知識的匱乏,讓我的教學之路走得如此艱辛,卻收穫甚微。一句話:我太需要學習了!而且是馬上去學習,還要堅持學習!!只有學習,才能讓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滿。只有學習,才能更新我的教學理念;只有學習,才能引領我有效實踐。

二、對教材要系統思考、整體把握。

系統思考、整體把握教材是教師的觀念,是教師對數學和數學教育的理解,是教師教學素養的充分體現。對教材沒有系統思考與整體把握,會使我們的教學顯得膚淺沒有內涵,學生對數學的本質不瞭解,內在思維得不到發展,那麼數學教學也將失去她真正的意義與作用。所以我們教師需要整體把握教材中知識點之間本質的聯繫,站在一個整體聯繫的層次去審視和處理教材,實現教材的必要超越,向學生傳遞一個完整的數學思想,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融會貫通的數學認知結構。通過數學教育引導學生要學會聯繫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他們應被鼓勵尋找聯繫以幫助他們理解和解決問題。

三、要勤於反思。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一個人或許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個經驗的二十次重複。“教而不研則淺”,反思使人進步!所以教師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惟有不滿,才有創新;惟有耕耘,才有收穫。

張老師的講座不僅為我們指明瞭今後要努力的方向,更讓我們深刻領悟到:只有系統思考,才能整體把握;只有深入分析,才能融會貫通。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篇3

第斯多惠説:“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一本教科書、一本教參、一支粉筆上課堂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

本着促進優秀教師發展的思想理念,3月19日下午,在信息樓四樓會議室,我們州常第五中學四級梯隊的老師迎來了一場真誠的盛筵,一個教育者言傳身教的指引。會議由z主任主持,z校長和z副校長出席了會議。來自州常市第一中學的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z老師,就教師的自身發展,從自身的經歷、感受出發,做了真誠而熱情洋溢的報告: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換一種心態;老師的壓力越大,往往激發出來的潛能也越大。

作為一名教師,要立足三點:教學不馬虎;教研不含糊;做人不邪乎。

作為老師,不僅要掌握教什麼,怎麼教,還要掌握為什麼要這樣教,從而認真研究,探索教學規律,做到“以研促教”,這才能真正讓自己的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z老師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於漪老師每節課都能做到三次備課、兩次反思,值得我們每個老師學習。

如果把每一堂課當做公開課、精品課、評比課來上,相信定會受益匪淺。

學然後知不足,一個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處追,向深處追,就不會有止境了。教師專業化素養的提升,通過學習,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定會將教育教學向縱深發展。

用一顆温暖而執着的心,裹挾着內心的那份純粹與期許,陳老師給予我們五中老師更大的期望:時間是擠出來的,提前佈局,平時做一個有心人,要耐得住寂寞,追求心靈的寧靜,相信會有收穫的一天。

最後,李校長道出了我們每一位聽者的心聲:聽君一席言,激情心中生。相信我們五中的老師一定會以陳老師為榜樣,堅實地走在自己開墾的土地上,希冀着我們成功的收穫。

在響亮而有力的掌聲中,我們感覺到了聽者們一顆顆執着而澎湃的心!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篇4

最近看了《賞識你的學生》這本書,看完感覺好多。該書以許多生動的案例,闡釋了“期望效應”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説明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過一個可悲的教育故事,它喚起了教師應該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首先,讓每個人都享受一份愛。

德育需要一種輕鬆、寬容、温暖的環境。不要因為偶然的錯誤和失誤而責怪學生,因為老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在形成良好性格的過程中,學生特別需要老師的關心。愛是一種關注和關懷。我們應該從珍惜每一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心每一個個體的成長,像保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要注意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同等重要。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無論是優秀的,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有特殊家庭的,沒有任何功利主義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説過:人性最深處的需求是渴望被別人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用“讚賞”的言行對待學生時,就會激發學生無限的勇氣,喚醒他們埋藏的潛力,鼓勵他們向成功邁進。教師要想擁有“賞識”這一法寶,就必須喚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而工作,而不僅僅是把教育作為一種職業或謀生的手段。“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愛傾注到教育中時,老師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為。當愛傾注到教育中時,老師會寬容地對待孩子,理解孩子的缺點。如果把愛傾注到教育中,教師就會理解、接受和運用“欣賞”這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進行培養。

第二,讓大家享受一次機會。

“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理念。每個學生的潛力都是巨大的,開發潛力的金鑰匙是自信。學生,尤其是後進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懲罰的力量。學生在學校受到老師的表揚和表揚時,會有意識地放大自己的優勢,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信心,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行為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消除。根據學生的特點欣賞學生。《現代漢語詞典》對“欣賞”一詞的解釋是關注或讚美他人的才華或其作品的價值。這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去關注和表揚他們。也就是説,它不是“菜籃裏的菜”,指着一個學生的話或台詞來表揚和稱讚他的能力,而是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欣賞。鑑賞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知識,是教師的必修課。教師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深入的學習,掌握欣賞的有效手段,並在合適的時間和場合發揮其作用。

第三,欣賞不是一切,但可以接近一切。

無數成功人士在《賞識你的學生》的經歷告訴我們,外在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內在因素決定了事情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的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他的第一首詩。他媽媽評價他“很棒”,他爸爸評價相反:很糟糕。從母親的“欣賞”中,他獲得了愛的力量,這成為他日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中,他得到了警示的力量,於是他時不時地提醒自己“要小心,要注意,要總結,要提高”。在這兩股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作家。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認識到欣賞是促進學生成長的最有效的催化劑之一。它能激發、喚醒和啟發學生內心的積極因素,從而使許多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學生不夠聰明,好的結果沒有得到回報。靜下心來想想普通的孩子,想想讓我生氣的寶寶。猛然醒悟: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候走得匆忙,渾渾噩噩的心情遮住了我們的眼睛;繁瑣的工作和忙亂的線索鈍化了我們的敏鋭;成績的束縛,升學的壓力,困擾着我們的內心

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温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説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悦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篇5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很慶幸能有機會參與此次的科學領域基地活動,通過昨天的第一次活動,已使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更加讓我對組織方安排的後期活動充滿期待。

在第一次的基地活動中,南開區居華里幼兒園的董園長為大家做了精彩的講座。講座中闡述、講解了科學的基本概念,讓教師們對看似最平常的字眼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讓教師在實施相應的科學教育活動前,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方向,幫助教師避免了科學活動設計與科學學習目的之間的脱節。聆聽董主任的概念講述和梳理,絲毫沒有以往對定義學習所固有的枯燥感,力求每條概念都能用最淺顯易懂的例子為老師們講解透徹,從董主任的話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對教育的熱愛和用心。

正如董主任所説,探究是一個提問和質疑的過程。我用這句話反思着自己的科學領域教育活動,我意識到孩子們的提問大多都是概念性問題,鮮有探究性問題的提出,而質疑就更談不上了。通過此次的講座活動,我認為自身的科學素質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不僅要讓幼兒知道科學方法的五個步驟,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學習和使用科學方法,要和幼兒一起通過探究去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學探究是每個個體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進行的活動,從學前階段就讓幼兒認識、學習和實踐正確的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是極為重要的,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關係到每個孩子一生的發展,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師,培養幼兒從小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雖然培訓活動才剛剛拉開帷幕,但我已經躍躍欲試地想要把新的理念和新的想法運用到我的教育實踐之中,迫切地希望能儘快地在實踐中糾正之前存在的認識偏差或錯誤,真正地使幼兒園的科學探究活動具有操作性和嚴謹性。

教師講座心得體會篇6

這次參加了學校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後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着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説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説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