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中地理第三章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

高中地理第三章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

學習中的快樂,產生於學習中的理解,產生於實際運用後的效果。人生中很多的知識不是在學校中的書本上學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中地理第三章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三章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農業、梯田、施肥、灌溉。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地租)

市場決定着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藥)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藥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農業的分類:①按生產對象可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為: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集約化農業)。

③按產品用途可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1、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

(1)分佈: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2)區位條件:

①氣候: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③勞動力:(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

④歷史: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也有飲食習慣的影響。

(3)主要特點及原因:

①小農經營。原因: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規模小。

②單產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③機械化水平低。原因:經濟水平低,體力勞動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2、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我國東北、西北有國營農場。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區位條件:

①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廣闊,地廣人稀(大規模經營的可能)。

②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③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點:①生產規模大;②機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場放牧業:

(1)分佈:阿根廷、美國——牛;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羊。

(2)區位條件:

①氣候:大面積的乾旱、半乾旱地區。

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適合種植業,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區位優勢:

①氣候温和,草類茂盛。

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於大規模生產。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發展措施:

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運輸條件

③開闢水源

④種植飼料。

(5)特點:

①生產規模大;

②專業化程度高;

③商品率高。

4、乳畜業:

(1)分佈:歐美髮達國家、大城市附近。

(2)區位條件:(以西歐為例)

①氣候温暖濕潤(温帶海洋性氣候),利於牧草生長。

②地形平坦,利於飼草和飼料種植。③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城市化水平高,有飲用牛奶的習慣,市場廣闊。

(3)特點:

①商品率高;

②機械化程度高;

③集約化程度高。

5、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佈: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閒時。

③對市場的適應性強: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6、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1)遷移農業:包括熱帶雨林遷移農業和遊牧業,分佈在某些較原始的落後地區,生產力水平低。對環境有所破壞,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氣候惡化。

(2)種植園業:種植單一的熱帶經濟作物,如咖啡、橡膠等。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三、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

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種;

③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破壞,出現荒漠化;

④施用農藥會使農產品遭到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

①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

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對水文特徵的影響:

①修建水庫和引水灌溉:改變了河流徑流的流量過程;

②開墾梯田、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影響河流含沙量。

四、工業區位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礦產、土地、水源、氣候等。

(2)經濟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屬冶煉、重化工基地)、市場——節省運費。

(3)勞力和技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工資在產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勞動密集型工業),工廠要佈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技術密集型工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方。

(4)工農業基礎和協作條件:包括生產協作和社會協作。

(5)環境:工業佈局要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工業佈局中的環境因素:

①風向,分為三種情況:有大氣污染的工廠應位於居民區主導風的下風向、季風對吹風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應的位於居民區的下游,生產中對水質要求高的應位於居民區的上游。

③離城市距離: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區內,有大氣污染的應位於城市熱力環流圈以外。

2、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原料地對工廠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原因:工業所用的原料範圍越來越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交通運輸:沿海沿江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已相當完善,交通運輸不再成為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網絡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4)勞動力素質的影響逐漸增強。

3、工業區位指向類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原料產地。③主要工業部門:採掘工業、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等。

(2)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需消耗大量能源。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能源基地。③主要工業部門:有色金屬冶煉廠。

(3)市場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③主要工業部門:瓶裝飲料業、傢俱製造業、印刷、石油加工業等。

(4)勞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需投入大量勞動力。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③主要工業部門: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等。

(5)技術指向型:

①工業特點:技術要求高。②區位選擇原則: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③主要工業部門:集成電路(微電子)、精密儀器等。

五、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聯繫:①生產上的聯繫。②空間上的聯繫。③信息上的聯繫。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佈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繫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兩種類型:

①產品輕、小、價格貴,

②產品極其複雜,如飛機。

(2)工業分散的條件:

①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

②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

六、主要工業區

1、傳統工業區

(1)概況:

①分佈: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

②形成條件:豐富的煤、鐵資源。

③工業部門:紡織、煤炭、鋼鐵、機械、化工。

④興盛時間: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到二戰結束。

⑤特點:生產規模大,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

(2)德國魯爾區的區位條件: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廣闊的市場。

(3)魯爾區衰落原因:

①生產結構單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鋼鐵過剩。

④新技術革命的衝擊。

⑤環境污染嚴重。

(4)魯爾區整治措施:

①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②調整工業佈局。

③拓展交通。

④發展科技。

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2、新興工業區——意大利工業小區

(1)生產特點:

①以中小型企業、輕工業為主。

②生產過程分散。

③資本集中程度低。

④分散在農村或小城鎮。

(2)生產模式: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模式,形成了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絡。

3、新興工業區——美國“硅谷”(高新技術工業區)

(1)高新技術工業的特點:

①從業人員知識技能水平高。

②產品更新換代週期短。

③研究開發費用高。

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2)“硅谷”區位條件:

①位置優越。

②環境優美,氣候宜人。

③有高等院校。

④交通便利。

⑤軍事訂貨(美國特有)。

七、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1、鐵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愛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連續性較好,但造價高,佔地廣,耗費金屬材料多。

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2、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範圍廣,週轉快,裝卸方便,但運量小,成本較高,運費較貴。

適宜小量、近距離運輸。

3、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運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4、航空運輸:速度最快,但投資大,運量小,運費最高。

適宜運輸急需,貴重且運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運輸:損耗小,連續性好,運量大,但投資大,靈活性差。

適宜氣態和液態運輸。

八、交通運輸佈局

1、主要區位因素:經濟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災害等);技術因素。

2、區位因素變化:過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隨着科技進步,經濟因素越來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區位因素:

①水域條件(航行條件,停泊條件),

②陸域條件(築港條件,腹地條件,以城市為依託)。

4、機場建設:

①要有平坦開闊、坡度適當的地形,以保證排水;

②要有良好的地質條件,以保證地基穩定;

③要避開低濕地區;

④與城市保持適當距離:用地廣、城市有煙幕等。

5、鐵路建設:

①區位因素:合理佈局交通網;促進沿線經濟發展;促進地區穩定繁榮;先進科技是保障。

②意義:促進工業生產;加速區域開發;加強工農業城鄉聯繫;促進文化科技交流;促進民族融合與交流;有利於政治統一、國家安全,鞏固邊防等。

6、公路的選線原則:

①平原地區:少佔好地,避開沼澤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設施和城鎮發展的關係。

②山區: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彎曲,山谷中的道路應避開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避開地形、地質、水文條件複雜的地段。

線路的總體走向決定於經濟因素,而某一段的具體走向可能取決於地形、地質或技術條件。

九、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和商業網點的影響

1、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的影響

(1)交通運輸與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於開展商貿活動,通常會形成較大的居民點。

(2)交通運輸與聚落空間佈局

①運輸方式對聚落空間佈局的影響:南方以水路交通為主,聚落臨水佈局;北方以陸路交通為主,聚落多靠近大路等交通要道。

②不同環境對聚落空間佈局的影響:北方地勢平坦開闊,聚落多呈團塊狀,形態比較規則,道路呈棋盤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區,聚落沿河流、鐵路、公路分佈,佈局形態呈帶狀。

(3)交通運輸與城鎮分佈:河流航運的起點、終點、與其他交通線的交點處常形成城鎮。

(4)交通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的影響:如運河航運地位的變化與揚州的興衰、城市中心的遷移。

2、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1)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的影響:交通便捷,有利於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運輸和佈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的影響

隨着高速公路的發展,許多商業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結合部。

隨着交通運輸和現代物流業發展,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處出現各種類型的專業化市場、大型超市等。

隨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們出行範圍擴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購物休閒中心誕生。

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上購物、電子商務、無人售貨等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