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大眾傳播對社會的影響[多篇材料]新版多篇

大眾傳播對社會的影響[多篇材料]新版多篇

2018廈大新傳考研之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小編推薦 篇一

2018廈大新傳考研之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聚英廈大考研網攜手廈大新傳研究生學姐桔子姐為2018備戰新傳的學子們整理考研的知識點,供考研學子們學習參考。更多知識點請登錄聚英廈大考研網,每日為大家分享新聞傳播考研的複習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寶貴的知識點講解。

心態決定態度,20世紀,新生的大眾傳播媒介對整個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爭論隨即鵲起。

大眾傳播媒介到底在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早期的西方產生了大致兩種態度,一種是“基於樂觀主義期待”的肯定態度,另一種是“懷疑主義”的憂慮態度。人類在評價迅猛發展的新生事物時一向如此,比如今天不斷髮展的轉基因技術,有人力挺,有人擔憂。在這兩種的態度的交織中,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只有經歷時間的洗禮,才能驗證媒介的作用。

認知總是滯後於媒介的發展,在大眾傳媒的初期,樂觀主義觀點略佔上風。早期的樂觀主義觀點以美國政治學家 J. 布萊士為代表,在1889年出版的《美利堅民主國》一書中,他討論了大眾傳播與政治民主進程的關係,提出了圍繞公共事件的輿論的形成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基於情緒和期待的印象形成階段、單純地交換或獲取信息的消極階段、通過討論和論爭而使輿論得到組織化的積極傳播階段、形成最終的合意付諸行動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大眾傳播媒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布萊士認為,報刊的三種功能:

(1)作為事件的報道者和講解員的功能;

(2)作為政治主張的代言人功能;

(3)反映社會上讀者一般意見的“測風標”功能。

這三個功能可以使輿論超越個人意見的簡單相加,成為組織化的有機整體。唯有這種輿論才能在民主政治中發揮主導作用。

同樣注意到報刊的社會政治功能的,還有法國學者塔爾德,他在著作《輿論與羣集》中,提出報刊對社會的最主要貢獻,就是造就了現代輿論的主體——公眾。在報刊出現之前,社會羣體的活動形態為“在本質上是保持着肉體接觸的集羣”,這種羣體集中於同一物理空間之中,容易收到模仿、暗示和感染機制的制約,具有情緒性和激動性。但公眾是不同的,他們由“有教養、有知識、有理性”的個人組成,他們坐在家中,關注同樣的內容,能夠進行公正、冷靜的思考。

塔爾德認為,唯有作為公眾意見的輿論才能具有政治上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報刊是將分散的公眾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的紐帶。公眾的規模隨着報刊的普及不斷擴大,而社會會將由受“習慣和傳統”支配的時代前進到以“流行和革新”為主流的時代。

另一位有影響的美國社會學家庫利也曾對大眾傳播寄予厚望,在他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一書中寫到,“印刷意味着民主”。他雖然對大眾傳播的盈利主義感到不滿,但認為在總體上“新的傳播正在像曙光一樣普照世界,促人覺醒,給人啟發,並充滿了希望。”

從以上幾位學者的觀點看來,大眾傳播媒介普及的早期階段,人們對它給予的期待非同凡響,但歷史並沒有照着這些學者的期待發展。隨着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大眾傳播事業集中與壟斷不斷加劇,大眾傳播媒介不僅沒有成為一般公眾參政的手段,反而成為帝國主義進行大規模宣傳戰和心理戰的工具。二戰後,大眾傳播媒介的煽情化、淺薄化、低谷化的傾向加劇,進一步招到了學者們對它的批評。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拉扎斯菲爾德和著名的社會學家莫頓提出了大眾傳播的負面效果,“麻醉”效應。日本學者清水幾太郎提出了“拷貝支配”的觀點。

對大眾傳播媒介的兩種觀點,對當代傳播學研究的影響根深蒂固,為學者們研究新的媒介形態,指引了方向。比如關於互聯網媒介的研究誕生了“電子烏托邦”的思想。

大眾傳播是伴隨着社會發展而誕生的,對任何一種媒介的社會影響都不能簡單斷定。我們不能幼稚地認為大眾傳播必然會為人類帶來自由與民主,也不能簡單地斷定它必然會招致法西斯專制或者獨裁。

歸根結底,大眾傳播媒介是伴隨着傳播科技而發展的一種強有力的大型社會信息系統,這種信息系統能夠發揮什麼性質的影響,關鍵在於它的使用和管理者,脱離社會與歷史對大眾傳播進行道德評價是沒有意義的。

以上文章內容由聚英廈大考研網小編整理彙總,更多諮詢歡迎登錄聚英廈大考研網查看。

大眾傳播 篇二

大眾傳播學試卷

名詞解釋

1、意見領袖:

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並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稱為“意見領袖”。作為媒介信息和影響的中繼和過濾環節,意見領袖對大眾媒介的接觸頻度和接觸量都遠遠高於和大於一般人。

2、奧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環模式:

1、沒有傳播者和受傳者的概念,傳播雙方都作為傳播行為的主體。

2、模式重點不在於分析傳播渠道中的各種環節,在於解析傳播雙方的角色功能。參加傳播過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階段都依次扮演着譯碼者 (執行接收和符號解讀功能)、解釋者(執行解釋意義功能)和編碼者(執行符號化和傳達功能)的角色,並相互交替着這些角色。強調了社會傳播的互動性,把傳播雙方都看作是傳播行為的主體。缺陷:

1、把傳播雙方放在完全對等或平等的關係中,與現實情況不符。

2、能夠體現人際傳播特別是面對面傳播的特點,卻不能適用於大眾傳播的過程。

3、“主我”與“客我”:

米德認為自我可以分解為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兩方面:一方是作為意願和行為主體的“主我”,它通過個人圍繞對象事物從事的行為和反應具體體現出來。 另一方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係性的體現。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動中形成的,又是這種互動關係的體現。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內容。互動的介質時信息——“有意義的象徵符”。

4、“電視人”:

指的是伴隨着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行為方式上“跟着感覺走”。他們收看電視在狹小空間中進行,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養成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較弱。

“容器人”:

日本,中野收。在以電視為主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現代日本人的內心類似一種“罐裝”的容器,孤立的、封閉的;“容器人”為了擺脱孤獨狀態也希望與其他人接觸,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對方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保持一定距離成了人際關係的最佳選擇。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認同任何外部強制和權威。很容易接受大眾傳媒的影響,各種流行和大眾現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為特徵的具體寫照。

5、文化帝國主義

來自發達國家、包含着與支配者利益相關的文化價值和觀念的商品、時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發展中國家市場,創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費形態,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國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戰,受支配程度越來越高的狀況。產生於60年代反對“新帝國主義”的國際環境,也稱媒介帝國主義。

特點:a.以強大的經濟、資本實力作後盾,主要通過市場進行擴張;b.一種文化價值的擴張,即通過含有文化價值的產品或商品的銷售實現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過信息產品的傳播實現。 6.“最後七分鐘”

施拉姆的“最後7分鐘”比喻:如果把人類的歷史共有100萬年,假設這等於一天。 1天=100萬年;1小時=41666.67年;1秒鐘=11.57年 那麼這一天中,人類文明的進展如下:

晚上9點33分,出現了原始語言(10萬年前) 晚上11點,出現了正式語言(4萬年前) 晚上11點53分,出現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發明了近代印刷術(1450年) 午夜前5秒,電視首次公開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電子計算機、晶體管、人造衞星問世(分別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説:“這一天的前23個小時,在人類傳播史上幾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發展都集中在這一天的最後7分鐘。”

7、“五W”模式

拉斯韋爾《 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中提出,又叫做傳播過程的直線模式、拉斯韋爾程式”的過程模式。首次提出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即誰,説了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向誰説,有什麼效果。

這個模式第一次將傳播活動明確表述為由五個環節和要素構成的過程,為人們理解傳播過程的結構和特性提供了具體的出發點。後來大眾傳播的五大領域: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受眾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韋爾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屬於單向直線模式,沒有提供反饋渠道,沒有揭示人類社會傳播的雙向和互動性質。

8、擬態環境

即信息環境,美國新聞工作者李普曼提出,是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徵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

在人與環境之間插入了一個擬態環境,他的行為是對擬態環境的反應,而作用於行為實際發生的現實環境。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識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

9、“一面提示”與“兩面提示”

一面提示:僅向説服對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觀點或於己有利的判斷材料。 兩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觀點或有利材料的同時,也以某種方式提示對立一方的觀點或不利於自己的材料。

簡答

簡述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拉斯韋爾的“三功能説”

拉斯韋爾在1948年發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將傳播的基本社會功能概括為三個方面:

1、環境監視功能。傳播對社會起着一種“瞭望哨”的作用。

2、社會協調功能。執行聯絡、溝通和協調社會關係功能的重要社會系統。

3、社會遺產傳承功能。是保證社會遺產代代相傳的重要機制。 賴特的“四功能説”

1、環境監視。大眾傳播在特定社會的內部和外部收集和傳達信息的活動。

2、解釋與規定。大眾傳播所傳達信息中常伴隨着對事件的解釋,並提示人們應該採取的反應。

3、社會化功能。大眾傳播在傳播知識、價值以及行為規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提供娛樂。大眾傳播中的內容中相當一部分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 施拉姆對大眾傳播社會功能的概括施拉姆吧環境監視、社會協調、遺產傳承歸入政治功能的範疇,而把社會控制、規範傳遞、娛樂等歸入一般社會功能的範疇。這種劃分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也不見得十分確切。施拉姆分類的重要貢獻的明確地提出了傳播的經濟功能,指出了大眾傳播通過經濟信息的手機、提供和解釋,能夠開創經濟行為。 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功能觀

1、社會地位賦予功能。得到大眾傳媒廣泛報道的問題、人物等,都會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

2、社會規範強制功能。大眾傳媒通過將偏離社會規範和公共道德的行為公諸於世,能夠喚起普遍的社會譴責,將違反者置於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從而起到強制遵守社會規範的作用。

3、作為負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人們淹沒在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的滔滔洪水中,每天在接觸媒介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降低了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

4、

比較五種主要傳播類型的異同

一.人內傳播:也稱內向傳播、或自我傳播,指的是個人接受外部信息並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

人內傳播特點:1人內傳播雖然是人體內部的信息處理過程,但這個過程不是孤立的。 2人內傳播雖然與人的生理機制密切相關,但它在本質上是對社會實踐活動的反映,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實踐性,離開了人的社會實踐,人內傳播與其他動物的體內傳播就沒有本質區別。

3人內傳播不是對外部世界的消極、被動的反應,而是積極能動的反應。

4人內傳播是其他一切傳播活動的基礎,任何一種其他類型的傳播,都必然伴隨着人內傳播的環節,而人內傳播的性質和結果,也必然會對其他類型的傳播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也是由兩個個體系統相互連接組成的新的信息傳播系統,是兩個行為主體之間的信息活動,是一種最典型的社會傳播活動,也是人與人社會關係的直接體現。

人際傳播的特點:1人際傳播傳遞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靈活。 2人際傳播的信息的意義更為豐富和複雜。 3人際傳播雙向性強,反饋及時,互動頻度高。

4與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相比,人際傳播屬於一種非制度化的傳播。 三.羣體傳播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標和共同歸屬感、存在着互動關係的複數個人的集合體。 巖原勉認為:羣體傳播就是將共同目標和協作意願加以連接和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形成羣體意識和羣體結構,而這種意識和結構一旦形成,又反過來成為羣體活動的框架,對個人成員的態度和行為產生制約,以保障羣體的共同性。 四.組織傳播

組織傳播指的是組織所從事的信息活動。它包括兩方面,一是組織內傳播,二是組織外傳播,這兩方面都是組織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基本過程: 1.社會化過程 2.行為控制 3.決策控制 4.衝突管理

組織傳播的功能:1內部協調2指揮管理3決策應變4形成共識

組織傳播包括組織內傳播和組織外傳播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都是組織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溝通保障。它們的傳播具有不同的特點,二者在相互促進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約。

五.大眾傳播:就是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

大眾傳播特點:1大眾傳播中的傳播者是從事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專業化媒介組織。這些媒介組織包括報社、出版社、廣播台、電視台以及以大量發行為目的的各種音樂、影像製作公司。大眾傳播是有組織的傳播活動,是在特定的組織目標和方針指導下的傳播活動。 2大眾傳播是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大量生產、複製和傳播信息的活動。 3大眾傳播的對象是社會上的一般大眾、用傳播學術語來説即“受眾”。 4大眾傳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屬性,又具有文化屬性。

5從傳播過程的性質來看,大眾傳播屬於單向性很強的傳播活動。 6大眾傳播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傳播。

大眾傳播的特點 大眾傳播:就是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

大眾傳播特點:1大眾傳播中的傳播者是從事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專業化媒介組織。這些媒介組織包括報社、出版社、廣播台、電視台以及以大量發行為目的的各種音樂、影像製作公司。大眾傳播是有組織的傳播活動,是在特定的組織目標和方針指導下的傳播活動。

2大眾傳播是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大量生產、複製和傳播信息的活動。大眾傳播的出現和發展,離不開印刷技術以及電子傳播技術的進步。

3大眾傳播的對象是社會上的一般大眾、用傳播學術語來説即“受眾”。受眾只社會上所有的“一般人”。任何人無論其性別、年齡、社會地位、職業文化層次如何,只要他接觸大眾傳播的信息,便是受眾的一員。

4大眾傳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屬性,又具有文化屬性。大眾傳播作為生產信息產品的產業,其產品價值都是通過市場得到實現的,人們要獲得信息都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説明大眾傳播的信息產品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另一方面信息產品不同於滿足人勝利需求的一般物質產品,人們對它的消費主要是意義的消費,有着鮮明的文化屬性。

5從傳播過程的性質來看,大眾傳播屬於單向性很強的傳播活動。單向性強並不是説大眾傳播沒有任何互動機制,而是這種機制較弱。單向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1傳媒組織單方面提供信息,受眾只能在提供的範圍內進行選擇和接觸。具有一定被動性2沒有靈活有效的反饋渠道,受眾對媒介組織的活動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

6大眾傳播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傳播。這個特點是有以上五個特點所決定的。由於大眾傳播是從事信息的大量生產和傳播的信息產業,由於它的內容與社會觀念、價值和行為規範具有直接關係,由於傳播過程的特殊性賦予它的巨大社會影響力,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把它納入社會制度的軌道。

簡述並舉例説明新媒介特點與性質

新媒介是相對於鉛字出版和報紙、地上波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而言的。

1、傳播過程的雙向性的增強。

2、

3、

4、傳統的大眾傳播過程是一個信息單向流動的過程,反饋遲延,而且通過其他通信系統行進。新媒介的傳播系統通常本身具有雙向渠道。在這個方面最典型的是互聯網絡,網上的電子信件、電子論壇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動功能。 多媒體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豐富多樣的傳播功能融合於一個系統之中。計算機行業把裝有CD-ROM、聲卡、傳真卡等能夠同時進行聲、像、文字處理和傳輸的電腦稱為“多媒體電腦”。 媒介資源的豐富化

這是數字化技術發展的巨大成果。數字化指的是在電子信號的傳輸方式上,用數字壓縮方式來取代傳統的信號模擬方式。數字化以後,不僅信息的保真性更強,傳輸質量更高,而且能夠大幅節約電波頻率資源。例如美國的直播電視台、日本的完美電視台等,都在播出二百多個頻道的廣播電視節目。 信息傳播的全球化

傳統的傳播活動大多囿於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範圍之內,而電子通信、衞星和互聯網絡等新媒介技術則為大面積的跨國傳播乃至全球傳播提供了條件。1996年底,因特網已經聯通了世界上一百七十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這個網絡,用户可以實現全球範圍的信息檢索和傳輸。

論述題

1、試評述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加拿大傳播學家 ,於五、六十年代出版一系列著作《媒介通論:人的延伸》、《媒介即訊息》等。是六七十年代國際傳播學界最知名、最具爭議的學者,被稱為“現代媒介分析的根”。其理論獨特,給人啟發。

他將媒介的概念擴大,不僅是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際互動的所有介質。另外他將媒介置於一個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中研究,因此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深度。缺陷:對冷熱媒介分類牽強;忽視媒介具體內容,分析客觀性、科學性、實證性不足。

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媒介具有有機體的性質,是人體的延伸,道路是腳的延伸,衣服是皮膚的延伸,廣播電視則是眼耳手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體部分向公共領域的延伸。人體任何一部分的延伸都會影響以整個心靈與社會

媒介即訊息

傳播媒介真正傳遞的是媒介的特性,傳播媒介本身就是傳播內容,內容也是一種媒介。例如,報紙的內容是文字表達,書籍的內容是言語,電影的內容是小説。人們在使用媒介時,特別注重內容,反而忽略了形式。他在《媒介即訊息》一書中強調媒介傳遞的真正訊息是它本身對受眾的刺激,而不是它所傳遞的內容。一種新的傳播媒介一旦出現,這種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傳遞的具體內容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某種信息,引起社會變革

冷媒介與熱媒介

熱媒介是能夠“高清晰度”延伸人體某感官的媒介,高清晰度就是指媒介所提供的訊息充分、完善,需要受眾參與其中的程度低,如照片、廣播、電影。冷媒介剛好相反,如漫畫、電話、電視。但此類劃分十分牽強

地球村

人類社會早期的口頭傳播時代,人們交流只能面對面地進行,範圍很窄,因而處於“部落化”階段,印刷媒介出現後,社會交流擴大範圍,個體可以單獨脱離開“部落”,人類社會進入了“脱離部落化”階段,電子媒介出現以後,人類的時空距離又一次縮短,地球變成一個村莊,人類社會進入“重新部落化”階段,地球村的出現和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影響;人與人、社會與社會、國家與國家的相互依賴性及關係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強,經濟、社會、文化等社會結構要素的形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2、試論述“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

1、“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概要及特點

①概要:M.E.麥庫姆斯和D.L.肖《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着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

②特點:a.着眼點於傳播效果的最初階段,即認知層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為整體的大眾傳播具有較長時間跨度的一系列報道活動所產生的中長期、綜合、宏觀的社會效果;c.暗示這種媒介觀:傳媒是從事“環境再構成作業”的機構,對外部世界的報道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種有目的的取捨選擇活動,不管客觀或歪曲,都會影響人們對周圍環境的認知和判斷。



2、議程設置功能的作用機制(概念發展之一)

①知覺模式:大眾傳媒對某個議題報道與否會影響到公眾對該議題的感知;

②顯著性模式:媒介強調少數議題會引起公眾對這些議題的突出重視; ③優先順序模式:傳媒按一定優先次序給與不同程度的報道會影響公眾對這些議題的重要性順序所作的判斷。



3、不同類型的“議題”研究(概念發展之二)

韋弗:①個人議題:私下認為重要的問題;②談話議題:與別人交談、議論時受重視的問題;③公共議題:自我感覺多數人都重視的問題。三種議題的含義和作用各不相同,在傳播過程中有融合為一的可能性,傳媒對後兩種議題的影響更大。 

4、不同媒體“議程設置”的不同特點研究(概念發展之三) ①報紙:對長期議題的“重要性順序排列”影響大,形成“議程”基本框架,可進一步對“個人議題”產生深刻影響;②電視:“熱點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議題”突出強調,主要影響是提供“談話議題”。



5、“議程設置功能”與受眾屬性(概念發展之四)

①受眾對各種議題的經驗程度(經驗越間接,受媒介影響越大);②受眾的媒介信息接觸量(接觸越多,受影響越大);③人際傳播的頻度(對媒介議程設置效果有“抑制”和“強化”兩種作用);④人口統計學上的屬性(議程設置對知識水準高、政治關心度高以及從事高層次社會職業的人影響較小)。



6、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意義和不足 ①意義:a.從考察大眾傳播在人們環境認知過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眾傳媒的有力影響,為有效擺脱“有限論”的束縛起了重要作用;b.傳媒是“從事環境再構成作業的機構”的觀點,把大眾傳播過程背後的控制問題重新擺在人們面前,有利於人們認識議程設置的本質(議程設置過程的背後存在複雜的政經和意識形態力學關係,即西方傳媒和佔統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間的關係,本質是佔統治地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勢力對輿論進行操作和控制的過程,方式有定期新聞發佈會和私下放風),為研究這些資產階級力圖掩蓋的問題提供重要契機(真正意義);c.與我國的輿論導向研究有一定理論接點,對詳細考察傳媒的輿論導向過程有啟發。

②不足:a.只強調傳媒“設置”和形成社會議題的一面,沒有涉及反映社會議題的一面;b.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雖然效果強大,但不能絕對化。

試述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脈絡

一、傳播效果研究第一時期:“子彈論”(“皮下注射論”、“魔彈論”)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眾傳媒發展勢頭迅猛,產生巨大社會衝擊;社會各界對傳媒的利用達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學和大眾社會論盛行;一戰的宣傳戰史和宣傳技巧研究。

②核心觀點:傳媒擁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傳遞的信息在受眾身上如同子彈擊中軀體、藥劑注入皮膚,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應;能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甚至直接支配他們的行動。

③評價:過分誇大大眾傳播的力量和影響,忽視影響傳播效果的各種客觀社會因素,並否認受眾對大眾傳媒能動的選擇和使用能力。是一種唯意志論觀點,錯誤,隨着傳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二、傳播效果研究第二時期:“傳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論”、“説服性傳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會調查法和心理實驗法普遍應用,“傳播流”、“説服性傳播”的效果、“使用與滿足”研究。

①傳播流:由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經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社會過程。 a.拉扎斯菲爾德《人民的選擇》:大眾傳播並沒有直接左右選民投票的力量,只是眾多影響因素之一,並非主要因素。

b.卡茲、拉扎斯菲爾德《個人影響》:既有傾向的作用、選擇性接觸機制、意見領袖以及兩極傳播現象,在政治選舉外的許多領域廣泛存在。

c. 羅傑斯《創新與普及》:對《人民的選擇》、《個人影響》的許多觀點(做了重要修正和補充。大眾傳播過程可分為兩方面—作為信息傳遞過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級的);作為效果或影響的產生和波及過程的“影響流”(多極的)。從而把“兩級傳播“模式發展為“多極”或“N級傳播”模式。

d.以上三本書是“傳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眾傳播效果的產生是極為複雜的社會過程,其間存在眾多中介環節和制約因素,單一的大眾傳播不能左右人們的態度,從正面否定了強調簡單的“刺激—反應”關係的“子彈論”觀點;但也強調大眾傳播效果和影響的無力性,被稱為“無力的大眾傳播觀”。

②“有限效果論”

1960年J.T.克拉帕《大眾傳播效果》關於傳播效果的“五項一般定理”:

a.大眾傳播通常不是效果產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僅是眾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種中間環節的連鎖關係中、通過這種關係才能發揮作用;b.大眾傳播最明顯的傾向不是引起受眾態度的改變,而是作為影響因素之一對既有態度的強化;c.大眾傳播產生態度改變效果需兩個條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進人們態度的改變;d.傳播效果的產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約;e.傳播效果的產生還受媒介本身的條件(信源性質、內容組織)及輿論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極力強調大眾傳播影響的無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稱為“有限效果論”。 ③“説服性傳播”的效果研究(傳播的説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蘭,指受傳者的態度沿傳播者説服意圖的方向發生的變化,最早的實證研究。揭示了單一的大眾傳播並不能直接導致人們態度的改變,效果的形成並不簡單取決於傳播者的主觀意願,而是受到傳播主體、信息內容、説服方法、受眾屬性等各種“條件”的制約。也是否定“魔彈論”效果觀的有力證據。

三、傳播效果研究第三時期:宏觀效果論

①有限效果論的效果觀和理論框架缺陷:a.只探討態度和行動效果,忽略傳播在環境認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體傳播活動的微觀、短期效果,忽略整個傳播事業日常、綜合的信息活動產生的宏觀、長期和潛移默化的效果;c.過分強調大眾傳播效果的“有限性”,會給傳播實踐帶來某些消極影響,如降低傳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為低俗有害的傳播內容的泛濫提供藉口等。

②70年代,對“有限效果論”的批評和反思基礎上,出現新的理論模式或假説,特點:a.研究焦點大都集中於大眾傳播從綜合、長期、宏觀的社會效果;b.不同程度強調傳媒影響的有力性;c.與社會信息化的現實密切結合。

③與早期“子彈論”的不同:“子彈論”主張無條件、無中介的絕對效果;宏觀效果論是在充分考慮到各種制約因素的基礎上,對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做出重新評價。

試評述傳播學五大奠基人的主要貢獻

(一) 拉斯韋爾:

出版了《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一書,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宣傳策略及其效果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刺激了兩次大戰之間的宣傳研究,使之成為當時學界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最早總結了社會傳播的三項基本功能:環境監控、社會協調、文化傳承,並考察了傳播的基本過程,將其解析為五個主要環節或要素,即著名的“5W”:誰、説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對誰説、產生了什麼效果。明確勾勒出了傳播學研究的五個主要領域: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及效果研究,對形成傳播學的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義。

(二) 盧因:

最早提出信息傳播中的“把關人”概念,發現家庭主婦的把關人作用。《羣體生活的渠道》:羣體傳播過程中存在着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羣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渠道。後來,這個概念被廣泛應用到新聞和信息的選擇、加工、製作和傳達過程的研究中,“把關”理論成為揭示新聞或信息傳播過程內在的控制機制的一種重要理論。

(三) 霍夫蘭:

把心理實驗方法引入傳播學領域,揭示了傳播效果形成的條件性與複雜性,為否認早期的“子彈論”效果觀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四) 拉扎斯菲爾德:

提出兩級傳播傳播的概念,即大眾傳播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

對研究方法提出了重要貢獻,通過不斷改進抽樣調查法和量化分析法方法將傳播學引向了經驗性研究的方向。

(五) 施拉姆:

其主要貢獻在於對傳播學這門學科的創立與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傳播學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傳播學概論》被視為經典之作。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專門致力於傳播學研究與教學的基地,從而使傳播學得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第二,他培養了一大批傳播學研究的後繼之秀。第三,為人們留下了流傳甚廣的著作,如《報刊的四種理論》、《大眾傳播媒介與國家發展》和《傳播學概論》。

綜合實踐題(每題20分) 以“遼寧大學在校學生日常媒介接觸情況調查”為題設計一份調查方案,並製作出調查問卷。

親愛的朋友,您好!首先非常感謝您抽空參與本次調查。本調查以不記名方式進行,答案無對錯之分,您不必有任何顧慮。問卷中調查問題如無特殊説明,均為單項選擇和填空。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1、你的性別:

1、女

2、男

2、平時主要從何種媒介上獲取信息:(可多選)

1、報紙雜誌

2、廣播

3、電視

4、網絡

5、手機

6、朋友告知

3、你所在的院系及專業:

4、如果看報,都看哪些:

1、華商晨報

2、瀋陽晚報

3、南方週末

4、參考消息

5、人民日報

6、其它( )(

5、接觸媒介的主要動機(可多選):

1、獲取新聞

2、學習新知識

3、休閒娛樂

4、消磨時間

5、獲取招聘信息

6、學習需要

6、你看報主要是為了閲讀

1、各類新聞

2、情感故事

3、文學、評論

4、各種週刊

7、選擇某一媒介的標準(主要原因):

1、信息量大

)( )

2、時效性強

3、娛樂性強

4、可信度高

5、使用方便

6、界面友好

8、媒體的各種報道、信息對你的現實生活是否有所幫助:

1、幫助很大

2、偶爾有幫助

3、沒什麼幫助

4、會起反作用

9、你每天用於讀報的時間 1、3小時以上 2、2-3小時 3、1-2小時

4、半小時-1小時

5、半小時以下

10、媒體的報道能否滿足你的需要

1、能

2、基本能

3、不能

11、互聯網閲讀與報紙閲讀,你更喜歡哪一個?

1、互聯網

2、報紙

12、你最喜歡的報紙( ),最欣賞它的版面是( )

13、你希望在報紙上獲得怎樣的信息:( )

以“遼寧大學在校學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為題設計一份調查方案,並製作出調查問卷。

閲讀教學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一種藝術性和工具性結合的科目,課內閲讀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來自於課外。因此,加強課外閲讀勢在必行,但當前大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令人擔憂。由於教師及學生自身觀念等諸多因素存在,課外閲讀處在很被動的境地中。

一、調查動因

閲讀的重要性幾乎是不言而喻的。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生活在信息社會,就要不斷的獲取信息。如何獲取呢?閲讀便是個很重要的途徑。儘管當前社會傳媒的形式多樣且發展均十分迅猛,但有人統計,現代社會需要的各種信息約有85%以上直接或間接來自於圖書文獻。可見閲讀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對於國小生來源於閲讀更是獲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徑和最簡便方法。而閲讀教學分課內、課外兩方面。課內閲讀為我們大家所熟知,那麼課外閲讀呢?曾有人言“取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因此語文教學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課外閲讀。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課外閲讀不僅是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也是課內閲讀的補充和延伸。其意義在於有助於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心理品質的成長。

大學生具備了一定鑑賞能力,為廣泛的課外閲讀提供了可能。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閲讀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特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調查對象:

遼寧大學崇山校區在校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三、調查時間: 2010年9月

四、調查內容與方法

(一)調查內容:

根據實際情況,自編選項,如:你是否喜歡課外閲讀、你課外閲讀是通過什麼方式進行的,你每週課外閲讀大約多少時間、你一般在什麼時候進行課外閲讀、你課外閲讀後有什麼收穫等。

(二)調查方法:問卷、談話法

在圖書館、自習室等地發放問卷調查,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填寫。

五、調查總結

六、針對調查提出相應的建議

非理性主義興起對德國社會影響 篇三

非理性主義興起對德國社會影響

——羣體視角下的19世紀末德意志社會

(學號:20104093)

黑龍江大學 文學院- 1 -

非理性主義興起對德國社會影響

——羣體視角下的19世紀末德意志社會

(黑龍江大學 文學院,哈爾濱 150080)

【摘要】19世紀末,德國的非理性主義思潮直接影響了20上半葉德國的國家走向,進而影響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德國在20世紀發動的兩次世界大戰都可以在19世紀末的非理性思潮中找到根源。由於19世紀下半葉的德國處於特殊的歷史轉型時期,理性的德國人最終迷失於羣體的盲目性並喪失理性。

【關鍵詞】德國;非理性主義;羣體

毫無疑問,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篇章既令人欽佩,又使人深感痛心, 德意志民族在哲學、文學、音樂、藝術等的領域不僅為德國也為全人類造就了一代代巨匠偉人,猶如燦爛羣星、光輝奪目;同時,它也兩度把自己和人類拖入戰爭,使之飽受戰亂之苦。歌德曾經説過“一想到德國人民,我不免常常黯自神傷,作為個人,他們個個可貴,作為整體,卻又那麼可憐。”“也許需要幾個世紀,才能使高貴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深入到我們同胞的心中„„。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説,長期以來他們始終是處於野蠻和愚昧狀態之中。”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泰勒這樣評論德國“德國的歷史是一部充滿絕對的歷史, 在這部歷史中, 什麼都有, 就是沒有中庸和節制;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 德國人什麼都經歷過了, 就是不知道什麼是温和的人生。他們曾經征服了歐洲, 同時自己也成為受別人奴役的無助的受害者; 他們享受過空前的自由, 然而也受過空前的專制政權和壓迫。他們向人類貢獻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學家、最具思想性的音樂家, 然而也滋生了最無賴和最殘暴的政治家。“德意志”這個概念在一些特定的時間裏意味着敏鋭、細膩、令人信任、尊崇上帝; 但另一方面, 這個概念又意味着殘暴、毫無原則以及奴役他人。因此, 有時候德國人給人一種印象: 他們太厚愛這個世界了; 同時他們又給人一種印象: 他們簡直不配為人。而這兩種特點不但會在同時代出現, 而且也會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或許歌德和泰勒的話語從某種角度提供給我們一個視角去發現一個培育了歌德、貝多芬、康德、黑格爾、尼采這些偉人的民族所以矛盾性格的原因。

一。十九世紀德國曆史進程與社會狀況

近代德國是世界的衝突中心。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德國處在劇烈變革的時代。由於第一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德國各地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但因為缺乏統一的國內市場,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資本的發展需要重要兩個因素: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和廣闊的市場。因此資本需要國家能為其提供強大的政治後盾和統一的市場。所以,從19世紀70年代德國的較強大的普魯士聯邦開始了國家統一的進程。1864年,聯合奧地利幾百了丹麥,取得了丹麥控制下的部分的德意志地區,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奧軍主力被擊潰,奧地利被排擠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北方諸邦,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最終德國擊敗法國,1871年初,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國皇帝,南方諸邦併入北德意志同盟。 德國統一完成。

政治上的統一為德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與其統一戰爭同步的。事實上幾乎所有國家經濟制度的變革和確立都伴隨着戰爭。改革只能是修補,只有戰爭和暴力才能徹底剷除或確立新的制度,德國亦是如此。戰爭確立的普魯士國王統治直接決定了德國經濟的發展方向。由於的普魯士帶有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特別是軍政統治的傳統,決定了必然不會出現諸如英法之類的議會制民主政治。正是在此基礎上,德國近代非理性主義開始其萌芽。

談到非理性主義,就必然要看到理性主義在德國的歷史淵源。德國人崇尚思考,特別注重邏輯的嚴密性,所以毋庸置疑“理性”在德國是備受推崇的。如泰勒所言,德國是一個極端的民族,在它的極端性格里藴藏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十三世紀之前的德國一直是較為繁榮和富庶的,但由於後期的十字軍東征和“神聖羅馬帝國”侵略擴張,極大地消耗了帝國的實力,導致國內割據勢力嚴重。到13 世紀時, 帝國的實權集中在以勃蘭登堡、薩克森等七大選帝侯手裏。1356 年查理四世頒佈的”黃金詔書“即從法律上承認了封建割據勢力的存在。而後期的“三十年戰爭”更是給德國人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樣:在整整一代的時間裏, 德意志到處都遭到歷史上最沒有紀律的暴兵的蹂躪, 到處是焚燒、搶劫、鞭打、強姦和屠殺。 到處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當和平到來的時候, 德意志已經無望地倒在地下, 被踩得稀爛, 撕成了碎片, 流着鮮血, 但是受苦最深的是農民。由於封建制度的反動和加強,農奴制復活, 行會制度變本加厲, 使17 世紀德國的農村農奴制變成了普遍制度, 自由農民正如白色烏鴉那樣少見在經濟衰落、社會倒退的同時, 三十年戰爭更加劇了德國政治上的分崩離析, 造成了這樣一種怪現象, 在17、18 世紀的歐洲, 難得有一次沒有德國人反對德國人的鬥爭, 而且雙方都是為着外國人的利益而鬥爭, 民族利益在德意志諸侯看來是一錢不值的。德國經濟從三十年戰爭中恢復元氣, 差不多用去了200 年時間。這就大大推遲了資本主義在德國的產生和發展。和英、法相比, 德國資本主義近代化起步晚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就在於此。正是因為長期的戰爭,一方面培養了好戰,勇敢,嚴守紀律的民族性格,這是德國人尚武和極端的真實寫照;一方面也促使德國社會精英思考啟蒙運動下的理性主義並希望以此來促進德意志的發展。康德,德國古典唯心者學的奠基人,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康德對理性主義的思考和總結是劃時代的,他的哲學思想某種程度上對德國人的民族性格起到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而長期的國內混戰過後,已經形成了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邦國,理性主義的出現與興起契合了國家統一的需要,最終從政治上的需求轉變為德國民族性格上深深的烙記。

伴隨着德意志統一進程的推進,第二次工業革命帶動着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德國在統

一之後建立的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帝國契合了德國曆史的發展進程,滿足了資本主義對政治穩定和社會市場的需求,但是,這其中藴含着巨大的隱患:德意志歷史傳統形成的好戰性格和理性主義在德國人身上的矛盾性。極端是可怕的,特別是當它認為自己的極端是正確的時候。德國在統一戰爭過程中擊敗了宿敵法國,促使了民族自信心的極大爆棚,而與此同時,世界殖民主義浪潮的興起和資本對市場和原材料的渴望又讓德意志民族開始思考德國在世界中的位置,當德國人認識到由於長期的分裂,世界在已被瓜分,自己無法攫取更大的利益時候,危機便出現了。

二.非理性思潮及羣體主義興起與影響

“這種歷史條件使德國哲學在發展趨勢上必然發生新的變更。德國資產階級在1848年革命失敗後的那種消極悲觀心態不復存在,起而代之的是積極主動的擴張。對傳統理性主義的批判和超越是當時哲學的主要傾向,但此時的非理性主義不再具有叔本華那種的對生命和生存的消極悲觀的氣息,而更為傾向於強調生命的創造性和能動性,當時凸現的尼采哲學突出地體現了這種傾向。”正是由於統一進程的不斷推進,德國人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民族自信。德國社會空前膨脹着一種民族主義情緒,這是唯意志論的早期萌芽。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曾經説過:羣體是盲目的。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帝國很好的契合了人們的需要,啟蒙運動帶來的人的解放一方面促使人加深對自我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由於對人本身的認識加深,人們的主觀獨立性增強,人們擺脱了用盲目的宗教觀點來解釋自我的存在,重新審視生命個體的存在與發展,所以個體的自主性在民族主義的引導下空前的一致。與此同時,由於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相繼開展,社會物質基礎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對傳統產業的衝擊和壞境污染,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理性地思考促使德國人苦苦探尋這些社會問題形成的原因和解決辦法。而此時,在資本主義思潮的衝擊下社會信仰體系早已式微,人們遭遇着極大地精神危機:信仰缺失。

勒龐在《烏合之眾》寫到,他認為有兩個互為表裏的基本因素,是引發傳統社會進入現代轉型的主要原因,即傳統的宗教,政治及社會信仰的毀滅,和技術發明給工業生產帶來的鉅變,而這一變化體現在西方各民族的政治變化時,則是羣眾作為一股力量的崛起。勒龐論述“羣眾的力量”並進一步指出:當我們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時,當古老的社會石柱一根又一根傾倒之時,羣體的勢力便成為唯一無可匹敵的力量“。19世紀末的德國正是如此。

尼采喊出了“上帝已死”並最終把這種非理性主義思潮推向極致。羣體是盲目的。羣體意識中表現出來的集體主義傾向,使得德國人總是把民主理解為個人意志和自主權要服從於國家所代表的社會意志和自主權,因此在德國,理性主義在這種國家和羣體概念下顯得蒼白無力。正是這一暗流湧動的羣體化傾向直接催生了非理性主義,導致了德國在下個世紀針對世界的兩次戰爭。

我們可以從希特勒的一段話中看出這一端倪:“羣眾就像女人,寧願屈從於堅強的男人,而不願統治懦弱的男人;羣眾愛戴的是統治者,而不是懇求者,他們更容易被一個不寬容對

手的學説這幅,而不大容易滿足於慷慨大方的高貴自由,他們對用這種高貴自由能做些什麼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遺棄了。他們既不會意識到對他們施以精神恐嚇的冒失無禮,也不會意識到他們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剝奪,因為他們絕不會弄清這種學説的真正意義。”德意志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德意志的歷史伴隨着長期的戰亂和經久不衰的思考。正是因為在不斷的戰亂中促使德國人思考作為人的主體重要性,也因此催生了一代又一代偉大的人物,而同樣,因為不斷的戰亂促使德國人始終把國家意志放在首位,羣體中的個人意志暫時消失,是千差萬別的個人目標被一個集體目標所取代。個人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要為一個“更崇高的事業負責”。在這種責任意識的激勵下,個人不自覺的自我渺小化。追本溯源,19世紀末德國的非理性主義興起無不是因為在特殊的歷史時代中,在那個轉型時期,德國社會陷入了巨大的狂熱中並最終喪失了理性。

[參考文獻]

[1] [法]勒龐。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研究[J]。 中央編譯出版社

[2] [德]希特勒。我的奮鬥[J]。轉引自維基百科

[3]Liu Fang Tong.《西方近現代過渡時期哲學:哲學上的革命變更與現代轉型》。人民出版社

[4]姚麗麗。德意志民族精神[J]。法制與社會。2006(9)210-02

[5]盛薇。德國文化中的理性與非理性及其原因淺析。中國校外教育。2010(8)

大眾傳播對社會的影響 篇四

大眾傳播與社會的關係

新聞5班

馮鐵成 121012045

大眾傳媒對當代社會的影響,以及當代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文化類型和全球化進程對大眾傳媒業的制約和推動,愈益受到人們的廣泛而深切的關注。

首先,大眾傳媒是所有用以向廣大受眾傳遞各種信息的物質載體,傳統上指傳播範圍廣大的圖書、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六種傳媒(前三種又稱印刷傳媒,後三種又稱電子傳媒),今天的電子傳媒則應加上依託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音像出版物等新興傳媒。狹義上,大眾傳媒特指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四種傳媒(今天應包括互聯網),這些傳媒與新聞傳播關係,即以新聞傳播為重要使命,因此有被稱為新聞傳媒。

一、大眾傳播對政治的影響

總的來説,政治體制決定大眾傳播體制,而大眾傳播體制又反作用於政治體制。

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仔細來看,世界上相當多的政治家都是從創辦或接觸大眾傳播開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澤東、李大釗、瞿秋白、陳獨秀等人,他們或親自創辦報刊,或利益報刊宣傳自己的主張。還有孫中山,他創辦的革命報刊,利用報刊這種大眾傳播媒介傳播新思想喚起民眾,起到組織民眾革命的作用。 由於現在社會裏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也日益政治化,大眾傳播就不能不反映政治、表達政治、服務政治、參與政治。在現代社會,政府和公眾的民主對話活動日益頻繁。對話也從傳達一般信息、發展到對政治和經濟活動的探討。社會生活中普遍地帶有敏感性的問題,如選舉、交通,還有如今炒的沸沸揚揚的房價問題,都需要從探討性的話題中得到一定的溝通和理解,甚至還可能得到解決。而除了依靠“新聞發佈會”等人際或口頭的傳播溝通,還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傳播媒介將這一種大範圍的社會性話題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見,大眾傳播已經成為協商對話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會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二、大眾傳播對經濟的影響

傳播是具有極大潛力的經濟力量,這是顯而易見的。那些我們每天,幾乎是每時每刻都會接觸到的廣告和新聞,又有時雖然讓我們厭煩,但無可否認它讓我們很好地瞭解這個社會的動態,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

以我個人的觀點,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可以讓經濟在更大範圍內運作,還可以大大促使不發達國家加快發展腳步,以期在更短的時間內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個檔次。也就是説,良性的大眾傳播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它可以為經濟發展、社會變革創造合適的氣氛和社會環境,同時還是經濟發展的加油站,不斷地為發展提供動力。

如大眾傳播將存在商機的信息廣而告之,便會有伯樂來尋千里馬,從而物盡其用。據記載,我國西北西南的閉塞山區及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初幾乎微乎其微,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後來國家提倡西部大開發,大眾傳播充當中間人,使國民更快更清楚地瞭解這種政策,並觸動了很多人積極投身西部的建設中去,同時還讓商業人士從這些信息中看到無盡的商機。青藏鐵路的開通、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成功運行無一不證明了,在大眾傳播的支柱下,中國的經濟做得更大、更活、更強。

一、大眾傳媒與文化傳承

大眾傳媒把文化傳遞給後代,並繼續教育離開學校的成年人,是社會成員共享同一的價值觀、社會規範和社會文化遺產。例如,由中國國家漢辦每年舉辦的“大學生漢語橋”比賽通過大眾傳媒的傳播,不僅讓我們國人對祖國的歷史文化、風情民俗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而且通過來此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的眼睛瞭解到他們各自國家的文化,瞭解到世界。也有助於選手們藉助豐富的電視表現手段,以快樂學漢語的形式,充分挖掘個人潛力,成為漢語能人。

大眾傳媒不僅做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而且在此過程還形成了一種在現代工業社會背景下所產生的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和主體的,通過現代傳媒傳播的,滿足人們的感性娛樂需求的大眾文化。大眾文化同化大眾傳播成功的轉移了公眾的羣體意識,化解了之前一直糾纏的政治情緒。突顯了人的生命、尊嚴、精神的關注,肯定了作為精神個體的價值。而且大眾文化抹去了文化特權,推動了文化的多元化、民主化發展。可以説大眾文化的傳播在豐富人們的生存狀態,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方面功不可沒。

然而大眾傳媒呈現的大眾文化也存在一些弊端。人們抱怨報紙上信息太少,有限的版面上的新聞也是“炒作”,多家報紙經常出現內容的同質化。廣播電視的娛樂性、廣告性、和商務性節目佔據了許多時間段,很多節目趨向媚俗。

四、大眾傳播對社會結構變化的影響

眾所周知,社會是由相互聯繫的無數個體組成的。個體與社會和諧統一,相互依存,大眾傳播以其巨大的威力將分散的居民聯合起來,使他們形成一個個集體。一方面,大眾傳播使世界各國、各民族增多了相互瞭解的機會,做突出的表現就是“地球村”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使得人們日益封閉,淡漠人際關係、降低思考能力,其最終結果是導致“社會麻醉”,“電視人”就是“社會麻醉”現象的一種表現。

當然,從微觀方面看,在看到大眾傳播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進步的同時,我們也無法否認它的許多負面影響。馬克思的辯證主義哲學告訴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問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首先,大眾傳播會導致社會現實失真。

人類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也越來越複雜,人們不可能對與他們有關的整個外部環境和事實都保持接觸,只能通過新聞媒介去了解。而新聞“把關人”會依據“把關”標準對新聞進行一定的舍取,甚至會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加入自己的觀點、感情等,建造一種“擬態環境”,從而使受眾在一定程度上把“擬態環境”當做“真實環境”本身。

大眾傳播所造成的外在的真實感,導致了現實的非真實化,擴大了受眾與社會現實的距離。

大眾傳媒最終要成為公共時事論壇的角色,幫助公眾分析政治和經濟形勢,協調公眾意成為國家和社會導航。

關於煙草對社會影響的調查報告 篇五

關於煙草對社會影響的調查報告 調查項目:煙草對社會生活各方面的影響。

調查目的:煙草對於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影響到底是怎樣的,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次調查針對煙草工業對國家税收、種植農民、人民健康的影響以及禁言舉措對煙草工業今後的發展等方面進行調查。希望魔能得出對社會有意義的結論。

調查人員:閆晨

調查地點:蒼山縣煙草專賣局

調查方法:網上查閲走訪調查

調查內容:煙草工業具有特殊的社會屬性,一方面它為貨架的税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另一方面吸煙對人們健康的危害記憶它所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讓人們深惡痛絕。鑑於對煙草的複雜情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煙草的影響。

1、煙草工業對國家税收的影響。

煙製品的兩重性和經濟性的特性使得煙草工業具有投入少、產值大、税率高的特點。為了鞏固財源,防止煙草税金的流失,許多國家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煙草工業一直以來都是國家財政首日的重要來源之一。自1994年實行分税制後,煙草所納税種主要分為6種:有屬於中央税的消費税和所得税,有屬於地方税的城建税、營業税和農業特產税,還有屬於共享税的增值税,其中消費税佔煙草税收的比例最大。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煙草工業對税收的影響重大。

2、吸煙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影響。

香煙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同的香煙點燃釋放的化學物質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

(1) 致癌作用

吸煙致癌已經公認。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吸煙室肺癌的重要致癌原因之一。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3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約85%由吸煙造成。

(2) 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許多研究認為吸煙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煙者的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以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統計資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患者中75%有吸煙史。冠心病發病率吸煙者較不吸煙者高3.5倍,冠心病死亡率前者較後者高6倍,心急梗塞發病率前者較後者高2~6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中的30%~40%由吸煙引起,死亡率的增長與吸煙量成正比。

(3) 對呼吸道的影響

吸煙史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氣道阻塞的主要誘因之一。實驗研究發現,長期吸煙可使支氣管粘膜的纖毛受損變短,影響纖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體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所改變,容易阻塞細支氣管。

(4) 對消化道的影響

吸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煙者增加91.5%,致使十二指腸酸負荷增加,誘發潰瘍。煙草中煙鹼可使幽門括約肌張力降低,使膽汁易於反流,從而削弱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禦因子,促使慢性炎症以及潰瘍的發生,並使原有潰瘍延遲癒合。

(5)被動吸煙

被動吸煙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煙者周圍的人們,不自覺的吸進煙霧顆粒和有毒物質。被動吸煙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質濃度並不比吸煙者低,吸煙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多一倍左右。研究發現,經常在工作場所被動吸煙的婦女,其冠心病發病率高於工作場所沒有或很少被動吸煙者。

3、煙草工業今後的發展。

中國捲煙市場是全球最龐大的市場,擁有近30%的全球消費者,而且主要吸食中式烤煙型捲煙。捲煙是習慣性嗜好品,傳統上以中式烤煙型為主導的中國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相對穩固。所以,中國捲煙市場在本土中長期內仍佔有絕對的優勢。

煙草行業的税收佔到國家税收總額的8%左右,如果佔到5%一下,國家會考慮取消煙草專賣制度。因為,如果煙草行業的税收在5%以下,那麼在煙草帶來的衞生、醫療和環境等方面的支出將遠遠超過收益。煙草效益是不可能越來越好的。近幾年煙草效益之所以有比較迅猛的發展,是因為捲煙的價格在猛漲,而人們捲煙的消費習慣還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煙製品以後是往奢侈品的方向發展,就是價高量少,保持一定的税利而減少煙草的銷量,所以經過人們對煙草製品從普通消費品向高端奢侈品的觀念轉變後,煙草的效益就會逐漸下降了。

在煙草工業帶來巨大税收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帶來巨大的社會支出,如何進一步發展煙草工業,是有待於國家職能部門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