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會計核算制度新版多篇

會計核算制度新版多篇

財務核算管理制度 篇一

一。核算要求

1、材料部門在每月5日前將每月項目材料、辦公實際消耗費用表提供財務。

2、項目部在每月25前將本月考勤表交勞資財務。

二。財務成本責任

1、依據財務收支口徑的一致性原則,實際成本的核算範圍,成本子項的設置,計算口徑要與概算定額計取的收入口徑一致(包括其他直接費的個別項目調整執行財務核算規定)。在施工程的預算收入口徑作到會統一致,竣工結算收入與工程結算造價一致。

2、彙編降低成本計劃,進行預控。

3、嚴格成本開支範圍,遵守財經紀律,執行費用劃分標準。正確核算工程成本,定期編制上報各類財務報表。

4、建立月度資金使用計劃,根據甲乙雙方蓋章確認的月份完成工作量和工程價款結算單及時收取工程款。每月末將成本資金實際執行情況報給主管經理。

5、按期登記成本台帳,根據業務部門提供的資料對比核算。每月10-12日將上月的成本情況報給主管經理。定期進行項目成本分析,提出存在問題。

各部門將資金計劃使用情況報交財務部門的時間

部門內容轉交財務時間

勞資外用人工費當月23日上午

當月自有人員工資當月23日上午

材料暫估入庫收料單當月23日上午

當月耗料當月23日上午

內、外部調撥單當月23日上午

模板、架木租賃使用當月23日上午

行政管理用具當月出庫使用當月23日上午

試驗測量測量用具當月出庫使用當月23日上午

1、對於已領用的支票必須在當月25日下班以前辦好手續後到財務報帳

2、限額支票三日內報帳。

財務核算管理制度 篇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會計核算,為財務管理提供基礎、可比的會計數據,根據《會計法》、《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會計工作基礎工作規範》,結合單位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 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定

第二條 嚴格按照《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財政部頒發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規定,結合會計核算內容和中心財務管理要求,對會計核算科目進行分類,並根據分類要求,設置和運用會計科目,開設相應的會計賬户。支出類二級科目隨每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變化進行相應調整。

第三條 記賬採取借貸記賬法;收支的計量採取權責發生制;會計年度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第四條 會計報表按《測繪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財政部規定的表式和填報時間、份數執行。

第五條 會計憑證使用自制原始憑證和外來原始憑證兩種。自制原始憑證包括差旅費報銷單、入庫單、出庫單、調撥單、收款收據、借款條、勞務(諮詢)費領款單、內部費用轉賬單、費用開支證明等;外來原始憑證是與其他單位或個人發生業務、勞務關係時,由對方出具的憑證、發票、收據等。

第三章 會計核算方法

第六條 憑證填制與審核:對於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必須由經辦人或部門填制原始憑證,並簽名或蓋章。所有原始憑證須經計劃財務處和有關部門的審核,並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作為登記賬簿的依據。

第七條 賬簿登記:根據記賬憑證,全面、連續、系統的進行登記。

第八條 成本核算:對應計入成本對象的全部費用進行歸集、計算,並確定各對象的總成本。

項目收支分部門和項目進行輔助核算;管理費用和間接費用按部門進行輔助核算;各種往來款按照各往來單位和個人進行輔助核算。

第九條 財產清查:通過實物盤點、往來款項的核對,檢查財產和資金的實有數額。

第十條 會計報表編制:根據賬簿記錄的數據資料,採用規定的表式,概括地、綜合地反映各部門和中心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第四章 會計核算組織程序

第十一條 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

第十二條 根據記賬憑證記賬後生成“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各類明細賬”和“總分類賬”。

第十九條 定期和不定期的根據“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會計報表和財務分析報告。

第二十條 記賬錯誤處理

(一)記賬前發現記賬有錯誤的,由制單人重新填制記賬憑證。

(二)審核後發現記賬憑證有錯誤的,由審核人取消審核,由制單人進行修改。

(三)已經記賬的記賬憑證發現錯誤的,由記賬人取消記賬、審核人取消審核、出納取消簽字後由制單人進行修改。

(四)報出會計報表後發現錯誤的,以紅字衝減錯誤的記賬憑證,重新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發現上年度的記賬憑證錯誤,根據實際情況和制度的規定進行更正。

第五章 結賬及對賬

第二十一條 結賬是各種賬簿記錄的結算

(一)結賬前,所有的轉賬業務應編制記賬憑證,記入有關賬簿。

(二)在結賬時,首先將本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記入有關賬簿。

第二十二條 對賬是為了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一)賬賬核對,一般為每月一次,各種資產明細賬及各種輔助賬與總賬核對相符。

(二)賬實核對:

1、每日現金與現金日記賬核對;

2、每月銀行對賬單與銀行日記賬核對,填制《銀行餘額調節表》。

3、定期不定期對資產明細賬與資產實物進行核對,每年對“往來賬款明細賬”與債權債務單位或個人進行核對。

第六章 其 他

第二十三條 財會人員離職時,必須辦清交接手續,由主管人員監交,並由交接雙方簽章。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計劃財務處負責解釋。

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篇三

(一)會計制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二)會計年度:以公曆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為保證日常會計核算的及時性,除3月、6月、9月、12月按月末最後一天結賬外,其他月份的結賬時間為每月25日。

(三)記賬本位幣: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四)記賬原則:以權責發生製為記賬原則。

(五)記賬方法:採用複式借貸記賬法。

(六)會計計量:公司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並列報於會計報表及其附註時,應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一般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

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實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可變現淨值:在可變現淨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税費後的金額計量。

現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淨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淨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七)外幣核算方法:外幣業務發生時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即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中間價)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賬,發生的外幣兑換業務或涉及外幣兑換的交易事項按照交易實際採用的匯率(即銀行買入或賣出)折算。資產負債表日,公司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發生日的即期匯率,發生日的月初匯率折算(即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當月1日人民幣外匯牌價的中間價)

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在正常經營期間的,計入當期損益;屬於與購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借款產生的匯兑損益,按照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原則處理。貨幣性項目是指本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短期借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貨幣性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發生日的月初匯率或者收到投資成本的當日匯率折算)

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匯非貨幣性項目採用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的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含匯率變動)處理,計入當期損益。

(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確定標準:

現金,是指企業庫存的現金以及可以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不能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不屬於現金。

現金等價物,指持有期限短、流動性強、易於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期限短,一般是指從購買日起三個月內到期債券投資。權益性投資變現金額不確定,因而不屬於現金等價物。

(九)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以下四類: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公司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期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單獨確認為應收款項目。

公司在持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處置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時,其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持有到期投資:主要包括從二級市場購入固定利率的國債,浮動利率的公司債券。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到期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單獨確認為應收款項目。

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按照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實際利率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確定,在該持有至到期投資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別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

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將所取得的價款與該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3、應收款項:主要指公司對外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款項等債權。按從購貨方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作為初始確認金額。公司收回或處置應收款項時,將取得的價款與該應收款項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司購入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歸為此類。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期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單獨確認為應收款項目。

可供出售金額資產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將取得的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股東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計入投資收益。

(十)金融負債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下列兩類: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2、其他金融負債。通常情況下是指,企業發行的債券,因購買商品發生的應付賬款、長期應付款等

(十一)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1、取得該金融資產或承擔該金融負債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3、屬於衍生工具。但是,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出外。

活躍市場,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市場:

1、市場內交易的對象具有同質性;

2、可隨時找到自願交易的買方和賣方;

3、市場價格信息是公開的。

公司將為到期的某項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本會計年度內出售或重分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金額,相對於該類投資在出售或重分類前的總額較大時,將該類投資的剩餘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且在本會計年度及以後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內不得再該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十二)金融工具計量

1、公司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於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交易費用,是指直接歸屬於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費用。新增的外部費用,是指企業不購買、發行或處置金融工具就不會發生的費用。

交易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諮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債券溢價、折價、融資費用、內部管理成本及其他與交易不直接相關的費用。

公司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後續計量,且不扣除將來處置該金融資產時可能發生的交易費用。但下列情況除外:

A.持有至到期投資和應收款項,應當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攤餘成本計量。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餘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Ⅰ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Ⅱ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Ⅲ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B.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及與該權益工具掛鈎並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C.持有至到期投資部分出售或重分類的金額較大,且不屬於《企業會計準則》第十六條例外情況,使該投資的剩餘部分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公司將該投資的剩餘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並以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剩餘部分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D.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或公允價值不再可靠計量,或持有期限已超過《企業會計準則》第十六所指“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使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不再適合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時,公司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該按成本或攤餘成本計量,該成本與攤餘成本為重分類日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或賬面價值。與該金融資產相關、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Ⅰ該金融資產有固定到期日的,應當在該金融資產的剩餘期限內,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計入當期損益。該金融資產的攤餘成本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也應當在該金融資產的剩餘期限內,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計入當期損益。該金融資產在隨後的會計期間發生減值的,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關利得或損失,應當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Ⅱ該金融資產沒用固定到期日的,仍保留所有者權益中,在該金融資產被處置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金融資產在隨後的會計期間發生減值的,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關利得或損失,應當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E.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與套期保值有關外,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Ⅰ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兑差額外,應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F.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終止確認時、發生減值或攤銷時產生的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2、金融資產減值

A. 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

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證據,是指金融資產初始確認後實際發生的,對該金融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影響,且公司能夠對該影響進行可靠計量的事項。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依據,包括下列各項:

Ⅰ 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

Ⅱ 債務人違反了合同條款,如償付利息或本金髮生違約或逾期等;

Ⅲ 債權人出於經濟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慮,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做出讓步;

Ⅳ 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進行其他財務重組。

Ⅴ 因發行方發生重大財務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交易;

Ⅵ 無法辨認一組金融資產中的某項資產的現金流量是否已經減少,但根據公開的數據對其他進行總體評價後發現,該組金融資產自初始確認以來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已減少且可計量,如該組金融資產的債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惡化,或債務人所在國家或地區失業率提高、擔保物在其所在地區的價格明顯下降、所處行業不景氣等;

Ⅶ 債務人經營所處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使權益工具投資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Ⅷ 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發生嚴重或非暫時性下跌;

Ⅸ 其他表明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客觀依據。

B.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未來信用損失)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短期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與其現值相差很小的,在確定相關減值損失時,可不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

公司對於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款項,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減值的,應當根據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減值損失,計提壞賬準備。

公司對於單項金額非重大的應收款項一起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劃分為以下組合,再按這些應收款項組合再資產負債表日餘額的一定比例計算確定減值損失,計提壞賬準備。根據應收款項組合餘額的一定比例計算確定的壞賬準備,應反映各項目實際發生的減值損失,即各項組合的賬面價值超過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金額。公司應根據以前年度與之相同或相似的應收款項組合的實際損失率為基礎,結合現實情況確定各項組合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據此計算本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

C. 對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後,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後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餘成本。

4、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5、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餘額。

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對於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但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其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不得轉回。

(十三)公允價值確定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應當是持續經營企業,不打算或不需要進行清算、重大縮減經營規模,或在不利條件下仍進行交易。

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當用於確定公允價值。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是指易於定期從交易所、經紀商、行業協會、定價服務機構等獲得的價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實際發生的市場交易的價。

在活躍市場上,公司已持有的金融資產或擬承擔的金融負債的報價,應當是現行出價;企業擬購入的金融資產或已承擔的金融負債的報價,應當是現行要。

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公司應當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

初始取得的金融資產或承擔的金融負債,應當以市場交易價格作為確定其公允價值的基礎。

沒用表明利率的短期應收款項和應付款項的現值與實際交易價格相差很小的,可以按照實際交易價格計量

(十四)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定義

金融資產,是指公司的下列資產:

1、現金;

2、持有的其他單位的權益工具;

3、從其他單位收取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全力;

4、在潛在有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權利;

5、將來須用或可用公司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權利,公司根據該合同將收到非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

金融負債,是指企業的下列負債:

1、向其他單位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義務;

2、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

3、將來須用或可用公司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義務,企業根據該合同交付非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

權益工具,是指能證明擁有某個企業在扣除所有負債後資產中的剩餘權益的合同。

現金和銀行存款核算設置日記賬,並按照業務發生順序序時登記,做到日清月結。

(十五)投資性房地產的種類和計量模式;

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

本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種類: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已出租的建築物,是指公司以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權和建築物。

2、持有並準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3、部分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部分用於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經營管理,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的、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部分,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不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的,用於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部分,不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4、企業將建築物出租,按租賃協議向承租人提供的相關輔助服務在整個協議中不重大的,如企業將辦公樓出租並向承租人提供保安、維修等輔助服務,應當將建築物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下列各項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

1、自用房地產,即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

2、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投資性房地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才能予以確認:

1、與投資性房地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1、外購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税費和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

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按照有關會計準則的規定確定。

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公司採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建築物的後續計量,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土地使用權的後續計量,使用《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在成本模式下,應當將房地產轉換前的賬面價值作為轉換後的入賬價值。

(十六)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後續計量及收益確認方法;確定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響的依據。

長期股權投資包括本公司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本公司對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的股權投資以及本公司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1、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

子公司是指本公司能夠對其實施控制,即有權決定其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其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被投資單位。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時,被投資單位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亦同時予以考慮。對子公司投資,在本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按照成本法確定的金額列示,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按權益法調整後進行合併。

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淨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本公司向子公司的少數股東購買其持有的少數股權,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因購買少數股權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新取得的股權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子公司在交易日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商譽。與按照新取得的股權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或合併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可辨認淨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除確認為商譽的部分以外,依次調整資本公積及留存收益。

2、對合營及聯營企業的投資

合營企業是指本公司與其他方對其實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聯營企業是指本公司對其財務和經營決策具有重大影響的被投資單位。

對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投資按照實際成本進行初始計量,並採用權益法進行後續計量。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包含在初始投資成本中;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其成本。

採用權益法核算時,本公司先對被投資單位的淨損益進行調整,包括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調整和為統一會計政策、會計期間進行的調整,然後按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的淨損益份額確認當期投資損益。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淨虧損,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淨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但本公司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繼續確認投資損失和預計負債。被投資單位除淨損益以外股東權益的其他變動,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本公司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或承擔的部分直接計入資本公積。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於宣告分派時按照本公司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3、其他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本公司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

(十七)借款費用資本化的確認原則、資本化期間、暫停資本化期間以及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方法。

1、本公司發生的借款費用包括借款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兑差額等。

2、本公司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於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3、當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且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時,開始借款費用資本化。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 3個月的,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當所購建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停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以後發生的借款費用於發生當期確認為損益。

4、每一會計期間資本化金額按至當期末購建資產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和資本化率計算確定。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的專門借款所發生的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其資本化金額為專門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減去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後的金額;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佔用了一般借款的,其資本化金額根據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佔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即一般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計算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十八)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企業難以對某項變更區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估計變更的,將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十九)前期差錯更正:前期差錯,是指由於沒用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

1、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並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

2、前期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以及存貨、固定資產盤盈等。

前期會計差錯應採用追溯調整法,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採用未來使用法。

追溯調整法,是指在發現前期差錯時,視同前期差錯從未發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

會計核算制度規定 篇四

一、總則

(一)為了規範公司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核算水平,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財政部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2006年 )等財會法規,結合公司具體情況,制定本會計政策。

(二)本會計政策的制訂遵循以下九項原則:

1、適用性原則。即確定的會計政策必須適應本公司的所有權性質、經營規模及行業特點、發展階段和管理水平等若干理財環境。

2、可靠性原則。本公司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3、相關性原則。本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公司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4、可理解性原則。本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清晰明瞭,便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5、可比性、一致性原則。本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具有可比性。同一公司不同時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在附註中説明。

6、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本公司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7、重要性原則。本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要反映與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

8、謹慎性原則。公司對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9、及時性原則。企業對於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後。

(三)公司會計採用的會計政策,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1、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

2、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四)下列情況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1、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2、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五)公司根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會計政策的,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處理,將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調整列報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餘額和列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據也一併調整,但確定該項會計政策累積影響數不切實可行的採用未來使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