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歷史人物評價(精品多篇)

歷史人物評價(精品多篇)

歷史人物評價 篇一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英雄豪傑為守護着我中華民族的領地,而拋頭顱,灑熱血。岳飛、鄭成功、戚繼光、霍去病、楊政忠、蘇武等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華歷史上抹不去的痕跡,中華民族的驕傲。其中我最為欽佩的是文天祥。

文天祥,吉州廬陵人,字宋瑞,號文山。南宋一代抗元名將,愛國政治家、文學家。他鐵骨錚錚的性格與氣概使我對他起了敬佩之感。

當他被元軍俘虜時,元軍予以高官、俸祿,他拒不接受。當元軍都元帥張弘範告訴他南宋已滅亡,他忠心盡到了,可以換主奉君了,他仍是一身浩然正氣,並提筆寫下了《過零丁洋》的不朽詩篇。詩中最後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記激起過多少胸懷壯志的奮鬥青年的心。為中華千百年來的輝煌盛世做下了完好的奠基。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壯烈詩詞。也表現出了文天祥的躊躇滿志。詩詞慷慨激昂,體現了文天祥為國獻身的自豪與無畏。又一次充分的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使我又一次肅然起敬。

文天祥我想對你説:“你的鐵骨錚錚,寧死不屈的氣魄,你的躊躇滿志,一身浩然正氣無一不使我敬佩尤深。你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揭開了新的樂章。而在當今的社會上又有幾人能做到你這般的忠心愛國,不畏權貴,為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作為一箇中學生,我應該學習你所有的品質,為我的祖國,我偉大的母親獻上我的一切,為中華民族這一宏偉藍圖添上我濃墨重彩的一筆。使我的國家站在世界之巔。俯視一切,成為世界的最強者。文天祥,我向你致敬。”

歷史人物評價 篇二

唐宋禮貌為吾泱泱中華五千年禮貌史之顛峯,期間才人輩出。詩詞藝術臻於極致,四座高峯為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當然還有諸如白居易、李商隱、杜牧、柳永之類的文人騷客不能盡述,以四子之比較一窺管豹對於吾等俗人已經足矣。我很驕傲的是作為李白和蘇軾的同鄉,至今仍然能一睹其歌詠過的景緻,玩味其意境。

我以為説中國的傳統文化一半是儒家,一半是道家,還是比較有説服力的(當然之後還要加入佛家(釋家),但是其要義和道家是接近的)。文人們夢想的是達濟天下和田園仙界的兼具。這一點其實李杜蘇辛四人都有。

當然,每個人的具體狀況不一樣。李白是奔放激情的歌者,他詮釋的是藝術的驚人的想象力和直覺。杜甫是沉鬱頓錯的思考者,他心懷家國天下,是個典型的傳統儒家信徒。蘇軾是儒道兩家都兼具的才子,是善於抒發自己不一樣理念的大家。辛棄疾是個歌吟的武將,其豪氣和才智都令人欽佩。

以前年少時,最愛李白的詩歌,以為《行路難》的壯美,“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的勇氣,散發弄扁舟的瀟灑,是我最喜愛的。但隨着年齡的增長,讀着、讀着,總覺得有一點點牴觸的情緒。我覺得李白是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的,是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對於社會而言,不僅僅有遊戲規則,還有潛規則,李白能夠説是連遊戲規則也沒有弄清楚的。在思想上是能夠説是個不明事理的大孩子,他的氣質是道家、釋家的一些。因此,他不為世俗社會接收,一生落魄。其實,中國歷史上,盛唐是很開明的,詩人(或者説才子)的地位是很高的,李白的落魄還是他的性格過於的自我造成的。

慢慢的,我很喜愛杜甫的詩歌。沉鬱中充滿了頓錯的美感。天下間,悲哀人多,更尤在亂世。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杜甫是生在了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社會發展付出了巨大的血酬。他是典型的儒家信徒,飽含一腔熱血,夢想着救國就民。一個悲苦的詩人,“如果世界註定要下沉,讓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北島《回答》)是對杜甫的最好的註解。杜甫是知道遊戲規則的人,但是他能夠説是不明潛規則的,或者説是不屑吧。再加上生在亂世,因此他的一生也是潦倒的。

如果説對人的才華欣賞,我是在四個人中最欣賞蘇軾的。蘇軾先生的家離我的家鄉但是數十里之遙(以前算一個市的)。蘇軾琴棋書畫、佛理禪機、時政甚至軍事無所不通,主政一地(杭州)也能治理的很好,走在這天的蘇堤上,除了感慨東坡才華外無他。(如果是李杜,我以為是很難做好一個地方行政主管官員的)。蘇軾的詩詞,有發人思索的禪理、有豪邁的大江東去、有婉約的十年生死,無不體現了他的全面。東坡肉也是一道不錯的佳餚。蘇軾的杯具也在於他的才情。他過於的追求完美,追求各方的協調。弄的在政治上,先後得罪了改革派和保守派,遭受了各方迫害,而在海南終老。如果是在一個現代政治體系下,我堅信蘇軾是會生活的很好,事業上也發揮的不錯的,可惜他是在潛規則,利益協調的中國社會裏生活。

辛棄疾的詞説實話,我不是個性的喜愛,可能是由於很多詞裏用的典故太多,我總覺得不夠自然。但嫁軒先生的武略驚人,文滔能如此,已然使人十分佩服。如果説,對於未來的是依靠信仰,我覺得嫁軒就是這種信仰很強烈的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能成大事者,性格是很頑強的。可惜,嫁軒連成為岳飛的機會也沒有。

按照黑格爾的明白,藝術、宗教、哲學三者共同構成了精神發展的最高階段。三者區別在於,精神到達自覺的途徑和方式不一樣。哲學是“純粹的思”,藝術是“直覺的思”,宗教是“超驗表象的思”。藝術總歸是一種以直覺來體驗生活的方式,因此還是和生活的方式分離的。純粹的思和超驗的思還是不一樣的路徑。在不一樣的路上,我還是比較贊同黑格爾的看法的,哲學作為“純粹的思”是高於其他兩者的。這也是我對東坡評價更高,很喜愛杜甫的緣故吧。

歷史人物評價 篇三

【評價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讚揚了項羽寧死不苟活的精神,但讀過《史記》一書後,我對項羽有了自己的看法。

項羽是個英雄。項羽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可以衝鋒陷陣,轉瞬間便可殺敵上百人。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死地而後生,我佩服他的膽量和勇猛。看到秦始皇出行時,他竟然敢説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一位英雄。

但項羽是一名非常失敗的英雄。

其一,項羽不注重學習,只崇尚武力,甚至認為讀書無用。自己的名字會寫就足夠了。可他沒想到,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無知,無論是帶兵南征北戰,還是治理國家,武學不知將成為一塊巨大的絆腳石。

而且,項羽還不善於用人,不會把握時機。張良。韓信都曾經投奔於他,可他不能知人善任,使這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劉邦所用,自己反被大得一敗塗地。總算有個范增為他效力吧,可他不執行范增的計劃,連范增的才智也浪費了。項羽要麼中人家的計策,要麼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也離開了他,是自己徹底失去了謀士。

項羽在臨死之前曾説過“天要亡我”,而不從自身尋找原因。項羽英雄蓋世,卻只會逞匹夫之勇,到死還認識不到自身的缺點,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敗的原因歸之於天,真實可悲啊!

歷史人物評價 篇四

項羽,歷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每每談到項羽,人們總想到他身披鎧甲,胯下烏騅馬,手持霸王槍的英雄氣魄;也能想到他優柔寡斷,猜忌將領,最終烏江自刎悲壯場景。項羽透露出大丈夫的氣概,也詮釋了人無完人的哲理

早在他年少時,偶遇秦始皇的車騎,便誓言將來必定取而代之,從小抱有大志,將來必成大器。長大後練得一身武藝,率領楚國將士奮勇殺敵,身先士卒,反抗秦朝統治,恢復楚國大業。昏庸的君主讓他義憤填膺,率兵起義,贏得民心,斬殺昏君,獨攬大權,自稱西楚霸王。

有人説他之所以能當上楚霸王,是因為他的出身高貴,乃項燕之後,依靠祖父才得以上位,可我卻不這麼認為,在渡江攻秦之際,項羽下令讓軍兵破釜沉舟,誓言不推翻秦朝決不渡江,一時間激發了數萬將士的鬥志,使得他們可以以一敵百,勇猛異常,項羽將士威震四方,足以説明他的才華與謀略,可見登上王位,並不是因為其出身顯貴,而是靠的真才實學。‘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南宋著名詩人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由此看來,項羽不愧為當世英雄。

可就在這看似完美的人物背後,卻有着無法彌補的性格缺陷。《鴻門宴》中,范增多次提醒項羽儘早殺沛公,以除後患。項羽卻故作不知,多次浪費良好的機會,放走劉邦入虎歸山,為之後楚漢相爭留下極大的隱患,這件事中項羽優柔寡斷的性格暴露無遺,同時也體現出他對於謀士的不信任,於是就有了之後劉邦巧用反間計,使得范增不得不離開軍營,半路病死。毛主席曾評價項羽“以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可見項羽之猜忌,是其最大斃命矣。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就是項羽在虞姬逝去最後之絕唱,實在令人悲痛不已。

項羽,勇猛善戰,有勇有謀,實乃大丈夫也。但猜忌用人,優柔寡斷,狂妄自大,最終無奈烏江自刎。比起神話中完美無缺的人物,我更喜歡這樣有優有劣的西楚霸王。

歷史人物評價 篇五

項羽成功了之後,個人威武膨脹,“不能信人”的弱點就進一步放大了。項羽很多手下都陸續離開他,比如韓信、英布等,都説明了問題。當然,英布離開他,存在個人私利,但和項羽不能信人也有關係!

言而總之,古往今來,想成就大事業的,哪個不是想方設法的增強力量,統一能統一的人,劉邦、李淵、朱元璋等概莫如此!因此,當項羽不能相信別人,不能接納外面的英雄豪傑,那麼他就越來越虛弱,失敗也就屬於必然的了!

評價歷史人物小論文 篇六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應構建一個與現有體系有所不同的新的世界近代史體系。錢乘旦提出的“現代化體系”具有很多優長之處。但是在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時,需要注意世界通史的整體性、內容與主題的聯繫性、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在其內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並且應有明確的時間概念和重大歷史事件作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結束的標誌。

關鍵詞:世界近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史;現代化體系

世界近代史的體系問題,是國內史學界,特別是世界近代史教學和研究工作者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按照什麼樣的思路來編寫世界近代史,或者説以什麼作為世界近代史的主題、主線或中心思想,並按這個中心思想將近代時期的世界歷史系統地、有機地組合起來。到目前為止,國內已先後出版了多種《世界近代史》。這些著作大多作為高校教材使用,內容大同小異,由於主導思想和史實編排的差異,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認為是不同的體系。

就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來説,最具代表性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主要有三種。一是楊生茂等主編、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該書是週一良、吳於廑主編的四卷本《世界通史》的組成部分。這部著作按照社會形態(社會制度)來確定近代時期,即近代是人類歷史的資本主義時代,起自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止於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二是劉祚昌等主編、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世界通史》近代卷。該書是崔連仲、劉明翰等主編的六卷本《世界通史》的組成部分。這部著作也是將世界近代史確定為資本主義的歷史,起自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限原來定為1917年十月革命,後來改為1900年。三是劉祚昌、王覺非主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編。

該書是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六卷本《世界史》的組成部分。這部著作雖説是按照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的觀點來編寫世界近代史,但仍將世界近代史與資本主義相聯繫(只是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並將世界近代史的起點定在1500年,終點則定在1900年。綜合起來看,第一種與第二種起點相同,終點不同;第二種和第三種終點相同,起點則不同。三種體系的共同點是將世界近代史與資本主義聯繫在一起,只是第三種體系強調世界歷史是在近代時期(即資本主義時期)由分散而發展成為整體的。

以上三種世界近代史體系,從上個世紀60年代直至今天,在我國史學界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對於我國世界史學科建設來説,這三種體系無疑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對於這三種世界近代史體系,我們不擬詳加評論,但是本着“百家爭鳴”的精神,本文提出與之不同的世界近代史體系新看法。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有必要構建一個新的世界近代史學科體系。而在這個方面,我國著名學者錢乘旦提出了一個設想,可以稱之為“現代化體系”。錢乘旦在《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一文中認為,自世界進入近代以來,幾乎一切事件、一切變化都圍繞着現代化這個主題。因此,他主張“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錢乘旦根據現代化這個主題或主線,將世界近現代史劃分為五個階段。他所劃分的第一個階段到第四個階段(從離現在約六七百年的中世紀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就是世界歷史的近代時期。雖然這個體系目前只是一種設想,還沒有出版按照這個體系編寫的世界近代史(以及世界現代史),但是這個新體系的提出,很有新意和創見。從總的方面來説,我們贊同錢乘旦的意見,認為世界近現代史的確是世界各國走向和實現現代化過程,可以將現代化作為世界近現代史的主題、主線或中心思想。但是,就“現代化體系”涉及的諸多方面的問題,我們還想談點補充意見。

我們認為,世界近現代史是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時期:近代和現代。第一個時期的歷史是世界近代史,第二個時期的歷史是世界現代史。在我們看來,所謂近代,就是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過程中的第一個時期。

現代化過程的第一個時期(世界近代史)開始於工業革命。這是因為,工業革命使人類開始進入工業社會(或工業經濟時代)。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轉折,是劃分農業經濟時代和工業經濟時代的一個界標。我們認為,世界近代史是工業經濟時代的世界歷史,或者説是工業社會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因此,我們主張以工業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起點。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其下限是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5年)。這是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的第一個時期。但是,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因此現代化道路呈現出多樣性。現代化不僅沒有同一模式,而且也不是同步進行的。因此,在近代時期(即人類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第一個時期),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現代化(俄國的現代化是在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實現的),亞非拉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雖然(以另一種地位和方式)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可是它們在近代時期並沒有實現現代化,以致其現代化任務還要留到現代時期(即人類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第二個時期)去完成。

人類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第二個時期(即錢乘旦所提出的新體系的第五個階段)是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工業社會發展到20世紀40年代,第三次技術革命興起。第三次技術革命使人類社會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均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使人類開始走向知識經濟時代,進入信息社會。雖然亞非拉國家尚未實現現代化(個別國家例外),就整個世界範圍來説,人類社會現代化過程並沒有結束,因此也可以將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看成是工業社會(工業經濟時代)的繼續、發展和延伸,但是,由於20世紀40年代以後世界發生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已經使世界歷史具有了不同於現代化第一個時期(近代時期)的特點和規律,因此,我們將人類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第二個時期的歷史,稱之為世界現代史。 為什麼贊同“以現代化為主題”?我們認為,“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具有很多優長之處:

首先,從指導思想來説,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而這個觀點正是構建世界近代史新體系的理論根據。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歷史主要是社會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的歷史。社會生產方式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社會上層建築。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生產關係的改變,從而引起社會生產方式的演進。因此,從古至今,才會出現不同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世界近代歷史發展過程,也就是社會生產方式演進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主題或主線,就是現代化。

其次,這個主題抓住了世界近代時期歷史發展的核心和實質。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來看,經歷了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直到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也可以看成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繼續、發展和延伸(有學者稱之為“後現代”、“後工業”社會)。從古至今的歷史,也就是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歷史。人類進入現代社會,開始於近代時期,如果將世界近現代史視為一個整體的話,那麼,近代時期的歷史則是它的上部。因此,將現代化作為世界近代史的主題或主線,正是體現了世界近代時期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質,也就是世界近代史的核心問題之所在。

在這裏,我們想對老一輩世界史學者提出的“從分散到整體”的觀點談點看法。“從分散到整體”的觀點把世界歷史形成為整體看成是“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相互交叉發展的結果。這一具有獨創性的觀點,在我國世界史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歷史發展事實表明,世界的確是從分散走向整體的,世界近代史的新體系也必須包含“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的內容。但是,我們認為,“從分散到整體”的觀點,如果從字面上來看,容易使人感到這個提法只是着眼於世界歷史發展的表面現象,而沒有反映出世界歷史發展的內在實質。“從分散到整體”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社會經濟的發展。正如提出這一觀點的吳於廑先生所説過的:“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發展,是決定歷史縱向和橫向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歷史的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個統一的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之中。”(《總序》)因此,世界近代歷史發展的實質,應該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就是現代化。

再次,“以現代化為主題”的新體系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影響。新中國的世界史學科在建立過程中曾受到“蘇聯體系”的影響。包括世界史在內的蘇聯歷史著作強調階級鬥爭,把歷史寫成了階級鬥爭史。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我國的史學無不突出歷史上的階級鬥爭。“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影響在以往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現。例如,對於世界近代史的界定,過去就曾表述為它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走向衰亡的歷史”。後來編寫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則將“走向衰亡”去掉了。這表明隨着時代的發展,史學工作者的認識也在逐漸深化。去掉“走向衰亡”的提法,已初步擺脱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束縛,而今天“以現代化為主題”的提法,則可以説是完全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影響。再如,過去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強調革命鬥爭,對改革則頗多微詞,甚至斥之日“改良主義”而進行批判。其實,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產力,都是為了實現現代化,只不過採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革命的作用和改革的作用,同樣都應該受到重視。在世界近代時期,英國、美國、法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上現代化道路,德國、俄國通過改革走上了現代化道路,日本通過革命加改革的方式也走上了現代化道路。在中國近代時期,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孫中山的革命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其目的都是為了中國實現現代化。可見,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就不會單純強調革命而忽視或者貶低改革的作用。

複次,新體系有助於恢復歷史的本來面貌。本來,歷史發展過程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過去某些歷史著作往往不能實事求是地敍述和解釋歷史發展過程。就世界近代史來説,西方資產階級歷史學者總是把歐洲資本主義勢力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侵略、掠奪説成是“白種人的負擔”,把自己打扮成歷史的主角,從而形成史學中的“歐洲中心論”。“歐洲中心論”漠視東方各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這當然是錯誤的,理應予以擯棄。但是,重視東方各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沒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來一個“東方中心論”。應當承認,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之上的東方各國,到近代時期的確是落後了。正是認識不到這種落後,近代東方各國人民雖然進行了英勇的反抗鬥爭,但其結果大多歸於失敗或者造成走向現代化的道路的某種曲折。因此,無論是“歐洲中心論”,或者是“東方中心論”,都不符合世界近代歷史發展的真實情況。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一文中説:“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性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馬克思在這裏所説的“雙重使命”,以及在造成東方國家的“社會革命”(指自然經濟的崩潰)時西方資本主義“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的觀點,雖然並不是直接論述世界近代時期的現代化問題,但是卻為我們正確認識世界近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西方和東方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因此,圍繞着“現代化”這個主題或主線來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就能夠防止片面性,避免產生“歐洲中心論”或者“東方中心論”,按照歷史發展的本來面貌敍述世界近代時期的歷史。

最後,以現代化為主題的新體系具有涵蓋寬廣的優點。世界近代史有着十分豐富而生動的內容。以往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大多偏重在政治史方面,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很少,使讀者感到歷史著作非常單調和枯燥,以致閲讀興趣不大。儘管有些學者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且作了一些改進,但是似乎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並在這一體系框架下編寫出的世界近代史,我們相信將是一部內容充實、觀點新穎、文字生動、富有特色的著作。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原因就在於現代化這個主題。我們認為,所謂“現代化”,實質上是一個經濟概念,或者説首先是一個經濟概念。它指的是人類歷史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的工業社會的轉變,即從舊的生產方式向新的生產方式的轉變。

“現代化”首先體現於經濟領域,即生產方式的現代化,它的核心是工業化。由於工業化(或工業現代化)的完成,就為現代社會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於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必然要隨之而發生變化。也就是説,隨着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思想觀念、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等)都要適應現代社會而發生改變,或者説它們本身也都需要實現現代化。因此,現代化涉及世界近代歷史的全部內容。正如錢乘旦所説的:“事實上,近代以來,世界上幾乎一切事關全局的大事或體現着大方向的進展都以現代化為中心,而不論這些進展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還是社會生活的。”由此可見,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既有着學術上的深度,同時也具有內容上的廣度。按照這個新體系來進行編寫,肯定能夠將一部豐富多彩的世界近代史著作呈現在廣大讀者的面前。

構建世界近代史的新體系,是一個重大課題。作為一個體系,它不僅是本門學科的“主心骨”,而且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在構建世界近代史新體系的時候,需要進行深思熟慮,反覆推敲,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我們在思索這個課題的過程中,聯繫已有的多種世界近代史體系,避免可能產生的缺陷,想到了若干要求(也可以視為“原則”或“規則”)。至於這些要求是否合適和恰當,謹提出和同行學者商討,並望共勉。

我們認為,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時,需要考慮到以下一些要求:

首先,應注意世界通史的整體性。世界近代史是世界通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即近代時期的世界歷史。作為世界通史組成部分的世界近代史,應該從世界通史的整體結構來考慮。也就是説,必須考慮到它在整個世界通史中所處的位置。世界近代史上接世界古代史,下聯世界現代史;它的起點即世界古代史的終點,它的終點即世界現代史的起點。因此,在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的時候,就不能孤立地只着眼於近代,同時也需要看到古代和現代。正是出於對這種整體性的考慮,我們將從古至今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時代。也就是説,將世界通史劃分為三個部分:世界古代史是農業經濟時代(或者稱為農業社會)的歷史;世界近代史是工業經濟時代(或者稱為工業社會)的歷史;世界現代史是知識經濟時代(或者稱為信息社會)的歷史。這種劃分,不僅反映出人類歷史由傳統農業社會發展為現代工業社會的過程,而且也體現了世界近代史的主題,並説明了世界近代史是現代化第一個時期的世界歷史。

其次,應注意內容與主題的聯繫性。世界近代史雖然不是地區史和國別史的拼湊,但它必然要涉及世界各國的歷史,因此其內容是十分紛繁複雜的。不過,無論多麼紛繁複雜,無論是縱向或橫向的敍述,無論是經濟發展、政治變革、科技進步、教育興盛等等,都應該圍繞着世界近代史的主題或主線。也就是説,作為一個體系,必須考慮到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繫;如果沒有這種內在聯繫,那就只能看到歷史知識的堆集和羅列了。那麼,怎樣才能使歷史發展(無論縱向或橫向)具有內在聯繫呢?這就關係到主題或主線。世界近代史的主題或主線的作用,就在於圍繞着它,就能使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具有內在聯繫,因而才能使世界近代史形成一個體系、一個整體。用主題或主線將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歷史知識)聯繫起來,這種做法好有一比:“以線穿珠不見線。”就是説,諸多的歷史事件(歷史知識)好象一顆一顆的珠子,只有用一根線將它們串聯起來,才會形成一個整體(體系)。當然,在敍述諸多歷史事件(歷史知識)的時候,這個主題或主線並非顯露於外,而是隱藏於內的,這不正表明了它們之間具有的內在聯繫嗎?!

再次,應考慮到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在其內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如前所述,世界近現代史是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過程。近代是這個現代化過程的第一個時期,現代是這個現代化過程的第二個時期。因此,世界近代史與世界現代史有着密切的關係。當我們把世界近代史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來構建它的體系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它在內容上與主題或主線的內在聯繫,而且在解釋什麼是世界近代史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它同世界現代史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説,要使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在內涵的提法和表述上保持某種一致性。之所以提出這一點,是因為現有的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在這方面存在着不一致之處。我們看到,當前國內有代表性的兩種世界通史著作,一種是崔連仲等主編的六卷本《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出版),一種是吳於廑等主編的六卷本《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兩種版本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都將世界近代史與資本主義聯繫在一起。人民版《世界通史》近代卷稱“世界近代史……主要是一部資本主義上升發展的歷史”;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編則稱“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資本主義在西方上升、發展、向全世界擴張並由之在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和反響的歷史”。而關於世界現代史,人民版《世界通史》現代卷表述得比較含糊,沒有明確地説什麼是世界現代史;高教版《世界史》現代史編則籠統地説“世界現代史大體上相當於20世紀的歷史”。顯然,對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的上述界定,在提法和表述上不具有連續性。這種提法和表述的不一致,使人們看不到世界近代史與世界現代史之間的有機聯繫。

最後,應有明確的時間概念和重大歷史事件作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結束的標誌。世界近代史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應該有一個時間範圍;作為世界通史的組成部分或一個時期,也需要有它的上限和下限。不管世界近代時期之內如何具體分期或分段,但是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卻是構建體系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時間斷限也是構建體系的一個要素。這個時間斷限,應當同重大歷史事件結合起來,作為起始和結束的明顯標誌,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關於世界近代史的上限,人民版《世界通史》近代卷定在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編定在1500年(“地理大發現”在此前後)。關於世界近代史的下限,這兩種版本的世界近代史都定在1900年。之所以定在這一年,其理由是“1900年可以視為已在支配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發生巨大變化的標誌”。這個“巨大變化”,指的是“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也就是説,帝國主義在這時(1900年)最終形成了。作為帝國主義最終形成的標誌性事件,的確發生在1900年前後,即:1898年的美西戰爭,1899—1902年的英布戰爭和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雖然我們對這兩種版本的世界近代史關於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的具體時間有着不同的看法(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這兩種斷限都有明確的時間概念和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標誌,因此應該説,這是符合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的要求的。

綜上所述,我們對現有世界近代史體系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贊同“現代化體系”的設想。但是,構建世界近代史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還需要史學工作者下大力氣才能完成,我們就此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和討論。

第一,現有的幾種世界近代史體系(包括定義、分期、斷限等)各有千秋,可以諸説並存。這些體系,代表了眾多學者對世界近代歷史的各種觀點,都有他們的依據和理由。這些不同的學術見解,很難説誰對誰錯。我們雖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這並不意味着對現有體系的否定。同其他學術見解一樣,對世界近代史體系的主張也不一定要強求一致。希望持有不同觀點的學者相互尊重對方的意見,不把自己的看法強加於人。

第二,在相互尊重、諸説並存的基礎上,開展各抒己見的學術討論。在討論中充分闡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學者提出,為了構建新的世界史體系,現在應該從“百花齊放”的狀態進入“百家爭鳴”的階段,並在成熟的條件下實現相對而言的“大一統”。這個意見很好。希望對世界近代史的體系(包括定義、分期、斷限等)問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達成基本共識。

第三,目前,我國高校歷史院系使用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和要求。除了正式出版的《世界近代史》之外,也可能還有各高校教師自己編撰的教材。教材雖然不同,但是世界近代時期的歷史事實卻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改變的。因此,關於世界近代史體系的學術討論,並不會對高校歷史院系的世界近代史教學工作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作為高等學校歷史院系的學生,應該對有關世界近代史體系的不同學術觀點有所瞭解。因此,我們建議,無論使用哪一種世界近代史教材,都應該將其他體系的不同觀點加以簡要介紹,從而啟發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也可能促使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種做法,不僅有助於師生互動和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也有利於推動世界近代史體系的討論。

第四,積極啟動按照新體系編撰世界近代史著作的工作。如前所述,世界近代史不同體系的著作已有多種。“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代史新體系的主張雖然提出來了,但是還沒有按照這個主題編撰的世界近代史著作。看來,從新體系的提出到最後完成著作,還有一段路程要走。我們建議,高校歷史院系和科研機構應組織人力對新體系及其框架的設想繼續進行探討,使“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的世界近代史新體系日臻完善。然後,結合具體史實,編撰成書。我們盼望着新體系的世界近代史著作早日問世。

參考文獻

[1]錢乘旦。以現代化為主題構建世界近現代史新的學科體系[J]。世界歷史,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