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時評文800字多篇

時評文800字多篇

時評文範文字 篇一

1月29日,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採訪時表示,主持感染科進行“大換班”。他讓前期大部分主動取消休假、連續戰鬥了十幾天的非黨員醫生換崗調整。他説,這批都是了不起的醫生,在對疫情的風險性傳播性、致病性一無所知的時候,他們就這樣子把自己暴露在疾病的前面,暴露在病毒的前面。

作為治療傳染病的專業醫生,張文宏道出了一個可貴的常識: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他們的辛苦和害怕不應該被忽視。當他們在疫情狙擊戰一線衝鋒陷陣時,我們為他們搖旗吶喊,也要了解他們的真實處境。這不但事關醫護人員本身,也事關抗擊疫情大局,與每個人緊密相關。

疫情肇始時,武漢等地口罩、防護服不足,醫務人員不僅要“疲勞應戰”,還要“冒險迎戰”甚至“冒死迎戰”,人們感佩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的同時,也在為他們的安危揪心。

眼下,疫情依然嚴峻,但畢竟過了信息不明確、物資緊缺的最危險階段,疫情狙擊戰逐漸有序。一線的戰鬥已經持續了多日,是該考慮給部分醫護人員休息和調整的空間,甚至給予積極心理干預了。特別是對那些在疫情爆發之初,就衝上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要將心比心,在倡導奉獻和犧牲精神之外,需要考慮他們的休整,安排合理的人員輪換。

這種人性化安排,體現了遵守科學規律和職業特點的專業精神。醫護人員的換班、輪換,就是一種專業規範,抗疫時期也一樣。唯有如此,戰鬥才能可持續,更能讓社會對戰勝疫情有充足的信心。

實際上,在本次疫情狙擊戰中,在一些緊急關頭迸發的力量,正源自這種專業精神、求實精神。

1月20日,在疫情進展尚不明朗卻已危機四伏的關鍵時刻,鍾南山院士發出了“病毒能人傳人”的警告。正所謂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鍾南山是權威專家、院士,又是一個真實、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國醫生。他的發聲,體現了其作為一個專業醫生的職業精神和求真求實精神。

人們尊敬鍾南山、張文宏這樣的醫生,正是尊重他們的專業精神,以及由此昇華的職業使命。它們包括對專業執着和忘我的獻身精神,以及具有與專業相關的淵博知識和精湛修養。正是這種精神,給社會和大眾帶來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安全感。

1月29日,湖北省長王曉東在新聞發佈會現場鞠躬感謝醫護人員。他説,決不能讓醫護人員流汗、流血、又流淚。

現在,疫情狙擊戰還在進行中。建立輪休制度,保證醫護人員休整,將抗擊疫情的工作專業化、規範化,已經到了必須提上議程的時候。

時評文範文字 篇二

如果共享只是創意匱乏下的“掛靠”,是資本病急亂投醫的結果,難免陷入“非理性繁榮”,造成資源浪費而不再經濟。

近日,剛推出的“共享牀位”被叫停,問題出在繞過了酒店住宿身份登記管理,明顯不合法;而共享雨傘推出最後只收回了幾把,好好的共享淪為了“藏傘於民”;安徽又推出全球首家共享書店,但怎麼看和小時候的租書租碟店沒什麼區別。

時評:

共享,無疑贏得了這個時代的美名。一位學者曾寫下這樣的點睛之筆:“分享原來屬於道德情操的範圍。不過現在人們搞分享經濟,明明是衝着致富去的。道德情操和國民財富這兩件事,單獨來看都不奇怪。怪就怪在,分享經濟要求通過道德情操,去實現國民財富。相當於把斯密主張利他的《道德情操論》和主張利己的《國富論》,合併成一本書。”國外的Airbnb實現了房屋分享,讓閒置資源流動起來,走入中國;國內的共享單車,切切實實提高了單車週轉率、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問題,成功走向世界。既能利己又能利他,美美與共,藉助科技的發展,“共享”自然能快速爆發了。

然而,第一個吃螃蟹者的偉大,並不妨礙跟風者可能因飢不擇食而被噎死。從社會成本角度看,未必一共享就必定“經濟”;而從創業成功率看,共享領域已經倒下一大片。如果共享只是創意匱乏下的“掛靠”,是資本病急亂投醫的結果,難免陷入“非理性繁榮”,造成資源浪費而不再經濟。

這樣的時代氣質最終要形成,恐怕還需時日,一旦過於樂觀,就會誤判市場規模,誘發非理性投資。畢竟放眼望去,共享出去的雨傘已經所剩無幾,共享單車上掛私鎖也能見到,私有產權觀支配下的佔有慾依然在隱隱作祟;而各家共享單車企業無節制的發展趨勢,對道路資源的競爭性使用,何嘗不是另一種產權競爭,同樣會造成“公地悲劇”。這似乎也意味着,共享是經濟還是不經濟,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共享經濟的長足發展,有賴理性的商業判斷,也需要全社會層面新產權觀念的培育。

時評文範文字 篇三

時評一篇900字

二月初,山東省新泰市新提拔6名副局長,1名法院副院長,這7人中,有6名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最年輕的只有23歲。這個消息引起了人們的熱議,我在這裏也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其實,23歲能夠當上副局長,沒有什麼值得驚奇的。畢竟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當年甘羅12歲還能當宰相,只要有這個本事,沒有什麼關係的。

這事件引起爭議,我覺最主要的`還是大家潛意識裏對80後缺乏足夠信任。聽爸爸説,從縣級市的規制看,副局實屬副科職務,也就相當於地州級的副科長,倘若是提拔10名80後的副科長,大家可能實屬正常,但卻對提拔6名80後副局就有如此的爭議本人實屬不解。

我們不能總用有色眼鏡來看待80後。這也讓我想起了去年29歲的周森峯當選市長時的情況。人們同樣是議論,並且他工作稍有差錯,稍稍有點不注意就指指點點,這我就真的想不通了。誰可以説自己從來不犯的錯的呀,他同樣也是人啊,幹嘛非得雞蛋裏頭挑骨頭來胡亂批評人呢?

大家好像總是有這麼一種獵奇心理,或者説是一種傳統定勢思維,認為幹部只要提拔快了,或者提拔的幹部過於年輕了,裏面都會有貓膩或者是見不得人的東西,不是某某領導的親戚,就是託關係走後門跑來要來的。所以,有些人總會先入為主的把這部分人扣上帽子、定上調子,並做起了文章,想挖出點所謂的黑幕來,這樣才會大快人心。

其實,我覺得這樣提拔年輕幹部很正常。因為當前,我們在幹部選拔任用上,既有上級任命的,也有公開考選的,而通常以組織任命提拔的多,拿出職位公開考選的少。而新泰市這次敢於公開考選、面向社會公示,這本身就是幹部民主的一種體現,我覺得這裏不但沒有什麼貓膩,反而是中央所提倡的幹部任用民主化、年輕化的一種體現,如果真要搞點小動作,直接任命既省事又少惹事,何必興師動眾搞公開考選,在社會上公開,給一些好事之人授以把柄呢?所以我認為這件事屬正常現象,大家應該理智地看待這件事。

而且現在他們還才上任,大家就對他們抱有不信任的態度,我覺得不能就這樣毫無根據的去判定一個人。是好是壞看了就知道,總要等他們工作了一段時間吧,他們能有這種本事升到副局,就肯定有本事做好他們的工作!讓他們用工作來證明自己,幹得好與壞社會自然清楚,到時候再來評論也為時不晚。

時評文範文字 篇四

【編者按】

新春佳節,萬家團聚。但總有逆行者遠離家人,堅守崗位。正是因為他們一家不圓才換來全國人民的萬家團圓,他們是這個時代最美的“逆行者”。“逆行”的路向來艱難,正因如此,才需要全社會為“逆行者”撐起保護傘。當前全國人民正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有無數的“逆行者”奔赴前線——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但他們並不孤獨,“逆行者”的背後有14億的你我他,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就會匯聚成擎天立地的中國力量,戰勝任何困難。

你守護大家,我守護你

(標題即觀點,簡潔鮮明。)

②春節意味着團聚與閒適,但總有一些人因為使命與責任選擇堅守。從“軌道醫生”“鐵路蜘蛛俠”到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從雪域高原巡邏戍邊的戰士到為城市“美容”的環衞工人……萬家燈火背後,他們在默默奉獻。有人要回家,就有人要承擔送大家回家的責任。如果説家是春節的方向,那麼這些放棄團圓的人正是最美的“逆行者”。(開篇用剛播出的紀錄片引出最美“逆行者”的話題。)

④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溺於風雪。近日,話題“你守護大家,我守護你”的微博閲讀量超過億次,向勞動者致敬、為“逆行者”撐起安全傘成為共識。如何讓奉獻者收穫幸福?除了節慶送米麪、基層送歡樂,除了各界的尊重和理解,還要以制度的方式保護“逆行者”的合法權益。從精神、物質等方面給予褒獎和回報,設置合理的調休制度,關愛員工家庭,優化工作環境和勞動保障,為奮不顧身的“逆行者”免除後顧之憂。(必要性分析。要為“逆行者”撐起安全傘: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並免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⑤鼠年春節,一場疫情來勢洶洶。這些天,一張張照片令人淚目:口罩磨破臉頰、醫生的臉已經傷痕累累;為方便穿防護服、女護士毅然剃去長髮;物資告急、大夫戴上泳鏡也上陣……這樣的大愛同樣需要呵護。我們所有人動員起來、各盡其能,是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根本所在,也是對醫護人員的最大支持。

⑥在這個不平凡的春節中,尤其需要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堅守崗位,需要所有人攜手同行,迎來美好的2020年。(號召激勵,期待展望。)

時評文範文字 篇五

防疫關鍵時期,口罩儼然成了“硬通貨”。作為最主要的防控物資之一,個別人在這個問題上打“歪主意”,不啻為發“黑心財”。從目前來看,除了一些地方查處到“天價”口罩現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假口罩現象也在多地出現。這讓不少人似乎進入一種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可能是買不到口罩,另一方面,“你買到的口罩可能是假的”。這種狀況,不僅關係到個人的防疫效果,也是全民合力抗疫中的一個突出短板,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還要看到,口罩出現“脱銷、漲價、假貨”,普通民眾買到放心口罩成為難事,其背後癥結還是在於口罩的正常供應量與防疫情勢下的口罩使用需求存在矛盾。如日前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就透露,中國口罩的最大產能是每天多萬隻,這個產能與全民性需求相比,落差是很明顯的。因此,要打擊假冒口罩這一非法市場,一方面要繃緊監管之弦,堵住“後門”;另一方面也要依據市場規律,加速解決口罩供應的短缺問題,大開“正門”。當正規口罩的供應能夠滿足民眾的基本防疫需求,假冒口罩的存在空間自然少得多。

目前已有多地查處到了問題口罩現象,這啟示各地監管部門不能低估假冒口罩的出現機率。而隨着返程高峯的即將到來,口罩的使用需求或仍處於上升期,在供應狀況無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假冒口罩問題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必須有針對性的預防。無論如何,不能讓口罩問題為防疫添堵,拖累社會的防疫效果,嚴厲“打假”與合力“保供”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