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教案多篇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教案多篇

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 篇一

1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方法。

②瞭解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生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燃燒條件的探究,瞭解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係。

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2教學重點/難點/易考點

2.1教學重點

圍繞課題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得出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2.2教學難點

燃燒條件的探究;認識滅火的原理並應用於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3專家建議

4教學方法

探究式

5教學用具

1、媒體資源:自制課件

2、實驗準備: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條分別在酒精燈上點燃。

②點燃兩支蠟燭,其中一支用燒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乾燥的棉花分別點燃。

④熄滅蠟燭的方法:沙土、剪刀、燒杯、濕布、水、膠頭滴管、碳酸鈉溶液、稀鹽酸等。

6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錄像]播放有關燃燒的鏡頭

[引入]燃燒着的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温暖,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燃燒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觀看錄象

傾聽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講述]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那麼這種現象的發生需要條件嗎?

[指出]氧氣確實是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但是隻有氧氣,燃燒能發生嗎?大氣中也含有氧氣,可不見得到處在燃燒,可見氧氣並不是燃燒的條件,那麼燃燒還需要什麼條件呢?

根據已有的知識,想到燃燒需要氧氣

由實際到理論,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認識燃燒的條件

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

[討論]根據你的經驗和想法談一談燃燒除了需要氧氣外還需要什麼條件?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展示]一些物體的圖片,判斷哪些能燃燒,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設問]有了可燃物和氧氣,燃燒是不是就能發生?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怎樣才能使火柴點燃?摩擦起什麼作用?以上事實説明了什麼?

[講解]我們把可燃物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點。

[演示]探究實驗

[討論]:

1、實驗中鐵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説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2、鐵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説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3、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後燃燒的事實,説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4、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那些條件?

[歸納小結]

1、燃燒的定義

2、燃燒的條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爐裏添煤,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為什麼?

2、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為什麼?

3、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煤夾出來,煤能繼續燃燒嗎?

思考、討論:

説明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温度

觀察實驗

需要達到着火點

需要氧氣

需要氧氣

需要可燃物、氧氣、温度達到着火點

思考、回答

根據探究實驗,推導出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

根據討論,有學生自己得出燃燒的條件,使學生有成就感。

進一步鞏固燃燒的條件

[過渡]燃燒的火會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時也會帶來災難。那麼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該怎麼滅火呢?可以根據所學的燃燒的原理進行思考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設問]根據燃燒的條件,我們應該如何來滅火呢?

[演示]實驗7-1

[小結]滅火的原理

[討論]根據滅火的實例,分析滅火的原理。

[活動與探究]滅火器的原理。

[媒體展示]幾種常見的滅火器。

[討論]

1、隔絕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降低温度到着火點以下。

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小結]談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麼?

[作業]習題

7板書設計

課題1燃燒和滅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質燃燒的條件:②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③温度達到着火點。

①可燃物與助燃物;

二、認識燃燒:②現象:發光、放熱;

③實質:劇烈的氧化反應。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四、滅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質着火點以下;破壞其一,燃燒熄滅

③隔絕空氣(或氧氣)

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 篇二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教學目標

1、熟記pH和溶液酸鹼度、酸鹼性的關係;

2、會使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

3、瞭解溶液的酸鹼度在實際中有重要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教學難點】

區分溶液的酸鹼性與酸鹼度。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一:溶液的酸鹼度的表示法——pH

【自主練習】

閲讀書本61-62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溶液的酸鹼性強弱程度,即溶液的酸鹼度。指示劑只能檢測溶液的酸鹼性,而不能檢測溶液的酸鹼度。溶液的酸鹼度常用pH來表示,pH的範圍通常在0~14之間。

2、酸性溶液的pH<7;鹼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當pH<7時,pH越小,酸性越強;當pH>7時,pH越大,鹼性越強。

【跟蹤練習】

1、以小組為單位,在組與組之間展開競賽,看誰能很快記住酸鹼度與pH之間的關係。

2、某溶液的pH=3,則該溶液呈酸性。蘋果汁的pH在2.9-3.3,在蘋果汁中滴入石蕊試液,顯示的顏色是紅色。

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的是(D)

=14 =7 =1 =0

4、將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氯化鈉分別溶於水後,再滴入紫色石蕊試液。

(1)氧化鈣溶於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藍色。

(2)二氧化碳溶於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

(3)氯化鈉溶於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試液顯紫色。

學習指導二: 使用pH試紙

【自主練習】

閲讀書本62-63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鹼度時,只能精確到個位。

2、使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鹼度的方法?(簡記:一放、二滴、三色、四照、五讀)

【小組討論】

1、測量溶液的酸鹼度時,將pH試紙伸入待測溶液中會帶來什麼後果?

2、測量溶液的酸鹼度時,將pH試紙潤濕會帶來什麼後果?用潤濕的pH試紙檢測酸溶液或鹼溶液的酸鹼度時,pH會怎樣變化?(用圖表)

3、用pH試紙檢驗酸性或鹼性氣體時,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用,還是使用乾燥的pH試紙?

【教師點撥】

用pH試紙檢驗酸性或鹼性氣體時,這些氣體不能使試紙顯示不同的顏色,只有這些氣體溶於水後,生成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才能使pH試紙變色,我們才能判斷該氣體是酸性或鹼性氣體。所以用pH試紙檢驗酸性或鹼性氣體時,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用。

【跟蹤練習】

有一食品包裝説明書中註明防腐劑是苯甲酸,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強,下列對苯甲酸性質的推測中不合理的是(B)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於7

B.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學習指導三:瞭解溶液的酸鹼度有重要的意義

【自主練習】

閲讀書本63-64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廚房清潔劑呈鹼性,因為裏面含有NaOH。廁所清潔劑呈酸性;草木灰溶液呈鹼性,溶質的化學式K2CO3。

2、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的pH<5.6。

3、相互之間説一説溶液的酸鹼度的重要意義。

【跟蹤練習】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酸鹼度進行了測定,他們對每種待測液都做了三次測定,然後取平均值,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小偶然誤差。

分析測定結果,發現各類洗髮液的pH差別較大,約在7-9之間,護髮素的pH均略小於7。同學們聯想到洗髮、護髮的程序,決定探究溶液的酸鹼度對頭髮的影響。

提出問題:溶液的酸鹼度對頭髮有什麼影響?

設計實驗(1)收集某人的5束頭髮,分別放入不同pH溶液的燒杯中,靜置約30分鐘。(2)將各束頭髮取出,用紙巾吸乾液體後觀察並實驗,結果如下表。

實驗結論:鹼性溶液會損傷頭髮,中性、酸性溶液對頭髮的影響不明顯。

分析交流:洗髮時使用洗髮液和護髮素的順序是先用洗髮液後用護髮素,原因是降低鹼性洗髮液對頭髮的傷害。

【當堂訓練】

教學至此,敬請使用學案當堂訓練部分。

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瞭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3、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通過探究讓學生討論燃燒的條件及推出滅火的原理。

教學工具

投影自制的幻燈片、白磷、薄銅片、大燒杯、熱水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火是燃燒的一種現象。在日常生活和過去的學習中,我們曾見過或遇到過許多燃燒的事例,你見到過哪些燃燒的事例嗎?請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學生活動]在學生髮言過程中,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同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以鼓勵為主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師:剛才同學們非常踴躍地討論了我們常見到的燃燒現象,比如,篝火晚會、煤氣燒菜、奧運聖火、火箭發射等。還有第二單元學過的碳、硫、鐵、鋁箔等在氧氣中的燃燒等。雖然燃燒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燃燒的現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你知道燃燒的這個共同特徵是什麼?我們能不能對燃燒下定義呢?

[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從燃燒的現象(發光、發熱)和有新物質產生兩個方面討論燃燒的特徵,並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交流,彙報自己的觀點,最後形成燃燒的定義。

[小結]燃燒的定義:呵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師: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那麼,大家想過沒有,什麼樣的物質在什麼條件下才能燃燒?也就是説。燃燒需要什麼條件呢?下面我們一起進行實驗探究。

二、實驗探究

1、燃燒的條件。

[實驗l]學生分組進行教材中“活動探究’’的實驗。,教師巡視各組,及時肯定學生的正確操作並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事實得出正確的結論。

[討論](投影)

(l)由上述實驗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燃燒的事實,説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2)由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説明燃燒還需要什麼條件?

(3)由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人氧氣(或空氣)後燃燒的事實,再次説明燃燒需要什麼條件?

(4)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哪些條件?

師:通過同學們進行的實驗探究及問題的討論,這些事實有力地説明了,物質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可燃物(即物質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温度。

組織學生認識常見物質,例如木材、木炭、酒精、無煙煤等着火點。

2、滅火的原理及方法。

師:火給人類帶來了熟食和温暖,但火一旦失控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同學們你知道生活和生產中通常採用的滅火方法嗎?請各小組將你們所知道的滅火方法填人表格,比一比哪個小組知道的最多。

(投影) 滅火的事例和方法

┏━━━━━━━┳━━━━━━━┓

┃ 災火事例 ┃ —,方法 ┃

┣━━━━━━━╋━━━━━━━┫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將各小組的討論結果用投影進行展示評講。

[討論]下面請各小組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把剛才滅火的方法進行歸類,並想一想它們之間有沒有聯繫。然後歸納小結。

[小結]

(1)可燃物跟空氣隔絕;(2)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點以下。

師:你們能否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滅火的方法呢?

組織學生進行教材中[實驗7-1]的實驗。根據實驗現象進一步驗證了滅火的方法,然後根據這個滅火的原理設計一個簡易的滅火器。

[錄像展示]生活中幾種滅火器:(1)泡沫滅火器;(2)乾粉滅火器;(3)二氧化碳滅火器。同時分別介紹它們的滅火原理和適用範圍。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師:每年我國因地下煤礦的礦井內瓦斯爆炸,化工生產的工廠爆炸、煙火爆炸等災難,造成的經濟擄失上億元,造成人員傷亡上千人!多麼怵目驚心數據啊!那麼我們作為有知識的青少年,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懂得利用科學知識為民造福,把災難雕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易矧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除了可燃性氣體能發生爆炸外,麪粉、煤糕等粉塵也能發生爆炸嗎?

[實驗2]演示教材中[實驗7-2]注意:該實驗中鼓氣球與金屬罐之間的連按管可稍長一些,人應遠離金屬罐,以防危險。此實驗用的麪粉應乾燥,金屬罐可用八寶粥空罐等。

實驗完畢,請同學們觀察現象並進行分析。諾同學們閲讀教材第1 3 2頁最後一自然段,總結易刪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小結]

(l)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2)展示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投影:見教材中圖7-12所示)

課後小結

師:學完本課題你應該知道:

1、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燃燒需要三個條件:(l)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點)。

2、滅火的。原理:

( l)。消除可燃物或隔離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温度降到着火點以下。

3、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藏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

九年級上冊化學公開課教案 篇四

鐵的性質

【教學目的】

1、瞭解鐵的重要物理性質

2、掌握鐵跟氧氣、酸及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現象和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使學生對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有一個概括的認識。

3、使學生對鐵及鐵製品鏽蝕的原理和一般防鏽方法有一個常識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對鐵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1.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2、建立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結果有很大影響的觀點。

【教學方法】講述法、實驗法

【教學用具】試管

【教學過程】

在前幾章中,我們學習了氧、氫、碳等非金屬的一些性質,在這一章中,將主要學習一種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用途廣泛的金屬--鐵,我們將介紹鐵的一些性質。以及一些常見金屬的知識。

“鋼鐵”這個名詞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鋼並不等於鐵,雖然鋼的主要成分是鐵,但在性能方面跟鐵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鐵的性質。

一、鐵的物理性質

純鐵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為7.86克/釐米3,熔點為1535℃,沸點為2750℃,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

日常生活中的鐵製品一般都不是純鐵,討論金屬的物理性質主要從色、態、光澤、熔沸點、密度、導電、導熱性質和硬度等方面來研究。

二、鐵的化學性質

1、鐵與氧氣的反應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鐵可以氧氣中劇烈燃燒,鐵還可以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來製備氫氣,這些反應能説明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

在第一章中,我們已經學過鐵可以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怎樣的?那麼,鐵在常温下會不會與氧氣反應呢?

演示:演示實驗6-1

現象: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鏽了,第二、第三支試管中的鐵釘沒有變化。

討論:鐵在什麼條件下容易生鏽。

答: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鏽,鐵生鏽是鐵與氧氣和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的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鐵鏽的成分很複雜,主要是氧化鐵,鐵鏽很疏鬆,易吸水,因此,鐵製品表面的鐵鏽如不及時除去,會加快鐵製品的生鏽速度。

討論:怎樣防止鐵生鏽?

防止鐵生鏽可採用將鐵與空氣隔絕,或保持空氣的乾燥,當然第二種方法不可行;所以一般採用與空氣隔絕,如在鐵製品的表面噴上一層漆,在一些鐵製品表面鍍上其他金屬或通過化學反應使鐵製品的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鐵製品的表面塗上一層保護膜,以防生鏽。

九年級上化學教案 篇五

1、內容和進度:完成2 -1 脂肪烴 一節的教學

第1課時:烷烴 第2課時:烯烴

第3課時:炔烴、脂肪烴的來源及其應用 第4課時:習題講解

2、重點和難點突破

教學重點:1、烯烴、炔烴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

2、乙炔的實驗室製法

教學難點:烯烴的順反異構

附導學案: 2-1 脂肪烴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瞭解烷烴、烯烴代表物的結構和性質等知識

2、瞭解乙炔和炔烴的結構、性質和製備等知識

3、瞭解烯烴的順反異構概念、存在條件和脂肪烴的來源

二、預習內容

(一)、烷烴和烯烴

1、分子裏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 結合成 ,碳原子剩餘的 跟氫原子結合的烴叫烷烴。烷烴的通式為 ,烷烴的主要化學性質為(1) (2)

2、烷烴和烯烴

(1)烯烴是分子中含有 的 鏈烴的總稱,分子組成的通式為cnh2n,最簡式為 。烯烴的主要化學性質為(1) (2) (3)

(3)順反異構的概念

(二)乙炔

1、乙 炔的分子式 ,最簡式 ,結構簡式

2、電石遇水產生乙炔的化學方程式為 3、乙炔燃燒時,火焰明亮並伴有濃烈的黑煙,這是因為乙炔

4、乙炔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炔烴典型的化學性質有(1) (2) (3)

(三)脂肪烴的來源

根據課本p35頁【學與問】,閲讀課本p34~35,完成下表:

石油工藝的比較:

工藝 原理 所得主要產品或目的

分餾 常壓分餾 利用各組分的_______不同 石油氣,_______, , 減壓分餾 利用在減壓時,____ _降低,從而達到分離_______目的

催化裂化 將重油(石蠟)在催化劑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壓強下,將________斷裂________. 提高汽油的產量

裂 解 又稱______裂化,使短鏈烴進一步斷裂生 成_________

催化重整 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製取芳香烴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瞭解烷烴、烯烴、炔烴物理性質的變化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的關係

2、能以典型代表物為例,理解烷烴、烯烴、炔烴的化學性質

3、瞭解烷烴、烯烴、炔烴的特徵結構、烯烴 的順反異構和乙炔的實驗室製法

4、讓學生在複習、質疑、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增長技能,

學習重難點:

1、物理性質的規律性變化、烷烴的取代反應

2、烯烴的加成反應、加聚反應、烯烴的順反異構現象

3、實驗室制乙炔的反應原理及反應特點

二、學習過程

探究一:烷烴、烯烴的熔、沸點

閲讀p28思考和交流

思考; 烷烴的沸點與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數 之間的關係

(a)隨着分子裏含碳原子數的增加,熔點、沸點逐漸 ,相對密度逐漸 ;

(b)分子裏碳原子數等於或小於 的烴,在常温常壓下是氣體,其他烴在常温常壓下都是液體或固體;

(c)烷烴的相對密度 水的密度。

(d)分子式相同的烴,支鏈越多,熔沸點越

練習:比較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沸點高低

探究二:烷烴和烯烴化學性質

1、烷烴的化學性質特徵反應

(1) 甲烷與純鹵素單質(cl2)發生取代反應,條件:

(2) 反應式

2、烯烴的化學性質

(1)燃燒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整套教案 篇六

九年級化學《燃燒和緩慢氧化》教案模板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燃燒和燃燒的條件,瞭解滅火的原理;

瞭解爆炸、緩慢氧化和自燃現象,及它們與燃燒之間的區別和相互聯繫。

能力目標:

在學習了以上知識後,引導學生聯繫生產和生活實際,得出防火、滅火、及預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的科學態度;

使學生了解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觀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在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後,安排了燃燒和緩慢氧化。這樣能使學生認識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現象,瞭解其基本原理。

本節教學內容較多,其中包括有發熱發光現象的劇烈氧化(燃燒),有不發光熱、現象也並不顯著的緩慢氧化(金屬的腐蝕和呼吸等)。在燃燒的問題上,講到了燃燒的條件,又要學生討論滅火的條件,簡單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間裏發生急速燃燒時的爆炸,也談到了從緩慢氧化自發地轉變為劇烈氧化的自燃。為了使學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這些現象的本質都是氧化。只是由於條件不同而發生了不同的現象。從而使學生自然的認識到:自然界的一切規律都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而規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條件存在,變化就會依一定方式進展。

如果學生能對以上氧化反應的各個外因條件瞭解得比較全面、透徹,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滅火和預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學建議

要求學生了解:

①物質在空氣裏起氧化反應的時候是否有燃燒現象,決定於温度是否達到這種物質的着火點;

②物質在空氣裏的燃燒的急速程度,取決於可燃物跟氧氣的接觸面積大小;

③而急速的燃燒是否會引起爆炸,則決定於可燃物所處空間的大小和是否有氣態生成物產生。

④至於緩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則決定於氧化所產生的熱量能否散逸和進行緩慢氧化的物質的着火點高低。

針對第一點的教學,要做好演示實驗,首先提出問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每一個實驗結果得出什麼結論?從而由燃燒的條件引出滅火原理是什麼?即只需要燃燒的兩個條件不同時滿足就可。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區分幾種氧化,可列表對比,加深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燃燒和緩慢氧化

重點、難點:瞭解燃燒的條件,並利用來處理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引入:在一個有關火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話“火在宇宙中永存,沒有人時就有火。人類在其生活和生產的實踐中識火、用火、駕馭火,從而創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會。火是創造萬物的上帝,也是毀滅它們的死神。人們,可要小心用火呀。”

…本站 …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温暖,也帶來災難。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時又防止它引起的災難呢?這就需要我們知道:火是什麼?它是在何種條件下發生的?滅火的原理是什麼?

首先看第一個問題:火是什麼?

隨着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認識到所謂的“火”就是物質燃燒所發出的光和熱。燃燒是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劇烈的氧化反應。現在,燃燒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愈發密切,如:冶煉金屬、飛機飛行、輪船和火車的行駛、火箭發射、火力發電等,都要經過燃料燃燒過程。

設問:誰能對火做一科學的解釋?

板書:第四節 燃燒和緩慢氧化

一、燃燒:

演示實驗:要求仔細觀察並思考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討論:

1、為什麼薄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白磷和銅片上紅磷沒有燃燒?

2、怎樣使銅片上紅磷燃燒?怎樣使熱水下白磷燃燒?

討論總結:銅片上白磷燃燒是達到着火的温度而且又與空氣中氧氣接觸。銅片上紅磷不燃燒是沒達到燃燒的温度。熱水下白磷不燃燒是沒與氧氣接觸。使二者燃燒,紅磷可加熱達到燃燒的温度,而水下白磷燃燒需向水下通入氧氣。

小結:燃燒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一定的温度,另一是要與氧氣接觸。

板書:燃燒的兩個條件:

1、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

2、要使可燃物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温度。(這最低温度叫着火點)

討論:瞭解燃燒的條件後,想想滅火可採取什麼措施?其原理是什麼?

回答:根據生活經驗馬上回答:水、沙、濕的被褥、二氧化碳都可以用來滅火。

原理是隔離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或降温到着火點以下。

設問:炒菜時鍋裏的油起火,滅火措施是端鍋、潑水、蓋鍋蓋、灑沙土哪項為措施?為什麼?

回答:端鍋危險,油比水輕,用水不能滅火;蓋鍋蓋灑沙土都可以滅火。蓋鍋蓋為措施。

設問:如果酒精燈不慎碰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燒,應如何滅火?

回答:酒精與水互溶不能用水衝,可用濕布蓋滅。

思考:滅火的“滅”是在火上有一橫,祖先造字的意圖是什麼?(一橫就是要隔離火與空氣中氧氣的接觸。)

思考:

1、為什麼碳、硫、磷在空氣中、純氧中分別燃燒時現象不同?

2、設問為什麼刨花、小木塊比大木塊易燃燒?

討論小結:一是氧氣多少不同,二是可燃物的性質不同。

提問:同是木材,着火點不變,着火快慢的原因是什麼?

回答:小而薄的物質與氧氣接觸面積大,所以燃燒的快而劇烈。

小結:

板書:二、燃燒的現象

1、可燃物不同性質不同,決定燃燒的現象不同。

2、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3、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討論:50年代,廣東信宜縣鋸木廠,一位工人點火吸煙的剎時發生突如其來的大爆炸,造成了驚人的損失和死亡。請問鋸木廠、紡織廠、麪粉廠、油庫、煙花爆竹廠、礦井、煤氣站等地為什麼要嚴禁煙火?

小結:當空氣中混有一定濃度的可燃性氣體或大量的可燃性粉塵時,遇明火會在有限的空間迅速反應,體積急速膨脹會引起爆炸。

板書:4.爆炸:在有限空間內,由於急速燃燒放出大量能量,驟然產生大量氣體的現象。

投影:食物腐敗、酒與醋的釀造、堆放的秸稈、金屬的鏽蝕圖像。

討論:易燃物堆放太多、太久由於與空氣中氧氣發生很慢的氧化反應,熱量不斷聚積又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回答:熱量聚積能使食物變質,易燃物可能會引起自發燃燒。

實驗:白磷的自燃

板書:三、緩慢氧化和自燃

1、緩慢氧化:不像燃燒那樣劇烈發光、發熱的氧化反應。

2、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設問: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自燃之間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小結:區別是發熱的程度、反應的速率、是否發光等,但均屬氧化反應。

設問:易燃物、易爆物怎樣存放?搬運時怎樣才能避免意外事故?

討論:不能一起存放。因為萬一發生事故後滅火方式不同而不易處理。存放時不能堆的太高、太密、要注意通風……(閲讀)

安全知識教育:常見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課堂練習:

1、把一小塊白磷放在盛有80 水的燒杯中,白磷並不燃燒,這是因為( )

(A)温度沒有達到着火點 (B)温度超過着火點

(C)白磷的質量太小 (D)白磷沒與氧氣接觸

2、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相同點是( )。

(A)需要點燃 (B)很劇烈

(C)放出大量的熱 (D)屬於氧化反應

3、白磷的着火點40℃,少量白磷應保存在( )。

(A)冷水中 (B)氧氣中 (C)空氣中 (D)煤油中

4、不能考慮用於油井滅火的措施是( )。

(A)設法阻止石油噴射 (B)設法使火焰隔絕空氣

(C)設法降低石油着火點 (D)設法降低油井温度

答案:

1.D;2.D; 3.A; 4.C

板書:

第四節 燃燒和緩慢氧化

一、燃燒:

燃燒的兩個條件:

1、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

2、要使可燃物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温度。(這最低温度叫着火點)

二、燃燒的現象

1、可燃物不同性質不同,決定燃燒的現象不同。

2、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3、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4、爆炸:在有限空間內,由於急速燃燒放出大量能量,驟然產生大量氣體的現象。

三、緩慢氧化和自燃

1、緩慢氧化:不像燃燒那樣劇烈發光、發熱的氧化反應。

2、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探究活動

小實驗-製作防火材料

實驗步驟及現象

1、用氯化銨溶液制防火布

把布在飽和氯化銨溶液中浸濕,取出晾乾。將處理後的布放在火焰上燒烤時,布只是冒煙,離開火焰,布完好無損。用這種方法處理過的紡織品可用於防火。

2、用明礬做防火紙

將紙的一部分在明礬溶液中浸濕,晾乾後,點燃未經處理的另一半,可以觀察到火焰燃至明礬溶液浸泡過的痕跡處時便熄滅了。經明礬溶液處理過的材料可用於防火。

3、防火木材

取一根火柴,將其後半部分浸入由1份碳酸鈉和3份水形成的溶液中。把火柴取出晾乾,划着火柴後發現,火焰燃至浸過碳酸鈉溶液的部分時,火柴便熄滅了。

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 篇七

《生活中常見的鹽》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複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酸、鹼、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生。

(2)歸納鹽的相似化學性質。

(3)根據不同標準將物質分類。

2、過程與方法

(1)會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

(2)會觀察實驗現象,並能通過討論、歸納整理實驗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係。

(2)進一步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而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1、鹽的相似化學性質。

2、物質的分類。

【教學難點】

鹽的化學性質。

教學工具

【教具準備】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碳酸鈉、碳酸氫鈉、試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帶橡皮塞的導管、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活中幾種常見的鹽及C032-(或HC03-)離子的檢驗,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鹽的相關知識。

【活動與探究1】

請同學們按教材P75“探究”要求進行活動。

1、歸納出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

2、按要求判斷表中物質能否發生複分解反應。

【歸納總結】

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

1、溶於水的鹼有五種:K0H、Na0H、NH3o H20、Ba( 0H) 2、Ca( 0H) 2。

2、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溶於水。

3、鹽酸鹽不溶於水的有AgCl。

4、硫酸鹽中不溶於水的有:BaS04;微溶於水的有:CaS04、Ag2S〇4。

5、碳酸鹽大多數不溶於水。

【提出問題】

上一單元我們學習酸鹼的化學性質時,發現並歸納出了酸、鹼的通性,那麼鹽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呢?

【交流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並交流鹽有哪些化學性質。

【歸納總結】

師生互動,歸納鹽的化學性質

1、鹽+金屬→新鹽+新金屬

如:Fe + CuS04=Cu + FeS04 Cu +2AgN03=2Ag+Cu(NO3)2

反應條件:①鹽必須為可溶性鹽;②“前換後”即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外)。

2、鹽+酸→新鹽+新酸條件:滿足複分解反應條件即可。

3、鹽+鹼→新鹽+新鹼條件:①滿足複分解條件,②反應物均必須可溶。

4、鹽+鹽→新鹽+新鹽條件:①滿足複分解條件,②反應物均必須可溶。

【隨堂鞏固練習】

依據鹽的化學性質及反應條件,判斷下列反應能否發生,能的請完成化學方程式,並説明理由。

①Zn+CuC12 —— ② Fe+AgC1——

③K+CuS04 —— ④MgC12+Zn——

⑤BaC12+HN03—— ⑥BaC12+H2S04——

⑦AgN03+HC1—— ⑧K2C03+HC1——

⑨BaC12+K0H—— ⑩Mg(0H)2+CuC12——

【活動與探究2】

請同學們分組按教材P76‘討論”中的要求進行活動,然後做好歸納。

【交流討論】

1、根據物質的組成是否單一,可以把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淨物。

2、在純淨物中,根據組成元素的異同,可以把它們分成單質和化合物。

3、在單質中,可以按性質的差異把它們分為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組成的差異把它們分成酸、鹼、鹽和氧化物。

【歸納總結】

課後小結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歸納出鹽的化學性質及物質的分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應學會利用複分解反應條件及酸、鹼、鹽間的反應規律,判斷酸、鹼、鹽間的複分解反應能否發生,並能寫出正確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課後習題

【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並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