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精品多篇)

優秀高中政治教案 篇一

【自主探究】

1、實用主義者詹姆士認為,“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真的’或者説,‘是真的,因為它是有用的’,兩句話的意義是一樣的”。詹姆士關於真理的説法錯在哪裏?在人們認識事物時,什麼樣的結論能夠被稱為真理?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為何會有真理和謬誤的區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説法正確嗎?

2、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後的兩千多年裏,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使用的真理。隨着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於球面認識的不斷深入,這一定理的侷限性逐漸暴露出來。

19世紀,俄國數學家羅巴且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和小於180°。隨後,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和大於180°。羅巴且夫斯基和黎曼的發現是否表明,歐幾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是什麼原因使人們認識到歐幾里得定理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真理?

3.1965年7月以來,人類利用宇宙探測器探測火星的活動一直沒有停止。__年,人類近距離拍攝到火星的表面有許多類似月球表面的坑洞,並觀測到火星表面的氣温、氣壓等現象。人類對火星的認識還會發展嗎?為什麼?

【難點突破】

1、全面理解真理是客觀的

(1)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一種認識符合客觀對象就是真理,否則就是謬誤。

(2)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最本質的屬性就是客觀性。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按是否與客觀實際相符合,而絕不能因人而異,或以某些人的主觀需要為轉移。真理的客觀性是任何權勢都抹煞不了的。

(3)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説法:“真理不是個人認可的,而是社會上多數人公認的東西。”把真理歸結為多數人公認,仍然是侷限於主觀認識範圍以內。某種認識是否是真理,並不在於承認人數的多少,而在於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4)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應當堅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論他的出身、社會地位、職業狀況等如何,只要他的認識和客觀對象相符合就是真理。

2、辨析比較:真理與謬誤

區別: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則的區別、嚴格的界限,二者涇渭分明,互相對立,不能混淆。

聯繫:真理與謬誤之間又具有統一的一面。

(1)真理與謬誤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沒有謬誤作比較,就無所謂真理;沒有真理作比較,也就無所謂謬誤。事實上,在人的認識過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無謬誤。任何人,包括偉人在內,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錯誤的發生。

(2)真理與謬誤相互轉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都有它適用的範圍和條件,如果超出這一範圍和條件,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另一方面,謬誤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轉化。謬誤之所以發生,往往是因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條件,因而,只要再回到論題適用的範圍,恢復它存在的條件,謬誤就會轉化為真理。謬誤向真理轉化的另一種含義是指人們可以從錯誤認識中引出真理性的認識,錯誤認識成為正確認識的先導。

【思維拓展】

1、人的認識是有限的,而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1)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裏的人是指“單個人”,單個人由於受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的制約,在一定時期內對具體事物的認識只能達到一個層次、一個方面、一個階段。就每個人來説,就認識的每一次實現而言,認識是有限的。

(2)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這裏的人指的是“人類”,因為人有主觀能動性,能夠隨着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認識。就整個人類的無限發展和人類認識不斷前進的歷史趨勢而言,認識又是無限的。

2、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

(1)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科學理論是真理性認識的系統化。認識和理論都有正確的成分,但又含有非科學的因素。真理、科學理論則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觀本質。

(2)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都來源於實踐,都是主觀性的東西,都統一於實踐,都應該接受實踐的檢驗。它們的內容都是客觀的,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們的形式都是主觀的。科學理論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理論,是真理性的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都屬於人們的認識範疇。

【熱點問題鏈接】

__年10月28日,由中、美、英等國科研機構發起的大型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千人基因組計劃”在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發佈了迄今最詳盡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同時也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了在基因研究技術手段上的收穫。

“千人基因組計劃”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於__年啟動,旨在繪製迄今最詳盡、最有醫學應用價值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現在報告的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分析成果。這一成果在醫學等領域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比如通過參照圖譜,可以方便地找出致病的基因變種。它標誌着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用認識論的有關知識談談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附:參考答案

【自主探究】

1、詹姆士關於真理含義的理解是錯誤的,是一種實用主義真理觀。只有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認識才能夠被稱為真理。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由於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其中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認識則是謬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正確的,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權力、地位等)為轉移。

2、歐幾里得定理是真理,但它的成立是有條件的。隨着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球面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認識到歐幾里得定理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都是相對於特定的範圍和過程來説的,都是具體的歷史的。超出了這一條件和範圍,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也會成謬誤。所以真理和謬誤相伴而行,我們不用怕犯錯誤,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

3、回答是肯定的。人的認識能力是不斷髮展的。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社會實踐也是不斷髮展的,人的認識能力必將隨着社會實踐發展、隨着認識工具的不斷豐富而不斷髮展,從而對火星獲得越來越深刻的認識。

【熱點問題鏈接】

(1)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中、美、英等國科研機構發起的大型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千人基因組計劃”,並進行人類基因的研究,就是希望未來獲得真理,使主觀符合客觀。

(2)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着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髮展的,因此,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對人類基因的正確認識必然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獲得。

(3)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自十年前“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以來,因為難以同時對許多人進行基因測序,基因研究一直只在較小的層面上進行,此次研究不僅使大規模測序成為可能,還繪製了一個詳盡的基因圖譜以供比對,這標誌着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高一政治教學設計 篇二

【設計理念】

本框題是本課乃至於本單元教學的落腳點。讓學生瞭解和認識消費,最終是為了使其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消費,崇尚健康的消費方式,選擇正確的消費行為,用正確消費觀指導自己的消費,所以對學生的生活選擇具有重要的意義。據此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活動教學法,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做中學,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正確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認知圖式。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辯論中澄清認識,在社會實踐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經濟生活中包含的經濟學道理,學會獨立分析,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識分析

從地位看:《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單元的三課的第2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消費的影響因素、類型和結構,而讓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其正確消費,因此,本框題在經濟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題主要從學生個人認知的角度,瞭解各種消費心理的基礎上,自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因此,它在整課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教學的關鍵部分。

從具體內容看:本框題包括兩目內容,“消費心理面面觀”、“做理智的消費者”兩個問題,其內在聯繫是先分析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各種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對其進行具體分析,進而引導學生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做合理的消費者。

2、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分析

(1)關於消費心理認識是行動的先導,但是隻有正確認識才能幫助人們進行正確的行為選擇。認識源於實際但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正確認識的形成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經濟生活中,人們的消費心理往往指導着人們的消費行為。各種消費心理的形成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一旦形成必然會影響自己的行為選擇。所以在教學中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或提供典型案例,去分析各種消費心理的特點,呈現不良消費心理導致的不良後果,讓學生體會、感悟、認同正確消費心理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

(2)關於理智消費者應踐行的原則認識對行為有指導作用但不會直接導致該行為的發生,所以即使人們有同樣的認識也不一定必然選擇同樣的行為。在經濟生活中,人們的消費行為往往具有多樣性,消費多姿多彩,導致的後果也多種多樣。有的消費行為只考慮了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如過度消費、盲目消費等,不僅可能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債務,而且造成資源浪費;有些行為只考慮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忽視了他人、國家乃至與人類的共同利益,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就因該廠到多樣化的消費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是利國、利民、利己的,應該是能夠把個人利益、他人利益、國家利益、人類共同利益統一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學中力求從多樣化的行為選擇導致的多樣化後果中讓學生認同個人消費應該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知識學習意義分析

(1)通過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以及求實心理的基本特徵的探究,有利於培養其思維的批判性,樹立正確消費觀,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消費。

(2)通過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基本消費原則的理解和建構,有利於幫助學生選擇正確的消費行為,特別是有利於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實力和增強環保意識,自覺落實環保行動。

4、教學建議與學法指導説明

(1)活動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2)合作探究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學情分析】

1、原有認知發展分析

學生通過上一節的學習已經理解了有關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類型和消費結構的知識,同時形成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同時學生應該形成了關於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初步認識,但是比較模糊具體這些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起點和基礎。

2、原有知識結構分析

從知識邏輯的生長角度來説,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方面的知識,具備初步的經濟學思維能力。

從現實經驗來説,所帶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見多識廣,消費多樣化,對相關的指示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3、非認知因素分析

由於教學設施的制約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學生先期建立的知識有缺陷和不完善。受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有不少學生分析問題時容易走極端在教學時要做好相關的預設,並有準備地對待課堂上實際生成的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教學,在知識上使學生能夠識記主要的消費心理;理解,正確理解四大消費原則,評價各種消費心理;運用所學知識聯繫實際分析問題,例如根據理智消費原則,模擬家庭消費計劃,説明怎樣才算一個理智的消費者。通過教學,在能力上使學生能夠進行初步的理論抽象思維,能夠參與生活實踐,培養其在抽象理論指導下分析具體現象的能力,運用經濟理論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培養其關注現實生活及動手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模擬或創設一定的情境,組織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情境去探索、思考、自我建構相關的事實和知識如主要的消費心理,理智消費四原則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過程中培養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明確在新時代要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培養其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以及避免盲從等消費觀念,從而成為理性消費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作理智的消費者

2、教學難點作理智的消費者

【教學方法】活動教學法、案例法、情境教學法、比較法、歸納法等

【教學環境】

學生可能獲得的學習環境——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或實地考察環境等);

文本、圖片或音視頻資料——登錄新浪、網易等門户網站,可以獲得新聞報道、視頻播報等資源;

【教學思路】

由生活情景導入新課——結合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學習各種的消費心理,——探究學習作理性消費者應踐行的四大原則——小結——探究運用

2021高一政治教案 篇三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四種消費心理的含義。

2、理解怎樣正確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

3、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內涵。

4、理解艱苦奮鬥在今天並不過時。

5、根據理智消費的原則,模擬一 份家庭消費計劃。並結合個人行為,説説怎樣才算應該理智的消費者。

(二)能力目標

1、學習“消費原則”時,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模擬一份家庭消費計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本框學習,向學生進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針對今天環境污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3、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養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等 消費觀念,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做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難點

適度消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消費的類型、消費結構的變化,也重點學習了影響消費的因素,知道我們的生活消費受居民收入、消費品價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實,我們的生活消費不僅受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受消費心理的影響,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

二、進行新課

(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消費心理面面觀

教師點撥:我們的消費往往受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這些外部因素常常影響到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使消費帶有複雜性。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點評: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這種消費會受別人行為、別人評價的影響。人們追隨時尚的心理,往往能夠引發對某類、某種風格的商品的追 求,並形成流行趨勢。商家往往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來推銷總結的商品。所以,我們是否消費應該從實際出發,不能盲目從眾。

(2)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活動:我們應該看待這種消費行為?

教師點評:青年人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個性的展示往往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體現出來。這雖然推動了新工 藝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活動:即在消費時綜合考慮商品的價格、質量、售後服務等各方面情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跟風買,搞攀比。

總之,人們的消費行為往往受到多種消費心理的影響。當然,不同的消費心理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們常常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消費心理,使我們的消費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1)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教師提問:什麼是適度消費?對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如何理解?

學生活動:認真閲讀教材內容並熱烈討論,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師總結: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原則就是要求人們的消費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

理解這一原則注意:一方面,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的收入相適應,自己的收入既包括當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也就是要考慮收入能力這個動態因素。因為,信貸消費與人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有直接的關係。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 否則,一方面,會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會影響社會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當前我們國家已經形成買方市場,應該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帶動作用。

(2)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教師活動:承接前面問題的總結,繼續設問: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況下,人們的消費還受什麼因素影響? 我們在消費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教師活動: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人們的消費行為始終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例: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並且這些心理往往相互聯繫,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因此,在消費中我們要儘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做到合理消費,大家認為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並發表見解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總結:

首先,在消費中注意避免盲目從眾。

盲目從眾是消費中常見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也是對普通消費者影響的一種消費心理現象。因為,人們的消費行為始終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例: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並且這些心理往往相互聯繫,共同影響人們的消費。因此,在消費中我們要儘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理性消費。

其次,要儘量避免情緒化消費。它是個人消費受到情緒的影響,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費選擇的現象。往往是心血來潮、一時頭腦不冷靜,事後發現這種消費選擇並不適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費時,要注意保持冷靜。

最後,要避免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因為,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結構是不斷變化與改善的,我們的選擇也要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

教師活動:我校餐廳經常使用發泡塑料盒 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大家對次有何看法?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並發表見解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總結 :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就是指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因為,隨着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的嚴重短缺,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大家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去從事綠色消費,即: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希望同學們能真正把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做個綠色消費者。

教師活動:大家辯論:我們還應該不應該堅持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學生活動:根據自己的觀點自動分為辯、反兩方,對上述問題展開激烈爭論。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與興趣。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辯論作點評、總結: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勤儉節約 、艱苦奮鬥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一種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精神,它是永遠不過時的。特別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還面臨人口、資源等壓力,我們更應該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從個人思想品德的修養角度講,有利於個人優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當然,不能把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約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説不要浪費。

總之,以上四個原則,是科學消費觀的具體要求,我們要理解和掌握這些原則,並用他們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既有益於個人,也有益於社會,將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影響人們消費的幾種消費心理和幾種科學的消費觀。

四、實例探究

[例1] 目前,在歐美一些國家,人們崇尚綠色消費,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 綠色消費是一種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具有仿 效性和盲目性

B. 綠色消費是一種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不利於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

C. 綠色消費是一種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符合實際,有利於提高個人生活的質量,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值得推廣和提倡

D. 人們對綠色消費的崇尚具有從眾性,不可能是基於對科學認識的統一性而引發的

答案:C

[ 例2] 有位準備買汽車的消費者説“新車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車,開始貶值。對我來説,汽車只是一種為我服務的工具,什麼品牌無所謂,關鍵是質量要好,價格要實在。”從消費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 ( )

A.攀比心理 B.求實心理

C.適度消費 D.盲目從眾

答案:B

[例3]近幾年來,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這主要表明( )

A. 生活消費必須與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B. 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

C. 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方式、觀念,提高消費合理性

D.要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反對大吃大喝

答案:C

[例4]近幾年來,在許多大城市居民利用雙休日、節假日念夜大、電大,給自己充電蔚然成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長。城市居民的這種消費趨勢( )

A、是量入為出的適度消費

B、看到了知識就是力量,是發財致富的根本途徑

C、是從眾心理的體現,具有盲目性

D、懂得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要協調發展

答案: D

五、課餘作業

1、深入社會實際,寫調查報告:中學生消費心理調查

2、撰寫小論文:艱苦奮鬥是不是已經過時、適度消費之我見等

課後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習題

完成課後同步練習題。

板書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021高一政治教案 篇四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教學目 標

1、知識 方面:

識記消費心理的種類,學會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理解四大消費原則。

2、能力方面:

着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和參與生活實踐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節約、環保和綠色消費理念,形成科學合理的消費模式,養成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等消費習慣,培養學生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原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瞭解了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隨着我國經濟發展和收入增加,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影響人們消費的除了客觀因素以外,還有消費心理等主觀因素。今天我們就從認識幾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入手,通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會如何做到理性消費。

(推進新課)

3-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板書)

組織學生看書,簡單的瞭解教材框架體系

一。 消費心理面面觀(板書)

幻燈片展示:情境(一)“人家穿什麼,我也穿什麼”

設置問題:這是一種怎樣的消費心理呢?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從眾心理。

(幻燈片展示)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幻燈片展示:情境(二)“看我的髮型潮不潮?”

設置問題: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引發的消費?學生回答略

學生分三組分別討論爸爸、小明和媽媽的消費心理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求異心理。

(幻燈片展示)2.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幻燈片展示:情境(三)“展示明星們的豪華婚禮”

設置問題:這是一種什麼消費心理呢?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攀比心理。

(幻燈片展示)3.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幻燈片展示:情境(四)“展示一個對話情景材料”

設置問題:這是一種怎樣的消費心理呢?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一種求實心理。

(幻燈片展示)4. 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特點、評價及態度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

(過渡)通過以上學習,大家已經瞭解了影響消費行為的幾種常見的消費心理,其中有科學的,有非科學的,在生活消費中要做一名理智的消費者,必須堅持科學的消費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二。 做理智的消費者(板書)

(幻燈片展 示)合作探究交流1

學生回答略

(幻燈片展示)1.量入為出 適度消費

設置問題:提倡貸款消費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矛盾嗎?為什麼?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量入為出的“入”既指當前收入,也包括未來預期收入,只要一個人當前的貸款數量不超過自己的償還能力,他的消費就依然是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所以貸款消費與適 度消費不矛盾。

(幻燈片展示)合作探究交流2

學生回答略

(幻燈片展示)2.避免盲從 理性消費

怎樣做到理性消費?師生共讀課本P21一段話,堅持“三個避免”

過渡:我國早就禁止生產不可降解塑料袋、餐盒等,實施了限塑令,

國家為什麼這樣做呢?

(幻燈片展示):情境圖片:草原退化、白色垃圾、煙塵等造成的污染

請回答“在日常生活消費中,我們可以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學生回答略

(幻燈片展示)3.保護環境 綠色消費

設置問題:什麼是綠色消費?有哪些要求?(師生共讀課本P22總結綠色消費的含義及特點)

(幻燈片展示):情境圖片:“有錢我們就能這樣花嗎?”

學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歸納:儘管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逐漸的富裕起來,但是國家還不很發達,還有一些地區和家庭處於貧困狀態。所以我們國家要富強起來,我們自身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須勤儉節約 艱苦奮鬥。

(幻燈片展示):4.勤儉節約 艱苦奮鬥

板書

板書設計

3-2.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高一政治課程教案 篇五

一、説教材

1、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所學習的物質資料生產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是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決定性環節, 在《經濟生活》全書中承接第一單元的“消費”,並引出為何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及如何發展的問題,與後面幾單元內容一脈相乘,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學習本框還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工作中心,增強學生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工作熱情。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及其相互關係,瞭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意義及如何發展生產力;能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係,解釋現實經濟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②能力目標:本框重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擁護黨的基本路線;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3、教學重點、難點

①重點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確立理由:學生只有正確把握這對關係,才能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為什麼是發展生產力、我們為什麼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基本問題。

重點2: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確立理由: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有利於他們瞭解國情,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增強愛國情感及民族責任感。

②難點: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確立理由:生產與消費的概念比較抽象,對其關係不易理解。

關於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將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具體説明。

4、教材的處理

① 充分利用書上的漫畫,堅持“一圖多用”的原則。理由是:這樣既直觀,又體現例子典型性、精練性。

② 有選擇性地利用書中的5個探究活動。由學生自己閲讀材料,進行討論,並能聯繫國中已學知識,提煉觀點。理由是:這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懂得知識遷移,使教學更具啟發性。

二、説教法

常言道“教無定法”,這更是新課改形勢下不變的真理。針對本框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將採用如下方法:

1、探究討論法

理由:這體現新課改精神,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案例分析法

理由: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於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3、多媒體演示法

理由:利用多媒體設備,能更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提高課堂教與學的效率。

三、説學生

總體上,高一年學生面臨“初高中知識及學法的轉折”,尤其要注重初高中知識及學法的共性與個性。同時,學生素質整體上呈現“兩頭尖、中間大”的多層次特點,要求因材施教。

具體地説,學生學習了第一單元有關消費的知識,對消費的作用有初步瞭解,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這個問題他們在九年級也初步接觸過,但對生產和消費的辨證關係的幾個層面、如何發展生產力等問題他們並未深入瞭解,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

四、説學法

教與學是相通的,教師的教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通過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如下學法:

1、案例分析法

理由: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有效閲讀法

理由:這是為了克服以前那種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不科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巧妙記憶、巧妙閲讀。

3、知識遷移法

理由:初高中知識聯繫有利於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五、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活 動 內 容 引 出 話 題 使 用 手 段 預 期 效 果

教師:

展示一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務的圖片 人們消費的商品和服務從何而來? 幻燈片

現場實物(課桌、多媒體設備、風扇等) 讓學生能夠鞏固已學的消費類型的知識;初步懂得消費不是由主觀決定,而是由客觀物質狀況決定。做到“温故而知新”。

學生小結:(略)

教師總結:商品和服務不能憑空想象,必須通過生產創造出來。

學生:分類説明

2、實施教學任務一:

活 動 內 容 引 出 話 題 使 用 手 段 預 期 效 果

學生:

多角度解讀標題“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第一目內容) 幻燈片

(展示漫畫、圖片) a.通過漫畫的討論分析及幾組相關問題的解決,進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啟發式教學,激活學生內在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得出正確結論,掌握“生產決定消費”的觀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的。

b.通過形象比喻及相關圖片的展示,調動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討論分析:(略)

教師提問:

① 漫畫“今非昔比”中,坐擁江山和美人的皇帝為何坐不上飛機、吹不了空調?

(為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② 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馬車,,現代普通人卻能坐上飛機,説明了什麼問題?

(為得出“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③ 飛機比馬車快得多,高檔得多,説明了什麼變化?這種變化得益於什麼?

(為得出“生產決定消費是質量和水平”)

④ 假設萊特兄弟沒有發明飛機,人們會不會有飛上藍天的衝動或嚮往?這種嚮往能否實現?

(為得出“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教師:側重於標題的邏輯關係

學生思考解答:(略)

附加:回答①後,教師給出形象比喻:種瓜→得瓜→吃瓜。

回答②後,展示一組説明消費方式變化的對比圖片。

回答③後,展示漫畫“濟公新傳”。

教師總結: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師生共同分析探究活動2: “以上消費觀念,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有什麼聯繫?” 學生小結:(略) c.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探究活動的問題,可以鞏固知識點的學習。

教師總結:

生產力水平落後,消費水平低,説明生產決定消費。

3、實施教學任務二:

活 動 內 容 引 出 話 題 使 用 手 段 預 期 效 果

學生:

解讀探究活動3:(見p33)

“消費對生產有什麼影響?” 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幻燈片

(展示文字材料) 通過對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強學生的閲讀理解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分析案例,掌握“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的觀點,再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學生分析:(略)

教師總結:(演繹法)

①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被消費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才算最終完成。

② 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如:人們消費黑白電視時,希望能看彩色圖象,刺激生產者調整生產,並實現升級)

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新的'產業的出現和成長。(如:彩電消費成為熱點時,帶動了彩電業的發展)

③ 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能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因為生產離不開人的作用,要發揮人的生產作用就必須讓其進行消費,提高各方面素質)

教師:

參與學生的討論分析

4、實施教學任務三

活 動 內 容 引 出 話 題 使 用 手 段 預 期 效 果

教師提問:

從整個社會來看,是否生產出的產品一次性提供給人們消費,這個過程就簡單地停止了呢? “社會再生產”的概念及其四個環節的相互關係 幻燈片

(展示問題、圖示) 通過圖示,可以將社會再生產四個環節的相互關係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記憶深刻。

學生小結:(略)

教師總結: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中,生產是決定性環節,消費是最終目的和動力,分配和交換是橋樑和紐帶。(這組關係用圖示表示)

學生思考

5、實施教學任務四

活 動 內 容 引 出 話 題 使 用 手 段 預 期 效 果

(根據“生產決定消費”觀點)教師

提問:

要想提高消費水平該怎麼辦? 大力發展生產力

(第二目內容) 幻燈片(展示圖片、播放視頻) a.通過學生的有效閲讀,學會挖掘分析問題的角度,歸納知識點,讓學生真正做到自主學習,並能用政治語言分析問題,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把握知識間的聯繫,掌握“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及要求”,突出這一重點。

b.小組搶答、視頻播放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感受“快樂式學習”。

教師提示: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學生閲讀搶答: (略)

教師歸納:

① 必要性: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

b.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決定

c.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d.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② 如何發展(要求):

a.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項工作都應服從服務於該中心。

b.通過改革,調整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依靠科技,培養人才,尊重知識。(播放視頻,聯繫國中所學知識)

a.學生討論並解讀思考探究活動5:(p35)

b.實施小組搶答

6、課堂小結(用圖示方式展現)

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大力發展生產力

(要求)

生產 消費

設計意圖:直觀明瞭,高度概括。

7、課後作業:探究活動4(參見教材p34)

(要求:讓學生蒐集材料,進行必要調查,以小論文形式展現)

六、説板書設計

一、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

(1)生產決定消費

(2)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2、大力發展生產力

(1)原因/必要性

(2)如何發展/要求

(板書設計追求結構清晰,內容明確)

高一政治教學設計 篇六

一、考點導航

1、瞭解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2、理解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3、理解貨幣的基本職能

4、瞭解紙幣的含義,理解紙幣發行規律及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5、瞭解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6、瞭解外匯與匯率

7、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二、知識網絡(板書設計):

商品的含義、基本屬性貨幣的本質貨幣的產生、含義貨幣的本質價值尺度

揭開貨幣的貨幣的基本職能貯藏手段

神祕面紗其他職能支付手段

世界貨幣

紙幣的含義

神奇的貨幣紙幣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的優點

信用卡的含義

使用信用卡的優點

轉帳支票

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種類外匯現金支票

外匯的含義

外匯匯率(匯價)

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含義及意義

三、考點疏理

1、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①構成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用於交換。

②不同的商品能夠進行交換,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產品,生產它們都耗費了人的體力和

腦力,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③商品交換實質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交換。

(2)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係

①統一:任何商品都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

②對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時擁有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商品生產者和購買者,對於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可兼得。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把使用價值讓渡給購買者,而購買者為了得到使用價值。也必須支付相應的價值給生產者,當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離時,意味着交換的實現。

2、貨幣的產生、含義與本質

(1)貨幣的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貨幣的產生。偶然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貨幣產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換不是等價交換)

(3)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4)對待貨幣的正確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貨幣關係,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對於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注意】

(1)貨幣與商品的關係: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但與其他商品不同,貨幣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商品。

(2)貨幣與一般等價物的關係:一般説來,要求作為貨幣的商品具有以下四個特徵:價值比較大用較少的物品能進行較大的交換;易於分割,分割之後不會減少價值,又給交換帶來方便;便於保存,不會因為保存時間的長短而使價值發生變化;便於攜帶,以便在較大的範圍內進行交易。但商品交換關係很發達時,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就成為貨幣。所以馬克思説:“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3、貨幣的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

①含義:是貨幣作為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②原因之所以貨幣能充當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

③價格與價值的關係。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商品價格的高低與商品本身價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

①含義: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一定規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價格總額和貨幣的流通速度所決定。

③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關係:第一,區別: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貨幣的一種基本職能,而商品流通則是商品交換的一種形式。第二,聯繫: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於有了貨幣,才有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貨幣在這個流通過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這也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強調的是商品如何進行交換。有人説,流通手段強調的只是一個“點”,而商品流通則強調一條“線”。

(3)貨幣的其他職能

①貯藏手段。退出流通領域,作為財富被保存起來,必須是足值的貨幣。

②支付手段。是隨賒賬買賣出現的是買賣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貨幣。指貨幣越出國內市場,在世界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一般來説,只有貴金屬才能充當世界貨幣,現在某些紙幣也具有了這個職能。

【注意】

理解價值尺度職能,建議緊扣“衡量”、“表現”、“執行”。

4、紙幣的含義、發行規律,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1)金屬貨幣。金屬貨幣最初是以金銀條塊的形式流通。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2)紙幣

①紙幣的產生與演變。貨幣出現以後,推動了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金屬貨幣最初是以金銀條塊的形式流通的;而後出現了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與面額價值的鑄幣;後來有產生了作為價值符號的紙幣;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儲存、轉賬、購買、支付的“電子貨幣”。即:金屬貨幣——鑄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

②紙幣的`含義。紙幣是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的優點有:第一,紙幣印刷成本比金屬貨幣鑄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紙幣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可以防止貴金屬的無形流失;第三,紙幣比金屬貨幣更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

③紙幣的發行與流通。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如果不相符,則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經濟現象,勢必會影響人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

④紙幣代替金屬貨幣以後,人們通常把流通中的紙幣稱之為貨幣。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貨幣,主要是紙幣,因此,掌握有關紙幣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參與經濟生活。

【注意】

(1)紙幣的發行量客觀上是有一定的規定。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否則就會發生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

(2)共性:它們都是由於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實質與原因);都會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與經濟秩序(危害與影響);都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總量平衡與結構優化(對策)。

(3)其實,它們的不同點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

(1)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前者是用紙幣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後者是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

(2)經濟往來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義:信用卡是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②支票

含義: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收據。

種類: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

【注意】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發行牡丹卡、金穗卡、長城卡、龍卡。

5、外匯與匯率

(1)外匯

①外匯的含義及其特徵。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外匯是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資產,既可用於國際支付,還能兑換成其他形式的外幣資產。

②外匯與外幣。外幣與外匯是兩個既相聯繫,又有區別的範疇。首先,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匯不等於就是外幣,外匯中還包括外幣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其它外匯資金等內容;其次,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換的外幣才是外匯。

(2)匯率

①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兑換比率。它是在使用外匯時必須與本國貨幣折算而產生的。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説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兑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説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我國採用100單位的外幣兑換多少人民幣這種直接標價法形成人民幣外匯牌價。

②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外匯供給與需求、經濟增長率、利率水平、國家對於貨幣政策的干預、市場預期、外匯投機活動等。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國貨幣與外幣相比發生貶值與升值的變動。匯率變動的影響,包括升值和貶值的影響。

6、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

含義: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意義:對於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注意】

(1)外匯執行的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2)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貨幣一般不是本國貨幣,而是外國貨幣即外匯,對中國而言,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都是外匯。(首先,外匯包含外幣,但外匯不等於就是外幣,外匯中還包括其他內容,外匯的主要內容是外幣支付憑證。其次,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換的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兑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

(3)外匯主要是用於國際市場上國際間的結算。一般來説,在國內市場不需要支付外匯,只要支付本國貨幣即可。我國的本幣就是人民幣。

(4)下面以本國貨幣貶值為例説明對於經濟的影響。第一,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一方面,出口擴大引起需求拉動物價上升;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國內生產成本推動物價上漲,引起通貨膨脹。第二,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本幣貶值有利於本國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提高,貶值國的商品勞務等費用相對便宜,有利於吸引外國遊客,擴大本國旅遊業的發展。第三,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盪。

(5)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是從國家、人民、世界等三方面歸納。

7、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於存在着商品貨幣關係,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它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職能上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2)貨幣,俗稱金錢。對於金錢,要取之有道。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是光榮的;對於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於做最有意義的事。

(3)如何看待金錢,如何獲取金錢,如何使用金錢,體現出不同的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地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有利於國家社會,有利於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於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義。

高一政治課程教案 篇七

一、課標與教學要求

1、課程標準

描述幾種消費心理;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_ 消費心理,如從眾心理、求異心理、追求時尚等;

_ 針對消費觀念的變化和衝突,討論“艱苦奮鬥精神的時代意義”。

_ 主張“量入為出、理性選擇、轉變觀念”的意義。

2、教學目標

1、識記:主要的消費心理

2、理解:怎樣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

準確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含義

二、教材梳理

1、知識結構

從眾心理

求異心理

消費心理面面觀 攀比心理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求實心理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做理智的消費者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2、知識要點

人們的消費行為受_______的影響。這些消費心理主要有:

消費心理的表現 具體特徵 評價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追隨____ ,追隨_____ 。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追求________ 、________ 的效果。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出於“_______ ”、“_______”的炫耀心理

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講究_____ ,根據_______選擇商品。

做理智的消費者:

生產方式的變化推動着人們_______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不同_______之間的激烈碰撞。我們做理智的消費者,就是要踐行以下四項原則:

四項原則 具體要求

量入為出,________ 在自己的_____________之內進行消費。

________,理性消費 要避免跟風_______,避免______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__________的傾向。

保護環境,_______ 5R:①節約___,減少____。②綠色生活,_____選購。③____使用,____利用。④分類_____,循環_____。⑤保護_____,萬物共存。綠色消費的核心是:___________;主旨是 。

勤儉節約,_______ ①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 和 ;②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____大國,更要________;③艱苦奮鬥作為一種______,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3、解疑釋難

1、教學重點: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教學難點: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消費心理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3、誤區警示

區分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和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的不同點。

(1) 內涵不同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是指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不由自主地加入。他們的消費往往受別人評價的影響,受別人行為的帶動。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指一些人出於“向上看齊”“人無我有”的炫耀的心理引發的消費,而不在於商品的實用價值和所帶來的樂趣。

(2)消費者應該採取不同的'態度

對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要具體分析,不可盲目從眾;而由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不健康的消費,消費者要理性對待。

三、問題探究

情景設置:

心理測試

一羣人走進了世外桃源,景色優美。現在讓你選一個地方,在那裏建一幢房子住下來,你會選擇在哪裏?

A:看看大多數人在哪裏建,我就建在哪裏,大家在一起熱鬧,房子式樣什麼要和別人差不多,不要太突出。

B:大家在起沒有意思,瞧他們都建在山腳下,我這麼有個性的人怎麼能和他們一般,我要建在山腰上。

C;我的房子地段肯定要比別人的好,房子造型……要有新意,不能讓別人看貶了。

D:看看家裏的存款有多少,再根據地段方便與否選一個地方。

四、聯繫實際

LG空調讓“黃金週”變成“健康周”

據賣場促銷人員介紹,“消費者現在對空調消費更加理性了,儘管LG空調的價格與其它一些正在降價的產品相比價格略高,但是並沒有影響到消費者的選購熱情,以其突出的健康功能博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已經成為我們賣場裏空調銷售區域裏的焦點了。”消費者王先生的觀點也反應出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空調是夏季生活的常用品,而且是在封閉的環境中使用,產品的健康功能肯定是我首先要考慮的。選擇LG空調,就是由於它健康功能很強大,我們全家都覺得買空調就是要選最好的,不能因為價格便宜就選擇差的產品。”

隨着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關注生存環境,注重提高生活質量,落實到家電消費上,便是選擇好品牌、好技術,這在“十一”期間老百姓的消費心理變化已顯露無疑。

2021高一政治教案 篇八

【二】

[熱點材料]

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

2016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30日召開會議,聽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2015年工作彙報,研究部署2016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工作。會議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鬥爭,是新形勢下我們党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方面,必須堅定立場方向,堅定信心決心,堅決打贏這場鬥爭。王岐山強調,反-鬥爭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鬆,持續保持遏制-高壓態勢,讓人民羣眾看得見、享受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鬥爭的成果,不斷增強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設問: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分析説明我們黨為什麼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鬥爭。

[審題指導]

命題立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鬥爭不僅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人心向背,所以我們黨高度重視這一問題

解題思路分析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鬥爭的原因時,要從黨的地位、宗旨、執政方式和執政理念、執政能力等角度進行分析

[嘗試解答]

(1)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反腐倡廉建設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2)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反腐倡廉建設有利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中國共產黨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反腐倡廉有利於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4)有利於提高黨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高度重視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鬥爭,堅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

1、隨着微博、微信等的廣泛使用,公民的意見表達和利益訴求日益快速、便捷和多樣化,其參政、議政的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對“微時代”政治生態發生的巨大變遷,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

①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黨的純潔性②引導社會輿論,履行國家管理職能③完善執政方式,提升執政能力和水平④關注民生-,更好地實現黨的宗旨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選D材料沒有涉及到理想信念,也沒有涉及黨的純潔性,①不符合題意;履行國家管理職能的主體是政府,②錯誤。面對“微博、微信”的新方式,中國共產黨應提高執政能力和水平,③符合題意。由材料中“公民的意見表達和利益訴求”,指向要關注民生,④符合題意。

2、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體現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②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

③黨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

④黨領導政協發揮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選D“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體現黨科學執政,不符合題意,①不選;“黨領導政協發揮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作用”體現黨的民主執政,不符合題意,④不選;依法執政,要求共產黨應該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本題選D。

3、王岐山在“2015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上第一次論述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問題。他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這要求中國共產黨()

A.強化執政意識,履行國家管理職能

B.樹立憂患意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C.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D.堅持羣眾觀點,滿足羣眾各項訴求

解析:選C“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要求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執政能力建設,C正確;中國共產黨不能履行國家管理職能,A錯誤;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黨,B不選;D項中“滿足羣眾各項訴求”的觀點錯誤,排除。

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世界政黨制度中獨具特色。下列説法中能體現這一制度的中國特色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

②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

③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

④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都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選B①的説法錯在監督與被監督上,應該是互相監督;②③説法正確且符合題目要求;④的説法錯誤,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不是各民主黨派的執政理念。

5、有全國政協委員認為,坐上了政協委員這個位置,就不是個普通人,就得對憲法負責,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並建議委員們對憲法宣誓。這説明()

A.人民政協是我國重要的國家機關

B.政協委員有權依法制定憲法和法律

C.政協委員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準繩履行職責

D.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選C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是多黨合作機構,是統一戰線組織,A錯誤;B錯誤,政協委員無權制定法律,人民代表大會有立法權。D錯誤,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才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6、習總書記在談到我國人民政協工作時曾説:“實行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求我們在治國理政時在人民內部各方面進行廣泛商量。”下列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②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是與中國共產黨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③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對民主黨派進行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④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國家機構中處於地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選A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對民主黨派進行政治領導,③觀點錯誤;全國-在國家機構中處於地位,④觀點錯誤。①②正確,當選。

7.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規劃編制過程是一個公共政策決策過程,它反映了在中國特有的政治體系內所發生的一系列政治行為或過程,是不同的機構和參與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的過程。這説明()

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②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③-是我國的權力機關,積極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④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堅持民主執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選A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説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①②適合題意;全國-是我國的權力機關,③是錯誤的;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派是參政黨,④是錯誤的。

8、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是因為()

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②憲法是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③黨行使立法權和決定權④依憲執政能夠提升黨的執政能力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選D②錯誤,馬列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③錯誤,-行使立法權和決定權。①④正確且符合題意。

9、力促社會和諧的進程中,人民政協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黨政機關和權力機關不可替代的優勢。人民政協的優勢在於()

①代表性強,能夠反映羣眾各方面的意見

②聯繫面廣,是各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

③人才薈萃,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監督有利,行使質詢權,推進政府的依法行政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選A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各民主黨派的政治聯盟,-代表行使質詢權,②④錯誤,排除;人民政協的性質和職能表明人民政協的優勢在於代表性強,能夠反映羣眾各方面的意見,人才薈萃,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①③適合題意。

10、當今許多國家都把全民閲讀作為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措施,通過國家行為和法律行為鼓勵、倡導全民閲讀。假如你是一名政協委員,在推動閲讀立法工作上應該()

①就全民閲讀工作情況對相關部門進行質詢、監督

②通過行使提案權、審議相關議案,支持閲讀立法工作

③積極提交支持閲讀立法的提案,建言獻策,參政議政

④積極進行社會調研,廣泛聽取和反映羣眾的意見和建議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選C本題考查人民政協的有關知識。作為政協委員,在推動閲讀立法工作上,可以提交有關閲讀立法的提案,參政議政,聽取和反映羣眾的意見和建議,③④正確;質詢權、提案權、審議權都是-代表的權利,①②排除。

11、古語説“貪如火,不撲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為適應新的實踐需要,中共中央修訂發行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有利於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②發揮了社會監督的作用,完善行政監督體系

③黨員幹部必須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④要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我國當前工作的中心環節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選B行政監督體系是針對政府,排除②;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我國當前工作的中心環節説法錯誤,排除④。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

12、(全國丙卷)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某市紀委、市委-部與各民主黨派建立合作調研機制,圍繞懲治和預防-體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的具體舉措等,共同開展調研,黨外專家直接提出意見建議。建立這一機制()

①是防治-,實現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的保證

②是堅持黨的領導,落實多黨合作基本方針的體現

③意在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監督水平

④是強化對權力的約束,完善法律規範的重要舉措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選C本題的題眼是“某市紀委、市委-部與各民主黨派建立合作調研機制”。建立這一機制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和落實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目的在於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監督水平,②③符合題意;把這一機制看成是“防治-,實現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的保證”,誇大了其作用,①排除;這一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法律規範”無關,④排除。

13、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協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黨協商、-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以下選項體現協商民主的是()

①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推進依法治國的意見②北京市十二屆-審議並表決通過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③北京市召開生活用天然氣階梯價格聽證會,聽取多方代表意見④全國-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的決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選B民主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通過材料中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描述可以看出,①③適合題意;②④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不符合要求,排除。

14、圍繞十三五規劃的出台,不同部門有着不同的職責,在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根據黨中央的總體部署,國務院成立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起草小組,國家發改委首次開通了建言十三五微信公開號,發佈規劃編制的動態,並邀請公眾參與規劃編制,建言獻策;2016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並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隨後正式公佈。

結合材料分析“十三五”規劃出台過程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信息的能力,通過仔細閲讀材料,抓住材料中的所有關鍵信息並一一與課本相關知識對接即可。

答案:(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依法執政,“十三五”規劃首先由黨提出建議,然後由全國-通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國家權力機關,有決定權。黨的“十三五”規劃建議須經全國-審議通過後方可公佈實施。

(3)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在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意見的基礎上形成的“十三五”規劃建議體現了人民政協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職能。

(4)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注重聽取和吸收-,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利於規劃反映-,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

15.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國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圍繞“十三五規劃”的出台,不同部門有着不同的職責。

結合材料提供的背景,運用《政治生活》知識,依照要求,填寫下表空格內容。

具體部門應該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

中國

共產黨提出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未來五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指導方針、總體部署①

國務院根據黨中央的建議,國務院成立十三五規劃綱要起草組,開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形成規劃綱要草案②

全國-③

全國政協⑤

人民政協是我國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緊扣各政治行為主體的性質、地位、職責和問題指向,思考問題並形成答案。

答案: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②國務院是我國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堅持黨的領導

③全國-會議審議、表決通過國務院提交大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擁有決定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⑤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對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修改建議

高一政治課程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理解哲學上的矛盾,對立、統一、基本含義。

2、能力方面: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初步瞭解掌握“具體——抽象——具體”的科學方法。

3、覺悟方面:運用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原理,認識到無論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等都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條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發展。

[學生情況分析]

哲學概念一般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困難,並且學生容易把哲學上的矛盾與生活中的矛盾混同起來,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學好這一知識應該多舉學生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提高教學效益。

[教學重點]:

矛盾的含義

[教學難點]:

矛盾概念的理解

[教學方法]:

多媒體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導入:

1、先請幾位同學向全班介紹説明自己所找的關於矛盾的事例,教師簡單評述。

2、教師播放一段中國與阿曼足球隊世界盃小組賽的比賽錄像,並啟發設問:“誰來幫我分析一下,足球賽中包含了哪些矛盾現象?”學生討論回答,教師點評:“攻與守,強與弱,勝與負,快與慢等。引出課題。

B、新授:

一、矛盾的定義

師:我們先來學習矛盾的含義(屏幕顯示)

讓我們一起看屏幕上顯示的這塊磁鐵。它包含着N極和S極,這是兩種相反方向,但是N和S卻又相互吸引着統一於磁體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兩個方向,這兩個方向是不同的,相互對立的,同時又是相互依賴,相互統一的。磁鐵是一個矛盾統一體。在這個統一體內,存在着N、S兩極,N、S兩極相互排斥,相互鬥爭,在哲學上叫對立;N、S兩極相互依存,雙方共處在一個統一中,在哲學上叫統一。

(1)對立

師:下面我們先來了解哲學上的“對立”是什麼?

教師播放一段戰爭影片的片斷,然後設問:“相互排斥,相互鬥爭,是否就是這樣的矛盾雙方你死我活的對立?”引導學生閲讀教材,小組討論,教師講解歸納,哲學上的對立“鬥爭”不能等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對立

對立:是指矛盾雙方互相排斥,相互鬥爭的意思

生物體的新陳代謝學校教學(屏幕顯示)

先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同化作用貯存能量,異化作用釋放能量,它們是兩種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是啟發與傳授,學生的。學是領悟與接受,兩個方面是相互區別的。

師:請同學們舉出身邊存在着哪些對立鬥爭着的矛盾的雙方。

學生舉例略。

師:大家舉的這些例子都非常不錯,但是許多同學總是習慣把對立理解為僅僅是好與壞,你死我活的對立,實質上從大家舉的這些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哲學上講的“鬥爭”是對一切具體矛盾雙方互相排斥,相互鬥爭的概括和抽象,是對一切具體矛盾鬥爭的共性反映,具有廣泛的意義,內容十分豐富,形式無限多樣。因此,我們不能把哲學上講的鬥爭、對立和日常生活中特別是政治用語中的“對立”“鬥爭”混為一談。那麼哲學上的“統一”又指的是什麼?

(2)統一

“統一”指兩種情形

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屏幕顯示)

師:請同學看課本那幅漫畫,大家説她敢剪嗎?

啟發學生圍繞漫畫展開分析,然後針對學生分析教師進行點評,講解,重點扣住:“不敢前的理由,”加深對第一種情形的理解。再引導學生討論“議一議”加深對第二種情形的理解。

二、理解矛盾概念的注意點

1、矛盾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

師:統一離不開對立。矛盾雙方的“依存”離不開對立。“依存”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一方的性質依賴另一方的性質規定,也就是通常説的相比較而存在。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對立,所以它們存在於新陳代謝過程中。矛盾雙方的“轉化”也離不開對立,轉化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然而對立也離不開統一。事物的排斥,對立、鬥爭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基礎,有一個場所才能顯現出排斥的傾向,才能鬥得起來。同化和異化的排斥,鬥爭是生物體這一統一體中。離開了這一共同基礎、場所,是鬥不起來的。

師: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要自由就不能有紀律,講紀律沒有自由。

學生討論(略)

2、矛盾存在於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

學校教育 社會經濟 學校教育 社會經濟

3、不能把哲學上講的辯證矛盾和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投影出示一幅自相矛盾的成語故事圖片,引導學生展開分析。

C、知識小結:讓學生回憶知識提綱,教師整理。

D、課堂練習(投影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