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范文站

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古代选官制度及大学联考改革的启示

古代选官制度及大学联考改革的启示
古代选官制度及大学联考改革的启示
----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7月17-21日,参加了局机关组织的“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感受了百年名校的氛围,聆听了大师的教诲,深受启发,收获很多。在众多大师讲座中,阎步克教授的“从世卿士禄到选贤任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启示”、吕峰教授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紧密关联,印象尤为深刻,启发尤深。
一、选贤任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王国至周朝,这个时期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是世代相传的奴隶主制度,连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如史官、天文历法官等职位,由于家族垄断了资源,也基本上是世代相传。值得注意的是,从周朝开始,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逐步开明,统治者为国家生存和称霸,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如商未周初“子牙八十遇文王”,成为国相。《孟子》中提到春秋时期的傅悦等人或出身奴隶,或出身建筑工,都成为一代名臣。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商鞅等都出身低贱,进入统治高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吏道、征僻、察举制度。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推荐的形式,以德取人,以孝选官,从民间选拔人才。至东汉时期,实行州郡举荐、中央考试相结合,向以文取人的路线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九品中正制,对官员的选拔实施评议,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基本流于形式。唐朝前期,实行的是门荫制度,皇亲国戚和有封爵者及五品以上官僚子孙都可门荫入仕。
唐宋元明清时期实行科举制度。由乡贡—州县考试—礼部试—吏部试,考试制度不断完善,成为统治者选拔官吏、下层庶子进入上层社会的主要渠道。
通过科举选贤任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形成了崇尚学习的社会文化,体现了公平的社会价值,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历史的进步。
二、大学联考制度的改革趋势
(一)大学联考的公平性特征逐步减弱。
新中国建立至上世纪未,大学联考强调的是公平。这半个世纪中,由于我国教育事业落后,高校招生规模小,录取比例低,能考上大学的大多数是社会的拔尖人才,一旦考上大学,就跳出农门,列入国家干部,或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精英教育,大学联考承担着选拔精英的历史重任,因而是否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联考制度成败的关键。
如何体现大学联考的公平?用最简单的游戏规则,越是简单就越公平。实行 “三个统一”: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按分数线统一录取。“三统一”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大学联考制度的公平,当时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认同,同时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变成大众化教育。今年,全国大学联考录取率达到80%以上,我市大学联考上线率几乎达到100%,部分高校已经生源不足。二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再是一个模式,二是日益提高的多样化、专业化。这两个显著特征,决定了大学联考的公平性特性越来越弱化,大学联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高校等级制度。
现在高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专科、职专五个等级。各个等级的学校享受不同的行政级别和待遇,按不同的分数段录取学生。这种办学体制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严重制约高等教育专业化发展。各高校首先追求的是级别,而不是提升专业建设,导致专业发展滞后,教育质量难以提高。二是制约学生专业选择。学生填报志愿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名牌大学,选择的是高校的等级,其次才考虑选择专业,不利于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不利于学生专业化成长。
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专业化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当简化高校等级,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在学历上,实际只存在本科和专科的区别,人为地设置一本、二本、三本,不利于高校之间的竞争发展和专业发展,应当将普通原来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四个层级简化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级,同时加快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鼓励高校向专业化建设方向发展。
(二)改革招生办法。
一是改单纯的大学联考“分数”录取为“综合素质”录取。“一考定终身”,以分数“一刀切”的大学联考录取方式,貌似公平,其实存在许多缺陷。一是只看考试成绩,忽视能力和潜能,名校录取高分低能学生的现象有增无减。二是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在“唯分数”大学联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国小热衷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难以推进。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改革大学联考现行录取方式,推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大学联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定,各占一定比例,作为录取的依据。
二是积极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进程。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办法,加强监督管理,促进高校对口招收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