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范文站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大纲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大纲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教学活动有针对性、时效性,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学情、学科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本人所带班级学情分析

本学期实习所带教班级为高一1902班。同学们刚经过会考的洗礼,好多的学生不知道高中语文要怎么学习,语文做为大学联考科目中很重要的一科。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即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不仅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焦点,而且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热点。

高一学生语文学情分析。探索与研究初高中语文学习,对于解决初高中在学习内容和要求上的差异,对于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对于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增进学生对语文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发展教师的专业特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1、要使高中学生们主动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做好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准备,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

⒉、对于高中阶段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学生素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1、贯彻执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树立科学、民主、开放、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高一语文组的人文的语文教育理念。

2、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馈——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三、教材分析

(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所选的3篇记叙散文,或记政治外交上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

第三单元课文都是写人记事散文。前两篇精读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描写悲壮、悲惨之事,表达悲哀、悲悯之情和痛悼、痛悔之意,给人以沉重感、正义感;后一篇略读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描写先师形象,表达敬爱之情、诙谐之趣,给人以轻松感、幽默感。

第四单元的新闻包括《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等四篇。

最后是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也是重点。

四、教学工作目标

(1)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2)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高一年级的要求;认真钻研新教材,扎扎实实备好课,讲好课,充分发挥课内40分钟的效力,科学支配时间,注重教学效果。

2、提高备课质量。对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要详细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灵活处理教材。

3、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但又适当超越教材。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重视自能作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练笔,认真批阅。适当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评点学生作文时心态主动、亲切,真正挠到痒处。本期拟做大小作文8~10次,课外练笔若干。

4、充分利用阅读课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积极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5、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6、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同时,通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