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范文站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共47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47篇《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相关的范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共47篇)

篇一: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善,观测工具的改善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能够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期末及毕业总复习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个性是学困生,师生都要个性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略)

篇二: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同学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同学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局部效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同学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学将根据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发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同学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置,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时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妙。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动身,同学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置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置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维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同学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维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同学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同学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方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置,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同学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资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资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和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资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资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资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时发展,视野不时开扩的线索编写。同学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使同学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时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同学观察的范围,激发同学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同学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同学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协助同学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时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和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效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和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效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效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一起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标本。

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和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和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和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效果表示敬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实质:发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发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发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同学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发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同学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同学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同学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同学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同学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动身,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身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同学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出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同学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发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和这些化学变化所随同的现象。同学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懂得化学变化与生发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协助同学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时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发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发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随同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身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身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实质。

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同学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同学对天文的兴趣。

通过这八课的学习,希望同学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同学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

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同学学习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

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同学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和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身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同学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同学观察白昼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同学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第4课:让同学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同学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同学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置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同学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同学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相互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篇三: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国小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国小生的思维能力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国小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六、科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单元名称内容课时

第一周2.25-2.26人的一生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第二周2.29-3.4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第三周3.7-3.11观察细胞实验1

第一单元复习1

第四周3.14-3.18无处不在的能量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第五周3.21-3.25摆的秘密实验1

7.钻木取火1

第六周3.28-4.18.通电的线圈(一)1

9.通电的线圈(二)1

第七周4.4-4.8电磁铁实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第八周4.11-4.1511.开发新能源1

第二单元复习1

第九周4.18-4.22地球的面纱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第十周4.25-4.29风的成因模拟实验1

14.降落伞1

第十一周5.2-5.6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实验1

15.小帆船1

第十二周5.9-5.13小帆船行驶方向与风向关系实验1

第三单元复习1

第十三周5.16-5.20信息与生活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第十四周5.23-5.27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第十五周5.30-6.3第四单元复习1

探索宇宙20.太阳家族1

第十六周6.6-6.10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第十七周6.13-6.1723.未来家园1

第五单元复习1

篇四: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差,学习氛围有些局限,会学习、爱学习学生不如一、三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宇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

“人类祖先的足迹”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搜集资料,再到比较与分析证据资料过程,让学生读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从而提高认识。

“绿色社区调查”单元,学生将通过设计调查计划,交流调查计划优劣,设计调查问卷、提纲,搜集数据和信息从众多繁杂的证据中发现结果和问题提出改进。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

“养好小金鱼”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养鱼基础上,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小组合作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使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雨具的改进”单元,通过学生适用雨具的经历,通过奇思妙想的设计改进雨具,交流雨具的使用优劣,体验发明创造源自生活。使学生学会用智慧改变生活的方式。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养金鱼的知识,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雨具的改进等。

4、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篇五: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课标要求

国小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发展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1.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体的主要特征,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通过对地球与空间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珍惜的家园。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习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四、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篇六: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内容分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 “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国小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

“物质的变化”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能力。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缺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知道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每类包括哪些,知道各类垃圾的合理处理方法。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4、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5、了解宇宙方面的关于夜晚、星空的一些知识,了解有关月球、日食和月食、太阳系等相关的宇宙天体知识。

6、了解信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习从身边获得各种各样信息的方法,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教学进度表

(2015 ~2016学年第 二 学期)

周次

日期

教 学 内 容

教时

备注

2.22~2.26

1.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2.29~3.4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

2

3.7~3.11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2

3.14~3.18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

2

3.21~3.25

2.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

3.28~4.1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2

4.4~4.8

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

4.4清明放假

4.11~4.16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2

4.18~4.22

3.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

2

4.25~4.29

3.我们来造“环形山” 4.日食和月食

2

十一

5.2~5.6

5.太阳系? ?? ?? ?6.在星空中(一)

2

5.2放假

十二

5.9~5.13

7.在星空中(二)? ?8.探索宇宙

2

十三

5.16~5.16

4.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2

十四

5.23~5.27??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

2

十五

5.30~.6.3?? ??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

2

十六

6.6~6.10??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

6.9~10放假

十七

6.13~6.17?? ??期末复习、考试

2

十八

6.20~6.25

2

中国小期末考试

篇七: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国小生国小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分别为: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学期共19周,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别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1、常见的建筑1

22、巧妙的结构1

33、美丽的建筑1

44、人体的组成1

55、消化与呼吸1

66、呼吸与交流1

77、循环与运输1

88、生理与适应1

99、健康成长1

1010、小池塘、大世界1

1111、小瓶子、大学1

1212、小行为大环境1

1313、浩瀚的宇宙1

1414、探索宇宙1

1515、人造地球卫星1

1616、在太空中生活1

1717、走近科学家1

1818、科学学习回顾1

19期末复习1

篇八: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习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国小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国小生的思维能力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国小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六、科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单元名称内容课时

第一周2.25-2.26人的一生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第二周2.29-3.4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第三周3.7-3.11观察细胞实验1

第一单元复习1

第四周3.14-3.18无处不在的能量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第五周3.21-3.25摆的秘密实验1

7.钻木取火1

第六周3.28-4.18.通电的线圈(一)1

9.通电的线圈(二)1

第七周4.4-4.8电磁铁实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第八周4.11-4.1511.开发新能源1

第二单元复习1

第九周4.18-4.22地球的面纱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第十周4.25-4.29风的成因模拟实验1

14.降落伞1

第十一周5.2-5.6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实验1

15.小帆船1

第十二周5.9-5.13小帆船行驶方向与风向关系实验1

第三单元复习1

第十三周5.16-5.20信息与生活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第十四周5.23-5.27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第十五周5.30-6.3第四单元复习1

探索宇宙20.太阳家族1

第十六周6.6-6.10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第十七周6.13-6.1723.未来家园1

第五单元复习1

篇九: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我担任这四个教学班的科学课教学。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学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经历较完整的“收集证据、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过程。还要求学生能够用查阅资料、制定调查计划、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够通过实验、记录收集证据,能够通过表格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数据、能够通过讨论、交流、展览等方式最终形成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微小世界。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2、物质的变化。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宇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4、环境和我们。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比较分类能力。

2、学习宇宙知识。让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认识放大镜是“凸”“透”镜。

2、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

3、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4、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习制造放大镜。通过放大镜、显微镜对物体的观察、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2、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4、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课 次教学内容课 时第1周

常规训练

1课时微小世界:1--2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课时第2周3--5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3课时第3周6--8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3课时第4周

机动第一单元复习

3课时第5周物质的变化:1--3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3课时第6周4--6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3课时第7周7--8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3课时第8周

机动第二单元复习

3课时第9周宇宙:1--3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3课时第10周4--6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3课时第11周7--8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3课时第12周

篇十: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与目标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

二、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含重点、难点等)及删补意见: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学生双基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四、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7、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8、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改革的大体设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努力做到:

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试验。

2、专题研究,注重情景模拟、科学小制作及讨论辩论。

篇十一: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国小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

篇十二: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习,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篇十三: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篇十四: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插上科学的翅膀等四大板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24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严肃实验纪律及客观分析、认真讨论、充分理解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科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科学的能力,其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三、本册重点:

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插上科学的翅膀

四、本册难点:

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

五、本册目的要求:

1、能意识到系统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2、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现的各种现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

3、能认识更多的生物种类,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4、能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设计出一些能量转化装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大胆想象,关注科技的发展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加强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充分理解。

5、适当布置练习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订正。

篇十五: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国小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国小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教学建议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心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自然相比,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中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试,而本册教材教学总课时则需要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时间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老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和学生一起组织教学材料,精心地组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神奇的能量》中的一些知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科学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习,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习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可以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树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老师带着领着,于是我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究。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如果我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步伐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指导性探究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树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究时间,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展与应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习作一个评价

本学年江都市所有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所有的国小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至于他们的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维,会不会把科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检验我们四年来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下面的教学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依据。所以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做到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要做到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片面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篇十六: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本学期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课前教育

2

2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2

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

5

8、微小世界和我们;

单元练习

2

6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7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习

2

8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

9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2

10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

11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2

12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2

13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2

14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2

15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2

16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

17

单元练习

2

18

单元检测

2

19

学期总复习

2

20

学期实验考核

篇十七: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篇十八: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第三单元《宇宙》

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五、教学进度

(略)

篇十九: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中,六(1)(4)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改善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个性是学困生,师生都要个性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略)

篇二十: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国小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向在不断地改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善,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先不明白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透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忙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善,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透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透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透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决定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决定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到达提升科学探究潜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透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到达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透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透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透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忙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资料。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能够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透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学习透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比较实验进行验证。

经历简单的比较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潜力。

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构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忙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观察物质的变化

2、

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

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5、

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6、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7、

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带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构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构成有必须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透过这八课的学习,期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能够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

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期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状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必须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学生透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透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状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透过一个搞笑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4课:让学生对搞笑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构成的视觉构图。

第7课: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和对天文的兴趣。

第8课: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构成的视觉构图。

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宇宙是能够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透过不断地改善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2)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

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

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必须距离的。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制作“月球卡”

2、画月相;模拟月相变化;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

3、建星座模型;认识星座

4、模拟日食;模拟月食

5、建太阳系模型

6、制作活动观星图

7、模拟造“环形山”

(三)“环境和我们”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第1-4课: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线索,从研究“我家一天的垃圾”开始,认识垃圾的数量、成分,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明白能够透过自己的行动减少垃圾和对垃圾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期望透过活动,使学生对垃圾带来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此刻行动上。

第5-7课:学生将统计家庭一天的用水量,了解人们日常生活对淡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改变“地球是水的星球,水资源取之不尽”的错误观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进而实际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8课: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人类就应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而改善环境。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超多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超多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过程与方法

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设计物品的重新使用。

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活动。

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

关注垃圾的处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培养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增强环保意识和职责感,用心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统计一天的用水量;制订节水计划

2、统计一天的垃圾

3、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做一个堆肥箱

4、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参观污水处理厂

5、填埋垃圾模拟实验;设计垃圾填埋场

6、观察比较商品包装盒;设计废旧物品的重新使用

7、查找环境污染的资料

8、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资料

课时

备注

2.9—2.13

始业教育

《微小世界》单元:

1.放大镜

2.16—2.20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

2.23—2.27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3.2—3.6

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一单元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测试

3.9—3.13

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物质的变化》单元:

1.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16—3.20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

3.23—3.27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3.30—4.3

第二单元复习、梳理

第二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4.6—4.10

期中复习、梳理

期中测试

期中测试分析与讲评

篇二十一: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习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潜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但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国小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潜力,重视学生的动手潜力,创新思维的潜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国小生的思维潜力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国小生的科学素养。

透过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潜力,依靠自己的潜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简单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透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透过学习,使学生透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透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透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篇二十二: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十分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十分认真的学习,科学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个性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个性是学困生,师生都要个性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2.12?D2.18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19--2.25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

2.26--3.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3.5?D3.11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单元练习

3.12?D3.18

(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习

3.19?D3.25

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26--4.1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4.2?D4.8

5.铁生锈了;练习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4.9?D4.15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4.16?D4.22

单元练习;期总中练习;

4.23?D4.29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4.30?D5.6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5.7?D5.13

练习;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5.14?D5.20

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5.21?D5.27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5.28?D6.3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

6.4?D6.10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6.11--6.17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单元练习;

6.18--6.24

综合复习

6.25--7.1

复习考试

篇二十三: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资料分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资料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思考到国小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透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透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构成、日食和月食构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带给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仅明白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明白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盼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信息”也是本套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通常好处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资料,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搞笑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三、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潜力。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明白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缺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明白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明白垃圾怎样分类,每类包括哪些,明白各类垃圾的合理处理方法。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4、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职责感,用心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5、了解宇宙方面的关于夜晚、星空的一些知识,了解有关月球、日食和月食、太阳系等相关的宇宙天体知识。

6、了解信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习从身边获得各种各样信息的方法,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篇二十四: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状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状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明白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透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善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资料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明白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此刻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国小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资料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资料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取)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不见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构成自然选取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资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资料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靠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资料标准建构的,是国小阶段学习物质世界资料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能够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此刻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此刻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发射器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好处。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明白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明白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6、明白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明白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必须的了解。

11、明白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靠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带给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明白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明白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明白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明白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明白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明白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搞笑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靠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篇二十五: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状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国小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透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家庭-校园-家乡与祖国-地球”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宇宙”这一资料,进一步扩大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视野,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潜力和科学素养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以及“无限宇宙”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用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要求

1、“生物的演变”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月球”是教材向孩子们探索宇宙搭建的一个阶梯打开。本单元将以月球的基本状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作为探究资料,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潜力。

3、“太阳与太阳系”单元让学生认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4、“无限宇宙”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了解有关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明白一些主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期盼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四、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促进自主学习。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生物的演变:(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月球:(第五周~第七周)

第三单元:太阳与太阳系:(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无限宇宙:(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复习、期末评价:(第十六周)

篇二十六: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善,观测工具的改善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能够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期末及毕业总复习

篇二十七: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进度

第1—3周(3、1~3、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单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5—16周(6、7~6、18)期末复习检测

篇二十八: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是六(1)班,共39位学生。学生上课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所以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90%以上。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月9日-2月15日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2月16日-2月22日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习3

3 2月23日-3月1日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3

4 3月2日-3月8日 8、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一单元练习3

5 3月9日-3月15日 1、 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3

6 3月16日-3月22日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习3

7 3月23日-3月29日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8 3月30日-4月5日 第二单元练习;期中总练习; 3

9 4月6日-4月12日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0 4月13日-4月19日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2

11 4月20日-4月26日 练习;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3

12 4月27日-5月3日 8、探索宇宙;第三单元练习3

13 5月4日-5月10日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4 5月11日-5月17日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习3

15 5月18日-5月24日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316 5月25日-5月31日 第四单元练习;概念梳理 3

17 6月1日-6月7日 总复习3

18 6月8日-6月14日 总复习3

19 6月15日-6月21日 总复习3

20 6月22日-6月28日 期末考试

21 6月29日-7月5日

篇二十九: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是了解微生物世界,明白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病毒》、《细菌》、《馒头发霉了》、《食用菌》。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能够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用心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蜡烛的变化》《食盐和水泥》、《铁生锈》、《牛奶的变化》。书村网shucunwang.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静止和运动》、《距离和时间》、《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中包括以下资料,1、明白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透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蚯蚓找家》、《变色龙》、《植物向哪生长》、《密切联系的生物界》、《珍稀动植物》、《生物的启示》。

三、基本状况分析

1、六年级共3个班,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心性较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潜力较弱。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3、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活动的实效性较差,学生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良好的探究习惯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科学思维潜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都有待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11、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小专题研究。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科学游戏、辩论会、报告会、交流会、科学幻想等。

篇三十: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资料分析:

“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资料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思考到国小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透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透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构成、日食和月食构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带给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仅明白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明白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盼着他们去参与。

“物质的变化”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决定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决定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到达提升科学探究潜力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潜力。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2、明白人类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缺水、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明白垃圾减量的重要性,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明白垃圾怎样分类,每类包括哪些,明白各类垃圾的合理处理方法。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4、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职责感,用心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5、了解宇宙方面的关于夜晚、星空的一些知识,了解有关月球、日食和月食、太阳系等相关的宇宙天体知识。

6、了解信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习从身边获得各种各样信息的方法,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篇三十一: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助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原因限制,有一部分教学班级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不用心,表现欲望差,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选取了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资料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习性、升值等方面的过程后,本单元讲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四位方法和潜力,透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构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资料,从系统的较粗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透过分析的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太阳家族,本单元从认识太阳系的结构开始,分别研究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并未进一步学习天文学的知识点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五单元海洋资源作为最后一个结束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的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地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秀丽。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了解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2.归纳某一类动物的特征。

3.了解食物链和光合作用的含义

4.了解细菌和病毒真菌的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认识不同形式的的能量能够互相转化。

6.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7.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四.教学措施

1.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应注意的问题: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资料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习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忙他们梳理、提升,构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篇三十二: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贴合新课程理念的国小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

宙,插上科学的翅膀等四大板块资料。

三,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54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理解潜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严肃实验纪律及客观分析、认真讨论、充分理解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科学有必须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科学的潜力,其中学生的观察潜力、分析

潜力,实验操作潜力,理解潜力显得尤其重要。

四,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用心调动学生用心性,全班平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和思维潜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潜力。

4,加强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充分理解。

5,适当布置练习。

五,教学资料安排

单元周次

简单机械18

自然资源912

浩瀚的宇宙为1316

插上科学的翅膀1718

篇三十三: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5个班,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不系统,不知如何学习这门知识,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习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及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4、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5、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7、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单元:人体模型

试管、碘酒、淀粉、等。第二单元:眼球模型、简易照相机

第三单元:种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物片等第四单元:星空对照图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组合器械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进度第一周

3.5—3.11

1、食物到哪里去了

第二周

3.12—3.17

2、我们的呼吸第三周

3.18—3.25

3、心脏和血管

4、脑和神经第四周

3.26—4.1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第五周

4.2—4.8

7、保护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第六周

4.9—4.15

9、神奇的眼睛

10、种子发芽了第七周

4.16—4.22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第八周

4.23—4.29第九周

5.2—5.6

第十周

5.7—5.13

第11周5.14—5.20

第12周5.21—5.27

第13周5.28—6.3

第14周6.4—6.10

第15周6.11—6.17

第16周6.18—6.24

第17周6.25—7.1

第18周7.2—7.6

总复习

期会考试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术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16、春季星空17、夏季星空

18、斜面19、杠杆

20、滑轮21、齿轮

22、自行车的科学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总复习

期末考试

篇三十四: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75人。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评价指标设计细致明确,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习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7、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学会关爱生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教学措施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4、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5、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7、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1、加强个人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有关科学课的资料;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六.注意事项:

《课标》中提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每一项科学活动中,都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即教师要参与探究。

针对高年级教学特点和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

七、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单元:人体模型试管、碘酒、淀粉、等。

第二单元:眼球模型、简易照相机

第三单元:种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物片等

第四单元:星空对照图

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组合器械八、周次及课时安排

九、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学前教育

第二周:

1、食物到哪里去了

2、我们的呼吸

第三周:

3、心脏和血管

4、脑和神经

第四周: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

第五周:

7、保护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

第六周:

9、神奇的眼睛

10、种子发芽了

第七周:清明假

第八周: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

第九周: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术

第十周: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16、春季星空

第十一周:五一假

第十二周:

17、夏季星空

18、斜面

第十三周:

19、杠杆

20、滑轮

第十四周:

21、齿轮

22、自行车的科学

第十五周: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第十六周:研究与实践制作车辆模型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第十七至十八周:复习与机动

第十九至二十周:考试放假

篇三十五: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习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国小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国小生的思维能力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国小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篇三十六: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本学期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国小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篇三十七: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国小生国小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分别为: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学期共19周。

篇三十八: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习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篇三十九: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国小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国小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国小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宇宙”、“科技与未来”、4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国小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附:教学进度表

课题课时

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7、钻木取火1

8、通电线圈(一)1

9、通电线圈(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11、开发新能源1

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14、降落伞1

15、小帆船1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20、太阳家族1

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23、未来家园1

篇四十: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国小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国小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本学年我上六年级(3)班和(4)班,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六(3)班养成习惯较好,学习科学的氛围较六(4)强,但部分男生也是学习不够认真,六(4)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两级分化明显,后进生较多,学习愿望不强,学习习惯差,依赖性强,不愿学,使老师在教学起来时比较吃力,存在很大的难度大。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篇四十一: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4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无处不在的能量了》。第二单元是《追寻达尔文的足迹》,第三单元是《宇宙》,第四单元是《科技与未来》,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六年级共有85名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五、教学措施

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四十二: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现有学生34人,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大多数学生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科学常识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使学生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宇宙”、“科技与未来”、4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国小生的科学素养。

3、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篇四十三: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间内?? 容课时备注

1

2.9-2.13

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

2.16-2.20

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

3

2.23-2.27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3

4

3.2-3.6

第一单元复习

3

5

3.9-3.13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3

6

3.16-3.20

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3

7

3.23-3.27

第二单元复习

3

8

3.30-4.3

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3

9

4.6-4.10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3

10

4.13-4.17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3

11

4.20-4.24

第三单元复习

3

12

4.27-5.1

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3

13

5.4-5.8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3

14

5.11-5.15

4.5成果展示会

3

15

5.18-5.22

第四单元复习

3

16

5.25-5.29

期末复习

3

17

6.1-6.7

期末复习

3

18

6.8-6.14

期末复习?? 检测

3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中年级(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我校教研室在本学期下达的关于教学工作的精神之后,同时结合我们中段语文教学实际,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的开展、实施方案设计如下:

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为基础,本学年将着重以抓好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读促写,全面提高三、四年级学生听、说、读、写水平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内的语文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日常备课、授课、教研和批阅作业等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和合作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计划

一、关于备课教案的使用

1、做好完善备课教案和日常教学反思工作。为了使教学工作不断发展和提高,我们将在认真备课和使用教案的同时,加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反思。在实践与反思中,逐渐建立自己风格,并对随时根据授课的情况对备课教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充分发挥其服务教学的作用。我们将对本学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中的八篇教案进行统一研究和修改,并从上课后的得与失两个方面,写出个人教学反思。学期末,每位教师交一份本学期的个人教学总结,字数在800字左右。

2、不断增加优秀教案篇目。根据学校本学期的教学活动,结合上级和校视导活动、“轮教”课和教研组内的观摩交流课,不断挖掘、研究教材,争取在已有教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对其中的`非热点课文做重点研究,整理出新的研究课教案。每人学期末至少交一份新课教案及教后反思。

二、不断完善教学研究工作

1、明确年段教学工作重点。

如:四年级下册在读写、习惯方面训练目标:

(1)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的习惯;

(2)边读边想提出问题的习惯;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

(4)认真、细致地观察习惯;

(5)主动积累词语的习惯。

2、教学工作力求有侧重、抓落实

根据学校本学期教学任务规划,三、四年级语文组将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阅读和习作教学的研究。上好习作指导课,讲评课。精讲阅读课,每单元选取两篇课文精讲精练,在理解内容后,重领会表达,发挥文本示范功能,以读引写,以读促写,把阅读与习作紧密结合。

3、日常教研与周三教研紧密结合。

为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发挥教研活动研究性、指导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在每周三教研活动时间,采用轮流备课制。备课过程实现“讲――评――看――定”四个字。一讲:每周由主要发言人分析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二评:其他成员就基本思路进行评议,补充,修改。三看:明确分工,借助网络优势,搜集好的教案和课件以供参考。四定:在大家的讨论后,确定习作和练笔的内容和指导思路。在教研活动记录中具体体现。

4、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文学修养。

根据我校师资培训要求,主动阅读推荐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规定每周三教研活动时间,利用十五分钟,交流读书体会。

5、发挥“师师合作团队”力量。

为激活教师个体智慧和潜能,发挥好“发展性教师”互学、互助、互查合作小团队的力量。评价与被评价教师之间每学期互听课,促进交流,实现经验共享。

6、制定月查制度。

采用月听课,月互查备课、互查作业的方式,促进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个人工作。

三、作业设计与布置方案

(一)作业设计目标

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以日常教学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减少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学习兴趣为目标,以督促、检验学生日常学习为目的,三、四年级语文教师在上学期作业布置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作业,整合练习,求同存异,争取更加科学、全面地布置本学期作业。

(二)作业种类及要求

1、常规作业:

语文课堂作业本(分1号本和2号本)、日记本、摘抄本、作文本、练习册(单元检测)、稿纸本(听写、复习)。

作业要求:

(1)作业本书写格式统一(第一页空白――目录,每次作业写日期、写课题)

(2)改错位置及批阅形式统一(每个错字一遍,句子改一遍)

(3)书写统一使用蓝黑钢笔。

2、习作:

大作文以语文园地每单元的要求为主,本学期共八篇,小练笔以文本为例,并结合生活、学习、活动确定内容和主题。教师全批全改。对课外练习中好的习作内容,进行有选择地布置。

3、综合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学期我们将注意把握年段特点,有计划地整合教材,设计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环境调查等,以手抄报、日记形式展示。

4、读书活动:

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利用课内与课外时间,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图书。本学期根据教材安排,我们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和《伊索寓言》等。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树立年级、班级爱书、读书的小标兵,向同学们介绍读书的经验。

5、单元作业复习纸:

复习纸以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学习思路,掌握知识要点为基础。目的在于加强平时学习,淡化期末复习,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本学期尚处于尝试阶段。内容包括:本单元讲读课文的知识要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出现的修辞方法及阅读训练重点。

(三)评价方式

篇四十四:湘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207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210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本册教材的总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联系。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请参看附学表4——“《全日制义务教育科(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课中的体现”。

三、本册教材的结构体系

1、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习总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1个单元、4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还设有2个独具特色的总结性单元、5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书。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书。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 “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书。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8课时。

(4)“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习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书。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作为国小四年来科学探究学习的一次汇报。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4~5课时。

(5)“科学的历程”——此单元只有“科学的历程” 1课书。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的全套教材的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此单元(课)教学大约需要1~2课时。

2、教材结构特点及呈现方式?内容单元主题关键词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生命世界1.生物的进化进化时序尊重证据适者生存推理判断地球与宇宙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环保递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研究地球与宇宙3.宇宙探索宇宙由近及远主动求知大胆想象观察猜想能力提升4.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探究全过程敢于探究注重事实综合运用科技史5.科学的历程STS历程传承文明关注科技回顾总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以科技史促进明线和暗线的完善,以主题单元构建内容结构,以科技史导入,以指南车卡通人引领,展开教材的知识体系。

(2)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由近(人类自己)及远(地球资源、宇宙)、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编排教学内容。

(3)特意设置了探究能力训练的总结性单元。3~4年级,重点训练了“观察”、“实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5年级~6年级上册,重点训练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推理判断”的探究能力。本册教材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探究能力(本期探究能力要求详见附表1)进行科学学习,并设置了探究能力回顾、总结、提升的专题单元。

(4)科技史资料丰富,功能突出(详见附表2),并特意设置了科技史的总结性单元(即最后一课)。

四、教学策略及注意的事项

1、在非总结性单元中,有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因此,本册教学中,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当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主动地学习,但具体到某一课,又应当有侧重点。例如:第1单元可以让学生经历接受式探究的全过程,其中的第1课,可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第2单元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其中的第1课,则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2、利用本册教材的2个总结性单元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史的教育。

3、充分发挥科技史的功能。

本册教材的科技史资料和前几册教材一样,在正文和“指南车信箱”里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就地取材,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加工,以充分发挥它的“激发兴趣”、“方法引领”、“技能指导”、“情感熏陶”等多种功能。

五、附表,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问

1.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问题,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性提问。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一些事物作出推想,能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3.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进行比较时,能找出便于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篇四十五: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三个班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篇四十六: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平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能量

从学生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再扩展到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课),探究电流怎样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它能量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绕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产生磁、电磁铁磁力大小、小电动机转动原理,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识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意识到重数据分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生物存在的意义。

1-2课记录统计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认识。

3-4课从校园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认识。通过分类活动,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课研究人类自己,认识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6-7课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生物形态结构,体会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课运用资料分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3、能观察到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倾听他人的报告,并能用适宜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5、能够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能力。

2、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动彰显他们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采取轮换制)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规范操作实验(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4、提供成果展示平台,评选制作作品(建高塔、美丽的桥、生物多样性小报……)迎接学校主题开放活动。

5、建立经常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考核制。课堂常规30%(发言、倾听、不同意见、独特观点)+实验探究30%(记录表、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卷面测试30%+小组合作自评10%。

操作:常规记录1人(制表格),科学课代表1人收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小组自评表。

篇四十七:国小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1—2)班的科学课。六年级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国小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国小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三、教学目标: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二)继续发展学生对对比试验中变量的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学习运用对比试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学会细致的观察。

(三)让学生学会将记录和数据转化为证据,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建构科学概念,学会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事物。

(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使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信息资料搜集、整理资料法。

五、具体措施

(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把握国小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八)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九)充分应用各类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