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業局處長論壇會上的發言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給大家彙報與交流。

農業局處長論壇會上的發言

先給大家講講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四個之最:一是連續8年中央一號文件是關於加強農業的。二是最近一段時期老百姓用的最多的關鍵詞是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從2009年下半年出現“蒜你狠”以來,相繼出現“豆你玩”、“姜你軍”,去年以來,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一路上漲,棉花價格瘋狂飛舞,創歷史新高。這些主要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突現農業資源的緊缺性、弱質性和緊迫性。三是2011年春晚最火的節目是農民工的節目。四是2010年度星光大道的年度總冠軍是農民劉大成。這說明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農業、農村、農民也正在發生新的變化,有的已經產生質的飛躍,這也是我用統計方法觀察三農的一個體現。

可以說,當前最突出的社會經濟矛盾就是農業生產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未來20年世界經濟最突出的問題是糧食安全問題。

我今天彙報與探討的的內容主要有7個方面:一、農村統計調查的主要任務。二、農村統計的主要特點。三、農村統計面臨的新形勢。四、農村統計調查的幾個主要指標。五、統計分析研究用的兩個技術指標。六、目前農村經濟形勢的特徵。七、就如何抓好農調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農村統計調查的主要任務

農村統計調查的基本任務,就是運用各種調查統計方法,全面、準確、及時的蒐集整理農村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農村社會發展情況,爲各級領導瞭解情況,制定政策,指導工作,制定計劃和檢查執行情況提供準確的依據。爲社會公衆,特別是爲農村經濟組織和廣大農村居民提供各種信息,以指導生產經營活動,充分發揮農村統計的服務和監督作用。

農村統計反映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情況,既研究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積累情況,還研究一、二、三產業和其它社會經濟事業的協調發展情況。

農村經濟統計包括農林牧漁業生產統計(A制度)、農業產值綜合統計(M制度)、縣(市)社會經濟基本情況統計(G制度)、鄉村社會經濟基本情況(U制度包括鄉卡與村卡)、農業產業化統計(冀A制度)和農村居民收支調查(T制度)7種制度。

從專業分類上可分爲農產量、農林牧漁業生產情況 、產值、農村住戶、農業產業化、縣市經濟情況、鄉鎮經濟情況、村卡、農業能源、農村信息10個專業。

從統計調查方式上可分爲: 抽樣調查、全面調查、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

從報表種類分爲: 有62種調查表、7957個指標。

概括講,農村統計調查工作主要有兩方面的任務,一是正常的統計調查;二是爲黨委政府服務的階段性工作。當前階段性的工作主要有:小康監測、糧食直補監測、新農村建設監測、噸糧市建設、蔬菜示範縣監測、用地聯查、畜牧強市監測、縣域和鄉鎮經濟排位等等。

二、 農村統計的主要特點

經過幾年來的工作體會和最近的思考,我認爲農村統計主要有以下幾個屬性:

(一)自然性:農村統計的對象是農業、農村、農民,其中農業統計報表就有40多種,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自然屬性和特徵,耕地面積、農作物播種面積、畝產、總產之間有着客觀的必然聯繫和規律。農業生產受氣象條件、土壤條件、水利條件的影響是自然規律。農村統計必須遵循該自然規律,因此說農村統計也具有自然屬性的特徵。

(二)綜合性: 農村經濟是一個多部門經濟緊密聯繫的綜合體。我隊的農村統計調查工作分10個專業,有62種調查表、7957個指標。有社會基礎性指標、生產指標、農業覈算指標、農業效益指標,還有農民的居住、生產、收入、消費等指標;不僅有一產,而且還有二產、三產指標,以及財政收入、GDP等綜合性指標。農村統計的門類多、頭緒多、指標多、涉及面廣,相互之間的關係多,綜合性特徵較明顯。

(三)基礎性:農業是其他產業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農村統計是最早成立的統計專業之一,對其他專業有着基礎性的支撐作用。農村統計來源於農戶、田間、基地和農場,這就要求我們農村統計工作者必須經常深入農村基層,而且統計的對象繁多,基層統計員也都是農民,文化素質還比較低,因此,要做好農村統計工作關鍵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

(四)下鄉性:農村統計的對象在農村,重心在農村基層,因此搞農村統計就必須經常下到農村,必須經常到田間、到養殖場,必須經常到農村觀察、感受農業生產、氣候變化和災害情況,向農民座談了解生產經營狀況,需要有不怕苦、能撲下身子和農民打交道的樸實工作作風,幹農調工作就必須能下得去。

(五)社會性:農村統計的許多指標不僅政府重視,而且社會的關注度很高。如:耕地面積、糧食產量、農民收入等指標受農民和整個社會的關注度很高,因爲他們瞭解這些指標的一些情況,而且也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農業統計的社會敏感性極強,統計數據不僅要讓政府認可,讓省局認可,還要讓農民認可。

(六)多樣性。農村統計調查工作的定期報表和年報制度種類多,批次多,工作量大,而且還在不斷增加,調查的範圍很廣泛,部門多,層次多。調查的內容不僅是農業,還包括農村工業、貿易餐飲等非農行業。調查方法不僅有全面調查,還有抽樣調查等,調查的方法多種多樣。

三、農村統計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的農村統計調查面臨着諸多的挑戰和機遇,一些新的矛盾不斷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業戰略重要性的提升對農村統計提出了新的挑戰。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方針,當前,農業的發展仍然是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充分重視它的戰略地位,這是由於農業是人類生存和進行一切生產生活的先決條件,它給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生活條件、原料、資金、市場、勞動力,才使各個部門得以發展。

我國是一個有十三億人口、近十億人在農村的社會主義大國,只有加快發展農業,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證國家建設順利進行,不能因爲工業化程度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而忽視農業的基礎地位。

特別是最近連續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全部是關於加強農業方面的,把“三農”問題列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對農村統計工作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村統計的制度和指標體系也不斷改革,任務和工作量也不斷地增加,同時也對農村統計工作不斷提出了新的挑戰和壓力, 各級政府對農村統計調查工作的關注和要求越來越高,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同時滿足地方政府的需要和上級統計部門認可之間的複雜關係。

(二)農村統計基礎工作還比較薄弱,還不能較好地適應形勢的需要。儘管我們以前,特別是去年通過狠抓全市農村統計規範化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也得到了省統計局和調查總隊的好評,但是我們的統計基礎規範化水平還較低,特別是鄉鎮以下基層基礎工作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一是鄉鎮統計站力量較薄弱、素質有待提高。我市目前多數鄉鎮統計站只有1-2名統計員,且兼職較多,個別鄉鎮只有1名專職統計員。統計員更換頻繁,且接受專門業務培訓少,業務素質偏低。二是鄉鎮統計站工作條件較差。多數鄉鎮只有1-2間辦公室,大都比較簡陋,有的鄉鎮統計站沒有專門的辦公室,多數鄉鎮統計站沒有專用電話,有些鄉鎮的電腦還比較落後。三是鄉鎮統計員待遇偏低。目前,我市鄉鎮統計員享受縣財政的很少,多數都是吃事業費,工資待遇較低。東部縣鄉鎮統計員月工資大都只有400元左右,影響了統計工作質量。四是鄉鎮統計規範化標準還較低。個別鄉鎮有村級數據但缺少村級報表,村級報表還欠規範。

較低的工資待遇很難讓統計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較弱的統計力量很難適應當前統計工作形勢的需要。

我們農調隊根據崗位職能設置編制11人,以前一般配備9-10人,現在實有在編人員4人(後來又絡續借調了三名臨時幫忙人員),但是工作量沒有減少反而逐年增加,去年我們除了完成正常的各種統計調查上報表任務外,還完成了新增加的基礎工作規範化檢查、歷史數據調整、噸糧市監測、農普資料編印、住戶樣本輪換等項工作。能夠較好地完成這麼多工作與局領導的關心支持分不開的,但是沒有一支覺悟高、責任心強、業務精、戰鬥力強的隊伍也是不可能的。

總的來看,目前我市各級農村統計隊伍的力量還較薄弱,同日益增加的工作量的要求差距還較大。

(三)農村統計的方法制度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的農業統計方法制度自80年代以來,先後經過了三次比較大的改革,但是隨着農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體制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現行的農業統計(即農林牧漁業統計)方法制度在指標設置、調查方法以及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等方面出現了種種新的不適應:一是報表制度不銜接,指標設計落後,不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求。現行農業統計指標設置反映老情況的指標多,反映新情況的指標少;反映生產的指標多,反映效益及市場變化情況的少;當前農業統計指標設計的更新慢是一個突出問題。二是調查方法單一、制度改革落後,不適應社會日益對統計越來越高的要求。面對着千家萬戶單打獨奏的農村住戶、以及各種新的農業經濟主體的出現,現行的農業統計基本上延用計劃經濟時代的層層上報彙總方法,這種方法表面上是一級負責一級,但事實上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太適應,爲農業統計數據質量埋下了隱患,比如鄉卡報表中的財政收入指標,這是過去延續下來的指標,現在隨着財稅體制的改革,鄉鎮已經沒有財稅機構,縣統一管理,然後給鄉鎮劃撥,所以從鄉鎮取數已經沒有意義。

四、    農村統計調查的幾個主要指標

前面我講過,農村統計的範圍廣,指標多,今天我在此給大家講幾個主要的指標,來幫助大家瞭解農村統計,以便於瞭解分析農村社會經濟。

(一)農產品生產統計的重點指標

1、農作物播種面積:是指實際播種或移植的面積,凡是實際種植有農作物的面積,不論種植在耕地還是非耕地上,也不論其面積大小,均應如實統計,種什麼就統計什麼,種多少就統計多少,不能遺漏。

2、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是指應該在本日曆年度內收穫農產品的作物的播種面積之和。其計算公式是:本年度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上年秋冬播面積+本年春播作物面積+本年夏播作物面積=本年夏收作物播種面積+本年秋收作物播種面積。

3、農作物總產量:農作物總產量是農業生產的最終成果,指本年度內生產的各種農作物總產量,不論是耕地上或非耕地上的農作物產量,都應該統計在內,統計口徑是指全社會的總產量,各種經濟形式和賣出、自產自用的農作物產量都統計在內,不能遺漏。

4、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就是平均每一單位面積上收穫農產品的數量,簡稱單產。

糧食預產:要求從村級做起,組織由鄉(鎮)、村幹部和有經驗的老農參加的估產小組,對各村所有夏秋農作物的長勢進行大面積觀察估產,用科學方法對預產數據進行驗證。

實產:在收割之前抽選具有一定代表性並達到10%左右的調查戶,由專人協助對戶內所有地塊進行實割實測或抽中戶實產登記,依此推算全村產量並逐級上報。

(二)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增加值統計

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概念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農林牧漁業全部產品總量和對農林牧漁業生產活動進行的各種支持性服務活動的價值。

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核算範圍

它的範圍就是本轄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產品的價值量和對農林牧漁業生產活動進行的各種支持性服務活動的價值的總和。

3、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覈算方法

採用“產品法”進行計算。即凡是有產品產量的都按產品產量乘以產品單價求得每種農產品的產值;然後將各農產品的產值相加,得出各業的產值,最後各業相加求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當年生產的各種農產品都要計算產值,並且每種產品都按全部產量計算,不扣除用於當年農產品生產消耗的那部分產品的產值。用公式表示:  農業總產值=∑(某種農產品當年總產量×該種農產品生產價格)。

4、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計算價格

採用兩種價格:現行價格和可比價格。

(1)現行價格:採用農產品生產價格,即生產者第一手出售農產品的價格,來源於農產品生產價格調查。生產價格調查資料中沒有涵蓋到的少數農產品,可以用集貿市場價格資料代替;沒有市場價格的農作物用生產成本代替。

(2)可比價格:目前指上年同期的農產品價格。按可比價格計算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主要是爲了觀察農業的發展速度,消除不同年度的價格變動、不同地區結構差別的影響,使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具有可比性。

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發展速度的計算方法

農林牧漁業發展速度的實質是綜合反映農林牧漁業生產成果的動態變化,計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發展速度時應扣除價格水平變動因素(既用可比價)。

農業發展速度=報告期可比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基期現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0%。

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概念

指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生產貨物或提供服務活動而增加的價值,爲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扣除農林牧漁業現價中間投入後的餘額。

7、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核算範圍、方法

(1)覈算範圍: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核算範圍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覈算範圍相同。

(2)年度增加值的核算方法:目前採用“生產法”計算。

a、由現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減去農林牧漁業中間消耗的方法取得(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及大修理基金)。

b、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主要採取增加值率的方法進行計算。

8、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發展速度的計算方法

農業發展速度=報告期可比價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基期現價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0%。

(三)農業產業化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