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多篇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多篇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篇1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着追求,為祖國醫藥衞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身。”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有已有16個年頭了,加入中國共產黨也12年了,而我內心始終堅定地信念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切我都會在我的工作舞台將青春不斷綻放!

今年4月20日的下午,在手術室麻醉科及外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成功為一例85歲同時合併有很多內科系統疾病的老年女性行:右側股疝修補術和備腸壞死切除術。

這位老人,85歲,體重70斤,近兩個月一直卧牀。入院診斷: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部感染、腸梗阻、低鉀血癥、高血壓3級。在內科治療數日後,發現右側股疝嵌頓,急需手術。術前診斷:右側股疝嵌頓、肺部感染、腸梗阻。病人自身患有精神系統疾病,長期口服抗焦慮,鎮靜,催眠等藥物,同時還有嚴重的脊柱側彎,身體各個重要臟器的功能已嚴重衰退,手術及圍手術期的風險巨大,想要完成這位85歲高齡患者的治療任務,對醫院的手術、麻醉、護理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手術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在困難面前,麻醉科手術室的醫護並沒有退縮,為確保老人的手術成功及圍手術期的安全,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術前討論,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及圍手術期各種可能出現的嚴重併發症的應急預案,並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溝通工作,取得病人及家屬的理解和信任。現在隨着人羣壽命的延長及手術難度的增加,這樣高齡病人會日趨增多,其手術前後又必然涉及很多內科慢性病的問題,這對我們工作的責任心、技術水平、互助合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正是我院的今年共同的目標:質量改進與患者安全。其實,用知識武裝自己同時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更好地為患者保駕護航!

醫生成長的道路,是從理論到實踐,七年的院校學習結束之後,步入了臨牀工作。我們麻醉醫生的工作環境封閉,但內心滿是陽光;麻醉醫生即使身體嬌小,但搶救卻充滿能量;麻醉醫生口罩帽子緊戴,但個個是男俊女靚;麻醉醫生全國總數八萬,但集體心意相連。我是一名麻醉醫生,我自豪我驕傲。小兒手術時我是孩子眼中的媽媽,老人手術時我是她們眼中的女兒,醫者仁心。工作中,我必須屏氣凝神,因為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我會精益求精,因為可能失之毫釐,謬之千里。深夜,我接到搶救電話,不論狂風,還是暴雨,我的搶救照亮的是病人的健康之路。監護儀那“咚噠咚噠……”是我動聽的伴奏。每逢佳節我的幸福就是默默地守護大家的健康,總有人在夜裏堅持,總有人在風雨中奔跑,總有人在為生命加油,總有人默默無聞,總有人專心致志,總有人充滿愛意…..

很高興我是一名麻醉醫生,這個隊伍中有一路奔跑的青年才俊,也有深深熱愛麻醉事業的耄耋老者,無影燈下那曾經稚氣未脱的女孩今日成長成孤單守候的俏麗背影,默默付出生死相依,是我們最真實的寫照,這是不一樣的青春飛揚,而我永遠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滿天繁星時,我只願每個日夜平安守護患者!

那墨綠色的刷手衣不是所有人都穿得起的,因為這個牌子的衣服要的不是錢,而是青春的歲月!每天我都會穿戴好衣帽口罩,對於患者,只看見我的眼睛,聽到我的聲音。記得有一次我的孩子來找我,回家後她告訴我“媽媽我都沒看出來您……”那一次我沒等孩子説完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是啊,因為那次我整整三天沒有回家,只是因為心臟搭橋的手術病人都是年邁的老人,我只想安全安全,一定要守護好!記得劉五雲醫生寫過: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那樣美麗動人,面對肆虐的病毒,你的眼中充滿憤怒和冷靜;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那樣美麗動人,生死抉擇時刻,你的眼中,包含着堅毅和信心;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那樣美麗動人,安慰受難的病人,你的眼中流淌着温柔深情;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那樣美麗動人,在戰鬥的日子裏,你的眼中閃爍着高尚心靈;是啊,我只看見你的眼睛,是那樣美麗動人!

我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發揮表率作用,保持黨員形象。時刻,銘記“不忘初心,做一名優秀醫師”。是我一名普普通通的醫務工作者所最基本的人生信條。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篇2

護士被冠以“白衣天使”,是美麗、優雅、光明的化身。描述護士的文章通常會有這麼一段:在鴉雀無聲的夜晚,當人們酣睡在甜蜜的夢中,只有護士在病房的走廊上穿梭,時而柔柔護理一個術後病人,時而給晚上需要醫治的病人注射輸液,白衣飄飄,腳步柔柔,用雙手消除了病人軀體的痛苦,用微笑化解了病人心中的憂煩。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畫面啊。

畢業那年,懷着對護理事業的酷愛和對夢想中畫面的嚮往,我成了一位白衣天使。當我穿上這襲外衣,戴上燕帽,輕巧地穿梭於病房以後,當我經歷了那些忙繁忙碌,卻又平平凡凡的日子後,當我用雙手解救和庇護了那些脆弱的生命以後,我明白了,天使的翅膀要用真情和汗水來支持的。我是一位平凡又基層的護士,在我10年的護士生涯中,我經歷了外科、血液科、腸道門診、呼吸科,面對了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渴看,在不同的崗位上,我們奉獻着相同的愛心,醫院就象是一台超大型的機器,醫生就像是晝夜不停的程序在運算,而護士就像一顆顆小按鈕,串連起了病人和醫院的紐帶,按出我們人生的價值。但辛酸和淚水通常粉飾在厚實的口罩中,腰痠背痛隱躲在寬大的白衣之下,護士的工作是沉重的、瑣碎的,繁忙的工作讓我們的生物鐘常常顛倒,飲食總在偶然的空隙中解決,我有時候也會惦記着在幼兒園的兒子,惦記着病牀上的父親,但我們必須時刻提示自己你是白衣天使,病人更離不開你的護理和微笑,從晨間護理開始,問候病人、整理牀展,然後是常規醫治和護理,比如注射、輸液、發藥、吸氧、吸痰、各種管道護理、翻身拍背、檢查前預備等;俗語説的好“醫生的嘴,護士的腿”,護士不停的奔走為了醫生的一個醫囑,更是為了病人能得到及時的醫治和護理,在醫治和護理的同時要周密觀察病情,及時發現題目並處理,在醫治和護理的間歇還要做好各類宣教和溝通,如講授藥物知識、觀察藥物反應,飲食指導、康復練習和指導等等,天天的工作不能有一點馬虎,粗略計算護士逐日走的路加起來最少也有30裏。

期間病人的急躁、家屬的抱怨,我們都需要理解。我們寧願相信不理解是暫時的,我們的勞動和付出終究會被認可的,那就是病人的康復和笑臉,他們就是我們的回報。誰説我們沒有舞台,那一間間病房和往返穿梭的救護車就是我們的舞台,誰説我們沒有掌聲,那些擺脱病魔困擾的人們露出的舒心笑臉,就是對我們服務的讚美與認可!真心的説一句,在平常工作中,我們可能做不到無怨,但我們可以做到無悔。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篇3

作為一名醫療衞生工作者,身上所肩負的最重要使命是救死扶傷。但我們的工作以及工作相關聯的一些活動都不僅限於救死扶傷,保穩定、促發展、慧民生不僅只是簡單的一句口號,目前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

1,工作態度方面,每天面對不同種類的病號,客觀存在着主體素質不同的問題,當工作量加大時,難免會有工作態度不是很友好的狀況出現。

2,思想認識上,往往從小事或個人角度看問題,只以自己的單純工作看待病號,並沒有上升到是為社會穩定與民生改善而工作的境界,熟不知每個崗位都涉及到民生與社會穩定。

3,實際行動中,在思想認識中存在的這些不足,正是成為工作中作風散漫、服務態度偏差以及職業道德沒有提高。

作為一名護士,工作以及把控全局方面不需要像領導那樣苛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例如仔細核對病號用藥,打針多一些安慰的話。便是與民最大的方便與崗位職責的體現。

工作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與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的職業要求存在着這些巨大的差異。首先需要的是我們正視問題,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則是“正確認識矛盾是徹底、準確解決矛盾的根本前提”。基層醫護工作者自身特點,羣體職業種類單一,人們最基本的的訴求是實惠、及時治癒;對自身身體狀況認識不足,或者是有認識但不夠重視,總以小病貫之,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負責的將自己所確定的病情告知患者。護理工作亦是如此,對於廣大救治對象是農民以及留守兒童的這一特點,我們特別需要的是耐心、細緻、以及温馨的提醒。

其次,提高思想認識。在所有強調責任、奉獻的崗位都會提及思想層次的昇華,這並不是一句空話。前面提到每個崗位都或多或少的促進發展、民生的惠及及發展的連續不僅表現在經濟收益的提高也是人的全面發展、提升。我們的工作很簡單,打針、換藥、輔助手術。若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倒體現不出來工作的重要,但若稍有閃失,難保會影響穩定,對於民生惠及就無從談起,不是嗎?

再次,克服工作中的難題,護理工作從本質上來看是整個醫療的掃尾階段,貌視簡單,沒有搶救工作那麼重要,實則不然,對於損傷程度不同的病號,我們的策略也是不一樣的,但最重要的是和藹的態度以及對病號情緒的調控。對於那些素質有限的病號我們不應和其計較,完成本職是我們的目標。

在新的形勢下,社會、國家賦予醫療戰線上的廣大職工新的使命,牢記發展、穩定、民生不僅是整個國家的行動方向,也是廣大勞動者的職責所在,我們所要做好的就是轉變自己的工作作風、克服實際困難乘風破浪。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篇4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這個哲理,在醫護人員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是衝鋒陷陣的英雄,是他們用堅毅無畏的力量阻擋住了病毒的侵襲;回到生活,他們是鄰居家的孩子,是幼童的父母,是再普通不過的丈夫、妻子。但正因為普通,在緊急關頭的挺身而出,於危難時刻的無私奉獻,更顯得彌足珍貴。當被問及為什麼要冒風險到抗疫一線工作時,很多醫護人員的回答是,“這就是我的工作”。此時此刻,這句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奔赴武漢與前期馳援醫護人員匯合的路上,一位中日友好醫院的醫生微笑着比出勝利手勢;甘肅民樂縣,一位“全副武裝”的醫生充滿信心地打出“ok”手勢;首批6家醫院的121名醫護人員組成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同事們目送他們出征……一幕幕動人瞬間、一個個真切的表情,記錄下醫護人員迎難而上的勇毅擔當,他們是這場戰役中的英雄。

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身患疾病時,醫護人員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往往就能緩解心中的不安和壓力。反過來,患者的一句感謝,也足以拭去醫護人員一天的疲累。醫護人員與患者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就能築起抵禦疫情的堅固的鋼鐵長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僅要靠精湛的醫術、嚴密的防控、紮實的保障,更要依靠眾志成城的精神、團結一致的勁頭。對於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説,沒有什麼比支持和信任更能帶來安慰;對於患者和普通民眾來説,也沒有什麼比醫護人員竭盡全力的付出更能帶來安全感。

一名護士在採訪中被問及名字時,她回答,“名字就別播了,因為怕媽媽看見會擔心”。擔心的又何止是家人,在這場與病毒的搏鬥中,醫護人員的安危是全國人民共同的關切。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安全了,我們距離戰勝疫情,就更近了。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篇5

學習《醫學人文概論》這門課程,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醫學。醫學不僅僅是一門自然科學,也不單單是一門社會科學或者人文科學,醫學是三者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是一門以人作為對象,以人作為根本的學科。醫學以人為根本主要體現在對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上,照顧病人,治癒病人,醫學所做的不僅是救治病人,更重要的是撫慰病人被病痛摧殘折磨的內心。而醫學人文即是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所集中體現的“以人為本”,重視、尊重、關心、愛護病人的一種仁愛精神。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商品經濟迅猛發展,社會上種種不良風氣諸如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道德觀念,索賄受賄損害患者的違法行為,對醫學院校學生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醫學院校在平時的授課中應當更加註重醫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把良好的醫學人文素養,高尚的醫德醫風傳承下去。作為一名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求我們擁有高超的技術,而且需要我們保持一顆博愛之心,面對人世的疾苦,我們必須能正視它,必須去治癒它,必須幫助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人們。也許我們不能做到起死回生,也許我們不能做到妙手回春,但是我們能保持一顆關心病人,愛護病人的仁心,只有擁有的這樣的一顆仁心我們才能展現我們的仁術。所以,現在我們接受醫學人文的洗禮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現在的醫學人文教育,就是在為我們將來懷有一顆仁心打基礎。

記得老師在開課後不久給我們介紹過《大醫精誠》這本醫學著作,回來之後特地在網上查閲了一下,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所著之書,此書是論述醫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獻,作為一名醫學生,必讀此書。《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連個問題:第一是精,即要求醫者擁有精湛的藝術,認為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即要求醫者擁有高尚的德行,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之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恃己所長,經略財物”。總結起來就是説行醫治病救人的人,不僅要技藝精湛,還要能站在病人的角度,替病人着想,誠心救人而不是用貧富來衡量病人。看了這篇文章我受益匪淺,文中關於為醫的一些觀點十分值得我們醫學生學習,比如文中提到,凡是品德醫術兼具的醫生,在治病時一定無慾無求,心無雜念,首先表現出一種同情的心情,救治時也不會管他貧富貴賤,老幼美醜,對待病人像是對待自己的親人,看到病人煩惱就好像是自己煩惱一樣,全心全意地救助病人,像這樣的一名醫者才是百姓心目中的好醫生啊。

才不近仙者不得為醫,德不近佛者不得為醫,為醫者唯有德才兼備,方能濟天下,也唯有德才兼備者,方可承大醫之名。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的醫學大家:扁鵲濟世救人敢於直言;華佗廣施人道不分貴賤;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以拯救天枉為己任;李時珍遍嘗百草,為後人留下《本草綱目》這部醫藥聖典,像這樣的名醫還有很多,他們以德修身養性,用行動詮釋了他們畢生恪守的信念。千年前的古人們用行動告訴了後代子孫何謂德,千年後的今今天,當代軍醫華益慰用一份執著、滿腔熱枕實踐着醫乃仁術,無德不立的觀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三餐温飽、四大皆空的裘法祖也用實踐告訴着我們醫德的重要性。

然而現實總是很殘忍,如今許多醫生都在利益的驅動下,忘記了當初舉起緊拽着右手許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忘記了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重負,忘記了醫生不僅僅是一項職業,更是一種責任。他們看到的,只是病人身上器官,甚至只是金錢,唯一關心的只有病人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處,而忽略了病人也是人,病人需要的是一種關懷,一種尊重,而大部分的醫務工作者缺少這種撫慰病人,關心病人的心靈,導致了很多醫療糾紛的發生。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盡心盡力照顧每一位病人,注意保護病人的隱私,多替病人着想。

有句話不是這樣説的嗎:“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我相信只有我們多站在病人的角度,給予病人人文關懷,尊重病人,把病人當成我們的親人來對待,醫患關係一定能得到改善。我堅信,病人和醫生相互理解的時代終將到來。

醫務工作心得體會篇6

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要為羣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為健康戰略實施作出更大貢獻。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更好地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何不辜負患者對我們的期望?這需要我們堅守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是堅持“敬佑生命、救死扶傷”。賈立羣是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名譽主任,從醫近40年,接診患兒30多萬人次,確診疑難病患兒7萬多名。為了減少患兒等候時間,他多年顧不上吃午飯;他信守“24小時隨叫隨到”的,挽救了無數危急重症患兒的生命。他,始終牢記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全心全意守護人民的健康,是中國千千萬萬醫務工作者的傑出代表。

二是堅持“醫道從德、術業求精”。“醫生功夫是患者之福,也是社會之福。”在莊仕華的手術紀錄中,上有104歲的老者,下至1歲的幼童,無論手術風險有多大,莊仕華總能在危急時刻化險為夷。46年來,莊仕華始終堅持苦練技術,把手術枱作為傳承和發揚雷鋒精神的“主陣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各族羣眾的讚譽。精湛的醫術是攻克病魔堅守健康的前提保障。稱職的醫務工作者總是把敬業、精業、勤業作為衡量工作的標準,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工作。

三是堅持“甘於奉獻、大愛無疆”。作為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更要有一心為民的情懷。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吳孟超説:“我將用一生履行為人民羣眾健康服務的。”他一直堅守,把全心全意服務患者、服務羣眾當做自己的人生追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戰略,醫療系統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力量,要全心全意為患者、為人民健康服務。我們需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在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提高解決醫療問題、處理複雜醫患矛盾的能力,努力在新時代繼續堅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