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日月潭説課稿【精品多篇】

日月潭説課稿【精品多篇】

日月潭説課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介紹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我國領土祖國寶島台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遊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文中字裏行間無不體現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對日月潭的喜愛之情,它不僅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學生情操的好教材。

二、指導思想

根據新大綱的精神,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情境促讀,讀中悟情。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 、瞭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裏的秀麗風光。

2 、感悟文中的優美詞句,邊品邊想象那裏的美麗景色。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部分段落。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本課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資源,藉助大量的圖片,優揚的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視象”,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具體設計如下:

一、課前欣賞,激發情感

課前讓學生欣賞一組祖國迷人秀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並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為生長在這樣美麗而偉大的國家裏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奠定整節課的情感基調。

讓學生以遊客的身份進入情境,學習課文,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聲像結合,感知課文

根據課文內容,收集日月潭的近景、遠景、清晨、晴天、雨天及遊客觀光等許多圖片,在優揚的音樂的基礎上配上優美的課文朗讀,讓學生一邊賞風景,一邊悟課文,為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三、圖文並茂,賞析課文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藴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若單憑教師講或學生讀,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説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讀後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以景激情,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

課文重點是二、三、四自然段,採用flash片斷,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通過學生對圖片的欣賞、説話,對文字的品味、朗讀,掌握課文重點,領略作者的遣詞造句之美,體會日月潭的多姿多彩。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用課件展示空拍日月潭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日月潭的形態美,一邊體會作者比喻的精妙,和對日月潭的喜愛讚美之情。第三、四段是指導朗讀的重點段,利用圖片將文中的景象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誘發學生的情感,在此時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變得自然而然,有感而發。

在賞析課文後,設計“我當導遊”的活動,繼續播放音像課件,練習朗讀,讓學生再一次置身於如詩如畫的仙境,得到美的薰陶,在美的世界中受到感染,把文中的讚美之情毫無保留地抒發出來,從而使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力、鑑賞力得到訓練,為背誦課文,積累語言作好鋪墊。

五、拓展情境,愛國教育

最後設計去遊覽中國台灣的其他美景這一環節,讓學生將學習本文後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增強學生熱愛祖國寶島台灣的感情,形成初步的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另外,在學生個個都説“日月潭真是個好地方”,個個都想“到中國台灣去”時,老師再動情地講述: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台灣和祖國大陸分離了,至今還沒有迴歸。中國台灣人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祖國,中國台灣的小朋友也在嚮往早日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從而增強學生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

日月潭説課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縱觀本單元的四篇文章,都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的廣大,我們家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本課描繪了中國台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台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遊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另外,文中還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閲讀此文,不僅要領略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而且要體味到對祖國美景的由衷讚美和期盼祖國統一、親人團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體會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須把文中要求認識的字詞掌握,把課文讀通,在讀中感悟。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中國台灣有一定的瞭解,希望中國台灣早日迴歸是每一個孩子的共同願,本文的日月潭更美,更能激發孩子熱愛祖國寶島台灣和盼望迴歸的情感。

三、學習目標

1、會認環、繞、茂、隱、築、晰、朦、朧、境9個生字,會寫島、展、建、紗、勝、省、6個字和環繞、隱約、茂盛3個詞。

2、積累太陽高照、羣山環繞、風光秀麗、樹木茂盛、湖水碧綠、名勝古蹟、隱隱約約、點點燈光、濛濛細雨9個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抓住句子:“那裏羣山環繞……名勝古蹟。”“要是下起濛濛細雨,……童話中的仙境。”等,使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理解課文內容,增強熱愛祖國寶島台灣的感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

5、用“要是……就……”和“……就像……” 造句。

學習重點:

1、會認環、繞、茂、隱、築、晰、朦、朧、境9個生字,會寫島、展、建、紗、勝、省、6個字和環繞、隱約、茂盛3個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難點:

1、本課易錯的生字:展、隱、建“

2、抓住句子:“那裏羣山環繞……名勝古蹟。”“要是下起濛濛細雨,……童話中的仙境。”等,使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理解課文內容,增強熱愛祖國寶島台灣的感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

四、説教法學法。

1、教法

至於教法上,教無定法、妙在得法,貴在授法。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圖文對照、以讀帶講、品詞斟句等教學手段。

2、學法

我國著名大教育家葉聖陶説“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本課要讓學生不但學會,而且會學。我在每個環節都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切入,讓學生在書中讀進、讀出。以培養他們觀察和朗讀的能力及他們的愛國情感。

五、説教學流程

教學本課,我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以識字和讀文為主。

主要從“創設情境,初讀感知,學習詞語”三個方面掃清閲讀障礙,真切體會日月潭的美麗。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欣賞美

日月潭是美的,本文以美為線索,貫穿始終。日潭和月潭把湖水分為兩半,很美;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很美;濛濛細雨之中,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更美(播放課件)然後配合畫面有感情地範讀全文。在學生感受了日月潭如畫的風景之後,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孩子們,看了畫面,聽了課文,你的感受如何呢?”

或許學生會説日月潭風光秀麗,或許學生會説喜愛日月潭,也或許學生會説想去日月潭看看。那麼這種畫面的美代替不了文字的美。接下來的一個環節我讓學生自由讀讀,並提出兩個問題:首先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學生自由發揮回答問題時,我着重引導以下幾個要點。1.“日月潭在哪?你是怎麼知道的?”因為第一自然段講的就是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因此,便很自然的引入品讀第一自然段。而“羣山環繞、樹木茂密、名勝古蹟”又是本段的重點詞,這幾個詞我採用想一想、畫一畫、講一講地方法去解決。想想四周是山,中間是日月潭的畫面,自然就能理解“羣山環繞”。讓學生畫一畫樹葉,一片兩片不是密,三片四片也不叫密,如果畫的挨挨擠擠密密麻麻,學生自然就理解“樹木茂密”。“名勝古蹟”則直接由我講解。

那麼題目為什麼叫日月潭呢?為了講清這一問題,我再次用多媒體輔助(出示課題)從畫面中清楚地看出,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這又恰好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接着引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葉聖陶老先生説:“語言文字的訓練最為重要的訓練是語感”而朗讀是訓練語感的主要形式。因此,感知前兩自然段的內容之後,重點朗讀品它的美。

(二) 品讀賞析不同時間日月潭的美

知道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日月潭的名字的來歷之後,接着引導學生欣賞:“清晨”和“中午”時日月潭的美,因為這兩個自然段是並列性質的。因此,我還是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為切入口,“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讀給大家聽聽”。這個時候學生可能會説喜歡清晨時的日月潭,也可能會説喜歡中午時的日月潭,假如學生説喜歡清晨時的日月潭,那麼我就和學生一起喜歡這一自然段(板書清晨)

1(出示課件)找一個學生讀此段。

2出示重點句子

“天邊的晨星和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是重點句子。

首先讓學生輕而又輕地讀一讀這句話。

對於“點點燈光”、“隱隱約約”、“晨星”這幾個詞,可能有的孩子理解,有的孩子不理解,我採用先讓學生自己説,接着我來總結的辦法來解決。讓學生明白(板書隱隱約約)的美光不更令人陶醉嗎?

3拓展思路

然後,配上音樂我再把此段朗讀一遍,請孩子們閉上眼睛想想,你彷彿從湖水中看到了什麼?

4指導朗讀品味美。

(三) 領略了清晨的美景之後,賞析品讀中午及下雨時日月潭的美。

1(出示課件)(板書中午下雨時)找一學生讀中午下雨時的日月潭這一自然段。

2出示重點句子

“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披上輕紗,周圍的建築一片朦朧”。

3還採用讓學生輕輕地讀這句話的方法

“濛濛細雨”“朦朧”“仙境”這幾個詞,肯定會有一些孩子出現理解上的困難。我還是和把主動權放給學生,讓部分理解的孩子先説,我來點撥並加以總結。讓學生欣賞到日月潭中午(板書清晰)的美,更讓學生體會到下雨時日月潭(板書朦朧)的美。在講“仙境”一詞時,放飛學生的思路,看到仙境,你想到了什麼?

4指導朗讀。

(四) 激發愛國情感,渴盼祖國統一

(五)練習背誦。

本課有很多好詞佳句,為了讓學生記住這些詞和句子,並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我採用比賽和填空兩種方法結合讓學生練習背誦。

用板書總結

日月潭清晨是隱隱約約的美,中午是清晰明朗的美,下雨時又是朦朦朧朧的美,難怪作者在最後一自然段會説日月潭(板書風光秀麗)呀!這時,再次放飛思維,此時此刻,如果你站在日月潭邊,你想説什麼?這一問題意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渴盼祖國統一。

板書:

清晨 隱隱約約

9 日月潭               中午 清晰             風光秀麗

下雨 朦朦朧朧

板書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用箭頭表示文章的思路,它體現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思路。

六、教學建議

1、語文教學應落在寫上,所以應該讓學生充分朗讀體會日月潭的美后,結合課文誇一誇自己的家鄉,培養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2、應及時進行反饋,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日月潭説課稿 篇三

(一):説教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縱觀本單元的四篇文章,都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的廣大,我們家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代表名勝。它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為那裏山清水秀;是因為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更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台灣。本文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姿,令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因此,為了讓孩子們體會到日月潭的這種美,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九個生字,會寫十二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寶島和渴盼祖國統一的情感。

日月潭是美麗的,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是美的,因此,感受文中的優美語句邊品邊想像那裏的美麗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便成了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破難點,我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二):説教法

至於教法上,教無定法、妙在得法,貴在授法。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圖文對照、以讀帶講、品詞斟句等教學手段

(三)説學法。

我國著名大教育家葉聖陶説“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學本課要讓學生不但學會,而且會學。我在每個環節都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切入,讓學生在書中讀進、讀出。以培養他們觀察和朗讀的能力及他們的愛國情感。

(四)説教學流程

教學本課,我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以識字和讀文為主。

主要從“創設情境,初讀感知,學習詞語”三個方面掃清閲讀障礙,真切體會日月潭的美麗。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欣賞美

日月潭是美的,本文以美為線索,貫穿始終。日潭和月潭把湖水分為兩半,很美;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很美;濛濛細雨之中,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更美(播放課件)然後配合畫面有感情地範讀全文。在學生感受了日月潭如畫的風景之後,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孩子們,看了畫面,聽了課文,你的感受如何呢?”

或許學生會説日月潭風光秀麗,或許學生會説喜愛日月潭,也或許學生會説想去日月潭看看。那麼這種畫面的美代替不了文字的美。接下來的一個環節我讓學生自由讀讀,並提出兩個問題:首先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學生自由發揮回答問題時,我着重引導以下幾個要點。1.“日月潭在哪?你是怎麼知道的?”因為第一自然段講的就是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因此,便很自然的引入品讀第一自然段。而“羣山環繞、樹木茂密、名勝古蹟”又是本段的重點詞,這幾個詞我採用想一想、畫一畫、講一講地方法去解決。想想四周是山,中間是日月潭的畫面,自然就能理解“羣山環繞”。讓學生畫一畫樹葉,一片兩片不是密,三片四片也不叫密,如果畫的挨挨擠擠密密麻麻,學生自然就理解“樹木茂密”。“名勝古蹟”則直接由我講解。

那麼題目為什麼叫日月潭呢?為了講清這一問題,我再次用多媒體輔助(出示課題)從畫面中清楚地看出,北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這又恰好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接着引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葉聖陶老先生説:“語言文字的訓練最為重要的訓練是語感”而朗讀是訓練語感的主要形式。因此,感知前兩自然段的內容之後,重點朗讀品它的美。

(二) 品讀賞析不同時間日月潭的美

知道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日月潭的名字的來歷之後,接着引導學生欣賞:“清晨”和“中午”時日月潭的美,因為這兩個自然段是並列性質的。因此,我還是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為切入口,“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讀給大家聽聽”。這個時候學生可能會説喜歡清晨時的日月潭,也可能會説喜歡中午時的日月潭,假如學生説喜歡清晨時的日月潭,那麼我就和學生一起喜歡這一自然段(板書清晨)

1(出示課件)找一個學生讀此段。

2出事重點句子

“天邊的晨星和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是重點句子。

首先讓學生輕而又輕地讀一讀這句話。

對於“點點燈光”、“隱隱約約”、“晨星”這幾個詞,可能有的孩子理解,有的孩子不理解,我採用先讓學生自己説,接着我來總結的辦法來解決。讓學生明白(板書隱隱約約)的美光不更令人陶醉嗎?

3拓展思路

然後,配上音樂我再把此段朗讀一遍,請孩子們閉上眼睛想想,你彷彿從湖水中看到了什麼?

4指導朗讀品味美。

(三) 賞析品讀中午及下雨時日月潭的美,領略了清晨的美景之後。

1(出示課件)(板書中午下雨時)找一學生讀中午下雨時的日月潭這一自然段。

2出示重點句子

“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披上輕紗,周圍的建築一片朦朧”。

3還採用讓學生輕輕地讀這句話的方法

“濛濛細雨”“朦朧”“仙境”這幾個詞,肯定會有一些孩子出現理解上的困難。我還是和把主動權放給學生,讓部分理解的孩子先説,我來點撥並加以總結。讓學生欣賞到日月潭中午(板書清晰)的美,更讓學生體會到下雨時日月潭(板書朦朧)的美。在講“仙境”一詞時,放飛學生的思路,看到仙境,你想到了什麼?

4指導朗讀。

(四) 激發愛國情感,渴盼祖國統一

用板書總結

日月潭清晨是隱隱約約的美,中午是清晰明朗的美,下雨時又是朦朦朧朧的美,難怪作者在最後一自然段會説日月潭(板書風光秀麗)呀!這時,再次放飛思維,此時此刻,如果你站在日月潭邊,你想説什麼?這一問題意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渴盼祖國統一。

清晨 隱隱約約

9   日月潭  中午 清晰           風光秀麗

下雨 朦朦朧朧

板書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用箭頭表示文章的思路,它體現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思路。

日月潭説課稿 篇四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描繪了中國台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台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遊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文中還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指導思想

根據新大綱的精神,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情境促讀,讀中悟情。

認知目標:

1 學會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 弄懂課後思考、練習。

能力目標:

1 瞭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裏的秀麗風光。

2 感悟文中的優美詞句,邊品邊想象那裏的美麗景色。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情意目標: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那裏的美麗。

教學構想

1 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有位老師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麼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衚衕。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才是豐富的。所以,作為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裏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為學生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精心創設了“乘飛機旅遊,聽導遊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於他們體會到課文字裏行間藴含的情感。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麼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 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藴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説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以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3 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為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為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説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動。

(3)為學生創造活動的時空,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要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四人小組無疑是較好的一種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實處。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將他們的學習任務制定為:成立一個四人導遊小組,用自己的方式為“客人”介紹日月潭。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指導背誦的過程。最後讓他們上台介紹時效果相當不錯。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