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法院(精品多篇)

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法院(精品多篇)

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法院 篇一

一、我縣共有40個鄉鎮,總人口接近34.6萬人,在校學生數(事業報表)為:高中學生2497人、國中學生8945人,國小學生42579人。全縣中國小教師人數為2274人(含19個臨聘教師,含2012年、2013年、2014年特崗教師176人,)其中專任教師2198人。學歷達標中國小均達100%。中學系列職稱高、中、初所佔結構比例為(17%、44%、39%),國小系列職稱高、中、初所佔結構比例為(3%、43%、54%)全縣中國小教師編制為2650名。各類臨聘、代課教師450餘人。教師隊伍的補充主要是通過特崗教師、公招、考核聘用等形式。

二、近年來我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展的工作:(一)師德師風建設方面 建立全縣師德師風建設機制,由各片區教育工作聯絡組組長和學校校長為負責人,明確師德師風建設目標任務、師德師風建設的辦法。結合省、州、縣教師全員培訓的有關規定,全縣教職工至少參與了一輪以上的師德師風培訓任務,培訓面達100%,全縣教師整體職業道德素養得到了全面提升,湧現出一些師德高尚、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及時轉發省、州關於師德師風建設的相關文件,特別是2008年12月轉發新修訂的《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並結合我縣教育系統實際,組織宣講團,分片區、學校 集中教職工進行學習和宣講,宣講面達100%.4 根據省、州教師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縣委、縣政府對全縣職工考勤管理的規定,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印發了《越西縣教育系統考勤管理制度》(越教發[2007]65號),進一步規範了全縣教職工的考勤管理辦法。結合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教師績效工資的實施及績效考核辦法,將師德師風考核納入第一位,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其它考核均不合格,不享受30%的獎勵性工資的分配。不能參加評優、晉職和調動。從主管局到基層學校都制定了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近、中、長期培訓計劃。

(二)實施越西縣中國小教師素質能力建設“三大計劃”

中國小骨幹教師成長計劃:根據省、州中國小骨幹教師選拔推薦的要求和《中共越西縣委、越西縣人民政府關於教師隊伍建設的決定》(越委發[2005]49號),結合我縣各級各類學校實際,制定了骨幹教師選拔、管理、培訓辦法,做到梯層次培養、選拔省、州、縣級骨幹教師共計246名,學級骨幹教師790名,建設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

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計劃:為適應我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全縣2088人中國小教師開展了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的全員培訓(省級、州級、縣級、校本級),通過培訓,使我縣農村中國小教師普遍掌握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能,掌握把握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勝任新課程教學的各項工作,增強自主研修和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了教職工責任意識和師德水平。

中國小教師學歷學位提升計劃:根據《四川省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十一五”規劃》、《四川省中國小教師學歷學位提升計劃》、《涼山州教育局關於實施涼山州中國小教師素質能力建設“三大計劃”的通知》(涼教人[2008]48號)和《中共越西縣委、越西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決定》(越委發[2005]4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教育系統教師學歷情況,制定了中國小教師學歷學位提升計劃,主要採取脱產學習、進修、自學等方式,到目前為止,全縣國小教師中學歷合格率為100%。

(三)、建立獎勵激勵機制

結合省、州、縣教師隊伍建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擬定了推薦選拔國家、省、州、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校長的選拔推薦辦法。

(四)、加強校長隊伍建設 根據省、州中國小校長的選拔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中國小校長推薦選拔的實施辦法。制定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學期、學年任期考核、管理辦法,考核結果作為校長提拔、任用、交流的重要依據,加大培訓力度。結合省、州校長培訓的要求,擬定了我縣校長培訓計劃,分期分批地參加了省、州、縣級培訓,培訓面達100%。

二、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依據川編辦發(2005)23號文件和近期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營養改善計劃炊事員和管理員配備的有關規定進行測算核定的標準,我縣中國小應有教職工4066人(其中專任教師應為2902人,教輔人員1164人),而目前實有中國小教職工2257人,尚差1809人。全縣教師平均年齡為46.5歲,再過幾年,就將迎來退休的高峯期。儘管我縣每年都要公開招考教師,由於調離、退休、辭職、轉行等原因每年教師自然減員達70多人,教師緊缺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為缺教師,許多學校不得不大班額教學,將學生集中到鄉中心校合班就讀。為了上學,一些邊遠農村的孩子每天要在崎嶇的山路上往返步行數小時,學生辛苦,家長心疼,教師心酸。為了保證這些孩子往返安全,一些學校不得不採取壓縮中午休息時間:下午提前上課、提前放學的辦法。對一些必須保留的村小校點,各學校只能臨時聘請代課教師應急。但目前代課教師工資待遇偏低、工作不穩定,學校面臨代課教師不好找、也不好管的現狀,更影響了農村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穩定與提高。人力資源單向流動,優秀教師流失嚴重。由於城鄉差異,農村中國小教師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極為艱苦。比教師待遇好的職業成為農村中國小教師,特別是年輕骨幹教師嚮往的目標,因此報考公務員教師人數不斷增加。優秀教師更是“孔雀東南飛”,導致了學校優質師資嚴重流失。一些學校實際成了優秀教師的實習基地和培養基地,新進的教師少則兩三年,多則三五年,一旦嶄露頭角,要麼跳槽、轉行,要麼就被條件更好的學校“挖”走。部分教師覺得繼續任教,個人得不到較好的專業發展,於是也紛紛加入了跳槽的行列。

工作激情調動難。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後,雖基本做到了“六個全額預算”,但財政下撥的公用經費只能用於學校公業務開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無其它經濟來源,難以建立起有效的激勵競爭機制。與現實的經濟發展水平嚴重脱節。由於學校管理缺乏激勵機制和相應經費,工作“幹好幹差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教師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教學責任感減弱。

崗位設置與教師職稱晉升及教師交流和輪崗的矛盾。自2009年實行教師職稱結構比例制後,學校中高級職務比例規定了上限。一方面直接導致部分學校中高級職稱比例超標。導致這些近三至五年內難以分到中高級職稱指標。教師職稱與工資直接掛勾,嚴重挫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於各學校崗位的限定,嚴重製約着教師的交流和輪崗。嚴重影響中國小校長的交流和輪崗制度的執行。5 受編制的影響,農村初級中學學科不配套仍然突出。

三、思考與建議

穩定農村教師隊伍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們認為,要構建穩定農村教師隊伍的長效機制,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

優先發展教育,就必須優先發展農村教育,徹底實現教育公平。温家寶總理説過:“農村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從根本上説就是城鄉師資水平的差距。

1加大經費投入。目前,農村中國小教師工作環境逐漸改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工資收入逐年提高。但如果將工作總量與其他行業相比,則他們的工資待遇就不算太高。應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國小教師工資保障機制,建立農村中國小教師崗位津貼制度,中國小教師培訓保障制度和農村教師社會保障制度,切實改善農村中國小教師待遇。按規定配齊、配足教師。這需要有關部門及時按實際核定中國小教師編制,保證教師配備需要。

3制定優惠政策。優惠政策應包括:建立農村教師崗位津貼制度、支教教師生活補貼制度、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優惠制度、農村教師表彰獎勵制度等,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吸引具有教師資格的人員和大學畢業生到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任教。一是在基礎教育“百千萬工程”中,注意向農村中國小傾斜,培養一批農村中國小的名校長和學科帶頭人。二是加強教師培訓工作,採取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村教師通過成人教育、網絡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途徑,提高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三是加強師德教育,把師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全面提升農村教師素質。

4鼓勵、引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制訂相應獎勵措施,引導縣域內城鎮學校教師向農村中國小流動,引導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輻射與拓展。按照“統籌規劃、政策引導、因地制宜、城鄉互動”的原則,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強烈呼籲社會各界“資教”、“走教”、“支教”。開展靈活多樣的“智力支教”形式,實行定期支教與短期支教相結合、全職支教與兼職支教相結合等。智力支教也可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特級教師巡迴講學”、“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送教下鄉”、優秀教師“送教下鄉”等系列活動,開展手拉手、結對子、校幫校,培訓、輔導鄉村教師。

5建立縣域內城鎮中國小教師到鄉村任教服務期制度。如:城鎮中國小教師有在農村中國小支教一年以上經歷者,才能晉升高一級教師職務(現行政策只限於評高級職稱);鼓勵合格大學畢業生取得教師資格後到農村學校任教;面向社會招聘具有教師資格的人員到農村任教。

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法院 篇二

新形勢下加強民警隊伍思想建設的

調研報告

2013年,自1957年開始實行的勞教制度廢除,浙江省十里坪勞教所作為全國規模較大的勞教單位,率先加快改革,適應勞教業務轉型。與此同時,民警隊伍的思想建設工作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面對新形勢,如何帶出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隊伍,切實加強和改進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就成為我所亟待解決的一個實際問題。

一、浙江省十里坪勞教所民警隊伍現狀

浙江省十里坪勞教所現有民警456人,2013年,全所實現機構科學、組織扁平、效能優化的二級管理模式。近年來,十里坪勞教所先後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黨的“羣眾路線”活動,以“到崗敬業、執法文明、廉潔自律、辦事公正”為基本要求,全面提升隊伍戰鬥力,實行一年兩次“大練兵”活動,十里坪勞教所隊伍思想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一是民警隊伍作風自律性增強,違紀違法事件減少,執法服務態度不斷改進;二是“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樹立,公正文明執法和執法質量進一步提高;三是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崗位技能本領進步明顯,教育改造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有了顯著進步。但是,當前也有少數民警的思想狀況不容忽視,對當前我所工作和隊伍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突出方面:一是部分民警工作積極性不高,敬業精神不強,缺乏工作幹勁,崗位建功意識不強,上班等下班,工作等退休;二是少數民警學習動機不純,自身素質提高緩慢。有的民警學習的目的是混文憑,混學歷,而不是學知識,學能力。對於現有業務技能滿足於一知半解,滿足於現有經驗;三是部分民警宗旨觀念不夠堅定,為人處事高高在上,教育改造管理態度生硬,以管人者自居,辦事推諉,疏遠了與強制隔離戒毒學員的溝通,導致管理難,難管理;四是少數民警和民警法制觀念淡薄,違法違紀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

二、原因分析

民警隊伍思想建設工作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是複雜的內外比因素相互交織制約影響的結果,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一)少數民警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立場不堅定,易受到負面的影響而發生扭曲。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正發生着多方面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向,反映在民警隊伍上,必定會給一些民警帶來不良影響,民警的價值觀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向。可以説,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民警的思想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客觀上增加了民警隊伍思想建設工作的難度。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缺乏多樣性、針對性。眼下的思想教育工作仍以會議為主,面上工作要花團錦秀,點上工作同樣要遍地開花,要説到做到,言行一致。如果新方法不夠,就難以有效的針對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滲透性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在基層,但由於基層工作的多樣性、複雜性,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規範性的工作方法,缺乏強有力的指導,很多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往往感到難以入手,如何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民警機關面臨的一個普遍感問題。

(三)激勵競爭機制仍需不斷完善。

近年來,我們雖然先後實行了績效考核等隊伍管理長效機制,2013年,我所出台了《 浙江省十里坪強制隔離戒毒所績效考核辦法》有效地激發了隊伍活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目標設臵、獎懲兑現、落實力度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未能充分激發民警的工作熱情。宣傳典型、弘揚正氣力度不夠,對先進典型只注重了發現、培養,在宣傳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導向性和激勵作用方面做得還不夠。

(四)考核存在重業務成績,輕隊伍思想建設 由於業務工作是硬指標,隊伍思想建設指標難以細化,上級要求緊、考核多,容易立功受獎,因此,大多數民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業務工作上,這樣就導致隊伍中普遍存在着重業務工作、輕思想工作的傾向。

三、對策建議

(一)緊一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樹一片立執法為民的理念

要針對多元化文化對民警隊伍的影響和衝擊,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廣大民警的頭腦,用大道理引導小道理,使廣大民警切實增強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人民警察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政治本色。堅持走羣眾路線,把增強與人民羣眾的感情作為最基本的、經常性的教育來抓,夯實執法為民的根基。不解決與人民羣眾的感情問題,就無法解決民警機關為誰執法、為誰服務、如何執好法、如何服好務的問題。因此,必須教育廣大民警牢固樹立羣眾至上的觀念,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思想,把增進民警與人民羣眾的感情作為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基本內容,引導廣大民警將對羣眾的樸實感情上升為警察的基本職業道德和職業榮譽感,體現為具體的警務工作責任制。

(二)建一套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帶一支戰無不勝的民警隊伍。

要把領導班子成為領導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強、團結協調好、工作業績佳的一流班子,成為政治堅定、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優政的堅強領導集體,應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講政治、講大局,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班子建設的首位。二是要開拓創新,做事業發展的帶頭人。班子成員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用於挑戰自我,敢於面對困難和阻力。對民警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要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認真進行研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三是要襟懷坦蕩,精誠團結。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對班子成員的工作進行細化分工,既明確具體,又相互協作,重大問題堅持集體研究,形成顧大局、講團結、比奉獻、謀發展的工作氛圍;四是要樹立良好警風,做到廉潔勤政。班子成員要經常按照廉潔自律的要求,對照檢查自己。工作圈內,堅持建功立業為人民;生活圈內,堅持一身正氣拒腐蝕;五是要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規範領導班子建設。要嚴格落實領導幹部責任追究制度、述職述廉制度和談話制度,普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強化領導幹部的廉潔從政意識。

(三)嚴一點民警教育訓練,升一點民警綜合素質。從勞教到強制隔離戒毒的改革對民警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懂法律法規,同時要掌握毒品知識與心理學知識。當前,我所民警整體綜合體素質不高是制約民警隊伍建設和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發展的“瓶頸”。這些年,我所開展的《戒毒業務知識》輪訓,心理諮詢師等級培訓,崗位大練兵,都是有效提升民警綜合素質的途徑,但由於有些民警態度不夠端正,走過場,導致培訓的效果欠佳,今後,要進一步嚴格教育培訓制度,教育訓練應積極貫徹落實《民警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令》,與民警的晉職晉銜結合起來,與基層實戰單位的備戰備勤結合起來,着力提高全體民警工作水平,積極應對當前強制隔離戒毒工作教育改造難、管理手段單一的問題,要在民警中大力倡導“終生學習”理念,鼓勵民警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書本中學,在實踐中學,通過理論學習指導工作實踐。

(四)以制度管人,統一民警隊伍的紀律要求,建立配套完善的管理監督制度。

古時有語“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國傳統文化“官”本位一直盛行,以人管人,難免會有失偏頗,並且會有顧此失彼。民警隊伍之所以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既與民警工作的性質、特點密切相關,同時也與教育、管理、監督密切相關。要解決民警隊伍存在的問題,必須實行以制度管人。首先必須嚴格管理、嚴格教育。要加強對民警的宗旨觀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律和文化知識教育,加強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實戰本領,最大限度地減少民警的違法違紀問題;其次要嚴格監督,嚴肅法紀。領導班子要經常深入基層檢查督促工作,直接聽取下去羣眾對民警的意見,發現問題要及時提醒、及時解決;紀檢督察部門要變事後查處為事先防範為主,把預防民警違法違紀的關口前移。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警務公開制度,不斷提高民警工作的透明度,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眾的監督;第三要在從嚴治警的同時,堅持依法治警。要以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人民警察法和監獄勞教(戒毒)系統人民警察內務條令為依據,認真貫徹落民警能力素質標準和錄用、獎懲、紀律標準,以及任職、晉升標準等。要嚴格執行人民警察錄用制度,切實嚴把“進口”關,從源頭上保證民警隊伍的基本素質。

(五)建一套完善的警務保障機制,落實從優待警的相關舉措。

要堅持把解決民警思想問題、作風問題、工作問題與解決民警政治、經濟待遇和實際生活困難相結合,凝聚警心,調動廣大民警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一要在民警的政治待遇上多給予考慮。積極探索建立一系列選拔任用領導幹部的新機制、新舉措,注重在民警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實踐會考察、識別和提拔幹部,提高政治待遇,對在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等方面做出貢獻的要及時記功表彰;二要切實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增加必要的裝備,特別是涉及到民警自身防護的裝備一定要保證;三要關心民警生活,經常瞭解民警的家庭、思想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切實提高民警的物質生活待遇;四要採取措施,積極保障民警民警正當執法權益。

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法院 篇三

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根據宣區人才[2013]1號文件要求,我委對全區農業從業人員進行了綜合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區轄26個鎮鄉辦事處,177個村,42個社區。總人口86.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9.2萬人,農業勞動力45萬人。現有各類實用人才1.55萬人。

二、主要做法

(一)開展多種培訓,努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

1、組織開展新型農民培訓。根據我區農業生產特點及農民需求安排新型農民培訓內容,授課方式多樣,內容通俗易懂。簡單、實用,操作性強,讓農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近幾年來,我們不斷拓寬培訓面、增大培訓力度,2012年共組織農民培訓910場次,培訓農民達8萬多人次。

2、開展對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系統的專業培訓。每年市區農委都舉辦農技人員培訓班,請農業院校、農業科研機構的教授為農技人員集中培訓。分析講解當前最新的農業生產形勢、種養殖技術。通過培訓,讓農技人員學習瞭解最新的農業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增強為農服務的本領。

3、組織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户。廣大農技人員按照包村聯户制度要求,每人聯繫10個大户和一個村,進村入户,深入田間地頭與大户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培養他們成為種、養殖能手。今年參加包村聯户的農技人員219人,聯繫服務2184户。

4、組建農業科技人才諮詢服務團。根據全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實際情況,開展“送科技下鄉”等各類諮詢服務活動。通過專家答疑、播放光盤、散發科技資料等現場培訓形式,為農民解疑答惑,每年發放技術資料20餘萬份。

(二)樹立典型,帶動發展農村實用人才。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選拔原則,注意發掘先進典型人物,樹立一批科技素質高、“雙帶”能力強、社會影響力大的農村實用人才典型。及時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誌、專業網站等媒體,大力宣傳優秀實用人才科技致富、艱苦奮鬥的事蹟,表彰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的榮譽感,激發他們的熱情。通過“土專家”、“田秀才”現身説法,介紹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取得的經濟效益,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實現“樹立一批典型,帶動一方羣眾,發展一片經濟”的人才效應。

(三)依託協會,發展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積極引導實用人才創辦各種協會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將同行業實用人才組織起來,引導他們搞好聯合經營,改變實用人才分散狀態,發揮羣體優勢,實現農村科技資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通過建立專業合作社、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等形式,為人才發揮用武之地搭建舞台。目前,我區建立糧油、植保、畜牧、蔬菜、茶葉等農民專業合作社370個,集聚各類農村實用人才,擴大了技術輻射半徑。另外,區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也不斷增加,目前已達163家。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在品種更新、產銷對接、優質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科技示範户和致富帶頭人。如我區朱橋鄉種植大户吳本生,成立了建成糧油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户科學種田,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種植,建立自己的稻米加工企業--本生米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已成為我區糧油生產龍頭企業。

(四)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創業活力

為充分調動實用人才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建立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多元化激勵機制。中國共產黨**區委《關於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文件精神,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專業農户、農村經紀人領辦和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凡被評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當年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5萬元、2萬元;對當年被評為全區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一次性獎勵1萬元。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每年統籌安排150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以項目的形式扶持2-3家規範化程度高、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用於核心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區級優秀實用人才、種養大户、農村科技經營示範户等評選活動,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心,激發實用人才創業的熱情。利用專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重點宣傳一批優秀實用人才帶動周圍農民致富的先進事蹟和成功經驗,擴大實用人才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增強實用人才榮譽感。

三、經驗與存在問題

(一)取得經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必須注重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才培養,從外界強化各種措施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典型引導使培養對象從主觀上形成一種強烈願望,進而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成才的氛圍。抓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不論採取何種模式,典型示範的作用不能忽視。

(二)存在問題

隨着我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深入推進,一些困難和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着我區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進一步發展:

一是農業從業人員年齡老化。我區農業從業人員年齡相對老化,生產操作是傳統技術,老法老樣偏多,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強繼續教育。同時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領頭人才的數量很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基本上外出打工或就地從事其他非農行業,在家從事農業的實用人才年齡大部分都在四十歲以上,缺乏創新精神。

二是農業從業人員水平較低。農村分佈面很散,普通農民多,水平較低,多為分散型作業,且生產品種多樣。需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素質,但目前培訓經費不足,工作開展難度大。

三是農業從業人員文化層次低。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員比例較高,而大中專、高中級職稱人員少之又少,沒有紮實的文化知識,加之視野狹窄,小農意識強,很難適應新形勢下新農村環保型、效益型、集約型、外向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以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激活存量,擴大總量,完善機制為重點,進一步整合教育培訓資源,完善教育培訓網絡,着力培養一大批高學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致富帶頭人。

2、以繁榮農村經濟為重點,擴大規模,優化結構,使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大幅度增加,結構日趨合理,素質不斷增強,基本建立與全區農村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和培養體系。

3、更新創業理念、增強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能,提高創業能力,促進農村創業人才提高經營水平、擴大經營規模、領辦合作經濟組織、創辦農業企業,帶動更多人就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建議

1、完善扶助機制,創建良好環境。一是服務上支持。建立分工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聯動的開放式農技推廣服務協作新機制。二是技術上支持。加強與高等院校的聯繫,打造“技術+基地”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院校農業專家、科技人才的技術優勢。三是資金上支持。對進行特色農業開發、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項目,積極爭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的支持,使農業小額貸款向實用人才傾斜,給予資金扶持。

2、完善聚才機制,擴張人才總量。以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導向,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的工作力度,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務和智力支撐。

3、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重才用才氛圍。通過各種形式,認真組織人才工作宣傳報道,及時報道我區人才培養、吸引、使用和流動等環節以及在人才環境營造、人才激勵和保障等方面採取的新舉措、新成效,大力營造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圍。

**區農業委員會

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法院 篇四

一、普洱市縣(區)委書記隊伍的基本情況

普洱市轄9縣1區,其中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近幾年來,市委始終堅持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嚴格遵守《黨政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市、區、旗)黨政正職隊伍建設的意見》(中組發[2006]3號文件),高度重視縣(區)委書記隊伍建設。一是在培養選拔上重視。注重在艱苦地方、複雜環境、綜合部門多崗鍛鍊和培養幹部,注重選拔那些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經受住艱苦環境鍛鍊、能統攬全局、協調各方,能駕馭複雜局面,經得起風浪考驗,作風紮實、能密切聯繫羣眾,善於做羣眾工作、羣眾公認、清正廉潔的幹部擔任縣委書記。全市縣(區)委書記隊伍中,大多數經過市、縣、鄉多崗鍛鍊,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絕大部分一把手都具有比較豐富的基層領導工作經歷,具有較強統攬全局的能力、解決矛盾問題的能力和推動工作的能力。二是在教育培訓上重視。制定培訓規劃和培訓計劃,有針對性地選派縣(區)委書記到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參加專題培訓、短期培訓和理論培訓,到省外、市外考察學習,到發達地區掛職鍛鍊。市委有針對性地組織縣(區)委書記開展理想信念、權力觀、羣眾觀學習教育,不斷提高縣(區)委書記把方向、管全局、議大事、抓大事的能力,增強駕馭全局、服務羣眾的本領。三是在監督管理上重視。不斷加大對縣(區)委書記在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用人行為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力度,注重監督縣(區)委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以及加強領導班子凝聚力、創新力、執行力建設等方面的情況。

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實,特別通過縣級黨委換屆,選準配強縣(區)委書記,較好地發揮了縣(區)委書記隊伍在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聚民心、促發展、保穩定工作中,在推進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中的核心領導作用。目前,全市10個縣(區)委書記,除1個縣委書記因提拔到省直部門,接任人選正在按程序考察外,其餘9個縣(區)委書記平均年齡42.4歲,年齡在35歲至39歲的2人,佔22.2%;40歲至45歲5人,佔55.6%;46歲至50歲2人,佔22.2%。大學本科學歷5人,佔55.6%;在職研究生4人,佔44.4%。其中,經濟管理專業5人,佔55.6%;漢語言專業1人,佔11.1%;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人,佔11.1%;行政管理專業1人,佔11.1%;社會學專業1人,佔11.1%。無女性和少數民族縣(區)委書記。

二、縣(市、區)委書記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縣(市、區)委書記隊伍的精神狀態、思想作風和工作狀況總體是好的,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地努力,縣(市、區)領導班子結構得到優化,素質明顯提高,領導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這支隊伍是靠得住,能幹事的隊伍。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隊伍建設還存在着一些與新的形勢和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一是監督管理力度不夠。極少數縣(市、區)委書記作風漂浮、脱離羣眾,工作方式方法簡單,不善於做羣眾工作,忽視羣眾的合理訴求。雖然發生在極少數幹部身上,但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影響黨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如孟連“7.19”事件發生後,普洱市委及時對孟連縣委書記進行了調整。二是任期制執行力度不夠。對任期制的管理要素缺乏相應的規定,比如,任期目標責任制、任期目標考核等,一些地方縣(市、區)委書記變動頻繁。三是選拔標準難把握。《幹部任用條例》中規定的6條基本條件和7條應當具備的資格相對概念化,在考察時不好把握。比如:在考察中難做到全面瞭解人選的熟悉領域、主要專長和發展潛力,難判斷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態度和業績以及人選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問題;幹部考核評價難,部分幹部羣眾認識上有差距,認為考察幹部是一個程序和環節,有的認為是走過場,不願意反映真實情況。

三、加強縣(市、區)委書記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進一步認識加強縣(區)委書記隊伍建設的重要性。縣級政權是我國行政區域劃分中處於十分重要的環節。從縱向看,它既是行政區域內製定和實施決策的機關,又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市重大工作部署的執行機關,具有承上啟下的基本特徵。從橫向看,是改革發展穩定的前沿陣地和城鄉經濟的結合部,集黨政軍民、工農學商於一體,具有統攬一方的綜合功能。縣(市、區)委書記在縣級領導班子中處於核心地位,在地方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既是領導者、決策者和組織者,又是具體的執行者。縣(市、區)委書記水平和能力既直接影響我們黨的工作的總體效能,又直接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如期實現。因此,新形勢下加強縣(區)委書記隊伍建設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證,關係到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政權基礎的穩固和發展。

(二)進一步明確縣(市、區)委書記的任職條件和任職資格。除認真遵循《幹部任用條例》中規定的6條基本條件和7條應當具備的資格外,在新形勢下,結合邊疆民族地區工作實際,縣委書記一般還應當具有鄉鎮黨政班子成員任職經歷;具有縣(市、區)黨政班子成員任職經歷;具有善於做羣眾工作的能力和經驗;具有駕馭複雜局面,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具有推進工作能力和統攬全局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風深入紮實;心理素質好;專業、氣質與班子成員相溶,聽得進不同意見,能集中民意民智。

(三)進一步明確優秀與不稱職縣(市、區)委書記的主要表現。優秀縣(市、區)委書記的共同特點:政治紀律性強,理想信念堅定,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和羣眾工作紀律;注重學習,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勤奮敬業,工作紮實,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有正確的政績觀;眼界寬闊,思路寬闊,胸襟寬闊,總攬能力強,工作作風深入、紮實,羣眾基礎好,善於聯繫羣眾,有基層工作經驗;敢於和善於解決複雜問題,注重解決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駕馭複雜局面能力和做好羣眾工作能力,堅持實事求是,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加強道德修養,自覺接受監督;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品德高尚,情趣健康,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鋭氣、浩然正氣。不稱職縣(市、區)委書記的主要表現:理想信念不堅定;能力素質達不到履職要求;不注重學習,創新能力弱,胸襟不寬闊,總攬全局的能力差;工作經歷相對單一,基層工作經驗欠缺,工作作風不夠深入紮實,政令不暢通,執行能力弱,駕馭複雜局面能力不強;羣眾觀念淡漠,脱離羣眾,做羣眾工作的能力弱,黨的宗旨意識不強;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足,急功近利,喜歡搞政績工程,搞短期行為;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樹得不牢,在廉潔自律方面出現問題。

(四)進一步改進縣(市、區)委書記的選拔方式。對縣(市、區)委書記人選的選拔要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切實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鬆”。一是要規範和完善縣(區)委書記人選考察程序。要嚴格按照《關於在民主推薦、幹部考察中進一步貫徹羣眾公認原則的暫行規定》(雲組發〔2005〕5號)、《雲南省差額選拔任用正職領導幹部暫行辦法》(雲辦發〔2005〕8號)的規定規範和完善考察程序。對縣(市、區)委書記人選的推薦同時獲得會議投票推薦贊成票三分之一以上、個別談話推薦二分之一以上,才列為考察對象。在考察縣(市、區)委書記人選時要認真貫徹羣眾公認原則,實行幹部推薦考察“三個擴大”(即擴大民主推薦範圍、擴大個別談話推薦範圍、在考察廉潔自律方面擴大聽取意見的範圍)、“四個結合”(即把平時考察與使用考察相結合、聽取意見與實地察看相結合、考察幹部的一貫表現與關鍵時刻的表現相結合、注重八小時以內與八小時以外考察相結合)。二是改進提名方式,不拘一格選拔優秀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委書記出現缺額時,由組織部門將任職條件、提名範圍、符合資格條件的幹部名冊提交市委全委會成員進行第一輪署名推薦提名。在此基礎上,組織部門根據崗位要求和班子建設實際,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綜合分析有關方面的意見,按1:3比例提出初步推薦人選建議,再進行第二輪民主推薦,根據推薦情況,確定考察人選。確定考察人選一般應多於擬任人選。在公開選拔委任制領導幹部的同時,要積極探索公開選拔選任制領導幹部提名人選的程序和方法。建議拿出1—2個職位,在全省進行縣(市、區)委書記公開選拔試點,不斷擴大縣(市、區)委書記的選拔渠道,規範公開選拔的程序,改進方法,逐年提高公開選拔縣(市、區)委書記人數在提拔交流乾部中的比例。三是進一步完善表決任用機制。縣(市、區)委書記的擬任人選由上級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全委會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事項,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到會,並保證與會成員有足夠的時間聽取情況介紹、充分發表意見。與會成員對任免事項,應當發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緩議等明確意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一律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對意見分歧較大或者有重大問題不清楚的,應當暫緩表決。對影響作出決定的問題,會後應當及時查清,避免久拖不決。全委會有關幹部任免的決定,需要複議的,應當經全委會超過半數成員同意後方可進行。

(五)進一步完善縣(市、區)委書記的激勵機制。為保持縣(市、區)委書記隊伍穩定、保持工作的連續性,應嚴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職務任期制度。縣(市、區)委書記每個職務任期為5年。縣(市、區)委書記一般應當任滿一個任期,在一個任期內因工作特殊需要調整職務的,一般不得超過一次。縣(市、區)委書記在同一職位上連續任職累計達到一屆以上的,經綜合考核,實績突出,評定為優秀的,建議給予提高享受副巡視員待遇或列為副廳級後備幹部人選。

(六)進一步加強對縣(市、區)委書記的教育、考核、管理和監督。一是推進“一把手”培訓工程的實施。要按照“需要什麼培訓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強化對縣(市、區)委書記的教育培訓。時間安排上要有計劃性,縣(市、區)委書記學習培訓時間不宜過長,每名縣委書記每年培訓次數不宜太多,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培訓內容上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圍繞增強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突出抓好科學發展觀教育培訓、領導幹部處置公共事件的能力培訓、做羣眾工作能力培訓以及政治理論培訓、政策法規培訓、作風教育培訓、業務知識培訓和科學文化素養培訓。

二是加大對縣(市、區)委書記的考核力度。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羣眾公認的原則,以德才素質評價為核心,立足於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對縣(市、區)委書記德、能、勤、績、廉情況的考核,側重評價把握大局、戰略思維、協調各方、抓班子帶隊伍、基礎工作等內容,引導縣(市、區)委書記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建議加大對考核評價結果的應用。考核評價結果應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對考核優秀的給予表彰獎勵,對連續兩次被評為“基本稱職”或當年被評為“不稱職”等次的縣(市、區)委書記,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組織調整和處理。建議考核指標中應突出針對性。既要考慮到對每一個縣(市、區)的普遍適用性問題,也要儘可能考慮到一些特殊因素,在考核指標中應留有一定的餘地,由考核組研究當地縣(市、區)的具體工作實際情況確定應列入的考核指標,既注重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羣眾生活、化解社會矛盾和落實黨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方面工作的考核,又注重考核縣委書記關鍵時刻和困難時期、在處置重大問題和突發事件的表現,注重考核作風狀況和做羣眾工作能力。

三是加強對縣(市、區)委書記隊伍的監督。按照服從大局、民主公開、以人為本,教育與約束並重的原則,運用切實有效的法規、制度約束和規範縣(市、區)委書記的行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機制、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領導幹部日常管理監督制度、調整不稱職不勝任現職領導幹部辦法。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財產申報、經濟責任審計、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誡勉談話等制度。研究制定科學規範和有效監督黨縣(市、區)委書記用人行為的辦法。認真落實幹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和解決縣(市、區)委書記隊伍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逐步形成強化預防、及時發現、嚴肅糾正的幹部監督工作協調機制。在全省範圍內廣泛推行特【】邀監督員制度,把對縣(市、區)委書記“人前”與“人後”、“八小時內”與“八小時外”監督結合起來,形成自我監督、組織監督、社會監督、法律監督、審計監督、輿論監督的強大合力,全方位監督其任職行為、生活行為、社交行為。加大對《幹部任用條例》貫徹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力度,重點監督檢查縣(市、區)委書記貫徹執行《幹部任用條例》的情況,堅決防止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建立彙報、考評和年終廉政談話制度。縣(市、區)委書記每半年以書面形式向上級黨委彙報一次思想和工作情況,年終進行一次全面總結。上一級紀委、組織部門圍繞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作風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等方面每年對縣(市、區)委書記進行一次廉政和履職情況談話。堅持定期實行民主測評、民主評議,建立專門的縣(市、區)委書記信息庫,收集各種信息,動態掌握縣(市、區)委書記的表現情況,進行跟蹤管理。

四是完善以州市黨委為主的縣(市、區)委書記管理體制。以州市黨委為主的縣(市、區)委書記管理體制與黨組織設置、行政區域設置和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是相適應的。這種管理體制有利於及時發現各縣(市、區)委和縣(市、區)委書記存在的問題,有利於及時掌握瞭解情況,包括縣(市、區)委書記工作情況和個人基本情況,有利於更好地監督工作作風、生活作風中存在的問題。但管理過程中存在着部分縣(市、區)委書記變動頻繁,不利於保持隊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等問題。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縣(市、區)委書記的管理。一是要嚴格執行任期制。上級黨委要就縣(市、區)委書記執行任期制出台具體規定,合理界定縣(市、區)委書記的任職期限,規定最低任職年限,在此期間,除特殊情況外(個人違法違紀或提拔),一般未任滿規定時限不得調整。二是完善外出請銷假和登記制度。對縣(市、區)委書記外出實行請銷假和登記報告制度,報上級黨委辦公室和組織部備查。

五是積極推進縣(市、區)書記異地交流。認真堅持縣(市、區)委書記交流任職和迴避任職制度,擴大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交流範圍,各地區之間交流人數應相對平衡。要選派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有培養潛力或廳級後備幹部進行交流,並逐步擴大州市之間縣(市、區)委書記的異地交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