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11W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多篇)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900字 篇一

《中國近代史》是由蔣廷黻先生編寫的一部講述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背景的書。這本書是蔣廷黻先生對中國近代社會的思考,1840年--1925年這段時間,也讓我對神州大地上的人民有了更多的瞭解。

當時的中國政府由於自古以來的小農經濟以及過於膨脹的君主專制,不明白他們所面對英國、法國並非是蠻夷之國,西方國家帶着紳士風度並不是到中國來朝拜進貢,而是來進行貿易。那時的中國,繼續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根本不知道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變化,而此後引發的鴉片戰爭僅僅是因為皇帝對待馬嘎爾尼十分無禮。中國直到鴉片戰爭失敗及剿夷派崩潰後,才有人意識到改革是強國之路。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林則徐這個人物,他是典型的中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鴉片戰爭的失敗跟林則徐本人是有着很大關係的。在虎門銷煙時,林則徐看起來是一個十分有決斷,有思想,一心為國保衞人民且百戰百勝,戰無不勝的人。其實他也真的覺悟到了是時候去西方取經了,但是他為什麼沒有把他的想法大膽公開出來?如果從他那時起,覺悟了的士大夫都去表達自己,那中國的現代化可能會早二十年。他為什麼不這樣做?因為在他心中,他的名譽比拯救世界更重要。這也是中國士大夫的通病。我認為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士大夫本來就是膽小懦弱,不敢説出實話,另一方面是皇帝和官場的大背景十分固化,且皇帝時常用人不當,使士大夫們不敢言也不敢怒。所以我認為現在的統治者應當多聽取八方的意見,讓真正有抱負的明珠慧眼幫助中國一直進步。

其實只要當時政府回過頭去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閉關自守是多麼大的錯誤。遠在唐朝時,日本就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快速引進中國文字,服飾,建築甚至是管理制度,它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後進行很徹底的進行改革,於是它就越來越強大。不説日本,當時玄奘西行,引進了佛教,使其在中國發展。佛教的引進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選擇,還促進了國家的管理。這説明引進外國的優秀文化是一個促進國家發展的好辦法。倘若當時的中國有足夠高的智慧,大膽引進西方文明,將戰爭化險為夷,那麼中國不僅會與西方強國並駕齊驅,而且一定會在國際上重塑中國文明的輝煌。歷史不會改變,但我們可以吸取歷史的教訓。學習歷史,吸取教訓,是走向成功的最好捷徑。在做決定時,想一想曾經走過的彎路,或許,它就會輕鬆許多了。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二

作者以為,那時東方的世界仍滯留於“中古”:“我們的軍器和軍隊是中古的軍隊,我們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們的人民,連士大夫階級在內,是中古的人民。”是陳舊腐朽的器物和政治,且在根本上是落後的生產關係,造就了十九世紀“中古的人民”。相比較而言,1840年以前的西方世界卻已經具備了所謂的近代文明。零零碎碎的五百年中,西方世界已歷經了不知幾多劇烈變革。自帕台農神廟和萬神殿予追尋自由、財富和現世幸福的人們以庇佑,幾乎統治了歐洲整個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皇的頭頂,上帝的光環便開始消退和彌散。而即使是信奉國教的英國國王,也不得不在一場不流血的宮廷政變中,逐漸掣肘於他曾經忠誠的盟友——下院中的資產階級新貴族。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神奇地驅動着笨重的火車轟鳴向前,滿載意氣風發的新貴們,去往金碧輝煌的水晶宮。在這風光無限的旅途中,“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的理性主義被高聲呼喊。這呼喊甚至從大西洋彼岸獨立不久的美國傳來,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直抵巴黎市中心的巴士底獄。這時充斥着西方的不僅是吶喊,更甚還有前所未有的照亮沉沉黑夜的光明。這光明一旦降臨,工廠便再無眠夜,機器的齒輪飛快地運轉,推動着西方世界駛向那更為喧囂和嘈雜的遠方。就這樣,第二次工業革命席捲而來,一舉將稚拙的美國和曾經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推到了科技的最前沿。

經此一番對比,清王朝在堅船利炮下的不堪一擊是可以預見的,因為西方的優勢是如此顯而易見。當蔣廷黻站在十九世紀中國淪為半殖半封社會的歷史轉折點上,環顧四周,他望見“東方日出之國”正噴薄而出、冉冉升起;他也依舊記得俄皇“大彼得以專制皇帝的至尊,變名改姓,微服到西歐去學造船,學鍊鋼”、“他不顧一切,奮鬥到底,甚至遷都到一個偏僻的,但是濱海的尼瓦河旁,因為他想靠海就容易與近代文化發源地的西歐往來”的歷史。(正是“大彼得”的這些作為,奠定了俄國近代化的基礎)而在離他最近的時代,他看到,在幾近被戰火夷為平地的土耳其——那個也曾是強盛一時的大帝國,卻因只知保守而被歐洲列強宰割的土耳其——的廢墟和瓦礫上,民族領袖基馬爾“不但提倡科學工業,甚至改革了土耳其的文字”,為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重新打穩立國之基礎。“這三國接受了近代的科學、機械、及民族主義,於是復興了,富強了”,所以,在蔣廷黻看來,“在世界上,一切的國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強,不能者必遭慘敗,毫無例外”。

為了論證上述結論,作者再次回首中國近代史的曲折坎坷之路,順從歷史邁進的方向,踩着“英國請中國訂立邦交”這道久遠的印記出發,跌跌撞撞,艱難摸索,一直到踏出“慣徹總理的遺教”這個紋絡分明的腳印;本書第二部分也相應地從“剿夷與撫夷”、“洪秀全與曾國藩”、“自強及其失敗”一直敍述到“瓜分及民族之復興”。正如作者在總論中陳述的:“現在我們要研究我們的近代史,我們要注意帝國主義如何壓迫我們。我們要仔細研究每一個時期內的抵抗方案。我們尤其要分析每一個方案成敗的程度和原因。我們如果能找出我國近代史的教訓,我們對於抗戰建國就更能有所貢獻了。” 在這段回憶的推進過程中,不僅作者,連我們也隱約彷彿感知到了一線歷史的邏輯。

但是作者“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並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半新半舊是不中用的。換句話説,我國到了近代要圖生存,非全盤接受西洋文化不可”的論斷有未免過於武斷,以致時常遭人詬病。這種“全盤西化”的話,這種不顧中國實際、抹殺民族傳統的主張,顯然是錯誤的,也的確反映了作者政治思想上的短視。但是後記《難以遺忘的人與書》也給出了一份解釋,它這樣寫道,“一方面,蔣廷黻對本民族的文化並未採取虛無主義態度,也不主張頂禮膜拜西方的一切;另外,他理想的社會改革藍圖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非照搬英美的民主政治模式。”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三

讀了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然後又翻了以前高中的近代史教材,其中對林則徐的描述不太一樣。

高中教材中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而這本中國近代史中對民族英雄隻字未提,於是我到網上搜索資料,重新認識了林則徐。

林則徐為什麼被稱為民族英雄,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

1、為官剛正不阿和清正廉潔使他獲得了“林青天”的美名。

2、禁煙運動

1839年,作為欽差大臣到廣州負責禁煙,期間他剛正不阿,禁煙手段強硬,他在廣州期間鴉片貿易幾乎被阻斷,更有著名的虎門銷煙,展 示了清政府禁煙的決心。

3、他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到廣州之後,慢慢意識到外國的軍器比中國先進,於是開始翻譯外國刊物,蒐集外國資料。後來這些材料給了魏源編入了《海國圖志》。這部書提倡以夷制夷,並且以夷器制夷。

我從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裏看到了比較客觀的對林則徐的評價,而不是過分的神化。

説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並沒有什麼問題,他在鴉片戰爭後,給友人寫的信裏很好的總結了失敗:

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後,須輾轉移時,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無他深巧耳。不此之務,既遠調百萬貔貅,恐只供臨敵之一鬨。況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師始能尾追,岸兵能頃刻移動否?蓋內地將弁兵丁雖不乏久歷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見面而接仗者,未之前聞。徐嘗謂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膽壯心齊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講,真令岳、韓束手,奈何奈何!”

這是他的私信,他請他的朋友不要別人知道,他並沒有站出來指出整個社會的落後。

人有歷史侷限性,林則徐是當時社會的精英,是清政府最好的士大夫,但是我們也要看清他並沒有超載歷史,並沒有站出來推動愚昧落後的中國向前進,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苛責他,當時的中國在沒有經歷過一翻苦難之前是絕對不會清醒的。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四

一段蕩氣迴腸的故事,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一曲催人淚下的歌曲……讓我回味無窮,百看不厭。

蔣廷黼所著的《中國近代史》,貫穿了中國近代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至20世紀抗日戰爭爆發前的近一個世紀曆史,講述了整整一箇舊民主革命階段——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戰爭,辛丑條約……作者用着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描述着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翻開這本《中國近代史》,就彷彿掀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歷史長卷。為何當時的中國多次被列強的鐵甲鋼炮給轟開了古老的大門?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的守舊。中國人的守舊造成了他們思想的落後,思想的落後造成了科技的落後,科技的落後造成了國防的落後,國防的落後就造成了國家不保的危險。很可惜,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時,李鴻章勇敢地站了出來。

李鴻章,何許人是也?世界排名第九的北洋水師的創始人與統帥,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之一,晚清四大民臣……無數的榮耀集他一身,可謂是時勢造英雄。或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李鴻章認清了只有向西洋學習才能自強的道理。

歷史就是這樣公正,也是這樣的殘酷,它不會給予弱小者任何悲憫,也不會給予強大者任何協助。當清王朝的統治者在宮殿裏享着天倫之樂之時,西方的工廠裏機器正在轟鳴。李鴻章向西方學習,建工廠,設學校,成立北洋海軍。雖然他自強的方式很不錯,但是他自強過後卻也救不了國,因為他自強的不徹底,沒有認清楚清王朝落後的根本原因,思想上不改變就算是他能力再強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説,在那個時期,想要自強是有多麼的困難。

歷史早已過去。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因為即便我們對歷史有多麼的不滿,我們也無法將它改變。無論是什麼年代,都是屬於強者的。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要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如此這般,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篇五

看的電子書。書雖小,只有五萬字,卻彌補了許多中學歷史教科書欠缺的歷史細節,理順了歷史事件的發生邏輯。而反觀 中學教科書,太重史觀的邏輯而輕史實的邏輯,以“歷史的必然性”反推歷史事件始末,缺乏必要的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演進過程的交代,更輕視對具體歷史人物分析,喪失了歷史豐富的細節與層次,不但降低了可讀性,也失去了可信性,須知在近代的歷史大變革中,歷史事件中的人物莫不受自身歷史格局、階級視角或所謂慣習的限制,其行動並非毫無頭緒的“愚昧”保守或激進,而是基於各自的認知圖式與利益衡量,他們並不是獨立的個人,更是歷史演進邏輯的各種實際力量與價值體系的代表,在此種視角下,對人物的分析,並不會陷入到所謂英雄史觀的窠臼,歷史分析的可靠正在於鮮有人能逃出自身的歷史格局與階級視角,即便能跳出而看清,也鮮有人能與之對抗並扭轉歷史自身的演變軌跡,林則徐、李鴻章、皆是如此。而更有那不能逃出自身歷史格侷限制的草莽精英與芸芸眾生,他們才構成了歷史演變中的最主要的力量。

本書耐讀之處在於,著史者從外交與內政各層次與角度温和的剖析了歷史演變的事實邏輯,生動的展示了近代以來東西方兩種文明的交鋒及其各自的邏輯,在推崇西方文明的同時又能對東方文明中的悲劇人物抱以理解之同情,可以説對東西文明的邏輯極其弊病都有一定的理解,而猶以對東方文明之弊病的痛陳與批判最激烈,所以對國家與民族的進步表現的也最為熱切。這種帶有著史者個人主觀意氣的寫作風格應該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通病”(通病並無貶義),這種寫法已為當下的學術規則所不容,然而竊以為在已經呈現清楚歷史演變脈絡的前提下,這種寫法並不為過,至少他坦誠的向讀者展現了著史者的著史取向及自身侷限(著史者自己就是近代史中的人物),這比那些明面上理中客,實際上暗地兜售歷史觀壟斷歷史解釋權的歷史書好多了。 而對民族與國家真切的關心,更是讓人敬佩本書著史者的民族與歷史擔當。

而反觀我輩,雖業於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所謂社會科學,卻對社會與國家的進步缺乏最起碼的興趣與關注,只以學術為謀稻粱之手段,而不能從中獲得應有的智識樂趣與價值滿足,終致於痛苦迷茫。 説到底是自身狹隘格局所限制, 既不屑為時局、國家、民族、社會盡力,專以批判解構之為能,而又無真正批判的勇氣與擔當,不敢與真正的愚昧專制退步做鬥爭,卻只會做些撩撥民眾情緒騙取點擊率的蠅營狗苟之事,真正的苦難黑暗與壓迫置於其面前卻孰若無睹,而雞毛蒜皮的小事卻能掀起滔天的口水巨浪。這種只會寫以煽情為能卻毫無識見與擔當的文章正與蔣先生筆下的迂腐舊文人的文章相若,他們於國於家於民毫無益處,卻盡是些是阻礙社會進步的能手。希望以後能多讀些這種有格局有擔當的歷史書,盪滌我輩狹隘的文人思想,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