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記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學記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學記心得體會 篇一

近來,有感於各方面對教育教學技術性探求的“日益精進”,各種國產的、舶來的教育教學理論的炫目塞聽,頗覺有些華而不實,大而無當,因此想到,我們的古聖先賢對教育教學也不乏精深的見解,因此,重讀《學記》,希望能夠作些比較,有所斬獲。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最早的關於教育的論文。書中在總結先秦儒家教學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教學原理,教學原則與方法,以及尊師重道的思想,對中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是中國也是世界珍貴的教育遺產之一。

《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圍繞教育進行了多方面的闡述。主張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本學習和實際訓練相結合;既要擴大知識領域,又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重視啟發式教學,重視教學的循序漸進;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重視因材施教;主張從瞭解學生學習的難易,才質的美惡,作為啟發誘導的依據,主張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教學順序,並且提出了一條條積極性的教育原則,撮其扼要就是:創設良好環境,抓住教育機會,合理安排進度,達成羣體協作,引導自由發揮,謀求全面發展。

這裏謹選錄其中幾段文字,共同參研。“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於教學,老師安閒,而教育效果卻加倍的好,功勞歸諸於老師;教學無方,老師很辛苦,效果僅得一半,學生反而歸罪於老師。)而善學與不善學的根本原因則在於老師是否明瞭教育教學興盛及失敗的原因:“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預(防患於未然),當其可之謂時(適時引導),不凌節而施之為孫(循序漸進),相觀而善之謂摩(促成切磋琢磨,即如當今所謂互助學習或者協作學習)。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邪念形成則難於禁止);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錯失良機則增加學習的困難);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雜亂不按進度,學習就無結果);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僻廢其學(孤單怪癖,所交非人,會違背師長,養成邪癖,因而荒廢學業)。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有道君子善於曉喻,強調引導,而不強迫服從;要求嚴格,但不抑制個性發展;加以啟發,而不和盤托出。不強迫,學習的人就容易親近;不壓抑,學生更能自由發揮、充分發展。只啟發而不全部説出,學生能夠自己思考。

看來,好多東西先哲早有明教,只要我們本着科學的態度,合理地吸收借鑑,結合現代精神發揚光大之,必然對我們的工作大有裨益,有什麼必要玩些花樣,拽些洋文,故弄玄虛呢?而這種風氣居然也早被我們的先哲料中且加過批判: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戲譯之:現在的教育者,口裏念着書本,心裏並不通達,卻故意找難題來為難學生,講些枯燥無味的名物制度,讓人茫然無序;但求多教,不管是否切用。而且教人沒有誠意,又不顧及學生的程度與能力;教導違反情理,強求讓人厭煩,使得學生厭惡學習而且憎惡師長,視學習如災難,痛失學習的興趣與樂趣。雖然勉強完成學業,也因無所用而忘得一乾二淨。教育的失敗,原因在此!)

本人憨實,不敢務虛,摭拾先賢明訓,或可作各位同仁鏡鑑。而《學記》雖簡短,其意藴豐厚,斷非片言隻語所能道,就以本文拋磚引玉吧!

讀學記心得體會 篇二

《學記》作為戰國時代的教育論著,總結了夏、商、周官學和春秋戰國時代私學的教育經驗,從儒家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觀點。晚上靜靜的品讀《學記》,感悟其精闢,濃濃的書香在心間四溢,真是一種精神享受。 《學記》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關於教學方法、為師之道的闡述。“不學操縵,不能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在此告訴我們課外積累的重要性;“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在此説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師者若提前掌握這些規律,再去教學生,相信教育效果會更好!有句俗話説“濃縮的都是精華”,而《學記》裏有關教育的闡述無疑是精華中的極品。好的東西相伴一生,今後在自己的教學上也要多運用裏面的方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其大意是“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雖然有極好的道理,不學,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後才能嚴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處,然後才能勉勵自己奮發上進。所以説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是啊,這世間的知識學問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那麼多的精神食糧我為什麼不去吸取?會不會有一天我答不出學生提出的問題?會不會有一天因為不學習根本跟不上這個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這些問題在我讀完後一遍遍問自己。確實,還可以利用很多的時間來讀書學習,我還可以學習更多知識,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這一點至關重要。現在科技發展迅速,知識更新的很快,我們必須常學習,多學習,來適應學生的要求,適應社會的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即做到《學記》中所説的“善喻”。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培養個性健全、素質全面、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只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真正貫徹啟發性原則,以啟發式教學方法思想為指導,善於創設問題情境去激發和調動學生,教育教學就能朝着新課程的要求不斷接近。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作為一名當代教師,我們肩負着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時代賦予我們更重的責任,我們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同事虛心學習,永不滿足,努力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學記》可以説是中國人教育中國人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今天我們重新來認識它、學習它,瞭解、認識和掌握過去教育世界的成功經驗,從小處説,是為了進一步改進我們的教與學;從長遠説,是為了預測未來教育的發展和創造更為美好的現實

讀《學記》的心得體會 篇三

仔細讀完《學記》,感觸頗深。作為教育行業的我們,應該更早一點讀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許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們斟酌,這些經典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指明瞭未來。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學記》這段話談的是“長善救失”的教育思想。長善救失説的是:教育和教師的作用,就是激發學生的優長和潛能,並克服其缺點,彌補其不足,使人走向完善。往更深一層挖掘:長善救失的前提是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所謂“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講的就是了解學生、研究學生。

教育和教學必須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許多教師研究教材有餘,研究學生不足,因此教學缺少針對性,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我們也需學會“比物醜類”,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也需多思考,從學到的擴展思考開來,應用在其他學習和處理事情上,從而可以更有效的學到更多。書本交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那些文字,我們需開闊我們的頭腦,看到更廣的知識,如果只是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就不利於我們學習了。

另外,要做一位教師,需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要培養學生多思考的習慣,不要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要讓學生學會悟與思。最近,我們也在學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我覺得這思考的過程,就是隱性知識的學習。教師不能代替他們去思考,這個過程很重要,他們會從中學習與成長很多。

我們也要樹立學生的志向,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學習,這樣才有學習的動力。而現在“填鴨式”的教育使學生們厭煩,覺得學習的沉重。我們需留給他們一點空間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導他們樹立志向,這樣學生才會更輕鬆也更主動的去學習。

《學記》也交給了我們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時”“孫”“摩”即要防患於未然,教育合乎時宜,循序漸進,切磋琢磨。“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學生可能有的四有過失為“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作為教師需“知其心,然後能就其失也。”所以瞭解學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糾正他們的過失。

《學記》中的教育內容是豐富的,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教育也是要不斷的探索的。我讀的還不夠深入,也沒有實踐的經驗,我想這《學記》時常在看看,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讀《學記》的心得體會 篇四

最近,在老師推薦下,我認真學習和閲讀了《學記》這篇古代教育文獻,感覺受益匪淺。雖然語言艱澀難懂,但通過網上查閲和查字典把原文翻譯後仔細讀來,平時在教育學課程中的一些原理知識有所體現。我們不得不承認《學記》不愧是我國教育史上的經典精華!

《學記》是收集在《禮記》中的一篇教育論文,是我國古代教育經驗的總結,可稱為我國古代的教育學,它對教育目的、學校管理、教師素質、教育原理、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問題,都作了比較全面的系統的論述。語言非常精練,認識非常深刻。而《學記》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關於教學方法、為師之道的闡述。它文字言簡意賅,比喻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務,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關係。

開篇“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其後又指出“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樣《學記》就把教育提到首要的地位和闡述教育重要性。《學記》裏還闡述了作為一名教師所應當具備的品質,裏面説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揭示了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如教學相長原則、及時施教原則、長善救失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藏息相輔原則、循循善誘原則。這些對原則今天教師教學有很大啟示。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記》中的這句話教導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為本,也就是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學習的動態情況去引導、督促、提高。教學的關鍵是要使學生懂得、明白。“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教師不是誠心的教育學生,不考慮學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這樣學生求學也不能順利,所以作為教師,要按規律辦事,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多與他人交流,這樣才能解決問題,獲得更多的知識。 《學記》中的第二段開頭就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意思是: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這句話實際上是説學生的本質是好的,就像玉石一樣,但需要教師“精雕細刻”才能成材,可見,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種活動組合而成的只強調教師的教就會使教師處於絕對領導的地位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造成師生關係的極度緊張。因此教育教學中要強調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做到“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和心理相容”。

《學記》要求教師“教學相長”,不斷地求得自身業務的進步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充分的修養,“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社會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引導學生自覺地跟着自己所指引的方向前進,”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這反映了《學記》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促進學生的知識、智慧與能力的增進,更重要的是要用社會理想與道德情操去深深地影響學生、吸引學生。

總之,《學記》所倡導的教育思想,對於今天我們仍然有着重要作用。

學記心得體會 篇五

很榮幸我學習了,陳江玲,林子英教授編著的《社會學》這本本書。老師講的很生動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的內容包括:人的社會化、社會羣體、社會組織、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社區、社會制度、社會控制、社會變遷、社會現代化和社會學研究方法等。

通過學習《社會學》讓我明白很多以前沒有學習的知識,懂的了很多關於社會學的概念。

第一,什麼是社會學?

書中説: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係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學科最初得名於孔德,經過K馬克思、H斯賓塞、E迪爾凱姆、M韋伯等學者的不斷髮展,逐漸形成有獨立研究對象、理論、研究方法和範式的一門社會科學。其研究對象包括與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結構、人口變動、民族、城市、鄉村、社區、婚姻、家庭與性、信仰與宗教、現代化等領域。其方法論思想是多元的,比如以E迪爾凱姆為代表的社會唯實論,認為人存在於社會之中,其行為和思想都並非純粹服從於個體理性的,而是受到社會的塑造、限制乃至決定。另有以M韋伯為代表的社會唯名論。

第二,社會學學説的主要理論?

社會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複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社會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係,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週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

跟客觀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説。可是,這些假説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

可是,社會理論是構成社會學的最大部份。客觀的科學研究經常支持社會理論家的解釋。建基於科學方法的統計研究發現婦女和其他人雖然執行同樣職業,但是收入出現嚴重收入差距。這成為女權主義的複雜社會理論的大前提。總之, 特別是對於純淨的社會學的追隨者,社會理論曾有這樣的呼籲因為它的焦點從個體移到社會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們生活的社會力量。這社會學的洞察多年來都集中在學生和對現狀不滿意的人是因為它假定社會結構和樣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會羣組所控制。這暗示了變動的可能性。這暗示了在社會底層的人士受到不該受的壓迫。

第三,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研究會用各種方法收集經驗資料,操作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問卷法、訪談、觀察法及統計研究。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瞭解社會。作為功能主義者的鼻祖,艾彌爾涂爾干喜歡從宏觀視角去解釋被他看作是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社會事實”。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鬥爭。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

因特網是社會學家的興趣所在,原因有四:

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

二)它成為討論平台。

三)它本身是研究課題。因特網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

四)因為因特網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

上面是我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瞭解和掌握,其實書中最後一章社會現代化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談談我學習的一些想法。

社會的現代化大約自17或18世紀起,人類社會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這場變革首先發源於英國、法國等國家,然後以各種方式逐漸擴展到其他國家或地區。人們將在這之前的社會稱為“傳統社會”,將這之後的社會稱為“現代社會”,並將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過程稱為“現代化”。

一、“現代化”的涵義;

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的不同涵義。廣義的“現代”一詞,是被用來當作“目前”、“現在”、“今天”的代名詞,被用來泛指人們正在經歷的任何一個當前的時間階段。在這種含義上來理解的“現代”概念,具有一種相對的意味。

二、“現代化”的內容;

穆爾認為,“現代化”就是傳統社會像西方先進國家那樣向經濟富裕、政治穩定的社會的總體過渡。這種過渡是以工業化過程為基礎的。除了工業化過程之外,它還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在價值觀念上,由親屬優先(任人唯親)的思想方法過渡到業績優先(任人唯賢)的思想方法;

(2)在制度上,建立能夠為經濟生產而動員土地和資本的可轉讓的所有制,以及是勞動力能夠自由流動的勞動市場制度和促進流通的商品交換系統;

(3)在組織上,建立專業化、金字塔式統治的科層制組織和得當的國家財政組織;

(4)在個人動機上,培養有創造精神的個性、業績主義志向、向上的積極性以及對教育的渴求和活動熱情

(5)在經濟政治方面,擁有高水平的技術和受過高度訓練的專家,廣闊的市場和相互依存的組織結構;

(6)在人口結構方面,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老齡型的人口結構;

(7)最後,在社會結構方面,是親屬羣體和家庭功能的縮小與解體,個人主義化的進一步加強,婦女地位提高,社會控制減弱等。

列維也比較了“現代化社會”與“非現代化社會”在社會結構方面的特點,將二者的區別歸結為以下九個方面:

(1)現代化社會的政治組織、經濟組織、教育組織等諸單位的專業化程度高,而非現代化社會的專業化程度則比較低;

(2)在現代化社會,由於專業化程度較高,各單位是相互依存的,功能是非自足的,而在非現代化社會,親屬羣體和近鄰共同體的自足較強,缺少功能分化;

(3)在現代化社會,倫理具有普遍主義性質,而在非現代化社會,由於家庭、親屬關係比較密切,倫理具有個別的性質;

(4)現代化社會的國家權力是集權但不是專制,而非現代化社會的國家權力則主要是專制的;

(5)現代化社會有發達的交換媒介和市場,而在非現代化社會,交換媒介和市場尚未發展起來;

(6)現代化社會的社會關係是合理主義、普遍主義、功能有限和感情中立,而非現代化社會的社會關係是傳統的、個別的、功能無限和具有感情色彩的;

(7)現代化社會具有高度發達的科層制組織,而在非現代化社會,即使有科層制組織也是建立在個別的。社會關係之上的;

(8)現代化社會的家庭是向小家庭發展,功能也不斷縮小,而非現代化社會的家庭結構是多樣化的,家庭功能也是多重的;

(9)現代化社會的成員多數是生活在城市,從事非農業生產,而非現代化社會的多數成員則是生活在農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1960年歐美與日本學者在日本箱根舉行國際學術討論會。這次會議為“現代化”確立了八項標準:

(1)人口相對高度集中於城市之中,城市日益成為社會生活的中心;

(2)較高程度地使用非生物能源,商品流通和服務設施的增長;

(3)社會成員大幅度地互相交流,以及這些成員對經濟和政治事務的廣泛參與;

(4)公社性和世襲性集團的普遍瓦解,個人社會流動性的增加和個人活動領域的日益多樣化;

(5)廣泛普及文化知識,

(6)一個不斷擴展並充滿滲透性的大眾傳播系統;

(7)大規模的制度,如政府、商業和工業等的存在,以及在這些制度中科層管理組織的不斷增長;

(8)在一個單元(如國家)控制之下的大量人口不斷趨向統一,在一些單元(如國際關係)控制之下的日益增長的互相影響。

人們通常所説的“現代化”,它實際上包含着人類思想和行為一切領域的變化,其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業化、城市化、專業化、高水平的社會分化和社會流動、科層化、參政範圍的擴大、文化的世俗化、行為的理性化等等,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普遍發生的社會變遷過程。

三、現代化的主要特徵,現代化過程至少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1)現代化是一個劇烈的轉變過程;

(2)現代化是一個系統的變革過程;

(3)現代化是一個由於某些偶然的因素而首先在西方國家發生的以各種方式不斷地擴散到全世界的過程。

(4)現代化是一個全球化的過程。它通過向世界各個地方擴散而逐漸將整個世界的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捲入到這場全面而又深刻的變革過程中來,並將它們聯結成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整體;

(5)現代化是一個趨同化的過程;

(6)現代化是一個功過並存的過程。

後發展國家及中國的現代化,分析現代化社會與非現代化社會的區別?

作為一個集中的論題,現代化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着許多民族國家的獨立而提出的。或者説,現代化是指發展中國家(或後發展國家)的現代化。

一、“後發展”國家現代化過程的特點美國社會學家列維曾經對“後發展”國家在進行現代化時相對於“早發展”國家所具有的優勢與劣勢做過詳細的論述。他把“早發展”國家稱之為“內源發展者”,把“後發展”國家稱之為現代化的“後來者”。

“後來者”具有五個方面的優勢:

(1)他們不是在未知領域內探索,因而對於自己的行動方向能夠具有更為明確的概念。

(2)有可能直接採用和借鑑早發現代化國家已經形成的計劃、技術、設備和組織模式。

(3)存在着跳躍性發展的可能性。

(4)後來者國家的領袖可以通過展示其他國家或地區已達到的成績而加強其領導。

(5)可以從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中獲得資本和技術上的幫助。

“後來者”也面臨着許多不利的因素:

(1)為了進入現代化過程,後來者必須一開始就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從事許多事情。

(2)為了縮短與已現代化國家的在發展程度上的距離,後來者們往往需要使自己的生產能源、材料、技術等在短時期內發生巨大的轉變,使之能夠接近早發現代化國家已有的水平。

(3)迅速趕上已現代化國家的高期望,與後來者同早來者之間實際上可能始終存在的發展距離,很容易在後來者國家的人民中引發失望情緒。

2。“後發展”國家的經濟特徵

美國經濟史學家格申科倫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論述了落後國家現代化過程所具有的特點。

先發展國家工業化具有漸進性,資本積累的問題不突出,後發展國家資金供求差距擴大,因而需要國家承擔籌措資金,組織工業化的任務。

3。“後發展”國家的政治特徵

早發展國家的政治系統相對穩定、有效。而後發展國家普遍存在政治不穩定的問題,以及各種問題,如中央集權化、國家整合、社會動員、經濟發展、政治參與、社會福利等問題同時出現,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高度有效的中央政權存在。

中國的現代化

中國的現代化,包括中國現代化的階段、現代化的遲緩乃至挫折等方面的研究。自19世紀中葉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大致經歷了四個大的發展階段。第一個大階段是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即從洋務運動經維新變法到立憲運動,大約半個世紀。這是中國現代化的初始階段。第二個大階段是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革命。這是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加深的時期,國家的實效統治斷裂,現代化處於自發的遊離狀態。

第三個大階段是從1949年到1979年改革開放。這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走向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在這一時期中中國開始逐漸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工業經濟體系,初步實現了以工業化為內容的現代化。第四個大階段是從1979年迄今。這是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在這一階段上,中國的工業化開始逐步進入羅斯托等人所説的“起飛”階段,以工業化為內容的現代化進程得到更進一步的推進。

陳江玲,林子英教授編著的《社會學》這本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就談談我的自己一點的理解。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是ideas的奴隸。這是我讀社會學吸收的一個重要信息。事實上也是,活了那麼久,我自己有多少個ideas,不知道,你呢,又有多少個?想到還是沒用,實現了麼?沒有吧,有的話,那ideas已經變成了rules了,而每個人都開始慢慢地,慢慢地跟着這些rules走了。

細心想一想,小時候我們就跟着父母的ideas走。上學,選科,工作等等重大決定不説,小的連吃飯睡覺都沒有自己的控制。某方面可以説父母為了我們好,相反,卻讓我們失去了一些經驗,例如失眠,胃痛等等。當我們不是親自feel到什麼是壞的時候,其實世界也沒有好到哪裏去,是不是?不是麼?作為中國人,我們有沒有懷疑過馬克思的ideas。沒有吧。我想在年輕的中國人他的地位比起耶穌還高,因為沒有相信不相信,你一直信着,沒有懷疑不懷疑,因為你找不到他的問題所在。甚至乎,你已經不想了,一直用着,用着他的唯物主義,用着他的階級分類等等。可能我小時候政治不好,所以一直沒有把他的觀點記下來,也沒有什麼根深蒂固的觀念。而且,“用”總比“想”來的輕鬆。什麼東西都只是用得話,像機器人那樣,無憂無慮,無喜無歡。有點誇張了。

別人説中國缺乏creative,這個好説。技術上的創新中國沒有麼?不是的。思想上的創新中國沒有麼?不是的,只是沒有權力維護思想。我贊成什麼都該嘗試,無論好與壞。生命就是一種積累。書上曾經説過,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會用工具(不知道有沒有記錯,我先聲明,我記憶不好,我一般只吸收ideas),但我覺得“人比其它動物更會把經驗積累傳給下一代”更具有標誌性。猩猩會爬梯上拿香蕉,烏鴉會用鐵絲挑瓶子裏的東西,科學家不是發現很多動物會用工具的例子麼?因此,我更傾向於後者的觀點。經驗是ideas產生,實踐,成功或失敗整個過程的結果。什麼經驗主義(國內覺得這時貶義的),更多是一種用別人ideas的另類説法,假如條件正確,其實沒有錯誤可言,而且更加方便快捷。

讀學記心得體會 篇六

《學記》這部中國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極為重要的教育理論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我讀了又讀,每次讀後都有新的體會,它也非常適合古今中外的教育工作者去研讀

當我讀到“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我相信這段話説出了許多老師的心聲,因為每個班級都有善於學習和不善於學習的學生,善於學習的人,往往教師費的力氣不大,但自己獲益卻很多,又能歸功於教師,對教師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學習的人,往往教師費力很大,但自己獲益卻很少,反而把責任推給老師,埋怨教師。我班有一個學生平時只能考一二十分,我一個學期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時間教他,結果期末考試的時候還是考了20幾分,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我極度的不自信。我怎麼就把他教不會呢?當我看到“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時,我就釋然了,《學記》的作者戰國晚期孟子的學生樂正克他理解我,他道出了我的心聲,所以請不要再説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了,因為《學記》中已經説了學生有善學與不善學之分,而我們現實教學中也是確實存在的。

《學記》中闡述了尊師重到以及重要性“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在教學過程中,最難得的是尊敬教師。因為,首先尊師,然後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視學習。我們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的中國教育的教師地位,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是我認為和其他行業比起來還遠遠不夠,不用和明星一個節目的出場費或者一集電視劇的報酬比,至少要讓老師們大學畢業後工作三五年完全依靠自己而不是啃老吃住不愁,從而吸引一些真正優秀的人加入到教師的隊伍中來,壯大教師隊伍。如果我們有一支精英教師隊伍,每位教師都身懷絕技,每位教師都能把課上得爐火純青,再配以師德教育,那麼你説,我們的學生和家長他們怎麼會不尊師重道呢?

在君臣制度那麼等級森嚴的戰國時期,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君王不以對待臣子的態度對待臣子有兩種情形:當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時候,君王不以對待臣子的態度對待他;這裏的“屍”他解釋的是祭祀主持人,也有不同的版本,我理解的是“屍”,是屍體的屍,就是人死了,人死了不給君主行君臣之禮。再就是當臣子擔任教師的時候,君王也不以對待臣子的態度對待他。可見當時是何等的尊師重道。教育是民族的希望,真希望我們的國家能把尊師重道落實到實處,讓我們的教育支撐着———教師,有尊嚴的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

什麼樣的人算是優秀的人,什麼樣的老師算是合格的老師呢?《學記》中有云: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已。就是説優秀的歌手能使聽眾自然而然的跟着他唱,優秀的教師能使學生自覺自願的跟着他學。他的講解,扼要而又透徹,精微而又妥善,舉例不多,卻能説明問題,這就能使學生跟着他學了。説得多好啊!同樣一個課題,讓我們的老師們同課異構並進行現場教學的話,效果是不一樣的,我也正在向“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這個方向努力邁進。

既然我們現在還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麼我們先做一名普通的老師吧,什麼樣的人可以當老師呢?《學記》有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教師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時又懂得了教育失敗的因素,然後才能勝任教師的工作。

那麼什麼是教之所由興呢?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大學教育的方法是:在學生不良的行為發生前就予以防範,叫做預防;抓住最佳時機因勢利導,叫做及時;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叫做順應;同學間相互學習幫助,叫做觀摩。豫時孫摩,也就是預防、及時、順應、觀摩這四點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根本因素。現在我們倡導的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就是在順應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利用同學間相互幫助學習,取長補短,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們又把重難點知識着重引導學生去理解去掌握,易錯點老師先故意示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總結。古人的豫時孫摩與我們今天的教育理念多麼的貼近,古人的幾句話就把我們現在應該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給説明白了。

什麼是教之所由廢呢?且看《學記》中是怎麼説的:發然後禁,則軒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當我看到“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時我想到了意大利兒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1936年提出的敏感期或者叫關鍵期理論。 比如説一個人會有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細微事物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空間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認識符號書寫符號的敏感期、閲讀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追求完美敏感期、性別敏感期、人機關係敏感期、婚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某一個敏感期內發展某一項技能事半而功倍,否則“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我又想到了我班有一個學生他是2004年出生的,按説現在應該快國中畢業了,現在在我的班裏二年級坐着,1加1終於知道是2了,又問他2加1等於幾?他不知道。平時掃地抬個東西説話也沒有問題,但是上課的時候他學不會。有時候遇到他感興趣的課題或者課堂氣氛活躍的時候他也想説,有時候也能説對但是他不會寫。我不知道他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也可以用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來解釋。有可能因素有很多,但是時過然後學,確實勤苦而難成的,更何況他還不一定勤苦。

《學記》中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有更多的話想説,更多的故事要講,如果您在工作中也有疑惑,也想提升自己,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那麼也請您讀讀《學記》吧。

讀《學記》的心得體會 篇七

《禮記·學記》中的內容是如此寬泛,論述了教與學過程中的諸多內容,讀之受益匪淺,古今許多思想原來都源於此。

《學記》中説:“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曰斆學半。”人們總是説學無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識是無限的,學的越多反而越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無窮。大千世界有無窮的奧祕擁有的知識越多好奇心就會越強,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自我勉勵,發憤圖強。老師教與學生學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老師在教導學生時,亦能從中有所收穫,得到新的體驗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老師教的過程也是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會發展很落後的古代,已提出了類似於今天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歎服。而反觀我國現行的教育模式:填鴨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我們的教育模式非但沒有進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時至今日,人們才領悟到教育的弊端,開始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推動個性的發展。讀了《學記》之後,在想現在提倡的教育政策,有種返璞歸,向原始迴歸的感覺。

如果真如《學記》中提出的那樣老師嚴格而不壓抑,使學生能夠自由發展,只加以啟發而不必全部説出,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將會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還沒有學過《學記》之前,就曾聽聞“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教學相長”,而在仔細學完《學記》後才真正領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這篇文章的偉大。

《學記》主要講述了教育制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麼一段話: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闢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教育教學的第一原則就是禁於未發,意思是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們現在所説的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意思相近,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敏鋭的洞察力以及積極的心態,將學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慾望在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就剷除掉,並把好的一面引導給他們。結合我們自身而言,作為未來的國小老師,就一定要具有這樣的能力,孩子在國小的時候是學習能力最強最需要老師引導的時候,在這個階段,他們的人格就將定型,我們國小老師就應該教會他們擺脱可能會形成的惡習,學會真善美。如果發然後禁則為時已晚矣,因為不好的習慣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難再被改變了。

第二原則當其可,意思是在適當的時機給學生進行教育,掌握教育機會,不僅能讓學生學的有興趣,給他的教育印象也會比平時更加深刻。如果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那麼再學習的話就很容易力不從心了,之前吳院長也和我們説過,很多國小女教師在工作兩三年後才來考研,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即使學的再苦再累又怎麼可能學的進去呢?

第三原則是不陵節而施,意思是在教學生的時候不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漸進,每個班上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為一個老師不能只看到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小孩,也要顧及到一些學習知識比較慢的學生,當然最好的就是知識難度能夠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教學太過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師為了趕進度,自顧自的講,毫不顧及學生,那麼這樣子的教學,實際上是毫無成效的。

第四原則相觀而善,指的是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共同學習,在學校裏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學習,而不會與人交往,沒有一個朋友,只會讓自己孤陋寡聞,但是擇友的時候也不能選擇品行不好的朋友,當然朋友也不是用來閒聊的,不過在當今社會互相切磋學術的朋友實在是不多了。

雖然《學記》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們學習效仿,作為未來的國小老師,《學記》是值得我們一生都學習的楷模。

讀《學記》的心得體會 篇八

《學記》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總結了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經驗。對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和方法,以及教師和學生的關係等各個方面,都作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闡述。《學記》是我國古代教育文獻中最早、體系比較嚴整而又極有價值的一篇,是我國古代教育學的雛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專著。下面就《學記》中闡述的幾個教學原則談談我的理解:

一、教學相長原則

學無止境,教也無止境。教師應當堅持教學相長的原則。“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可見《學記》不僅提出了教學相長的原則,而且還從教與學兩個方面精闢的論述了這個原則:從教師方面講:教的過程也就是學的過程,教與學是彼此相長、互相促進,不斷提高教學的水平。教師通過教學感到困難,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從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學習提高。從學生方面講:學生從老師的教中獲得知識,但需要自己刻苦鑽研、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不限於師雲亦云。學習是一種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實踐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好處,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啟發誘導原則

啟發誘導原則,現在通稱啟發性原則。可以説它是《學記》中最基本的一個教學原則。“君子之教,喻也”,説明教學要注重啟發。《學記》認為教師教學的基本特點是要善於啟發誘導,並進一步説:“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只有善於多方啟發誘導的人才能當教師。可見把啟發性原則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觀而弗語、開而弗達”。就是説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經常要加以檢查指點,啟發誘導,但不要灌輸,更不要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

如何啟發誘導?《學記》提出了三條要求: 一是“道而弗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而不要牽着學生走;二是“強而弗抑”,激勵學生而不要壓抑學生;三是“開而弗達”,指點學生而不要代替學生作出結論。這三條就是對啟發誘導原則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説明,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於指引,善於鼓舞,善於啟發學生。所以教學必須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多階段的分析綜合活動,使其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藏息相輔原則

“藏息相輔”原則,就是課內與課外、勞與逸相結合的原則。《學記》認為課內是在規定的時間傳授正課,“時教必有正業”;課外應有休息、遊戲和作業,“退息必有居學”。正課固然重要,課外活動也是不可少的。因為課外各種有益的活動,不僅可以成為輔助正課的一種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學生對正課的興趣,加深對正課的理解。所以《學記》指出“不興其藝,不能樂?”如果不提倡課外的技藝,學生就會學不好正課。因此,善於學的人,學習的時候,就努力學習;休息的時侯,就盡興地搞課外活動。”藏焉修焉,息焉遊焉。"這樣使學生能夠“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四、循序漸進原則

“學不躐等也”,《學記》要求教學要有系統性,教材要有一定的連貫順序性,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新知繼舊知,以舊引新,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次,教學要“不凌節而施”。要從學生的年齡和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現在,有的學校搞突擊、搞競賽、搞題海戰術,片面追求升學率,其實都是違反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想也是不會取得較好效果的。即使偶爾見效,也決不會持之久遠,不少學生通過突擊升入大學後,功課跟不上,就是例證。殊不知“多則惑,欲速則不達”。

五、學習觀摩原則

“相觀而善之謂摩”。《學記》認為學友間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所以視學的時候要考查“論學取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只要善於“擇其善者而從之”,就可以得到長進。相反的情況,便是“獨學而無友”。一個人冥思苦想,有問題無處可商量,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孤陋而寡聞”的`井底之蛙。

六、長善救失原則

《學記》對長善救失原則的論述,是積極的辯證的。它認為由於學生“心性”不同,“心之莫同也”,在學習上表現出四種不同類型的缺點:“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這段話説明兩層意思:一方面,由於學生個性的差異,學習的情況也不相同。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知其心,盡其材”,然後才能“救其失”。另一面,對學生的缺點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壞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好與壞,得與失是辯證的統一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要有“兩點論”。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根據他們“至學”的“難易”,資質的“美惡”,培養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依靠優點,克服缺點,揚長避短,長善救失。這就是“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學記》為中國教育理論的發展樹立了典範,其歷史意義和理論價值十分顯著。《學記》中的許多教育理論為我們後人所借鑑和採用,它的出現意味着中國古代教育思維專門化的形成,是中國教育理論發展的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