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工作計劃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多篇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多篇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室繼續堅持以學校工作意見和市教科處計劃為指導,積極營造“教學即研究”的科研氛圍,遵循教育科研“關注學生、親近教師、走進課堂、成長師生”的原則,把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重點,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作為歸宿,圍繞“規範、有效、校本、特色”四個關鍵詞,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為中心,努力追求教育科研形態的“多元化”,在改進實踐中提升教育科研的層次和水平。以惠苑文化為核心,進一步建設書香校園,打造“惠育”特色品牌,詮釋學校人文精神。

二、工作任務:

(一)規範課題研究過程管理,推進學校課題研究工作。

1、“十二五”第一批規劃立項課題“打造書香校園,彰顯學校特色建設的研究”等四個主課題已順利結題。但是,書香校園建設是我校的辦學特色,分層教學是我校教學改革的一大亮點,因此,我們還將繼續加大研究力度,總結實踐得失,爭取把我校辦學亮點、辦學特色做實,做大,形成辦學品牌,積極爭取申報鎮江市“十三五”規劃課題。

2.繼續抓好教師個人小課題的研究和結題工作,並做好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

(二)加強教育科研的陣地建設,做好成果的總結與推廣工作。

鼓勵教師撰寫優秀論文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項論文評比,向核心刊物投稿,努力使我校教師發表或獲獎論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時加強對教科研論文的上交統計工作,將其納入到量化考核。本學期,學校將繼續為教師贈閲教育教學專著,並在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中開展讀書心得沙龍交流活動。

(三)積極打造“惠育”特色品牌。

這兩年,結合呂小的歷史和園中的文物積澱,既體現傳統,又展示現代要求,我校提出了“構建惠苑文化,實施書香育人”的特色辦學思想,以“閲讀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為辦學理念,以“建詩意書香校園,做德藝雙馨教師,育樂學睿智兒童”為辦學目標,以“書香育德,書香啟智,書香冶情”為特色發展目標,以惠苑文化為核心,全面規劃學校整體的文化建設。本學期,圍繞惠苑文化建設,積極打造“惠育”特色品牌,擬開展如下活動:

1、大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及評比活動(在6個試點班級的基礎上,全面推開“惠育”特色班級文化建設)。

2、結合慶六一活動,開展“誦國學經典文,做善美呂小人”讀書節活動。

3、開展推薦書目讀後感評比活動(三至六年段的學生根據自己所看書本所得,寫一篇讀後感,每班限送5篇)。

4、大力開展“三香”(書香少年、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評比活動。

5、繼續深入開展“惠苑大講台”課外閲讀導讀活動。

6、組織編輯第10期《惠苑之星學生優秀習作選》。

7、完善小記者站和文學詩詞社的建設,充分利用好小記者站這一平台,為宣傳學校,為學生自我展示創造機會。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2

本學期,我室繼續堅持以學校工作意見和市教科室計劃為指導,積極營造“教學即研究”的科研氛圍,遵循教育科研“關注學生、親近教師、走進課堂、成長師生” 的原則,把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重點,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作為歸宿,圍繞“規範、有效、校本、特色”四個關鍵詞,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為中心,努力追求教育科研形態的“多元化”,在改進實踐中提升教育科研的層次和水平。

一、課題研究實施追求精緻化。

“構建桃小數學教育文化,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究”是我學校“十一五”主課題,上學期的研究工作在市級課題年鑑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第一名的較好成績。本學期,我們將在上學期研究實施的基礎上加大研究力度,鼓勵各子課題研究的教師創造性地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進行不斷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四個步驟,總結實踐得失,制定出對策,從而使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運作,在規範過程管理的同時追求精緻化。

1、首先做好主課題的研究實施,期初召開計劃會,商討本學期主課題研究的

主題(擬繼續圍繞第五屆數學文化節和“探究型,數學課堂教學基本框架的運用”為重點,展開工作),確定研討內容和具體操作措施,力爭到期末積累一定的成果。

2、繼續抓好一級子課題實施研究指導工作,教師個人課題的研究和結題工作(下發《教師課題手冊》,指導制定學期研究計劃,做好理論學習記載,課題研討活動記錄及學期小結等),並做好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

3、指導好xx學年課題(市級立項)的研究實施工作,鼓勵教師以教育行動研究和課堂觀察研究為主要方式進行年度課題的研究,創造性地發現、分析、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鼓勵教師拿出具有個性特色的學年課題研究成果。

二、有效教學實踐走向縱深化。

“深化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市教育工作的一項重點,本學期,我室將繼續聯合學校教導處抓好有效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以在教研組活動中推廣課堂觀察研究為抓手,以“樸素課堂、有效教師”為追求目標,進行各項指標的觀察,讓教研活動真正沉下心來,落到實處,深化有效教學的研究,切實提高教學效益,減輕學生負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理論學習。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在期初下發有關先進理論和教育時訊方面的《教育科研信息》,組織一線教師認真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確立有效意識,自覺投身到有效教學的行動中。

2、深入課堂。繼續在教研組活動中推廣課堂觀察研究,以校級課題研討課為平台,以主題觀察和自我觀察為課堂觀察主要形式,觀察課堂,發現問題,改進課堂。把有效教學新理念運用於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優化有效備課這個前提,突出有效課堂這一重點,突破有效訓練這個難點。

3、課題引領。以一級子課題“探究型數學課堂教學基本框架與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為引領,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動研究方式對有效教學進行深入探索,切切實實改革教法,認認真真指導學法,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活潑,學有成效。

4、活動深化。繼續組織青年教師沙龍活動,豐富沙龍活動的形式。本學期將繼續利用校園網舉行網絡沙龍活動。同時以各種有效教學設計評比、論文評比、反思評比、案例評比等活動促進教師深入思考,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催生有效教師,深化有效教學探索。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創新教育校本化”這一核心理念,以及學校““聚芯育心,融和日新”的教育思想,“生命至上,開發原動力,培育創生力,發展融通力”的教育追求,結合學校辦學規劃xxxx—xxxx學年度目標,制定本計劃。

二、基本思路

以人為本,相伴同行。與德育處、教導處兩個業務部門緊密結合,並以兩部們的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教育科研工作,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三、工作目標

明晰學校辦學頂層設計體系,與教導處、德育處緊密配合,關注學校整體發展狀態,縱深推進“三主”課堂實踐研究,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四、工作重點

1、課題研究。與教師學年賽科相結合,藉助信息技術的介入,完成三主課堂基本建模,發掘、提煉、形成典型課例。

2、“6·4”活動。策劃、實施一年一度的“6·4”xx國小成長見證日活動。

3、教師發展。藉助專家資源、組塊教學聯盟等平台,組織教師跟崗培訓,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4、學區工作。選拔高新區西區學區學科首席教師,組建學科中心組,擬定學區學科“聯培、聯訓、聯教”活動方案

五、團隊建設及任務分工

xx:教育科研、教師專業發展、學區首席教師制的整體規劃、過程推進、成果提煉,與各部門的銜接,教科研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等,準備育心閲讀材料,幫助教師發現整理育心講台內容。

xx:教科室相關資料的收集與管理;部門活動新聞的撰寫與管理(新聞根據活動情況,部門成員也可輪流撰寫)。與張夢穎老師一起評選優秀學月反思。

xx:活動拍照,教科室圖片資料收集管理,新聞上傳;教科室部門活動簽到、活動記錄;打印、發放每期的育心閲讀,收集各教研組育心閲讀感言,與該期育心閲讀一起,上傳學校網站,評選每期優秀感言。

xx:教師繼續教育管理;收集、審核教師學月反思和其他上傳網站的資料按時完成情況,並做好記錄,與唐精彬老師一起評選優秀學月反思,並將評選結果和學月反思一起,每月共享學校教師羣。每次活動電腦的安裝調試,電子宣傳。

六、具體措施

(一)專業發展——找到教師專業發展的自我興奮點。

1、亮點申報:積累經驗,積澱文化,形成風格。

為激發老師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成果意識,繼續開張教師特色申報獎。評審內容:可以是課題研究、教育教學特色、班級管理、品格教育,以及年級組、教研組活動特色等;申請對象:教師個人或互助同伴(教研組備課組社團等);評審方式:老師們尋找、總結自己教育教學工作或同伴互助中的特點和亮點,自主申報,學校根據特色工作的介紹和相關的過程資料,選擇具有推廣意義和價值的項目,頒發特色工作獎,獲獎成果作為校級資源保存和推廣,獲獎者擁有屬於自己的“知識版權”。每學年上學期,老師們可根據自己專業發展規劃書中的問題,鎖定特色目標,探索實踐,收集過程性資料,積累經驗,建議和學月反思相結合。每學年下學期則進行申報評選。

2、搭建平台,打造名師。藉助組塊教學聯盟校和西區學區等平台,為老師們搭建展示鍛鍊平台。

3、專題培訓與跟崗學習。組織學習認知心理方面的專題培訓,與區域名校聯手,組織教師分批跟崗培訓。

(二)課題研究——縱深推進。

學校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和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校辦學品質。根據上學期成尚榮老師以及課題推進會上專家們對課題研究的指導意見和建議,老師們放假前對教科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及課題實施計劃,研究已進入第三階段主要研究任務:

(1)深入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研究“三主”課堂若干實踐策略,包括探索“學為主旨”的課例課型,以核心問題牽引的“疑為主軸”課例課型,以探索學生有效學習活動組織的“動為主線”的課例課型等;以及課堂教學中“自學點”、“創生點”、“拓展點”的預設與生成策略等;

(2)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研究“三主”課堂的管理策略;

(3)研究“三主”課堂教學下學生評價策略;

(4)開展經驗總結與反思,整理過程研究資料,收集教學案例、論文。

1、“四環節”“三重點”“五關鍵”縱深推進課題研究。

“四環節”

“三主”課堂實踐研究進一步推進需關注圍繞現在的做法怎麼建模的問題。“三主”課堂應該有以下四個基本環節。

第一環節:自學生疑,獨立活動。形成“疑為主軸”牽引下的課堂“動”的主線。

第二環節:互學質疑,合作互動。關注課堂提問與追問,通過提問與追問,讓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第三環節:用學釋疑,多元活動。在主問題和二級問題的牽引下,學生採用小組或夥伴學習的方式,自主選擇學習活動方式,個性化學習。

第四環節:省學悟疑,自我活動。利用元認知理論,引導學生反省自己的學習過程,自我反思、自我發現、自我超越。

通過課堂教學這四個環節,把“學、疑、動”串聯起來了,在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心理,基礎上,建構模式,然後破除模式,化實為虛,有神的虛。

“三重點”

“三主”課堂要素中“三好”和“三新”不能作為模型建構的點,把“自學點、拓展點、創生點”作為切入口,探究建模。

“五關鍵”

①聚焦:聚焦自學點、創生點、拓展點,還有學為主旨,動為主線,讓學生的思維上台階,找到學生思維的生長點,注意學科的整合,讓學生把知識進行溝通和整合。

②問題:精簡問題,用疑為主軸讓學生學起來,老師在提問上應該是有章法,有框架。真正的問題是有思考的難度。必須疑,把問題變少,形成主問題。朝什麼方向精簡,思維的訓練點在哪裏,學科點在哪裏?提問後要等待、追問,更重要的的是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的提問更有水平。課堂樣態開放中的收斂,個性中的共識,提升學生學科知識和學科能力。

③情境:每堂課的主情境問題。怎麼設計,關於知識的運用問題,從運用入手,生活中的情境,不斷地追問,讓情境鮮活起來。情境要有層次感,“疑為主軸”才有依託,“動為主線”才有背景。

④技術:充分利用技術。無論用什麼,技術是為“三主”服務,技術是工具,發揮技術的優勢。能不能發展時空拓展的優勢,海量信息的優勢,設計自主型預習卡,發展型預習卡,研究型預習卡。本學期繼續引進xx市教科院羅清紅院長的觀課軟件2.0版本,學年賽課和“6·4”xx成長見證日“三主”課堂展示。

⑤點撥:老師點撥什麼,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煉什麼,超越什麼,如何自我評價。追問的問題,難在教師的點撥功,否則教師的作用就不大。點撥是不是把學生往前帶走了一步。

2、課題研究與學期賽課活動融合進行。

上學期確定的鐘擺式教研活動管理模式,老師們比較認可,每年上半學年,繼續加大磨課力度,深入學習、領會“一課三磨”的策略,讓磨課實效性更高,對老師們專業成長的影響核輻射更大。下半學年,以賽促研,根據老師們的專業發展狀態,賽課活動以教導處主導、組織,教科室圍繞“四環節”、“三重點”、“五關鍵”,聚焦“疑為主軸”,提供觀課與評價工具,並與教導處一起,進行課堂觀察的分析與反饋。重點關注課堂上教師四級問題的處理(一級:為達成教學目標課堂主問題設置;二級:主問題之下板塊問題的分解;三級:各教學板塊及教學環節教師提問與追問;四級:以及對學生質疑的激發、捕捉、指導。)通過對四級問題的關注,讓課堂由關注知識轉變為注重思維,激發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理想思考。

賽課結束兩週後,將教學設計、片斷實錄、教學反思、評價意見及時發到寇紅英老師郵箱。

3、課堂管理提升小組學習和夥伴學習合作性。

課堂管理小組學習、夥伴學習已成常態,經歷了最初的不適應之後,老師們積極探索小組管理的有效策略和措施,老師和學生都已經體驗到課堂教學管理幾個組與組織幾十個人的差異和便捷。如何讓小組學習和夥伴學習由教師角度的組織管理層面,上升到學生角度的學習方式的變革與提升,也就是由小組管理的教學方式演變為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才是小組學習的核心價值。突破的關鍵在於老師們缺乏系統的心理認知知識,本學期擬邀請川師大心理學博士陳璟教授為老師進行合作學習、分享學習等心理基礎的培訓,以解決此問題。

4、課題研究要與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態相吻合。

學校老師目前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即將入格的教師,學校教師隊伍年輕化,尤其是新近畢業大學生較多,這部分教師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都還處於較茫然階段,教學手段更是貧乏,需要通過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系統學習和解讀,突破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性問題。在基本明確目標、內容的基礎上,思考課堂教學策略和方式的有效和高效。二是雖然入格,但需要課題研究的參與,提升課堂教學能力,讓課堂教學不要陷入傳統和低效的圈圈。三是不叫成熟的教師,以引進和流動的教師為主體,此部分教師都有自己的對教學的認識和經驗,三主課堂研究,難在如何讓三主理念與教師個人已有的經驗的認識對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變知識傳授為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的發展,形成教學風格,對於這部分教師,如何通過課題研究,改變與突破自我,形成風格,成為名師。

針對學校教教師專業發展現狀,“三主”課堂研究,在完成階段研究任務的同時,需要將系統的課標解讀和教材分析等活動納入常規教研,此兩項活動,建議教導處負責組織。教科室負責聯合區域名優學校,讓老師們通過實地跟崗學習的方式,真實感受、瞭解名優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常態,本學期擬與xx實驗國小聯繫,分期分批讓老師們進行跟崗學習。

5、課題研究要注重教科研時間的管理與分配

上學期,收集老師們對教科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老師們普遍反映教科研時間不夠,不能沉下心來思考與研究。本學期,教科研時間的管理與分配作為重點。一是深入課堂,全面聽課,瞭解老師們日常課堂狀態,每次聽課後,及時給出聽課反饋意見。二是與教導處緊密配合,嚴格每週教研組活動時間,做到各組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每次活動前,各組均需提前向教導處上報教研組活動時間、地點、主題,教導處和教科室聯合進行參與,保證活動充分有效進行。

(三)“育心三部曲”,激發職業情懷和xx人的團隊認同感、歸屬感。

育心閲讀和育心講台仍然間週一次,輪流進行,育心發現不硬性規定,靈活自主安排。每次育心閲讀後,輪流由三名教師現場發表閲讀感言。每期育心閲讀,根據感言質量進行評優,有理有據,真實、具體、有深度的感言評為優秀,一次優秀獲得0、1的年度考核加分。

育心講台自主選擇內容,教師輪流承擔。教科室根據老師的具體情況,也可以給出內容建議。連同PPT提前一週傳給寇紅英老師審閲。每次交流時間為5—10分鐘。

(四)學月反思,及時反饋,互相學習。

反思內容和形式:教師以“三主”創新性課堂的研究實踐為主題,每月寫一篇教育教學反思,反思的形式可以是教育教學隨筆,也可以是教育教學案例、個案,讀書心得或閲讀推薦,除了教育教學隨筆、案例、個案,也包括讀書心得和閲讀推薦(讀書心得和閲讀推薦可以不體現“三主”課堂研究這一主題,但一學期不超過一次),在每月最後一週星期五發給張夢穎老師,否則計入學月考核),教科室通過網絡進行考評,並幫助老師從反思中發現、提煉成果,引導研究實踐。在學期末進行一次優秀教育教學反思的評比頒獎。並當月將評價結果和教師反思共享羣文件,供大家分享。

特別提示:每篇反思有主題,敍述清楚,不得少於800字,要求對教育教學事件或現場的描寫儘量細緻,能還原真實情景,體現自己的思考和觀點,必須原創。超過一篇,且反思質量較高,將適當加分,納入年度考核。

(五)外出培訓與學習,開闊視野,仰望星空。

鼓勵每位教師積極走出校門參與各類教研活動(如區上的語文、數學、美術名師工作室,其餘學科可參加區上的實訓基地活動),並按要求及時填寫教研活動記錄表,在合適的時候跟全校教師進行交流或上彙報課,外出跨省學習的老師必須撰寫2000字左右的學習心得,在全校進行交流或上彙報課,兩週內負責完成外出學習的新聞。參加xx市內或區內需報銷費用學習培訓的,需填寫學習反饋單。

(六)“6·4”活動,xx成長見證日。

活動初步確定由“三主”課堂展示、社團展示、生活·品格課集中展示、專家點評四個板塊組成。生活品格課由發現優秀經典課堂,活動當天各班生活課同時開放呈現。

(七)辦學體系及頂層設計。

與各部門攜手,從辦學思想體系、到課程體系、管理體系,在堅守與改變之間,逐步走向科學與清簡,通過定製學校宣傳手冊,給予呈現。

(八)學區首席教師運作管理。

根據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和高新區教研室學區制建設試點的精神,負責西區學區首席教師制的運作與管理,制定學科首席教師選拔方案,完成選拔,並組建學科中心組,各學科中心組制定學區學科聯培、聯訓、聯教活動開展實施。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4

一、指導思想:

正確把握區教科室的工作指導思想,結合學校總體工作計劃,務實有效地開展教科工作。發揮教科研“服務於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需要,實現學校教育決策規劃,最終提高辦學水平”的原則,以課題研究為表,鑽研學習為裏,獲取高質有效的教科研成果,為學校提高教育工作水準提供有力支持。

二、具體工作:

(一)完善科研隊伍,提高理論水平。

1、健全教科室的組織作用,重視教科研工作表現優秀教師的鼓勵工作,發揮優秀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激發全體教師的科研熱情,培養學校良好科研學習氛圍。安排獲取科研成果的優秀教師代

表牽頭開展全校交流研討活動不少於兩次,組織全體教師參與,就校內優秀成果進行推廣,並從中瞭解教育科研的新動態,在濃郁的相互學習氛圍中更新觀念,加強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主動性。

2、重視教科研工作的團隊分工,鼓勵課題組長、教研組長吸收優秀的年輕老師加入 教科研團隊,逐步培養學校教科研梯隊,長效、有序的使教科研工作制度化、責任化。

3、發揮教科室指導監督的作用,在符合上級教科室考核標準的基礎上,鼓勵全體教 師提出新穎、科學的教科研觀點,對教師設立教科研課題進行規劃組織,使教師的教研成果符合個人和單位的發展需要。

(二)加強培訓方式,推動繼續教育。

1、開展校內內訓制度,鼓勵優秀教師擔任內訓任務,就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成功經驗 與全體教師進行交流推廣。

2、爭取更多的外訓機會,吸收外校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習行業新風,豐富學校 的教科研工作,培養優秀教師走出學校獲取高級別科研榮譽的能力,全面提高學校的名譽。

3、鼓勵全體老師通過繼續學習提升學歷,參加專業能力資格考試等方式豐富自身知 識,為教研工作提供知識儲備。

(三)加強課題管理,規範教科研課題管理體系。

1、在現有的基礎上,落實本學期的課題目錄,瞭解掌握各課題組的科研內容,定期收集各課題組的工作情況,通過填寫“課題普查表”的形式實現長效管理,要求課題組必須在“課題普查表” 中記錄科研心得;期末以論文、總結或調研報告形式提交一份教研課題階段性成果。

2、結合學校以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子課題《真正面向學生貼近生活的勞技教育實踐研究》和全國教育技術“十一五”規劃課題《教育博客在農村國小應用的研究》兩大課題研究作 為“創建特色學校”的重點項目的指導方針,總結現階段成績,加強對課題負責教師的支持和服務,爭取早日提出教研成果。

3、總結《弱勢羣體子女學生心理偏差矯正的策略研究》的現有教科研情況,引領教師進一步掌握國小生心理教育的觀點,在文化教育的前提下,通過心理諮詢室的設立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闢一個嶄新的途徑,加強學校對學生心理偏差的矯正,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調整心理狀態,解除心理困惑等,對這些學生的進步與成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合理利用各類媒介,宣傳推廣科研成果。

在校內充分發揮校刊《五彩楓》、學校網站的媒介作用,發表教師的論文及其它形式的經驗心得,使教師有關科研的思考得到展示,形成良好的宣傳平台。在校外,爭取在區教科室《教育天地》、市教科院《蘇州教育研究》等各級刊物發表本校教師文章的機會,實實在在為全體教師創造條件,對外展示本校教師的教科研成果,提升本校教師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堅持素質教育,以深化課程改革為中心,認真學習學校教育工作的精神,以貫徹落實新課改和《xx市教學新常規》為契機,緊緊抓住教學主渠道,以學生為本、以質量為魂、以課堂教改為中心、以校本研究為主要方式,繼續落實教學常規、規範,落實、優化教學過程,紮紮實實地提高教學質量。貫徹作業本的在學習活動中的運用為突破開口,同時結合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的教研實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及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工作思路

本學期教研組工作將本着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按照教導處工作安排,開拓性地開展工作;以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扎手,以作業設計金點子的分享為途徑,以教師的上課為依託。通過注重教師學習、交流、研討,依託學生活動,結合學科校本教研,着力提高我校語文教研水平。對待教研活動,堅持人人蔘與,深入開展,紮實提高,並做到有目標,有準備,重過程,有收穫。

三、具體措施

(一)強化學習,提高素質,促進我校高素質的語文教師隊伍建設。

1、結合學科特點,加強新教育觀念的學習,促使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質量觀。以發展為主題,質量為主線,創新為動力,學生為根本,逐步建立學習性教研組。

2、創設各種途徑,加強和提高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本學期將繼續開展各種分析、交流活動,鼓勵教師開展教後反思,尤其是要善於總結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思考,促進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業務素養,做一名學習型、思考型的教師。

3、堅持我校教研的一貫要求,落實聽課、上課、評課及各種交流活動的學習機會,把每位教師的業務筆記與10節以上聽課落到實處,要求聽課有記載,有點評。

4、結合學校活動安排,適應教育新形式的發展,在條件成熟時,組織組內教師開展電子備課嘗試和多媒體課件製作與應用的學習,提高語文組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進一步規範和落實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率。

1、教研組活動:定時、定點、定主題內容,定中心發言。活動應以“課改”的精神為指導,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同時確立一個專題研究目標,以提高研究的實效性。此外,老師要根據通知準時高質量參與活動。

2、備課:做到“三備”,即備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加強集體備課意識,注重資源共同分享,做到備課要“深”。

3、上課: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做到: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媒體,利用網上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時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師生對話應講普通話,老師板書寫規範字,課後寫好教學反思。

4、作業:作業設計要“精”,體現“輕負荷,高質量”的教學思想,批改要“細”,要規範、及時,注重糾錯及情況反饋。

5、輔導:做好自己對學生導優輔差的工作。要因材施教,經常分析學生,善於捕捉學生閃光點,熱情鼓勵,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做好分層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展。

(三)深化教學研究,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學實效。

1、組織教師繼續學習20xx年《xx市教學新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方式,促進師生髮展。每週二下午下課後為語文教研組活動,學習領會有關教育教學理念,大家共同收益,共同提高。內容包括: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積極、向上、和諧、寬鬆、有趣的教學氛圍,給學生以人文的關懷,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吸取知識。

(2)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培養學生語文運用、實踐能力的同時,重視人文因素對學生思想感情的薰陶感染。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淡化繁瑣的講解分析,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主動實踐過程中積累、感悟。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將教學過程看成是老師、學生、文本間平等對話的過程。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思維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習內外的聯繫,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渠道,增加語文實踐機會,提高學習效率。

(6)講求訓練手段的多樣性,提高練習有效性,嘗試課外作業階梯式,讓不同學生學有所獲,具有作業批改的現代理念,包括建立學生的錯題記錄(鼓勵老師們都去實踐)。

2、聽課:組內公開課必聽,邊聽邊思,及時評註,提倡老師相互之間多學習,多交流。新教師和青年教師要多聽課。

3、公開課:鼓勵教師上公開課或研討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開一節課。上課、説課、聽課、評課做到全員參加。並收齊研究課的全部資料存檔。

4、利用“內容式管理”結對子的優勢,互幫互助,提高本校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5、開展師生共讀及學生寫讀書筆記的活動,加強國小語文閲讀習慣的培養研究。

(四)搞好學科活動,拓寬學生學習領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原則:儘量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參與中運用、在參與中體驗。各個年級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課外閲讀,激發閲讀的興趣。一二年級逐步培養閲讀興趣和能力,三、四、五、六年級閲讀感悟,培養初步的文學修養,做好讀書筆記。

2、開展我校“讀課外書,寫規範字”活動。

一本書,創生一個特色班級,一個故事,創新一次特色活動,豐盛的閲讀大餐,激越我們的才氣,豐富多彩的活動,煥發了校園的生機和活力。本學期,為培養學生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着想,從學生長久發展着眼,引導教師從本學期開始着手,在國小階段長期抓兩點,“讀課外書,寫規範字”

3、做好學科整合。如:語文與信息科技的整合,高年級學生可利用信息課查找資料及寫話練筆。語文與德育整合,結合活動寫小練筆等等。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6

一、工作目標:

1、文化立則學校立

2、學科優則學校優

3、青年強則學校強

二、工作措施:

(一)挖掘和發展鳴鳳文化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立校之根本。實小豐富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一句話也就是曾任鳴鳳書院主教龔自珍的話:“不拘一格降人才”。實小多少代人一直在追尋着、感悟着、實踐着她的精髓。如今已發展成“有格而不拘格”的辦學理念。先“有格”,後“不拘格”。先“定格”,後“出格”。我們認為“格”是規則、規章、規範;“不拘格”是創新、開拓、發展。“格”是有形的,“不拘格”是無形的,“格”是基礎的,“不拘格”是高級的。“格”是有限的,“不拘格”是無限的。我們要制定這樣的“格”,規範這樣的“格”,我們更要超越這樣的“格”,打破這樣的“格”。

本學期,我們將研討制定“格”,“師之格”、“生之格”、“教之格”、“學之格”等。

(二)深入加強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是特色學校創建的重要平台,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優勢、專業特色等方面都是通過學科建設體現出來的。因此我們認為:學科優,則學校優。我們學校早在一年前就明確提出了“開放語文”、“探索數學”、“情境英語”、“魅力音體美”等各學科的建設方向。本學期我們將緊緊圍繞學科建設方向,憑藉“先學後教,評練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自能課堂”的探究,追求師生自主能動,快樂高效的理想課堂。

1、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通過“教科研一體化”研討平台進行“自能課堂先學後教”教學實踐研究,不斷完善“教科研一體化”活動的管理流程,讓“教科研一體化”真正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平台。

2、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做到提前備課、集體議課、個人完善、資源共享。

3、利用自制語數外預習卡,舉行學生預習能力培養的研討。預習能力是學習的重要能力,也是自能課堂學習的基礎。只有掌握了預習能力後,才能在課堂中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學習更有針對性,更有深度,更有高效。因此教師預習卡的制定,是引領學生學會預習的第一步。因此,本學期我們努力將預習引進課堂,利用課堂的前10分鐘交給學生預習方法,培養學生預習習慣,紮紮實實地進行預習能力的培養。

4、圍繞教與學方式轉變,按照“課內精講精練,注重小組合作,當堂完成課作,放學不留家作”的要求,不斷尋求“自能課堂”的理論支撐,逐步形成“先學後教,評練結合”的學科教學框架體系。

(三)密切關注青年教師成長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學校的希望。大力培養和推薦青年骨幹教師是我們近幾年中的重要工作。二三十歲的青年人,他們有熱情,有活力,但是他們也缺乏目標,缺少毅力。因此,本學期,我們要通過溝通交流,以及各類培訓和考核,幫他們明確主攻方向,通過定任務、壓擔子,讓中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成為學校強大的新生力量。

1、完善“師徒結對子”制度。通過師徒之間傳、幫、帶,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領頭作用。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教學新秀,同時也使許多老教師的良好教風、豐富的教學經驗得以傳承,併發揚光大。對剛調入我校的新教師和呂城、運河來交流的老師加強指導,並對教學師徒提出具體要求。

2、重視對青年教師基本功的培養,本學期青年教師將先過教材關。青年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知識點的把握是項重要的基本功。我們將通過説課和微型課來考核青年教師鑽研和把握教材基本功,為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搭建平台。

3、對科研意識強、有創新精神的青年老師,學校將聘請有關專家作專門指導,讓他們承擔市級以上課題,提高他們的科研意識和科研水平。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手段的培訓,使青年骨幹教師不斷提高知識水平、教學技能、教學水平。

國小少科室工作計劃篇7

一、指導思想

與時俱進、深化改革,以爭創全鎮一流的工作為奮鬥目標,突出素質教育這一主題;大力開展教科研活動為主要措施,認真做好教研、科研、管理、服務工作,為提高我校教育質量努力工作。

二、工作思路

圍繞一箇中心,突出兩個重點,加強三項研究,實現四個提高。一箇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選擇適合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兩個重點,一是國小畢業升入國中學習習慣的銜接;二是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研究。

加強三項研究,一是加強先進教育理論應用的研究;二是進一步抓好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三是加強省市上立項課題的研究。

實現四個提高,一是實現教師研究水平的提高;二是實現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三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創新能力的提高;四是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提高。

三、工作目標

1、落實教學中心地位,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

本學期的具體指標為:

(1)各學科教學質量及格率達到95%以上,優秀率達到35%以上。

(2)1――6年級學生鞏固率達到100%。

(3)各年級各學科必須確保完成下達的“兩率”指標,並在鎮質量監測中進入前三,總成績力爭學區排名第一。

2、落實課程方案,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1)嚴格執行《課程方案》和《新課程標準》,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努力上好每一門課,每一節課。

(2)切實加強英語,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和科學課等教學研究活動,重點加強口語交際、作文課、寫字課、特色課、古詩誦讀課、安全常識、校本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發揮並培養學生的特長及用學到的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強化常規管理,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綜合評價老師和學生的科學方法。

4、大力推選課堂教學改革,向教研要質量。

針對我校教學實際,繼續鞏固現有教研成果;加強常規教研活動的管理,繼續堅持週六大教研活動及優質課評選活動。通過教改,更新陳舊的教學觀念,改進部分不適應學生髮展、不適應新課程開展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兩個常規的學習和落實,使之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2)加強對明星教師、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培訓、再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師的跟蹤培養。

(3)紮實開展新課程教學達標活動,完成第三批“新課程教學達標”任務。

5、推行分層達標,實行教案“三大塊”的改革。

6、開展徵集課堂教學案例和論文評選活動。着手籌編教師優秀論文範文和學生優秀習作的《唐樓學校優秀文集》。

7、抓好課題申報立項及研究實驗工作。

8、課外輔導,校隊訓練等課外教育工作再取佳績。

四、工作措施

1、以課改為中心,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2)強化課程管理,加強課程的研究與指導。

①嚴格執行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程。開發綜合實踐課程,開發多元課程,隱性課程和校本課程,以適應學生多元智力的發展。

②抓好學校各項校隊訓練和課外活動。

③建立多樣性、多元化、科學的評價方法。

④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把課堂搬到社會,為學生提供創設運用課內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環境條件,使學生在親自參與和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增長知識、才幹。各科均有嘗試自己實踐活動的日記。力爭在本學期再創建兩個學生體驗實踐基地。

(3)以“三優化,一提高”為主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4)切實加強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各科各年級教師必須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精編作業。

(5)要加大力度不斷優化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2、堅持制度創新,改進教研方式。

(1)建立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2)積極開展各項教學研究活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本學期要着重利用“週六大教研”“單元集體備課”“新課程教學達標”等活動有效地提高教研質量,努力向教研要成績,實現本校創建名校、強校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