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工作計劃

市經信局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劃

市經信局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劃

市經信局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經信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圍繞新型工業化加快突破主線,錨定“建設智能綠色的製造強市”戰略目標,全力抓項目、穩運行,強產業、育主體,優服務、增動能。全市工業經濟呈現量質齊升、穩中向好氣象。

一、2023年工作開展情況

1-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居全省

第10位、同比提升5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3户,其中項目入規29户;工業用電量、工業用天然氣、入庫工業税收分別增長9.1%、2.6%和27%。數據質量全面壓實,規上工業應税銷售收入連續19個月累計增幅保持在5%以上。

(一)推進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

開展重點工業項目“310”包保服務,聚焦簽約、開工、入庫、投產等關鍵環節,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1-9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4%,高於全社會投資4.2個百分點;新開工製造業投資增長27.8%,高於全省平均10.8個百分點;入庫工業項目200個,總投資XX億元、增長28.5%。華鑫微納8英寸MEMS晶圓生產線項目實現XX億元以上入庫工業項目的突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1-9月,市經信局摸排重點招商線索12條、計劃總投資XX億元,簽約項目7個、協議總投資XX億元。

(二)聚焦重點集羣,加快產業升級

集中精力、集聚資源,加快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集羣。1-9月,全市新能源、新型顯示、智能傳感、生物化工、汽車零部件五大產業集羣集聚規上工業企業409户,完成產值XX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比重47.6%,同比增長2.8%,高於全市0.5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增幅1.3個百分點。智能傳感產業集羣、功能性助劑產業集羣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淮上、固鎮兩個化工園區全部通過省第一批覆核認定。加快佈局空天產業,中國蚌埠空天智造產業園揭牌,首批9個項目簽約入駐。

(三)深化數字賦能,推動融合發展

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1-9月,新建5G基站1492個,目標完成率99.5%;累計建成6310個,基本實現市區和縣城5G信號連片覆蓋。高新區獲評省級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園區,凱盛AGM工業互聯網平台入選國家雙跨型工業互聯網平台,國顯科技和玻院獲批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印發《蚌埠市貫徹落實以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若干舉措》,制定225户重點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清單,分批次實現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加快建設蚌埠軟件園,已集聚相關重點軟件企業43户,引進相關項目26個,總投資XX億元。

(四)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

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持續強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能力,獲評省級工業設計企業(全省僅2家)。新增製造業重點領域產學研用補短板產品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任務揭榜企業4户。與哈工大、合工大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9場。豐原生物獲評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實現零突破。新獲評國家綠色工廠2個,國家綠色設計產品2個;新培育省級首批次新材料3個、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9個、首版次軟件1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4個、新產品15個。新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户、累計達29户,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0户、累計達281户,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88户。7户專精特新企業在省股交中心掛牌,“小巨人”芯動聯科成功上市,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累計達5户。

(五)深化畝均改革,賦能提質增效

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在做好税收、營業收入和研發支出等指標取數和參評企業名單、用地面積核實的基礎上,完成2022年度規上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2022年實現畝均税收XX萬元、畝均營收XX萬元,分別同比提高62.2%、33.0%。探索推進規下工業企業(5畝以上)參評全覆蓋和化工園區畝均評價試點。強化結果運用,研究差別化用地、用能、金融等政策,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併舉,提升畝均效益。1-8月,累計發放“畝均英雄貸”XX億元。強力推進工業領域“雙停企業”處置,今年以來,新處置企業26户,盤活土地1319.2畝、廠房38.8萬平方米。

(六)做實惠企服務,優化發展環境

實施助企發展“六大行動”,按照29條細化任務清單,閉環式推進,推動全面實行非居民天然氣量價掛鈎政策,預計全年節約企業用氣成本XX萬元。紮實開展成本調研和停產半停產企業調研,加快推動虧損企業降本增效。29位市領導包保116户重點企業,解決重難點問題51個。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化甬蚌產業合作,組織產需對接活動26場。高質量運行市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今年開展產需、融資、人才等對接活動80場,服務企業1960户次,促成訂單X億元、融資金額XX億元。做好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累計清償超XX萬元。高標準做好世界製造業大會相關工作,18件展品亮相展廳,九州雲箭雲龍發動機入選開幕式十大重點發布,成功舉辦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爭取上級政策資金XX億元,兑現產業扶持政策(市經信局部分)資金XX億元、春節穩產留工獎補X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推進仍需發力。1-10月,全市上報技改投資增長14.1%,雖然超年度目標增速,但與全省平均(1-9月26.5%)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仍處於靠後位次。1-10月,全市入庫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僅90個,同比下降19.6%。世界製造業大會簽約項目和前三批集中開工動員工業項目中仍有21個未開工、24個已開工未入庫。前三季度投產的XX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尚有58個未入規。

(二)部分產業恢復較慢。受化工產品價格下降影響,1-9月,全市234户生物化工產業規上企業完成產值同比下降3.8%;234户企業中有125户企業產值為負增長。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因素影響,建材行業持續下行。1-9月,全市139户建材行業規上企業完成產值同比下降12%;139户企業中有80户企業產值為負增長。

(三)創新主體活力不夠。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不強,全市營收10億元以上企業的僅有11家設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較少。有些規模較大企業只在蚌保留生產基地,而無研發機構、人員,存在研發“空心化”現象。

三、2024年工作計劃

我們將認真貫徹中央、省委關於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以鐵錘砸鐵釘的工作力度和務實作風,全力穩定工業運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製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勇當皖北新型工業化加快突破排頭兵。初步提出明年工業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淨增規上工業企業100户。

(一)穩定經濟運行,提升發展質效

堅持問題導向,提高工業運行分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紮實推進項目建設、企業入規、企業幫扶等重點工作,確保明年“開門紅”。一是抓實項目建設。嚴格落實“四級”調度機制,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100個。二是抓實企業入規。圍繞未來3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500户的目標,實施企業入規攻堅行動,建立周調度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推進會,全力推動已投產的盛世年產4500萬㎡高透特種封裝材料、渠源藥業原料藥產業化基地等重點項目儘快達產入規。三是抓實企業幫扶。盯緊產值前100户重點工業企業,完善包保調度機制,幫助解決堵點難點,放大龍頭企業拉動作用,使其成為全市穩增長的壓艙石和加速器。

(二)優化產業佈局,壯大產業集羣

深入研究蚌埠工業現代化轉型發展路徑,進一步完善產業佈局,引導重點產業有序發展。聚焦五大產業集羣,延鏈補鏈強鏈,集聚集約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新興產業謀劃,加速佈局車載顯示、汽車玻璃、新能源電池、車用傳感器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細分領域;推進深藍航天、星河動力等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加快打造獨具特色的綠色食品產業體系。力爭新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羣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2個以上。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甬蚌合作機遇,促進產業鏈協作配套和產業轉移承載。

(三)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

高質量運維玻璃新材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重點領域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構建多層級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爭創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5家,培育服務型製造示範和工業設計中心10家。實施畝均改革牽引行動,針對不同區域、產業的差異性,優化調整評價體系,細化完善差別化用地、用能、金融政策。全力推進工業領域“雙停企業”處置,盤活土地1000畝以上。提升智能製造應用規模和水平,新培育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20個。推動製造業綠色轉型發展,修訂完善工業領域碳達峯方案,加快推廣節能診斷,新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5個。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培育和示範應用,新培育“三首”產品15個。

(四)推進數實融合,增強發展動能

進一步完善通信基礎設施,全年新建5G基站1500個以上。以凱盛AGM工業互聯網平台和豐原生物基行業工業互聯網平台為示範引領,加快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推動平台技術創新,持續提升融合賦能水平,為製造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能力評估,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步伐,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和潛力。搶抓機遇,按下數字經濟“快進鍵”,謀劃佈局算力經濟,引育一批數字產業化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快建設蚌埠軟件園,集聚軟件企業15户以上。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經信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圍繞新型工業化加快突破主線,錨定“建設智能綠色的製造強市”戰略目標,全力抓項目、穩運行,強產業、育主體,優服務、增動能。全市工業經濟呈現量質齊升、穩中向好氣象。

一、2023年工作開展情況

1-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居全省第10位、同比提升5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3户,其中項目入規29户;工業用電量、工業用天然氣、入庫工業税收分別增長9.1%、2.6%和27%。數據質量全面壓實,規上工業應税銷售收入連續19個月累計增幅保持在5%以上。

(一)推進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

開展重點工業項目“310”包保服務,聚焦簽約、開工、入庫、投產等關鍵環節,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1-9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6.4%,高於全社會投資4.2個百分點;新開工製造業投資增長27.8%,高於全省平均10.8個百分點;入庫工業項目200個,總投資XX億元、增長28.5%。華鑫微納8英寸MEMS晶圓生產線項目實現XX億元以上入庫工業項目的突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1-9月,市經信局摸排重點招商線索12條、計劃總投資XX億元,簽約項目7個、協議總投資XX億元。

(二)聚焦重點集羣,加快產業升級

集中精力、集聚資源,加快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集羣。1-9月,全市新能源、新型顯示、智能傳感、生物化工、汽車零部件五大產業集羣集聚規上工業企業409户,完成產值502.7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比重47.6%,同比增長2.8%,高於全市0.5個百分點,拉動全市增幅1.3個百分點。智能傳感產業集羣、功能性助劑產業集羣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淮上、固鎮兩個化工園區全部通過省第一批覆核認定。加快佈局空天產業,中國蚌埠空天智造產業園揭牌,首批9個項目簽約入駐。

(三)深化數字賦能,推動融合發展

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1-9月,新建5G基站1492個,目標完成率99.5%;累計建成6310個,基本實現市區和縣城5G信號連片覆蓋。高新區獲評省級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園區,凱盛AGM工業互聯網平台入選國家雙跨型工業互聯網平台,國顯科技和玻院獲批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印發《蚌埠市貫徹落實以數字化轉型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若干舉措》,制定225户重點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清單,分批次實現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加快建設蚌埠軟件園,已集聚相關重點軟件企業43户,引進相關項目26個,總投資XX億元。

(四)堅持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能

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持續強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能力,獲評省級工業設計企業(全省僅2家)。新增製造業重點領域產學研用補短板產品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任務揭榜企業4户。與哈工大、合工大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9場。豐原生物獲評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實現零突破。新獲評國家綠色工廠2個,國家綠色設計產品2個;新培育省級首批次新材料3個、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9個、首版次軟件1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4個、新產品15個。新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5户、累計達29户,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0户、累計達281户,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88户。7户專精特新企業在省股交中心掛牌,“小巨人”芯動聯科成功上市,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累計達5户。

(五)深化畝均改革,賦能提質增效

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在做好税收、營業收入和研發支出等指標取數和參評企業名單、用地面積核實的基礎上,完成2022年度規上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2022年實現畝均税收XX萬元、畝均營收XX萬元,分別同比提高62.2%、33.0%。探索推進規下工業企業(5畝以上)參評全覆蓋和化工園區畝均評價試點。強化結果運用,研究差別化用地、用能、金融等政策,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併舉,提升畝均效益。1-8月,累計發放“畝均英雄貸”81.4億元。強力推進工業領域“雙停企業”處置,今年以來,新處置企業26户,盤活土地1319.2畝、廠房38.8萬平方米。

(六)做實惠企服務,優化發展環境

實施助企發展“六大行動”,按照29條細化任務清單,閉環式推進,推動全面實行非居民天然氣量價掛鈎政策,預計全年節約企業用氣成本XX萬元。紮實開展成本調研和停產半停產企業調研,加快推動虧損企業降本增效。29位市領導包保116户重點企業,解決重難點問題51個。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化甬蚌產業合作,組織產需對接活動26場。高質量運行市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今年開展產需、融資、人才等對接活動80場,服務企業1960户次,促成訂單X億元、融資金額X億元。做好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累計清償超X萬元。高標準做好世界製造業大會相關工作,18件展品亮相展廳,九州雲箭雲龍發動機入選開幕式十大重點發布,成功舉辦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爭取上級政策資金X億元,兑現產業扶持政策(市經信局部分)資金X億元、春節穩產留工獎補XX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推進仍需發力。1-10月,全市上報技改投資增長14.1%,雖然超年度目標增速,但與全省平均(1-9月26.5%)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仍處於靠後位次。1-10月,全市入庫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僅90個,同比下降19.6%。世界製造業大會簽約項目和前三批集中開工動員工業項目中仍有21個未開工、24個已開工未入庫。前三季度投產的XX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尚有58個未入規。

(二)部分產業恢復較慢。受化工產品價格下降影響,1-9月,全市234户生物化工產業規上企業完成產值同比下降3.8%;234户企業中有125户企業產值為負增長。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因素影響,建材行業持續下行。1-9月,全市139户建材行業規上企業完成產值同比下降12%;139户企業中有80户企業產值為負增長。

(三)創新主體活力不夠。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不強,全市營收XX億元以上企業的僅有11家設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較少。有些規模較大企業只在蚌保留生產基地,而無研發機構、人員,存在研發“空心化”現象。

三、2024年工作計劃

我們將認真貫徹中央、省委關於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以鐵錘砸鐵釘的工作力度和務實作風,全力穩定工業運行、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製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勇當皖北新型工業化加快突破排頭兵。初步提出明年工業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淨增規上工業企業100户。

(一)穩定經濟運行,提升發展質效

堅持問題導向,提高工業運行分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紮實推進項目建設、企業入規、企業幫扶等重點工作,確保明年“開門紅”。一是抓實項目建設。嚴格落實“四級”調度機制,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100個。二是抓實企業入規。圍繞未來3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500户的目標,實施企業入規攻堅行動,建立周調度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專題工作推進會,全力推動已投產的盛世年產4500萬㎡高透特種封裝材料、渠源藥業原料藥產業化基地等重點項目儘快達產入規。三是抓實企業幫扶。盯緊產值前100户重點工業企業,完善包保調度機制,幫助解決堵點難點,放大龍頭企業拉動作用,使其成為全市穩增長的壓艙石和加速器。

(二)優化產業佈局,壯大產業集羣

深入研究蚌埠工業現代化轉型發展路徑,進一步完善產業佈局,引導重點產業有序發展。聚焦五大產業集羣,延鏈補鏈強鏈,集聚集約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新興產業謀劃,加速佈局車載顯示、汽車玻璃、新能源電池、車用傳感器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細分領域;推進深藍航天、星河動力等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加快打造獨具特色的綠色食品產業體系。力爭新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羣和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2個以上。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甬蚌合作機遇,促進產業鏈協作配套和產業轉移承載。

(三)堅持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

高質量運維玻璃新材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重點領域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構建多層級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爭創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5家,培育服務型製造示範和工業設計中心10家。實施畝均改革牽引行動,針對不同區域、產業的差異性,優化調整評價體系,細化完善差別化用地、用能、金融政策。全力推進工業領域“雙停企業”處置,盤活土地1000畝以上。提升智能製造應用規模和水平,新培育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20個。推動製造業綠色轉型發展,修訂完善工業領域碳達峯方案,加快推廣節能診斷,新培育省級以上綠色工廠5個。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培育和示範應用,新培育“三首”產品15個。

(四)推進數實融合,增強發展動能

進一步完善通信基礎設施,全年新建5G基站1500個以上。以凱盛AGM工業互聯網平台和豐原生物基行業工業互聯網平台為示範引領,加快打造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推動平台技術創新,持續提升融合賦能水平,為製造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能力評估,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升級步伐,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和潛力。搶抓機遇,按下數字經濟“快進鍵”,謀劃佈局算力經濟,引育一批數字產業化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快建設蚌埠軟件園,集聚軟件企業15户以上。

(五)培優市場主體,做實惠企服務

支持重點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市場開拓等多種方式,不斷做大做強,培育更多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全市產值X億元以上企業達5户,X億元以上企業達20户。推動目標企業按時序入規納統,確保實現全年企業入規目標。落實“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計劃,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0户、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5户以上。完善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庫,制定培育計劃,做好專精特新培育“後半篇文章”。深化助企發展“六大行動”,從降本增效、政策直達、金融惠企、科技助企、市場開拓、數字賦能等方面清單化、閉環式推進,營造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培優市場主體,做實惠企服務

支持重點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市場開拓等多種方式,不斷做大做強,培育更多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全市產值X億元以上企業達5户,X億元以上企業達20户。推動目標企業按時序入規納統,確保實現全年企業入規目標。落實“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計劃,新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0户、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5户以上。完善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培育庫,制定培育計劃,做好專精特新培育“後半篇文章”。深化助企發展“六大行動”,從降本增效、政策直達、金融惠企、科技助企、市場開拓、數字賦能等方面清單化、閉環式推進,營造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標籤:市經 信局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