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數學評課稿(多篇)

數學評課稿(多篇)

數學評課稿範文 篇一

一、這節課給我的感覺

1、楊老師的談話引入做得挺好,她首先是通過創設情景,出示三位航天員,並説明神舟7號發射成功,圓了幾代中國人漫步太空的夢想,讓全中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科學家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迅速準確地找到返回的航天員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好什麼?由此引出學習確定位置的重要性。“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例如用數對寫出小青的位置,根據領到的數對找到自己的新位置,這些活動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於生活又富有活動√本站★√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充分利用實物數學,讓學生動手、動眼,利用小組工作,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整個課堂還是很活躍的。

二、三個方面可以肯定

1、目標定位準確,能很好的根據這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切實可行的定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設計合理,能充分考慮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的引導和以學生為主體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得整節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3、教學理念新穎,在課堂中能充分的使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充分使用實物教學、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能恰倒好處的進行引導,課堂氛圍良好,師生關係融洽,教師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熱情。

4、學生知道細緻、學法深入,通過整節課的教學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變了。通過教師耐心、細緻的引導的學生學習,使她感到了學習的快樂。

三、整節課特色

1、能在教學當中注重學生的年齡特色,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個性教育。

2、構建合理。能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構建、營造出新穎,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3、層次清晰,能根據教學的重難點,有的放失的層層推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使教與學的過程一目瞭然。

四、提幾點建議

1、要重視課堂評價,在課中對學生應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增加他們學習的信心。

2、教學語言不太規範,有些慣用語言應儘量少出現。

數學評課稿 篇二

關鍵詞: 數學草稿本 有效使用 學習習慣

對於學生使用草稿本的問題筆者已經關注很久了,不過真正下定決心研究這一問題是源於一次測試,試卷中有一道思考題,班上很多學生都做不出來,只有少部分比較優秀的同學能做出來。其中有張試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下方寫得密密麻麻的,但是都被自己劃掉了。我一開始認為這道題他放棄了,後來仔細一看,他打了個箭頭在試卷的上面寫下了答案。雖然答案對了,沒有被扣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為什麼一個優秀的學生會把試卷做得如此亂?如果答案錯了,他將把答案寫在哪裏呢?他使用草稿本了嗎?如果用了作用何在?倘若一個優秀學生的草稿習慣都如此,那麼其他學生又會怎樣呢?

因此,怎樣有效使用草稿本,是一線教師迫切需要研討的課題。

一、數學草稿本有效使用的具體實踐

(一)構建多本整合的優化模式,做到考核與評價同步有效。

所謂優化整合草稿本就是將原先的草稿本進行優化整合,將學生現有草稿本、課堂練習本、家庭作業本及錯題本等進行優化整合。具體設計如下:(1)課堂上將草稿本和課堂作業本整合在一起,作業本的左邊寫作業,作業本的右邊打草稿,要求作業必須和草稿相對應;(2)課後將家庭作業本和草稿本整合,和課堂作業本一樣左邊寫作業,右邊打草稿,也要對應;(3)每次單元測試和其他考試給每位學生單獨發一本草稿本,要求打草稿的每一題都要寫題號,而且書寫要工整,考完試和試卷一起上交,草稿本的完成情況作為試卷的一項考核指標。

(二)確立班班對比的實驗模式,做到實踐與研究同步有效。

為了檢驗上述設想效果,筆者在自己執教的兩個五年級平行班上進行了試驗。一個班還是和原來一樣,學生自行準備草稿本,對草稿本的使用不做任何指導,學生使用完之後老師不檢查不批改,也不反饋,我把它稱為普通班。另一個班像前面設想中一樣給每個孩子發放專門的課堂作業本、家庭作業本和草稿本,老師向學生詳細介紹整合後每個本子的用法,課後老師或者小組長對每一類本子進行仔細檢查和批改,並且老師每天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都做反饋,這個班定為實驗班。

(三)注重數據分析的反饋模式,做到習慣與能力同步有效。

實踐一段時間後,筆者發現這一設想的實施效果還是不錯的,為了將實驗效果更好地量化,筆者對實驗班和普通班進行了單元測試,結果顯示,橫向比較,實驗班的各項得分率幾乎都高於普通班,其中填空和計算尤為明顯,縱向比較,實驗班本單元測試和上一單元相比,在計算正確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進步。

數據反映出的是學生成績方面的變化,除此之外,自上述設想實施以來,學生的一些隱性特質也在慢慢發生變化。

1.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優化整合草稿本”設想實施以來,我要求學生每天課前將草稿本與數學書同時擺放,使它成為課前準備的必需品,交作業本時,將草稿本也同時交上來。通過反覆督促,學生草稿本的書寫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上課開小差的現象有了明顯改善。此外,我還積極和家長溝通,要求家長在家裏認真督促學生持之以恆,逐步養成使用草稿本的好習慣。

2.保障學生多種能力發展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打草稿”就是對不能口算的題目筆算,其實不然,我們還可以用它來畫一畫、折一折、撕一撕等,如數學中經常遇到有關段數和鋸的次數的問題,學生常常會出錯,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草稿本撕一撕,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都得到很大提高,學生的草稿紙還可以作為檢查的依據。在平時教學中,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我經常讓他們把草稿本拿出來重新分析,在老師講解之前先自我反思。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草稿紙,一定可以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數學草稿本有效使用的經驗分享

上述實踐表明,平時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打草稿訓練的引導,可以使學生思路清晰,反應敏捷,提高練習質量。實踐過程中,筆者總結了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

(一)專稿專用,保證草稿本的使用地位。

每學期學校都會給每位學生配備3-4本數學本,開學初,我就給學生規定好每本本子的用途,讓學生在本子的封面分別寫上:課堂作業本、家庭作業本、錯題本和草稿本,做到專稿專用,保證草稿本的使用地位,突顯它的重要性。

(二)榜樣示範,規範草稿本的使用方法。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樹立好榜樣示範的作用,在黑板上寫清楚解題過程,要畫清楚示意圖,同時應該及時告訴學生,你們在草稿本上可以這樣畫,這樣抽象的問題就變得具體化,解決問題就容易得多。通過實實在在的例子,學生明白,草稿本不僅可以用來計算,還可以用來畫一畫、折一折、撕一撕等,讓學生對草稿本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認識。

(三)及時監督,提升草稿本的使用質量。

結合我校“星級隊員”評價體系,在班上我開展了“星級草稿”評比活動,並設計了草稿應用情況的對照記錄表(見下表),讓學生每天對照填寫。表格主要記錄學生一個月的草稿使用情況。使用草稿的情況主要分書寫、條理、對照三個方面。評價採用三星制,即草稿書寫規範得一顆星,草稿有條理得一顆星,作業與草稿對應得一顆星。

在對草稿進行監督的過程中,筆者主要採取了以下途徑:(1)一天一查,起點在同桌互查;(2)一週一結,要點在教師檢查;(3)一月一評,重點在展示學習;(4)期末獎評,亮點在星級評比。

數學評課稿範文 篇三

關鍵詞:多維度;大學英語寫作;動態評估;小組評價;網絡在線評價;教師評價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11―0083―02

一、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和評估現狀

目前,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偏低,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對寫作能力重視程度遠遠不足,課堂教學活動多圍繞詞彙、語法、課文內容理解等客觀內容展開,在有限的課時分配中,對於寫作的涉及僅僅停留在語篇結構的分析上,寫作實踐多在課下完成。教師對於學生課後完成的寫作任務的評價過於籠統,多以分數(等級)加評語的形式反饋給學生。大學英語教師多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力,而在寫作任務等輸出方面很難做到有的放矢,給予針對性較強的指導。學生對於英語學習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詞彙、語法等識記和理解方面,而對於口語和寫作兩大方面的輸出重視程度和訓練程度都遠遠不夠。口語表達在課堂上跟隨教師引導很容易完成,而寫作這一需要課後完成的任務,從話題的分析、準備,到語篇的組織和詞彙的選擇都無法得到教師及時和個性化的指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專門對教學評估內容進行了補充, 強調了評估的過程性和發展性。綜上所述,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上評估學生的寫作任務,如何“多維度”地動態評估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多維度”大學英語寫作模式的實施和特點

大學英語課的主要特徵是集聽、説、讀、寫、譯教學於一體,大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的優勢就在於可以將寫作與聽力、閲讀、口語、翻譯教學相結合,形成形式多樣、不同渠道的寫作任務輸入,將大學英語課堂的作用發揮至極致。本教學模式的開展主要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紀大學英語綜合教程》課本為依託,結合各單元教學內容輔以一定的媒體材料,從以下方面開展:利用口試的形式,將閲讀、口語與寫作相結合;翻譯、聽力與寫作實踐相結合。課堂上教師將課文按照宏觀微觀相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布置不同的口語作文練習。例如,在微觀分析課文內容時,教師給出討論話題,學生4人一組進行討論,並且以作文總―分―總形式進行討論結果彙報,將作文結構與課文內容相結合,既有邏輯,又有充實的內容。在宏觀分析篇章結構和文章主題時,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或者課後複習,以摘要或者大意的形式以總―分―總的結構在下次課的課堂上進行彙報,對學生概括和提煉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些課堂上進行的隱性的作文訓練,能夠提高學生對於熱點話題的關注,積極形成邏輯性思維和批判性思考模式。

三、動態評估體系構建

動態評價又稱學習潛能評價,是運用交互法對個體的潛能進行評價,是在評價過程中通過評價者和學生的互動,尤其是在有經驗的評價者的幫助下,探索和發現學生潛在發展能力的一系列評價方式的總稱。動態評估體系強調教師根據學習者的需求和發展狀況來設計循序漸進的“支架”式介入手段,以使學習者藉助支架完成寫作任務。教師應該以寫作策略的指導者、寫作參考資源的提供者、寫作動力的維持者、寫作問題的諮詢專家的身份出現。大學英語課堂寫作的動態評價分為課堂頭腦風暴、句酷批改網提交初稿、個人修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自我反饋等幾個階段。以我校13級物流管理1-2班、通信工程1-2班以及軟件工程A班學生,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4》第一單元Man and Nature為例,詳細闡述整個動態評估過程及體系構建。

1.頭腦風暴。教師根據單元主題設計討論話題,如“nature-unfriendly behavior and your suggestions or possible solutions”,學生4人一組進行討論,並列出盡可能多的問題和解決辦法。15分鐘後小組彙報,每組代表將關鍵詞寫到黑板上,要求用完整句子和具體例子進行闡述。教師根據小組的語言運用和思維廣度情況給出ABCD等級。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展他們的思維廣度,鍛鍊語言邏輯能力,並且避免寫作文時的內容空洞和侷限。

2.句酷批改網提交初稿。課堂的內容討論為初稿完成提供了豐富的語料,但是在課堂表達過程中難免有語法上的錯誤。所以為提高批改效率,學生需要當天課後提交初稿到句酷批改網上。對於網絡自動批改,教師設定一系列的參數。如字數限定在120-180,打分公式按照CET-4標準,平均分80分,相似度低於30%,不允許粘貼複製等。學生要求多次即時修改作文,達到平均分80分。教師可隨時查看修改動態,根據學生修改次數和分數情況給出ABCD等級。以第一單元作文為例,學生最高修改次數可達52次,最高分數89分。

3.學生需要打印最高分數的作文稿,下一次課帶到課堂,10分鐘時間進行小組互評。4人一組兩兩互評,標記出批改痕跡和修改意見,每組內ABCD等級各一人,小組內商討決定,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省能力。下課前教師收取互評後的作文稿。

4.教師評價。教師在組內互評基礎之上,對文章結構、內容切題以及語法錯誤等批改網難以識別的錯誤進行最後修改,並給出ABCD等級。

5.自我評價。將教師批改後的最終稿和學生第一次提交網絡的初稿比對,從內容、結構、句子、詞彙等各個角度總結自己的進步,並記錄到學習日誌上,讓一次作文練習從組織思維到提交終稿的整個過程細化並深刻。

四、結語

大學英語課堂進行的“多維度”作文訓練和傳統意義上的詞彙、語法、口語等教學並不衝突,相反,它作為一個平台將語言訓練的各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綜合輸出。作文練習也未必要留在課後,教師也未必只充當批改者的角色。通過實施動態評估策略,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角色,及時干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無話可説、思維侷限、結構混亂、中式英語等;而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參與感、責任感,積極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有助於形成自覺、自主、自省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動態評價體系的短期目標在於,通過一個完整的“介入”週期,學生能夠在一項特定的寫作任務上實現由教師的指導逐漸轉向自我糾正的自主觀摩學習。這樣,經過多輪的“介入”週期之後,有望實現一個更為長期的目標:學生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逐步將外部知識(如各種寫作知識和策略)“內化”並轉變為意識控制的工具,將之逐步遷移運用到其他類似的寫作活動中,不斷超越當前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孫麗。“多維度”大學英語課堂寫作教學模式的效應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4(04).

[2]孫賽楠。動態評估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影響[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8).

[3]樑惠梅。“寫”“譯”結合,構建多維度的英語寫作教學課堂[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8).

數學評課稿 篇四

近幾年,很多中學生被電腦、手機吸引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主動性日益下降。因此如何激發學生,讓學生保持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值得我們數學老師深思。2011年秋,我教七年級兩個普通班(4、5班)數學,第一次段考,這兩個班成績跟同年級6個平行班一樣令人鬱悶。5班56人,數學成績80分以上只有12人,40分以下卻有24人,有6位同學連乘法口訣都不會。我痛苦反思:大部分學生基礎差,我每天這樣正常的上完課,改完作業,可是學生積極性不高,老師灌輸的知識他們聽不進或者聽了很快又忘得乾乾淨淨。那次段考之後,我開始使用學習的催化劑,讓學生們學習數學的激情保持升温。

指出“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評價起到監控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激勵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作用”。近兩年,我在教學中堅持使用“評價”激勵法,果然,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了一批好學生。

一. 數學學習組委是評價的好助手

通過慎重考慮,挑選九位數學領悟力較強、責任心較強、表達能力也較強的同學擔任組委會員。其中一位是科代表,另八位分任八個學習小組組長。每個小組7人,優差生搭配均衡。小組長是自己學習小組的引領者,負責關注本組同學學習動態,對每位同學每天數學多次評比得分進行記錄。科代表負責收集各小組長上交的評價結果,儘快向老師彙報,同時負責登記對8個小組的評價分值。

每週開一次組委會議,培訓提高小組長的責任心和工作能力,共同商議解決各小組長提出的存在問題。

二.評價內容的設計是評價作用的關鍵

要激勵每位同學都參與學習,必須給每位同學每天都有多次的參與機會和評價結果。

1.老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兵未動,糧草先行”,老師提前編寫好講學稿,每個課時的講學稿分A、B兩稿。

A稿內容包括:1)學生預習知識。要求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理解和初步應用。2)學生預習作業(精編5小題,2分/題)。3)授課示範題。4)課堂熱點題----形式新、入口寬、解法活、策略多的題目(約3-4題,供學生課堂20分鐘發言評比)。A卷在新授課前一天放晚學時發給學生。

B稿內容是“課堂10分鐘測試”,2分/題,5個有梯度的小題,其中有3小題一定讓學困生能拿下,有意讓他們搶到一定的分數,另兩小題的設計也要合理,讓部分拔尖的學生做得出來。例如,學習“相似三角對應高的比等於相似比”時,第1小題是給出一對相似三角形一組對應邊的長和小三角形的高,求另一個三角形的對應高?而第5題加深到“一塊三角形材料,邊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邊在BC上,其餘兩個頂點分別在AB、AC上,這個正方形零件的邊長是多少?

2.精心設計作業。教師必須想學生所想,優化作業設計,儘量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享受到運用知識的快樂,避免機械、重複、乏味的低效作業。

總之,每個環節的題目需要老師依據自己學生情況精挑細選,多則厭,少則荒,適量最好,針對個體差異設計,層次要分明。

三.儘可能多設置評價機會

設置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個人積分由本組組長用專本累計,小組積分由課代表累計。個人積分達一定標準則給予獎勵(獎勵面大)。小組分三個等級獎勵。實行週週評獎,月月評獎,期末總評獲大獎。小組積分,個人積分匯成條形統計圖,在教室裏張榜。

1.對每位同學預習作業的評價。早上一到教室,小組長先收講學稿A,在老師指導下對每位同學的預習作業進行及時批改、統分、記錄。預習評價一旦被忽略,學生就不自覺預習或者敷衍了事,這樣,接受能力不夠強又容易開小差的同學課堂上聽不懂就會越拉越遠。

2.課堂學習中的評價。(小組比拼)經過學生預習之後,老師精講10分鐘左右,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接着有20分鐘給小組評比機會,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合作攻克講學稿中的“課堂熱點題”。採取點名、抽籤或搶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講解,為本組掙分,學生思維得到激活,課堂展示精彩紛呈!面對眾多基礎薄弱的學生,老師要特別注意評價語言,不能粗略的説“對”“不對”“還是不懂”“太差了”,否則,被提問到的學生一站起來就乾脆説“我不會”。幾何題,只要解題思路合理、會將已知條件往前推進應用、計算題每做對一個步驟我都會予以肯定並適當加分。

課堂裏,如果老師滿堂灌,剝奪學生思考、合作、交流、展示的機會,學習積極性提不上來,效果肯定不會好。

3.對學習結果的評價。最後十分鐘,發下講學稿B卷,5題共10分,是“課堂熱點”變式題,要求寫步驟,每位同學爭分奪秒地展示實力,為個人積分,同時也是為小組積分。各小組長收卷交換批改之後再交給老師審閲定分。測試結束,教室裏熱鬧非凡,相互爭辯,笑聲、歎息聲皆有。“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師生皆大歡喜。

4.個別對待,特殊評價。每天為優等生出兩道發展題,最快告訴老師的獲加分。為最差幾位後進生出3道趣味題,在老師面前做對的也得加分,並給予表揚。這樣做,極為有效拉近我與這些特殊學生的距離。

四.評價的另一種方式

掌握技巧,情感激勵,語言評價不可或缺。

1.每週在組委會上,對起到“傳、幫、帶”作用的每位組長必先肯定他們的功績,再提供改進方法,他們畢竟是孩子,偶爾做得不好,老師也不能張口就批評。

2.班上學生按學情可分為A、B、C層,但一定不能從老師口中表現出來,否則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必定導致差者更差。所以,我設計的題目儘量要讓差生也能做得一定的分數,讓老師有更多的理由表揚他們。批改課後作業時,我不是單純利用“優”“良”“合格”“不合格”評價,我多用評語激勵,對錯誤之處,我巧妙引導;對精妙之解,我會寫上“你與眾不同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真棒!”。

老師所做的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善於讚美學生,善於欣賞學生。

五。評價的效果和意義

數學評課稿範文 篇五

然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當教師要求學生堅持數學打草稿時,許多學生的內心卻因平白地多了一項“任務”而表現出極大的不滿,如何才能使學生打消這種觀念,促進學生打草稿習慣的養成呢?本文針對這一問題,着重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激發學生打草稿的興趣

1.強化認識

常言道:“知之甚則愛之切。”以教學實踐為例,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形成對打草稿重要性的認識,教者任意出示一道稍有難度的數學計算題:“23.5-(5.07+6.18)+8.25”。此時,有的學生在直接進行心算;有的學生能夠主動拿出草稿本,進行規範的列式計算。在分析交流的過程中,教者積極引導學生對所選出的草稿規範,且計算正確的作業本進行評價。同時引導問:“同學們,你們想讓自己的草稿本成為優秀草稿本嗎?”同學們齊聲回答道:“想!”並趁機宣讀了“草稿本的使用要求及獎懲條例”。通過如此強化認識,學生打草稿的興趣在第一節課裏就被調動了起來。

2.引入故事

興趣與認識密切聯繫着情感。如果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的認識不到位,怎麼可能產生興趣與情感。反之,認識越深刻,情感越豐富,興趣也就越濃厚。然而,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學生對於使用草稿紙不太重視,認識不足,打草稿好像成了他們的負擔。打草稿時隨意性特別大,有的學生從家長那裏拿一些多餘的紙或辦公用紙作草稿紙;有的學生臨時從別處撕張紙作草稿紙;有的學生甚至乾脆不用草稿紙,直接在橡皮上、課本或作業本的空白處、課桌上等地方打草稿。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着力強化學生對打草稿重要性的認識,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打草稿的興趣。

二、規範學生打草稿的行為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養成打草稿的習慣,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對學生的草稿本和打草稿提出規範要求,並在執行中建立檢查制度。以筆者的具體教學實踐為例,具體做法:

1.為學生提供免費草稿本

每學期開始,筆者在為全班同學發放課堂作業本的同時,也一併為其發放一本草稿本。並告之學生凡認真打草稿的,用完草稿本之後可以舊換新。

2.提出具體書寫要求

在草稿本上,草稿的書寫應突出其規範性與條理性。要做到字跡清楚,書寫端正,保持草稿本的整潔。要特別注意容易混淆的字,防止“因草出錯”。書寫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左往右,從上往下按順序進行,必要時還可註名題號和順序號,以此幫助學生對解題過程進行核查。

3.堅持畫批分格

筆者要求每位學生在完成當天的數學作業後,在當天所用的草稿的下面堅持畫批分格。如此規範要求,可以清楚地分出學生每天草稿的內容,教者也可以對學生打草稿的情況在所畫的批分格中進行評價。同時,在講評作業時,學生如果發生了錯誤,也能通過草稿輕鬆地查找原始錯因所在。

三、評價學生草稿本的價值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草稿本的價值,突出評價的發展性,練就學生髮展的眼光,促成學生的發展。進行發展性評價,應具體體現在收集學生在打草稿方面的數據和資料,根據一定的標準對草稿狀況進行描述和判斷,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而並非只是簡單地對學生所用的草稿情況打個分數或等級。具體舉措:

1.藉助有形的草稿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如此則能充分激發學生學會打草稿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草稿行為的自我反思,以及獨立性、自主性能力的發展。

2.藉助有形草稿實施對他人的評價

如此評價則能實現學生間關於打草稿的學習與交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打草稿方面的不足與優勢。

3.藉助有形草稿實現多主體間的評價

可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將評價變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如此評價則能充分挖掘草稿本的應用價值,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有關自己在學習、發展狀況的信息,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我。需要注意的是,利用草稿本的價值進行評價時,應將定期的正規評價如小測驗、表現性評價與即時性評價如學生作業、課堂表現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打草稿習慣的養成。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教師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應負有的最重要的責任,需要老師的精心培養,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在今後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繼續加大這一方面的思考探究力度,從平時學習的點滴抓起,進一步加強學生數學打草稿習慣的培養和訓練,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數學解題的正確率,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玉仁。國小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4.

數學評課稿 篇六

追求“開放的數學教學”

--從“三個理解”説起

劉東昇

陪同著名特級教師李庾南老師聽七年級數學課《不等式》(左起:施俊進、劉東昇、李庾南、顧亞男)

0 説在前面

雖然到平潮實驗國中現場學習是第一次,但是這裏有師兄陸志強校長、研究型教師徐小建兄,還有師兄海南中學施俊進校長,感覺像在家一樣,很親切。今天活動材料上的標題有“對外”兩字,這讓想起了“開放”。所以我的發言就引鄭毓信教授“開放的數學教學”來開場。今天的教研活動是開放的、課堂是開放的、教學內容是開放的、教學形式是開放的,然而開放需要放開,背後應該是基於章建躍教授説的“三個理解”。

1 關於“三個理解”

章建躍教授指出的三個理解是:理解數學,理解教學,理解學生。

舒爾曼提出的PCK,本質上是我國教研傳統中的三個話題,即“教什麼”“教誰”“怎麼教”。

在這個理解上開展教學預設,促進課堂生成。今天的課堂都體現了這一追求。

剛剛有老師在評課時提及板書設計還可以進一步優化,也可以看成是對教學預設的更高追求。

2 關於讀書心得

我們都是李庾南實驗學校的實驗教師,大家目前都在認真研讀《自學·議論·引導教學論》,我研讀的心得是,自學是獨立自學,議論是羣體議論,引導是相機引導。

我理解,自學在各個環節中都有,議論要注重時機,京劇大師裘盛戎曾説過“攏神”,大意是“京劇演員在唱重要的大段唱之前,先要鋪平墊穩,造成一種非唱不可的氣氛,然後再開始唱,這樣觀眾的注意力才會集中到這段唱上來。我們説的攏神就是這種意思。”(見《裘韻流芳》京劇演唱會開場錄音)我想關於議論也要有這樣的追求。引導妙在、難在相機,重在指向八方,我想,課堂要向四面八方打開也是這個意思。

3 關於平衡藝術

剛才我的師兄、南通市學科帶頭人、海門海南中學副校長施俊進老師説到“平衡”,並且從很多視角進行了闡釋,很受益。比如施兄説今天的課堂是生命課堂、生活課堂、生長課堂,提法很有創見,賞析也很到位。受施兄啟發,我也想説兩個平衡,在這意義上説,施兄幫助我打開了發言的思路,這也是我們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的吧!

3.1 多了些原題、陳題的簡單呈現,少了些精心改編和自然生長

比如今天有個“矩形、菱形與正方形”課堂中,崔老師注意了問題的變式,這很好,但是變式問題僅僅是原題拼湊起來,如果能將變式問題進一步改編和自然生長,效果應該會更好。而另一節關於“不等式”的課堂上,沈老師對不同類型的不等式就做了自然生長和變式,預設得到位。

當然,這個角度的思辨可以遷移到命題研究方向。

3.2 多了些抽象中的歸納概括,少了些形象(案例)中的觀察、對話與思辨

追求“互慧共進”(李庾南 語)

數學追求抽象,訓練抽象思想。但是幫助國中生理解抽象是困難的,因為抽象後往往要歸納和概括,而概括是很難的,如果能結合具體的案例、情境,再引導學生在這個形象、生動過程中嘗試歸納和概括,也許效果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