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所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所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一

這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古詩。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古詩還是初步接觸。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應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所見》這首詩包含的教學內容比較多,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那麼,怎樣把這麼多的學習內容融於一節課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呢?

我把這節課分成了四大塊:生字教學,朗讀教學,詩意感悟,拓展學習。但這四大塊並不是獨立成塊的,而是互相融匯,只不過有時是突出了生字的認讀,有時是突出了朗讀的感悟,有時突出了對詩意的理解,有時又注重了拓展學習。

當然,古詩教學重點在於朗讀。整節課中“讀”應當佔較大的比重,更應該體現出讀的層次性,讀的有所收穫。首先讓學生初讀,要求大聲朗讀,讀準讀通。糾正字音後,讀正確。第二步聽老師配樂範讀,讓學生初步感悟,粗知詩意。第三步自由朗讀,指導劃出節奏及韻律,讀出語感。第四步的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畫面,讀出夏天的有趣,讀出牧童的天真可愛。讀的方式也可多樣化,如齊讀,指名讀,配樂讀等,適當讓學生互相點評,學生將讀得更有滋有味。

抓文眼感悟詩意,是我的最大啟發。這首詩要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我認為可以扣住“歌聲振林樾”的“振”字進行理解,為什麼牧童歌聲響亮?那為什麼又“忽然閉口立”呢?一幅天真可愛的牧童捕蟬圖就展示在了學生眼前。

古詩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課前導入中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創設了學古詩的意境;在學完《所見》後,又展示了課外的一首描寫小孩童趣的古詩讓學生讀一讀,加深感悟童趣;課外又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描寫童趣的古詩,學習積累古詩。這樣就不是為了教古詩而學古詩,舉一反三,充分體現了大語文觀。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二

在《所見》這節課的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張開想象,想像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體會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指導學生誦讀詩文,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帶領學生通過吟誦來完成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唱歌的神情,讓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

不足的是課堂不夠活躍,學生不是很積極的去學習古詩的方法,而是忙着記老師的講解。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三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後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後,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搞笑的事。首先,我説:“同學們,老師明白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這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之後,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後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必須能講好的,我就等着聽故事啦!”於是學生開始自我練習講。幾分鐘後,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後,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之後,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説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我就介紹了詩人,開始學詩。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搞笑的故事我們透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説,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明白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後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説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説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説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説蟬被牧童捉住後又放了。説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歎: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期望看到什麼結果呢?為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説蟬逃走了,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後的可憐樣,期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麼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就應到達了。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四

本詩生動有趣,詩情畫意。前兩句刻畫了一位牧童坐在牛背上放聲高唱,自在神氣。我想每一個小孩,特別是現在的城市孩子,都很想體驗一下這樣的生活。後兩句牧童為了捕捉鳴蟬,屏住呼吸,異常專注。一個天真浪漫,充滿童真童趣的孩子躍然紙上。本首詩的情趣盎然,詩中的意境也很值得品味和嚮往。這也是本課希望學生們能夠體會到的,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

但是,意境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的學生在學習時,只關注詩文本面的字詞句意,將其説得非常直白,就像一杯白開水一般,失去了詩原有的美;有的學生能對詩中的情景有一定的感悟,但是怎麼講自己的感受清晰的表現出來,讓其他人也能感受到,卻是個大問題。就連上課的自己,也往往會有這種感覺,詞語再豐富,修辭再生動,説出來的話也往往和心中所想相去甚遠。再加之學生的理解本就沒有老師那麼全面和深刻,因此他們能體會到的必定是更少了。

朦朦朧朧的確是一種美,但只有真正走進朦朧的世界,才能去感受和體會。怎樣用一種清晰而簡單的方式將學生帶進來?這堂課沒有做好,或者更準確的説是自己也不清楚應該怎麼樣去做。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五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因此,在教學古詩《夜書所見》,我注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讀,如: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小組、男女賽讀,以遊戲形式激發朗讀、誦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心入於境,情會於物”,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在教學中,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引導其展開想象,讓學生投身其中,想詩人所想,感詩人所感。在教學第一、二行詩時,請學生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這時播放音樂,渲染氣氛)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麼呢?隨着音樂,學生容易進入古詩的意境,彷彿與詩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秋風的涼意,感受到了詩人的孤單寂寞和思鄉之情。並請班上外地來的孩子,談談:當你們當離開家鄉來中山讀書,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呀?這時,觸動了學生那根思鄉的弦,通過自身的感受,從中理解了“動客情”,體會了詩人的情感。

另外,還重視背誦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積累一些古典詩文,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同時,還讓學生收集一些關於思鄉的古詩,多讀,多記,拓展文本,豐富學生的積累。朗讀古詩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

這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節課下來,我覺得學生在朗讀方面還缺了一點感情,因此,在感情朗讀方面還需要多加指導,深入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詩人的情感;理解詩句時還不夠透徹,有些蜻蜓點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結合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多加探索,多向別人請教,仔細鑽研教材,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使自己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六

不知為何,古詩總是上不好,也參考了很多教案,按照教案來教,課堂效果就是不理想。細細想來,是因為自己教得太細了,總覺得什麼都要教給學生,抓不住重點,如此“細嚼”,課堂拖沓不説,學生也學得無趣。

譬如《所見》一詩。學生先讀了幾遍,我讓學生讀一二句,看看哪裏不懂。學生提出為什麼歌聲振林樾?我便問林樾是什麼意思。其實想想,這種較為生僻的詞沒必要問學生,師直接説是樹林效果更好些。

我又問學生為什麼用了“振”呢?哪些時候聲音是振動的?有學生説山上,我解釋説那是回聲,不是振動,這下課堂就冷場了。我只好自己説,比如放鞭炮,工廠裏機器聲,打雷的聲音都是振動的,振動表示聲音很響。觀察學生的反應,對於這個“振”字,孩子們還是一知半解。

課後想想,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説,古詩也不一定要字字懂,關鍵是理解了意思後那種詩情畫意能帶出來就行。譬如“振“字,學生的經驗不充足,也確實不好講,那就乾脆不要讓學生講了,老師一語帶過:“振動”表示聲音很響,詩中用“振”字便説明牧童的歌聲很響,把整個山林都振動起來了。講解完了再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牧童歌聲的響亮,在朗讀中去理解,這樣的處理我想反而更好些。

還有“意欲”一詞,我問是什麼意思?這又是一個難解釋的詞,學生回答不上來,不如讓學生觀察插圖,理解牧童想要幹什麼,再用詩句表達出來,這樣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真覺 得,一年級教古詩不需要細嚼,有時需要囫圇,把握大致的意思後通過反覆朗讀去理解。如此“細嚼”、“振”、“意欲”等詞,只會嚼得無味,嚼進去的也未見得就被吸收。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七

《所見》這首詩非常的富有情趣,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離學生很遠,當然的情境也難能把握,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

一、感性接觸,走近牧童。

上課伊始通過一首《馬蘭謠》感受牧童的自由快樂。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

二、誦讀感悟,品味牧童。

首先,讓學生自主閲讀理解通過查字典、同桌交流等方法自學古詩。再通過反覆朗讀,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為詩人。達到了物我一體,為更好地學文打基礎。

學習一首古詩時要從朗讀、背誦、領會詩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以此拓展開,學習更多的古代詩詞。在這節課中我重點加強了誦讀的指導即詩歌的節奏和“平長仄短”的規律。

三、拓展閲讀,理解牧童。

在課堂的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展示給學生其他描寫牧童的詩歌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雷震的《村晚》:“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呂巖的《牧童》:“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等等。學生在自讀了這些古詩後自然加深了對牧童的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理解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