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九年級化學總複習提綱多篇【通用多篇】

九年級化學總複習提綱多篇【通用多篇】

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篇一

一、認識物質的多樣性

(1)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C60、碳納米管;認識同種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單質;

(2)無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剛石和石墨性質有什麼顯著的特點?主要原因是什麼?分別有什麼用途?

二、初步學習實驗室製取CO2

(1)用什麼藥品?固體能否選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體能否選用稀鹽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麼?用什麼裝置?

(2)依據什麼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常見的發生裝置有哪些?常見的收集裝置有哪些?

(3)如何進行氣體的檢驗和驗滿、驗純(可燃性氣體)?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環 ,如何實現?

四、温室效應

知道温室效應的成因和防治;注意與空氣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區別。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質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質有哪些?如何通過實驗來説明?由此性質決定它有什麼用途?

(2)探究CO2與水、澄清水灰水反應,學會設計實驗説明CO2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由此性質決定它有什麼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質及其用途

1)物理性質有哪些?(2)化學性質有哪三個?(3)如何檢驗CO?

七、本單元的化學方程式之間聯繫要熟練掌握。

化學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篇二

1、吃透課本

要想學好一門科目最的根本就是要以課本為主線,把書本知識都吃透才能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和鞏固。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把重點知識標紅,在上課的時候才能有目的有重點的聽課。

2、上課認真聽講

老師在上課時會講解課程的重點難點,幫助我們理解課本的內容,聽講的時候除了要集中精力外一定要積極思考,隨時準備向老師提問,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解決。

3、準備錯題本

同學們學習化學的時候準備一個“錯題本”,用以記住自己在練習、作業、考試中的錯題,分析出錯的原因記下正確的解題方法。

4、重視實驗

化學是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因此同學們要認真、細緻地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認真做好每一次分組實驗,對實驗所用的儀器、藥品、裝置以及實驗原理、步驟、現象和注意事項,都必須記熟悉,弄清楚。

5、掌握記憶方法和口訣

化學的知識很多,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學口訣,比如化合價口訣、化學方程式配平口訣、元素的符號口訣等等,這些口訣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的記憶化學知識點

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篇三

一、認識燃燒、緩慢氧化和爆炸的條件及防火、滅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燒的條件及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2)緩慢氧化的條件 (3)爆炸發生的條件;

(4)防火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5)防爆炸的措施(列舉實例)

二、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1)與氧氣接觸,温度達不到着火點;(2)温度達到着火點,不與氧氣接觸;(3)兩者皆滿足

三、控制變量法證明的必要條件,例:A、B、C三個條件;

具備B、C,不具備A,不成立,説明A是必要的; 具備A、C,不具備B,不成立,説明B是必要的;

具備B、A,不具備C,不成立,説明C是必要的;

同時具備A、B、C,成立,説明ABC同時具備時,結論就可以成立;例:鐵生鏽,銅生鏽;

四、燃料有關問題

石油的幾種產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等);知道石油是由沸點不同的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瞭解我國能源和資源短缺的國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形成?利用?主要組成元素?所屬物質類別?瞭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氣、汽油、煤等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認識新能源開發的重要意義。

五、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意義?不完全燃燒的後果?措施?

六、本單元有關的反應化學方程式要熟記

化合價實質之歌 篇四

化合價實質要記準,金正非負單質零;

氫一氧二應記住,正負總價和為零;

許多元素有變價,條件不同價不同。

注:“金正”指金屬的化合價通常顯正價:“非負”指非金屬的化合價通常顯負價。

2、化合價之歌

氫氯鉀鈉一價銀,二價氧鋇鈣鎂鋅,三鋁四硅磷五價,

二四六硫都齊啦。談變價,也不難,二三鐵,二四碳,

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錳來佔,銅汞二價最常見。

氟氯溴碘本負一,特殊情況為正七。

3、書寫化學式之歌

先念後寫再標價,約分之後相交叉。

4、書寫化學方程式之歌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中間連等號,條件要注清;

寫對化學式,式子要配平;氣體和沉澱,箭號標分明。

5、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6、物質溶解性之歌

鉀鈉銨鹽溶,鹽酸不溶銀亞汞;硫酸鉛、鋇沉水中,碳酸、硫酸鎂微溶;

溶鹼有五位,鉀鈉銨鈣鋇。

7、關於元素週期表可以每五種元素為一句去記憶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8、化學、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不難辨,沒有新物質出現;

化學變化則不然,物質本身已改變;

兩種變化有區別,有無新物作判斷;

兩種變化有關聯,化變中間有物變;

變化都由性質定,物性化性是關鍵。

9、短週期元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係

價奇序奇,價偶序偶。

10、化學式

一排順序二標價,價數交叉寫右下;

約簡價數作角碼,化合價規則去檢查。

離子的檢驗

Cl-(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銀溶液,如果生成不溶於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含氯離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或鋇、或氫氧化鋇)溶液,如果生成不溶於(或鹽酸)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含硫酸根離子。

CO32-

(1)(固體或溶液)———在被測物質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被測物質中含碳酸根離子。

(2)(在溶液中)———在被測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或銀溶液,如果產生能溶於的白色沉澱,且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被測溶液中含碳酸根離子。

注:

1、在鑑別Cl-和SO42-時,用氯化鋇溶液,不要用銀溶液,這是因為硫酸銀為微溶性物質,使鑑別現象不明顯。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產生不溶於的白色沉澱,則原被測液中可能含銀離子也可能含硫酸根離子。

酸、鹼、鹽的特性

1、濃鹽酸———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能形成酸霧。

2、濃———有揮發性、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能形成酸霧,有強氧化性。

3、濃硫酸———無揮發性。粘稠的油狀液體。有很強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時能放出大量的熱。有強氧化性。

4、氫氧化鈣———白色粉末、微溶於水。

5、氫氧化鈉———白色固體、易潮解,溶水時放大量熱。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6、硫酸銅———白色粉末、溶於水後得藍色溶液(從該溶液中析出的藍色晶體為五水合硫酸銅CuSO4.5H2O)。

7、碳酸鈉———白色粉末,水溶液為鹼性溶液(從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體為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屬於鹼的溶液

酸與鹼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色。

(2)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3)酸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4)酸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5)酸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2、鹼的通性

(1)鹼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藍,並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色

(2)鹼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3)鹼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4)某些鹼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鹼

鹽的性質

(1)某些鹽能與較活潑的金屬反應生成新的鹽和金屬

(2)某些鹽能與酸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3)某些鹽能與某些鹼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鹼

(4)有些不同的鹽之間能反應生成兩種新的鹽

九年級化學複習提綱 篇五

第1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物理變化是沒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如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氣味、乾冰昇華、氧氣液化

3、化學變化是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又叫做化學反應。如木炭還原氧化銅、石墨轉化為金剛石

4、物理性質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水溶性、

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金剛石的堅硬、石墨的質軟、石墨的帶電性等。

5、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氧氣的氧化性、碳的還原性和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錳的催化性、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能與石灰水反應等。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1、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空氣成分 O2 N2 稀有氣體 CO2其它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21% 78% 0.94% 0.03% 0.03%

2、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象

物質 現象

碳 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磷 產生大量白煙(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中:還加上:水倒流入集氣瓶並佔1/5體積)

硫 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鐵 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3、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一變),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二不變)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4、氧氣的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該氣體是氧氣。

5、氧氣的驗滿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滿。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祕

1、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分子 原子

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質 體積小、質量小;不斷運動;有間隙

聯繫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區別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分。

2、原子結構

(1)原子結構示意圖

(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電子的質量相比很小,忽略不計。

(4)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5)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離子。

決定元素種類 質子數(核電荷數)

(6)三決定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 最外層電子數

決定原子的質量 原子核

3、地殼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元素、硅元素、鋁元素、鐵元素

4、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週期數==電子層數,族數==最外層電子數

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淨化方法有:沉澱、吸附、過濾、蒸餾等,淨化程度的是蒸餾。

2、過濾後濾液渾濁可能原因: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不乾淨②傾倒液體時液麪高於濾紙邊緣 ③濾紙破損

3、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4、鑑別硬水和軟水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軟水。

5、硬水軟化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用煮沸;實驗室或工業上用蒸餾。

6、水通電後,正極氧氣,負極氫氣(正氧負氫);產生的氧氣和氫氣體積比是1:2(氧1氫2)。

7、化學符號周圍個數字的含義(2的含義)

①前面的數字:2H表示2個氫原子 2H2前面的2表示兩個氫分子 2CO2表示2個二氧化碳分子

2H+表示兩個氫離子 2 OH-表示2個氫氧根離子 3 CO32—表示3個碳酸根離子

②H2O表示1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 CO2中的2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個氧原子

③O2-中的2表示1個氧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Zn2+中的2表示1個鋅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

3 Zn2+中的2表示1個鋅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與前面的數字3無關)

④ Mg(+2)中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Mg(+2)O中的2表示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説明:①質量守恆定律只適用於化學變化,不適用於物理變化;

②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③有氣體生成或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在探究質量守恆定律的實驗中,應放在密封裝置內進行。

2、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保持不變(原子的“三不變”)。

3、化學反應前後 (1)反應物生成物總質量、元素種類、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和質量不變

(2)物質的種類、分子種類一定變

(3)分子總數可能變

4、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以2H2+O2點燃2H2O為例

①宏觀意義: 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點燃的條件下,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

②微觀意義: 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或原子)個數比

在點燃的條件下,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③各物質間質量比(化學計量數×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在點燃的條件下,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於制鑽石、刻劃玻璃、鑽探機的鑽頭等。

2、石墨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良的導電性,潤滑性。可用於制鉛筆芯、電極、潤滑劑等。

3、C60分子形似足球,這種結構很穩定。

4、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主要成分也是碳單質,它們的結構與石墨類似。

5、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常温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用來寫字、繪畫

7、乾冰是固體二氧化碳,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

8、人類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劇增加,森林資源不斷減少,導致二氧化碳過多排放引起温室效應增強。

9、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

一氧化碳有毒,吸進肺裏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10、二氧化碳的檢驗方法:將待測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氣瓶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是二氧化碳。

11、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將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立即熄滅,則滿。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燒的條件:(缺一不可) 可燃物 ,氧氣(或空氣),温度達到着火點

2、氧氣的濃度越高、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充分越旺盛

3、放熱反應:如所有的燃燒,氧化鈣與水反應,鎂條與稀鹽酸反應等。

4、吸熱反應:如一般條件為“加熱”或“高温”的反應。如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

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都是混合物且不可再生能源)

6、SO2、NO2溶於雨水引起酸雨:

7、兩種可再生能源: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乙醇。

8、車用乙醇汽油的優點(1)節約石油資源 (2)減少汽車尾氣

9、新能源:氫能、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

10、氫氣作為新能源的優點:資源豐富,燃燒值大,無污染。

物質的除雜方法 篇六

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C):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4(CuSO4):加入足量的鐵粉

(Na2CO3):加入足量的鹽酸

(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3(NaCl):加入足量的銀溶液

(KNO3):蒸發溶劑

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學習化學應注意什麼 篇七

注意細節的把握

會考化學的重中之重就是細節,會考中許多女生的成績要比男生高,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女生比較細心,對細節把握的好。

説到把握細節,不單單指考場上不粗心,同時更要強調平時學習時要細心,基本概念要理清,不能想當然。

例如題目中説到某某某物質怎麼怎麼樣,有的同學就想當然地認為這個物質是純淨物,結果丟了分。

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注意“物質”這個基本概念,物質本來就包括純淨物和混合物,的確平時做題做到的幾乎都是純淨物,但這不能成為忽略混合物的藉口。

九年級化學複習提綱 篇八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一、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

(1)怎樣檢驗二氧化碳? (2)怎樣證明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低?

(3)如何證明蠟燭的組成中含有碳、氫元素?

二、藥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較大的塊狀固體藥品?如何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沒有説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細口瓶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3)量筒應該怎樣正確讀數?如果採用了俯視或仰視讀數測量值與真實值的關係?如何準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4)如何稱取粉末狀的藥品或易潮解的固體?用天平如何稱量未知質量固體或定質量固體?砝碼和遊碼應按什麼樣的順序使用?如果藥品和砝碼的位置顛倒,且使用了遊碼,能否知道藥品的實際質量?

三、物質的加熱

(1)如何正確地點燃或熄滅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燒,應如何處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樣證明這一點?(2)加熱試管裏的液體或固體時,分別應注意哪些問題?兩者有何區別?

(3)給藥品加熱時,發現試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藥品和儀器的處理

(1)玻璃儀器洗滌乾淨的標誌是什麼?如何放置?(2)實驗後藥品能否放回原瓶?

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篇九

一、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氣中主要含有哪些氣體?每種氣體分別有哪些用途?

二、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燃燒匙中一般放什麼物質?給物質的量有什麼要求?目的是什麼?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紅磷?為什麼?能否用鋁箔、鐵絲來代替紅磷?為什麼?如用木炭來做實驗,又如何改進實驗?

(3)產生什麼實驗現象?得到什麼結論?實驗原理是什麼?

(4)若測定的氧氣的體積分數明顯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和危害

空氣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麼?空氣被污染後會造成什麼危害?

四、能從組成上區分純淨物和混合物

純淨物和混合物有什麼區別?例舉幾種常見的混合物?

五、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有什麼區別?如何判斷“硫在氧氣中燃燒”屬於化學變化?

六、化合反應 氧化物

什麼叫化合反應?化合反應有什麼特點?例舉幾個化合反應?什麼叫氧化物?學會識別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燒有關問題

(1)S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有什麼不同?説明什麼?

(2)Al燃燒時,火柴在什麼時機插入集氣瓶中,為什麼?集氣瓶底部為什麼要放些細紗?

八、分解反應

什麼叫分解反應?分解反應有什麼特點?例舉幾個分解反應?

知道催化劑的重要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起到什麼作用?如果要證明MnO2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需要做哪些實驗?

九、探究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有三種方法制取氧氣,原料分別是什麼?反應原理分別是什麼?三種方法的優缺點?

(2)用KMnO4製取氧氣的裝置需要哪些儀器?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3)用KMnO4製取氧氣時,綿花的作用?試管口為什麼略向下傾斜?什麼時候開始收集?為什麼?結束時,如何操作?為什麼這樣?

十、探究碳和鐵的燃燒

(1)在空氣和純氧中的現象分別是什麼?

(2)為什麼木炭點燃後要緩緩插入集氣瓶中。

(3)鐵絲為什麼要盤成螺旋狀?如未發現“火星四射”的現象,原因有哪些?分別應如何改進?

(4)通過上述實驗得出氧氣的什麼化學性質?

十一、本單元的反應符號表達式

(1)碳、硫、磷、鋁、鐵分別與氧氣反應符號表達式?

(2)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個反應符號表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