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殷墟考古取得什麼新進展多篇

殷墟考古取得什麼新進展多篇

殷墟考古取得什麼新進展? 篇一

今天(11月10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發佈會,聚焦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新進展。

安陽殷墟遺址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科學考古至今已90餘年,陸續發現宗廟宮殿區、居址區、王陵區等重要遺址。此次在洹北手工業作坊區發現大量鑄銅、制骨、製陶、居住生活遺蹟,以及分佈有序的墓地。在小屯宮殿宗廟區新發現大型池苑,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王陵區東區、西區外圍發現各環繞一條圍溝,突破了以往對於殷墟宮殿宗廟區、王陵區整體格局的認識。今天還首次公佈殷墟外圍的辛店、陶家營、邵家棚遺址三項聚落考古新成果,不僅發現了大量的鑄銅作坊、工具、房址等遺蹟遺物,還將殷墟遺址範圍從36平方公里擴展到上百平方公里。這些重要發現為我們揭示出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階段輝煌的殷商時代。

發佈會上,專家介紹殷墟甲骨文直接證實了古史記載中“商”王朝的存在,將中國信史的上限提早了約一千年。截至目前,甲骨文至今已發現約15萬片,經科學發掘的有35000餘片,單字數量已逾4000字。

殷墟簡介 篇二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周圍,地理座標為114°18′50″E,36°07′36″N,海拔約80m,長寬各約6公里,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遺產地保護區核心面積414 公頃,緩衝區面積為720公頃。

殷墟總體佈局嚴整,以小屯村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分佈。現存遺蹟主要包括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洹北商城、後岡遺址以及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羣、甲骨窖穴、鑄銅遺址、手工作坊等。

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國王盤庚,將都城由現在山東的曲阜(古稱奄),遷到了安陽小屯村(古稱殷),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商朝的都城,傳位8代12王。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的255年間,這裏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盤庚遷殷以後的商朝又稱為殷朝或殷商。直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這座曾經輝煌了二百多年的商朝都城,逐漸變成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有關這一古都遺址的發現和發掘還有一段傳奇故事。1899年,著名金石家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身患瘧疾,太醫診斷後開了一張藥方。他按藥方購回藥材後進行檢查時,忽然發現裏面的龍骨似乎與往常有異,揀起來仔細一看,只見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刻劃痕跡。這一發現讓他驚奇不已,立即戴上老花眼鏡,坐在几案前仔細地審視起來。他發現這些排列有序、剛健遒勁的刻劃不像是自然生成的,很類似於他長年研究的金石銘文。後來經他仔細研究考證,此係遠古圖形文字,多記載商代帝王之名,“始知為商代卜骨”。他追蹤尋源,找到販賣龍骨的古董商人,其人為獲得暴利,故意含糊其辭,隱瞞龍骨的真實產地,乘機連販近千塊甲骨,從王懿榮那裏撈了不少好處。

這些龍骨其實是一些甲骨文殘片。後來古文字學家羅振玉花高價才得知龍骨的真實產地信息為安陽小屯,從而揭開了殷墟發掘的序幕。

甲骨文的發現轟動了海內外。

殷墟規模宏大、遺存豐富、分佈密集,其總體佈局以小屯宮殿宗廟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形放射狀分佈。雄偉壯闊的宮殿宗廟基址、等級森嚴的王陵大墓、星羅棋佈的居住遺址和家族墓地羣,密佈其間的手工業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構成了殷墟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出殷商王都的宏大規模和王者氣派。

2006年7月13日,在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甲骨文是多早的? 篇三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