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學經驗專題總結(集錦25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25篇《教學經驗專題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學經驗專題總結》相關的範文。

教學經驗專題總結(集錦25篇)

篇一:教學經驗總結

一是尊重文本作者的創作主體性。

作為一名老師,要帶領學生去“傾聽”那個兩千多年前的聲音,不斷把學生帶入一個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間,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平時極少可能直接感受和體驗到的事物,幫助學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並在這種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發現文本本身的美。

二是尊重授課教師的教學主體性。

作為一名老師,不必盲從權威的分析、更不必拘泥在某種教學模式或理論中,可以根據自己對文本獨立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解讀文本,獨立地組織語文教學,必須有對文本的深刻理解,並用最大容量的文學文化內涵充實自己的課堂,上出有點學術味道的課,讓學生有點學術探究的“動作”。

三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只有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創作主體性和教師的教學主體性之後,才能正確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主體地位的始終是學生。全部的語文教學活動都必須落實到學生的“學”上,都是為了儘快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語文素質的。作為教師必須遴選出適合學生的內容和形式,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學中,我努力用更豐厚的文學文化內涵充實課堂,用更典雅純粹的審美情操清新課堂,讓我的課堂有一點探究的學術品味,啟發和培養學生樸素的同情與悲憫情懷。我還希望能夠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對詩歌的鑑賞之後,申發出更深層的思考。

比如,在《氓》的內容分析的後面環節,我設計這樣兩個問題:一是造成悲劇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她與氓決絕後能獲得幸福嗎。

設計第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文本。設計第二個問題,則是讓學生從她義無反顧的結束不幸婚姻的勇敢選擇中,推測她未來的命運,引導學生髮現和理解“之後”的嚴肅與冷峻,引導學生對我們自己現實人生的關照。

這一節課,應該説以上的主導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得到落實。這是我上這節課比較滿意的地方。

其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正如王老師所點評的,在情與理的處理上,應該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自己感覺是略偏重了“理”。 這與自己設計這節課的指導思想有關。原本的打算是,希望學生通過探究“她與氓決絕後能獲得幸福嗎?”這個問題,產生對這個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們情感價值觀。也許在客觀上這個作用不是很明顯。

二是誦讀上存在的問題。在授課過程中,自己安排了四讀:一是學生疏通文章的自由讀,二是個別學生正音的範讀,

三是分析前的整體感知的齊讀,四是深入分析後的最後齊讀。自己把誦讀作為詩歌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所欠缺是就是王老師所説的“吟誦”,即拖腔讀。 在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及時點評與評價上,還不到位。正如邢老師和宋主任所講,課堂的及時評價(鼓勵性評價)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對學生評價,而且是要做到準確地評價、肯定地評價、藝術地評價。

一節課下來需要總結的還有很多,如板書設計、內容安排時的順序(即章法)、多媒體與授課內容的有機結合等等,在此不一一談及。

一堂課不能面面俱到,因我本人的經驗與能力所限,授課過程中還存在隨意散漫之處,只能留待今後一一改進了。當然,這樣一個過程、這樣一份沉澱之後的反思於我的成長和進步深有意味。

篇二:教學經驗總結

這一學期在緊張匆忙中結束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本學期我們職業中學的學生使用了新的英語教材,我透過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地鑽研了新教材的編寫特徵,根據我校學生的的基本狀況,探究教法,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用心探索煥發英語學科的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潛力提高與發展的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以感知?D?D探究?D?D反思?D?D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D?D探究?D?D創造?D?D創新為核心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課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用心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慾望呢?新教材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潛力,並把這種潛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用心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D?D合作探究?D?D反思質疑?D?D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資料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小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小組間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

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簡單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潛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英語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言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以前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理解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教材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潛力、學習潛力、合作潛力、創造潛力帶給了一個可操作的平台。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資料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資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四、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潛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這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潛力,使學生獲得必須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擴大積累?D?D課外閲讀;訓練潛力?D?D閲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作文訓練?D?D循序漸進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潛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英語實踐潛力。

篇三:教學經驗總結

上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學科就是語文,所以,之後填報自願時我選取了師範院校的中文系,決定畢業後做一名語文老師:不為別的,只因為喜歡。我相信: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因為喜歡,所以我能夠堅持在語文教學這條路上上下求索;因為喜歡,所以我能夠堅持閲讀寫作,保證語文教學的源頭活水;也因為喜歡,所以我不斷地探索語文教學的改革之路,勇於創新實踐,力求提高語文教育教學的質量。八年來,在語文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了一點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此整理出來,以期與同仁交流。

一、要教好書,先做好人,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也許在一篇教育教學工作經驗總結中這樣寫有點跑題,但這卻是我最真切的體驗。一個老師,不管你多有才華你的課講得有多好,如果你的品行有問題,學生不信任你的話,你便很難教出一流的學生,而且,你也成不了一流的老師。所以,我認為,一個教師當然就應努力把書教好,但在教書之前必須要先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人。教書育人,教書育人,看着是教書在前,實際上育人才是第一位的。要教育好學生,也就是育好人,首先教師自己得做好人。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的回答是做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因為我們期望學生能成為這樣的人。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他會因為自身的堅持真理而令人敬佩;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他會因為自身的善良而平易近人;一個追求真善美的人,他會因為自身內在的涵養而優雅動人。一個教師若能成為這樣的人,他的學生就會敬佩他親近他欣賞他,從而願意聆聽他的教誨,模仿他的行為,追隨他的身影。這時,他對學生的教育就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完成,真正到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所以,教育這件事説難也難,如果你只是命令與禁止的話;説容易也容易,如果你期望學生做的你自己先做好的話。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説的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從教八年來,我十分重視身教的作用,因為我明白我做的一切學生都看着呢。我不期望學生上課遲到,所以該我的課時,鈴聲一響,我就在教室門口站着呢。學生一看老師站在門口呢,哪還好意思在外面磨蹭啊,趕緊回教室。我不期望學生不講禮貌禮貌,所以,上課時學生喊“起立,老師好!”我必鞠躬還禮,説一聲:“同學們好,請坐!”

有人或許會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誰不會啊。這是誰都會,問題是誰做了,誰又堅持了。教育無小事,但教育也真的沒有什麼大事,無非就是這一個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但“細節決定成敗”,這關係到國家的百年大計啊!

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育重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以前給學生説:“不要指望能從我那裏學到多少東西,就算我把自己明白的都教給你,那也但是是語文知識海洋的一滴水而已。因此,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那會讓你受益終身。”為此,我十分注重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為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我要求學生凡是語文課,一上課班裏的同學就先朗讀一首詩,反覆朗讀三遍,然後上課。每週一首,學期之初先朗讀課後古詩詞十首,完了補充課外的。就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習慣,有背誦積累了不少古詩詞,而且還充分利用了時間,使學生精神振奮。為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每接觸一種新文體時,我都先介紹一下閲讀這種文體的一般方法。比如學到《社戲》時?D?D這是學生進入國中後第一次正式接觸小説這一文體,儘管編入了文化藝術散文單元,但它是小説?D?D我就先給學生介紹有關小説的文學常識,告訴學生閲讀小説的一般方法。以後,再碰到小説時就讓學生説一説該如何閲讀,這樣,反覆強化,學生也就慢慢了閲讀小説的一般方法了,提高了閲讀的效率。

另外,我期望我的學生都能愛上閲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那麼,如何激發他們的閲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閲讀習慣呢?對不愛讀書的老師來説可能很難,但對我來説不算難事。因為我喜歡讀書,常常不由自主地給學生談自己讀書的樂趣,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閲讀的書籍,有時還在班裏讀上幾篇美文或者精彩段落,這樣,漸漸地學生也對閲讀產生了興趣,也主動到圖書館借書讀了。有時,為調學生的胃口,我還故意賣關子。比如,為了讓學生讀一讀《阿Q正傳》,我選了一段“優勝略記”在班裏讀讀,學生正聽得入迷,我卻不讀了。告訴他們圖書館有,自己借來讀。結果,學生爭着借爭着看,看完之後還找着我給我交流討論。我有時還留出整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讀自己喜愛的書,給他們交流的機會。

我以為學生學習語文,首先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因為,在我看來,閲讀本身就是學習就是吸收就是借鑑,讀多了,自然就會寫了。讀寫水平都高了,語文素養能會低嗎?我還讓學生摘抄精彩段落,寫寫讀書心得體會,養成愛動筆的習慣。我相信,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勝過教師傳授給他們的那一點僵化的知識。

三、課堂教學,少講多讀,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

閲讀是一種十分個性化的體驗,西方有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教學閲讀課佔主要部分,因此,如何在閲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就顯得十分重要。以前,我上學的時候,老師教語文主要是講,也就是所謂的“滿堂灌”、“一言堂”,聽着實在無趣,因為學生對文本不熟悉,甚至都沒有閲讀文本。比如《滿井遊記》這篇散文寫得如此之美,以前上學時也學過,但我竟毫無印象,因為老師沒要求讀,更沒有要求背誦,所以竟不知寫了什麼,甚至以為這是寫青蛙在井中的滿井亂遊呢。直到當了教師教這篇課文時才去讀,結果一讀才發現這篇課文寫得如此生動優美,對郊野的初春景象描述得如此細緻傳神,無人能出其右。因此,我在教這篇課文時,先領讀幾遍,然後讓學生自由地朗讀,並且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第二段。我相信,學生能背會一段要遠比我枯燥乏味地分析講解搞笑得多也有益得多。

此刻,我教閲讀課有一條準則,就是在學生未充分接觸文本之前堅決不講,而在學生充分接觸文本之後又無需多講。我堅信語文教學就應少講多讀,充分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只有透過自由地閲讀,學生的閲讀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透過個性化的閲讀,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更加豐富。當然,少講不是不講,有時一篇課文我只需引導一下,學生就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了。比如學習魯迅的小説《故鄉》時,除了課題之外,我只寫了一個字?D?D變,讓學生自己去讀去發現故鄉的什麼變了,為什麼變了。只這一個字,經過學生的充分閲讀與探究,就完成了對課文資料的把握與對小説主題的探討。在比如教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鴨蛋》時,導入新課之後,我只向學生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自由閲讀這篇課文,讀到會心一笑為止。學生能讀到會心一笑,就説明他體會到了這篇散文語言的妙處:平淡而又幽默。為了在課堂上少講一些,讓學生多讀一些,我比別人備課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因為少講是在深刻把握文本基礎上的少講,確切地説就應叫精講。為了做到精講,有效指導學生閲讀,教師就務必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文本,然後提煉出精講的資料,確定指導學生閲讀的方向,從而在尊重學生個性閲讀體驗的基礎上順利完成教學的任務。這就是我對少講多讀

地理解與做法。

八年的教學經驗雖然不算豐富,但由於我樂於教學,勤於學習,敢於創新,善於總結,因此還是有一點心得體會的。語文教育教學的藝術是無止境的,正因為如此才值得我不斷地探索與追求。我相信,只要不懈地努力,總有一天我能夠攀登到語文教育教學藝術的頂峯的。

篇四:教學經驗總結

一、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氛圍。

學生是學習真正的主人,語文教學的關鍵是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的思維在教學的重、難點處活躍,到更廣闊的天地去思考。而就目前教學的形式看,還存在教師牽的多、指名朗讀的多、就課文表層內容學的多、問的多等現象;教學中學生自主讀書思考的少,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的少,能提出有深度、值得探究和激發學習熱情的問題的就更少了。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教師引導學生把一篇篇通俗易懂的文章解剖得支離破碎,一會兒讓學生讀讀這兒,一會兒讓學生看看那兒。這樣表面看來,課堂是活躍了許多,但學生卻像是牽線木偶,老處於被動地位,因而很難獲得一些大的收穫和啟示。葉老早就説過,課文是例子,用這些例子是為了引導學生學語文的。

所以,語文課堂教學應成為點燃學生思維和探索火花的平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的場所。語文教學的結果應是一個個問號,而不是句號。也就是讓學生帶着學習中的問題走進教室,又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去探究,去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江蘇等地開展的“自學—交流—實踐”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在大部分課文的教學中借鑑。即上課前先讓學生熟讀課文,課堂上師生利用各種形式交流自己的認識、感受,並提出問題進行探討,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課題、作業,引導他們繼續去讀書、去探究。這種方式無疑是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就一定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重要位置。因為學生一旦對學習失去興趣,任何教學方法都將顯得蒼白無力。因此,教師要努力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安心讀書、自讀自悟,並能使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學習後的見解,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認識受到了重視。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儘快實現由以教師的教為主向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轉移,如何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如何設計教學。也許這樣做,開始的效果不明顯,課堂教學秩序會有點亂,但只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話説“勤媽懶閨女”,包辦太多就很難讓學生實現“由教到不教”的跨越。因此,教學中給學生留一些自主的空間吧,只有讓他們在游泳中學習游泳,學生才可能成為弄潮高手。

二、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關鍵是讓學生不斷體驗成功,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又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喜歡接受幫助,但更願意給予別人幫助,好為人師是人的天性,因為這樣能夠鉛人們表明自己的價值。對於國小生來講,他們的這種表現卻可能更加直接和強烈,如果你不讓他在學習中表現,他便可能會以別的形式表現,甚至產生對教學的逆反,導致故意不學習或者違反課堂紀律等。如果教師對此種情況處理不當,這些學生就可能轉化為差生。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給他們以表現的機會。魏書生老師讓每個學生在班裏負責管理一件事,甚至讓他們都參與出考試卷,使學生獲得了表現的機會,增強了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就語文教學來講,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如組織文學社團,設專欄、園地,改編及表演課本劇、小品等,給學生創設更多的參與機會,從而激發大家的參與欲,並逐步引導遷移為學習的興趣。__珊瑚實驗國小的42個歲的國小生,利用業餘時間,歷時幾個月寫出了一部多萬字的武俠小説——《張宋演義》,這是一

個值得稱道的創舉。他們的語文老師張豔根據學生的一兩篇作文因勢利導、適時點撥,不僅激發了全班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也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一些教師逼着學生每星期交幾篇日記相比,張老師的這種方法顯然要好得多。水可以疏不可堵,氣可以鼓不可泄。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因勢利導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並及時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使他們感受進步、享受成功,從而樂於自主學習,可能要比多講點課文內容或硬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意願進行訓練有效得多。

三、讓知識與應用緊密結合。

無論是從語文學習的角度看,還是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目標看,語文教學都應該把引導學生大量地閲讀,在生活中汲取語文營養作為重要手段。對於人文學科的語文課程來講,其學習的主要方式是積累與感悟,而對語言的理解和感悟則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也需要對生活的實踐和體驗。我們必須明確,語文能力是在語言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呈螺旋式發展的,試圖通過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學習就要求學生把重點詞句全部掌握,把所有內容全部消化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符合語文學習規律的。因此,語文教學要進行徹底的改革,就要改變傳統的那種對一篇篇課文反覆講解、朗讀的形式。這種方式大多是把教師的理解和體會強加給學生,無異於教師把飯嚼好了硬讓學生吞,其結果很可能造成學生消化不良,嚴重時還會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失去興趣。

我想:課文是例子,它決不是語文學習的全部,不要把課文當聖經,掰開揉碎了講個不停、讀個不休。學生是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演講家和文學家的。學習課文更重要的作用是:抓住經典部分,舉一反三,引導學習去讀更多的書,從而通過增加積累來提高語文素養。沒有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質的提高。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的任務也決不僅僅是教學課文,要把閲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實踐活動等統籌考慮,努力整合各種資源,

為學生的積累與提高服務。每個教學班都應設立圖書角,每週應開設讀書課,鼓勵學生相互推薦圖書,介紹讀書經驗,以調動大家的讀書積極性。另外,也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進生活,結合當地的資源(如大型活動、歷史文化遺產等)進行探究和調研,從中體會學語文的意義和作用,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和外地一些學校和班級建立聯繫,讓學生互相通信,交流學習情況和讀書體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提高。因此,要努力把語文教學引向社會,溶入學生的生活,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展示其強大的生命力。

篇五:教學經驗總結

“課堂上沒有書聲是語文教學的悲哀,課堂上只有書聲則是語文教學的倒退。”《燕子專列》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課文,但是整個事件的每一個情節都藴涵着豐富的情感因素。本節課教師把指導讀書作為教學的一條主線,以讀為本,創設情境,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激勵學生去感悟,體味文本藴含的深義,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

一、入情入境,以境激情

“情生於境,境能移情”。在學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煩時,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播放一段大風大雪的錄像片,狂風暴雪的震撼力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的心。其次,過渡語設計都很煽情,很符合這一課的感情基調,在放風雪錄像片時,老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這樣説:“風猛烈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真是狂風暴雪,天寒地凍,小燕子覺得冷,也覺得餓”。在觀察課文插圖時老師又飽含深情地説:“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到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有大人,有老人,還有和你們一樣大小的孩子。其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你們想認識她嗎?”。結束時老師煽情的聲音又再次響起:“正是有了千千萬萬有愛心的瑞士人民,燕子得救了,它們坐上漂亮舒適的專列,離開了瑞士,到了温暖的地方。活潑可愛的燕子,熱情善良的人們,在大自然裏幸福地生活。生命是這樣美好,人與自然是這樣的和諧。來,我們為幸運的小燕子放聲歌唱。”(課件:兒歌《小燕子》)。充滿視覺衝擊力的錄像片和煽情的導語不僅很好的渲染了課堂氣氛,而且為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瞭解人們不畏嚴寒到處尋找燕子是多麼的不容易提供了幫助,同時也為學生學習課文做好了情感鋪墊。

二、自主探究,“讀”佔鰲頭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閲讀教學,讀是關鍵,是“問”和“悟”的基礎,讀既是實踐,又是訓練;既是感悟,又是薰陶;既有理解,又有體驗;既有語感的培養,又有情感的陶冶。好書不讀不知其妙,讀是學習語言的根本方法,是閲讀教學的主旋律。而老師就恰恰抓住了這一點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如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用自己質疑提問,“同學們都讀過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一定有許多問題縈繞在你的腦海中。誰來説一説?”這一做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學情,把讀書的權利、選擇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同時在學習小貝蒂一段時,“哪些語句使你感動,畫出來,讀一讀,想一想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這個開放性的自學要求涵蓋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之一,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經歷“感悟——提煉”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彙報、交流過程中,教師恰倒好處的引讀、指導讀,更提升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體會。整節課首先是自由質疑,初讀感知,接着,品讀感悟,深入情境,同時又在研讀中感受濃濃的愛心。清亮的童聲始終響徹課堂,琅琅的讀書聲成了課堂最美的語言。

三、朗讀指導,大雪無痕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同學的朗讀做出明確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朗讀。“這位同學讀得認真,同學們聽得投入。我們來評一評,到底讀得怎樣?熱情地指出優點,真誠地指出不足!”這一環節,激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使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悦,獲取了進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與和諧,與人為善,共同進步,將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用自己的語言朗讀表達出來了。老師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的自讀、自問、自悟,營造了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從閲讀中發現學習語文的樂趣,體會一種樂趣。當然教師必須首先體會作品中的感情,在教學中以情激情,深入學生的情感世界,撥動她們的心絃,讓情滿課堂。

篇六:教學經驗總結

時間如梭,畢業至今已有九個年頭。畢業後我有幸成為光榮的教師隊伍中的一份子,在學校,我主要承擔數學課教學任務。這一切對於我來説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面對不同的羣體,性格迥異的學生,我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思路和教育手段,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我思緒萬千、感慨多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意激發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引導學生饒有興趣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中來尤為重要。我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利用鐘面實物教具,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觀察物體所需的小正方體模型,注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觀察物體的實踐中來。為學生提供超市購物等場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等等。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平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更多的學生全方位全過程的參與到數學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逐步形成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出發點,以形成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為精髓。

二、注重課前教材的認真研讀,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徹。

每個學期前我都對整冊數做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注重知識的前後聯繫,注意結合我所教的同學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習慣制訂了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做到上好每一節課,搞清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師就教學難點問題做詳細的分析,做到充分駕馭課堂。留意從教學輔導材料中取經,吸取好的教育教學方法為我所用,注意寫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力求一節課比另一節課精彩,力求將我所知所想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我的課堂中來,力求讓我的學生能在寓教寓樂中輕鬆學數學,讓孩子們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三、注重反饋,加強課後的練習與鞏固。

所學知識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節課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後的聯繫與鞏固才能檢驗出來。我在練習鞏固時注重個別輔導,尋找特定羣體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開展練習。佈置的作業不求多、雜,而力求精、細,要求學生能按質按量的完成,對於沒有很好掌握的同學及時輔導,找出不足與疏漏,及時補救。注意佈置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的作業。注重調動多方資源,開展轟轟烈烈的家長助學生、好學生幫助差學生的活動,使得課後的練習與鞏固得以有效的實施。

四、注重個別輔導,及時轉化學困生。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對於學困生做到多關心、不歧視、不放棄。讓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以及班級體的關愛。認真研究造成其學習的困難的根本原因,堅持對症下藥。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開展學生間、小組間的互助互學活動,逐步讓一部分學困生隨着年齡的增長、理解力的增強逐漸進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讓家長成為學生時時刻刻不變遷的小老師,竭力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爭取更大進步。

總之,我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小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光陰似箭,任職以來我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職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實踐,我掌握到一些教學方法,讓我的教學工作開展事半功倍。現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用討論——講解的授課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讓學生學會用手、用腦去學習。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以前上課也用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但對於所帶畢業班在複習備考期間,堂上教學主要是以講練為主,就沒有使用這一方式,另外,複習期間學生的學習量加大,精神天天處於一種高度緊張之中,因此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在聽了同科組老師的課以及老老師的指點以後,我受到了較大的啟發。於是,我再次運用了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最後答案,然後在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作為小老師上台講解,最後,我再為他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去參與課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的潛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我發現討論——講解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1、以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刺激和較長時間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調動了思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

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戰勝了被動、依賴、害羞的心理,誰都想一展身手,於是不知不覺參與了活動。在整個討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如此一課始終,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學習效果較好。

2、在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並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課的複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於有了出色表現。

篇七:教學經驗總結

對於數學課,有它的特殊性,那就是比較難一些,我剛開始上課要求很嚴,同學們的紀律狀況很好,但是上課的氣氛太沉悶,問他們問題,沒有幾個主動回答的,而且學生們在這種氣氛下打盹的很多,所以後來我就嘗試增強與學生們的互動,通過叫同學上黑板上做題,課前提問上節課的內容,讓他們活躍起來,如果下午第一節上課,同學門廣泛反應比較困,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講一個短小的小笑話,三五句話把氣憤帶起來。

看自己的教學成果如何,就是看學生們的做題情況,我會在他們做題的時候,到他們身邊轉轉,看一下他們是否真的掌握了。這時就要特別關心一下不會做的學生,再給他講講或課下讓他去找我,對於基礎薄弱或上課不認真聽講的,一定要單獨找他們,經常找他們,給他們一種壓力一個信息,“你不會做,老師永遠特別的關照你”。

課堂氣氛可以是活躍的,但該嚴肅的地方必須嚴肅,我的課,經過督導老師的建議,我現在向劉悦老師學習,已經開始上下課起立了,我覺得這最起碼給學生或自己一種感覺:這節課開始了,我要好好上課。同學遲到的,自己到我的筆記本上簽名,有説話的,下課後單獨思想教育一下。

篇八:教學經驗總結

這學年我擔任七(3)七(4)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在新課改以蓬勃之勢日漸推進的形勢下,我不斷嘗試以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指導我的教學工作。這一學年已經結束,經過我的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也獲取了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現總結如下: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前幾年在我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容易接受,實際的教學效果已經表明這樣做還是不夠的。因為: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説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普通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而用本地話教學,又削弱語文語感教學的功能。另一方面,這兩個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以前我備課時就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材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安塞腰鼓》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認識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一半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錄像帶,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語文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一年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年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年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有限,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篇九:教學經驗總結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很多問題其實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解決辦法。因為某類問題發生的機率是穩定的,而網絡用户有好幾千萬,於是幾千萬人中遇到同樣問題的人就會很多,其中一部分人會把問題貼在網絡上求助,而另一部分人,可能就會把問題解決辦法發佈在網絡上。有了搜索引擎,我們就可以把這些信息找出來。

找這類信息,核心問題是如何構建查詢關鍵詞。一個基本原則是,在構建關鍵詞時,我們儘量不要用自然語言(所謂自然語言,就是我們平時説話的語言和口氣),而要從自然語言中提煉關鍵詞。這個提煉過程並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用一種將心比心的方式思考:如果我知道問題的解決辦法,我會怎樣對此作出回答。也就是説,猜測信息的表達方式,然後根據這種表達方式,取其中的特徵關鍵詞,從而達到搜索目的。

例如,我們上網時經常會遇到陷阱,瀏覽器默認主頁被修改並鎖定。這樣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我們應該怎樣搜索呢?首先要確定的是,不要用自然語言。比如,有的人可能會這樣搜索“我的瀏覽器主頁被修改了,誰能幫幫我呀”。這是典型的自然語言,但網上和這樣的話完全匹配的網頁,幾乎就是不存在的。因此這樣的搜索常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我們來看這個問題中的核心詞彙。對象:瀏覽器(或者IE)的主頁。事件:被修改(鎖定)。“瀏覽器”、“主頁”和“被修改”,在這類信息中出現的概率會最大,IE可能會出現,至於鎖定,用詞比較專業化,不見得能出現。於是關鍵詞中,至少應該出現“瀏覽器”、“主頁”和“被修改”,這是問題現象描述。

篇十:教學經驗總結

任職以來,自己深感肩頭責任重大。為更好地教育學生,自己伏下身子,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並結合學生實際和自身特點,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將自己任現職以來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提升自身素質,加強人格修養

中學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更是學生離開父母進入學校的最離不開的人。班主任和學生們朝夕相處,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着學生。為了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也為了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我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加強自己的人格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讓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具體做法有:

1、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專業水平。

篇十一:教學經驗總結

教學經驗總結

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把關心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是要特別多的給以熱情幫助,使出他們恢復自信,走出自我評價的誤區。我堅信: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這個人,才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一個學期下來,在自己把愛奉獻給學生的同時,也在收穫着學生們的愛。一句句親切的問候,讓我感到欣慰。只有時刻想着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老師,才有可能聽到那一聲聲發自腑肺的清脆甜美的呼聲——“老師好!”。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着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聽課,知道學習,生已掌握些基本的數學知識,認識了數學。教學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過去的一學期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教師自身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有待加強、個別學生素質差等的問題依然存在。

就此,我談一下自己的下一步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

1.提高自身素質。學生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老師。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要求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並不斷更新,用新觀點、新見解、新信息聯繫各自學科實際,在活動中向學生進行高質量的素質教育,使學生增長知識、啟發思維、激發學習研究的慾望。在書香中成長,在網絡中成長,在案例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並且要多學習老教師的經驗,在教育教學中要多留心。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且緊抓備課環節,為向40分鐘要效率做準備。

3.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處理好教師、學生、家長三方的關係。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對於有效教學,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要説感受可能會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數學課的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聽懂,學會,做對。

一節課是否有效,老師的一頭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後備好一節課。上課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課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無不關係到教學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備課這一個環節,是上課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但生成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預設、不需要備課。相反,有效的教學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保證;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提供條件;能促使課堂多向、多種類型信息交流的產生並及時反潰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讓“預設”真正服務於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為“預設”打好基矗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科學內涵,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學預案。

其次,要改變備課模式,變“教案”為“學案”。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經驗的獲得都依賴於學生的自主建構、自我內化。離開了“學”,再精心的“設計”也沒有意義,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種有準備、有意識的預設。

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範文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説,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鬆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於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穫成果的樂趣。難並快樂着。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國小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具有獨立的閲讀能力”。標準中又説: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要完成這一任務,光靠課內是不行的,必須藉助課外閲讀來完成。

三、尋求課內外閲讀的結合點

要有效地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必須把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為此,教師需要經常結合閲讀教學,瞭解學生閲讀動向。

一次,新的語文書發下後,學生新奇,從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麼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衣袋裏塞滿了蟲子?”我翻開蘇教版語文書第九冊,看到了《塞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來課外閲讀興趣的根源就在這裏。於是,我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故事來閲讀,跟學生一起,在網上觀看科學家研究科學錄像和影片。這樣,科學家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生的課外閲讀中領悟了。

四、形成課外閲讀的氛圍

課外閲讀要講究最佳機會。這一最佳機會,因學生、教師、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話,教師要根據教學意境來確定課外閲讀的最佳機會。這個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學生閲讀興趣應處於高潮、亢奮的時機。每天早晨,我一到學校,就去了解學生的閲讀興趣。一天,我偶爾聽到兩位學生在爭論誰學的古詩多。一個説:“我會背于謙寫的《石灰吟》!”另一個説:“我會背王冕寫的《墨梅》!”一個又説:“我會背王維寫的《鹿柴》!”另一個又説:“我會背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興趣的源泉就在這裏——聽和看。於是,我趕忙從學校的閲覽室裏,借來了十多本《古詩集》,發給學生輪流去讀。在幾個禮拜中,全班45位學生,都把十來本《古詩集》看完了。正在此時,我在班級裏舉行了一次詩歌朗誦會。結果,同學們爭着朗誦,多的能朗誦三十幾首古詩,還有聲有色。趁此機會,我向全班學生宣佈了一個好消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可以每週一次,去閲覽室借書看。一時間,班上讀書之氣蔚然成風。

五、教給課外閲讀的方法

課外閲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通過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2、卡片摘錄法。即在閲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4、批語註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註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閲讀訓練為主。

總之,開展語文課外閲讀,其意義、作用是非同尋常的。課外閲讀“天地廣闊”這必將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又一新篇章。

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工作經驗總結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年匆匆而過。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一年來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

一、積極主動靠興趣

俗話説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才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貼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學生對一門科的興趣來源於對老師的興趣和對學科內容的興趣。首先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內在的修養,讓學生覺得可親可敬。在言行上覺得你詼諧幽默風趣想和你親近;在學術上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值得尊敬;在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關心像益友更像父母。其次要及時儘量展示學科的魅力,通過設置合理的情景色彩讓學生領悟體會化學與文學,化學與藝術,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環境等等的密切關係,充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二、慎終追遠重基礎

俗話説: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認真分析學生課堂課後反饋中的問題,與他們是否準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很大的關係。針對學生掌握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的節奏和頻率,避免了至少減少了學生消化不良的情況,減少差生面,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因為在教學中狠抓基礎知識,就是抓化學課本知識,力求每章節每單元過關。由於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接受消化能力差異明顯。因此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儘量降低落後面。

三、能力提高重過程

俗話説:聽過不如見過,見過不如做過。説的就是過程的重要性。例如化學用語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使用化學用語的技能就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按一條線元素符號—離子符號—結構示意圖---電子式—結構式—化學方程式等等,進行分析、理解、對比來突破難點。再如氧化還原的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在討論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得出升失氧還—降得還氧的口訣,而不能直接告訴口訣。對於勒沙特列原理的理解和應用更是個難點,要反覆的讓學生體會平衡移動的精髓,在化學平衡中體會,在電離平衡中體會,在水解平衡中體會,經過多次不失時機的反覆感受,化學思維方式逐漸滲透入每個學生的意識中,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教學中不能輕過程,重結論,機械的應用,死記硬背結論,輕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解題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四、化學真知重實驗

俗話説:實踐出真知。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離開了實驗就談不上學習化學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範操作外,還引導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並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所以在化學教學中要抓住化學這門課的特徵,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科學素養,形成化學理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事實上,不管學生化學成績好不好都對化學實驗很有興趣。利用這個優勢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在實驗課上要勤動手多思考,善合作多嚴謹。通過海帶提碘的實驗過程,體會生活與化學的關係,增強化學學科的人文性。通過氣體制備實驗的設計,體會設計的技巧嚴謹,增強化學實驗的科學素養。多提供學生動手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實驗探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五、考好成績重複習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做好期期末複習工作的好壞,是直接影響通考的成績,所以期末複習工作,我們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每個階段,我們要複習什麼內容,都做到心中有數,複習的練習題、測試題都嚴格篩選。對不同層次的題目進行輔導和練習,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增大課外作業的容量,加大難度,適應通考題;對接受能力較差學生,做到耐心細緻、百問不厭,常利用中午課外時間給他們輔導,為提高通考的合格率,我們不斷耕耘。同時,對於學生作業我們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測評工作。從反饋回來的情況,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好輔導和改進的調控工作,為全面提高統考成績而不斷地進取。

篇十二:教學經驗總結

1.學生是需要鼓勵的,有時一個鼓勵的話勝過幾節課.

2.與其教學生幾個題目,不如點出學生當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3.高三教學最重要的是落實,而落實最好的策略是對抗性訓練與查漏補缺相結合.

4.高手比的不是難題做得有多好,而是充分發揮水平並少犯錯誤.

5.作為數學,要想實現突破,教師要做的首先是學生思維的突破,這就需要研究大學聯考各題型能力的要求及突破規律.

6.教師最易犯的錯誤是把學生當子女教育,而忘記教師僅僅是一個職業,因為忘情工作而忽視子女教育是教師最大的悲哀.

篇十三:教學經驗總結

教學經驗總結

教學經驗總結2010-11-08 21:25 2010年4月12號、13號兩天,滕老師到我校調研,為我班和十班上了兩節課,希望結合杜郎口教學和生本教學經驗,找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教學模式。兩節課上下來,我發現很多以往不愛聽課,需要老師盯着不放的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似乎更專注和喜歡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注意力明顯集中了許多。幾乎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

這使我產生了改變教學方法的想法。從這天起,我開始記錄日常教學中的收穫與不足,思考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各種狀況,琢磨如何改進教學方法。

4月16號,我聽了郭思樂教授和荊志強老師的講座,看到了兩位教師的生本課堂。那一天,我在博客裏寫到:“老師們在熱烈的討論,覺得'生本'好的有,覺得'生本'不可行的也有。但'生本'的目的讓我着迷,因為我不願做'用自己的生命點燃別人生命的人',我希望自己是個快樂的語文老師,我和學生們應該在相互的生命中點燃一把火,照亮彼此。所以無論生本如何,我都要試一試”。後來我又看到了誇美紐斯在寫到他的教育理想時説:“找到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而堅實的進步。”我對“生本教學”瞭解太少,但是我覺得我可以進一步瞭解它,也許它就是我的一種教育理想。

我借來了郭思樂教授的兩本著作--《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對生本教育的理念有了大致的瞭解。但説實話,這兩本書只是更多的用事例證明了“生本教育”的成功--國小和高中的成功。對於我們國中,書中幾乎沒有提及。我反覆閲讀,也沒有從中找到更多可借鑑的做法。沒有具體做法的理想就好像霧裏看花,不真切不踏實,要操作起來實在不易。況且我們的教學體制也和真正的“生本教育”大相徑庭,我們不可能不要考試,不管成績。我也沒有膽量不顧課文,另起爐灶。能不能讓“生本”變變形,使它既不脱離文本,又能促進學生閲讀;既能激活學生頭腦,又能減輕老師負擔,既能兼顧學生成績,又能提高學習效率,使課堂成為老師和學生的幸福所在呢?

實驗最初,我學着滕老師的樣子把課後作業變成前置性作業。每當要開新課的前一天,把事先設置好的問題佈置下去,要求學生自己閲讀課文,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然後再上課的時候,大家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交流,教師宏觀調控、適時引導。我假設了新課堂的情景:學生們積極發言,思維活躍;為了展示自己的成就,提高了注意力;參與學習的人越來越多。

但事實並非如此,第一天上課後我記錄了他們出現的問題:1.發言學生太少,集中在幾個人身上;大多數在聽,卻不敢展示。2.回答問題照本宣科,對所説材料不理解,有説錯字、讀錯音、斷錯句等低級錯誤。3.回答問題聲音小,沒有自信。4.思考問題浮於表面,沒有深入文本。5.答題時脱離文本或者不會聯繫生活實際。

接下來的日子裏,又陸續出現了更多的問題。比如缺少交流。展示的只為展示,不顧及聽課同學的感受;聽課的同學不專心傾聽,都在忙活準備自己的材料。簡單的説,各自為政。課堂開始變得熱鬧,但學生學到的東西太少。又比如,大家在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好好的一篇課文,被分解的亂七八糟,沒有了整體性的課文失去了自身的美感,讓人頗感氣悶。

我曾問學生,你們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嗎?他們説,不喜歡。問他們原因,説每天回家作業夠多了,還需要查資料,太麻煩。他們的回答讓我高興。如果他們説出上課不願發言,學習質量下降什麼的,我可能會擔心會猶豫。但他們所討厭的是嫌查資料的麻煩。只要他們在查資料、在看書,這就是好事兒啊,按照郭思樂的理論,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大量閲讀嗎?

既然如此,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些存在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掉。從4月份到現在,刨除暑假,我們的教學時間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大致的整理了一下自己做過的一些事情,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一、耐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拿學生喜歡照本宣科為例,照本宣科説明他沒有很好的閲讀文本,沒有思考文章;也可能是他不會讀文章,不懂得如何思考。那我就專門拿出一節課,指導他們如何做前置性作業。然後,我明確要求,下次上課不準拿參考資料,所有問題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這樣指導後,學生們漸漸改正了拿參考書上課的習慣。

再如朗讀習慣的培養。學生到了中學總是不好意思放聲朗讀,更不用説聲情並茂了。於是,我故意在範讀時留有破綻,挑逗學生的朗讀慾望,讓他們進行展示,然後再進行指導。指導時,我先要求大家只要放開聲音,之後再找例子逐字逐句的教讀。個別朗讀不好意思那就齊讀。當着全班的面不好意思,就小組內部展示。這樣做後,學生們放下了心中顧慮,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了朗讀。

學生們不會觀察,不願寫作。我覺得記“心情日記”的做法可以嘗試。第一天我根據當天生活,擬了三個話題,要求學生自選一題寫500字以上的文章。第二天我把佈置作文題目的任務交給了值日班長。這是學生們非常珍視的機會,能為同學們來留作業多光榮啊!為了留這三個題目,值日班長們需要仔細觀察生活,時間久了就養成了觀察生活的習慣。現在我們已經不需要留題目了,學生們每天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寫500字以上的作文。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就是我開學初的教學目標之一,以前因為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使這些習慣的培養被忽視了。現在,因為教學模式的改變,學習習慣的培養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這半年來,每一天我都在仔細的觀察,小到他們上課拿書的姿勢,大到傾聽、思考、書寫、交流的習慣,取長補短、求同存異、精心讀書、專心作業的心理素質,我都耐心地一件件慢慢培養起來。半年來,孩子們與往日相比有了很大進步,不盡人意之處當然還有許多,可是我想,只要堅持,我們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孩子們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二、注重創設學習和競爭的氛圍,讓學習成為他們自覺自願的行為。小組機制是我在4月20號引進的。每組由4或者6人組成,選組長一名。小組成立之初,大家為自己的小組起名字,發表小組宣言,公佈小組學習目標和計劃,開闢小組交流區,活動搞得熱火朝天。小組成立後課堂的發言面擴大了,課堂馬上就火爆了起來。我們班上學期有一塊加分板,發言一人加一分,小組成員全部發言後,再次發言的才能加分。課堂上我會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小組成員都會給弱者機會。這樣學習者大大增多,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了。本學期,因為加分比較麻煩,而且學生的發言意識也已經漸漸成熟,我們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就是下課後進行自我總結,這種方式既能讓學生專心於所學內容,又能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班級不斷的推出一些活動,激勵大家學習語文的興趣。小考時開展小組競賽,使每一個組員的成績都和小組利益掛鈎;開展漢字書寫競賽、作文競賽等等。這些活動使學生始終處在一種“邊玩邊學”的快樂和興奮中,使他們和語文學習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

三、語文課堂功夫在課外。語文離不開閲讀。閲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只依靠課堂是行不通的。上個學期我們班級成立了圖書角。每個學生捐三本雜誌、一本名著。我考慮學生們的閲讀習慣沒有養成,雜誌中的文章篇幅相對短小,內容豐富,更易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所以打算從閲讀雜誌入手,培養他們的閲讀興趣。開始時,我設立讀書課,上課時同學們人手一本雜誌津津有味的誦讀,安靜的課堂和他們專注的神情真的很美。慢慢的,有家長反映孩子們回家看書了,慢慢的,有學生在心情日記中寫自己閲讀感受了。每當這時,我都要大肆宣傳,極力表揚。兩個月過去了,一部分同學真的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進入二年級,在學校看書的時間沒有了,圖書角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但是大家讀書的`習慣並沒有因此改變,讀書的活動也不能就此停止。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全班共讀一本書”的活動,現在我們正在誦讀儒家經典《論語》。

在家長會上做展示,是我讓家長支持我工作支持孩子多讀書的一個方法。家長會上,我選了平時寫親情的好文章,請同學們聲情並茂的誦讀,表達對父母親的愛和理解,這些小文章也許不是最優秀的,但在家長會上,在這些愛孩子甚於生命的父母親面前,這就是最優秀的。不需要我説什麼,他們開始主動為孩子購買書籍,支持孩子讀書寫作。

9月份,班級成立了朗讀演講學社--小蟲社。小蟲社每週活動一次,本學期以朗讀為主,旨在提高大家的誦讀語感,同時提高同學們對文章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小蟲社成立後,課堂的朗讀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不是小蟲社員的同學也不甘示弱,紛紛練習朗讀,想和他們在課堂朗讀上一決高下。9月28日,我們班在公園國小出班主任心理輔導課時,小蟲社的彙報表演贏得了在座老師的一致好評,更重要的,他們通過朗讀建立了自信,對語文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

11月8日,我們的班報《983油菜地》第一期與同學們見面。此前,班級成立了編輯部。報紙現設十個欄目,每期選五個欄目,展示學生作品,交流寫作心得,學生、老師、家長可以在此談天説地,暢談人生理想,相信這份小報紙定能為他們的語文學習帶來新的活力。

四、抓住一切外在條件,調動語文學習積極性。生活中,許多外在因素都可以調動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比方説,今年4月23日,學校廣播站要選廣播員,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不如在班級先競選一次。我要求孩子們先精選文章,然後在班級搞了一次朗讀比賽,由學生評委評分,評出最優者參加評選。那一天他們就給了我很意外的收穫。又比如,以前我不太重視《教育週刊》上刊登的學生作文,但有一次和家長交流的時候,他興奮的告訴我他兒子文章發表後的自信和他的幸福,説同事們都羨慕他有這麼有才的兒子。我突然頓悟,那是一個多麼好的教育陣地。也是基於這個認識,我才有了辦班級報紙的想法。

從4月份開始了新的教學模式以來,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我上輔導課的次數不

篇十四:教學經驗總結

我們柳林中學自從20xx年2月16日開學後,就把打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氛圍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師生閲讀活動,增加學校內涵,提升學校品位。學校領導班子、班主任、語文老師形成合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此向大家彙報一下:

一、為什麼重視語文閲讀教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今中外,學者一致認為:好讀書,讀好書,讓學生懂得讀書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之一。葉聖陶先生曾説:“學語文,豈能僅僅讀《語文》,必須在國文教本之外再看其它的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養成閲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閲讀心理學認為:閲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從事生產勞動,以及各項工作的基本技能。教師和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着孩子,而好書卻可以成為他們終生的良師益友。閲讀能增加知識,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有利於智力的開發,有利於語文能力的培養;同時閲讀也會給人以啟迪,陶冶性情,培養品德,發展個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使其熱愛祖國,造福人類。像文學作品的閲讀,就能喚起人們的審美感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而發揮認識、教育以及智能訓練的作用。朱永新博士甚至説“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他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名族的閲讀水平。”所以,每個人都要好讀書,來提高自己。

閲讀確實重要,閲讀一部好書,就是結交一位好友,那種心靈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觀點的認同,情感的融合,都有利於我們美德的養成。反觀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發現我們的語文越來越遠離了當代中學生,學生們肩負升學的責任,為了取得優異的成績,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習數理化和英語方面,語文學習成了副食,學生的閲讀面很窄,滿足於課本上的幾篇課文、試卷上的幾篇材料,其結果是降低了學生的人文素質,也直接導致了學生情感價值觀的模糊。

為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校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及時開設了語文閲讀課,來培養被忽視的學生閲讀能力。讓學生明確要好讀書,讀好書,讀書益處多多。

二、我們是如何做的

1、圖書配備。

我們學校對語文閲讀教學極為重視,先説圖書的來源,一是學校在資金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籌措5000元購買了一千冊圖書,二是發動學生踴躍捐獻。再説圖書的書目,都是嚴格按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閲讀推薦書目,其中許多為中外文學名著,還有一些文質優美,富有時代氣息的時文、報刊以及優秀作文選。為了使圖書便於保存、借閲,我校給每班配置了一個圖書廚,每班設兩名圖書管理員,負責班級學生的借閲。現我校每班生均圖書均超過10本,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糧。

2、運行機制。

(1)、課程設置。採用大課時,每兩節課為一個閲讀單位。每班間週一次。

(2)、學習方式兩種。一種是摘抄式積累,在進行閲讀時,教育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來記讀書筆記。學生一般都準備兩色筆。一色筆在筆記上摘抄閲讀中的震撼心靈的語句或寫作素材,另一色筆書寫自己的感悟或標註圈點最打動自己心靈的字、句、段等。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閲讀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畫一朵小花,或描一隻小蟲,給閲讀增添無限的情趣。只有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能讓他們靈動的思想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從而穩定對課外閲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一種有效的閲讀必須能夠進行展示成果,針對同一作品,閲讀課上紛紛亮出自己的講解,與大師對話,與同學思想交鋒,詮釋自己對作品的獨特情感體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人云亦云,個性化的閲讀就是一種創造。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比如,七年級四班閲讀了《西遊記》,在班內舉行一次《西遊記》人物形象的辯論會,對八戒這個人物就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閲讀了一組感恩的文章,八年級三班學生自行表演了感恩手語操。

(3)教師的指導。

A、我校規定語文教師負責督促和指導學生閲讀,並和學生同步閲讀,學校單獨給語文教師評價閲讀課程。

B、教師對不同文體作品在閲讀上施以指導,有時還給學生提供課題。比如,提供名人系列課題――《名人成長給我們的啟示》、《結合名人的成長史,談自己應該怎樣做人》。

C、閲讀要及時反饋落實。學生每讀一本書都要有閲讀摘抄和感悟,學校為每位學生配備了閲讀本,語文教師定期批閲,學校定期檢查閲讀情況,作為評價語文教師閲讀教學的標準。

3、管理保障。

(1)為保障我校語文閲讀教學工作的深入提高,校教務處制訂了《柳林中學語文閲讀課程標準》、《柳林中學閲讀教學實施細則》,規範了語文教師大閲讀課的時間、備課要求、教師讀書筆記要求、學生讀書筆記的檢查等。

(2)成立了語文閲讀課題組。探討研究閲讀教學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4、活動促閲讀:我讀我“秀”

學校定期組織或學生自發舉辦各種讀書會、朗誦會、故事會、報告會、演講比賽、徵文比賽、名著知識擂台賽、辯論賽、百家講壇、課本劇表演、閲讀之星評選。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學生閲讀。

閲讀讓學生口才更出眾、思維更敏捷、胸懷更開闊、視野更寬廣、境界更高遠、精神更卓拔。

三、閲讀教學取得的成績

近一年的語文閲讀教學改革,我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每月一次的手抄報比賽湧現了許多才藝雙全的小明星。因為每次都設置主題,而主題又和陶冶學生的情操有關,例如“成長”、“感恩”、“友誼”、“快樂”,學生在收穫有關知識的同時又明確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使其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一言一行,無形中為創建和諧校園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清明節,我校七年級語文備課組舉辦了清明節作文比賽,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培養了學生的感恩之情,對學生進行一次情感觀、價值觀的教育,並挑選優秀作文結集印刷《清明節作文專號》,在學生及家長中產生很好的反響。

(3)國慶節,我校舉辦國慶節徵文活動,統一要求學生在國慶假期裏認真觀看閲兵式及其他相關報道,憶古思今,展望未來,共賀祖國60年華誕,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精神洗禮,並將優秀作文結集印刷《國慶節作文專號》,對學生產生了非常好的激勵效應。

(4)配合我校閲讀教學改革,全體語文教師認真閲讀各種經典,古文時文兼備,精心挑選並加以精煉地點評,編寫了適合各年級學生閲讀的校本教材《經典?美文》。

(5)平時我校教師勤奮工作、鋭意進取、大膽進行語文教學的教學改革,寫出了多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其中倪延龍老師的論文獲國家級獎,09遠修期間倪延龍老師的論文被省專家重點評論推薦,左玉東老師的論文在報刊發表,我校將語文教師的優秀論文編寫成冊。

(6)今年,學校開展創辦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活動中師生同讀,親子共讀,從學校到家庭營造了濃郁的讀書氛圍,促進我校的閲讀教學,最後評出師生同讀優勝班集體3個,親子共讀優勝家庭10個。

(7)元旦來臨,為配合創建書香校園活動,我校組織了古詩文書法比賽,力圖通過學習古詩文,感受古詩文,來陶冶情操,拓寬視野,融入濃濃古詩氛圍。

(8)濃郁的讀書氛圍帶動了學生極大的讀寫熱情,學校積極和《聊城晚報》聯繫,組成了柳林中學小記者團隊,並參與聊城晚報組織的各種活動,從側面又進一步推動了校園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一路走來,一路風景,我們感受到了語文閲讀教學的獨特魅力;但是,也有一些迷惑,例如在展示閲讀成果方面,有效途徑還不是特別多。我們還將不斷地完善,克服困難,繼續實踐,在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方面做出我們新的貢獻。

篇十五:教學經驗總結

“課堂上沒有書聲是語文教學的悲哀,課堂上只有書聲則是語文教學的倒退。”《燕子專列》是一篇以敍事為主的課文,但是整個事件的每一個情節都藴涵着豐富的情感因素。本節課教師把指導讀書作為教學的一條主線,以讀為本,創設情境,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激勵學生去感悟,體味文本藴含的深義,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

一、入情入境,以境激情

“情生於境,境能移情”。在學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煩時,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播放一段大風大雪的錄像片,狂風暴雪的震撼力深深地打動了學生的心。其次,過渡語設計都很煽情,很符合這一課的感情基調,在放風雪錄像片時,老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這樣説:“風猛烈地颳着,雪紛紛揚揚地下着,真是狂風暴雪,天寒地凍,小燕子覺得冷,也覺得餓”。在觀察課文插圖時老師又飽含深情地説:“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到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有大人,有老人,還有和你們一樣大小的孩子。其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你們想認識她嗎?”。結束時老師煽情的聲音又再次響起:“正是有了千千萬萬有愛心的瑞士人民,燕子得救了,它們坐上漂亮舒適的專列,離開了瑞士,到了温暖的地方。活潑可愛的燕子,熱情善良的人們,在大自然裏幸福地生活。生命是這樣美好,人與自然是這樣的和諧。來,我們為幸運的小燕子放聲歌唱。”充滿視覺衝擊力的錄像片和煽情的導語不僅很好的渲染了課堂氣氛,而且為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瞭解人們不畏嚴寒到處尋找燕子是多麼的不容易提供了幫助,同時也為學生學習課文做好了情感鋪墊。

二、自主探究,“讀”佔鰲頭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閲讀教學,讀是關鍵,是“問”和“悟”的基礎,讀既是實踐,又是訓練;既是感悟,又是薰陶;既有理解,又有體驗;既有語感的培養,又有情感的陶冶。好書不讀不知其妙,讀是學習語言的根本方法,是閲讀教學的主旋律。而老師就恰恰抓住了這一點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如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用自己質疑提問,“同學們都讀過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一定有許多問題縈繞在你的腦海中。誰來説一説?”這一做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學情,把讀書的權利、選擇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同時在學習小貝蒂一段時,“哪些語句使你感動,畫出來,讀一讀,想一想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這個開放性的自學要求涵蓋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之一,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經歷“感悟――提煉”的學習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彙報、交流過程中,教師恰倒好處的引讀、指導讀,更提升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體會。整節課首先是自由質疑,初讀感知,接着,品讀感悟,深入情境,同時又在研讀中感受濃濃的愛心。清亮的童聲始終響徹課堂,琅琅的讀書聲成了課堂最美的語言。

三、朗讀指導,大雪無痕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同學的朗讀做出明確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朗讀。“這位同學讀得認真,同學們聽得投入。我們來評一評,到底讀得怎樣?熱情地指出優點,真誠地指出不足!”這一環節,激起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使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悦,獲取了進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與和諧,與人為善,共同進步,將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用自己的語言朗讀表達出來了。老師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的自讀、自問、自悟,營造了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從閲讀中發現學習語文的樂趣,體會一種樂趣。當然教師必須首先體會作品中的感情,在教學中以情激情,深入學生的情感世界,撥動她們的心絃,讓情滿課堂。

篇十六:教學經驗總結

20xx年秋季開始,我區全面進入高中新一輪課程改革。幾年來,我們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和《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等有關文件精神,積極穩妥地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廣大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同感普遍增強,學生觀、課程觀、教學觀、質量觀有了一定的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不斷改善,教與學的質量均有所提升,素質教育的實施有了一定的保障。

在幾年的課改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要真正把課改工作做好,就一定要有積極的態度和積極的行動,一定要有務實的作風,一定要努力發現問題,並腳踏實地去解決問題。經過多次調研,我們發現,儘管課改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均作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對課改的認識還停留在口頭上,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忽略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輕視甚至歧視成績差的學生,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取而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課堂教學中“滿堂灌”“一言堂”“題海戰術”現象比比皆是,教學效益低下,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累,素質教育往往只是一句口號。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認真地分析思考,覺得很有必要採取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必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色彩,必須觸及到每一位教師,必須抓住關鍵點,以此來對課改進行一次強有力的推動和深化。我們認為,課改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時間主要是在課堂上,因此,課堂教學的改革自然而然成為課改的核心。於是我們決定以課堂教學為核心,重點放在備課、上課和訓練三個環節上,對教師提出具體的要求,制訂考核量表,進行量化考核,達到一定分值的即為“過關”。我們的預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過關”的教師基本上能做到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學環節上以生為本關注效益。為此我們經過反覆討論醖釀於20xx年6月制訂並印發了《楚州區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方案》,同時在全區大張旗鼓地開展了有效教學過關活動。這項活動我們計劃用2年時間完成,此後再進一步鞏固並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目前這項活動才進行了8個月時間,已經讓我們覺得開展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對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有着極大的意義。

1、好的方案是成功的基礎。

《楚州區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方案》的制訂,歷經4個月之久。區教研室首先組織9名高中教研員深入學校深入課堂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查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低效和無效行為,進行認真地梳理分析,列出9類28條主要問題,並逐一找出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其對策。在此基礎上,多次討論研究,哪些問題應首先解決,哪些問題比較容易解決,解決的辦法是什麼。隨後教研室組織全體教研員重新學習課改的有關文件文獻,學習各級各類教學管理文件,學習先進地區的經驗,結合我區實際,草擬了《楚州區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方案》(討論稿),印發給相關人員研讀,並組織多場討論會,最後經過多次修改才正式印發實施。這個方案緊緊圍繞課改的核心理念,要求明確具體切合學校和師生實際,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得到了學校和廣大教師的廣泛認可,並獲得了20xx年度淮安市教育局創新工作項目獎。

2、組織保障是成功的關鍵。

8個月來,這項活動能得到順利開展與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是分不開的。區教育局成立“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領導小組,局長親自任組長,局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共同參與,教研室牽頭負責具體實施。各學校也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專門部門和專人負責。區裏年度教育工作會議和各種重要會議,首先談的就是“有效教學過關活動”,主要領導深入學校調研工作,必定了解“有效教學過關活動”開展情況,教研室、教育科、督導室視導或督導,重點查的也是“有效教學過關活動”開展情況,加之專題會議、專門彙報、專題報道等等,使得“有效教學過關活動”成了廣大普通高中教師的核心話題,甚至街頭巷尾也常常有所耳聞。為保證這項活動的正常開展,我們還建立了高中教學分管校長例會制度、教務主任例會制度,組織教學管理工作的互查互學活動。

3、教育培訓是成功的途徑。

“有效教學過關活動”是一種策略,是一種帶有行政色彩的推動手段,其根本宗旨是幫助教師樹立新課程理念,改善教育教學的行為方式。為此,我們十分重視教育培訓工作。《楚州區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方案》人手一份,6月份各校均召開了“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動員大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開展有效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暑期中各校均組織了為期58天的專題培訓活動,區教研室的同志分頭到各學校開設講座,參加討論交流,絕大多數學校還舉行了專題“考學”活動。區教研室和各校教務處分別編印了多種學習資料供教師學習參考。

《楚州教研網》開闢專欄,許多教研員還利用個人“博客”與廣大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理論探討。在這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新課改的核心理念,重點指導教師如何確定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如何緊緊圍繞目標組織教學並切實提高目標的達成度,如何做到面向全體和以生為本,如何做到作業訓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79月份區教研室組織了全區有效教學專題論文大賽,10月份組織了近400名近幾年工作的教師參加的高中青年教師學科基礎知識大賽,12月份組織了全區所有45歲以下青年教師參加的有效教學優課競賽。這些活動對提高教師參與“有效教學過關活動”的積極性切實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規範運行是成功的保證。

為配合活動的開展,我們相繼出台了《楚州區教學管理工作基本要求》《楚州區中國小教師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兩個文件。從20xx年9月開學前各學校均根據《楚州區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方案》精神和兩個文件的要求,修訂了本學校教學管理的各項制度和相關表簿,進一步完善了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獎懲辦法。着力加強了備課特別是集體備課、上課、訓練等教學流程管理,大力開展互聽互評活動,嚴格按照《楚州區有效教學過關活動實施方案》進行檢查與考核,教學常規得到了進一步落實。現在許多老師備課認真細緻,包括早讀課在內都有詳細的教案;教學目標定位準,切合學情,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能得到有效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得到有力保證,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明顯轉變;教師普遍備有作業批改記錄或學生錯題集,學生普遍備有糾錯集;分層教學和課後輔導責任到人,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同時我們有序開展“過關”驗收活動,邊驗收,邊總結,邊矯正,再培訓,再提高。由於我們堅持嚴格把關,加之採取的是人人蔘與、分項過關的方式,教師們普遍感到有壓力有觸動,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在活動中成長迅速。區教研室堅持每週在學校工作3天的制度,並駐點一所三星級學校,對各校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跟蹤調研,從而保證了這項活動的紮實開展。12月中旬,我們適時在車橋中學召開現場會,通過觀摩、交流、研討,促進提高與均衡。

5、示範引路是成功的動力。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注意充分發揮改革教師和學科教研員的示範引領作用,請他們開設專題講座,開設示範課,參加聽課和評課活動,編印學習資料和優秀教案。各學校在“過關”驗收時,也首先讓這些骨幹教師先參加,然後對他們再進行分工,實行師徒結對幫扶。本學期我們還將組織區優課競賽一等獎選手送課上門,進行優課巡展活動。與此同時邀請區內外專家來開設講座或上示範課或進行課堂點評,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觀摩,多渠道、多方式引領教師迅速成長。

6、轉變觀念是成功的根本。

“有效教學過關活動”是否成功,其根本是看絕大多數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沒有轉變,有沒有樹立新課程理念。活動中,我們反覆強調,“過關”驗收的時間服從於質量,決不搶進度,決不走過場,“有效教學過關活動”一定堅持“有效”的原則,教研室和學校均有詳細的計劃安排,對突出問題採取措施逐一解決。為糾正活動中一些同志對《方案》的誤解和活動中已經出現的一些重形式輕質量的偏向,我們及時於20xx年1月召開了專門會議,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紮實開展有效教學過關活動的意見》,近日,我們將組織專項視導,逐校過堂,以確保活動實效。

回顧有效教學過關活動的開展,我們既有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喜悦,也有不斷面對新問題的凝重,我們將繼續圍繞“有效教學過關”這一抓手,在實踐中開拓創新,不斷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校課程、教學管理水平,大幅度、快速度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

篇十七:教學經驗總結

教學經驗總結3000字

教學經驗總結3000字【1】

在三個月的英語教學實習中,先後完成了聽課、評課、議課、試講及正式講課任務。

期間,指導老師、實習老師們、學生們都給了我很大幫助與啟示。

現把自己教學實習所作、所見、所感、所得一一回顧,作如下總結。

實習前老師給我們佈置了幾個實習任務,那麼這個教育實習就從這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吧。

一、課堂教學

1、聽課

9號去的學校,朱校長將自己帶到了指導老師那,説是高一的英語組組長尤老師。

一聽是組長,有些忐忑起來,所幸見到老師和悦的樣子給自己講各種各樣的事宜,漸漸便平靜了心情。

實習的第一天便是聽課。

這時候的聽課與以往的聽課應當不同的。

可歎自己做了16年的學生,聽了各色各樣的老師講課,或嚴謹或幽默,或深入淺出,或步步深入,習慣了聽課只是記筆記,學知識,從來沒有留心去觀察老師上課的方法。

尤老師講課聲音很宏亮,我坐在最後面還可以聽得非常清楚。

第一次聽課聽的便是習題的評講。

那些題目自己做倒是能做上,只是要自己講出個所以然來卻非常困難。

尤其是那些什麼先行詞、介詞、連詞之類的術語,自己最是難以説清。

再加上大學裏學的英語多是欣賞閲讀,很少涉及到句子結構語法分析。

大二時講的語法課是全英文的厚厚的一本,當堂課還知道講的什麼。

課後全不知什麼了,發現自己的英語知識只是零散的東一塊西一片,沒有形成整體的結構框架,不知道怎樣串起來,也不知道哪裏是重點。

課後説與尤老師,他説都這樣的,知識整合成結構系統都是做了教師以後慢慢整理出來的。

自己聽了稍微寬了心,以後再聽課留意下老師的串講。

後來的日子裏還去聽了張老師、孫校長的課。

張老師年輕,講課時課堂氣氛很活潑,孫校長講課細緻,到底是比較有經驗。

開始以為高中上課也必須全英語的,後來發現其實並不一定都要英語的,適當的漢語解釋有助於學生的理解。

2、作業批改

英語的作業主要是英語週報以及課課練的試卷。

高中的課程很注重練習。

每天都必須一定量的練習訓練。

英語作業大都是選擇題,所以改起來不算麻煩。

不過還是發現了自己改作業的缺陷,同樣一個班的試卷,別人十來分鐘就批完了,自己恁是要花上個把個小時。

後來還是尤老師教了自己,原來批改作業也有方法講究的。

若將答案寫在另一張紙上,abcd答案與試卷答案的間隔一樣,批改起來只需將不一致的劃掉就可以了,這樣批改起來效率果然可以高很多。

批改時發現有些題目學生錯的比較集中,甚至答案都錯到一個選項上,説明那個題目很容易被誤導到那個錯選項上。

這樣講評時便需要着重講解。

批改作業主要也就是為了瞭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查漏補缺吧。

3、課堂教學

大概是第三週的時候,自己有幸終於走上了三尺講台,開始緊張異常。

這真實講課可與微格教室裏的不同,下面真真切切的有六十多雙眼睛看着自己呢。

我講的是第三單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 備課時從網上找了很多的課件,然後整理了半天。

走到教室時學生齊刷刷都將目光投向了我,先是一小會的騷動,鈴聲響了教室也安靜了下來。

隨着good morning的進入,自己漸漸不再緊張,只是講英語時還是眼睛離不開備課筆記,終究還是對自己沒有自信。

高一的學生還很活躍,教他們討論問題時都很快的討論起來,只是還是很難主動自己站起來回答問題。

任何時候點名回答問題還是必須的。

本來預計將welcome講完將reading也提下的,結果還是沒趕上。

課後老師説自己講的還好,學生也挺配合我的,心裏面甜絲絲的,倒是惠的實話給了自己一記。

她説她坐在後面根本聽不清的。

自己覺得自己聲音已經不小的,後面都聽不清,看來若想做教師,這嗓音還是需要訓練的。

想來老師只是給自己鼓勵才那樣説的。

後來又講了兩節試卷評講課,一節單詞的講解。

講習題時明顯就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知道答案卻難以講解的明白。

每個題目都得到字典上去尋求解釋,還需要向老師請教如何講解。

很多很細微的知識點也要向學生解釋清楚的。

經過這幾節課的實踐,自己雖然還是難以把握講解的方法,總算還是學得了一些。

還有一個就是任務型閲讀。

這是大學聯考新增的題型,高一也開始訓練。

説白了,任務型閲讀主要就是main point的概括,尤老師講做任務型閲讀先要看空,分析出應當填什麼詞性的單詞,然後在原文中找出類似的表達,變換下也就能寫出答案來了。

特別要注意首字母的大小寫。

講課時時間的安排要緊湊,發現自己講課時説話太慢,講的內容少而雜亂,沒有形成程序。

以後還是要注重鍛鍊自己的速度,思維要敏捷,做事情要幹練。

二、班主任工作

自己並沒有實習班主任工作,不過從旁看了些指導老師做的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與學生既要親切又不能失了尊重與敬畏。

有一天尤老師將班上的每個人都找來談了一番話,語重心長,學習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學習要注意怎樣的方法,數學要重點抓,英語要多讀多背之類的都一一給與建議。

有個學生比較內向,一直鬱鬱寡歡的樣子,尤老師勸解了半天也不開口講話,這樣的學生只得慢慢的多加開導,讓他心情開朗起來才能愉快學習。

三、瞭解優秀教師,瞭解學生情況

辦公室的老師們真正是朝五晚九的辛苦一族。

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得到辦公室批作業,到班上陪學生早讀。

晚上陪學生自習到九點半。

又是備課,又是批改作業,時不時的還得將學生帶到辦公室給他們默寫。

他們默默奉獻,將自己的熱情獻給了教育事業。

要想做得好,必須先熱愛這份事業。

高中學生的辛苦與老師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天他們在清晨的朗朗讀書聲中開始,在知識的收穫後睡去。

然而他們正處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有理想,有抱負,熱愛討論,渴望知識,是一派欣欣向榮的希望,光明的未來掌握在他們手中。

四、對自己英語課堂教學優缺點的總結

結合指導老師、實習老師、同學們的意見以及自己的思考,我對自己此次英語課堂教學優缺點做如下總結;

1. 課堂流程整體把握不錯,上課有章法,遵循純陽學校規定的“四步流程教學法”或“PPP”教學法等。

2. 課堂上教態自然,教學耐心;常微笑,常鼓勵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3. 講解知識點的同時,能注意學生能力、策略、情感及態度的培養。

4. 板書的設計與書寫需要提高;課堂舉例要有意義,要舉經典例句

5. 講具體的一節課要有重點,要有簡明的課堂小結

6. 聲音要再洪亮一些,有升降。

7. 對睡覺、玩手機的學生管理應該嚴厲一些

8. 在講解知識點時,要按照考試大綱分輕、重。

五、對英語課堂教學與考試的思考

在聽課與講課的過程中,我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覺得作為一個好老師,不但要對基本的專業知識有深刻熟練的把握,還要對考綱、考點十分了解,更重要的是弄清楚考試與課堂教學的關係並將其應用於實際教學中。

這樣在講課過程中,讓學生們打下紮實的英語基礎的同時,考試也能考出好成績。

考試、大學聯考並不與我們在大學裏所學的教學法對課堂教學的要求相矛盾。

考試是形式,是一個讓老師瞭解自己教學效果的手段,也是一個讓學生總結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的助推器。

只是現在好多老師對這一手段、助推器的理解不對,應用的不是很好,所以因此導致了一些問題。

現在的考試內容過於機械,頻率過高,老師、學生,甚至領導、家長對考試的意義存有不當的理解,以致對英語課堂教學產生不良影響——上課以考試為目的。

這恰恰是本末倒置。

考試,重知識,輕技能;重語法與詞彙,輕情感與策略。

從而誤導老師上課也如此。

所以我認為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仔細研究考綱、考點並把它靈活的運用到課堂上,並且善於出考試題,出有質量的考試題,更加善於讓考試服務於課堂教學。

當然做到這些需要學校領導的認可與支持。

這些都是我以後的努力方向。

教學經驗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高三58、59、61三個理科應屆班和一個理科複習班的的生物科教學工作。

時間轉眼即逝,特將一學期以來的具體努力小結反思:

高三是中學生生物學習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鞏固基礎、優化思維、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高三生物總複習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大學聯考成績。

為了使學生對高三生物總複習有良好的效果,並且順利度過這一重要的時期,為此我對高三生物教學做了詳細的計劃,注重教學過程,常總結和反思,根據高三各個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訓練方式。

一、研究大學聯考信息,看準複習方向

1.研究大學聯考生物試題。

只要根據近幾年來全國大學聯考形式,重點研究一下全國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就能發現它們的一些共同特點,如試卷的結構、試題類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開學初我研究了十年大學聯考,把握命題方向及命題特點,從而理清複習的思路,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2.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

3.熟悉考試説明。

開始教學前,我給組員每人一份去年大學聯考綱考,考試説明是大學聯考的依據,是生物複習的“總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綱中變化的地方,以便明確大學聯考的命題指導思想、考查內容、試題類型、深難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層次要求等。

不僅如此,在整個複習過程中要不斷閲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複習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資料。

除了大學聯考試題、考試説明、教材、課程標準、生物教學基本要求外,獲得信息的途徑、方法還很多,如各種專業雜誌、名校試題、網絡信息等。

但是,這些資料的使用必須合理,這樣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自身必須投入題海,然後篩選訓練題和資料,備課組內老師資源共享,進度統一,皆以廣泛收集信息為主要目的,以免干擾複習、浪費時間。

二、課本為主,練習為輔,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的材料應用。

進入高三生物教學,很容易走進總複習的怪圈:“迷戀”複習資料,陷入“題海”。

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

對此,高三生物教學過程中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處理好下面幾種關係。

1.教材和複習資料的關係。

教材是生物總複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

在生物總複習中的抓綱務本就是指複習以考試説明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通過複習,使中學生物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並在教材基礎上進行拓寬和加深,而複習資料的作用則是為這種目的服務,決不能本末倒置,以複習資料代替教材。

2.重視基礎和教師拓展更加註重能力的培養。

⑴注重知識體系的重組,形成學科知識網絡

⑵、摸索有關線索,加強學科內綜合。

生物學科內綜合可以是章節內綜合,也可以是跨章節綜合,

⑶、通過專題教學,培養學科內綜合能力

專題教學是培養學科內綜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高三生物本身的複習教學而言,一般來説,高三第一階段是按章節理順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配合經典的題例,將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向縱橫方向引申和擴展,第二階段則可進行專題複習教學。

專題的劃分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方式。

a體系專題。

例如:①生命的物質和結構系統; ②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調節系統; ③生命的自我複製和進化系統; ④生物與環境系統。

b實驗專題。

例如: ①對實驗操作、原理、程序、現象和結論的分析、歸納、總結;②糾正錯誤或補充不完整的實驗;③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④對實驗、實踐中獲得的各種信息的分析和解釋。

c、題型專題。

例如:①曲線座標題解析能力的培養;②圖形圖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③遺傳系譜圖鑑別能力的培養;④數據分析和概率計算能力的培養。

d、熱點專題

以上專題教學應有主次、輕重之分,各專題之間也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開。

專題教學應以知識體系專題複習為主,帶動其他專題複習,重視實驗的複習,在最後複習階段要留有一些時間進行熱點問題和題型分類複習。

三、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從大學聯考生物複習的思路的角度來説,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聯考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3+X”形式中無論任何試題都離不開以能力立意這一主題。

為此我認為大學聯考生物複習思路應堅持以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和大綱能力的要求為出發點,根據大學聯考中題目的立意和表達形式的新變化,加以認真複習。

本學期主要進行的是第一輪複習,主要以能力的培養為主。

1、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絡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

生物複習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於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

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結構和複製——基因表達——基因突變——可遺傳變異來源——進化。

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於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並形成聯繫的觀點,活躍思維。

2、貼近生產、生活,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方式

選擇貼近書本知識更貼近生產、生活的問題,儘量避免純知識性題目的立意。

這樣有利於將死知識活化,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逾越思維障礙、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否則無法解決大學聯考綜合能力問題。

當前的生物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老觀念、老方法,應該以發展人的品質和智力為目標,應該將生產、生活中的生物問題融入生物課堂教學中,以增強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

高三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生命現象、生命規律並用生物學知識來解釋。

例如,植物施肥過多的“燒苗”問題的分析、CO中毒原因的解釋、生長素可以作為除草劑的原理剖析、無籽果實形成的特點分析等。

3、注重圖表圖解表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在複習時按照專題對圖表圖解進行復習,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

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圖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和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圖解等。

以下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為例説明(圖解見課本),複習時引導學生分析圖解:(1)在食物鏈中能量儲存於有機物,有機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據食物鏈中能量流動特點:低營養級高能量,高營養級低能量,(3)依據圖解寫出本題的合理的食物鏈,(4)依據食物鏈中生物的捕食關係,分析各營養級生物的數量變化關係。

其他例子不再贅述。

總之,我在安排高三生物的複習時,始終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出發點,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前進的道路上有很多困難艱險,但我將鍥而不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也將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不斷地充實自己,同心同德,紮實工作。

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已的力量。

篇十八:教學經驗總結

教學經驗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表現性評價單位:箐口國小教師:趙惟所謂表現性評價是指在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情境裏,通過對學生完成實際作業表現的觀察,依靠教師的專業判斷,對學生學業成就進行整體判斷的教學評價方式,它可以系統地衡量一個學習者使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或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表現性評價方式越來越多的被運用於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從一堂堂生動有趣的課上我們可以看到:有效的評價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要有效地使用表現性評價,首先,我們要明確實施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評價時要重視學生參與評價的過程,重視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定目標、自我評價、自我調整,從而促進學生學習非結構性知識,發展實際操作能力,獲得全面發展。其次,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行為或結果採用相應的評價標準,要有據可依,要體現出評價的可操作性。用好表現性評價的關鍵在於教師評價觀念的轉變。

我覺得,用好表現性評價的關鍵在老師,特別是教師評價觀念的轉變,具體説來,教師的評價觀念應該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①重視“知識傳播”到重視“學生髮展”的轉變,爭取達到三維教學目標(“知識技巧”到“過程方式”到“情感態度價值觀”);

②重“教師的'教'”到重“學生的'學'”的轉變,留些時間給學生消化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

③重學習的“結果”到重學習的“過程”的轉變;

④由“統一規格”教育到體現“個體差異性”教育的轉變,關注特殊的學生。

課堂教學的表現性評價是通過完成一些實際的任務,誘導出學生的真實表現,以此評價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和能力的方法。具體來説,就是運用真實的任務或模擬的練習來引發學生真實的反應,由教師或高水平評定者按照一定標準進行直接的觀察、評判。它是對學習的直接測量;評價本身既是測驗又是學習活動;既測量結果又評價過程。它體現了現代學習理論,能夠促進學生的真實的進步。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嘗試用過表現性評價。然而,從理論上講,表現性評價的`關鍵是:

1、表現性任務的真實性。

表現性評價是指通過完成一些實際的任務,誘導出學生的真實表現,以此評價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方法。

2、使用時間的科學性。

表現性評價又有耗時、費力的特點,完成一個表現性評價往往要相當的時間和精力,由一門學科的一個教師設計完成一個表現性評價,有時會顯得浪費,對單科教師而言精力等各方面的投入也太大。所以,在實際中運用表現性評價時,最好是多學科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多個教師集體承擔要付出的時間、精力,對學生而言收效也會更大。

今年我在一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表現性評價的運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撇開理論性的東西,就經驗而言我做到表現性評價的運用的及時性、經常性、口頭性和有意性。具體地講我分幾個層次進行表現性評價:

對優生利用他們突出的事例樹立榜樣,對中等生利用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樹立目標、對後進生利用他們閃光點(需要教師有意去找)樹立信心,把學生的突出表現、大小進步和閃光點在班級、學校、家庭、課堂上、班會課、家長會、遊戲中進行激勵性表揚。這樣不但大大提高了教師自己的親和力,而且讓所有學生在思想方面、學習方面、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方面都有較大的收穫。

時間:2010年12月31日

篇十九:教學經驗總結

一、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學海無涯,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

教學的青春和活力。

二、 堅持認真備課,備課中我不僅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

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

三、 努力提高上課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

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四、 與同事交流,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

五、 完善作業的評價。

六、 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課堂教學改進措施和對策

1、 改進目標:通過從研究教法、學法入手,切切實實改進教法。把學法指導滲透到教學過

程之中,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活潑,學得有效。

2、改進措施:

a、從備課着手,詳備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

b、從操作着手,注重教學組織形式,專業技術課程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c、從反思着手,總結教法經驗,在反思中認真分析課堂上的得與失,分析得失的原因,思考解決的方法,從而利用反思來更新自己教學的方法,提高自己教學的能力。

3、不斷改進教學評價

要改變單一結果性評價的教學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和導向作用。特別是對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方面的表現與提高進行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身體驗評價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自我認識、自我調整。

篇二十:教學經驗總結

大家下午好!説實話,讓我談教學經驗,可以説是班門弄斧。今天把上畢業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結合我的教學談一下體會。

一、抓紀律

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身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抓好班風學風。抓好班風的同時要抓好學風,因為,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學習上的表現。

二、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着教學的效果。“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功夫用在課前,精心做好課前準備,才能在課堂上明確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嚴把作業關。

作業是知識的實踐,不交、遲交或抄襲作業是學生學習進步的幾大障礙,對於作業,大多數孩子能按時按質完成,對學習差的同學進行輔導,幫助,啟發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如果碰到特別偷懶的,就必須帶有強制性,採取比較嚴厲的措施,讓他不敢偷懶。發現作業有進步,及時表揚,讓他有做作業的興趣。在這種制度下,同學們獨立思考,獨立作業的習慣養成了。每次聽寫要過關。特別在寫每個單元的習作,要讓孩子達到要求,習作好的有的孩子是一次就可以,但是會有一部分孩子的習作要經過反覆寫,一次、兩次、甚至3次也達不到習作的要求的,要讓孩子基本過關,考試中,作文佔的分數高,作文寫好了,自然分數就上去了。

四、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

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重點在於抓常規,做到“勤、細、實”。勤,就是要花大量的時間,交流談心、瞭解情況、制定對策等。要循序漸進地給差生定目標,並跟蹤調研其落實情況,隨時校正其不良傾向,因勢利導。細,就是要了解學生喜怒哀樂、所思所想、能力如何和實際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校情況、在家情況、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等等。實,就是要密切關注差生的身上是否發生了轉差的效果,多實實在在地幫差生解決實際問題,儘量多幫助他們培養一個好習慣,多講解一遍知識點,要落到實處,而不能僅僅是蜻蜓點水。只有這樣,讓差生儘自己的努力,搞好學習,成績才會整體上升。

五、平時做好考試卷的指導

做好學生考試成績的分析和反饋。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考試答卷的指導,養成良好的規範做題的習慣。訓練學生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特別要讓孩子必須看清題目的要求做題,書寫要認真,規範。

六、多借鑑別人的方法

堅持教學相長,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教學實踐,多借鑑別同事好的教學方法,“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借鑑他人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策略。

七、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國小六年級學生通過五年的課內外閲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兩個方面: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2.能注意在課外閲讀

中積累語言材料。

(一)積累的類型主要包括:

a、教材方面:

①拼音:正確讀準字音,辨析正確讀音等。

②漢字:改正詞、句中的錯別字;形近字與音近字歸類積累等。

③詞語:成語,分類描寫的詞語,反義詞與近義詞,關聯詞等。

④句子:名人名言,諺語,歇後語,對聯,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⑤段、篇:古詩,名段,名家名篇等。

這樣做便於學生知道教材方面的積累從哪些類型入手,教師引導之後,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自主的歸類積累了。

b、加強課外閲讀

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閲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在課外閲讀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還要指導他們會“讀”得好,讀得有收穫。每天堅持讀一篇文章,寫寫自己的感受。這樣為寫作文積累了更多的素材。如:寫人的,寫事的。特別是是小升中的作文主要抓住開頭和結尾。俗話説,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國小作文關鍵就是指導好孩子如何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無論是寫人還是寫事的文章,人離不開事,事離不開人,掌握好寫記敍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八、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畢業班的學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不斷增強,這也是提高國小畢業班教育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有問題多做做工作,和孩子談談心,瞭解他的思想動態,想辦法去解決。有進步的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

以上這些只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和體會,希望大家能夠指出不足。總之,作為畢業班的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進一步搞好畢業班工作,只有這樣做好了,你才能夠贏得家長、孩子的認可。但是,教無定法,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所長,各顯神通,要堅信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不付出,一定沒有回報。謝謝大家。

《春筍》教後反思:

課文《春筍》富有童趣。我將春筍帶進了課堂,讓孩子們觀察、感知,引起學習的興趣。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為了體會春筍是如何“衝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從地裏冒出來”的,我引導孩子們想象着,並加以動作的演示,加深了,也加速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佩服小春筍的勇敢。一節課下來,絕大部分學生已經毫無障礙地將《春筍》有感情地背誦出來。因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動”,是他們的天性,正好他們的這種天性來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

《雨點》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雨點》一課。《雨點》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兒童詩,講的是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現,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水在不同處所的不同狀態。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讀了教材,並且精心備課,在課堂上,學生配合得也很不錯。現反思如下:

1.《語文課程標準》一再強調:“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個體的體驗,鼓勵學生髮表獨特的見解,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語言,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學會運用。學生的想象能力比較豐富,他們説的詩句真棒!

2.我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加上動作表演詩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與文本的碰撞中,學生彷彿覺得自己就是小雨點,在池塘裏甜甜地睡覺,在小溪裏愉快地散步,在江河裏興奮地奔跑,在海洋裏盡情地跳躍。這樣,課堂氣氛更加熱烈,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濃厚些。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不是太集中,容易分心,以後一定要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手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對學生進行朗讀點評方面,還不是很到位。學生朗讀時,若能注意傾聽,從朗讀的準確度、聲音的響亮程度、情感是否符合文本等方面全面進行點評會更好一些,學生的朗讀也能更投入。

4.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我也花了很多的時間在識字上,指導學生書寫、找朋友,但是在學生寫字時,很多學生的寫字姿勢不是很正確,我想,這個學習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以後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小池塘》教學反思:

春天的小池塘景色明麗,課文運用了許多打比方的手法將小池塘寫得優美動人,學生讀起來很享受。教學中,我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盡情發揮想象,用“內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五彩的世界”,我仿照課文的句式設計了一個這樣的説話訓練:倒映在池塘裏,像。小朋友們暢所欲言:太陽倒映在池塘裏,像一隻大蘋果;白雲倒映在池塘裏,像棉花糖;小鳥倒映在池塘裏,像一隻只小風箏;蜻蜓倒映在池塘裏,像一架架小飛機;大樹倒映在池塘裏,像一個巨人;星星倒映在池塘裏,像閃閃的螢火蟲??孩子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同時,正確規範地書寫漢字,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為了讓孩子理解漢字間架結構之間的美,我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寫得太大;把下邊的“人”比做是一個人的腿,要又細又長些。

另外,我在教學時注意了引導孩子們進行拓展,如:“小池塘裏還可以倒映出什麼呀?用“()倒映在池塘裏,像()。”

拓展練習説話。下面是我們班小朋友的“傑作”:柳樹倒映在池塘裏,像一位美麗的少女;白雲倒映在池塘裏,像棉花糖;小鳥倒映在池塘裏,像一架疾弛而過的飛機;星星倒映在池塘裏,像閃閃的螢火蟲;飛機倒映在池塘裏,像潛水艇;燕子倒映在池塘裏,像一把把鋒利的剪刀??

當然,我的課堂預設和生成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後面的教學中多多努力!

《春到梅花山》教後反思:

本堂課我們從説説梅花山開始,我問小朋友在你的想象中梅花山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小朋友的見識到底有限,只能説出“漂亮、美麗”這些詞語。真的很有必要去學一學這篇課文啊。

第一段第一句“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我讓孩子自讀,並思考,這裏的梅花是在什麼時候開放的?孩子很容易找到了“早春”一詞。然後問 “早春”是指什麼時候?一個孩子説“春天的早上”,真是跌破眼鏡,再喊一個還是一樣。只有揚揚舉手説“是剛到春天的時候。”“你懂得真多!”看來對於低年級的孩子,理解詞語的確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段後面兩句,主要是介紹梅花的“多、美、香”。我讓孩子自讀,希望能讓他們自己悟出來,自己讀出來。讀了第一遍,很失望,依舊那幾個在舉手。再讀一遍,再讀一遍,連續讓他們讀了三遍,慢慢地舉手的人多了。説出來了,説對了,找關鍵詞也找得很準。一直以為“讓他們感悟”對於我們低年級孩子是“對牛彈琴”,原來是我低估了他們。以為這節課會來不及完成教學任務的,結果,依舊照計劃完成了。看來必要的環節多花時間是值得的。低年級孩子的閲讀能力培養,就從每一節課開始。

《草原的早晨》反思:

本堂課我隨課文插圖把文字所要描述的內容生動地展現在了眼前,它拉近了孩子們與美麗大草原之間的距離。歌曲引出“草原”後,我就出示掛圖,讓孩子們説説自己看到的草原是什麼樣兒的,他們説到了羊羣、駿馬,説到了牧民,還説到了帳篷。我趁機向他們介紹:大草原在我國的內蒙古和黃土高原,是我國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牧民們把牛羊趕到草豐水美的地方進行放養,以前他們居無定所,你們看到的帳篷是他們臨時搭建的,帶着走也是很方便的。孩子們聽得有滋有味,看得出他們對大草原是無限嚮往呀。接着,我就説:小朋友們喜歡大草原嗎?那就讓我們跟隨課文一起走進《草原的早晨》吧!

教學第二、第三自然段時,我又充分利用了書上的兩幅圖。我讓孩子們先説一説哪幅圖畫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他們説:我在這幅圖上看到一隻只羊兒湧出圈門,向無邊的草原奔去。在圖上,我們還清楚地看到牧民騎在馬上的颯爽英姿,讚歎聲也不由地從孩子們的口中發出。(雖然很簡單,只是一些“好神氣呀”“真厲害”之類的話。)第三自然段對應的插圖上畫了成羣的羊在草地上悠閒地吃着草,像藍天下的朵朵白雲在飄動就這樣定格在了我們的眼前。

《練習2》教學反思:

本次的練習緊緊圍繞“春天”這一主題,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們也學得興致盎然。照樣子説一句話,他們都説得頭頭是道,而且還加了一些恰當的

形容詞來把句子表達得更加美一點,比如:“可愛的小燕子在藍藍的天上自由地飛翔。”“勤勞的小蜜蜂在五顏六色的花園裏辛勤地採蜜。”??但理解成語的意思和珍惜光陰的諺語對他們來説比較難,我就結合第一題和口語交際的內容指導他們理解成語,美好的情景就是最好的解釋,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記住了這些詞語。兩句諺語也和春天有着必然的聯繫。我通過看圖幫助孩子們理解,先讓他們説一説:圖上的小朋友正在幹什麼?是在什麼時候?然後以這個小朋友為榜樣,揭示出時間的寶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再讓大家互相交流今後的打算,這樣對“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也有了很好的把握。

篇二十一:教學經驗總結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開頭是基礎,沒有紮實的基礎,就沒有宏偉的大廈。國中化學起始階段的教學教學效果如何不僅影響國中階段的化學學習,還會影響到高中階段的文理分流,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必須重視這一階段的教學。作為國中化學教師,中途擔任學生的課任教師,如何開好這個頭呢?我想把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教師的組織教學這兩方面結合起來,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 組織好課堂教學是關鍵

《實用教育學》指出:“講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的知識,形成技能,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品德行為,紮實而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因此,教師在接管九年級化學後,組織好課堂教學,特別是第一堂課的教學是國中化學教學成敗的關鍵。

作為國中化學教師,中途擔任學生的課任教師,要想一下子讓學生接受、認同,顯然不大可能。上課時,有些學生眼光中流露出對你教學能力的懷疑,有些學生可能還想見識你管理學生的能力,故意製造出一些聲音影響你的上課,對於學生的這種表現若教師採取專制和放任的態度都會導致師生關係惡化,使今後的教育過程難以順利展開,產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專制的教師看不到學生有主觀能動性,看不見只有通過學生自主的學習思考才有成效,認為自己完全可以轉化學生的意識,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的容器,以為只要對學生“灌”“管”教育就能取得效果,結果適得其反。膽小的學生上課可能會認真聽講,大部分學生上課時姿勢坐得端正,筆記記得認真,但真正能積極思考的學生卻不多,常常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人在教室思想卻不集中,專制有時還會導致極少數學生與教師產生對立,長此下去,學生

表面守秩序,實際上因循苟且,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成績平平。

採取放任態度的教師,把學生看作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將自己置於從屬位置,任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揮,弄到最後,教師無法控制課堂紀律,上課亂糟糟。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現象,教師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利用化學學科的特點,認真備好第一堂課,學生對化學感 興趣,自然會接受你這位化學教師。二、 愛護學生,關心學生

情感因素是教育教學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教師的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眾多因素中最為突出的因素。師生感情的制約影響着學生的行為和發展,只有重視情感因素,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信心。

化學是九年級才開設的一門學科,學生的學習基礎對學好化學有一定的決定性作用,但不完全。作為化學教師,沒有必要向班主任打聽哪位學生成績好或差,避免對學生產生偏見,導致師生關係的惡化。事實證明,有些基礎差的學生對化學感興趣後,如果得到教師的信任和欣賞,化學可以學得相當好。如果老師對他有偏見,這些學生往往會很快喪失信心,無心學習。

學校裏的學習並不意味着機械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移到另一個頭腦裏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而心靈的接觸和交往,它可以促使師生之間縮短空間、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信賴的效應。教師在上課時保持良好的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親切的語言會讓學生親近教師,及時地表揚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演示實驗可要求學生合作,這既是對學生的信賴,又可讓教師發現學生對實驗操作掌握的情況。

學生紮實地掌握知識,與其説是多次的重複,不如説是理解、內部的誘因,學生的情緒狀態而達到的。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當直接依以至利用這些情緒、體驗,以便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巧。

三、 激發興趣,情意共振

學習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鑽研問題,開闊眼界,它也是一個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種高效能的催化劑。可以説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托爾斯泰曾經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國中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怎樣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1、首先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興趣盎然的觀察能活躍學生的思想,形成積極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為了避免學生貪圖好玩,觀察的盲目性,教師要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思考中體會化學的美妙,從而把單純的興趣轉化成對學習知識的樂趣,成為學習的動力。

把簡單的演示實驗改為化學趣味實驗。趣味實驗能以簡單的操作,鮮明的現象對學生產生極濃厚的吸引力。如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教師可以利用“變色噴泉”實驗,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此反應的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簡單的實驗,有趣的現象,會讓每一個學生着迷。這就使你成功了一半。

2、加強實驗教學,還要上好學生分組實驗課,讓學生親自實驗探究知識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組實驗還是培養某些學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徑。有的學生雖然學習基礎較差,但動手能力很強,化學實驗做得很好。教師要善於及時發現這些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這樣,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倍增。

3、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穩定學習興趣。雖然化學實驗生動有趣,但化學原理和計算卻顯得枯燥乏味。為了鞏固化學實驗培養起來的起來的學習興趣採用新穎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奮感和愉快感,而且在這種氣氛下學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識。在

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採取諸如自學輔導法、質疑答疑法、對比論證法、邊講邊實驗法、對抗賽法、聽題判斷法和化學遊戲法等多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對抗賽法為例,每章結束或臨近期中期末考試複習,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複習變得生動活潑,而且通過這種方法複習的效果比題海戰術好得多。比如每學完一章,教師事先擬訂好題目寫在投影片上,佈置學生課下準備,課上或組與組之間或男生與女生之間進行對抗賽,教師打出投影片之後,看誰答得又快又準確,在小黑板上記下各組的得分。參與激烈的競賽和角逐,學生的那股興奮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反覆做題、講題所無法達到的。總之,這種方法能考查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的應變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學習興趣濃厚,知識掌握得牢固。

4、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國中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熔液的計算、無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採取分批識記,從緒言開始,日積月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給他們“五查”:一查分子式寫是否對;二查配平是否正確;三查“等號”有沒有寫;四查條件有沒有標註;五查該畫的“↑”或“↓”有沒有畫。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熔解性編成口訣幫他們識記。對於溶液的計算,重點授以方法,讓他們多練,儘可能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律,對於零碎的化學知識,教師幫助總結。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及掌握,不至於使學生感到為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減 。

篇二十二:教學經驗總結

光陰似箭,任職以來我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職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實踐,我掌握到一些教學方法,讓我的教學工作開展事半功倍。現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用討論--講解的授課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讓學生學會用手、用腦去學習。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以前上課也用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但對於所帶畢業班在複習備考期間,堂上教學主要是以講練為主,就沒有使用這一方式,另外,複習期間學生的學習量加大,精神天天處於一種高度緊張之中,因此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在聽了同科組老師的課以及老老師的指點以後,我受到了較大的啟發。於是,我再次運用了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最後答案,然後在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作為小老師上台講解,最後,我再為他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去參與課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的潛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我發現討論--講解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1、以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刺激和較長時間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調動了思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

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戰勝了被動、依賴、害羞的心理,誰都想一展身手,於是不知不覺參與了活動。在整個討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如此一課始終,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學習效果較好。

2、在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並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課的複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於有了出色表現。

因此,我覺得討論--講解這一授課形式可以較好地使學生戰勝學習的心理障礙,激活思維,主動學習,還可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多、更頻繁、更深入地參與語文活動的機會,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營造與培養學生自主創造精神相一致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説一不二,學生對老師唯言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學制度嚴重製約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就要民主化。在教學中,我沒有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何營造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呢?我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

1、創設平等的民主氛圍,消除老師的神祕感和權威性,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

學生可以向我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疑惑,我對於他們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説服,這樣學生就會敢於提出疑問,自信心也會增強許多,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應地提高。

2、倡導平等參與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堂上的教授過程由明到隱,特別是在感受新知識後的問題探究階段,更應該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主動學習,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地體現出來。

3、教法設計儘量做到靈活多樣。

教師通過新鮮的刺激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愉悦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喚起求知的慾望。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於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處處尊重他們,虛心向他們學習,同他們結成親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學伴關係,這樣學生才會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漸入佳境。

總之,我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能力培養勢在必行。我充分利用班主任的優勢,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語文課上,指導學生如何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常把有趣的典故用在語文教學中。實驗表明,綜合課程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的素質具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外,更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課餘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出黑板報、出試卷,組織歌詠比賽、演講比賽、小品比賽等,還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對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寓教於樂的同時,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發揮的特長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興趣

和愛好,為成為一個各方面均有一定素養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的道路還很漫長,教學的藝術永遠無止境。雖然我在有限的教學生涯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還遠遠不夠,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地繼續探索下去,來尋求更好的教學途徑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發展的要求,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奉獻一切。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真組織指導班委會工作,注意培養小幹部的獨立工作能力。我讓班幹部充分發揮作用,正副班長負責班隊課,體育委員負責管理器材,學習委員負責早自修和作業本,讓各班幹部分工負責班級中的事務。雖然他們的工作不一定得力,但是在其工作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工作能力,這種能力將使他們終生受益。我還認真做好優秀學生的評選工作。我由個別學生提名,全班學生舉手通過,評選出來的學生讓學生心悦誠服。除了學校裏要求評選的三個三好生,一個工作積極分子,一個學習積極分子外,我還另外評選一個勞動好和一個紀律好的學生,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鼓勵全體學生努力爭取進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我把學科專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遵循“和諧、興趣、成功”的原則,通過革新教法,豐富教學形式,創設滿足學生“求新、求趣、求美”需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情感體驗,使思想品德得到提煉或昇華。我從心理學、倫理學、美學、教育學的角度鑽研教材,理解各類教材對學生個性、品德以及道德修養的影響,用教材作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學生參與評價是知識獲取的再體現。因此,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參與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給他人評價,不僅讓學生從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做出合理、公正的推理和判斷,而且體現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強了責任心,增進了同學間的相互瞭解,體現了互幫互學的合作精神。

因材施教,發揮所有學生的特長,主動熱情地幫助後進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我對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要求。下等生要求必須學會每篇課文的生字新詞,讀順每篇課文,會做練習中的基本訓練題。不同的學生寫日記的要求也不同,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寫出語言生動形象,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寫通順就夠了。我還要求優生必須做好差生的小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應有所發展。

總之,本人在任職期間,志在抓好教育教學,提高質量,願以畢生的心血努力學習、工作,把自己的才智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最後,就讓我用偉大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結束吧。

從事國小教育教學工作已有十一年多,要説我有什麼教學經驗,其實真的説不出太多,上升為系統性的教學理論更談不上。如果讓我説句大實話,我最大的收

獲,至少對我來説最有用的經驗就是:作為教師一定要有一些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促使教師全方位參與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而且教育與教學是不可割裂開來的,良好的教育保證了教學效果進一步的優化。所以,與其説向大家介紹一些教學經驗,不如説是先借機會向大家介紹在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意識地樹立良好心態,或説是調控心態,進行有效教育。

怎樣樹立良好心態進行有效教育,我認為首先要處理好嚴格要求學生與熱愛學生的關係。對學生要求要嚴格,也要更加熱愛學生。這是不矛盾的,關鍵前提是把學生看得和自己兒女一樣重要,把學生當自己的兒女去教。有位同行説得好,“愛自己的兒女是人,愛別人的兒女是神。”我覺得,老師如果能在學生心目中成為這樣一種近似天使一樣的人,對學生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所以我常對自己説,為了更好地教學生,愛依然是那麼熾熱,但要在內心藏一半,嚴格要求上卻要加大內在的深度和力度。當然,嚴格和苛刻是有區別的,這也和對待自己兒女一樣。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的嚴格的同時,如能感受到教師的愛,而且這種愛又和寵溺大不相同,這樣受教育的效果會更好。

其次,我們要與學生共同成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當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習夥伴,盡努力教學生,但他們的路畢竟要靠自己走。所以,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根據學生的自學能力強弱,自覺性強弱,逐漸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好自習時間進行自學。不過,一定要關注他們對時間利用的情況,適機讓學生自我評價,教師也要進行反饋性評價和必要的控制,以培養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意識、高效利用時間的習慣。

再次,我認為作為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很多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未必是因為他們多麼喜歡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促使他們成功的往往是一種在其位謀其職的責任感。”關於責任感,我想跟同行們説:“不要小看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有句話説得好:“我們可以沒有權力,但是我們一定要有影響力。”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程度上與教師在學生腦海中留下的記憶有關。就拿國小生來説吧,現在孩子的確很小,但他們的教師所言所行,必然在他們成年之後的回憶中留下痕跡。我常對自己説:“現在的孩子,未來的成年人。”當學生們長大的時候,他們的判斷力會越來越強。如果我們所做的一切,能讓我們自己問心無愧,將來倘若學生在回憶我們的時候,內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敬佩,那我們在他們心中播下的就是美好的種子,對他們建設未來更美好的社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動力。

最後,在工作中既要相信自己又要明白自己。“相信自己的實力,盡最大的努力。”工作上的競爭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一種現象,但正如智力超羣或弱智的人在人羣中所佔比例非常低,工作能力超羣者或工作能力極弱者也是不多的,多數人的工作能力應該是相差不大的。尤其在教師羣體中,多數在學生時代就是學生羣體中的佼佼者,哪位教師要想在同行中永遠那麼出類拔萃,我覺得不是那麼太容易的。怎麼辦?只有拿出幾倍於自己童年、少年時期學習上的那種競爭精神!雖説別的教師工作能力不比自己弱,但要想戰勝盡了最大努力的自己,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至少要讓自己成為對方的勁敵。我常常這樣給自己打氣。另外,台灣作家劉墉先生説的一句話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要覺得你已經拼了命,要知道,可能別人比你更拼命。”所以,面對競爭壓力,更多的是一種戰鬥意志的較量。提到競爭其實是戰鬥意志的較量,我深有體會。近幾年感覺自己要做的工作非常多,除了做一些思考、摘抄,隨筆寫點自己的感受,加之自己又想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和技能,華而不實的文案工作又浪費了很多時間,因此

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忙不過來,確實比較累。怎麼辦?

我的態度是:一、盡最大努力保持身體的健康,重視鍛鍊。二、工作量再大,只當成是訓練自己的“戰鬥力”,不妨把自己當成一部肉體機器來磨鍊。如果像這樣幹還是幹不了,只有“認命”。畢竟”能量”是有限的。拼了命,還做不好,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了。但盡力的好處是落得個心安和無愧。拼命的時候,我是不太多考慮自己身體的承受力的,前面已經説了,既然要拼,只好把自己當成機器來用,就不拈輕怕重、顧慮重重了。其實,這種心態上的自我“激勵”不如説是有點接近自我“摧殘”自我“虐待”了,算不上是真正良好的心態了。而我內心真正的想法卻是:人就一輩子,拼了命還做不好,還不如先保重自己的身體。但是現行的評價機制、競爭、社會輿論——儘管我強烈反感全社會要學校和教師在教育上承擔的責任太多——已經把教師們置身於巨大壓力的漩渦中,和形式主義的文案泥潭中無法掙脱,使我這個教師羣體中的同樣渴望事業成功同樣維護自尊的普通一員,已經容不得我做太多的思想鬥爭,使我不可避免地採取“戰鬥”心態去適應。有同事曾經不知是誇獎還是嘲諷地説我心態真好,但我知道,如果不以這樣的心態去幹,只是一味地抱怨和感歎,而不是想些辦法為改變現狀做一些努力,恐怕我早就幹不下去了。 與直接關係到教師個人自尊的學生成績相比,教師們只能全力以赴投入到急功近利的拼命工作中,很少能靜下心來學習一些教育教學理論,我也不例外,所以要我説些教學經驗,是很難做到成系統有條理的。在百忙之中一定要抽出時間看一些指導性很強的教學理論書,比如《新課程教師課堂技能指導》。我今天已經看到了第四章《新課程課堂教學實施中的新技能》中第二節介紹的《合作學習教學技能》。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一大半,雖然記不住多少,但我相信在看完這本書後,新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技能必然會對我以後的教學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良好的心態是健康工作的關鍵;良好的心態是進行有效教育的一條捷徑;良好的心態是教育成功的催化劑。作為新世紀的教師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工作每一天。

篇二十三:教學經驗總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71班,7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為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鑽研新課標理念,改進教法,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積極向其他教師請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總結過去,挑戰明天,更好地幹好今後的工作。七年級學生大多數是13、14歲的少年,處於人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他們好奇、熱情、活潑、各方面都朝氣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總之,七年級學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認真學習的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自覺學習。我採取瞭如下措施:

一、認真備課,備教材教法備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寫好教案,每一堂課都要做到有準備。除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吃透教材外,還深入瞭解學生,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擬定了課堂上的輔導、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中的輔導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實效。為了使學生易懂易掌握,我還根據教材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進行階段總結,即每章一總結,期中、期末一總結。

二、做到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講解概念及其應用力求清淅,有條理,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意精講多練,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儘量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儘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新課標的數學課通常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相關問題情境的研究作為開始,它們使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切入點。所以在課堂上我想方設法創設能吸引學生注意的情境。在這一學期,我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一上課就感興趣,每節課都有新鮮感。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展示機會,讓他們討論、思考、表達。由於學生樂學,興致高昂,通常學生獲得的知識都超過教材和我備課的範圍。

三、作業的佈置有針對性,有層次,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小結,一些小問題將其批改解決,錯誤較多的問題,上課時進行透徹的講評,並針對有些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失。

四、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優秀老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及時反饋,針對作業中的問題確定個別輔導的學生,並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輔導。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

六、存在問題和今後努力方向:

1、新課改學習與鑽研還要加強;

2、課堂教學設計、研究、效果方面還要考慮;

3、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還有待提高;

4、“培優、輔中、穩差”的方法方式還有待完善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注意克服不足,發揚長處,爭取後面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篇二十四:教學經驗總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人人是創造之人,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新之地。”面對新技術革命的挑戰,激烈的競爭和信息爆炸時代,數學教學也要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不拘泥於已有成果,力求從新的角度,用新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國小數學新課標指出:“要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不僅長知識,也要長智慧。”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就在在數學教學中有創新,注意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素質,是當前數學教育革命的首要任務。

一、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多數教育專家認為,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創造能力,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的最關鍵一步。因為人的形象思維出現要比抽象思維早,人腦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是從形象到抽象的。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更好地把握數學中的數量關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得出富有創新的解題方法。如講授三角形內角和的這一章,可先讓學生把正方形或長方形沿對角線對摺,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然後讓學生想想怎麼證明鋭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再讓學生想想能否用剛才推導直角三角形的風角和等於180度那樣來證明,最後讓學生把事先做好的各種三角形的三個角剪下來,看能否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拼成一個平角。結果,學生經過親自動手,形象化的演示,重點難點都得到了解決。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知識得以鞏固。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我們都知道數學家高斯的故事。一次上數學課時教師問1100的和是多少,話音剛落,高斯就舉起小手説:“5050。”老師;驚歎之下,詢問小高斯是怎麼算出來的。原來高斯沒有用傳統的辦法,而是用了獨特的思維:頭數加尾數乘層數再除以2的方式,這一創新的思維方式,突破了常規,令後人津津樂道。

心理學則告訴我們,想象與創造性思維有密切聯繫,它是人類創造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併為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供機會。如教學組合體積時,我出過一道題,要求學生根據已知條件求組合體的體積。學生的解題思路幾乎都是圓柱體積加上圓錐體積。這時教師啟發:“同學們先觀察一下這個圓錐與圓柱之有什麼關係,再想一想還可以怎麼求?”這時一個學生小聲説:“這個組合體積是上面圓錐體積的4倍。”這個學生的發現是智慧的閃光點,是創造性的想像。我及時鼓勵他大聲説一遍解題思路,並列出算式,老師的鼓勵激發了全班學生的想像。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知識比從別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識更多,錯誤與探索相聯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學中,教師可應用錯例,及時地放大錯例,或設計相應的選擇、判斷題,讓學生在正確與錯誤的探索中不僅辨別異同、探尋“病根”,才能對症下藥,杜絕舊病復發。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就能促進認知結構的組合,推動思維層次的深入,為他們形成良好的思維打下基礎。

三、在數學教學中還應着眼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是一種前後貫穿的、有條理的、有依據的思維活動。數學具有高度抽象和邏輯嚴密的特點,結合國小生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和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教師必須有意識的以教學目標為方向,以知識為載體,有意識地結合教材的內容把培養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當中。課堂教學過程是信息雙向交流的過程。交流模式:學生←→教師、學生←→學生。基於這一認識,在設計、規劃教學程序時,要確定交流的內容、方式,分配一定的時間,避免雙向交流流於形式。不低估學生智力潛能,要充分利用數學知識的嚴密邏輯性,放手讓學生主動去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組織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拓寬思路,培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增強集體意識,促進主動、活潑、創造性學習情境的形成,從而有利於邏輯思維的發展。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發展”是課堂教學過程的具體體現,是學生個體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過程。要實施素質教育,數學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同時,要培養“會學”、“會問”、“我要學”,改變讓學生“學會”、“學答”、“要我學”的觀念,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開發智力,促使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應把發展思維,提高綜合素質作為教育任務,落實到各教學環節中去。改變單純重知識傳授、重技能形成訓練的思想觀念和做法。同時,要根據反饋信息來調節課堂教學的進程,使教學進程與學生的認知進程一致,提高教學效果。

四、優化作業結構,練中促智,訓練思維

學生的數學能力主要是通過練習形成的,為了使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技能,發展智能,在優化練習結構方面應着重體現練習設計四性:典型性、針對性、綜合性、趣味性。典型性,就是在設計練習時注意選擇最一般、最具有典型特徵的題目,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練習,既體現了教學的目的要求,又能達到舉一反三的功效。針對性,就是在設計練習時要針對教學的重難點,選擇學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錯的內容,有的放矢,設計練習,通過對比辨析,達到鑑別分化的目的。綜合性,就是在練習中要注意體現知識間的聯繫,實現新舊知識的溝通,形成知識系統,培養學生能力。如:在學習“比”的知識後,把有關“倍”、“分率”、“百分率”、“比”這些不同類的概念和應用題結合在一起,編成題組進行綜合練習。可使學生大大地減少不必要的機械記憶,有助於學生建立合理的整體知識結構。一題多變,同中求異運用比較法,不僅可教給學生思維方法,而且在比較中可發展學生的思維力。這樣設計還照顧到“好、中、差”三類學生,面向大多數,前面題目差生可以接受,學有興趣,後面題目可培養優生的思維廣闊性,促使學生髮展思維開發智能,從而全面提高素質。趣味性,就是在設計練習時,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解題情境,選擇靈活生動的習題,引發學生解題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在解題中品嚐學習樂趣。這樣學生變被動學習為樂於學習,就不會覺得學習是個負擔。

數學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綜合素質。這是需要從兒童時期加以培養的。國小階段兒童的數學素質包含運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數學思考方法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力的核心是思維。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發展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使之具備一定的學習數學的綜合素質,這是21世紀現代化教育的方向。

篇二十五:教學經驗總結

光陰似箭,任職以來我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職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實踐,我掌握到一些教學方法,讓我的教學工作開展事半功倍。現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用討論——講解的授課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讓學生學會用手、用腦去學習。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以前上課也用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但對於所帶畢業班在複習備考期間,堂上教學主要是以講練為主,就沒有使用這一方式,另外,複習期間學生的學習量加大,精神天天處於一種高度緊張之中,因此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在聽了同科組老師的課以及老老師的指點以後,我受到了較大的啟發。於是,我再次運用了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最後答案,然後在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作為小老師上台講解,最後,我再為他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去參與課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的潛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我發現討論——講解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1、以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刺激和較長時間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調動了思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

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戰勝了被動、依賴、害羞的心理,誰都想一展身手,於是不知不覺參與了活動。在整個討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如此一課始終,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學習效果較好。

2、在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並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課的複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於有了出色表現。

因此,我覺得討論——講解這一授課形式可以較好地使學生戰勝學習的心理障礙,激活思維,主動學習,還可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多、更頻繁、更深入地參與語文活動的機會,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營造與培養學生自主創造精神相一致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説一不二,學生對老師唯言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學制度嚴重製約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就要民主化。在教學中,我沒有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何營造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呢?我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

1、創設平等的民主氛圍,消除老師的神祕感和權威性,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

學生可以向我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疑惑,我對於他們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説服,這樣學生就會敢於提出疑問,自信心也會增強許多,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應地提高。

2、倡導平等參與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堂上的教授過程由明到隱,特別是在感受新知識後的問題探究階段,更應該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主動學習,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地體現出來。

3、教法設計儘量做到靈活多樣。

教師通過新鮮的刺激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愉悦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喚起求知的慾望。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於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處處尊重他們,虛心向他們學習,同他們結成親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學伴關係,這樣學生才會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漸入佳境。

總之,我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能力培養勢在必行。我充分利用班主任的優勢,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語文課上,指導學生如何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常把有趣的典故用在語文教學中。實驗表明,綜合課程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的素質具有很大的幫助。除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外,更注重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課餘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出黑板報、出試卷,組織歌詠比賽、演講比賽、小品比賽等,還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對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寓教於樂的同時,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發揮的特長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興趣和愛好,為成為一個各方面均有一定素養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的道路還很漫長,教學的藝術永遠無止境。雖然我在有限的教學生涯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還遠遠不夠,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地繼續探索下去,來尋求更好的教學途徑和有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發展的要求,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奉獻一切。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真組織指導班委會工作,注意培養小幹部的獨立工作能力。我讓班幹部充分發揮作用,正副班長負責班隊課,體育委員負責管理器材,學習委員負責早自修和作業本,讓各班幹部分工負責班級中的事務。雖然他們的工作不一定得力,但是在其工作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工作能力,這種能力將使他們終生受益。我還認真做好優秀學生的評選工作。我由個別學生提名,全班學生舉手通過,評選出來的學生讓學生心悦誠服。除了學校裏要求評選的三個三好生,一個工作積極分子,一個學習積極分子外,我還另外評選一個勞動好和一個紀律好的學生,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鼓勵全體學生努力爭取進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我把學科專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遵循“和諧、興趣、成功”的原則,通過革新教法,豐富教學形式,創設滿足學生“求新、求趣、求美”需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情感體驗,使思想品德得到提煉或昇華。我從心理學、倫理學、美學、教育學的角度鑽研教材,理解各類教材對學生個性、品德以及道德修養的影響,用教材作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學生參與評價是知識獲取的再體現。因此,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參與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給他人評價,不僅讓學生從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做出合理、公正的推理和判斷,而且體現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強了責任心,增進了同學間的相互瞭解,體現了互幫互學的合作精神。

因材施教,發揮所有學生的特長,主動熱情地幫助後進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我對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要求。下等生要求必須學會每篇課文的生字新詞,讀順每篇課文,會做練習中的基本訓練題。不同的學生寫日記的要求也不同,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寫出語言生動形象,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寫通順就夠了。我還要求優生必須做好差生的小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應有所發展。

總之,本人在任職期間,志在抓好教育教學,提高質量,願以畢生的心血努力學習、工作,把自己的才智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最後,就讓我用偉大詩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