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園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學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學習待客禮節,會使用禮貌用語。

2、培養小主人的意識。

3、初步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經驗。

2、與小龍魚幼兒園陳芸老師相互熟悉、交流,看客人朋友的照片,激發幼兒邀請小龍魚幼兒園小一班小朋友來做客的願望。

活動一、電話邀請。

1、設疑:如何邀請?邀請時説些什麼?客人朋友什麼時候來?怎麼來?怎樣打電話?

2、幼兒電話邀請。教師提供小龍魚幼兒園的電話號碼。幼兒通電話。

通話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膽交流。在交流中鼓勵幼兒和小龍魚幼兒園小朋友討論“怎樣才能很快的找到我們的幼兒園?”

活動二、設計路標圖。

1、路標圖上畫些什麼?讓客人朋友很快地找到我們的幼兒園、找到我們的教室?(園標、箭頭、小朋友在走路等)

2、引導幼兒找我們幼兒園的標記。

3、教師指導幼兒畫園標、路標圖。

4、路標圖貼在什麼地方讓客人朋友看得見?

5、幼兒貼路標圖。

活動三、逛超市。

1、激發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客人來,我們怎麼招待客人?我們用什麼來招待客人?

2、逛超市。

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超市裏有什麼?物品放在哪裏?怎麼放的?這樣放能給客人帶來什麼方便?

引導幼兒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東西選好後做什麼?收銀員阿姨是怎麼做的?

活動四、招待客人。

1、師生共同佈置教室。

2、招待客人時説些什麼?怎麼招待客人?除了給客人喝水,吃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讓客人高興?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麼名字?長的什麼樣?(幼兒看客人朋友的照片)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兒相互交流。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熱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表現。

幼兒園教案 篇二

教案反思的寫作內容標準是關注實踐性、現實性、實效性和個體體驗。

主要表現為:

1、反思教科書處理的得

對教科書優點、缺點的教學處理,把握的適切度(包括對教科書中有關內容進行微調、增加、替換、重組等處理的有效性、適切性,課程、教學目標達成的實效性等等)的反思構成了反思教科書處理得失的基本內容。

2、反思教學環節的實效性

反思教學環節設計,既要反思原來設計的成功之處,也要反思不成功的教學案例,尋找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際的差距,促使新課程理念向教學行為方式的轉變。

3、反思教學細節把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反思教學目標的準確性和教學效果的實效性

有效的課堂教學具有很多衡量指標,其中,師生的積極互動、高質量的課堂參與,有效的課堂提問,有效的課堂活動時間,合理的課堂結構,是其核心要素,尋找師生互動的契合點及師生積極參與的方式方法,提高師生參與的質量與效果,強化提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優化課堂活動時間和課堂教學結構,可以有效推動課堂教學走向高質量、高效率。反思教學目標,可以圍繞課堂提問、課堂參與、課堂活動時間、課堂結構、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

5、反思教學得失

(1)反思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接受情況

(2)反思學生在學習中的獨到見解

(3)反思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反應和表現

6、反思教學機智與課堂生成的合理性和再生性

幼兒園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用自己的嗓音進行簡單歌唱《打電話》,並根據圖片和教師的指導,替換部分歌詞。

2、能夠記憶歌詞,感受歌曲節奏。

3、能夠大膽地歌唱,享受並樂於參加集體歌唱活動。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兩個小朋友通話的音頻

2、PPT圖片4張,分別為幼兒園圖片、動物園圖片、遊樂園圖片、家的圖片各一張

3、教師熟練唱好歌曲《打電話》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播放音頻,請回答"他們在幹什麼?"教師提問,"你們平時經常大電話嗎?,你們喜歡打電話嗎?,你們打電話時都是怎麼打招呼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其他小朋友是怎麼打電話的好嗎?"

2、熟悉歌曲並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配合動作表演泛唱歌曲《打電話》一遍,提問幼兒他們在哪裏。

(2)驗證幼兒的答案,再唱一遍,並出示幼兒園PPT圖片。

(3)教師領唱,幼兒跟唱一遍後,教師帶領幼兒加上動作表演,一齊歌唱一遍。

(4)把幼兒分成兩個部分,"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這一部分大家一起合唱,後面一個部分部分幼兒分別唱"喂,喂,喂,你在哪裏呀",後一部分唱"喂,喂,喂,我在幼兒園",然後交換進行。

3、改編歌詞

(1)放映動物園PPT圖片,提問幼兒,"這是哪裏呀?","如果小娃娃在動物園,那他們會怎麼打電話呢?","先聽一聽老師是怎麼唱的。"教師示範後,帶領幼兒歌詞一遍。

(2)出示遊樂園和家的PPT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自己改編歌詞,並大聲歌唱。

4、延伸活動

提問幼兒,"小娃娃還有可能在哪裏呢?"請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改編歌唱。

鼓勵幼兒回家與家人一起歌唱。

幼兒園教案 篇四

教學領域

幼兒園美術

年齡段/班

大班

設計意圖

羅丹説過: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大家都説幼兒是天生的藝術家,一次文藝匯演後,(PPT1)幼兒對蠟染服裝色彩和圖案興趣濃厚,好奇蠟染的花紋是怎麼做出來的?蠟染只有藍色嗎?於是,展開了關於蠟染的討論和蠟染藝術作品欣賞,伴隨着幼兒高漲的探索熱情,結合本園“天空農場”的自然資源,我設計了自制染料的蠟染課程——《神奇的葉子方巾》。大班的幼兒能主動發起探索活動,出主意、想辦法,教師努力創造機會和條件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與幼兒一起感受、表達和欣賞自然環境與傳統藝術文化中美的事物,讓中國傳統蠟染在“大自然”中彰顯其獨特魅力!

説教材

《綱要》中指出:課程實施的中心環節是因地制宜地創設兒童的興趣、愛好、需要和發展水平將周圍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作為兒童的重要資源環境。為了就地取材,喚醒幼兒對大自然的感知,將本次活動內容及要求有序呈現,我運用談話法這樣情景導入:現在我們就置身於幼兒園的天空農場,讓我們來説一説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有綠綠的葉子……隨着我有意引導,順着我手指的方向,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接着説開了:紅紅的火龍果,還有一個圓圓的西瓜……在説的過程中,重點強調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是為製作染料做好常識準備,更與《綱要》中所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為提高活動效率,更落實這一階段的幼兒會“利用它們的形狀與質地等特點”大膽嘗試的目標,

説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自然材料製作染料,感知大自然的色彩。

2、能用“摘、畫、染”等方法創作葉子方巾,發展初步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重點)

3、感受蠟染的樂趣和藴含的美感,萌發對民間傳統工藝的興趣。

説重點難點

感受蠟染的樂趣和藴含的美感,萌發對民間傳統工藝的興趣。

説教法

我採用的是直觀演示法:首先是畫,用毛筆蘸蠟水、刮一刮,筆尖輕輕描等方法畫出要表達的形狀、紋理等;然後是染,幼兒可以選擇用毛筆點染,也可以摺疊浸染或全部侵染;最後是洗,用水洗掉多餘的蔬果殘渣。三個步驟直觀演示,為後續活動提供經驗支持。

説學法

操作感受、大膽想象,自由創作

説活動過程

1、就地取材、情景導入

情景導入,直奔主題:今天,我們將利用天空農場的這些蔬果和葉子,現場製作染料,再用這些染料來製作一塊神奇的葉子方巾!現在請小朋友們去採摘自己喜歡的蔬果或葉子。

2、製作染料、有序蠟染

孩子們採摘好原材料,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迅速將這些原材料用破壁機加工成各色天然顏料之後,我一邊示範一邊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小朋友們,讓我們將這葉子的形狀畫在這潔白的方巾上。你們看,這筆尖上的顏色是透明的,這是蘸了蜂蠟的筆尖,你可以畫葉子的形狀,還可以畫用葉子的形狀特點組成的你喜歡的圖案,小朋友們在畫時注意要用筆尖來輕輕地描,慢慢地畫,才能讓蜂蠟慢慢融入方巾中。幼兒根據已有的點線面技能經驗,用創新的材料蜂蠟,學習創新的“蠟染”方法,讓幼兒在體驗中探索,在探索中創作自己感興趣並喜歡的葉子方巾。

葉子及由葉子組合的圖案畫好了,我和孩子們將一張張畫好的方巾先摺疊,然後將方巾浸入這各色的天然顏料之中,並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小朋友們!見證奇蹟的時刻到啦!孩子們歡呼着:方巾變色啦!方巾上面的圖案,就是我剛才用毛筆畫上去的我喜歡的葉子的形狀!好奇怪呀,剛才畫在方巾上什麼也看不見,現在就像變魔術一樣出現了……我囑咐孩子們擰乾方巾,並協助他們晾掛在繩子上。看着這一張張自己親手蠟染的葉子方巾,孩子們繪聲繪色地給她們的作品編一個詼諧的或美麗的故事,在小夥伴們之間愉快地分享着那個和葉子方巾有關的故事。

説活動總結

説反思:是啊,這方巾上白色的圖案就是用蘸上蜂蠟的筆尖畫出的痕跡,這沒記的顏色就是蔬果的顏色,原來用大自然中植物的葉子或果實製作的染料既好看,還散發着“大自然”的清香!

《綱要》反覆指出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打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中,我利用大自然的材料,支持幼兒發現、觀察身邊的美好失去。幼兒通過觀察、模仿、操作、分享,用技能遷移的方法把觀察到的葉子進行二次創作,蠟染成葉子方巾,滿足了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直觀地感知我們民間蠟染藝術的神奇之處,在分享自己與欣賞別人的作品中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體驗着創作成功的喜悦!

縱觀整個活動,我遵從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運用多種方法,達成教學目標,讓幼兒從豐富的美術活動中感受到蠟染的魅力!

説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繼續在大自然中尋找美,創造美,如:寫生,拓片等。

幼兒園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嘗試聽指令行動,並能區分三種顏色;

2、樂意參加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青菜地”2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蟲”若干,散放在“青菜”上,紅、黃、綠塑料框各1個,放在菜地裏;雞的家背景圖一幅。

2、小雞頭飾每個幼兒一個,雞媽媽頭飾一個,每人一個盤子。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小雞出蛋殼,引出活動(背景圖:雞的家)

1、雞媽媽帶幼兒在“老母雞”的歌表演下進入活動場地,歌表演結束,雞媽媽説:“雞媽媽我真能幹,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些個蛋寶寶!”幼兒隨即蹲下做蛋寶寶,老師巡視。

2、雞媽媽邊巡視邊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腦袋”(帶幼兒活動頭部)

教師繼續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了翅膀”(帶幼兒活動肩、臂部)

教師繼續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跳出了蛋殼了”(帶幼兒活動腰、腿部)

3、雞媽媽説:“寶寶們,我們一起去學本領吧!”

二、遊戲:小雞捉蟲(青菜地一)

1、老師:‘哇,小雞寶寶,你們看,那時什麼呀?“(青菜娃娃)我們向青菜娃娃問好,幼兒自由跑向“青菜地”,向他們問好!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青菜娃娃身上有許多的蟲。教師:“青菜娃娃身上有許多蟲子,肯定是生病了,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他們呢?”

3、教師:“小雞們,我們一起來幫忙捉蟲子吧!捉蟲時不要擠在一起,每人捉一條,小蟲子的顏色有很多,看清楚自己捉的蟲子是什麼顏色的。(幼兒去捉蟲)和旁邊的小朋友説説,你捉的是什麼顏色的蟲子。引導幼兒發現,自己捉的蟲子應該放在哪個框裏。

4、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去捉蟲,如:“妹妹小朋友捉兩條紅色的蟲、弟弟小朋友捉三條綠色的蟲”等,教師提示幼兒將不同顏色的蟲子放在相應顏色的塑料筐裏。

(青菜地二)

1、教師:“小雞們,真能幹,這麼快就學會了捉蟲的本領。那邊的青菜寶寶也生病了,我們去幫助它們吧。

2、幼兒們自由捉蟲,將自己捉的蟲子放在自己的盤子裏。提醒幼兒捉蟲時不要擠在一起。

3、聽教師口令吃蟲子。

三、小雞悠閒散步

1、教師:“小雞真能幹,做了一件大好事,幫助蔬菜娃娃把所有的害蟲都捉完了,真開心,讓我們一起去散步吧!”

2、老師放音樂磁帶,雞媽媽帶着小雞一起喝水、撫毛、走路、曬曬太陽,走回教室,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會按歌詞的內容及歌曲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學唱遊戲歌曲《種葫蘆》。

2、遊戲用的小葫蘆籽(可用一個小巧的玩具代替)。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小朋友,你們喜歡看《葫蘆娃》的動畫片嗎?(喜歡)葫蘆娃是誰種的?(老爺爺)你們喜不喜歡種葫蘆娃啊?(喜歡)今天咱們一起來玩種葫蘆的遊戲吧。(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與規則。

2、幼兒圍坐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猜葫蘆的人,背對大家,一名幼兒扮種葫蘆的人,在圈內站好。

3、遊戲開始,音樂響起,種葫蘆的人手拿葫蘆籽邊和大家一起唱,(其餘幼兒拍手唱)邊有節奏地在每個小朋友的手上點一下,其中要找適當的機會把“葫蘆籽”放入一名幼兒手中,收到“葫蘆籽”的幼兒要展示一下,以便大家看清楚。

4、歌曲結束,樂曲開始,猜葫蘆的小朋友聽音樂尋找“葫蘆籽”,幼兒離“籽”遠,音樂強,反之,則音樂聲音弱。以音樂強弱進行判斷,猜對為勝。遊戲反覆進行。

5、增加遊戲難度,請小朋友邊走邊拍手唱歌,歌曲停則把葫蘆籽藏好,請幼兒來猜。遊戲反覆進行。

6、繼續加大遊戲難度,請小朋友邊走邊拍手唱歌,歌曲停則擺一個自己喜歡的造型,請幼兒來猜。遊戲反覆進行。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種葫蘆累不累啊?咱們隨音樂一起放鬆一下吧。音樂響起,師幼一起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教案 篇七

設計意圖

這一學期,我觀察到本班幼兒在休息時,課間孩子們總喜歡摸摸黑板上的磁鐵,很好奇它為什麼能吸在黑板上。雖然部分孩子知道“磁鐵能吸鐵”,但事實上,中班的孩子對“鐵製品”並不熟悉,為此,我決定先豐富孩子對物質屬性的認知,並從生活中尋找鐵製品。然後讓孩子們自己通過對各種實驗材料動手操作、討論,探索答案,將以往零散的經驗形成正確的科學結論,瞭解磁鐵的特性。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説教材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中班上學期科學探究領域,課程中提出,為幼兒提供磁鐵和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以及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使幼兒自由探索,並嘗試用磁鐵對物品進行分類。在《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説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遵循《綱要》精神,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原則。我有意識地創設環節,引導幼兒相互協商,互相合作,共同探索,互相討論在探索中的發現,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感知磁鐵吸鐵的現象,知道磁鐵具有吸鐵的特性。

2、能力目標;能夠大膽地用語言表達探索的結果。

3、情感目標:激發幼兒敢於動手探究的興趣,萌發對科學實驗活動的樂趣

説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結合《鋼要》和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我將“感知磁鐵吸鐵的現象,知道磁鐵具有吸鐵的特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充分地感知、探究磁鐵吸鐵的現象,引發孩子探究磁鐵的興趣。

活動難點:

通過操作探索,發現磁鐵的特性,並運用言語的方式表述探究的結果。

説教法

幼兒天生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好奇心是培養科學興趣最好的心理基礎。這節課通過“神奇的手套”這個魔術激趣,導入課題,接着讓學生認識磁鐵,讓幼兒親自動手實驗、在玩中求知,探究磁鐵的性質。在自由探索過程中,進一步驗證實驗結論,提高學習能力。最後順勢拓展聯繫實際,延伸問題。激發起幼兒對科學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知識,逐步形成對科學的興趣和探求的願望。

1、設疑猜想法。有目的地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2、情境創設法。為幼兒創設幫磁鐵寶寶找朋友的情境,讓每個幼兒都能在真實的情境中積極投人到探究活動中去,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3、觀察指導法。針對幼兒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採取隨機指導,適

當調控活動的進程與節奏。

説學法

根據《綱要》,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作啟發式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增強自身的科學素養。

所以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在與環境、材料、

教師、同伴的交互作用中,去發現、思考、感知、表達;在探究過程中驚異

科學,在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驗。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主要有:

1、操作體驗法。幼兒科學知識的獲得是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幼兒的學習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來積累經驗。因此,為了加探幼兒對磁鐵特性的了,我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親歷探究的過程中感知和體驗。

2、表達交流法。引導幼兒圍繞“能被磁鐵吸住和不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這一問題進行表達交流,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滿足幼兒想説、敢説的願望,以達到分享知識經驗的目的。

説活動過程

《綱要》中提出:我們的教育應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在探索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次活動我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一、師玩魔術“神奇的手套”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索欲。

教師通過“神奇的手套”的魔術,將盤子中將小鐵球吸到手上,從而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出藏在教師手套中的磁鐵。

接着為每位幼兒介紹磁鐵,讓他們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磁鐵的外形特點。

這一環節,把知識融入遊戲,讓孩子們在玩兒中學會探索和發現。

二、實驗部分

實驗一:

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分類。通過第一個環節,相信幼兒已對磁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迫不及待地要去探索它的奧祕。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為每位幼兒準備了操作材料,讓他們自主地去探索和發現。

1、磁鐵還能把什麼物體吸起來呢?你面前有很多材料,你自己動手試一試吧!

幼兒一邊動手實踐,一邊和同伴能交流。

2、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嘗試給玩具筐裏的物體分類。每組發放兩個分類盒,按照盒上的圖案投放物體,被磁鐵吸起的放一個區域裏,不能吸起的放另一個區域裏。

幼兒在自由探索中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的,還需要教師把他們獲取的經驗進行整理。

師幼交流經驗

(1)幼兒相互交流。讓幼兒和同伴説説自己的發現。

(2)師幼共同交流、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現:哪些東西是磁鐵寶寶的好朋友,能被磁鐵吸住。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

(3)教師小結:因此磁鐵能吸住鐵製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

科學領域教育的方法:一方面強調幼兒親自動手,通過觀察、實踐等方法認識自然、探索自然;另一方面也強調教師的介紹和引導,通過展示、討論、遊戲等方法向幼兒介紹有關信息,幫助幼兒豐富、總結他們的科學知識。

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自由發言,充分説出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最後得出結論:磁鐵願意和鐵製品做朋友,會吸鐵製品,平時,我們也叫它吸鐵石。因此磁鐵能吸住鐵製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活動目標的大部分在此環節完成。在這裏,幼兒不僅參與了自主探索,還嘗試了分類,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經驗交流,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這也正符合《綱要》精神: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幼兒的學習中只充當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4實驗二、自由操作

幼兒在《找朋友》樂曲伴奏下,拿磁鐵在活動室內找一找哪些物品能被吸引,一邊找,一邊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以鞏固對磁鐵特性的認識。

5實驗三、提供問題情境,擴展幼兒經驗

通過視頻情景介紹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請幼兒幫忙解決

(1)工人張師傅的鐵釘掉進沙坑裏,請小朋友幫忙把釘子撿出來並且不會扎傷手。

(2)周老師的曲別針不小心掉到玩具框裏,請小朋友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把他們挑出來。

(3)小一班的小弟弟的玩具車不小心掉到了魚缸裏,有什麼方法可以不弄濕袖子把小汽車撈出來。

通過幼兒實踐活動,解決生活中一些問題。這個環節讓幼兒學會把已有知識靈活運用,遇到問題積極想辦法解決。

磁鐵是幼兒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磁鐵能夠吸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青睞。在這次科學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玩一玩、説一説、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鐵能吸住鐵製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鐵石。孩子們在自主的動手操作探尋中,發現了有趣的自然科學現象,在集體的相互交流中,滿足了幼兒積極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很好地調動了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增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這也達到了我們“支持探索”的出發點和歸宿。

優點:

本次活動五大領域中其他領域相融合

1、數學領域:幼兒在實踐操作中嘗試給物品分類。

2、語言領域:幼兒在探索中相互交流,語言能力得到了很好發展。

3、社會領域:會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本次活動所用操作材料的投放,為了使每位幼兒都能夠動手操作,我準備了平時比較常見的操作材料,同時,針對中班幼兒比較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這一特徵,活動中,操作材料是一步步分層次投放。這樣,不僅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還能激發他們不斷探索的興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缺點:

活動中,在水中取物這個環節,幼兒總是不能把小剪刀吸上來,總是需要老師的幫忙。

措施:可以讓幼兒多嘗試其他的磁鐵試一試,例如用魔術小戒指試一下,或者用磁鐵連在一起試一試。

説活動延伸

發現生活中磁鐵的應用

既然磁鐵這麼厲害,有這麼多的好朋友,那請你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看到磁鐵應用在哪了嗎?教師可提供一些含有磁鐵的實物。

幼兒園教案 篇八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得到的寵愛太多,所以缺乏關愛他人的意識。媽媽是最疼愛最關愛自己的人,也是最值得感恩的人,為此我設計了這節“漂亮媽媽”。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掌握人物的主要特徵,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媽媽的外貌特徵。

2、掌握人物的基本結構及畫法。

活動準備

若干小朋友媽媽的照片、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以《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引入主題,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2、出示小朋友媽媽的照片讓幼兒觀察,並讓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媽媽。

3、教師講解示範繪畫自己的媽媽,強調要畫出媽媽的外貌特徵及一些繪畫的注意事項。

4、幼兒繪畫,老師巡迴指導。

5、點評幼兒作品,鼓勵畫得好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