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美術教案(共11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1篇《高中美術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中美術教案》相關的範文。

高中美術教案(共11篇)

篇1:高中美術教案

教學目的

1、瞭解中國古代大型雕塑的遺存。

2、瞭解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內容:地上紀念性雕塑、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從中體會紀念性大型雕塑與小型架上雕塑之間不同的藝術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對典型作品的藝術分析,啟發學生理解大型廣場雕塑與室內小型雕塑的不同特點;理解不同材質的作品對雕塑語言的不同運用。

2、古代隨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靈魂觀念對後世仍有影響,現在社會上仍有以紙人、冥幣等隨葬的封建迷信活動,啟發學生對此有批判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唐三彩屬於什麼?兵馬俑你瞭解多少?

二、新課

1、20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雕塑有什麼樣的重大高中化學試卷網發現?

欣賞視頻:三星堆

2、討論: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幾部分?兵馬俑有什麼樣的特點?

你最喜歡哪件作品?

重點:擊鼓説唱俑:東漢時期,陶俑繼續流行於中原和關中一帶,造型較西漢時期更為生動。洛陽東漢墓中多出土各種庖廚、侍僕和樂舞百戲俑,特別是樂舞百戲俑,形體較小,但是姿態傳神,舞姿優美,是生動的古代雕塑藝術精品。形象極為生動。

總結:地上紀念性雕塑高一物理教案、墓室內隨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與藝術成就

三、佈置課外思考:

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幾部分?它們和現實生活有什麼聯繫?

篇2:高中美術教案

一、教材分析<我喜愛的書>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類型課。把書封設計的學習與裝飾學生自己喜愛的書結合,通過設計自己喜愛書籍的封面《我喜愛的書》,掌握書籍封面設計的基本技巧,培養其設計意識。

編者沒有沿襲傳統的以具象圖形為主的設計形式,而是強化了藉助文字圖形這個相對抽象的設計元素進行書籍封面設計的思路,突出以文字組合、變化、構成為主的設計方式。更多以文字造型、大小變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組合圖形等方面來考慮設計,試圖把文字作為一種獨立的視覺圖形進行設計處理,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封面設計的一般性規律及表現要領。

這種設計元素的單純化、抽象化處理,可以促使學生更易於接受與掌握封面設計的規律性知識。在學習封面設計的同時,本課側重於提高學生字體設計的能力。

教材以學生作市場調查的圖片導入,讓學生到書店選購書籍、觀摩書籍封面,並將自己喜愛的書籍封面介紹給大家。通過調查、交流豐富學生對書籍封面的認識,在交流不同表現形式的書封設計資料的同時,教材提供了相關圖例,使學生討論時根據類別有所對照。教材還提供了書籍封面的展開圖片,使學生了解到完整的書封設計是封面、書脊、封底的統一設計,在設計時要認真綜合考慮。

文字的主次、疏密、虛實關係,以及文字的其他各種設計處理都直接關係到整個設計的效果,分析時應加以強調。教材對文字的版式組織布局也給予了重點關注。

把學習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採用對稱或均衡的佈局形式設計書籍封面,其二是利用非均衡的佈局形式設計具有個性的書籍封面,並提示可設計系列書封,教材提供了相對應的圖例,p3下圖還對圖例進行了簡要分析,使學生獲得更多信息。教材主體部分提供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關照片,對設計製作時運用的材料、手法給予一定提示,用作學生參考。

教材設置的“活動一”是一個為其後續活動開展設置的教學準備活動,教師應當在課前提示學生更為明確的活動要求與方法引導,幫助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獲得書籍封面設計優劣與市場銷售狀況之間某種內在聯繫的調查結果。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書籍封面對於書籍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

考慮到封面設計均衡與否不宜成為前後兩個活動最為重要的區分點,教材“活動二”與“活動三”的設置在實際教學中或許會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難。因為兩種版式佈局都屬於同一知識層面,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沒有知識側重與難度上的明顯變化,如果調整為“活動一”側重封面版式形式美的學習,“活動二”注重形式與內容有機結合的封面設計,則更能體現教學的梯度和活動之間的內在邏輯與知識昇華,也更易於明確兩個活動的不同教學側重點。

“評價建議”一欄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評價,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實際狀況靈活設計,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資料庫”中對“封面設計”給予瞭解釋,同時提供一些印刷字體資料,給學生設計帶來幫助。如果能有一些作為圖形處理的字體設計,或許更能體現對教材主體的支持與呼應。

“學習大空間”中針對封面設計的一些相關知識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書籍裝訂的形式。並提供特殊效果的書籍封面設計圖片,開闊了學生視野。

在現代設計中,許多的招貼設計比書籍封面設計更多運用了把文字作為圖形設計的表現方法。如果能夠在此展示幾件此類作品,進行提示,不但可以直接拓展學生的設計思路,開闊學生學習視野,還可以為課堂教學引入新的教學資源指明方向。

二、教學目標

能夠在調查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重要性的認識。

能夠初步掌握書籍封面版式設計的要求與方法。

能夠把文字圖形作為一種獨立的設計元素,設計自己喜愛書籍的封面。

三、教學選擇

如果學校硬件條件允許,“活動二”可以設為藉助電腦,直接利用已有印刷字體作為主體設計元素,嘗試書籍封面版式的設計。

文字設計中所指的文字應當包括漢字、外文字母及各種數字、字符等語言符號。教學中可以從漢字設計入手,也可從外文字母設計入手,甚至也可從阿拉伯數字或者數學、物理、化學等公式符號設計入手。

學生如果附近沒有書店進行市場調查,可以新學期發的各種書籍在同學之間進行調查瞭解,收集大家對不同教科書封面設計的喜好程度的意見,並通過簡單列表的方式發現大家喜好的緣由。

四、教學建議

請在以下幾個方面填寫你認可書籍封面設計的理由。

在此基礎上,同學之間可以嘗試初步總結大家普遍喜好的書籍封面在設計上有何特點。思考為何獲得大家認可的理由。

教學內容中有字體的多種因素的處理問題,建議利用電腦課件展示一些變化的效果,會給學生更多信息與視覺衝擊。

教學過程可靈活把握,例如:

1、市場調查――交流討論――注重版式形式美的設計――形式與內容統一的設計;

2、市場調查――交流討論――字體設計――書封設計(任選佈局形式)――系列書封設計。

教學情境設置可有多種思考,例如教師可建議學生將自己最喜愛的書送給好朋友或捐給希望工程,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建議不必要求學生在書寫美術字上面下功夫,通過方塊替代文字在封面設計中的基本變化特點,引導學生更多關注文字在版式設計中的處理技巧。

第二課時的教學引導及練習要求都務必突出形式與內容的內在聯繫,因為文字設計與圖形設計一樣,同樣可以表達書籍的主題與情感。

在整個單元教學的學生作業完成後,教師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供一個適當的展示機會將十分有利於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進行作品展示,將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競爭意識的有效教學手段。

由於一般常見的封面都是以圖形為主的設計,教師在“活動三”的展示介紹中引導學生對比書籍原有封面設計來介紹自己重新設計後封面的特點,有利於學生鞏固、昇華藉助文字圖形設計封面的方法,深刻理解封面設計中各種設計元素的運用技巧。

篇3:高中美術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術鑑賞第六課《宛自天開――古代園林》。園林是單體建築的環境,又包括在廣義的建築範疇之中,可謂建築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因為園林的創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動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橋、石級等建築小品,並且相對於建築而言可以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發揮創造,因而創作手法極為豐富、靈活,往往營造出獨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藝術氣氛和效果。因此,在這

裏極有必要將古今中外優秀的園林藝術介紹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提高審美品位,感受園林藝術“巧奪天工”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們能夠深切領會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拓寬眼界,兼容幷蓄,領略外國造園藝術的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繼承並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情懷,增強學生保護文物、文化遺產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皇家園林,建立對園林藝術概貌的認識,培養初步的鑑賞能力。通過課文圖版提供的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典型實例,瞭解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主要特點。難點:對於建築藝術的欣賞,最好是實地參觀,但僅憑課堂所提供的一些圖片,難以是學生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學時應當克服這些困難,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效果。

四、設計思想:

在新課程標準探究性、實踐性、體驗性等原則的指導下,這節課通過對於園林的圖片展示以及視屏解説,激發學生對古代園林的濃厚興趣;通過多媒體的播放,讓學生對古代園林的鑑賞能力有所提高;通過視頻學習,瞭解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看教材自學、分組討論,探究實踐等多元學習方式的運用,發展和提升學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圖片、錄象資料、多媒體課件六、教學過程:播放一段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宣傳片,吸引學生興趣,再引入中國古代園林。

在中國建築體系中,園林建築是綜合性最強藝術性最高的一個門類,它綜合了建築、園藝、美術、音樂、文學、生態學等學科,兼有欣賞性和實用性。凝結了中國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突出地抒發了中華民族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中國園林藝術在世界園林建築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是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一,它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和巨大的影響力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1)大家覺得園林是什麼樣的呢?

2)建造園林的必要因素有哪些呢?

3)我過園林有哪些類型呢?

4)古人造園的目的是什麼?又反映出古人怎樣的人生觀和自然觀呢?

5)我國園林主要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園林最早見於史籍記載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的靈囿(“囿”是中國古代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遊樂的一種園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隨着社會的進步,中國園林逐漸形成獨特的民族形式,自成體系。它的主要特點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地結合起來,創造了獨樹一幟的自然山水式園林。由於文人蔘予園林的建設,中國古代的園林充滿了文人氣息和詩情畫意。“詩情畫意”是中國園林的精髓,也是造園藝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為達到這一目的。造園藝術家常利用古人詩文與造景的結合。

篇4:高中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主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源流,瞭解彩陶、青銅品、兵馬俑的基本知識和審美特點。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課題

提問:1)讓學生思考早期人類的生存方式?使用的用具?

2)陶器的出現意味着什麼?(形成過程)

三、彩陶、青銅器紋樣的特點,及其中藴含意義:

1、反映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2、圖案規律?元素來源?

3、圖案意義?(學生揣測,開發想象)

手法:寫實與誇張、具象與抽象

意義:氏族圖騰;神靈;藝術裝飾

青銅欣賞(商周):

1、提問有哪些主要紋飾?

2、給同學們什麼樣的感覺?

1)主要紋樣有獸面紡、鳥紋、紡等

2)神祕、獰厲的美感,威嚴莊重,雄偉華麗

秦始皇陵兵馬俑:

1、同學們是否去看過?談談特點、感受,讓同學們一起分享。

2、風格?(高度寫實,觀看多媒體圖片)

四、學習活動

1、欣賞彩陶、青銅、兵馬俑,試學習原始人類畫紋飾。

2、同學們扮演兵馬俑中的動態、神態及組合。

五、小結下課

提問:同學們學習了什麼?

篇5:高中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的人文知識,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2.技能目標: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徵,運用剪紙的方法完成作品。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學過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標:豐富視覺和觸覺的審美經驗,獲得對美術的持久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自悟生肖動物外形的重要性。

難點: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徵,剪紙作品生動美觀。

三、教學準備:

1.課前收集有關十二生肖的圖片、玩具、剪紙等;

2.彩色紙、剪刀、刻刀、膠棒、範作、生肖樂園的背景圖。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知識鋪墊。

1.師:我這裏有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聽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為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間世代相傳。有關十二生肖的故事和傳説有很多;有關十二生肖的各種藝術品也有很多。

2.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十二生肖的知識,知道了十二生肖的選用和排列是根據每天動物活動的時間確定的。(大屏幕出示相關圖片)還知道了能根據十二生肖計算人的年齡。(請大家看課本,找找自己的生肖屬性,在自己的出生年份上打上對勾。)另外我們還嘗試着用彩泥製作了十二生肖動物。請大家欣賞我們班部分學生的彩泥作品。你覺得這些彩泥作品怎麼樣?(很可愛,很漂亮,突出了動物的特徵。)這些作品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請小作者説説。(我先用大塊的泥捏身體,再用小塊的其它顏色的泥做眼睛,腿等部位。)這些作品運用了哪些表現方法?(誇張和擬人)

3.板書並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製作十二生肖剪紙。誇張和擬人的手法也將運用於剪紙製作之中。

4.師:什麼叫做剪紙呢?就是在彩色紙上用刀或者剪子剪刻出人呀、花鳥呀、各種動物呀等藝術形象。

(二)、學法指導,技法鋪墊。

1.欣賞教師作品,自悟剪紙方法。

師:今年是牛年,老師剪了一幅牛的剪紙。請大家欣賞。(師出示示範作品)誰來説説老師的剪紙作品怎麼樣?(很精緻!跟真的很相像!)那麼老師是怎麼製作的呢?(我想老師應該先畫出牛的圖畫來,然後用小刀刻出牛身上的花紋,再用剪子剪出牛的外形。)

2.剪紙技法點擊,掌握剪紙技法。

師:對了,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剪紙的技法和步驟。(邊出示示範作品步驟圖邊講解。)首先第一步是畫,在彩色紙的背面畫出生肖動物的外形。第二步是刻,刻出生肖動物身上的花紋。花紋大致可以分成兩種類型:一是表現生肖動物身體器官的特徵的花紋;如:眼、耳、鼻、嘴、腿、羽毛等;二是裝飾性花紋,有月牙形、鋸齒形、風車形、銅錢形等各種形狀的花紋。第三步是剪,用剪刀沿着動物的外輪廓線剪出動物的外形。

3.看剪影猜動物,明確剪紙要領。

師:在製作剪紙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怎麼樣?請看大屏幕,老師帶來了一些動物朋友,你們猜猜看,他們是誰?(學生猜動物,然後説説你是根據什麼特徵猜出來的。)

師:做了這個遊戲之後,你們又有什麼啟示沒有呢?(我們畫生肖動物的時候,一定要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徵。比如説強壯的牛;威風的老虎;瘦小的猴子;肥胖的豬等等……)

師:對,剪紙最重要的環節是畫。畫生肖動物的要領是要抓住他們的外形特徵,進行誇張,大的更大,長的更長,強壯的更強壯,瘦小的更瘦小,這樣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另外我們還可以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讓我們的生肖作品更可愛,更生動美觀。

4.拓展剪紙內容,弄懂剪紙意藴。

師:除了在動物身上剪一些花紋之外,我們還可以添加一些花草、人物、文字等與之相關的一些東西。如,這幅作品。(出示對牛示範圖)當然了,我們今天的作業不要做得那麼複雜,我們只要剪出簡單的有創意的作品來就可以。請看作業要求:

1.運用寫實、誇張、擬人等方法制作你喜歡的十二生肖剪紙動物。

2.注意使用剪刀要小心,要乾脆利落。

3.邊角材料不要隨處亂扔,保持教室裏環境衞生。作品完成之後,每個小組先要進行自評,評選標準是:1.動物特徵突出。2.作品富有創意。3.剪刻刀法熟練。

(三)學生實踐,教師輔導。

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教師着重從畫法和剪法上去指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讓他們的作品最終達到完美。同時提學生正確使用剪刀,保持教室環境衞生。

(四)評價展示,體驗樂趣。

1.佈置生肖樂園將學生的剪紙作品張貼展示。

2.組織學生進行互評:生肖樂園裏的剪紙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哪些作品還有些不足之處,可以怎樣改進?

(五)總結課堂,課後延伸。

1.師:在今天這節課上,你們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和感受呢?

2.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課後作業。1.詢問父母或者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生肖屬性,在十二生肖圖表上圈出他們的出生年代。

2.收集有關十二生肖的郵票、藝術品,學做小小收藏家。

3.預習下節課的內容,做好上課準備。

篇6:高中美術教案

一、國小美術

1.剪紙

2.欣賞課,能區分油畫,國畫,雕塑,照片的特點,四幅畫的描繪形象,價值觀的取向。

3.低年級的漫畫欣賞課

4.生活日用品的聯想

5.玩玩水粉畫

要求:讓學生了解水粉工具及特點,認識三原色以及三間色,水粉線條的粗細,水粉的厚薄特點,畫紙繪或板繪。

6.低年齡段瞭解線條紋樣。

要求:為衣服畫上條紋的紋樣。粗細深淺。

7.《畫中畫》

8.我們身邊的線條

要求:組織學生尋找生活中不同的線條;合理示範,不同線條所表達的不同情感;一些範畫,羅冠中的春如風。

9.認識交通標誌,低年級。

要求:製作頭飾,步驟也要寫。

10.小園藝師

11.陰刻與陽刻

12.給您提個醒,手工設計警示牌現場有道具

13.《記憶大比拼》

14.交通標識

要求:(1)認識並瞭解交通標誌的含義。(2)設計並製作交通標誌。

15.巨匠童心鑑賞齊白石畫作

二、國中美術

1.我喜歡的動漫形象

2.希施金的造船林

3.《靜物》,要求用靜物改畫的方法讓學生畫一副靜物圖。

4.達利油畫:永恆的記憶

5.現代環境藝術設計

6.瞭解紋樣

7.狼牙山五壯士

8.水墨中國畫

三、高中美術

1.《卡通畫》

要求:試講十分鐘示範方法過程

2.近代雕塑斷臂維納斯

答辯題目:教學重難點是什麼?你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是什麼?

3.寫實主義雕塑

篇7:高中美術教案

主講人:

一、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讓學生初步瞭解京劇臉譜設計中的經典造型、色彩、譜式、特殊圖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瞭解京劇臉譜設計中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培養學生對京劇臉譜藝術的欣賞能力。

2。實踐目標:學習京劇臉譜的設計步驟,根據所講解的內容為身邊的親朋好友設計一幅京劇臉譜。

3。情感目標:通過對京劇臉譜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培養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1。教學內容:學習京劇臉譜中經典造型、色彩、譜式、特殊圖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為同學朋友設計一幅京劇臉譜。

2。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藝術的認識和熱愛。

3。教學難點:使學生獨立創作一幅京劇臉譜,設計內容要豐富,線條要流暢。

三、教具學具

1。教具:京劇臉譜模型、設計作品、ppt課件、音頻、視頻等。

2。學具:紙、鉛筆、橡皮。

四、教學方法

觀察理解法、分析比較法、指導製作法、多媒體演示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頻《京劇臉譜》,指出音頻中“藍色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這幾句歌詞,引出本節課題。

(二)講授新課

1。臉譜的起源

2。京劇臉譜的經典造型

千人一面:從字面意義上理解,一千種人來演這種角色,他們的粧容都差不多。只是先在自己的臉上塗白,然後畫點胭脂上去就可以了,非常簡單的一種化粧技術,這種化粧叫作“俊扮”。

白色豆腐塊:它所指的是我們京劇裏面的丑角。丑角是一種喜劇角色,它為了增加喜劇的氣氛,所以特意在鼻樑的位置摸了一塊白色,這種化粧的技法可以稱之為“小花旦”。

心靈的畫面:臉上畫了很多的油彩,很多不同的顏色,就像一張大花臉。“淨”俗稱花臉,是以各種色彩勾勒出的圖案為特點的臉譜。

3。京劇臉譜的色彩

白臉:奸詐多疑——曹操紅臉,忠勇、忠義——關羽

黑臉,嚴肅,不苟言笑——張飛、包拯藍色:剛直,嫉惡如仇——單雄信黃色:彪悍,殘暴——宇文成都綠臉:勇猛,莽撞——程咬金

4。京劇臉譜的譜式

整臉:一種顏色為主色,以誇張膚色,再勾畫出眉眼鼻口和細緻的面部肌肉

篇8:高中美術教案

第一課學些美術鑑賞知識

一、教材分析:《學些美術鑑賞知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的第一課。作為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美術鑑賞課程要重在幫助學生學會欣賞、鑑別與評價中外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其藝術鑑賞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場。

(1)通過教學,幫助學生了解美術的範圍、性質,美術各門類的特點和中外美術發展的大體脈絡。

(2)幫助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基本方法,通過對具體作品的典型分析,以點帶面,觸類旁通,儘量做到每課教學能使學生了解相關的美術觀點、美術規律。重在理解、貫通,養成獨立分析能力,而不在於記住個別結論。

(3)學生利用當地文化資源、美術現象,結合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包括作著錄、繪示意圖、做統計、調查報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

第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概略地瞭解美術是什麼,包括哪些主要的門類,懂得進行美術鑑賞應具備哪些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受到審美教育。

二、學生分析:大部分同學國中根本沒上過美術課,對美術課早已麻木,失去興趣。不瞭解其對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個人素質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經典繪畫直觀的形象和藴涵的豐富哲理會影響人的一生。

三、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美術範疇,建立“大美術”觀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了解美術鑑賞的基本方法,並能初步應用該方法進行鑑賞練習。情感目標: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學習美術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培養學習興趣,掌握鑑賞方法

五、教學難點:應用該方法進行練習。

六、教學方法:激趣法、多媒體教學法、講解法、討論法

七、教學過程:(課件展示)

1、導入

生活中,美術無處不在,影響中方方面面。請欣賞廣告片《K-BOXING》和《夜宴》預告片提問:片中出現了幾幅藝術品,有什麼作用?

2、新授

美術的範疇

板書繪畫工藝

美術雕塑書法

建築篆刻

各種類型課件出示一作品,請學生辨析。

3、瞭解美術史、美術理論的基本知識。

小組討論:

學生簡單表述,結合圖例

美術鑑賞的方法

對不同作品進行比較研究(板書)

4、學生自學過程,進行簡單練習。

選擇一插圖作品進行鑑賞,強調個性。(教學難點,對學生任何淺顯觀點教師都應以鼓勵為主)

小結

美術鑑賞的過程是能提高個人審美能力,在鑑賞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質,為了更好鑑賞必須掌握美術史、美術理論的基本知識,它的方法一般為對不同作品進行比較研究。

5、佈置作業

書後練習

篇9:高中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20世紀中國雕塑發展的特點,由於西方雕塑的引入,對傳統雕塑經驗的研究與繼承。

2、從城市大型雕塑的興起,瞭解大型紀念性雕塑的藝術語言特點。

3、通過對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瞭解雕塑對不同材質的運用和表現手法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結合具體作品分析大型雕塑與架上雕塑不同的藝術語言特點。

2、結合實際,對當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題、表現特點,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係組織討論,以加深對大型雕塑特點的瞭解。

課型:新授,鑑賞。

教法:講解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法:聽、看、想、講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家鄉有哪些雕塑?你在哪見到有雕塑?他們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二、新課:

1、初步瞭解20世紀中國雕塑發展的過程和特點:

原因:傳統雕塑發展的斷裂,西方雕塑觀念和表現技法的引入。

2、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題、創作方式和藝術經驗。

3、鑑賞:大型泥塑《收租院》

播放圖片投影,引導討論,為什麼説《收租院》是中西雕塑技法結合的成功試驗?

小結:雕塑家將西洋雕塑技巧與中國民間傳統泥塑的技巧融而為一,生動、深刻地塑造出如此眾多不同身份、年齡和個性的形象,可謂中國現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創舉。羣像與收租環境渾然一體,收租情節與人物心理刻畫驚心動魄,集中地再現出封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壓迫,迫使他們走向反抗道路的歷史事實。在這組作品中,寫實風格和泥土材料的運用頗為恰當,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

4、架上雕塑

你最喜歡哪個雕塑?它有什麼雕塑語言特點及吸引你的地方?

瞭解王合內(1912年—20xx年)(女),原籍法國。1955年加入中國國籍。1929年入法國尼斯國立學校專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雕塑系深造。1937年在巴黎與中國留學生王臨乙結婚後來華定居,抗戰時期,顛沛流離於江西、湖南、雲南、四川等地。抗戰勝利後定居北平,任教於北師大,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擅長動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機場廣場雕塑《中國人民歡迎您》、《小鹿》、《小馬》、《貓》等。

5、城市雕塑創作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興起、意義、成就與問題。

師引導學生交流,在指名發言。

三、小結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題、創作方式和藝術經驗。

大型泥塑《收租院》對中西雕塑技法結合的試驗。

四、佈置課外思考

篇10:高中美術教案

一、教學內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模塊:《美術鑑賞》第二單元第4課《人間生活》(中國部分)

教材內容:

結合上節美術課《心靈的慰藉》的教學使得學生懂得了佛教藝術在中國真正的盛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階段盛行的原因是因為戰亂—“五胡亂華”。人在面臨巨大的災難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為佛教所提出的“無常”觀念去領悟人生中“苦”的真諦。

追根溯源,本課《人間生活》中大量美術作品對現實生活描繪自然是大時代大環境中的人們生活的安定所導致。生活中的“樂”的場景描繪相較於佛教教義對“苦”的領悟在現今高中生的生活經驗中更為容易讓他們理解和把握。

本課教學內容通過地下藝術的畫像磚、畫像石亦或是陶俑對生活場景的描繪,讓學生體會到漢朝墓葬藝術中人們希望把生活中的“樂”繼續帶入到另一個世界;作為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記錄的描繪,在繪畫文本上將生活的“樂”作了進一步的發揮,典型為侍女畫題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等;五代顧閎中描繪韓熙載夜半歌舞狂歡之景的《韓熙載夜宴圖》;另有風俗畫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圖》等。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高二學生基於前幾節課對美術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瞭解,從美術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強調到這堂課進入“人間生活”這一主題,單就繪畫內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態學生能夠更有體會性;但是對於繪畫的形式感而言,本節課中所涉及的多幅敍事性的繪畫文本,多采用長卷形式。學生對於中國所獨有的長卷繪畫形式的陌生;對於古代文人與學生現今閲讀習慣的不同;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從長卷形式的陌生感着手去看世俗的繪畫內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長卷的形式構圖同繪畫內容的散點透視設置的統一。試圖一改學生用慣用的西方的焦點透視去地辨認繪畫人物的敍事性。我認為後者情況---學生習慣性“看圖説話”的方式去“鑑賞”美術作品具有極大的普遍性。這樣的習慣使得學生在鑑賞形式感很強的繪畫作品時帶有極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語”的現象。

三、教學準備:PPT課件;尺幅相仿的白紙長卷等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仕女畫及風俗畫的代表作及代表畫家;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形式和內容的鑑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過程與方法:運用觀察、模擬、交流諸多方法,體會並理解美術作品是如何形式與內容結合創作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世俗內容的繪畫作品文化感的認同及理解;在積極參與的心態中去體驗和深刻地理解美術相關知識點;培養學生對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喜愛;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世俗題材長卷構圖形式

難點:繪畫作品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六、教學時間:1課時

七、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展示《五百強盜成佛》圖片及東漢《笑俑》圖片

讓學生以一個字概括他們的表情分別是什麼?(哭和笑)

這兩種表情説明了什麼樣的心理呢?一個字概括(苦和樂)

教師總結:我們在佛教藝術中去體味苦的真諦,在世俗題材中去回味樂的滋味,同學們有苦有樂才是人間真實的生活。你們每天快樂嗎?你們想不想知道東漢的人為什麼笑的這麼樂嗎?我們來根據畫面內容來找一下有哪些原因。

板書:樂

學習新課:PPT《弋射、收穫畫像磚拓本》

請同學找尋一下東漢時期人們吃什麼?(看圖故有思維: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種的)

板書:吃

教師問:米不僅可以吃PPT《庖廚》還能用來幹什麼呢?

板書:喝

PPT《釀酒場景》

教師問:除了吃喝之外,還有什麼能讓東漢的人這麼快樂嗎?

板書:玩

PPT《盤鼓、疊案、跳丸》

PPT《畫像磚和拓本》

教師總結:我們看到的這些畫叫做“拓本”,我們比較一下原來的畫像磚和拓本,就像圖章一樣,同一個圖章,可以在紙上印出好幾個一樣的圖案。這就是現代人所説的“版畫”的來源。

除了這些以刀為工具創作的畫像磚展示世俗內容外,在畫家的畫筆下有沒有展現世俗內容的作品呢?我們來看看

PPT《虢國夫人遊春圖》張萱—遊玩

PPT《搗練圖》張萱—工作

PPT《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節慶

一開始分別展示,第二部一塊展示(全景展示)

教師問:你們看得清楚嗎?

故意的,你們發覺這三張畫都有一個什麼特徵—很長。

這麼長的畫,你們覺得古人平常會怎麼收藏呢?

板書:“長”-“卷”

教師總結:長卷是中國畫獨有的構圖形式,也是古代達官文人拿在手中把“玩”的繪畫形制。

這是一卷尺幅等同於一般長卷的捲紙,你們誰有興趣把它拿在手上去品讀它呢,去體驗一把古人的如何去把玩手卷的心情。

兩種狀況,從左到右,教師引導--古人閲讀習慣。從右到左,以《韓熙載夜宴圖》為例講述先看到的應該是哪一片斷?

再次學生回答:什麼東西點出了夜宴的主題。

教師總結: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點明主題。(以屏風為間隔的分割作用,屏風及牀的隱私性象徵)

我們今天就以《搗練圖》為例看看長卷的構圖中畫家是如何安排人物來突出宮中貴婦工作場景的。

板書:畫一展開長卷

左手打開它,我們先看到的是什麼?(以古人閲讀習慣來書寫板書)

板書“張萱-宋徽宗-金章宗”—偶像問題—讓學生打開書本,閲讀《搗練圖》下方的句子,設問:“今天在美國波斯頓博物館的這張《搗練圖》是宋畫還是唐畫?”

我們看得出這是唐畫還是宋畫嗎?看不出,那就先看畫面內容是什麼,是宮中貴婦搗練的工作流程圖。

畫面按照工作流程分為幾段呢?--3段

板書:將長卷分為三段。

第一段我們先看到的是哪一位女子呢?

這四位女子在幹什麼呢?給我一個字概括

板書:搗

她們在搗的這個東西叫什麼呢?--練

“練、絹、緞”共性是“絲字旁”,“練”就是用“搗”這一動作將生絲搗成熟絲的第一步工序。

四個女子圍着木槽手握木杵搗練的場景,是一個獨立的畫面,很像我們看西方畫中的一個完整的畫。那是因為畫家張萱在長卷的形制中有兩個視線,一個是瀏覽的視線還在繼續向左前進(中國)。還有一個就是四個女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圖形(西方)?結合旁邊的思考題思考,你能看出來嗎?

教師演示並總結。

PPT第二個畫面,出現兩個半人物?

這個畫面告訴我們第二個工作流程是什麼呢?

一女子坐在毯子上,一女子坐在凳子上,她們在幹什麼呢?

毯子上的女子在絞絲,紅色的披帛和綠色的毯子告訴了我們中國的配色主調是什麼呢?

這樣的配色方式一直都貫穿於整個畫面,第二個女子也是如此。

大家注意,她頭上的梳子—玳瑁。這樣的器物描繪有別於我們對傳統中國畫繪畫題材—梅蘭竹菊。因為這是後人所認為的院畫體系—工筆重彩。後者是文人畫體系—水墨。

板書—絞,縫

還有半個人物—丫環。

板書—丫環的形象來源。

丫鬟的角色設置在構圖中的作用—承上啟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還記得這是一張宋畫麼?我們看不出線條的羸弱來體現時代性,只能在內容上辨認。

丫環手中的扇子:細微展現—指甲蓋大小的宋畫(形式扇面,文人氣質;宋內容蕭瑟,唐內容富貴)

我們順着丫環的指向,將視線轉到了第三段。構圖巧妙,燒爐子中的炭告訴我們第三段的工作流程是什麼呢?

板書:熨

找撞色—桃紅配柳綠,萬綠叢中一點紅。

在緊張的工作場景中,畫家設置了一個極為幽默的角色,她在幹什麼呢?

幽默體現在哪裏?

板書:幾個圓的形象設計

動作模擬—打招呼。

繪畫內容的結束,問:長卷就這麼結束了嗎?-沒有,還有跋尾。專門記錄後人收藏的心情及品評言辭。還可以不斷的添加,教師最後點出長卷形式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性在畫面中的展現。

本課總結:PPT-最後,讓我們以這個生活在唐朝可愛的小孩子打招呼的動作來結束這堂課。希望同學們也能在嚴肅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以一份天真、幽默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本身。

教學反思:

凡是美術類繪畫作品,均離不開內容和形式的問題。在《人間生活》這一課中,我發現絕大部分課文中所舉例的世俗題材的繪畫作品都採用了“長卷”的形式(形制)。所以在課堂展示中我用白紙製作了尺幅相仿的長卷,內容是空白的。我原本設想學生能夠根據古人的閲讀習慣(從右往左)來展開“長卷”白紙。但是在現實課堂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對於先前我用言語提示的思考思路沒有用心,抑或是沒有意識到,倒顯得後來的體驗程序有點來得突如起來的“尷尬”。我想倘若將這一環節,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流程(起牀,吃飯,上學,放學……)以簡單的圖案畫在長卷的形制上,讓學生展開的時候,能夠以繪畫的內容(時間性程序)讓學生自己判斷展開的方式到底正確與否,我反思到這樣的流程設計恐怕在內容上更與學生的生活常態接近,也能在構圖順序上判斷出長卷形式作為中國畫傳統和獨有的構圖方式,在形式中內含了“時間”這一因素,也帶動這一體驗去正確的方式“打開”傳統世俗題材中中的長卷代表作《搗練圖》。

待我欣賞了袁老師的《新實驗》課堂教學中的學生體驗環節,想法創新,和教學內容相合,我想這樣的體驗環節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如何達到既有趣味性又有實效性?品味古畫需要心境的安寧,則不適宜多人蔘與。一個學生抑或逐個體驗為佳,趣味性的體驗,畫面形象的誇張化、兒童畫,讓學生自己在長卷的形式中去構圖,去創作。以一整面教室的白牆為“長卷”畫紙的模擬,讓學生按照從右往左的一般構圖方向去模仿繪畫中人物的位置、動作及言語乃至人物之間的互動,這些都是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老師們的點評:

課堂是不是無需示範

課堂是不是無需老師示範?老師如何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地引導和提升?很多課堂老師不知道怎樣進行演示示範或必要的引導,胡老師通過自己體驗拉動長卷這樣的形式,這樣一件較為靈活的辦法讓學生獲得一些要素性的東西,即古人的閲讀習慣。胡老師把與學生的交流方式教學語言變為了“如果我來做我想這樣做?從而引導學生為什麼這樣做?”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

當然,這堂課似乎還是老師講得太多了,學生參與的東西還是少了點,在師生互動方面還有待于思考。

老師有效示範作品的構圖

課堂條理清晰。老師通過人間生活和的吃喝玩樂來串連整節課內容,分析原先學生不易理解的大量古代繪畫拉近了學習距離,讓學生覺得原來這些繪畫也就描繪了平常不過的生活而已。

注重細節。老師在分析繪畫作品時不忘提示學生理解的知識點,如《搗練圖》中的凳子引出由唐朝引進的胡凳;讓學生嘗試打開古代長卷來理解古人閲讀的習慣;找仕女服飾的顏色來説明中國傳統的壓色法,等等,讓學生在欣賞中國古代繪畫時懂得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

語言幽默。能讓學生在長時間集中精力來欣賞作品,氣氛輕鬆而活躍。

教學示範的有效性

老師示範能促進課堂有效性,能使學生極快地掌握美術技巧、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繪畫、製作水平。但老師示範必須是有效的,胡老師的課是一節欣賞課,其中的幾個教學示範給我印象很深。關於長卷怎樣展開的示範,我覺得,胡老師用一張自制的白紙作為長卷,通過先請學生親手體驗展開方式,再自己演示長卷這一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為學生講解了中國古代畫卷的特色,整個環節流暢自然,示範到位。老師在講解《搗練圖》的構圖時,特意提到了兩個人物(丫鬟和小姑娘)的動態為畫卷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及時做了兩個示範,畫了這兩個人物的髮髻,個人覺得,如果胡老師能示範兩者的動態,對講解這幅畫卷的構圖這一教學內容會更有效。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的示範,不僅會促進學生對繪畫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其教學的功效也更為直接和深刻,良好而準確的示範,不僅直觀和顯形,同時,在技能技巧的訓練方面,也能起到催化作用。教師的示範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學習美術的習慣培養均有獨特的作用和意義。所以我個人認為:美術教師有效的示範是解決目前美術欣賞課有效教學的有效方式。

總之,胡老師在這一節欣賞課中,教學思路清晰,講解到位,語言較為幽默,當然如果多注重師生間的互動,關注學生學習狀態,課堂效果會更好。

美術鑑賞《人間生活》教學賞析

第一次聆聽高中老師執教的美術鑑賞課〈〈人間生活〉〉就題目來看就是一節非常值得賞析和探究的內容,我們知道繪畫藝術來源於生活、反映生活,他改造着生活,美化着生活,也記錄着人類輝煌的歷史,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精神的愉悦。但是到底怎樣個反映生活、描繪生活,人們怎麼個精神追求法,尤其在古代,唐宋時期,繪畫藝術究竟怎麼個反映記錄生活,對於在坐學生來講自然是想深得其中三味,迫切想知道個所以然。對這節課自然充滿嚮往。

帶着這樣一種嚮往,胡老師的整個教學設計,也基本不失所望,以一條暗線,主要通過世俗的繪畫內容和長卷的形式,結合唐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學生一起解讀古代繪畫藝術是這樣來記錄優雅和閒適的人間生活。整體把握,細節玩味,重點難點基本落實。

下面對幾個教學行為的細節部分作具體觀察分析:

一、關於導入

胡老師選用了兩張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五百強盜成佛》圖及,《笑俑》圖來分析推導苦樂相伴才是生活的真諦,我們在佛教藝術中體味苦的真諦,在世俗生活中回味樂的滋味,在教學內容上承上啟下,兩張圖片完成一個知識的銜接和轉換,導入自然流暢。

二、關於課堂中出現的兩次示範

其一是講到長卷形式時,教師準備了一個模擬長卷,讓學生表演試着怎麼打開,打開的順序,教師再親自打開,這一看似蠻不經意,但這具體的把玩過程中,學生到是體味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打開動作,確能反映出一個人對古代繪畫藝術的精神和形式的領悟。一卷在手,不知究竟往左打還是往右打開,方向來一個顛倒,視線不知從何展開,全無秩序,不是告訴別人我是外行一個嗎。雙手握卷,右手拖住,左手徐徐打開,視線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順序,隨着長卷徐徐打開而慢慢移動,無形中到不失優雅和莊重。簡單處見真味,如果教師能準備一幅真實的繪畫長卷,學生個中體味還會深刻。其二的示範,教師對圖中丫環的髮型造型,採用了線描的示範,流暢而準確的線條,不僅幫助解讀了繪畫文本,也向學生解釋了丫環一詞的由來,通過這一示範,也使課堂充滿美術味起來,給予學生的也是在樸實中而有真獲得。如果這樣的示範能再見一二處,則還要生動不少。

三、關於長卷如何欣賞

教師就《搗練圖》從開卷題字,到人物出場安排,構圖的承前啟後,人物的服飾特點,色彩的搭配,細節的穿插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幾處細節也分析的魄為生動細膩。但如果對怎麼欣賞作一個整體的梳理,提綱挈領的加以點破,教會學生欣賞的方法,學生更能自覺領悟作為古代繪畫藝術他怎麼個生動傳神的將歷史回方,將時間定格,讓美得以永恆,讓我們在這些美的視覺符號裏探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尚的審美情操而回味無窮。從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關於語言組織

觀察胡老師的整節課,內容和細節處都是可以的,語言也有風格,只是在點題上略感不足,人間生活一詞從開始、中途、結尾都應首尾呼應起來,任何時候都能讓人感受到老師牽着這四個字的魂再向我們講述,這樣整節課就能在內容、形式精神上達到形神兼備。

教研員的點評:

美術課堂的教學示範主要是指作品賞析的示範與技能演示,是我們美術課堂極其平常的教學手段,可以説是我們美術老師信手拈來的一種教學行為,可是,由於當下計算機多媒體的廣泛使用,其圖、文、聲於一體的教學信息與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交互作用吸引了我們美術老師,走進了我們美術課堂,讓我們樂此不疲。久而久之,我們的賞析示範開始機械化了,作品被大量堆積在電腦屏幕上,泛而平,不管是繪畫類還是設計類與雕塑類統統歸結集於電腦,現場展示的作品少而又少;我們的技能演示被電腦鼠標替代,神奇而茫然。就這樣,美術課堂的美味越來越淡了。這種怪異現象隨着學段的升級而升級,在高中美術課堂上尤為嚴重,課堂上已很難看到我們美術老師的一筆一畫,如果我們老師不想動手了,學生還有動手的興趣嗎?難怪,我們學生的學習興致會大大下降,關於審美理解與審美創意就更不用説了,課堂上出現的死氣沉沉,或者課堂上頻頻出現的你講課我説話、你點鼠標我做作業的現象也就習以為常了。

根據這個教學現狀,我確定了“示範與欣賞”課例研討系列活動,組織了市屬高中主題研修,定在市稽山中學舉行,來自市屬高中全體美術老師與市屬美術學科基地的部分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展示了兩個高中美術欣賞課例,分別是紹興一中胡紅燕老師的《人間生活》與稽山中學袁終斐老師的《新的實驗》,帶着觀察任務與研究問題我和老師們走進課堂、觀察課堂、反思課堂。

紹興一中胡紅燕老師的課堂導入採用了作品示範,她引導學生直觀、形象地意會佛教藝術作品《五百強盜成佛》中的“苦”與世俗題材作品《笑俑》中的“樂”,從中揭示出課題《人間生活》。二幅作品對比鮮明,形象生動,語言簡潔,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們那會意的的一笑與專注的眼光,可知,作品示範取得實效,為課的成功開設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胡老師的作品示範導入無疑是成功的,那麼接下來,她的教學會如何展開?呈現的作品示範能否如導入那般生動形象?能否讓學生的審美思維活起來?帶着這些疑問我們繼續觀察。

《人間生活》展開的作品賞析分為二個環節,第一環節是賞析東漢畫像石《弋射、收穫畫像磚拓本》、《庖廚》、《釀酒場景》、《盤鼓、疊案、跳丸》,從“吃、喝、玩、樂”體會人間生活。內容直觀,畫面形象,四字板書簡潔明瞭,課堂時間也化了不到5分鐘,學生們已心領神會;第二環節是賞析繪畫作品《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清明上河圖》,以《搗練圖》為重。先讓學生觀察與發現三幅畫的相同之處——“長卷”,接着,胡老師出示用白紙製作的尺幅相仿的長卷,讓學生試着怎麼打開,一卷在手,學生們不假思索按慣例從右往左打,錯了?再思考,從左往右打,對了?看!老師雙手握卷,右手拖住,左手徐徐打開,視線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順序,隨着長卷徐徐打開而慢慢移動,無形中到不失優雅和莊重。在這具體的師生把玩過程中,學生們品味到了達官文人的品讀雅俗,領悟到了古代書畫藝術獨有的鑑賞形式感。我們再看胡老師的三處示範:一是板畫《搗練圖》中丫環的髮型,流暢而準確的線條,形象而生動的畫面,不僅幫助學生解讀了繪畫文本,也向學生解釋了丫環一詞的形象來源;二是肢體示範畫中4位女子圍槽握杵搗練的場景應不同面向所構成的一個獨立的圓形圖(西方),結合“從左往右”的品讀瀏覽視線(中國),幫助學生形象地思考中畫繪畫的不同透視;三是肢體示範畫中玩耍的小姑娘的表情體態,引發學生領會這個女孩是畫家在畫面中所要展現的時間性(長卷形式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性在畫面中的展現),課堂也就在這個可愛小姑娘的打招呼動作中結束,意喻同學們能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以一份天真、快樂、健康、幽默的心態去面對。這三處示範,使課堂更充滿美術味、生活味,給予學生的也是在樸實中而有真獲得。

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對某個問題的探討的結束,而應當是新思考的開始。這堂課留給我們

思考之一:板書示範如何更加有效,如板書的排列、文字的設計、色彩的搭配等等。

思考之二:老師準備的繪畫長卷示範是否可以更加有效,如果準備一幅真實的繪畫長卷,繪製內容來自於學生身邊、生活中的日常情景,可能學生個中體味還會深刻;

思考之三:師生的互動與學生的參與,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對(文本)作品的深度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如《新的實驗》一樣可以為學生設計體驗環節,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

思考之四:《人間生活》主題是否可以更加突顯,除了作品還可以在語言上給予適當地、反覆地提示,有效於學生的生活情感體會。

希望老師們關注我們美術課堂的教學示範,讓教學示範有效於學生的審美理解與審美創意,讓美術課堂真正地美起來。

篇11:高中美術教案

一、學生現狀分析:

針對八年級學生已經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境都已經熟悉了。並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瞭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並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但是由於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着重抓基礎訓練,並根據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採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美術教材共有7課,分欣賞·評述、造型·表現、綜合·探索、設計·應用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用於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繪畫綜合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輕鬆的教學遊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認識和了解美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繫。(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四、教材中重點、難點:

本教材的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五、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師方面:做學生髮展的組織者、促進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實踐、去思考、去探索、去討論、去創作,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來展示作品。

2、學生方面: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及所學知識,動腦筋製做作品,學會相互合作,並妥善保存自己的設計作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增長社會經驗。

六、教學進度:

標籤:教案 高中 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