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件 > 學生作文

父母教會我堅強作文精品多篇

父母教會我堅強作文精品多篇

父母教會我堅強作文 篇一

幼時,我很無知,很懵懂,很幼稚。但是,爸爸對我的一次教導使我對一切的困難、問題的面對方法改變了。

還記得在一年假時,一天爸爸從城市回來了,還多帶了一輛炫酷的雙輪自行車。平時,我是騎四輪單車的,見到這個單輪的我充滿了好奇心。

爸爸叫我騎上去,但我上車後,覺得好不平穩,不敢騎行。爸爸便對我說:“爸爸扶著你好嗎?”我只能勉強答應了。我開始騎,雖然有爸爸的幫助,但我還是覺得東倒西歪,心“撲通撲通”地跳。但騎了一會後,我覺得也沒有那麼可怕了,越騎越快,而爸爸卻在後面扶得滿頭大汗。過了一會兒,爸爸便對我說:“你自己騎一下吧,爸爸太累了,你能理解爸爸嗎?”我想了想,為了防止爸爸累壞了,我決定自己試一下。我“咻”地一下向前駛去,但,悲劇發生了:車子向一處歪過去,我倒下了車,手擦破了皮。我大哭起來,爸爸見了便走過來,用和藹的語氣向我說道:“孩子,不要哭,你知道什麼是堅強嗎?堅強就是對困難不畏而上,頂倒困難!而且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啊!這種小事難道能難倒你嗎?”我聽後,我才想起來,我已經是一個一年級的小男生了,我要堅強!

後來,我自己反覆練了好幾次,摔倒了自己爬起來,每當自己想哭,我都想起了這個詞:“堅強!”

父母教會我作文 篇二

我們每個人從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從穿衣吃飯到上學讀書,都是在父母千遍萬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厭其煩的撫愛中成長著。

我們的哭鬧,奪去了父母的青春風貌,我們的歡笑,給父母的臉上刻上了淡淡的紋波。可父母依然是無怨無悔,無求無索。父母是我們的啟蒙老師,父母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成長。

爸爸讓我懂得了堅強。記得有一次,我因病住院,整整八天,在病床上整天就是打吊瓶,爸爸每天晚上都守護在我的病床前,看護著我。人瘦了,眼紅了,可他依然堅持白天上班,晚上陪護,使我看到了父親的堅強,在住院的日子裡,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什麼叫度日如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深受煎熬,什麼叫孤獨寂寞。我躺在病床上,腦子裡不斷浮現出我們班主任老師慈母般的音容笑貌,數學老師的風趣幽默,音樂老師的長歌短調,科學老師的陰晴圓缺,男同學在操場上的打打鬧鬧,女同學在操場上蹦蹦跳跳,操場上是一片歡歡笑笑。而此時的我卻像一隻離隊的孤雁,像一隻受傷離群的小鳥,感到孤單和無聊。如此煎熬,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到了眼角。爸爸看我哭了,他輕輕地擦去了我眼角的淚花,並給我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關於保爾·柯察金的故事,讓我勇敢堅強,戰勝病魔。又熬過了一個難熬的夜晚,天亮了,爸爸又帶著疲憊的身體和佈滿血絲的眼睛上班去了。我從爸爸的背影中看到了堅強,爸爸的背影也教會了我堅強。

《弟子規》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一定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為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寬容的人,一個有高品位的人。

父母教會了我很多 篇三

玄一冉

父母教你時,你如同一張白紙,但慢慢的白紙也會變成美麗的畫。

——題記

父母猶如黑夜中的一盞燈,照亮了我。父母猶如沙漠裡的綠洲,讓我看到了希望。

父母猶如一杯甘醇的美酒,滋潤了我的身心。父母是一個知識的長者,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首先,父母教會了我如何去愛,他們讓我去愛自己,去愛別人,去愛大家,他們也不是隻有嘴上說說,而是用行動教會了我。

一個月有四個星期,而母親會在週六週日時請假陪著我,我有好幾次問母親為什麼,而她總回答我說工作沒有孩子重要我知道,這是因為愛,因為愛讓他們產生了責任感,也因如此,我明白了愛的含意。

他們教我的第二個字為孝。並且再次用行動為我解釋了這個字。姥姥腿疼了好一陣子,母親開車帶姥姥去過很多地方,但還是沒能治好。但母親始終沒有放棄,連續開車好幾個小時只為能把姥姥腿治好她沒有嫌累,而這種偉大的能量叫孝。

而那第三個字叫禮。他們教我待人應有誠心有禮什麼時候應說什麼話,做錯事應說對不起,別人幫助你時要說謝謝。在與輩分高的人乾杯時,酒杯應低一點。給別人遞東西時把尖銳的一面朝向自己。不把別人的傷心事當玩笑。不去欺負女孩子,這些都是父母對我說的,我也已經刻在了心裡。

這些並不是他們說一說而已,而是他們真正的做到了這些事情了,他們以自己為標杆,以自己為榜樣來教育我們的。當然,父母教我們的不止有這些,而他們所教我的,我會永遠放在心上,散發出美麗,耀眼的光。

父母教會我作文 篇四

生活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回憶中,我們也可以學到許多。在我們降生的第一天,父母便成為了我們的第一位老師,他們將教會我們堅強、自立、包容、誠實、善良……總而言之,父母就是我們人生中最好的老師!

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我總是能看見許多同齡的小夥伴們,在一起騎著自行車快樂的玩耍。每當這時,我便一個人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心想:我也一定要學會騎自行車!於是,我對爸爸媽媽說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欣然答應了。

第二天,我們便推著自行車來到了樓底下,找了一塊相對空曠的地方,把這作為練習的場地。訓練開始了!我先坐上自行車,爸爸媽媽則是在後邊扶著我,來讓我保持平衡。剛開始,儘管爸爸媽媽在後邊扶著,我騎得還是歪歪斜斜。漸漸地,我找到了感覺,便對爸爸媽媽說:“你們不用扶了。”誰知,他們剛一鬆手,我和車子便一起倒在了地上,膝蓋也蹭破了皮。看到這,我賭氣地把把車子放到一邊,說:“我再也不騎了!”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站起來,你要堅強,這等小事算不了什麼。”聽了爸爸的話,我便想再試試,可還是有些害怕,想讓爸爸媽媽來扶著我再找找感覺,可媽媽說道:“我們這是在鍛鍊你要堅強。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你要是事事都害怕,都退縮,都想讓別人幫忙,那你是無法立足於社會的。”媽媽的話讓我深有感觸,於是,我便又開始刻苦練習。雖然許多次失敗,可是每一次都有進步。就這樣一直練習,我很快學會了騎自行車,並掌握了它的技巧。

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老師,從教會我們說話開始,一點一滴的讓我們學會各種生活的本領,並以他們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我們,讓我們在學做事的過程中敢於面對困難,樹立自信,逐漸成長!

父母教會我作文 篇五

老師是教我們知識的,而父母是教我們做人的。生活中,父母無時無刻地教我做人,他們教我孝、禮、廉、信……

說他們教我孝,一點兒也不為過。一次,姥姥突然生病了,只要一起來就頭暈,站都站不穩,而且時不時的噁心、嘔吐。姥爺年紀大了,既要看管年幼的弟弟,還要照顧生病了的姥姥,一個人也扛不住。爸爸媽媽知道了,趕緊帶著我趕到姥姥家,問了一下病情,得知是高血壓引起的不適。於是,他們決定住在姥姥家一段時間。爸爸還特意請了一個月的假,專門在家照顧姥姥,給姥姥端水送藥,扶著姥姥去醫院打針。媽媽下班後,馬上就回姥姥家,幫助姥爺做飯,看管調皮的弟弟。終於,在父母的精心照顧下,姥姥的病很快就痊癒了。直到現在,姥姥還經常對我說:“看你爸爸媽媽多辛苦,工作那麼忙,還抽空過來照顧我們。”

父母不僅對長輩孝順,而且為人還非常廉潔。有一次,我正在書房裡寫作業,爸爸媽媽在客廳看電視,突然響起了一陣敲門聲。爸爸把門開啟,一個著西裝的叔叔徑直走了進來,隨手把門關上後,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購物卡,直往爸爸手裡塞,邊塞邊鞠躬:“張總,聽說明天您查廠裡的生產效率,給我們車間行點兒方便。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請您收下。”爸爸聽後嚴肅地說:“我不能收!你們既有這心思,為什麼不把精力放在生產上!”媽媽也嚴詞拒絕:“我們家是一面潔白的牆壁,容不得你的黑點!”那個叔叔聽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只好收起購物卡轉身走了。

這就是我的父母,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是他們無時無刻用自己的行動在教我如何做人。

父母教會我作文 篇六

我記著約翰?洛克曾說過一句話: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正是如此,父母教會了我“禮”。

父母教給我,禮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中華傳統美德以禮為先,一個人沒有禮節便不成方圓。所以,我們家也是以禮為先。

有一天,我正在吃飯,發出了拌嘴的聲音,父母聽到了,便說了我一通。第二天,媽媽有同學會,不讓我去,於是,爸爸便說,讓我去吧,看看宴會上的人們都是怎樣的。我剛去就開飯了,我發現,媽媽很有禮貌的坐下了,並且桌子上的叔叔們也都沒有吸菸的,我還發現沒有一個人轉動大飯盤,都是隻吃身邊的菜。而碰酒的時候,都彬彬有禮,我真的很納悶,這就是傳說中的禮嗎?

在媽媽空閒的時候,我問媽媽禮是什麼?媽媽說,你要是想學禮,那我就先給你說說女生的禮:說話輕聲細語,吃飯細嚼慢嚥,溫柔理智,處事心態平和,處事心態平和,要安分守己,要脾氣溫和,要做人厚道,要心胸寬廣,要學會寬恕,要保持形象,這都是女孩應該具備的。

爸爸回來了,他拿回來了一個表,上面寫著小學生禮儀規範。吃完飯後,爸爸媽媽細細的給我講: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禮是立身之本,家風教育中,禮是尊敬長輩,關愛家人!校園裡,禮是團結同學、遵守紀律;生活中,禮滲透在日常行為的每個細節裡:待人接物使用禮貌用語,在公共場合給老人讓座、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文明禮貌就是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總之,一個人只要講究禮儀,就會充滿魅力,事情就會做得恰到好處。

父母教會了我生活中多一點禮貌,就會多一份和諧;多一點將心比心的感悟,就會使人與人更貼近。因為文明,你能品嚐到生活百味;因為文明,你能使恩怨糾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