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新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多篇

讀後感2.95W

新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多篇

最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5

成長最需要的是什麼?有人說是志向,也有人說是珍惜時間,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成長最離不開的是勇氣。因為勇氣和志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志向遠大固然好,可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一個人連邁出一小步的勇氣都沒有,他又何以“積跬步以至千里”來實現自己的志向呢?

擁有足夠的勇氣,上天也會給予你嘉獎。在東漢時期,有這樣的兩個兄弟,哥哥一生將志向停留在紙上,最後只是寫成了一部書。而弟弟在最開始幫助哥哥編書的過程中,就發現自己不願一輩子停留在書本之中,於是他追隨前人張騫的足跡,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途,一路上他用自己的勇氣克服艱難險阻,最終給自己帶來的不但是成長與蛻變,更是千古流芳。這位弟弟便是班超,繼張騫之後打通絲綢之路的另一位使者,而他的哥哥班固,人們似乎只是在提到《漢書》的時候才會想到他。

擁有有足夠的勇氣,你會收穫飛躍般的成長。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主人公保爾在已經癱瘓在床的情況下審視自己的一生,他認為自己的一生犯過不少的錯誤,都是由於年輕,缺乏經驗和無知。但是他很幸運地在火熱的鬥爭的年代沒有唯唯諾諾,而是和同伴們一起加入了革命者的行列,進行了轟轟烈烈的階級鬥爭。

那麼勇氣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或許也能從保爾身上找到答案。保爾對於革命勇氣在我看來有是因為他渴望革命之後人人平等的社會,所以他會不惜一切代價來投身革命,以至於奉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說獲得勇氣的重要的途徑就是對於信念的追求。就像保爾的戰友安德羅修克說的那樣:“知道為什麼而死,問題就不同了。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會有力量。”安德羅修克所說的“為什麼而死”實際上就是對於信念的追求。心中有了信念,行動上就必然會有勇氣。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是不會滅亡的”,其實同樣的道理“一個有勇氣追尋信念的人是所向披靡的”。

有了對信念的追求,保爾便有了勇氣,於是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革命事業,即使已經身受重傷,即使已經癱瘓在床,他也從未放棄過,革命儼然已經成了保爾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把革命當成自己的事業,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應該為他付出一切。

這份勇氣,這是象徵那個時代的力量。

那個年代遠去了,可那種為了追尋信念不顧一切的勇氣卻一代代傳承下去,它指引著我們,讓我們收穫成長,這份勇氣沒有國界,不分種族。

現在,讓我們以勇氣為翅膀,追隨信念到達夢想的彼岸,摘得成長的果實!

謝謝大家。

最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2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講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的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人生長路,道阻且躋,有坎坷的歷程,就好似熔化的鋼煉在烈火的熔爐中受折磨。這些歷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人受不了的,便失去了耐性;以頑強的毅力抗爭過的,正如“寶劍鋒從磨礪出”,保爾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他眼中,神父的教誨一無是處;在他的眼中,紅軍的歌名不可阻擋;在他的眼中,愛國信念高於一切。

也許保爾並沒有龔自珍犧牲小我,成就打我的精神;也沒有文天祥從容就義,以死報國的決心;也沒有岳飛非凡的文韜武略,身先士卒的行為;但是,他一個平民,從小就有衛國現身的信念,最後做到鐵路工廠的團委書記,一生為國而奮鬥,實屬不易。

為了供應木柴,保爾承擔了修建鐵路的重大任務。惡劣的條件,疾病的威脅,飢餓的煎熬,土匪的襲擊,都絲毫沒有動搖過他完成任務的決心,他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終於修通了鐵路。他為了保衛國家,投入到紅軍的革命隊伍中,親自的敵人作鬥爭。他的愛國情懷令人折服。

保爾為了革命,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的爬起,他是人民的英雄,是祖國的驕傲。

生活不恰恰就是這個樣子嗎?只要你意志堅強,勇往直前,再堅固的冰山也是會熔化的。

想想保爾的生湖中遇到了那麼多的困難和不幸,可他依然敢於面對,在生命的尾聲,他依然用堅強的意志選擇寫作,來表達他對生命的珍惜。保爾只是那些忠於事業,終於人民,忠於祖國的英雄形象的一個典型代表,無數的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想到這裡,我覺得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時何等的微不足道。玩在美麗的校園、乾淨整潔的教室裡學習,在和平美好的社會中生活,是多麼幸福的事,為何不珍惜呢?不要自卑,要有信心。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時磨刀石,再鋒利的到一直不用,也會變得鈍。”這時挫折這塊磨刀石就會使我們的人生變得鋒利起來。人的一生很精彩,沒有酸甜苦辣,沒有悲歡離合,又怎麼能有撥雲見日和喜相逢的快樂呢?

和保爾相比,我們沒有理由在實現理想的路上唉聲嘆氣,怨聲載道,裹足不前。不論未來的人生路上是不滿鮮花,還是荊棘叢生,我們都要一如既往的堅信自己的信念,用堅強的意志戰勝種種困難,為了理想而奮鬥。在我們老了的時候,我們也不因虛的年華而悔恨,碌碌無為而羞恥!

最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我已經看了無數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背誦出來呢!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保爾殘疾後,毫不灰心,頑強地學習,努力地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作。後來雙目失明瞭,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說,是一次多麼沉重的打擊呀!雖然保爾想放棄過,可是最終他還是毅然地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都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地寫出了小說《在暴風雨裡誕生的》的前幾章。讀著,讀著,我不禁感慨萬千,心潮澎湃。保爾·柯察金那堅毅的臉龐,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著他呢?我讀完這本書,終於明白了,這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呼著他創造奇蹟,這就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的動力。他把自己的故事寫了下來,激勵著人們。在命運無數次的壓迫中,他沒有低頭,而是頑強地拼搏,活出了生命的真正價值。 保爾·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們樹立了身殘志不殘的榜樣。

可以說,在他的身上凝聚著那個時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人到底應該怎樣度過一生?這部小說中的保爾對這一問題做出了響亮的回答。

這部小說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書信和日記、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書中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也都相當出色,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我們閱讀這部著作,不僅可以感受到保爾巨大的人格魅力,還可以從中汲取美學養料,提高自己的文學欣賞水平。

在21世紀的現代社會, 同保爾那個時代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任務,也有一大堆新的問題需要解決。現實生活不再要求我們像保爾當年那樣一天發起十七次衝鋒去攻佔一個城堡,也不再要求我們在身患傷寒的情況下踩著寒冷徹骨的爛泥去修建小鐵路。但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程序中,保爾的那種為人類的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想和每一個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那種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勇於進取,艱苦創業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卻仍然是時代的最強音。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保爾精神仍然是我們強有力的武器。

最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4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挫折是塊磨刀石。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在上面歷練,但只有用你自身的力量去戰勝一切,才能夠走出挫折的黑暗,迎接光明,為人類,為社會做出貢獻。”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才真正理解到挫折的重要,也深深地被主人公保爾的精神所感染。合上書本,我彷彿也回到了保爾所處的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體會到了他艱苦的成長曆程,一點點被保爾堅強的意志與頑強鬥爭的優秀品質所感動。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20世紀初期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鬥爭生活。保爾正是在這個革命的熔爐中,經歷了重重挫折與磨難,從一個工人子弟成長為了一個英雄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保爾所經歷的苦難讓我幾乎無法想象,他從小出生在社會底層的貧苦人家,飽受折磨與侮辱,逐漸走上革命道路後,他又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戰場上的激烈搏殺使他屢受重傷,工地上辛苦的工作也幾次將他累垮,還有感情上的一波三折,但保爾不但沒有被這些挫折擊敗,反而在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強。每次傷病後,不管身體狀況多麼糟,保爾總是堅持參加戰鬥,無論多艱苦的環境都從沒有退縮過。即使在傷痛使他癱瘓在床,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保爾也沒有向命運曲屈服,而是毅然拿起筆,克服種種困難,用寫作的方式繼續參與戰鬥。他也曾想到過放棄,想到要自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活著,選擇了繼續為革命奉獻,犧牲。

小說中最使我震撼的是保爾在工地修築鐵路的情節。他們吃的是黑麵包,睡的是水泥地,寒冬還穿著十分單薄的衣服,甚至連鞋底都掉了,保爾發著高燒,忍著寒冷,卻仍堅持工作,直到昏倒在了工地上。他這是多麼崇高的精神呀,保爾鋼鐵般的意志,勇於獻身的精神與頑強奮鬥的品質,樂觀豁達的性格,都令我萬分敬佩,也因此感到無比慚愧。我們現在生活在那麼舒適的環境中,吃飽穿暖,基本上受不到一點委屈,比保爾要幸福百倍,而付出的,卻遠比保爾要少得多。我們不正應該學習保爾的這種優秀品質嗎?

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煉造成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保爾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信念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堅強,成為了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戰士。光陰荏苒,雖然,保爾所處的那個烽火年代已久遠,但保爾精神仍被一代代地傳承;雖然,我不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也不能戰鬥在烈火熊熊的戰場上,但我可以在保爾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培養自己堅強、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樹立起人生的目標,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面對挫折、困難。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前進。

最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5

保爾?柯察金:幼年喪父、家庭貧苦、被瞧不起。他的人生,彷彿開啟於熔爐。在他的生活中,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會。他憎恨欺壓窮人的老闆,厭惡燈紅酒綠的有錢人,這造就了他的樸素、正義與熱情。敢愛敢恨,忠誠可靠,頑強上進都是他的代名詞。

都說逆境能激發人的鬥志,作為第一代蘇維埃青年,保爾經歷過作工生涯、參軍生活,直至最後被病魔困在榻上,都在與生活做鬥爭。即使一次次失敗,也一次次堅持下去。

他的鋼鐵精神是怎樣煉成的?在他作工過程中,兢兢業業幹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家鄉入侵時,勇敢挺身而出;在他的參軍過程中,他經常看《牛虻》等作品充實自己;遇到與自己階級不合的愛情時,就勇敢分開;身體虛弱,便開始文學創作;即使一次手稿丟失,也要繼續創作出作品,一字一句口述……他的時代我們無法追蹤,他的經歷我們也不能感同身受,但無疑他的鋼鐵精神已經在細節中展露,我們可以隔著時光體驗、感受、學習。《鋼鐵》更像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總結、改編與重塑。作者猶如鋼鐵般在艱苦奮戰後完成鉅作響應政治號召,經歷了天地世間的千錘萬煉,終於留名後世,以自己曲折的經歷換來了垂名千古的成就。

有逆境,就一定能煉成鋼鐵嗎?

固然,曲折的人生能提供更多的閱歷、更豐富的體驗,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相當於在熔爐中走了一回。真正決定能否煉成鋼鐵的因素,不在於熔爐給你的壓力有多大,而在於你自己用什麼程度來煉自己。也許你不會留名千古,但至少要逼自己在熔爐中前進,在熔爐中尋找成鋼成鐵的方法,而不是化作鐵水。“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而司馬遷自己也不例外,《史記》也是他忍辱負重為後世留下的.寶藏。

如今疫情當下,網課開展。能否不受誘惑、安心學習儼然成為開學後成績單的決定性因素。在你娛樂的時候,相當於走出熔爐:你自以為會一直歡愉下去,可人生的天平永遠都是平衡的。熔爐依然在你眼前,選擇修煉自己還是自暴自棄都會在生活中瞭然體現。逼自己一把,待到鋼鐵煉成,就會感謝現在拼命努力的自己。待到鋼鐵煉成,即是走進下一個熔爐,熔鍊自我的那天。是的,人人儘可煉就自己的“鋼鐵”。這,就是名著賦予讀者的真正意義。

且人生為爐兮,勤勉為工;自律為灰兮,萬物或為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