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劉慈欣《流浪地球》小說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17W

劉慈欣《流浪地球》小說讀後感(多篇)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一

今天剛剛看完電影《流浪地球》,現在看到原著,居然覺得是兩個故事。

我還是更喜歡電影版,因為電影版把人刻畫的太好了。除了吳京這個角色太過於完美(當然,他為了戶口活下去也是做了很多瘋狂的事),但是這類災難片,人難道不應該這樣刻畫嗎?

之前剛出來的時候,豆瓣上有人說給特效滿分,給對白零分,也有人說是爛片。等了好久,發現片子的票房越來越高,這至少證明了是值得一看的。

我喜歡裡面的劇情,而且這特效也已經是不輸於外國大片了。雖然有些臺詞太過於官腔和偉岸。

但是裡面有好幾個場景讓我熱淚盈眶:

劉啟姥爺死的時候脫下頭盔看向外面,那是生他養他的故鄉,雖然上海已經面目全非;

劉啟找到運輸機,找到救援隊長兩人聯合;

所有的救援部隊聽到廣播調轉回頭;

最後吳京駕駛著飛船衝向木星和劉啟的聊天。

總得來說邏輯上面沒有什麼問題(地球執行過程中,大氣層真的能夠繼續保有嗎?我不清楚)

雖然說,人因理性而高貴,可是讓人永遠保持理性是不可能的。

這個物種,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哪怕面對一個百分之零成功的方案,依舊會去嘗試。

哪怕是死,也義無反顧。

電影比原著好看,雖然我不是科幻迷,但是這個故事滿足了我對他的期望。

真的很棒。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二

《流浪地球》就是大劉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為短篇而小看它,大劉雄渾的想象力在短篇裡一樣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書8個故事,當中有關聯的有兩個,雖然它們因為篇幅和架構的原因,比不上三體的氣勢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處,很多時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後味反而更濃。

以書中我最喜歡的《鄉村教師》為例,小說開篇非同尋常,你不會以為這是一個科幻小說,你肯定會以為這是一個現實小說,反映在窮鄉僻壤的地區的教育問題,我們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師,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這本書明明確確的就是大劉署名,我真的懷疑我是不是拿錯了——當然,從一半開始,風轉急下的劇情突然讓人瞭解了大劉這樣安排的用心,從科學的角度講,人類絕不是什麼進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類的發展動力,人類傳承的制度雖然低效,但是卻是可敬的,如果沒有鄉村教師最後的堅持,也許文明都會自此消失,這種戲劇的安排,其實很有意思,讓緊張感保持到了最後一刻。同時,這部作品又是反映現實的,它不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劉關注的現實,大劉的作品不同於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別,就是大劉不是信馬由韁的想象亂飛,大劉的作品一定是以現實和人性為基礎的幻想,幻想可以滿天飛,但是沒有基礎的沉積,那樣的作品並不會打動人,也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共鳴。我想這正應了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大劉的科幻作品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另外幾部作品《中國的太陽》以農民工為主角,出發點和特別,最後的主旨也很特別,是一種對純經濟論的反駁。《流浪地球》則是典型的在極端危機之下,對人類本身命運和人性的拷問。大劉最擅長的估計就是這種手法。而《鏡子》更是一部關注腐-敗問題的作品,當然是以科幻的角度。其它幾部作品也是各有側重。

誠摯向諸位推薦,如果你還有幻想的話。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三

今天,我們在作文班看了一部科幻大片,名字叫《流浪地球》。

電影主要講了,太陽已經在不斷膨脹,2520——年後,太陽將會把整個太陽系吞沒,地球便將會不復存在了,威脅著全人類的性命。於是,全球各地的國家都團結在了一起,開始了“流浪地球”的計劃,這也是人類前所未有的這麼團結。

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情節有很多處,但最令我感動的是:主人公劉培強為了國家,捨棄小家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他與兒子對話時,眼角里都流出了淚水,看到這裡,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我在想,如果影片中的父親是我的父親,我也會為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父親而感到自豪,我會為我的父親豎起大拇指!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己的貪慾,無休無止地向地球母親索取,那麼電影裡的情節就會成為真實現象!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環境。

我還學到了做任何事心中都要有希望!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四

我睜開眼。

窗外的樹梢上響起鳥兒清脆婉轉的啼鳴,風撩起窗紗,微涼的手指撫上我的臉龐,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在我的桌上灑下斑駁光影,光線觸及到裝著琥珀色茶水的玻璃杯折射出萬千斑斕的色彩,深深淺淺地對映在牆面,像水波一樣盪漾開來。

我閉上眼。

行星發動機燃燒著石料的巨大轟鳴聲隆隆作響,重元素聚變產生的能量灼燒著空氣,將它變得像鐵水一般熾熱,卻又在遠日點變得比冰還寒冷徹骨,直徑一千米的等離子光柱衝向穹頂,將整片天空渲染成光芒刺目的鈷藍色,盡頭的大氣激起一層層的氣浪。

這場景震撼巨集大,卻又攝人心魄、食人血肉、危險美麗。在這高達一萬一千米的發動機前;在這光芒耀眼、溫度熾熱的光柱前;在這漫長的流浪之旅中;在這無邊無垠、廣闊無邊的宇宙中,人類渺小的如同希臘雅典衛城中神廟的柱子上的小小細菌。渺小如斯,脆弱如斯,只需一顆平凡的恆星帶來的氦閃,人類文明連同腳下的地球便會瞬間汽化不見。

這種認知讓我的靈魂為之顫慄,在自然的面前,人類無力到不堪一擊。

可是我卻不想睜眼。

我想在這破碎不堪的土地上重新看到玫瑰綻放,參天大樹、藍天白雲;想去解凍的貝加爾湖釣上一尾鮭魚,開一瓶伏特加喝得酩酊大醉:我想看著我們的孩子在綠蔭上奔跑,折一個紙飛機看它悠悠滑行。

我想要這地球活下來,陪著人類走到時間的盡頭。

所以才有了地球派的堅持,與飛船派的抗爭。大概是中國人骨血裡流淌著家的情懷吧,不同於西方的個人英雄主義,每個中國人在危難當頭,也要帶著家一起流浪。無論過程多麼艱辛,絕望與壓抑將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我們也會帶著你一起流浪。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這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流浪之旅會將你變的面目全非,可是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宇宙的洪流要將我們擊垮,你可知否?

但在這漫長的流浪之旅中,變的面目全非的不僅僅只有我們的家,更有我們自己。宗教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不會再有男女為了愛情而痛哭流涕,夫妻之間形同陌路絲毫沒有恩愛可言。在每天亡命的恐懼下無人再關心生死之外的任何事情,除了當前太陽的狀態和地球的位置。對待這些多餘感情,就像是賭徒在盯著輪盤的間隙抓住幾秒喝口水一樣。可是這樣的人,還能算得上是人嗎?

我沉默著,地球沉默著,無人能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或許答案是肯定的,當半人馬座的恆星的光芒照耀地球,百花盛開的時候。或許答案是否定的,孤寂漫長的旅程會將人類打磨成一堆沒有感情的碳基。

但是我們註定要流浪,因為這是唯一活下去的希望,不管它帶來何種巨大的災難,我們不能回頭,從制定計劃的第一天起,人類就再也回不去了。唯有前進,才有曙光。計劃就算漫長那又能怎樣,後代的子孫沒有窮盡,人類總會抵達新的家園。

我們選擇希望。

到那個時候半人馬座的恆星帶來光與熱,凝結的空氣重新汽化,凍土開始解凍,青草鑽出地面,花朵掛上枝頭,鳥兒開始 歌唱,藝術與文學得以復甦,貝加爾湖的冰化成了水,我們可以相約去釣鮭魚,去成都吃火鍋,看著孩子歡笑成長,看著愛人笑靨如畫。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流浪吧,流浪在這星辰之間。無論面向何種困難,我們都不能放棄,活下去。

這顆流浪星球,教會我堅強。

我睜開眼。

地球依舊光輝燦爛。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五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好像流浪著的我,在廣袤的銀河系中漂流,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傳說中的比鄰星。

因為依附著太陽,因為太陽必將毀滅,所以必須去流浪。

為什麼不能選擇一起毀滅呢。為什麼不能因為瘋狂的熱愛,而選擇瘋狂的殉葬呢。

因為若是生存大於一切,那一切皆可拋棄,包括那曾賴以為生的太陽。

它只是曾經,現在他只是災難!

一切的迷茫,都是從流浪那天開始,就註定不再有選擇的權利。不能再回頭!

就算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將天空照亮,溫暖塵世。

但經過千百年磨難過後,得到的幸福,已經滲透了太多的苦楚。

地球需要的不是重生的喜悅,而是被動選擇後的自我救贖。

面板上細小的傷口不易被察覺,可淚水一旦沾溼,苦痛就會標明它的位置。

就算沉睡了千年的種子從解凍的土壤中復甦。

他那隱隱的傷痕也深深的印在了根部。

誰能忘記啟程時,那最後的一瞥時眼眶的盈盈。

沒有太陽,何來地球。但太陽已死,為何地球還活著?

地球沒有選擇。因為選擇流浪的是人類。

死是一種必然,活是一種慾望。

不知道要的是什麼,只明瞭活著。就算再艱辛,就算再痛苦,都要活著。

好像這人生,好像這世界,好像這一切。

“我知道已被忘卻

流浪的航程太長太長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東方再次出現曙光

我知道已被忘卻

起航的時代太遠太遠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

我知道已被忘卻

太陽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們一聲啊

當鮮花重新掛上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