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多篇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多篇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1

經過一個月的網路培訓和兩天的集中培訓,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律師行業的實習人員,我對於這個職業有了初步的感知,對即將從事的工作即充滿希冀又有幾分擔憂,培訓老師們說的每一句話,讓我收穫頗豐。

律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正如老師們所說:這是一個精英行業。以前一直聽人們說:律師收入高。但實際進入事務所後,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收入高的只是一小部分,整個律師行業的收入呈一個金字塔狀,位於塔基的人才是大部分的。我在實習中也曾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塔尖的那一部分吧!聽了老師們的講課,我猛然醒悟:自己或許想多了,想偏了。在律所實習的日子裡,為前來諮詢的每一位群眾進行法律服務,每當看到離去時握住你的手,滿臉笑容地感謝你的那一幕,我感覺自己找到了職業的幸福感。律師要有社會責任感,是的!這應該就是律師行業幸福感的來源吧!如果僅僅用錢來衡量律師,那太失敗了,作為社會的精英行業,應該為這個社會盡自己的責任,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推動社會的和諧進步。

我曾對一位老師說:"我覺得自己的口才不是很好,這樣從事律師行業不太好吧!"但是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訴我:"口才只是你能幹好這份工作的一個方面,作為一名律師,廣博的知識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口才好,如果法律知識不精深,你也是白講。"馬軍律師在培訓中說:"要做一名成功的律師,取決於多方面,法律知識以及其它各行業的知識。有的律師在執業後,把很多時間和精力花在一些娛樂上,不求在業務和知識上精益求精。這樣的律師指能是平庸地過一輩子。"作為一名實習律師,馬軍律師的話讓我感受很深。初入律師業,我們肯定是為生存而奔波,但是無論前路多艱,不要忘記學習,一名優秀的律師,不僅使一名人格高尚的人,更應該是一名知識豐富甚至是淵博的人。

"律師應該耐得住寂寞。"這是極為授課老師都強調的,"耐得住寂寞",不是對月空嘆,也不是鬱鬱寡歡。應該是在艱難的執業過程中,充實自我,超越自我,挑戰自我。

律師在辦理每一型別的案子,就必須熟悉這一行,以前說是三百六十行,但是今天,又何止三百六十行。辦理醫療糾紛案,就得對醫療行業相關致知識瞭解;處理經濟案件,還得對企業經營管理,產品工藝等有所涉及。可以說,活到老,學到老,但是到老也學不完。一名律師,要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實,要讓自己的執業生涯更加順利,唯有做一名學習型的律師。

"路在腳下,事在人為。"初入律師行業,我一時到自己的前路未必一篇坦途。但我相信,上天眷顧有準備的,眷顧勤奮的人。

我在路上,莫愁前路多艱!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2

剛剛畢業的自己,選擇了在律師事務所進行實習,於今年3月中旬參加了省律協舉辦的實習律師集中培訓學習,多名德高望重的前輩律師傳授了自己從業幾十年的經驗,講述他們的成功來激勵我們相信夢想,只要努力,終究會迎來繁華之際,講述他們的教訓,希望我們能夠前車之鑑,後事之師。雖然只有一個禮拜的培訓,但是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對法律事業有了新的認識,對律師職業道德素養有更高的要求,從而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正確的規劃。

我需要夯實的法律知識。“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我們不能沉浸在通過司法考試取得法律從業資格證的愉悅之中,這只是邁入律師職業的前提。理論的知識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牢固,從而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記住。張慧律師講述的《民商事業務訴訟與技巧》,孫守遐律師講述的《非訴訟業務基本技能》,王國紅律師講述的《刑事辯護的使命和方法》,都是其從業幾十年的經驗,對於大家而言更是千金難求,學員都在專心致志聽講,一絲不苟做筆記,培訓結束的時候,一個嶄新的筆記本已經記錄滿滿,看著全是“幹活”的筆記,每個人心裡充滿了成就感。我一直佩服那些在法庭上娓娓而談的律師,佩服那些面對當事人的各種諮詢,能夠應對如流的律師,佩服那些面對疑難案件能夠勝券在握的律師,因此暗自給自己定下目標,在實習的道路上一定多看書、多聽講,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贏得了這場馬拉松。另外,真心希望律協能夠多開展面授培訓和網路培訓的課程,讓迷茫的年輕律師找到正確的奮鬥方向。

抓住機會,把握人生。李大發老師講述了自己成為演講律師的經歷,在關鍵時刻抓住了律協給與的機會,從而在全國比賽中依靠自己獨特的魅力取得了第七名,從此走上公眾演講律師的道路,取得了成功。這也讓我明白了選擇很重要,“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在當今社會,需要我們不斷利用新的平臺,抓住每一次機會發現自己的魅力與特長,在此基礎之上,努力奮鬥,這或許不是成功的捷徑但至少不會讓我們會多走彎路。對於喜歡參與活動的我而言,李老師的建議讓我印刻於心,律協會提供給律師各種機會,只要自己把握適當的機會,或許自己也能發現潛力。

正確選擇,執業之路方能長久。崔冠軍律師講述的《律師執業風險與防範》提醒了我們,一旦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不正當手段,或許將會毀掉一名律師的終身職業。記得在康德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句話:“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的思考它們,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正是對這種正氣凜然的崇高讓我們選擇了法學,這種法律信仰是律師的道德基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應當是我們永不放棄的人生信條。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與辦案人員交流的時候保持一定的距離,嚴格按照規定,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夯實的法律功底贏得法官的`認可,而不是與法官勾兌。在法治社會中,律師與法官的關係將會是相互依賴和相互尊重,只有具備真才實學、功底紮實、做人厚道,才能在當事人和法官面前抬頭挺胸,成為讓自己滿意、讓別人佩服的大律師。

相信團隊,共同進步。在培訓的課外活動中,實習律師在教練的帶領下,以團隊為單位進行比賽,強烈的好勝心和集體榮譽感讓大家迅速熟悉起來,在訓練中,大家紛紛出謀劃策,努力贏得比賽,在愉悅的比賽中每個人都明白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正如教練而言:小溪只能泛起碎碎的浪花,佰川納海才能激發驚濤駭浪。的確,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能永不幹涸;一粒沙,只有投入大地,才能凝聚力量;一個人,只有依託團隊,才能實現價值。其實我們的工作就像雁群,任何一個離群的大雁都完不成南北的遷徙,任何一個脫離團隊的人,都不能將工作做得完美。要想達到成功的彼岸,就要將個人的生存和目標同團隊緊緊聯絡起來,通過團隊的協作,讓每一個人都能彰顯價值。實習的數月時間,我真心感受到自己所在的團隊是一個溫暖、激情的集體,我們有師徒關係的默契、朋友間的關懷、親人間的溫暖,和諧的人際關係讓每一個人工作愉悅,前輩們對年輕律師的寬容、耐心與專業的指導,讓我們迅速成長。

有魅力的女性工作者。薛巍老師以她自己的魅力告訴我們:姣好的容貌,並不見得影響處事的果斷;優雅的氣質,也一樣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其實,我們團隊裡也有這樣一位年輕的小姐姐,她用自己的魅力告訴我女性魅力與職業能力,並不是水火不容,她既擁有溫柔,細膩和親和力的特質,辦事又非常精明、果斷和幹練,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讚譽。正如老師所說,有魅力的女律師比聰明的女律師漂亮,比漂亮的女律師聰明。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就魅力也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掌握方法,堅信魅力也是可以塑造的。

選擇了律師職業,自己將從此義無反顧的努力奮鬥,法律是法條的規定,沒有溫度,但是律師應該是有溫度的、有感情的。今後在工作中,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對當事人有耐心、對自己有恆心、對法官有自信心的律師。未來的我需要現在腳踏實地的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3

自20xx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之後,我應聘到xx律師事務所,正式開始實習律師的工作。

剛進入律師行業,心情很激動也很迫切,希望自己能夠儘快熟悉相關業務,迅速成長起來,可以獨立開展相關工作。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實踐,才發現剛入行的心態雖然積極但卻過於急迫,以致過於理想化了。因為,在工作實踐中,通過跟隨老律師具體辦案,才發現自己有太多不足,比如理論與實踐的關係,書本知識要轉化為專業能力,沒有一定量的實踐顯然不可能。再如,一個具體案件,從如何接待當事人,如何瞭解案件,以及寫好起訴書,出庭等方方面面,都感到自己做的不足,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雖然,我們所的幾位老律師都熱情的給予我指導、幫助,但總感到還是零碎了些,心中急切希望能有一次系統的培訓與學習,以便掌握更多相關知識,並切實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恰在此時,雲南省律師協會發出通知,開展相關的實習人員培訓,我感到真是一場及時雨,於是開始認真的學習。

我們的的培訓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網路課程的學習,省律協請了法律各專業領域的教授、專家、律師給我們授課。內容豐富、實用,對我們專業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於授課教師眾多,我再次就不一一詳述了,只就印象最深的兩門課,談談自己的體會,一門是隋彭生老師講的《民法與律師實務》課。隋老師講課風趣、生動,往往將深奧的民法理論、原理融入具體的案例之中,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深入淺出的授課方法,得到許多實習人員的好評。比如隋老師講買賣合同中,風險的轉移,就用買賣耕牛為例,十分形象的視覺化的說明,買賣合同中,一般情況下,風險是隨交付而轉移的。像這樣的例子,在隋老師的授課中,比比皆是,對我們幫助很大。另外一門是刑訴課,這門課我們過去參加司法考試時,也學過,但角度並不完全相關聯、相一致。其中,授課老師重點談到了一名律師,在實際工作中,作為刑事辯護律師,自身應注意的事項,也包括瞭如何規避執業風險,如何正確處理好於委託人、公訴人、法官之間的關係,這些都對我的實際工作起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第二部分的培訓,就是這次集中面授。三位老師授課都非常精彩。

納麒老師講的課題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令我們從更廣闊的視野,更高的角度,來認識法律工作者的定位問題,也深刻認識到是國家的進步、文明、民主、富強,催進了法治的程序,反過來法律工作也在不斷促進著國家的發展。因此,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職業有一種自豪感。

著名的馬軍律師精彩的演講,大堂內多次響起掌聲。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老律師,馬軍先生的人品、風範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同時馬軍先生對我們這些新入行的實習律師的真誠忠告,以及殷切希望也給我們的莫大的鼓勵。

資深律師蘇建明來給大家授課,重點談到了律師業務的開拓與創新,讓大家開闊了眼界,對今後的美好未來有了具體、明確的最後目標。

總之,這次培訓活動,讓我更深入地瞭解了自己的執業,既看到法律工作的艱辛、風險與挑戰又看到這一職業的價值與榮耀,所有這些收穫,必將對我今後的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令我受益匪淺。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4

我叫李銳源,是雲南滇東北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實習律師。20xx年,我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證》,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我開始了在雲南滇東北律師事務所的實習生活,我的指導老師是潘昌友律師。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指點下,我參與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十餘件,開展了法律文書、代書等訴訟業務。經過一年的實習,使我基本掌握了律師業務的基本技能,較為完整的瞭解了律師職業的道德規範和執業紀律要求,同時,也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河法治環境中律師所面臨的風險有了一定了解。

更進一步的認識來之於本期的學習培訓。從20xx年3月20日至4月29日,我全程參加了由雲南省律協組織的申請律師執業實習人員培訓。培訓共分為兩個部分,一是3月20日至4月20日的網上聽課培訓,這一部分我按時聽課,超課時完成聽課任務,總共聽課時間達79小時,同時,我也通過了全部23門課程的考試。我的聽課比較認真,有筆記,有心得,還對課程講義和視訊課件進行下載儲存,以便今後適時學習領會,培訓的另一個部分是4月28日、29日的集中培訓,我全程聽了納麒老師、馬軍老師、蘇建明老師的精彩演講,聽課中做到了不遲到、不早退、遵守課堂紀律,積極記錄思考,在學習中也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

通過一個多月的培訓,結合以往的實習經驗,我的體會是要想做好一名律師,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第一是對法律的信仰,這是我們賴以生存並孜孜不倦追求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支柱;

第二是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的堅守,這是我們得以立業、立信、走好路的基本準則。

眾所周知,我們正面臨一個社會大轉型的時代。舊的觀念被迅速解放,新的觀念尚不成熟,全社會都缺乏統一的普世價值觀的指導、約束。如果說80年代人人提倡助人為樂、講奉獻,那麼30年後的今天,社會已經滑向看救濟功利主義氾濫成災的地步,為了獲得超常的收入,人們不惜踐踏公平正義。於是法律職業人中出現法官受賄、律師行賄的醜惡現象,年輕律師把搞好與法官的不正當關係為必修課。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威嚴,把法治的環境和水源給汙染了。他們獲得的只不過是眼前的利益,失去的卻是廣大人民對法律的不信任,並最終會危及法律職業人的生存環境。對此,許身健老師、錢列陽老師、馬軍老師都語重心長而又嚴肅認真的指出過。

江流滾滾,泥沙俱下。做一個什麼樣的律師,是首先應該明確的問題,面對"潛規則"肆虐的執業環境,年輕人該怎樣"突圍",也並非找不到答案,那就是堅定自己的信念,堅守自己的底線。信仰,一個多麼神聖而又被時代遺忘,被眾多人拋棄的詞語。然而,信仰卻牢固主宰著社會、國家、和民族發展的軸心,沒有信仰,什麼法治,什麼和諧進步俱為空談。哲學家指出,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構建真正的法律國家。被人們紛紛仿效的美國。之所以立國200多年而不亂,總體得益於這個多種族、多民族過度從上到下的對法律的信仰。公民請律師,是因為相信法律是公平的,而不是靠人情、靠拉熟人關係驅動裁判的。反過來,如果一名律師放棄了信仰,就會淪為金錢的奴隸,就會放棄學習、放棄思考、急功近利,最終突破底線成為李莊之流。因此,法律職業人應該具備特定的責任,遵守法律,牢固的樹立對法律的信仰,並持之以恆地終身學習,不斷的提高思想境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有責任感的律師。

我認為,恪守職業道德的執業紀律與堅定法律信仰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很難說一個對法律毫無情感、視法律為牟利工具的人會去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一個對法律有感情、願意為國家的法治程序貢獻畢生精力的人,一定是一個敢說敢做,同時又是模範的遵守法律、道德規範、和執業紀律的人。那我們應該怎樣恪守道德和紀律呢?翻開法律彙編,有關律師道德、紀律的規範何止百條?但歸根結底,不過是告訴我們去做一個老實人,做一個踏實做事,誠懇做人的人。

然而,老實人會不會吃虧?我認為律師得到業界認可尊重的途徑有一條學習。學習法學經典,讓你的觀點去折服法官吧;

學習歷史上那些法治沃土上耕耘畢生的人吧,他們的精神會帶來戰勝困惑的力量;

總之,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讓你的職業品格和專業水平成為你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時,你有了信仰,就會持續的思考律師對於社會的責任。有責任感、使命感是永遠不會孤獨、失落和卑微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願以此為起點,為了自己的信仰,前進。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5

深圳市2010年度律師事務所實習人員崗前教育培訓班於8月21日—8月30日在深圳市金盾劇院舉辦。我是八百多名學員中的一員,故而有幸參加,收穫也頗豐。一位同樣是實習律師的網友讓我寫點我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好讓其學習和參考一下,希望能對他有點幫助。我就隨手寫了這點東西,對網友也算是有個交代,對自己也算是個提高的過程吧。我的這點學習心得和體會,大多是我在坐公交車時思考和構思的,今天來辦公室後才把它整理出來,不足或不到之處,望見諒。

下面我就幾個我認為重要的幾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 有關“萬金油”律師和專業律師的問題

從時,必須將先前法院的判例作為審理和裁決的法律依據;對於本院和上級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所處理過的問題,如果再遇到與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沒有新情況和提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時,就不得作出與過去的判決相反或不一致的判決。法院的審級越高,其判例適用的範圍就越廣,所有法院必須考慮本院以前的判例;上訴審法院一般也要受自己判例的約束,最高審級法院判例,對所有下級法院都有約束力。大陸法系則是規則明確、系統。規則之間的邏輯關係構成一個概念體系、制度體系,運用容易。是指從一個大前提出發來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大前提,一個小前提,如果大前提包含了小前提,從而得出一個確定的結論。例如大前提,人都會死。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結論,蘇格拉底會死。

在實行判例法的國家,由於長期的歷史積累,各國的判例浩如煙海,使得這些判例法國家的訴訟越來越職業化,對法律界人士的專業化要求程度也就更高。律師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也是從卷帙浩瀚的判例彙編中搜覓出自認為最利於自己的當事人的判例,並精巧地運用區別技術。判例法將創制法律的權利交給了法官,法官就成了立法者,可以說法官每天都在創設新的法律,只要他們審理案件,其審理的過程也就是立法的過程。英美國家法官斷案遵循“遵從先例”原則,就是從以前判斷的先例中抽取其法律原則和精神以作為以後斷案的準繩,每個有拘束力的案例大多收編進判例彙編,導致判例彙編浩如煙海,即使是以之作為職業的法官也是棘手難從,沒有長期的法學專門訓練是根本無法駕馭判例法的。這樣形成嚴重的職業門檻,法律行業成為巨大的產業,全社會在法律的規制下運轉,普通人根本就是處於法律人的統治之下。判例浩如煙海,相應的法律也就是浩如煙海了,在這樣的國家,要想成為“萬金油”律師那是絕對行不通的。單單就一個法學領域的法律就天天有新的,天天需要律師去領會和掌握,律師們那裡還會有心思學習其他的呢?律師們想專業化程度不高也不行啊。也就是說在實行判例法的國家,律師想成為“萬金油”型的是想都不用想的事,而不是你律師個人願意不願意的事。人家英國就單單從律師一開始入職就分工明確,即事務律師與出庭律師。

在實行成文法的國家,相對而言法律不如判例法國家那樣浩如煙海,也就是有立法權的機關制定幾個重要的部門法,一年也出不了幾部法律,即便是加上司法解釋一年也不是很多。一年下來我們的法律遠遠不及判例法國家的法律多,

相對而言就好掌握些。在大陸法系國家,律師要做的在於從現存的法律規定中找到適用的法律條款,將其與事實相聯絡,推論出必然的結果。成文法直接建立在抽象的法律思維與社會經驗之上,就是直接將法律原則和精神規定進法律,不需要法官對案例進行歸納整理。即便是沒有長期的法學專門訓練,只要把為數不多法律條文給搞明白,弄清楚了,就可以說你懂得法律了,法律職業的門檻相對的也就低一些,專業化程度要求也就沒那麼高了。這樣大大減少法官與律師的工作量,律師也就有時間和精力多學幾門法律,多涉及幾個領域了。這樣也就有了個別稱叫“萬金油”律師。當然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所觸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多,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正真包打所有官司的“萬金油”律師將要不存在了,但是在實行成文法的國家裡,律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

當然,我不是反對什麼我們律師一定要專業化,我只是把我想到問題的寫出來,來說明我們大陸律師的專業化程度和英美、香港比起來為什麼會不高的原因在哪裡。只是在理論上分析一下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源在哪裡而已。這些所謂理論的東西沒有一位講課的律師涉及,我權當給他們做個有益的補充吧。

我個人認為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接觸到案子相對簡單些,用的的法律也就是那幾部重要的大法律,做個“萬金油”型的律師沒什麼不好的,也無可厚非。首先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不是嗎?而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適當的追求點專業化,不為過,但不能盲目的為了專業化而專業化,其他的法學領域還是要掌握點的,不是天天在喊培養符合型人才嗎?

二、面對律師界存在“二八現象”我們該如何應對的問題

今天我來談談我們律師界的所謂“二八現象”,或者叫“二八定律”。這個問題也是從培訓一開始就有幾位律師一直在談,反覆講到的問題。下面我來談談我個人對此現象的理解和看法。我還是那句老話,一家之言,寫的不足或不到之處,望見諒。

我大學畢業後,先後從事過不少的行業,諸如超市,賓館,保險業推銷員等行業,自己也嘗試著做了幾年的書店小老闆,在成為律師的道路上,也算是歷經磨難,走了不少彎路。我先後從事過幾個不同行業,所以也就有機會參加了上述幾個行業的相關培訓、講座,有幸聆聽了各方面所謂“專家“的高見,有趣的是,大家都無一例外的講自己的行業存在“二八現象”。在律協培訓上我又有幸聽到律師同行們大講特講自己行業存在“二八現象”,這好象還被當作是個十分重大的發現,讓我感到頗有點意思。

“二八定律”是商品經濟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律師業作為商品經濟社會的一部分,出現“二八”現象沒什麼大不了的。所謂定律也就是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是沒辦法變的啦,既然人家都成規律了,咋地你還想人為的改變規律不成。“二八定律”反應了一種不平衡性,但它卻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

“二八現象”應解釋為“二八法則”,也稱帕累托法則,不平衡法則。因為在現實社會中,通常20%的人掌握80%的財產,20%的人集中了80%人的智慧,20%的人完成80%所完成的任務,在我們律師界就是說20%的律師掌握了80%案源,或者說是20%的律師掙了80%的錢。

在我看來,我們律師界“二八現象”的出現,恰恰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們國家回覆律師制度幾十年來,我國律師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我指的是單單從數量上看,律師業也開始出現僧多粥少了,也開始兩極分化了,與此同時律師業也就有機會進行所謂的產業升級換代了。

律師和其他的有些行業比起來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徵,就它是個大小通吃的行業,相對來講是個純粹的單人表演的專案,只要你一個人的能力、學識超群,在你的行業領域內,只要有你一個人在,其他的人就該一邊歇菜,哪裡涼快哪裡呆著去,你一個人就足以代表一個行業,一個領域。我們這個行業的這個特徵,也就決定了我們行業成功的只能是少數人。我們律師業不象農民工他們蓋房子,一定要很多人在一起幹活,相互照應才能把房子蓋好。我們行業通常狀態就是單兵作戰,所以就一定要分出個一二三四,三六九等來不可,我想要是沒有了競爭我們的行業發展也就成問題了。也就正像美國的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一樣,在游泳賽場上只要有他,那麼金牌非他莫屬,其他的人想分一杯羹是很難很難的事。人家在奧運會上一人獨得8枚金牌,相信你也不能有什麼別的想法,是啊誰讓人家能耐超大呢?遊戲的規則如此,誰也沒有辦法啊。而作為團體運動的籃球就不同了,儘管姚明球技出眾,也人高馬大的,可中國隊照樣不行,為何?因為籃球是項集體運動,光單單憑某一個人能力是不可能成大事的,需要其他隊員的配合,是要打配合戰的。

就算是退一步講,人家老律師工作十幾、二十來年了,案源多點,錢賺的多點,也很正常的嘛。就算是按工齡計算,人家也應該多拿點。這沒什麼啊。超市、酒店,商場哪個行業不存在“二八現象”呢?名牌的商品就是貴,這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市場法則。我們律師提供的是法律服務,在某種程度上講提供的就是一種商品,那也就會有知名和不知名的區別,畢竟我們每個人能力、水平、經驗不同嘛,針對不同等級的商品服務,消費者給予不同的、有差別的待遇很正常啊。

苦練內功,抓住機遇,力爭上游,努力開拓案源,努力擠進那為數不多的20%,才是當下我們實習律師應該乾的事,而不是在這裡坐井觀天。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6

xx的十一月是溫暖的,充實而厚重。就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時隔多年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在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度過了我最美好的四年大學時光。山東省20xx年度第五期申請律師執業人員集中培訓依然是在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進行,我懷著興奮之情參加了本年度最後一期集中培訓。

通過此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有職業道德方面的,有執業素養方面的,有社交禮儀方面的,還有風險把控方面的。這在我們即將踏入律師行業的實習人員心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我們以後的執業活動,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在第一天開班儀式上,山東省司法廳律師管理處副處長、律師行業黨委專職副書記張國龍講話中提到了“山東省律師行業發展現狀”。就全省律師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我們的努力方向,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講解。他感慨的告訴我們,我們趕上了好時機,近幾年律師行業整體向好的方向發展,隨著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程序的加快、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加大,律師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大好時機,社會大眾對律師的需求和依賴也逐步加強。律師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越來越受人尊敬的行業。但是在講到山東律師行業執業人數居全國前列,但是整體收費排名很低的時候,臺下一片譁然。我省律師主要是以低端業務為主,例如人均業務收費,北京是67萬元,廣東是46萬元,我省只有20萬元 ;每一案收費,北京是4.8萬元,我省是1.2萬元。但是面對目前的現狀,我們不會懼怕、更無從畏懼,我們會堅持學習、克服困難、緊隨社會主流、穩步成長,爭取讓山東律師行業能穩步跨越、迎頭趕上發達省份。

每個律師都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前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孟建柱在全國律師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要求“律師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因此,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一系列依法治國的路線、方針、政策,明確了這一根本,律師在依法治國的程序中才能有所作為。同時,堅持黨的領導,是確保律師工作正確發展的政治方向,是律師事業長足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因此,我們更應該不斷加強自己的政治素養,忠於憲法和法律,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執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證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偉大程序。

律師職業道德是指導律師執業行為的準則,是評判律師執業行為是否符合律師職業要求的標準,是對違規律師追究職業責任的重要依據。法律不外乎人情,道德是最低層次的法律、法律是高標準的道德。律師是一個特殊職業,承擔著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定職責,律師的職業特點決定著其在社會中某種程度上擔當著“法律代言人”的角色。社會公眾也把律師作為“用事實講話,以證據服人”的理性代言人。律師的言行,對社會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因此,作為法律人的我們,更應該予以遵守,並且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促使更多的人去遵守和擁護,並使它更趨完善。

山東大地人律師事務所主任崔冠軍講了“律師執業風險防控”。我感覺在我們即將正式執業的這個時候,聽一堂這樣的課真是非常的必要。即將步入律師行業的我們,大多是年輕人,血氣方剛、一腔熱情,對未來有一番美好的憧憬。但是任何行業都有風險,尤其是律師行業,整日行走在法律和客觀事實以及虛假表象之間,稍有不慎就會馬失前蹄。其中也不乏在利益誘惑面前有人失去了自我、突破了底線,甚至成為了階下囚,悔恨終生。通過崔主任的這堂課,讓我們認清自我,時刻保持警醒,時刻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自己的執業歷程中,積極、穩步、健康的發展。

執業素養和執業技能是本次培訓篇幅最大、涉及最多的內容。泰和泰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慧講解了“民事訴訟實務與技巧”,國浩(xx)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孫守遐講解了“律師非訴業務基本技能”,山東國傑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維嘉講解了“法律文書寫作”,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志國講解了“律師法律顧問業務”,山東眾成清泰(xx)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孟凡湖講授“刑事訴訟業務基本技能”。

老師們從律師執業的各個方面,包括訴訟與非訴訟、民事與刑事、法律文書寫作規範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他們從理論到實踐,從法律法規到具體案例、從學習心得到親身體會,都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講解,其中有他們的經驗也有她們的教訓。這使我們這些剛剛準備入門的準律師們,對業務知識的掌握和具體操作使用以及分析應變能力都進行了一場盛大的洗禮,使我們從更高的高度、更深的深度、更寬的廣度,對我們的行業、對自己的執業、對業務的把控等方面又重新調整規劃、重新謀篇佈局。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真心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和高屋建瓴,也真心感謝省律協提供的這次學習機會。

最後一堂課,國家高階禮儀培訓師薛巍女士講授“律師執業禮儀與形象塑造”。可謂正中時機,因為全國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標準化和職業化建設,律師行業是一個更加嚴謹和審慎的行業,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法律的威嚴和法律人的尊嚴,因此律師更應該在日常的法律事務和工作生活當中,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和形象塑造。得體的儀容儀表和良好的形象外觀,以及恰到好處的待人接物的方式,更有利於提高社會公眾對對律師和律師行業的評價和認可,更有利於人們對法律和法治的敬畏和踐行。

在培訓學習期間,律協還組織了一場戶外團隊拓展訓練活動,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參加了活動,也實實在在的得到了拓展、真真切切的收穫了心得和經驗。活動都是按小隊進行的,都是集體專案。通過一下午的拓展訓練,使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就像律師行業一樣,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簡單的業務越來越少,複雜的、多元化的、跨行業跨部門的大案要案越來越多,就算是簡單的案件有時也涉及好多方面和不同的知識層面。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和加強團隊合作、行業交流、分工負責、強強聯合。這樣才能把日趨複雜多元的案件做好、做精、做細。真正的做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程序。

總之,通過這次的培訓,我是受益匪淺。不管是業務知識方面還是政治素養方面,不管是風險把控方面還是形象禮儀方面,對律師執業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和嶄新的認識。這些知識、經驗、警醒和囑託必將陪伴我整個的執業生涯,我對未來的道路將更加的自信、堅定和從容。

律師培訓實習心得篇7

說點題外的話,前幾天因為關注房地產方面資訊,就臨時寫了兩篇和房產有關的文章,“購房補貼顯表面,實為商家搞推銷”,“退房?是門也沒有的事?”。我部落格中有。再加上這幾天又要找份謀生的事做,還要去面試。也就耽擱了幾天。今天熬夜算是把第三部分整理出來了。

也不知道像我這樣的哪個律師能要我,讓我給他做個助理。

(三)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的“三個依據”的一點認識

記得在培訓的時候有兩位律師都提到了王勝俊提出的“三個依據”,還都認為老王不應這樣講,我周圍的學員,也大都這樣認為的。其實在網上剛見老王的這些話時,我也挺驚訝的,也認為人家挺沒水平的,後來想想興許人家講的有些道理。後來再想想人家講的何止是有些道理。現就把我的所思,所想寫出來。你可以不同意我所寫的觀點,但你不能不讓我說話,學術爭鳴嗎?我還是那句老話,一家之言,寫的不足或不到之處,望見諒。

20xx年4月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來到珠海法院視察。在與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的會談中,對待判不判死刑的問題,王勝俊談到三個依據。“一是要以法律的規定為依據;二是要以治安總體狀況為依據;三是要以社會和人民群眾的感覺為依據。”王勝俊特別解釋,“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還要把社會和人民群眾的‘感覺’作為依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此翻言論一經媒體報道,一時間法律界人士譁然,認為歷史專業出身的老王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連最起碼的法律知識都沒有。認為法院的審判工作就只能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我看老王有可能是法律沒學好,可法律界人士應該是政治沒學好,不懂得辯證法,只學到了法律的皮毛,沒學到法律的精髓。

在封建社會裡,是朕即法律,也就是所謂的金科玉律了,而到了近代的民主法治社會則民意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民意的訴求和表達。法律符合民意了就執行之,不符合民意了就修改之。法律符合了民意,也就整體上符合了人民大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到了近代的民主法治社會,法律不在是單單靠幾個法學家研究出來的,而是有人民大眾表決出來的。象古羅馬那樣直接把法學家的著作當作是法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而這卻恰恰是我們法學界的有些法學家夢寐以求的事,他們就是想把法律變成他們的幾家之言,而不考慮民眾的訴求,為了法律而法律。所以人家老王一講以社會和人民群眾的感覺為依據,不是他們的感覺,他們就譁然了,就憤怒了。為何?他們的夢想要破滅了嗎。老想把自己凌駕於他人之上,想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制度的設計者,社會的領跑者,可惜啊,晚生了幾百年,社會不給他們機會了。

在我看來,“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這裡講的事實是所謂的法律事實,而不是客觀事實,也就不是真正的事實,是那些可以用證據來證明的事實或者是雙方都認可的事實,哪怕這個雙方都認可的事實根本它就不存在,兩者也可以被統稱為“被證實的被相信為真的事實”。這裡講的法律,也不見得就那麼的公正,公平,合理,其中當然也含所謂的惡法如代表部門特殊利益、代表行業特殊利益、代表地方利益的法。可什麼又是客觀事實呢?其實壓根的就沒有什麼客觀事實,所謂客觀事實也就是我們誰也不知道的那個事實,也就只是理論上的,在我們觀念中的、頭腦中認為的那個事實,可它又是的的確確客觀存在的。

將“以事實為根據”的“事實”解讀為法律事實,或者將惡法作為審判準繩,就會出現很多的弊端,就會付出一些代價,而這些又是我們不想和不願看到的。例如我們可以利用法律規則上的漏洞,人為的製造、設計所謂的法律事實,或者是以程式正義為幌子,來逃避法律上的制裁。如劉湧案。或堅持惡法亦法,利用所謂的惡法,是本不該受法律懲罰的人,遭受法律上的懲罰(如孫志剛案)等等。特別是在南京出現的那個徐老太案,要是嚴格的依“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法院就應當判好人彭宇賠償,可這不符合社會公眾對社會正義的追求。所以我就一直就認為在南京徐老太案中最冤枉的其實是法官,因為依照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標準,依據法庭上認定的所謂“事實”,當時的法官就應該判你彭宇賠錢,還判的是有法可依,無懈可擊。我們單單就法律層面來講,判決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可我們的社會公眾都反對,為什麼呢?

相對而言,老王的三個依據只是作為法官審理死刑案件的一個參考,只是是作為一定的政策性的考量,充其量也只是個指導意見,只能算是對上述原則的一個有益補充,畢竟還沒上升為法律?人家剛出臺個指導性意見就鬧得不可開交。那要是我們國家也實行判例法,讓法官有創設法律的權利,或者是也實行陪審團制度,把犯人有罪無罪,罪重或是罪輕讓不懂法和程式的普通百姓來做決定,大家豈不認為更加的荒唐可笑。要真到那時又該如何?

為什麼非得把法律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冷冰冰的東西呢?既然是一成不變的,那你還天天的修來修去的幹嘛。法律還不就是天天的以人民滿意不滿意為標準時刻在做自我調整的嗎?在我們中國,長期以來,人們對程式正義的追求,似乎永遠比不上人們對實質正義的渴望。這就是我們的國情,當我們在不斷引進西方的程式法學派的觀點,強調程式正義的時候,是否應當充分的考慮到我們的國情呢?

在我看來,在西方國家普遍實行的所謂陪審團制度從實質上講,搞得就是人民滿意不滿意,跟著人民的感覺走,不是嗎?人家幾個陪審員在法庭上一舉手,一表決案件有罪無罪,罪大罪小就這樣定了。用我們的話講就是人民代表代表著人們,為了人民。我看人家陪審員就是在法庭上代表人民的。他們的決定也就是人民的決定,他們滿意不滿意,也就是人民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了。人民滿意不滿意在實行陪審團制度的國家刑事審判中應該是佔第一位的,也是他們首先重點考慮的問題。不是嗎?就是以社會和人民群眾的感覺為依據,法律規定為其次的模式,來審理案件的,且每個案件都是個案的審理。

“西方的陪審團制度的陪審團組成人員就是代表所謂的民意的。陪審團的成員都是普通百姓,他們不比專業的法官懂法和程式!但陪審團制度既是法與情的一種平衡,也是民意對法官們殉私枉法的一種制衡和自我修正機制,更是民意大於法的一種體現――當一種法不能體現民意的時候,要麼修改法律,要麼就尊重民意,陪審團制度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各種案件在不修改法律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合情合理的判決,使正義得到伸張,既避免了來回修改法律的麻煩和不及時,也維護了法律的尊嚴。而我國恰恰沒有這種制衡和修正機制,所以在我國就老是出現法官們殉私枉法和不公引起的惡性案件。”(引自一網友)南京徐老太案、許霆案,劉湧案就體現了法律規定和人民滿意不滿意的價值衝突。

不是天天講民主法治就是好嗎,那你也學著點啊。人家老王不就提了點看法嗎,你就譁然了,可人家提的觀點實質上講不就是你們天天在爭取的陪審團制度嗎?我就不明白你們個個都譁然個啥。

可這老王為什麼要這樣說,而老王這樣說後,為什麼法律界人士會譁然呢?這就涉及到法院和法律界人士對法律案件本身的關注點不同的問題。法院注重的是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特別看重的是一個判決的社會效果如何。這也是我將要談的下一個問題。